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TXT格式的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28 07:21:49
要TXT格式的
x\Io#Iv+:|2|3fU%R"%R)DI_j2"3OȤTcd2Eċ|oIxWTM_Z{?GEYta)?&/Uﻥ[詋mgXP{chz8\"3TodjJl롾Rg"ƿjn{d/c2PCg6F83Sl@vtVl3^T<{iL{hUʤTzO5nlrAk sę*V-ꆽu=&he<8hTK?>7B^D$?.˒&:H}cI@@1Z"@Hfqߛ#PZy,%P[[7 %mG/չ_}4 ;)]O<\1: {`6Ƥ *aT/y*9enBL>0&S%]G5ƂT#o>Ms:[URJ)-+"!gfd̙H֢ul͒8m/ :HViM> nE`:/cB*CS͙sV_t^-+_IE`?oSD'+yT*>**^jUZ*OT 0X{;sbӽ9dqδJO+ - $r0}t]f܃ xk*gK*D` 6\I+5~cV5p2 }$63ns^bt_/dc}<:c׿l`' ZH~]8ċvb+0kkTz}%=,y/bF fG/_cI0-a &6 4_ݣqP<'8Y͞6(NVfb}l\V淿qA|$+w,pE{=u&hDvViYy|p~/|pMo~@xm6 ˳6< S^z4>J(H"XúKYlRw6T6'>ۄ#wkMCnT2&Z.7)W@5cȒ"^Op%pW?]͞dLhpgMZŘj| E(؞3,SP$հ7Ї(H<B?#YxSdTI4Í&PM.{!gT)-!ıgG`yW~׍.nԾB0Yw2P%\7N8| hn[ؿ< dF^̛]ɮBW~y 8XęS k 6OlgTEp|7I+ ݔ' kh5M>/@k^wz4 m(&$]%23A v?78) R[ S3`b{:kX@+5:7f .9ۭHBao<@1K :s$/R&L.;(Q*>_M$0pr^h")&h(po:3?bv4,nyWH﷿skCwrfƊcؐmdle=RVK1ҹ叆7H`ՅIb r <Jn H5CIzzڔUMY6 wY%ULՔ3yՅ-BQ Z(o^R .`-76Jz0mjр'+OE]JVԆp"l6R"CaZ{*V0N^RiVL|x $ rKnZ55O^՚i y]~l@QW"t}S/&ROt)]#i$$g'a )2Xm49Jx>xR{!2T]E֝g?朥yPk@M*bB+c$r3luĚ0у Lm8_E`#[d]s$N$-W -grIJ_..ttΡO{Fv,T1!pnϮ(L`&!d&XJ"D1𥰐n QfQ m }Ywe&I 3IBѳm䏶x][#R>1+m @;lzۛvޛK 8\fHV  KzBLt Y8JR t%OIP뤨 =kpTX'܏|p/O6Df\MTy71V3< t 'AUH_)va$C</<|ǻ$LQb8qɯt,,)თz'ԗ]lK? B81+l=Y‰}?gTq)ůu+aXؼB&vqZࡻLf(vMlU'_c2?S08G&'$yC=K@ؒ28Bǖ4'0l!Q 4`;D)N,:c7:M\;Y疿y [Μh ט$.o+ĦCJX. _}6΢=f)9Jn4* ܒ$M;/P}cɓ(X=3-GXA`z=I&i h4vA5M^J.,ݸ3.r<5\ˀ "jZJ3 tF#O(պ!t4 Pńdg2} o@`>|5!zF0b|w0UoJ4o4OKe#FwnAT Z?=PҜtn*w(-5BzK8'PpB\)VH7) \a3VO5CAݽ^,'"ƚìkg.x=vŝ]ͤKY9)](6;݈DSC>ll[DK[< -yR"fųnDa=@*i1 ⚘=& R͒t4\Y 6Lz6=68eݠ=VM`CKKzgIw IBx-Xla4?bf2:Hd|zi>-%/ ik-ӔX6欔d9?D=RfRƮ7 >C`QyWLXP!s.Ja, iF9 QmG$hucx^I0gTA~@fU 0l9թ:/nCik?Qlr\=ĕ8 ׃ "&ીEl_Hν/$mA-B_]ܭQmFtXq/.@ɪJΕRpC^o0d #(& Y 5#FT8#j9GBl'oUuG4D_7j.Qjtp#efThMlek%C.sry42́SC( o3t mބx6ڷhz|^HP3! N7'O%y ҺBy sتU, T8.EJ LTVHDjHIYd!dzMG rE3 dةek)Tɹd~,e.K'#]=nG`YVKS|#.҈eKp46k ǽR;G\I:}1>G `^x}PzVnqJ|L*+[0.FdKHܥq$#pWr`}YlCqy0ٮqצXJ _ӕҒT@1ߕ20)s)Vv' /{GY9pM`_ jøR e&T !