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服饰与现代服饰有什么区别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20 17:24:52
传统服饰与现代服饰有什么区别
x|n*[X<#ȺzJz.RU?Lk1`l `lcɊB10{+])sڹf3fnu=SݼW;NzMySZ?/_Ǧ6A`7?o2뤼u̲ y4'_޲6I=3kx*ޛu?xE,G~7/A-8A.dO0ah[Пq7íc eG8f0Cp7k3_;{0D W(zLo2_nb]OkY_8Lën{cϵ[VLwfy3Y y:4Ӈ 1zYC,wݻ^ߺ0}?M{杌O/u<; -^U/Lb8 ɛ<۹߭%2k=y-'XZbw!0M 4XjGC?Vm<`|-!z(Lr{͔)z } 6V5wHEW "@>$kNP &}'N lտ{Uqs UU*Ak !mE Mou~$nDwffs:L?L~?د3 ƬϹ4oCRk[[wT7zdM>g2̧j8z^Ȼx˫&sd2ݼ/x1wN^"L]\bw"J@MfE ! nܮ4™ Vs zAh[>ur;4՜^`Ž)ChXʸ|?c32ŽdOч~kSɪ&P.@s4*amuKHߡ >}*ԑ /SAOyr8J߽2<߯v0{9:͐h`)&OAR՜7$<,wY4p‹m{]`G*Yh̓QEȳjsį6m?0DP`Ԍ'FwILɶg%L`' }}Ǥy,sf׽¹Ƚn /:f\#AN;}%X+59|~2fzVWzJKJ铰j05<| D·N3P;o݀tMۭ?Xo%1f 2:#kL)k>CgP 4hT S,xm:=xwhC I sVaBaR슭oGDrD1:y48︖=XGgBS%~9yH``XXz#l3' :JXl5үf{G'L$8Pbf?jc}krQDO['/57\ iFL+V(Ȯ5G$X^aj %Dvx^P)$ bea ,f}4F{a.y迗:X1ce.XC * &¢ԥ)zl:V#Юvo^Yo+ޏ 9xY޾ ˱Zhɶ"U@I'5tURr[&!Ѵa~9|DGfiݚ&PvK(t e8j'̡- S玩zS Vz& Pw1CڝǞrT7cS/ B.,A"\)~"M$ɈrI`z fK(\ɽS+l:/0ldrըI6VOt[?az>09^j--jZ$ԨVL#((r^P\z[IM\q-w@8L㙔rAZ x's;zAo;/LJa*MațߡpY^DJ|[ 1w/_(ONz0-9=>C70) S^1 [rVRȬ:og%\psgfI.Qѡ 6@$I[L;CFhpGEԼ6OfY >0P~ñ?@D''| @Xv3帓 a?mzq<ĠA/5${s|ޞ9:(8*B!bU8nRXBwsRتZ6O=xC쿺oͲ6ktU': Ŏ:ʄS?+*&90irC 3s~5@EXI Ȼ+3:;Y׎'vLS&~@?By, ir-Tpg u0X7#](Þ"ڟ?Vy,d<}:BՓiUg[)AP@'ܢD? (! 4ISBE ^C|Mx1 [Us 령 Ԛ6Ꟍ:`'YEE~j 0 ՙŸJ #/PbH2$0sЭɿ" wp1H*[. ' li ,8 =M+ CFQ?;4 B2حЛ!̣srDR[3؜wpGh"n` E(ݏɑbzq/@A@) m| bbzקf܄ 24~n;c|ׯy ~Hv;tcƜEEp$Ҳf֑LV@he?&'$Z\8_` 4%aYXNG,bhāfG# XqZF"3뙷&$'VAggp ]V 1 w֘~3P!Hxnc7]'ȭTktPjkG=h7#ںhhxcN $A"r>DM, Iڹe&JE8&?UT5C|J2 qTJqrp,$Qu(l8Z4WHdQ2pIL(Z{ XĄLb`\3OrڭT!Hx;gN>gLzC DOA5'Pm$6vM{ (@s 1)Scx6)ohjNʻ7+Usшm&^>DF(aRfRO̾u7&ҶO[1vOF(, !oԉʹrf 1'~߃4e.bïQC$mDba~HJ|Yկ@!Vo'@_>ĩP|^bط4vuLG %?0m aM> Gd5Ż 'l (s0[dTV9T̆3PYwH!