英语翻译1.无道人之短2.以学自损,不如无学3.任末负笈从师4.王生好学而不得法5.晏子忠上而惠下6.蒋琬之事7.魏明帝容谏8.李牧居雁门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20 11:45:01
英语翻译1.无道人之短2.以学自损,不如无学3.任末负笈从师4.王生好学而不得法5.晏子忠上而惠下6.蒋琬之事7.魏明帝容谏8.李牧居雁门
x|r"ITׯsҘsvfǦev_7 $@WT% P I\K5^a#HJUcw{Ȍ{^Ν v׈.`Ϻ'w!26ݥs'δS[hGx65U/o7uK'9b.;a#t/>dݽ[6dSĿ+ FVsDnJ'j/_?-X,[vyNyY yAy(!*ش7pGU: Rt?}iyj;GvQ/yQk𺏘}9 NBݨD:OJzEcS7*u^lCոQNg?d!I먗-qOċ8_˞ZZ>8~^s 6MOGy,cTrGUzDTL .FZ]iKK#^k}_RP*@]^of{9ubaAW6a%vA@Dt7cbǒ*E/:{铏 &ե*T^9:㰭:Lyg~H;&XFi5'~֣xe>D`pf]Â*f`ˑWLщőTEn#n8aI1s:[KFyt/wi3м=]\DUnXlށGxÆ5}qM0uV>@'dl_jU#owa8b!>D[n`bk~Gb*<_NǴWJhj,Ghc*rk:L]GǞowDֻP"V\=X5bO?p,NƅL*\׭e!\6bJ8t1߸u騝n,7NE@ilWFi/nߥwFPB>GțonڮބpC|7XDFAc~VN W'2v R=&羃VR0o:u0qY׮x ] /s[Bϡ>-{"u~5 +ب/(zay maSN?ēwv]<84B# OBCLʝ(" &1G'b0.枖8zЊ͌1j&SiΝGc@bm] ?<A;p0LX D Tه`iƒKpH6֋]` <2bӨ$>r[es3NHojLK'~E y#>h۲53$5af@Ba8y ?ZX/2C|:4ٱt~v>] 69F+uNxFJBVJG;f9gIUY&X?f 9 O% JE䎏A ^"?PR-:: /K o!V6u3w!&1;E#~B,^?=+o0m qq테{rK g4i;XttH%MbYgp}$:=sʐjM&P]{E 1tdR(?!D/1;iF?*`B$VU{\ LeoGg~F䡾+*U!^oxR)CZʩ1*ܚy\X 3f<˳TVg9 R Oqf߳) ݇bˢTJx4S"qrqzcH0\ (f ȇ|faI|' Ptrv:݂){e zҠ}LLOUIYNxWq5:@2.ҝP0EUpau(s)t/fΰj -'%1h~"BBԢQ5mK9O??`54vdٽ{W ;߂!i8ښ5Z(8-AMwv4`& Xg< ƶ}{hj:YV哷m[33-A ?5%,9bǤ0Y ,-$Yzqdn=(F)?dc=gh\X>z(Ɠf#C$ `ʆcp,oR9ұ'uW,83mi,I8j:B ,Utيx2[qII'u{0{>1ma 4 dQ$Xo}b0-W ?,#x!x #˼6ec)ˎ>8咭s[Mj3ԃ$a&%D$XMJgn-,E]R]gٙI7LGJmSպ[e$tܖ}(I5]d5p2>bTA-p5wXniQ*s,O1-g#s(dY`2 n :ufp:ߢo2r?=SiK2VodK2kq}fqBEK2ǒ8XlvxѸ42hYc:iZ̚.YH F/˴it7}{M &8+\hЦVNQ h`~D=(8n-Z7==ɚqj|NjJS߉oWa ;] R"/PG?9Axu~]&8=yUFw . -,^tgU9Ҹ1*{* \O ^ ьenC)duXgG30U{wА;n u]'eѫ{#΀3QށO!M_*0D5=V̍z`' ׇVn}BnI֪x]J [[cЪ Ė*j-A>{7QO{]$Ijݨ1DF3_zHcV13l įb%p J8ªDgCFxm8K1*7še;g(Z?lËՐv wL))<%lE?4(pCuX᳉l< @#j㊵S^N&sj|arx{uUv)Fsݺڅd &xś)KT9X^g#A[艗26.,$dpsf?,TfxFT;wP0 Jra~28D|p1ZAdI.