_ɴX]d3fpv_>V1^ZHw'e'fϣIi188Ѱ1M:ѝ"'7]Ŝ0XT~AVMrG*,Nw+"-]$EKjRt3D mY3_Lvb5.̹xiClJO-,'XjDeqkH!\+vTbj &&285UX\yCAӢɯHub^&|_AGFJLk.J/O9`ΐ%n˪ QAE5wr(ﺩȷKŤ 7y[="l rw+xE̊%@@+?Qz A{R1L7=JAbgr-RcdkRHP v]jy=Yֆ_Ku/P[LH1"t|J)EĠ]Pɪ9nA /u7[Lng59y1d JHql&ޕ pފlFvuGG숎̗^D0T 통Y> S*!@ ź aޔm]/VgaDQ߼\9 $lT" \ S4}Pr UI)KKU:~Q@~Bgjo v#/)}=] >BlHwqaqFQM)''w0s'c:;O?H?@&s$0r4B-0BX{kr'Bk,"'ɕiU7G " Rl&a=Oq]ŒM#CKW2%ʻZ y2͂O1y^+ԑyj@^߾\Op+sRAˍ,Sgcwע ,VWP%=]xQ{cЛe%&-Mӱ=*<].Q,Y/'TPfٙH* Z`n¹~[M5#!dg/BaFwXҍ#2`%oDmL _lNPs! ^`ΙĤ9I-A2Q4 ' f@!׺Q$8iK4{! 9Nꥋ@& <'*za+vF_[_? ?4

要TXT格式的
要TXT格式的

要TXT格式的
必修三
  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第一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区域
  概念: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
  区域既是上一级区域的组成部分,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下一级区域.
  区域的特征:层次性;差异性;整体性;可变性
  2、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异同
  相同:都是平原地区,并都位于我国的东部季风区
  不同:①地理位置差异:长江三角洲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中部,长江的入海口;松嫩平原在我国东北地区的中部 ②气候条件差异:长江三角洲在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松嫩平原在温带季风气候区,大陆性稍强,降水较少,温暖季节短,生长期较短,水热条件的组合不如长. ③土地条件差异:长江三角洲以水稻土为主,耕地多为水田,较为分散,人均耕地面积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松嫩平原黑土分布广泛,耕地多为旱地,集中连片,人均耕地面积高于全国平均水平.④矿产资源条件差异:长江三角洲矿产资源贫乏,松嫩平原有较丰富的石油等矿产.
  3、地理环境对农业和商业的影响:
  (1).比较长江三角洲与松嫩平原的地理环境差异及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
  长江三角洲在良好的水热条件基础上,发展水田耕作业,一年两熟至三熟; 松嫩平原受水热条件的限制,发展旱地耕作业,一年一熟.
  长江三角洲河湖水面较广,水产业较为发达;松嫩平原西部降水较少,草原分布较广,适宜发展畜牧业.
  (2).地理环境对区域工业发展影响显著:
  长江三角洲成为我国最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其有利的地理环境是:位于我国沿海航线的中枢,长江入海的门户,对内外联系方便;依托当地发达的农业基础发展轻工业,从国内外运入矿产资源发展重工业,成为我国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松嫩平原成为我国的重化工业基地,其有利的地理环境是:丰富的石油资源和周围地区的煤、铁等资源 .
  4、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
  早期:长河流、湖泊和沼泽分布较广,地势平坦,土质黏重.受地理环境的限制,耕作农业
  发展缓慢.