&O0 J'>ݶ˧vݶIbhD*Қ *Ste'a+sLjIq2al&Y,qa&TقQ~zt9K8c~,Ie~1m^L*2ͻN~]Dͯ|ĥdMl3 I8If#O r߂Y2#囂I(w#؀i@S8>H!S k4h ciOo l.hfT9i %u4=gZLQu@ៜ+7D)",m xgHtBt6ԣ, vdq fqG1.rg|/ z n h' * S5o^3^ ?&)c>ׂWDF Az{\=F^H}UARa8[l[,N'k+9[4Lɼ[++W>©,{P6ٳOƁS޶ Bmr?,SI~-q7` ;S4 Z66gL<@,(PYp;tPmX5^j$يw;I2hޖݠqД,77- lf J> \tX O'(OΖuP> ^w9L8RIb&ԩ?ؓ/T"U_Uf2D{sVܱ$jWi-gw38N%I$7n^E<%*iGKbU EJV-0_-ĘഉӷbohUf QSk>9"fwp%Sҥ\A 4iHg"ycQR 6qhi trAj Y :tX c?X>̙UQ`r?|Cp 5oP^?eI<)2YaȎVZ[ hM13<6c;uIm`.\a8Oh ^}4ĊZ4ZG;T1}R2- %p! t+%;KMrդviAwC qd<@D\>+=3F^l:4o`WgAUN葴 yii|Y!;4g#)LYb"p.ċVK" E.0o`i@f=OYE?Q^R5IXQdOJ_E*~Ŭҫk/go6q1 dG쳖K y~KW:bgW*|ߖg8oߩxSGBo". _WA(S]I p+&#Q9f+x>j¾ۢb@$62qx0 ͋xۀ_F0mǎQ͔Z0ir;Ҫ$#{ #Lfmc~ž (oEEwryb[]DWl4kLu%pH%P{H5wa^3ETNqByH9&@Fa/64A9h>*2.D.]dMyZ,#؊RރeSXYB2߷$:3KĠGV䓤یl7:Z"54pޚrGfb%xQoIP?>H!Cnz%Z;ԠX33 myT5pz1~H*E2EҦ=%=~H9[ o!Jb"3JݲU>EP~Gd}GA<'CKu),qvnX,Joj毺x(TǴ3D`0%h>jX4xi.$7kyv=2\q.C|-hxV0APvH[C´8EBe{#G/$=MަY(J:WyfRk(-F`7' Cj[Q >DxM,$xQ9PpշPI]ZӧgNjZ18- U4=BF[NߑSVv=P֫RwUziVJO+%ww!~E͚8T߫uuF|4gv{9sbj|PLॺdo,pWt1=sz0X'cqV DZr?j=$]zmdQ6zP׼~wws0M;pLV_$Ffd/S((IpyStC?a ok=je9(7²N  \޸%qPt=PT &3Z%UUsڕuH1Sb+Y@ʎQJ-] * I=컎WxE8T`&/gl9?ߥhoV/0t {R[Nq S GTTtD*r%k|WB][z_jois7|CZEI1Ʀ0a<6B ,p0Ǡ4}u߭d6t,KV銮f.Sʹ nl6{{K1zKVG''Wq݀G|A 15Gm399T*BTy7-lRgz"zc{UsdrA'47)B)۬%8oA&Tiul.! fWA34]::nYeiVIv1UǞ0ae.iOkl lF3xSŽ0]R9x[/)7 5Un3j3"5/Y`5e;=7%h ~m2_A6PV .}?jZ.$=k}Ytp=+%ܸSO xffJXWpG ka_F!ڼ&7ZbL5^m0jr3M¦; VϤG!Whh<W Y ;b$E_K,`Oc?a2Ô/~Z< J:&ëbj@ZنHM,;P *Mu&Ɂ5%AM[+H|`I>8'^DBE峎L1?h)X67~ޱ_9{8x^uZE¦{}'Sm]ejZtlŎr~%v^$q`9TJakIXٳٴ3jѱêM'Nl'N}K3;W Z[QLWV2awY!FC)zXRӓnn?åORmfϘQ mLbmMָukz[ATl^񄆞8x3zOB:^Ųȗ4g̘/ԙmPFߘ8ۓ;tH,ΚhҖF<0ƿ/V) Ld%>iBʰ' -4h )Gi_¨cEzPKD|F)Kr;gB.2u;zTY`[0^~G RYA&jp _rC[}~q USemO'6;@Et 5 nsPfySIL;K$N>DS=}kXGIJ+-5_WƶQLsx:N7mM]O ,bQayXzyLf$3_r ]! 