%]xZœ7ޞsL(`;KB3ո0M>LGA(SGhicVs޹d:9v0~¾o#abF[/;;,c:B !_$T,p'(^z&qKw#h9t]e=jb5re=>[^fKDYxјt.SǹF clI#"53b=S6&Q(c{3 8nOx<" Tqىg?F}^qfگ>N<`w( ZBJ~C8*7)ᙟ[`iQN%PM~Ggx*Q)*bK<ќpC0Sz9U[ i봫љW5 Q#nkּFkA+~5?Z.ˏ ǬB5KrxbLah7ˬ73&DEl0IbԮ iru117#$-HɃ>ɟԡ|Szx] ȜM4 ~dh2!b.PJ':*@z(t r[wRklK,-@/qQuJ@/!=#h)۝Kx36~?MR gwzg˘v*~n_ Fj:!!!UI(&<6GmwH9Ln#Q*wN~_ `2wb钵u`1DA`Y%SE6TzοF;$:P;AʴquY=vknP7G?xG{OΒV8 ;ajQ >߸'4ˍә0U&upr lvNߘc:%bEλrwz'G=#v]-T sj4Ut̍Jltm ,&~eaJ(;PEޛw%BFhzV>";|6/RUPGdW ^PY8qjוƸ`ǙA4\9 Fۈꘐ)r9jba*B׿BE+}FDMTG-nﳨ_lmR6g_]J1qex 8?7F cybʼnX6m"l%OMB o<5oƸie;U afdsn' jeC G$W[ӂejXՒ5|- [A 2k>kے~5e-A0-%V8\*ˀ&2l˵efYˌFؒSdҖEږR1D޲зț\v^p!vиL&rUd.c V]XtYC.#+Ɍ̤6@4KT3p lWK7}=LZA^'I9JM32-gߤ8f (B_ :F>3)hY -5.l@X}˸hh'"(i2)M4oCa- zZ"5Zݽ6j 4oS$,2վ.V kj(k I&9u͠y͌!`qu4uN&hiG,0p,XjܖeI8\5Ѳ_M73!Κ=,lzqf5#]Faf5gzl+,6n"훹1ق Ma M}i%:#Llu[nn3gހ@1n>\r}Wynut3cu3`fnkx*q8emWolơ߸7#āYpbgs\ a‰̹p&XbñKgaF\0'VXq^bQ !nubq?>B W9rKu?qp7Un\ Ժ7Ĥ>WK _

英语翻译1.无道人之短2.以学自损,不如无学3.任末负笈从师4.王生好学而不得法5.晏子忠上而惠下6.蒋琬之事7.魏明帝容谏8.李牧居雁门
英语翻译
1.无道人之短
2.以学自损,不如无学
3.任末负笈从师
4.王生好学而不得法
5.晏子忠上而惠下
6.蒋琬之事
7.魏明帝容谏
8.李牧居雁门

英语翻译1.无道人之短2.以学自损,不如无学3.任末负笈从师4.王生好学而不得法5.晏子忠上而惠下6.蒋琬之事7.魏明帝容谏8.李牧居雁门
1.无道人之短
【原文】
无道人之短,无说己之长.施人慎勿念,受施慎勿忘.世誉不足慕,唯仁为纪纲.隐心而后动,谤议庸何伤?无使名过实,守愚圣所臧.在涅贵不缁,暧暧内含光.柔弱生之徒,老氏诫刚强.行行鄙夫志,悠悠故难量.慎言节饮食,知足胜不祥.行之苟有恒,久久自芬芳.
【译文】
不要津津乐道于人家的短处,不要夸耀自己的长处.施恩于人不要再想,接受别人的恩惠千万不要忘记.世人的赞誉不值得羡慕,只要把仁爱作为自己的行动准则就行了.审度自己的心是否合乎仁而后行动,别人的诽谤议论对自己又有何妨害?不要使自己的名声超过实际,守之以愚是圣人所赞赏的.洁白的品质,即使遇到黑色的浸染也不改变颜色,才是宝贵的.表面上暗淡无光,而内在的东西蕴含着光芒.老子曾经告诫过:柔弱是有生命力的表现,而刚强和死亡接近.庸鄙的人有刚强之志,时间久远,他的祸更重.君子要慎言,节饮食,知足不辱,故能去除不祥.如果持久地实行它,久而久之,自会芳香四溢.