  农业社会时期 : ①船作为交通工具被广泛使用,长稠密的水系为扩大交通联系提供了天然
  水道.②随着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和生产技术的改良,长多水而质地黏重的土壤不再成为耕
  作业的限制条件,农业生产得到较快的发展. ③随着我国历史上人口从北方至南方几次大
  规模的迁移,长人口越来越稠密. ④优越的气候条件还使得长成为我国主要的桑蚕和棉花
  生产基地.
  农业社会后期:①工商业的发展使长人口、城市密集,耕地面积减小.
  ②耕地被分割得很破碎,不利于机械化的推广,粮食商品率低. ③今天长作为全国“粮仓”的地位已逐渐让位于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在全国棉花生产中的地位也比不上新疆南部和华北平原.
  第二节: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1、遥感(RS)
  主要是获取信息,对地表物体进行远距离的感知.
  工作过程:物体辐射和反射电磁波→收集→传输→信息处理 信息分析→专业图件统计数字
  目标物→ 传感器 → 遥感地面系统 → 成果
  特点和优点:可以首先从面上的区域分析研究入手,然后有重点地选择若干点、线进行野外
  验证和检查.不仅可以提高研究工作的精度和质量,而且节省人力、财力,提高效率.
  2、全球定位系统(GPS)
  主要功能是定位,在全球范围内实时进行导航、定位的系统.如,可以精确定位某地理事物
  的三维坐标(经度,纬度和海拔),还可为飞机、船舶、汽车导航.
  由三大部分组成:空间部分—GPS卫星星座(共24颗,其中21颗工作卫星,3 颗备用卫星);
  地面控制部分—地面监控系统;用户设备部分—GPS信号接收机
  特点:全能性(陆地、海洋、航空和航天)、全球性、全天候、连续性、实时性
  3、地理信息系统(GIS)
  专门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计算机系统,用于所有用到地图或需要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领域.
  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和城市管理中得到应用.
  优点:①信息量大,使用方便;②功能强大;③动态监测(GIS与RS相结合)
  4、地理信息技术与数字地球
  数字地球是指数字化的地球,即把整个地球信息进行数字化后,由计算机网络来管理的技术
  系统.
  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
  1、我国西北地区的范围
  我国西北地区大致位于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阿尔金山—古长城一线以北;
  在行政区划上大致包括新疆、宁夏、甘肃北部和内蒙古大部;
  东部是辽阔坦荡的高原,西部山脉和盆地相间分布.
  2、西北地区东西水分和景观变化
  水分自东向西递减,景观自东向西依次为温带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3、荒漠化的因素
  自然因素:①干旱的气候条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本区生态环境的脆弱性
  ②气候异常可以使脆弱的生态环境失衡,是导致荒漠化的主要自然因素.
  人为因素: ①过度樵采 ②过度放牧 ③过度开垦.
  在荒漠化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人类活动常常起决定性作用.
  4、不同历史时期的荒漠化
  古代:唐宋——明 塔里木盆地南缘, 由战争、瘟疫、过度垦耕导致.
  近代:清 内蒙古东南部, 因为移民增多,农业对土壤的破坏力强于牧业
  现代:20世纪50年代 人口激增,管理失误
  5、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
  内容:①预防潜在荒漠化的威胁 ②扭转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土地的退化③恢复荒漠化土地的生产力
  原则:维护生态平衡与提高经济效益相结合,治山、治水、治碱、治沙相结合
  重点:治理已遭沙丘入侵、风沙危害严重的地段
  措施:①合理利用水资源 ②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林体系 ③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 ④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 ⑤控制人口增长
  第二节:森林的开发和保护
  1、森林分布
  现存的原始森林分布:集中在亚寒带针叶林和热带雨林地区. 原始森林得以保存的原因:它们或因地广人稀、自然条件严酷,或因难以通行、开发较晚,才免遭大规模破坏.
  地球上现存面积最大、保存比较完整的一片原始森林:亚马孙热带雨林.
  2、热带雨林的分布
  热带雨林主要分布:在赤道南北两侧,但在大陆相逢地带可以伸展道南北纬15-25度.