2]$[8$o`HZ;%@yzr&Ӿa ֤W觰):H,EH5!dAPu} xؽ`{sTF!IXz]l];k6<E!-ʣң#WZ&Q<]4b<-oE wd>YC{c=Z2Zqyg\sHHōaR^};!S"PqLTEjy/]I6KZlpZKsLK$>hVN TʒgZ ]5V]Vè$A>F N~|~n3yO绐9RV{]Af;92*h18e)'=7tש5}V1fAS?aiMocT|XE$$yXeNf} .7!3E g l7=JMh9|~t+A r1E-͇0ly}?1R'Y_閟VnN#χ_`05!9|_#ɛ؟{5ĎZ֔h\vЫ-jbۜo"n~:)-\rU/ژB{IA\y1]o̟$xjSo:D,;e9/hoOԫ0\eEҨu5q=5-uT3Bp(r0a~8e2IƥPZ(R(2t8dR^pHb7*|;+ V}McCGIP鿇#ٌNQ˼).^cۢsF;;LYR((p1kyeD)H_LǎoƷwRi%{v{!};aln={YyӘD]}O:e+Y~3Ԍ[V?׷L?ZUO۵e+J NpŞ2u16C:SF?/ԉ?}K t`6CS╯lЬׁ>h*فeP:Gk;-3.q~m~^yxGm ׎[6w;Jm g[7Qy_?*ou]we}=^P9~aΒ9:zĝkhk)mtʗj>A+>i7Y·hDxQ# Ia0

传统服饰与现代服饰有什么区别
传统服饰与现代服饰有什么区别

传统服饰与现代服饰有什么区别
中国古代服饰 上古服装
最早的服装应该是在劳动中起源的.相传,古时炎帝神农氏的形象是:身着红色襦 ,臂膊上戴有形似臂箍的东西,小腿着绑腿,头戴鸟羽帽,足踏皮制鞋,手执农具,俨然是一幅农人的画像.而传说中老百姓民头上戴的不是羽毛帽,而是戴尖帽或圆筒高帽.传说中的形象描绘可能是出自对出土文物中某些形象的分析;可是史前毫无记录,确实难以置信,所以也可能是出于后人的揣度.
在古代的黄帝、尧舜时期开始有了衣裳,结束了史前那种围披状态.人们穿着这种式样的衣裳,拜祭祖先和天地.人们从经验中得知,早晨天未亮时,天空是黑色(称"玄"),上衣如天,所以用玄色;而大地为黄色,下裳如地,服色即用黄色,以此表达对天和地的崇拜.远古时期,以上衣下裳代表服式,又有上衣下裳相连的"深衣制",这种深衣形式在那时男女没区别.
魏晋服装
魏晋服装服饰虽然保留了汉代的基本形式,但在风格特征上,却有独到突出的地方,这与当时的艺术品和工艺品的创作思路有密切关系,其风格的同一性比较明显.
公元六世纪波斯图案花纹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对当时的纺织、服装以及其他装饰物,都产生了不小的影响.这一点在敦煌壁画上多有反映.
魏晋时期规定宫中朝服用红色,常服用紫色.白色为平民百姓服色.这时的服式仍以襦、裙为主,裘是非正式衣服.妇女装饰比较考究,有金环、银约指和绕腕的跳脱等.在质地上宫中与宫外仍有很大区别.
魏晋的铠甲最普遍的形式是两裆铠,长至膝上,腰部以上是胸背甲有的用小甲片编缀而成,有的用整块大甲片,甲身分前后两片,肩部及两侧用带系束.胸前和背后有圆护.因大多以铜铁等金属制成,并且打磨的得极光,颇似镜子.在战场上穿"明光铠",由于太阳的照射,会发出耀眼的"明光",所以这样称呼.这种铠甲的样式很多,而且繁简不一,有的只是在 裆的基础上前后各加两块圆护,有的则装有护肩、护膝,复杂的还有重护肩.身甲大多长至臀部,腰间用皮带系束.
南北朝服装
南朝服式以襦裙为主,妇女尤其以着裙为正统,不穿裙而露裤的人,被看做是没礼貌的行为.当时女子头上包白纶巾(是一种配有青丝带的头巾,传说在三国时诸葛亮平时戴此头巾),衣袖长而且窄并加以缕雕花纹.跳舞者穿长衫,并在身上披挂很长的带子,头上束纨巾.
南北朝服式还有"袍"和"衫",衫在晋时已是必着衣的一种."裘"在此时极为珍贵,以貂裘为最." "是少年喜爱的衣物,浮薄少年更喜爱有色之" "、"襦"、"帔"、"鹤氅",这些都是此时普及的衣装.
