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与弟子的故事(1个)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6/01 21:39:50
孔子与弟子的故事(1个)
x[Yn+rʽ.wb/h Eq%IHQ'gr/+z >'Hn$b8q""˯SeQmoiZ^~ߦ^>䱿_eT,y%NTꭽyUG/UT{hݼwM9Nzk%u'UzvX`'U&2ʻ:5rZoxr:Zt;cJi}~~ՄSCzk=d2òJl%\ |/MV-Anf(DҚww˱ᅣL陻8 ;g+C7b#^?Q%¾`tfJ?-,8< ; ጻ`dmP+?,$C٫[cSJC=;ʎ.ؑ*/վ:s.`D^e?w}U~q^+0p1DoP7T{ꦞxkV(HZƧ;6^p^AX XyT*7&,KYkŪ vN0m}tb@(NUZ߇)Q_8{t:Q -DڵTEv\Ȯ`n4AaI/\ |7elrΦ=cTkCʥty:[LkL̚Wfe{R&iUeT9-ur 4@NDbOHv.@L̡O !& ( -]_1Ko[_^vcGYP%ƀ̺s[w `R Eq2'R-^>q;$Dm*M "cb `U-]a:S 1q|)7e@+rㇽKmLBUj3z:>,}1 gX=v={]u?-dtU]O&Je ToSfmv]f]U5M1_+{f/SNɍ%o] #8qNO4&7DwK ~~fOxТl^T'j0RUB= `wu4sS} 8xvo2^zg{6L` ]޼\ {a"`-Mxve}=gZ Mjuz'Vd ēXĀ t8"4<*V9ZG/0I@˞9wCq_NI@X XkQ`^txh Zw<XD|4r[;΍={Vm d7 CJ,=_^_8N\*d[7Zt"$Hr[^/J URa}[sӵW,/?R̨F׺1}ڼV'MUT/E%?<9Eu- sT9قn p󊔤1>YЙdh sT:=C}yxo7_ᣑg]Cf&&!6\OR9E;s2j?0w"XD wZu'/YK3v~u/ q].U%j&$Vs}5txQۨDEoA[dB3u/ 4+ \XNF]_bA&ٵxo5wwҲh\MxlF}3n̳%*֦q?0"vph 3 (IZ tTbHQTrw0{IP`a%[5>3`:5O}{x0mCZ+$<И jVw L@y꣯wh$r%h,=f3t6#]t%yr+3=xN꺘9%Z6Wo7 W,<_@wNPWpMĠ4V2no ?'y'? wgH#h8@!I̛'0)RrJAoDG3xPq"[Ʃ.b/^'4A.WAhk1LJw+aa D+eF6fM )mYKHQn p8i繦qMS:䫅w-Y=' gq{fVVs[n$HW!| GM)@dٹ.7Cil3rWF|5[SƗLNH\CqpųR=)U qǾ$pHIYzax{R7DImo Wi$,4neqүR-=2 f R;S ߢ,'9-#jnhEW3-aF[u >Vf/~kx~"ƸPuXK%t@XYɍc7n+u O6ؼ@GXuFN/oUyCr4J "؇Kxa1ڝ澌 e)//FMȺt%c2BG .r%fiM>EH^55".ry]f@c >! y~Zq]m,$LID_udJ׌Ѣt?茄aN }ge[wh~~dK`-@,s*|l/„RH`>v9+'z|'; 38 7]QF^g3ˍ֜ԔbMXFh1mJ.4wLcD-*^ɜqA5_t|\(NՇ3 #2GS4cm//(alRR"g4-(Mb~p4щ|y= T)C<6Cx-wU~C00-ѮwX%'O_vScd0_#|qM"̃m3ˇ|,_H Ō?