2.以学自损,不如无学
【原文】:
夫学者,所以求益耳.见人读数十卷书便自高大,凌忽长者,轻慢同列.人疾之如仇敌,恶之如鸱枭.如此以学自损,不如无学也.
【译文】:
学习是为了求得长进.我却看见有的人读了几十卷书,就自高自大起来,冒犯长者,轻慢同辈.大家仇视他像对仇敌一般,厌恶他像对鸱枭那样.像这样用学习来损害自己,还不如不要学习.
3.任末负笈从师
【原文】
任末年十四,负笈从师,不惧险阻.每言:人若不学,则何以成?或依林木之下,编茅为庵,削荆为笔,刻树汁为墨;夜则映星而读,暗则缚麻蒿以自照.观书有会意处,题其衣裳,以及其事.门徒悦其勤学,常以净衣易之.临终诫曰:“夫人好学,虽死犹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译文】
任末,他14岁时就背着书箱拜了很多老师,不怕艰难险阻.他常说人如果不好好学习,将来凭什么去完成一番事业.他贫穷无家,有时没有宿处,只在树下搭一个草棚,把荆棘削成笔,用树汁当墨水.夜晚在月光下看书,没有月亮的日子就点燃枯草杂木照明.平日里每当读书有体会时,便把心得写在衣服上.跟他学习的人都佩服他能刻苦勤学,为了要研读他写的心得体会,他们经常轮流用干净的衣服跟他交换.不是古代圣贤的著作他是不看的.临死时告诫后人说:“一个人如果终身好学习,即使死了还像活着一样;要是不学习,即使活着也只能算行尸走肉罢了.”
4.王生好学而不得法
【原文】
王生好学而不得法.其友李生问这曰:“或谓君不善学,信乎?”王生不说,曰:“凡师这所言,吾悉能志之,是不亦善学乎?”李生说之曰:“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盖学贵善思,君但志之而不思之,终必无所成,何心谓之善学也?”王生益愠,不应而还走.居五日,李生故寻王生,告之曰:“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者所应有邪?学者之大忌,莫逾自厌,盍改之乎?不然,迨年事蹉跎,虽欲改励,恐不及矣!”王生惊觉,射曰:“余不敏,今日始知君言之善.请铭之坐右,以昭炯戒.”
【译文】
王生爱好学习而不得法.他的朋友李生问他说:“有人说你不善于学习,是真的吗?”王生不高兴,说:“凡是老师所讲的,我都能记住它,这不也是善于学习吗?”李生劝他说:“孔子说过‘学习,但是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学习贵在善于思考,你只是记住老师讲的知识,但不去思考,最终一定不会有什么成就,根据什么说你善于学习呢?”王生更恼恨,不理睬李生,转身就跑.过了五天,李生特地找到王生,告诉他说:“那些善于学习的人不把向地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当成耻辱,选择最好的人,跟随他,希望听到真理啊!我的话还没说完,你就变了脸色离支,几乎要拒绝人千里之外,哪里是善于学习的人所应该具有的(态度)呢?学习的人最大的忌讳,没有超过自己满足,你为什么不改正呢?如不改正,等年纪大了,贻误了岁月,即使想改过自勉,恐怕也来不及了!”王生听完他的话,感到震惊,醒悟过来,道歉说:“我真不聪明,今天才知道你说得对.我把你的话当作座右铭,用来展示明显的警戒.”
5.晏子忠上而惠下
【原文】
景公问太卜曰:“汝之道何能?”对曰:“臣能动地.”公召晏子而告之,曰:“寡人问太卜曰:‘汝之道何能?’对曰:‘能动地.’地可动乎?”晏子默然不对,出,见太卜曰:“昔吾见钩星在四心之间,地其动乎?”太卜曰:“然.”晏子曰:“吾言之,恐子之死也;默然不对,恐君之惶也.子言,君臣俱得焉.忠于君者,岂必伤人哉!”晏子出,太卜走入见公,曰:“臣非能动地,地固将动也.”陈子阳闻之,曰:“晏子默而不对者,不欲太卜之死也;往见太卜者,恐君之惶也.晏子,仁人也.可谓忠上而惠下也.”