南朝服式基本上继承魏晋,由于战乱和国度的频繁更替,反映在着装方面也有变化.江南衣式比北方短小,但当时却流行戴小帽穿大衣的风气,有时将一只袖分成两只,一条裙截成两裙,有的款式大领大带,有的衣窄袖小,有的裙长曳地,有的衣长蔽脚. 南朝的朝服仍是玄衣.服饰用料有规定,三品官以下的不得穿用杂色绮做的衣服,六品官以下者只能穿七彩绮,不可使用罗绡.南朝的艺术品与服饰风格一脉相承,许多出土的陶俑形象,向我们展示了细腰圆脸型的女子,面目神情十分娟秀,尤其出自江南的俑塑特点更突出,这与服饰的拖地长裙和宽衣披带均十分协调一致.
北朝的服式,官宦正式场合穿着朱色单衣,便服和军服以 为主.穿红色袍就佩带金带,穿小袖长身袍则用金玉带.平民妇女以襦袄为常服,这与南朝并无两样.北朝时期着装衣料中绫锦最为华贵.
南北朝的卷草花纹是在汉代的云纹图案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敦煌造井(单独适合纹样)、三角形花(适合纹样)和条状花(二方连续)、飞天、云纹等动态形象巧妙地结合起来,既古朴、秀丽,又含蓄柔和.当时的毛织毯、麻布和丝绸都是盛行的产品.
西周服装
西周的建立,使社会生产力大大发展和提高了,物质明显丰富起来,社会秩序也走向条理化,并有了规章制度.服饰形制也由于尊卑等级的存在、礼仪的需要而进一步规范化,被纳入"礼治"范围,尊卑贵贱,各有分别.
这时候服饰的专用界限等级标志开始清晰,品种类别也相应地增加,像宫室中拜天地、敬鬼神时专有祭礼服,上朝大典时有朝会服,军事之中专有从戎服,婚嫁之仪专用婚礼服,吊丧时又有丧服.衣裳虽然还是采用上衣玄下裳黄,但在官职服饰中增加了裳前襟的大带(大带是用丝织或缂制成,宽四寸)、玉 (以玉为原料,以丝带连系在腰间的挂饰).另外在服色上也开始有了等级差别.西周的服式除宽衣长带的特有风格以外,还吸收了北方鲜卑族(今锡伯族)以带钩束腰的服饰花色(在丝带的接头处,以金、银、铜或铁等金属制成的精细的勾或扣).
秦代服装
秦汉时期由于国家统一,服装风格也趋于一致.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幅员广大、民族众多的封建统一国家.秦王政当上始皇帝之后,立即着手推行一系列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如统一度量衡、刑律条令等,其中也包括衣冠服饰制度.不过,由于秦始皇当政时间太短,服饰制度仅属初创,还不完备,只在服装的颜色上做了统一.秦始皇深受阴阳五行学说影响,相信秦克周,应当是水克火,因为周朝是"火气胜金,色尚赤",那么秦胜周就是水德,颜色崇尚黑色.这样,在秦朝,黑色为尊贵的颜色,衣饰也以黑色为时尚颜色了.
秦代铠甲战服我们从出土文物中可以看见.在陕西临潼出土的陶俑所着铠甲应是秦兵俑中最为常见的铠甲样式,是普通战士的装束,这类铠甲有如下特点:胸部的甲片都是上片压下片,腹部的甲片,都是下片压上片,以便于活动.从胸腹正中的中线来看,所有甲片都由中间向两侧叠压,肩部甲片的组合与腹部相同.在肩部、腹部和颈下周围的甲片都用连甲带连接,所有甲片上都有甲钉,其数或二或三或四不等,最多不超过六枚.甲衣的长度,前后相等,下摆一般多为圆形.
汉代服装
中国完整的服装服饰制度在汉朝确立的.汉代染织工艺、剌绣工艺和金属工艺发展较快,推动了服装装饰的变化.
西汉建立时基本上沿用秦朝的服制.东汉时期穿黑色衣服必配紫色丝织的装饰物.祭祀大典上通用的是"长冠服".皇后的祭祀服是:上衣用绀色,下裳用皂色.皇后的蚕服,上衣用青色,下裳用缥色(浅黄色).汉文帝当政时比较俭朴,自己穿黑色丝织衣、皮鞋.一般官员要穿禅衣,又名"祗服".在西汉时期二百年之中,服饰实行"深衣制",它的特点是象蝉一样的头冠(帽子)、红色的衣服、象田字状的领子、戴玉 、红色的鞋.深衣形制是上衣下裳相连接缝在一起,做祭服的中衣,要缘黑色边,作为朝服的中衣,需缘红色边,当时男女服用极为普遍.服饰总称"禅衣".禅衣是单层的外衣.禅衣里面有中衣、深衣,其形与禅衣无大区别,只是袖形有变化,都属于单层布帛衣裳.官员在上朝时都要穿黑色禅衣.