*Sʣc`bWz, G-&X98ql06JEpcPH* kE>4,{߁DtdQ(ۤРۇhРl'ޝ͏?y"S`NZU+@HDA)uss$RY6>4:]PiutAsGkJwA$4pK۴tSbs\iximH282"@j)eV0̻)o1]3l>b=_ LSe<gtPQΜwm`cxLe 9]*cry(RvxX٘n_\ uȻF c;K*̢\o-t V=DſK^7D8yn S0fgE'nN1-?f֌k:'A.r㟾E \M4+L3˄JJ+m Kx iy"PP2,";BMw0CVܸ騩jrtTYrLe+$YdiS>cq@}농.2mqXT:y(XƔ:qCE'L̜525%o8^+rB~dm,C u5wL}o.JbiJS0uR 1$рw̝~B, =4r(71|"msD wk-;Q3|)[YEzN%I_ċ2 pDOe;{uD7>Z:w浞<¥IkU1 Sʡg} 4 8ꠖ` ^oxNU΀G} j]fm ,=ӸL|sƟv?YbßDG/ڴU]%FjDV/-~1g'#?L^‡ ٙ4:= ̹I0 a^0ÓC%09Ѻn!B2>1(gW1&YlM<4zd8f{5y߸G85P%T9 j9/%hR"ӧr?¶O.&fS8g&v]׮swolŹb-fE4'd?)MWpgI֜z,ј̶ .CTlcJ4H1A:K܆&&+'b 9NwTQ#n U>DH k >xWtLE aȏR`4+ h%LE5=H:= Z c\A՘aG6L/e&RbԿ*&ۜ!Il 9OB0zo}Q5ɛմn9B%=S\7 L=/62H$śqշ } [m8iٻ~3bvGe>U5k!TO2?.UoҤR=MrߐZ/!:giRJ0*0q̧k, {㓲&98.4Gk(=Q=|n,Z%KxR2˚a1_(Q/M Cr

孔子与弟子的故事(1个)
孔子与弟子的故事(1个)

孔子与弟子的故事(1个)
一天,孔子领着学生们在野外进行御、射训练.中午,师生聚在树荫下休息,先解马放青,然后师生进行野炊.不料马跑到田里去吃庄稼.农人见了,大怒,上去把马牵走了.子贡追上农夫,给他作揖说:“对不起,我们的马吃了您的庄稼,怪我们看管不严.请您原谅,将马还给我们,我们还要赶路呢.” 农人置之不理. 子贡回到树下将索马的经过讲给了孔子.孔子说:“你用过分谦恭文雅的言词向农人求情,好比用美妙的歌舞演示给盲人,这怎能有好的效果呢?这是你的错,不能归罪农人.”说着,让养马人去要马.养马人对农人说:“我耕于东海,将往西海,我们的马驾车到这里,快要饿死了,只好放它吃点路旁的庄稼.你快点将马还给我们,要不,我们走不了就住到你家,车上六七个人都要你管饭,你不管饭的话,我们饿死在你家也不走,还怕你不偿命不成.” 农人听了,吓得直打哆嗦,慌忙将马交还.养马人牵回马,孔子含笑看子贡一眼.子贡羞愧无地自容:身为言语科的学生,平时认为自己学习好得不得了,今天办这件事还不及一个养马人.先生教诲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真是至理明言啊.子贡从此变得谦虚谨慎起来.
一次,卫国一位使者向子贡了解孔子弟子的情况,子贡就介绍好学不倦的颜回,勇敢无畏的子路,多才多艺的冉求,节操高尚的曾参等同学,惟独没有谈他自己.后来孔子知道了这件事,高兴地对子贡说:“你已经有知人之明了.知人之明,方能自知之明;自知之明的人,才能有大作为啊.” 子贡施礼谢了老师的夸奖. 孔子进一步给子贡说:“你知道了谦虚,那谦虚的实质是什么呢?孔子不等子贡回答,接着说:“就像大地一样,大地不比什么都低吗?但大地挖深了就涌出泉水来,播了种就长出五谷来,草木生长,鸟兽繁衍,所有的生命都来自大地,所有的死亡都回归大地,大地无所不包,无所不容,养育万物而从没听过它说什么.” 子贡听了连连点头.