【译文】
景公问太卜说:“你的道能做什么啊?”回答说:“我能动地.”景公召来晏子,告诉了他这件事,说:“寡人问太卜说:‘你的道能做什么?’他回答说:‘能动地.’地可以动吗?”晏子沉默没有回答,出来,见到太卜说:“从前我见到钩星在四心之间,地动了吗?”太卜说:“对.”晏子说:“如果我这样说了,恐怕你将死了;沉默不说,恐怕君主胡乱猜疑.你去说,君臣都好啊.忠心于君主的人,难道就必须伤害别人吗!”晏子走了,太卜走进去见景公,说:“不是我能动地,而是地本来就要动啊.”陈子阳听说这件事,说:“晏子沉默不回答的原因,是不想太卜死啊;去见太卜的原因,是怕君主胡乱猜疑啊.晏子是仁义的人啊.可以说是忠心于君上也对手下的人有好处啊.“
6.蒋琬之事
【原文】
东曹掾杨戏素性简略,琬与言论,时不应答.或欲构戏于琬曰:“公与戏语,而不见应,戏之慢上,不亦甚乎!”琬曰:“人心不同,各如其面;面从后言,古人之所诫也.戏欲赞我是耶,则非其本心;欲反我言,则显我之非,是以默然,是戏之快也.”又督农场杨敏曾毁琬曰:“作事愦愦,诚非及前人.”或以白琬,主者请推治敏,琬曰:“吾实不如前人,无可推也.”主者重据听不推,则乞问其愦愦之状.琬曰:“苟且不如,则事不当理,则愦愦矣.复何问耶?”后敏坐事系狱,众人犹惧其必死,琬心无适莫,得非重罪.其好恶存道,皆此类也.
【译文】
东曹掾是犍为的杨戏,平常为人坦率不拘礼节,蒋琬和他谈话,有时不回答,有人跟蒋琬说:“你跟杨戏说话而他不理睬,他太傲慢了.”蒋琬说:“人们的思想不同,就好像人们的面孔不同一样.‘不要当面顺从,背后又说相反的话’,这是古人所提出的告诫.杨戏想要赞许我的看法对吧,又不是他的本心;想要反对我吧,又宣扬了我的错误,所以他就沉默不语了,这正是杨戏快性的地方呀!”督农杨敏曾经毁谤蒋琬说:“办事糊涂,实在不如以前的人.”有人把这话告诉给蒋琬,主管法纪的人请求对杨敏追究治罪.蒋琬说:“我实在不如以前人,没有什么可追究的.”主管法纪的人就问其糊涂的表现,蒋琬说:“假使不如古人,那么政事就办理不好,政事办理不好,那自然就糊涂了.”后来杨敏因为犯法坐了牢,大家都担心他一定活不了,而因为蒋琬心里没有什么偏见,杨敏才得以免判重罪.他判断是非公道,都是这样的呀!
7.魏明帝容谏
【原文】
魏明帝时,少府杨阜上疏,欲省宫人诸不见幸者,乃召御府吏问后宫人数.吏守旧令,对曰:"禁密,不得宣露."阜怒,仗吏一百,数之曰:"国家不与九卿为密,反与小吏为密乎?"帝愈严惮之.房玄龄、高士廉问少府少监窦德素北门近有何营造,德素以闻.太宗大怒,谓玄龄等曰:"君但知南牙耳,北门小小营造,何预君事耶?"玄龄等拜谢.夫太宗之与明帝,不待比拟,观所以责玄龄之语,与夫严惮杨阜之事,不迨远矣;贤君一话一言,为后世法.惜哉!《魏史》以谓"群臣直谏之言,帝虽不能尽用,然皆优容之,虽非谊主,亦可谓有君人之量矣."
【译文】
魏明帝曹睿在位的时候,官职为少府的扬阜上奏,想要把后宫中一直未被皇帝临幸过的宫女遣送回家,以开源节流.于是找来御府办事人员问后宫有多少人.那个小官员因为固守律令,所以对他说:“这是绝密的,不能泄露出去.”扬阜十分生气,把那个小官责打了一百杖,教训他说:“朝廷对我们这些重要大臣还没这样保密那样保密的,到你这倒成秘密了?”皇帝听闻后对扬阜更家忌惮了.而唐朝的时候,房玄龄、高士廉问少府少监 窦德素,最近北门开展了什么工程.窦德素把此事告诉了唐太宗,太宗大怒,跟房玄龄他们说:“你们管好自己的事就行了,北门那么点大的事,关你们什么事?”于是房玄龄等人拜谢后退下.
魏明帝和唐太宗自然不能比,但是看他们一个责骂房玄龄等人的言语,一个忌惮扬阜的事,也差不太多.所以圣贤君主的一句话,就会为后世所效仿.可惜啊!