  热带雨林的三大集中分布区:东南亚地区、非洲刚果河流域和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
  3、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
  ①地球之肺:深刻的影响着地球上大气中的碳氧平衡.
  ②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 ③世界生物基因宝库.
  4、雨林生态的脆弱性
  雨林生长所需要的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植物体内.
  5、雨林被毁的原因:根本原因是:人口增长和贫困导致发展的需求.直接原因是:过度的迁移农业;商业性
  伐木;采矿、修路、城镇建设;开辟大型农牧场.
  6、亚马孙开发计划
  ①20世纪五十年代以前:生活方式落后,未开发,没有产生太大的影响②人口急剧增长,雨林遭到空前的破坏③1970年,巴西政府又正式公布了著名的亚马孙流域大规模开发计划: 修建亚马孙横贯公路; 移民亚马孙平原; 鼓励跨国企业投资开发
  7、雨林的保护
  在当前的背景下,面对雨林正在遭受毁灭性破坏的严峻形势,应该把保护放在第一位.
  第三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第一节: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陕西省为例
  1、两类能源: 可再生能源: 水能、风能、生物能、潮汐能、太阳能
  非可再生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物能源
  2、山西省煤炭资源的开发条件 : ①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 储量丰富、分布范围广、煤种齐全、煤质优良、开采条件好.(大同煤田—优质动力煤,河东煤田—优质主焦煤)
  ②市场广阔:我国能源需求量大,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 ③位置适中,交通比较便利.
  3、能源基地建设: ①扩大煤炭开采量 ②提高晋煤外运能力:三条外运铁路主干线(大秦线、神黄线、焦
  日线) ③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建设坑口电站;发展炼焦业.
  2000年以后,山西对外电力输出增长迅速,此举对本省的有利影响是: ①缓解运输压力 ②减轻大气污染③提高经济效益.
  4、三条产业链: 煤—电—铝 煤—焦—化 煤—铁—钢
  5、能源综合利用的结果: 山西省产业结构由以煤炭开采业为主的单一结构转变为以能源、冶金、化工、建材为主的多元结构,原料工业逐步超过采掘工业而占到主体地位,实现了产业结构的升级.
  6、环境的保护与治理 ①提高煤的利用技术 ②调整产业结构 ③“三废”的治理
  (山西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所在在:以重化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
  第二节:河流的综合开发——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
  1、人类文明的发源地:尼罗河文明 两河文明 黄河——长江文明 印度河——恒河文明
  2、田纳西河概况: 位于美国东南部,是密西西比河支流俄亥俄河的一条流程最长、水量最大的分支,属于二级支流; 发源于阿巴拉契亚山的西坡,在肯塔基市附近注入俄亥俄河.
  3、不同地段的保护: 山地:河流的发源地,保护好植被生态
  河谷平原:人类活动比较集中的地区,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
  河流:流域中开发利用的主要部分,注意水资源的合理分配和水质的保护.
  4、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 ①地形:多山,地形起伏大,蕴藏着丰富的水力资源;陆路交通
  不便,河流航运作用十分突出. ②气候:亚热带地区,冬末春初降水多.
  ③水系:支流众多,水量丰富,大部分可通航,并通过密西西比河及其支流可通往全国大部分地区;
  地形起伏大,河流落差大,受气候影响,水量很不稳定. ④ 矿产资源:非常丰富.
  5、流域的自然背景决定了河流的利用方式和流域的开发方向.
  6、流域的早期开发及其后果
  18世纪下半叶:农业发达,人口较少,对自然环境影响不大.
  19世纪后期:人口急增,对资源进行掠夺式开发,带来一系列生态环境与社会问题:
  土地退化;植被破坏;环境污染.
  20世纪30年代初:田纳西河流域成为美国最贫困的地区之一.
  7、流域的综合开发: TVA将河流的梯级开发作为流域开发的核心.
  防洪、航运、发电、提高水质、旅游、土地利用
  8、田纳西河两岸形成“工业走廊”的原因:大规模的火电和核电使田纳西河流域成为全国最大的电力供应基地;流域内炼铝、化学等高耗能工业的发展.