孔子名声越来越大,人们仰慕他古博今的知识,佩服他匡扶君王的方略,有抱负的君臣或派使者或亲自远道慕名来曲阜向孔子请教问题.这些天,连连有鲁定公、齐景公的使者向孔子问政,子贡均在场奉陪.事后,子贡问孔子:“齐公请教老师为政的首要之务,老师的回答是节约财用;鲁公请教老师时,老师回答是了解下臣.为什么一个问题两个答案呢?” 孔子说:“这是因为两个国家的实际情况不同,齐国是个奢侈过度的国家,所以我给齐公的回答是节约财用.鲁国最大的问题是大夫间互相争权夺利,企图架空鲁公,所以我以鲁公的回答是了解臣下.” 子贡听了,颇受启发,心中更加敬佩起老师来.
一次,卫国大夫公孙朝问子贡:“仲尼的学问是从哪里来的呢?”子贡说:“周文王和周武王的道,没有坠入地下,仍旧留存人间.贤能的人能够认识它的重要方面,不贤的人只能认识他的次要方面.周文王和周武王的道是无处不在的,我的老师是无处不学习的,又何必要有一个固定的老师呢.” 子贡事后将他和公孙朝的话告诉孔子.孔子点头说:“你回答得比我想的还精妙得当呀.”
公元前493年春天,子贡随孔子离开卫国,一路逶迤,次年春天到了宋国. 宋国本是孔子先祖受封的地方,也是他夫人亓官氏的家乡,他年轻时还到宋国考察过殷礼,为此,孔子达算在宋国多停一段时间.谁知到了宋国,宋景公对孔子一行的到来表现十分冷漠,不仅内没有留用孔子的意思,连食宿也不予以安排,师徒的生活显得十分窘迫.看着先生愁眉不展的样子,子贡对孔子说:“先生,我还有块美玉,是把它继续收藏在行囊里呢,还是把它卖掉?” 孔子脸上有了喜色,笑着说:“卖掉,卖掉,但要卖给识货的买主.”孔子联想到眼下自身的遭遇,打趣地说:“连我自己都在等待识货的人,想将自己卖掉呢.”听了先生风趣而有几分伤感的话,看着手中的玉,子贡心里沉甸甸的.这快玉,还是他拜师时想作为拜师礼献给孔子的,当时孔子不收,他一直带在身边,没想到,在这种场合用上了它.子贡其实已物色了买主,这个买主就是宋国的大夫孙明子.孙明子为政勤勉,事君忠诚,却受到朝中善于弄权的司马桓魋的排挤.孙明子不畏权势,洁身自爱,为此特别喜玉.孙明子对子贡这位珍宝巨商的来到很关注,他在昨天宋景公会孔子的时,曾暗派使者向子贡打听美玉行情.子贡就将这块美玉卖给了他.孔子看着子贡卖玉得来的一大袋金银,心里踏实了许多.