〈魏史〉里写道:臣下的忠直劝戒,皇帝虽然不能都采纳,但是毕竟也应该容忍.这样的话,虽然不是圣君,但至少也可以拥有作为一个皇帝的气量了.
8.李牧居雁门
【原文】
李牧者,赵之北边良将也.常居代雁门,备匈奴.以便宜置吏,市租皆输入莫府,为士卒费.日击数牛飨士,习射骑,谨烽火,多间谍,厚遇战士.为约曰:“匈奴即入盗,急入收保,有敢捕虏者斩.”匈奴每入,烽火谨,辄入收保,不敢战.如是数岁,亦不亡失.然匈奴以李牧为怯,虽赵边兵亦以为吾将怯.赵王让李牧,李牧如故.赵王怒,召之,使他人代将.岁余,匈奴每来,出战.出战,数不利,失亡多,边不得田畜.复请李牧.牧杜门不出,固称疾.赵王乃复强起使将兵.牧曰:“王必用臣,臣如前,乃敢奉令.”王许之.李牧至,如故约.匈奴数岁无所得.终以为怯.边士日得赏赐而不用,皆愿一战.于是乃具选车得千三百乘,选骑得万三千匹,百金之士五万人,彀者①十万人,悉勒习战.大纵畜牧,人民满野.匈奴小入,佯北不胜,以数千人委之.单于闻之,大率众来入.李牧多为奇陈,张左右翼击之,大破杀匈奴十余万骑.灭襜褴②,破东胡③,降林胡④,单于奔走.其后十余岁,匈奴不敢近赵边城.
【译文】
赵国大将李牧,常年居守在雁门(今山西右王南),防备匈
奴进犯.他设置官吏以方便为原则,将收来的租税都送入幕府,作为官兵的
费用.每天杀好几头牛慰劳士兵.练习骑马射箭,各处多设烽火,多派间谍.
尔后又和将士约法说:"如果匈奴前来侵犯,要立即收兵回城防御,谁胆敢
捕捉敌人,立即问斩."匈奴每次来犯,他都立即收兵防守,不与敌交战.
这样几年,没有什么遗漏和损失.然而匈奴却以为李牧是胆怯,就是赵国边
关的士兵也以为自己的将领是胆怯.赵王将这些情况告诉了李牧,李牧依然
如故.赵王就将李牧召回,派人代李牧为将领.一年多时间里,匈奴每次来
犯时,都出兵交战,多数失利,伤亡很多,边疆的百姓不能种田畜牧.于是
重新请李牧出任将领,李牧声称有病,闭门不出.赵王便再一次强请李牧出
来带兵.李牧说:"如果任用我,必须允许我用以前那样的办法,我才敢奉
命."赵王答应了他,李牧前往边关.到了边关后,仍然照以前的方法去做.
匈奴进犯一无所得,到头来还以为赵兵胆怯.边关的兵士每天都得到赏赐,
却不愿享用,都宁愿出战.于是就广选战车,得到1300乘;挑选战马,得到
1.3万匹;挑选坚锐士兵5万人,弓箭手10万人;指挥他们练习进攻,又大
肆放牧牲畜,老百姓满山遍野.匈奴来时,假败不胜,将几千人让他掳去.
匈奴单于听说后,率大军来犯,李牧广设奇阵,用左右两翼攻击,终于大败
匈奴,杀死匈奴10多万骑兵,匈奴单于也逃走了.以后10多年,匈奴再也
不敢侵略赵国的边境了.

无道人之短,无说己之长。
施人慎勿念,受施慎勿忘。
世誉不足慕,唯仁为纪纲。
隐心而后动,谤议庸何伤?
无使名过实,守愚圣所臧。
在涅贵不缁,暧暧内含光。
柔弱生之徒,老氏诫刚强。
行行鄙夫志 ,悠悠故难量。
慎言节饮食,知足胜不祥。
行之苟有恒,久久自芬芳。
【译文】
不要津津乐道于人家...

全部展开

无道人之短,无说己之长。
施人慎勿念,受施慎勿忘。
世誉不足慕,唯仁为纪纲。
隐心而后动,谤议庸何伤?