汉衣款式以衣襟分类,可以划分两种:一为"曲裾禅衣",即开襟是从领曲斜至腋下;一为直裾禅衣,是开襟从领向下垂直,此种禅衣又称" ".曲裾,即为战国时期流行的深衣.汉代仍然沿用,到东汉,男子穿深衣的已经不多了,一般为直裾衣,但并不能作为正式礼服.这种服式既长又宽,从款式上官民服用基本没有差别,但从原料和颜色上,却可明显显示等级的不同.
汉代朝服的服色有具体规定,一年四季按五时着服,即春季用青色;夏季用红色;季夏用黄色;秋季用白色;冬季用黑色.
汉代着衣有七个特点:
穿外衣时,由于领大而且弯曲,穿衣时必需暴露中衣的领型;
穿衣必用白色面料做里;
袖宽为一尺二寸;
衫无袖;
穿皮毛服装时裘毛朝外;
腰带极为考究,所用带钩以金制成各种兽形,如螳螂形或琵琶形.形象十分生动有趣.一般长度在一寸半至六寸之间,是衣裳中间显要的装饰物.汉带钩从形、色和工艺上都达到了极高的水平,较比西周和战国时期,在设计和制作方面都要精美得多.因此颇受男人们的喜爱,佩戴者很多;
男子保持佩刀习俗,但所佩之刀有形无刃,因此失去了实际价值,主要是显示仪容.
汉代祭服延用"大制度",遵从古礼穿冕服佩绶、佩玉.皇帝、公卿、诸侯均用大,只是在所系玉石的串珠或丝绳的质地上加以区别.皇太后、太后、公卿夫人等的祭服(谒庙服)、亲蚕服、朝见服和婚礼服的形式都采用深衣制.
汉时劳动女子总是上穿短襦,下穿长裙,膝上装饰长长垂下的腰带.劳动男子常服是上身穿襦,下身穿犊鼻裤,并在衣外围罩布裙;这种装束不分工奴、农奴、商贾、士人都一样.
春秋战国服装
由于连年战争,战国时期各种礼仪逐渐废除不用.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各诸侯国的服饰,由于风土所限,相应地产生一些变化.从近年来湖南长沙出土的战国楚墓中的彩绘木俑身上,可以看到当时很有代表性的服饰特点.这时候的服饰以沿宽边的下身缠绕式的肥大衣服.其缠绕是将前襟向后身围裹,即采取横线与斜线的空间互补,获得静中有动和动中有静的装饰效果.因为衣料比较轻薄,为了防止薄衣缠身,所以采用平挺的锦类织物镶边,边上再装饰云纹图案,即"衣作绣,锦为沿",将实用与审美巧妙地结合.这些构思与制作方法都充分体现了古人设计的智慧与聪敏. 战国时期男子着装,衣长不过膝,以连续矩纹和条纹作装饰,此种图案与当时的漆器器皿边饰十分相似.
男装以交叉领、窄袖、腰间束带为基本样式.战国时期的带钩质地多为金、银、铜、铁、玉,在带钩上刻有花纹,有时也镶上绿松石,显示尊贵富有.还有一种金银错的手工工艺,对金石进行加工后,其外观更加精致华贵.战国时期的冶铁业比较兴旺,可以制做男人身上悬挂的铜刀;工艺也属上乘,如一种二十五公分长的小弯刀,刀背上雕刻有各式花纹,当时广为人们喜爱和佩带,名为"容刀".这时的挂刀,已不完全为实用,很大程度上装饰取代了实用.
商代服装
中国古代的殷商时期开始有了文字,那时的文字绝大多数是象形字,甚至是图画.从甲骨文中我们可以见到衣、履、黄裳、带、袂等反映服饰着装的字样.从出土的人物形象中,看到的玉佩、玉环、耳坠、项饰、笄、梳,以及丝绸、麻布和铜饰,分辨出精美的饰物和考究的衣物,但这些均为贵族所有.说明服装与服饰体系正进一步完善.
衣、裳、冠、履、帽、袜等服饰形制的不断出现,表明人们对服装的理解也日益提高,逐渐从单纯的实用功能,向装饰点缀方向发展,从而使古代服饰趋向完整和统一.
唐代服装
唐朝还流行女子穿"胡服"."胡服"就是西域人的服装.腰带形式也深受胡服影响.在此以前,人们的腰饰是以金银铜铁,这时候流行系"蹀躞带",带上有金饰,并扣有短而小的小带以作系物之用.这种腰带服用最盛是在唐代,以后延用一直至北宋年代.