子贡和孔子离开宋国,经郑国、陈国要去楚国,途中经过一片桑林,遇见连两位长相清秀的养蚕女子在林中采桑,孔子随吟了一句:“南枝窈窕北枝长.” 一采桑女随即答道:“夫子在陈必绝粮.九曲明珠穿不得,著来问我采桑娘. 当师徒十多人走到陈国和蔡国边界时.边界守军不让他们前往楚国.孔子师徒围困在前不挨村,后不着店的荒郊野外.被困的第四天,粮食没有了,他们只得挖野采充饥.几个弟子相继饿出了病,躺在地上,连爬起来的力气都没有了.孔子却神色坦然地坐在舆帐里,诵诗、唱歌、弹琴不止. 子路心烦意乱地来见孔子,说:”君子也有穷困的时侯吗?“ 孔子看着满脸忧怨之色的子路,心平气和地说:”君子在穷困的时侯能坚守节操,小人遇到穷困不能控制自己,什么事都能干出来.“ 子路想说什么,却没说,赌气地扭身便走.孔子深知,在这危难关头,弟子们的思想很活跃,对他的作为不理解,对他的政治主张产生了怀疑.他想,很有必要和弟子们进行一下思想交流.于是,叫来刚刚离他而去的字路,问道: “《诗?何草不黄》里说:‘我们既不是野牛也不是猛虎,为什么要流在荒无人烟的野地里.’我们的主张不对吗?我们为什么会困在这里?” 子路寻思了一下说:“恐怕是我们的仁德还不够吧?所以,人们才不信任我们;恐怕我们的智谋还不够吧?人家才不放我们通行.” 孔子摇头:“假使有仁德的人能使人信任,那还会有伯夷、叔齐这样的好人饿死在首阳山呢?要是有智慧的人必定能够处处畅行无阻,哪还会有王子比干被剖心呢?” 孔子又把子贡叫来,问他同一个问题.子贡说:“是不是老师的主张太大了,因此天下没有一个国家能容纳老师.老师何不降低一下自己的政治主张,靠近一下现实呢?”子贡直来直去的话,其实是他思索了好久,早想向老师建议的一个问题.孔子不满意地说:“赐呀,一个善于耕田的农夫,不见得有好收成;一个好的工匠虽有精巧的手艺,然而却未必能使人都称心如意;君子也是一样,他只能专心地修道,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张,然而却不一定被社会容纳.现在,你不能坚信自己的理想,反而想一味地迎合众人,志气真是小啊!” 子贡听了老师的话,开满心里虽然不舒服,也不完全同意老师的看法.但老师矢志不移的精神和高尚的操守却深深感动了他. 孔子又叫去了颜回,也问了同样的问题.颜回说:“老师的道理太大了,天下虽大却还是容不下.虽说如此,老师不改其志,依然推行自己的主张.不被世俗容纳有什么关系?不被世俗容纳才显出君子本色.“ 孔子听了颜回的话,愁苦了几天的脸上有了笑容,说:“好小子,好小子!要是你将来成了大富翁,我一定做你的管帐先生.” 颜回走了,孔子看着颜回的背影,心花怒放地想弹奏一曲.他去拿琴,不经意碰了琴旁的一个袋子.袋子里面装的是前些天子贡卖玉的金银.看着这些钱袋,孔子想起刚才称赞颜回,批评子贡的话,感到脸上火辣辣的.他放下琴,一下子没了弹奏乐曲的兴致.孔子师徒被围困的第七天,来了位骑马的将军,他有意戏弄这些书生,令人拿出十多个九曲珠说:“如果用丝线穿起来,就让你们进楚国.” 孔子和弟子们不能穿这九曲珠.孔子想起采桑女的话,叹道:真是一语成谶啊.孔子便让子贡返回去向采桑女求教.子贡回到桑林旁的那户人家门前.家中人称女子不在,并以一菜瓜给子贡. 子贡说:“‘瓜’子(籽)在内也.” 这时,那个与孔子对诗的女子从房内走出来,她说给子贡穿九曲珠的办法:“用蜜涂珠,以丝系蚁,如不肯过,用烟熏之.” 子贡给女子施礼,并掏出银子,让女子给些吃的.女子给了子贡一大块羊肉和两条鱼.子贡再次谢女子. 子贡回到孔子身边后,依采桑女教的方法穿了九曲珠.将军也不食言,便解除了对孔子师徒的围困.孔子师徒被围已达七日,师徒们已吃了几天野菜,许多弟子都饿得无精打采.围军一散,子贡急忙拿出向采桑女讨来的鱼和羊肉,大师兄颜回充当火头军,点火做起了野炊.颜回见老师和师弟们都饿得大眼瞪小眼,恨不得抓住生鱼就吃,拿过羊肉就肯的样子,不问三七二十一就把鱼肉、羊肉放在一个锅里煮起来.孔子向来主张“食不厌精”,他见颜回把鱼和羊肉放在一块,眉头皱了洲,但已有指责颜回的力气啦,只好听之任之,眯着双眼就等开锅了. 过了一会,肉做熟了,颜回先给孔子端上了一碗.不知孔子是饥不择食,还是确觉得好吃味美,刚刚喝了一口汤就连连赞道:“真鲜,真鲜!” 孔子望着弟子们的吃相,突然皱起了眉头,自言自语地说道:“仓颉造字,将合、赞二子的合写称鲜,这个鲜字是毫无道理的,鱼、羊肉合炖才叫鲜哪!干脆,从今天以后,就把鱼羊二字的合写当成‘鲜’吧!” 弟子们听了,一边大吃二喝,一边连声称赞:“改得好,鱼羊合炖为‘鲜’,真是名副其实!名副其实!” 从此,汉语中便有了这个看了令人口中生津,富有韵味,使人遐想的“鲜”字.