无使名过实,守愚圣所臧。
在涅贵不缁,暧暧内含光。
柔弱生之徒,老氏诫刚强。
行行鄙夫志 ,悠悠故难量。
慎言节饮食,知足胜不祥。
行之苟有恒,久久自芬芳。
【译文】
不要津津乐道于人家的短处,不要夸耀自己的长处。施恩于人不要再想,接受别人的恩惠千万不要忘记。世人的赞誉不值得羡慕,只要把仁爱作为自己的行动准则就行了。审度自己的心是否合乎仁而后行动,别人的诽谤议论对自己又有何妨害?不要使自己的名声超过实际,守之以愚是圣人所赞赏的。洁白的品质,即使遇到黑色的浸染也不改变颜色,才是宝贵的。表面上暗淡无光,而内在的东西蕴含着光芒。老子曾经告诫过:柔弱是有生命力的表现,而刚强和死亡接近。庸鄙的人有刚强之志,时间久远,他的祸更重。君子要慎言,节饮食,知足不辱,故能去除不祥。如果持久地实行它(上面提到的),久而久之,自会芳香四溢。
见人读数十卷书,便自高大,凌忽长者,轻慢同列;人疾之如雠敌,恶之如鸱枭,如此以学自损,不如无学也。
【语译】: 说到学习这件事,本来是用以求取知识的。常见世人才读数十卷书,便高傲自大起来,凌犯忽略尊长,对同辈轻视傲慢;以至一般人对他的疾恨,就像仇敌,厌恶的有如鸱枭。像这样用求知来自我贬损,还不如不学的好。
任末①年十四,负笈②从师,不惧险阻。每言:人若不学,则何以成?或③依林木之下,编茅为庵④,削荆⑤为笔,刻树汁为墨。夜则映星月而读,暗则缚麻蒿⑥自照。观书有会意处,题其衣裳,以记其事。门徒悦⑦其勤学,常以净衣易⑧之。临终诫曰:“夫人好学,虽死犹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注〕①任末:人名。②笈:书箱。③或:有时。④庵:茅草小屋。⑤荆:灌木名。⑥麻蒿:植物名,点燃后可照明。⑦悦:敬佩。⑧易:交换。
译文
任末,他14岁时就背着书箱拜了很多老师,不怕艰难险阻。他常说人如果不好好学习,将来凭什么去完成一番事业。他贫穷无家,有时没有宿处,只在树下搭一个草棚,把荆棘削成笔,用树汁当墨水。夜晚在月光下看书,没有月亮的日子就点燃枯草杂木照明。平日里每当读书有体会时,便把心得写在衣服上。跟他学习的人都佩服他能刻苦勤学,为了要研读他写的心得体会,他们经常轮流用干净的衣服跟他交换。不是古代圣贤的著作他是不看的。临死时告诫后人说:“一个人如果终身好学习,即使死了还像活着一样;要是不学习,即使活着也只能算行尸走肉罢了。”
原文】
王生好学而不得法。其友李生问这曰:“或谓君不善学,信乎?”王生不说,曰:“凡师这所言,吾悉能志之,是不亦善学乎?”李生说之曰:“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盖学贵善思,君但志之而不思之,终必无所成,何心谓之善学也?”王生益愠,不应而还走。居五日,李生故寻王生,告之曰:“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者所应有邪?学者之大忌,莫逾自厌,盍改之乎?不然,迨年事蹉跎,虽欲改励,恐不及矣!”王生惊觉,射曰:“余不敏,今日始知君言之善。请铭之坐右,以昭炯戒。”
【译文】