盛唐以后,胡服的影响逐渐减弱,女服的样式日趋宽大.到了中晚唐时期,这种特点更加明显,一般妇女服装,袖宽往往四尺以上.中晚唐的贵族礼服,一般多在重要场合穿着,穿着这种礼服,发上还簪有金翠花钿,所以又称"钿钗礼衣".
唐高宗以后,以紫色为三品官的服色;浅绯色为五品官服色,深绿色为六品官服色,浅绿色为七品官服色,深青色为八品官服色,浅青色为九品官服色,黄色为宫外之人及庶民服色.
唐装还对邻国有很大的影响.比如日本和服从色彩上大大吸取了唐装的精华,朝鲜服也从形式上承继了唐装的长处.唐装襦裙线条柔长,十分优美自如,用料主要是丝织品,因此它的衣物以"软"和"飘柔"著称.唐装本身品类多,善变化,从外形到装饰均大胆吸收外来服饰特点,多以中亚、印度、伊朗、波斯及北方和西域外族服饰为参考,充实唐代服饰文化,使得唐代服饰丰富多采富丽堂皇,风格独特奇异多姿,成为中国历史服饰中的一朵奇葩,世人瞩目.
宋代服装
宋朝历史以平民化为主要趋势,服装也质朴平实,反映时代倾向.
宋代女子服装分三种:一为自皇后、贵妃至各级命妇所用的"公服",一为平民百姓所用的吉凶服称"礼服";一为日常所用的常服.
宋装继承唐装,女服仍以衫、襦、袄、背子、裙、袍、褂、深衣为主.绝大部分是直领对襟式,无带无扣,颈部外缘缝制着护领.服式采用衣袖相连的裁剪方式.有的限于面料的幅宽,因而在衣片的背部或袖椿部分采用接缝和贴边装饰.单夹衣有前身短后身长的式样,也有无袖的大背心式样.出土的衣服都在领边、袖边、大襟边、腰部和下摆部位分别镶边或绣有装饰图案,采用印金、刺绣和彩绘工艺,饰以牡丹、山茶、梅花和百合等花卉.
宋代品官制度基本上沿袭前代,因此宫中的官服也与前代相仿,分为朝服、祭服、公服、戎服、丧服和时服.朝服是红衣红裳,内穿白色罗质中单,外系罗料大带,并有绯色罗料蔽膝,身挂锦绶、玉 、玉钏,下着白绫袜黑皮履.除这种朝服是统一样式外,官职的高低是以搭配的不同来区别的.主要是在有无禅衣(中单)和锦绶上的图案上作级别变化.穿朝服时必戴"进贤冠"(一种涂漆的梁冠帽),"貂蝉冠"(又名"笼巾",是以藤丝编成形,上面涂漆的冠帽),獬豸冠(属进贤冠一类).
公服即常服,又名"从省服",以曲领大袖,腰间束革带为主要形式,另有窄袖式样也.这种服式以用色区别等级.如九品官以上用青色;七品官以上用绿色;五品官以上用朱色;三品官以上用紫色.到宋元丰年间用色稍有更改,四品以上用紫色;六品以上用绯色;九品以上用绿色.按当时的规定,服用紫色和绯色(朱色)衣者,都要配挂金银装饰的鱼袋,高低职位以此物加以明显的区别.
时服是按季节赐发给官臣的衣物.上至将相皇帝大将下至侍卫步军,赐发的品种有袍、袄、衫、袍肚、裤等.所赐之服大部分是织有鸟兽的锦纹.
宋代男子除在朝的官服以外,平日的常服也是很有特色的,常服也叫"私服".宋官与平民百姓的燕居服形式上没有太大区别.只是在用色上有较为明显的规定和限制.
宋时常服有如下几种:
"袍"有宽袖广身和窄袖窄身两种类型,有官职的是锦袍,无官职的是白布袍.
"襦"、"袄"为平民日常穿用的必备之服.
"短褐"是一种既短又粗的布衣,为贫苦人服.
" 衫",这是一种裳下摆接一横 的男人长衫.
"裳",沿袭上衣下裳的古制.是冕服、朝服或私居服的式样.宋时也有上衣下裳的穿法.男子也穿用对领镶黑边饰的长上衣配黄裳.居家时不束带,待客时束带.
"直裰"是一种比较宽大的长衣.由于下摆无衩而背部却有中缝而称"直裰".
"鹤氅",宽长曳地,是一种用鹤毛与其他鸟毛合捻成绒织成的裘衣,十分贵重.