这天,子贡随孔子在楚国汉水采风.他们经过一处村庄时,看见一位美艳动人的少女正在溪畔浣纱.孔子对子贡说:“去向那姑娘采一下风.她外表十分庄重安适,不知她的心底如何?你可以用巧言试探她.” 子贡看着老师,神情有点不自然.孔子微笑着说:“是碍于男女大防吧.” 子贡笑着默认. 孔子说:“我曾说过,非礼勿视,非礼勿动.这都是指的非礼举止,至于采风,是合乎礼的.过去,为考察风俗民情、政事得失,古代帝王常常专设官职去做这样的事情.你去采风,不必忌讳.” 子贡奉师命,走到姑娘身旁,举着一只杯施礼:这位大姐,俺是从北方来的,天气炎热,你能否给俺一杯水,以解口渴?" 少女看了子贡一眼,微笑道:"南国溪水,清凉透底,它属于过路人,并非俺个人所有.你要喝水尽可自己去舀,为何还要征得俺的同意呢?"少女嘴上虽这么说,还是接过子贡手中的杯子,舀了满满一杯,放在地上,很有礼貌地说:"按照俺这里的礼节,这杯水俺不能亲自递到您手里,请原谅!"子贡把水端给孔子,将自己和少女的对话说了一遍.孔子听了点电头,又从车上拿出一张琴,对子贡说:"你把这个拿去,在同她说几句,看她怎么回答." 子贡拿着琴,又走到少女跟前说:"刚才喝了您送的水,听了您说的话,好似秋风送爽,仿拂雪中送炭,令俺周身舒畅.俺这里有琴一张,不知您会调情乎?"子贡故意把"琴"说成"情",以观察少女的反应. 开始那少女很反感地皱皱眉,接着又心平气和地对子贡说:"俺是山野村姑.不通五音六律,怎么能与你调情呢?" 少女也故意把"调琴"说成"调情". 子贡抱着琴回到孔子面前,把与少女的对话一说,孔子还是点点头说:"再把一些银两送她,看她怎么说." 子贡第三次来到少女身边,说:"刚才多承您的指教,因是赶路人,无以报答,现送您些银两略表寸心." 少女一听,站了起来,指着子贡怒斥道:"你究竟是什么人?为什么有路不走,却三番两次在次纠缠俺?又为什么平白无故地送俺银两?你究竟安的什么心?俺一个年轻女子,怎会随便收你的东西?你要是还不走,俺就要喊人来对你不客气啦!"子贡见状,连声说:"对不起,对不起!" 孔子听了子贡的叙说,连连点头,赞叹道:“对呀!对呀!《诗经.汉广》中说:‘南国有很高大的树木,却不能在它下面休息;汉水有游春的少女,但不能对她行为不端.’南国少女果真如此呀!”
公元前479年三月初,子贡从齐回鲁去探望老师,孔子在儿子孔鲤、弟子颜回、子路相继去世后,心情一直不好,前些天,他得了病,今天,他感到时身体有所好转,正柱着柺仗由几个弟子陪着在院子进而散步.他看到进门的子贡,责备而亲情浓厚地说: “赐,你为何来得这么晚呀?” 子贡像请罪一样说:“我不知道老师病了.” 子贡扶老师进了屋.孔子让其他弟子离开,只留子贡在身边,他指指七絋琴. 子贡会意,净手,坐下给老师鼓琴.孔子和琴而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