王生爱好学习而不得法。他的朋友李生问他说:“有人说你不善于学习,是真的吗?”王生不高兴,说:“凡是老师所讲的,我都能记住它,这不也是善于学习吗?”李生劝他说:“孔子说过‘学习,但是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学习贵在善于思考,你只是记住老师讲的知识,但不去思考,最终一定不会有什么成就,根据什么说你善于学习呢?”王生更恼恨,不理睬李生,转身就跑。过了五天,李生特地找到王生,告诉他说:“那些善于学习的人不把向地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当成耻辱,选择最好的人,跟随他,希望听到真理啊!我的话还没说完,你就变了脸色离支,几乎要拒绝人千里之外,哪里是善于学习的人所应该具有的(态度)呢?学习的人最大的忌讳,没有超过自己满足,你为什么不改正呢?如不改正,等年纪大了,贻误了岁月,即使想改过自勉,恐怕也来不及了!”王生听完他的话,感到震惊,醒悟过来,道歉说:“我真不聪明,今天才知道你说得对。我把你的话当作座右铭,用来展示明显的警戒。”
原文
景公问太卜曰:“汝之道何能?”对曰:“臣能动地。”公召晏子而告之,曰:“寡人问太卜曰:‘汝之道何能?’对曰:‘能动地。’地可动乎?”晏子默然不对,出,见太卜曰:“昔吾见钩星在四心之间,地其动乎?”太卜曰:“然。”晏子曰:“吾言之,恐子之死也;默然不对,恐君之惶也。子言,君臣俱得焉。忠于君者,岂必伤人哉!”晏子出,太卜走入见公,曰:“臣非能动地,地固将动也。”陈子阳闻之,曰:“晏子默而不对者,不欲太卜之死也;往见太卜者,恐君之惶也。晏子,仁人也。可谓忠上而惠下也。”
译文
景公问太卜说:“你的道能做什么啊?”回答说:“我能动地。”景公召来晏子,告诉了他这件事,说:“寡人问太卜说:‘你的道能做什么?’他回答说:‘能动地。’地可以动吗?”晏子沉默没有回答,出来,见到太卜说:“从前我见到钩星在四心之间,地动了吗??”太卜说:“对。”晏子说:“如果我这样说了,恐怕你将死了;沉默不说,恐怕君主胡乱猜疑。你去说,君臣都好啊。忠心于君主的人,难道就必须伤害别人吗!”晏子走了,太卜走进去见景公,说:“不是我能动地,而是地本来就要动啊。”陈子阳听说这件事,说:“晏子沉默不回答的原因,是不想太卜死啊;去见太卜的原因,是怕君主胡乱猜疑啊。晏子是仁义的人啊。可以说是忠心于君上也对手下的人有好处啊。“
东曹掾杨戏素性简略,琬与言论,时不应答。或欲构戏于琬曰:“公与戏语,而不见应,戏之慢上,不亦甚乎!”琬曰:“人心不同,各如其面;面从后言,古人之所诫也。戏欲赞我是耶,则非其本心;欲反我言,则显我之非,是以默然,是戏之快也。”又督农场杨敏曾毁琬曰:“作事愦愦,诚非及前人。”或以白琬,主者请推治敏,琬曰:“吾实不如前人,无可推也。”主者重据听不推,则乞问其愦愦之状。琬曰:“苟且不如,则事不当理,则愦愦矣。复何问耶?”后敏坐事系狱,众人犹惧其必死,琬心无适莫,得非重罪。其好恶存道,皆此类也。
翻译:东曹掾是犍为的杨戏,平常为人坦率不拘礼节,蒋琬和他谈话,有时不回答,有人跟蒋琬说:“你跟杨戏说话而他不理睬,他太傲慢了。”蒋琬说:“人们的思想不同,就好像人们的面孔不同一样。‘不要当面顺从,背后又说相反的话’,这是古人所提出的告诫。杨戏想要赞许我的看法对吧,又不是他的本心;想要反对我吧,又宣扬了我的错误,所以他就沉默不语了,这正是杨戏快性的地方呀!”督农杨敏曾经毁谤蒋琬说:“办事糊涂,实在不如以前的人。”有人把这话告诉给蒋琬,主管法纪的人请求对杨敏追究治罪。蒋琬说:“我实在不如以前人,没有什么可追究的。”主管法纪的人就问其糊涂的表现,蒋琬说:“假使不如古人,那么政事就办理不好,政事办理不好,那自然就糊涂了。”后来杨敏因为犯法坐了牢,大家都担心他一定活不了,而因为蒋琬心里没有什么偏见,杨敏才得以免判重罪。他判断是非公道,都是这样的呀!