  第四章 区域经济发展
  第一节: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1、东北地区地理条件
  (1)气候条件 :大部分位于湿润、半湿润的温带季风气候区,热量和水分基本可满足一年一熟作物需要,但不利条件是容易受到低温冷害的影响.(2)地形、土壤条件:为农业多种经营提供了条件;黑土、黑钙土广泛分布,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有利于农业生产.
  (3)社会、经济条件:①工业: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农牧兴工、共促农牧 ②交通:交通发达,对外联系方便,发展外向型农业.③开发时间较晚,人口密度较低,有利于绿色农业和大农业的发展.
  2、主要地形:三山脉(小兴安岭、大兴安岭、长白山)、三平原(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辽河平原).
  3、农业布局特点: 耕作农业区 :主要分布在三大平原地区. 林业和特产区:主要分布在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区.
  畜牧业区:主要分布在西部高原、松嫩平原西部及部分林区草地,是重要的羊、牛、马牧畜生产基地.
  4、东北商品粮基地生产特点:
  ①大规模机械化生产 ②地区专业化生产
  5、农业发展方向: 平原区:发展适应加工需要的优质、专用品种,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促进粮食转化,延长产业链条;建设绿色食品基地.
  西部草原区: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舍饲畜牧业.
  山区农业 :实现由原料型生产向原料及产品加工并举的转变.
  第二节: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1、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提高的区位因素:w.w.w.k.s.5.u.c.o.m
  ①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第二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下降,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上升;
  工业内部,劳动力和资源密集型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下降,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上升.
  ②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给予许多优惠政策,使珠江三角洲地区优先于其他地区吸引外资.
  ③良好的区位条件:位于我国南部沿海,毗邻港澳,靠近东南亚;发挥劳动力丰富、地价低廉的优势,就近接受港澳产业的扩散,利用港澳贸易渠道,大量出口商品.
  ④全国最大的侨乡之一.
  2、工业化城市化推进的阶段:第一阶段:1979—1990年,劳动密集型产业成为这一阶段的主导产业.
  第二阶段:1990年以后,高新技术产业逐渐取代劳动密集型产业而成为主导产业.
  3、问题与对策:①产业升级面临困境—产业结构调整.重工业和机械制造业不发达,以产业基础较好的广州市为基地.②城市建设相对落后—构建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构建以香港、广州、深圳为核心的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③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加强规划与管理
  4、我国区域城市化的几种典型模式:
  五、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第一节: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
  1、西气东输概况: 以新疆天然气资源为基础,以长江三角洲作为天然气的目标市场,建设从塔里木盆地的
  轮南至上海的输气管道. 依次经过新疆、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安徽、江苏、上海等9省市;经
  过的地形区有:塔里木盆地、河西走廊、宁夏平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江淮平原、太湖平原等;经过我国
  地势的第二和第三级阶梯.
  2、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①我国能源资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大. ②调整能源消费结构.
  ③今后,我国油气资源开发的战略重点在西部.
  3、天然气分布总体特征:西多东少、北多南少. 四大气区:新疆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青海柴达木盆地;川渝四川盆地;陕甘宁的鄂尔多斯. 油气发展战略:稳定东部,发展西部
  第二节: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
  1、产业转移概念: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由原生产地转移到其他地区的现象.
  2、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w.w.w.k.s.5.u.c.o.m
  ①劳动力因素:具有充足、高素质且价格较低廉的劳动力资源的国家或地区,往往成为产业转移的目的地. ②内部交易成本因素:发展中国家为了吸引发达国家的投资,首先要改善投资环境以减少企业生产的内部交易成本.③市场因素:20世纪90年代以前,西欧、北美是日本农产品的主要消费市场;20世纪末,东亚和东南亚因经济增长强劲、市场需求大而成为日本产品的主要销售市场,并成为日本企业主要投资地区.
  3、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①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 ②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
  ③改变了区域地理环境 ④改变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
  发达国家产业转移对国内影响:产业大量向国外转移,减少国内的就业机会,常常引起失业人口的增加,如日本;发展中国家吸收产业转移的有利影响:大量吸收国际产业转移有助于减缓就业压力;不利影响是:会带来环境污染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