此外宋代男式衣着,还有布衫和罗衫.内用的叫汗衫,有交领和颌领形式.质料很考究,多用绸缎、纱、罗.颜色有白、青、皂(黑)、杏黄、茶褐等.袄的质料有布、绸、罗、锦、 丝和皮.袄的用色有青、红、枣红、墨绿、鹅黄等几种.贵族裤子的质地也十分讲究,多以纱、罗、绢、绸、绮、绫,并有平素纹、大提花、小提花等图案装饰,裤色以驼黄、棕、褐为主色.
元代服装
元代是中国历史上民族融合的时代,服装服饰也充分体现了这一特点.元太祖成吉思汗自1206年建都,灭西夏、金之后,民族组成主要以蒙古族为主.元代由于民族矛盾比较尖锐,长期处于战乱状态,纺织业、手工业遭到很大破坏.宫中服制长期延用宋式.直到l321年元英宗时期才参照古制,制定了天子和百官的上衣连下裳上紧下短,并在腰间加襞积,肩背挂大珠的"质孙服"制,汉人称"一色衣"或"质孙服".这是承袭汉族又兼有蒙古民族特点的服制.
"质孙服"服用面很广,大臣在内宫大宴中可以穿着,乐工和卫士也同样服用.这种服式上、下级的区别体现在质地粗细的不同上.天子的有十五个等级(以质分级层次〉.每级所用的原料和选色完全统一,衣服和帽子一致,整体效果十分出色.比如衣服若是金锦剪茸,其帽也必然是金锦暖帽;若衣服用白色粉皮,其帽必定是白金答子暖帽.天子夏服也有十五等级,与冬装类同.百官的冬服有九个等级,夏季有十四个等级,同样也是以质地和色泽区分.
"比肩"、"比甲"也是常服."比肩"是一种有里有面的较马褂稍长的皮衣,元代蒙人称之为"襻子答忽"."比甲"则是便于骑射的衣裳,无领无袖,前短后长,以襻相连的便服. 元代男子的公服多随汉族习俗,常服的外面,罩一件短袖衫子,妇女也有这种习俗(称为襦裙半臂).
元代女服分贵族和平民两种样式.贵族多为蒙人,以皮衣皮帽为民族装,貂鼠和羊皮制衣较为广泛,式样多为宽大的袍式、袖口窄小、袖身宽肥,由于衣长曳地,贵夫人外出行乐时,必须有女奴牵拉.这种袍式在肩部做有一云肩,即所谓"金绣云肩翠玉缨",十分华美.作为礼服的袍,面料质地十分考究,采用大红色织金、锦、蒙茸和很长的毡类织物.当时最流行的服用色彩以红、黄、绿、褐、玫红、紫、金等为主. 元代平民妇女穿汉族的襦裙,半臂也颇为通行,汉装的样子常在宫中的舞蹈伴奏人身上出现,唐代的窄袖衫和帽式也有保存.此外受邻国高丽的影响,都城的贵族后妃们也有模仿高丽女装的习俗.
明代服装
到明代服装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最突出的特点是以前襟的纽扣代替了几千年来的带结.但是纽扣并非始于明代,从元代的辫线袄子腰围部分曾经见到过钉纽扣的形式.纽扣的使用也是一种变革,体现着时代的进步.另外理学盛行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服装风格.
明装与唐装相比,在于衣裙比例的明显倒置,由上衣短下裳长,逐渐拉长上装,缩短露裙的长度.衣领也从宋代的对领蜕变成以圆领为主.
明代女装上衣是三领窄袖,身长三尺,露裙二、三寸.当时扬州流行一种新式样:女衫长二尺八寸,袖子宽一尺二寸,外护袖镶锦绣,冬季镶貂狐皮.裙装在明代初年用色偏向浅淡.裙褶十分盛行,有细密褶纹,也有大褶纹.褶纹装饰十分讲究.有一种名为彩条裙,每条选用一种颜色缎,每条色缎上绣出花鸟纹饰,带边镶以金线可成为独立的条带,将数条这样的各种彩条拼合在腰带上,就成为彩条飘舞的裙子,因此取名"凤尾裙".有的还将整块缎料用手工做成细褶纹,取名"百褶裙",一种二十四褶裙取名"玉裙". 明代还有一种特殊式样的帔子,由于其形美如彩霞,故得名"霞帔".这种帔子出现在南北朝时期,隋唐时期得此名.到宋代将它列入礼服行列之中.明代服用此式较为普遍,它的形状宛如一条长长的彩色挂带,每条霞帔宽三寸二分,长五尺七寸,服用时绕过脖颈,披挂在胸前,由于下端垂有金或玉石的坠子,因此越发显得高贵.