魏明帝时,少府杨阜上疏,欲省宫人诸不见幸者,乃召御府吏问后宫人数。吏守旧令,对曰:"禁密,不得宣露。"阜怒,仗吏一百,数之曰:"国家不与九卿为密,反与小吏为密乎?"帝愈严惮之。房玄龄、高士廉问少府少监窦德素北门近有何营造,德素以闻。太宗大怒,谓玄龄等曰:"君但知南牙耳,北门小小营造,何预君事耶?"玄龄等拜谢。夫太宗之与明帝,不待比拟,观所以责玄龄之语,与夫严惮杨阜之事,不迨远矣;贤君一话一言,为后世法。惜哉!《魏史》以谓"群臣直谏之言,帝虽不能尽用,然皆优容之,虽非谊主,亦可谓有君人之量矣。"
翻译:魏明帝曹睿在位的时候,官职为少府的扬阜上奏,想要把后宫中一直未被皇帝临幸过的宫女遣送回家,以开源节流。于是找来御府办事人员问后宫有多少人。那个小官员因为固守律令,所以对他说:“这是绝密的,不能泄露出去。”扬阜十分生气,把那个小官责打了一百杖,教训他说:“朝廷对我们这些重要大臣还没这样保密那样保密的,到你这倒成秘密了?”皇帝听闻后对扬阜更家忌惮了。而唐朝的时候,房玄龄、高士廉问少府少监 窦德素,最近北门开展了什么工程。窦德素把此事告诉了唐太宗,太宗大怒,跟房玄龄他们说:“你们管好自己的事就行了,北门那么点大的事,关你们什么事?”于是房玄龄等人拜谢后退下。
魏明帝和唐太宗自然不能比,但是看他们一个责骂房玄龄等人的言语,一个忌惮扬阜的事,也差不太多。所以圣贤君主的一句话,就会为后世所效仿。可惜啊!
〈魏史〉里写道:臣下的忠直劝戒,皇帝虽然不能都采纳,但是毕竟也应该容忍。这样的话,虽然不是圣君,但至少也可以拥有作为一个皇帝的气量了。
李牧者,赵之北边良将也。常居代雁门,备匈奴。以便宜置吏,市租皆输入莫府,为士卒费。日击数牛飨士,习射骑,谨烽火,多间谍,厚遇战士。为约曰:“匈奴即入盗,急入收保,有敢捕虏者斩。”匈奴每入,烽火谨,辄入收保,不敢战。如是数岁,亦不亡失。然匈奴以李牧为怯,虽赵边兵亦以为吾将怯。赵王让李牧,李牧如故。赵王怒,召之,使他人代将。岁余,匈奴每来,出战。出战,数不利,失亡多,边不得田畜。复请李牧。牧杜门不出,固称疾。赵王乃复强起使将兵。牧曰:“王必用臣,臣如前,乃敢奉令。”王许之。李牧至,如故约。匈奴数岁无所得。终以为怯。边士日得赏赐而不用,皆愿一战。于是乃具选车得千三百乘,选骑得万三千匹,百金之士五万人,彀者①十万人,悉勒习战。大纵畜牧,人民满野。匈奴小入,佯北不胜,以数千人委之。单于闻之,大率众来入。李牧多为奇陈,张左右翼击之,大破杀匈奴十余万骑。灭襜褴②,破东胡③,降林胡④,单于奔走。其后十余岁,匈奴不敢近赵边城。
翻译:赵国大将李牧,常年居守在雁门(今山西右王南),防备匈
奴进犯.他设置官吏以方便为原则,将收来的租税都送入幕府,作为官兵的
费用.每天杀好几头牛慰劳士兵.练习骑马射箭,各处多设烽火,多派间谍.
尔后又和将士约法说:"如果匈奴前来侵犯,要立即收兵回城防御,谁胆敢
捕捉敌人,立即问斩."匈奴每次来犯,他都立即收兵防守,不与敌交战.
这样几年,没有什么遗漏和损失.然而匈奴却以为李牧是胆怯,就是赵国边
关的士兵也以为自己的将领是胆怯.赵王将这些情况告诉了李牧,李牧依然
如故.赵王就将李牧召回,派人代李牧为将领.一年多时间里,匈奴每次来
犯时,都出兵交战,多数失利,伤亡很多,边疆的百姓不能种田畜牧.于是
重新请李牧出任将领,李牧声称有病,闭门不出.赵王便再一次强请李牧出
来带兵.李牧说:"如果任用我,必须允许我用以前那样的办法,我才敢奉
命."赵王答应了他,李牧前往边关.到了边关后,仍然照以前的方法去做.
匈奴进犯一无所得,到头来还以为赵兵胆怯.边关的兵士每天都得到赏赐,
却不愿享用,都宁愿出战.于是就广选战车,得到1300乘;挑选战马,得到
1.3万匹;挑选坚锐士兵5万人,弓箭手10万人;指挥他们练习进攻,又大
肆放牧牲畜,老百姓满山遍野.匈奴来时,假败不胜,将几千人让他掳去.
匈奴单于听说后,率大军来犯,李牧广设奇阵,用左右两翼攻击,终于大败
匈奴,杀死匈奴10多万骑兵,匈奴单于也逃走了.以后10多年,匈奴再也
不敢侵略赵国的边境了.

收起

这么多啊

这么多?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