有一种出自元代的无领对襟马甲,又称"比甲",是宫廷中皇后的专用服式.后来逐渐传入民间,扩大了服用范围.比甲盛行于明代中期,主要受青年妇女的偏爱.从形式上看与隋唐时期的半臂有渊源关系,后来清代出现的马甲,就是这种比甲的变形.
明式服装的另一个特色是襟上佩佳饰物,并且十分醒目.都是些金、珠、玉等材料做成的各种饰物.其中垂挂在胸前的叫"坠领";系在前襟的叫"七事";走起路来有响声的叫"禁步",这些佩饰统称"杂佩".另有一种特别的佩饰,是在一条金链上,以环相连挂着四件小物件:即镊子、牙签、耳挖子和小刀,是些妇女的生活实用品.
明代男装以方巾圆领为代表形式,儒生所着 衫与当今舞台上京剧书生的服饰极为相似.其特点是宽袖、皂(黑)色缘边,青圆领、皂绦软巾垂带.
官服是云缎圆领袍,另有外加云缎外套的穿法.这种袍长离地一寸,袖长过手,袖椿(指袖身)宽一尺,袖口宽九寸.
水田衣是明代一般妇女服饰,是一种以各色零碎锦料拼合缝制成的服装,形似僧人所穿的袈裟,因整件服装织料色彩互相交错形如水田而得名.它具有其它服饰所无法具备的特殊效果,简单而别致,所以在明、清妇女中间赢得普遍喜爱.据说在唐代就有人用这种方法拼制衣服.
清代服装
清朝是以满族统治者为主的政权机构,满族旗人的风俗习惯影响着中原地区.几千年来世代相传的传统服制度,由于满族八旗兵的进关而遭到破坏.可以说这种变革,是中国传统服制的又一次飞跃,是历史上"胡服骑射"、"开放唐装"之后的第三次明显的突变.
历时数千年的宽袍大袖、拖裙盛冠、潇洒富丽、纤细柔弱,与衣身修长、衣袖短窄的满装形式,形成鲜明的对比.旗装以它用料节省,制作简便和服用方便,取代了古代的衣裙的繁复,这是后人易于接受的主要原因.
满族的旗装,外轮廓呈长方形,马鞍形领掩颊护面,衣服上下不取腰身,衫不露外,偏襟右衽以盘纽为饰,假袖二至三幅,马蹄袖盖手,镶滚工艺装饰,衣外加衣,增加坎肩或马褂.其造型完整严谨,呈封闭式盒状体,因此形象肃穆庄重,清高不凡,而独树一帜,突破了几千年来飘逸的塔形衣冠.时至今日,它对现代服装也有一定的影响.特别是随时代发展,经过加工曲线突出修长秀丽的旗袍,已经形成了汉民族的服饰代表,显示了东方女性的温柔与内涵,具有永恒存在的价值.
旗袍或短装有琵琶襟、大襟和对襟等几种不同形式.与其相配的裙或裤,以满地印花、绣花和裥等工艺手段作装饰.襟边、领边和袖边均以镶、滚、绣等为饰.清初满族妇女与男人的装扮相差不多,不同之处只是穿耳梳髻,未嫁女垂辫.满族妇女不缠足、不穿裙,衣外坎肩与衫齐平,长衫之内有小衣,相当于汉族妇女的肚兜,衣外之衣又称"乌龙".
汉 素纱禅衣
湖南长沙出土 汉 “万世如意”锦袍
新疆民丰出土 汉“延年宜寿大宜子孙”
锦袜 新疆民丰出土
汉 彩绘木俑服饰
湖南长沙出土 汉 彩绘帛画
湖南长沙出土 晋 富且昌宜候王夫延命长
织成履 新疆吐鲁番出土
唐《簪花仕女图》服饰
辽宁博物馆藏 唐 仕女绢画服饰
新疆吐峪沟出土 唐 锦衣女俑服饰
新疆吐鲁番出土
唐 变体宝相花纹锦鞋
新疆吐鲁番出土 宋 灵鹫蛷路纹锦袍球
新疆阿拉尔出土 宋 烟色牡丹花罗背心
福建福州出土
宋 缠枝花纱单衫
江苏镇江出土 元 对襟绸上衣
江苏无锡出土 明 圆领大袖衫
江苏杨州出土
清 琵琶襟马甲
传世物 清 月白缎绣云龙袷朝袍
故宫博物院藏 清 孔雀羽穿珠彩绣云龙吉服袍
故宫博物院藏
清 刺绣五彩金龙朝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