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历史的书的读后感1500字左右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20 21:29:15
有关历史的书的读后感1500字左右
xYYrr݊`?ub/8 %΃(J4p' t# _w{oG8D̓'O_D?OΖ*r?e.:MSVѢE)۟?'/?.`Z?m.ewҢDR:yR>GyoAܖ3|#QԻ?a̿RBWZxgø`MLy\3+r 'vcteщbg)s0lɨ?WwKwWl؝NEjE)5-ʭ:ig: n'E^WQa/vDa2ʈTfs8ZCtb77(Wؕ&)w/&vpEdÍ9%V8DL3޵,[HEuGŠBk^AL,Fɿ + l9+REW,2?a,p7ۢSHY?\X9kSi($#F<^SG|1șAk2KJfUĽyIũL^/R`w@Vf@˼Nb-tmC$3W%/7^?aLDqA݌d{F{x|Q8&6.+|`Z#2-6NWxY8x&/yh}a"7cژjF x3<. Wu"?ڑsx*5|۰ *9\$ 0#>Fsؿ()}lW-…NOF8GE^"ɝ~f* yvP&Jj!eʽ)oOupm՞XE~ Պ"5f|>@zPΏ/7 dhdlF $SK0đ'Ez}2x6ZUNvRJgʋ'͑NrJkq^⾭9(ztd^sF=7"#{qIr4q&- <ء"^'Q rk Pka778SdfS"l#cEU$P\s4it m ӦY&Ɨ*7. r6M暯X Ka  Ǥ|gMk>j0;%ӡgrsΐw!Gn8hYD5x*~|-NZ^(q'8wr55QmlJ)m_5ht@ÝyB(L:8}-d6b)2ǰ dɴhaON BJJW-ZUvǼ?gyRYn>s6h fMunTÝ/ "9u$#'KMy2FQIܝ{,*FxK%~oq]VX .b rh#OYRUZMȇ[ߓ y|k"V?:t3JwăAgZJ<  /w+*Uâ WH?Y #%>) H+6+<&(I9`J˅+E9 G``"N =;1fʾZۚXWEE)+Z )r,km:h Fp DҟXPUε&4eji&p%#%>rEU`Ev.\ l%!J{Kk2GP!EQ#e?X7S ;dco \P1ee-E gsK,}Kݸ}R%u2f]:2~n'P-*+)m\-K| 3;m  @ .5D`8|m?h93Nu)f;/R/@u{\Yi!D+䉆$߃d sţetu$[ENiqaZՙ,Xe MSj󎵸LMR#)sCy|!"\4)XbN>J1e~Yeۛ.9 ,.'Nz@èʙw]]YHQN-}MO@Z^]oVZY6 U=f2 A-=-zz).J!2RuCT8mܛΖ|vs\=詇 F92G tdDlRΘ;ǯ.+RNQ/37P1a# xx srNTJoXP/TuQ e) iddh ֭;$V>ߍ+p?XƢІH4b߱P)W*ֿP6h^.ѹ V^OsA?Ki6`g]0FG6ixdIUx',y lAn "=:#֨B"q )0g4D@IfPpfVMH"|AZ3>Χmm/YAޒp-_3'{

有关历史的书的读后感1500字左右
有关历史的书的读后感
1500字左右

有关历史的书的读后感1500字左右
《史记》读后感
  作为炎黄子孙的我们是荣幸的,这是一个有着优秀传统的神秘国度,这是一个物华天宝的泱泱大国,这是一个人杰地灵的文明古国.先贤给我们留下了浩如烟海的古文典籍,作为后世子孙的我们在茫茫书海中寻觅古贤人的踪迹,感慨曾经的惊心动魄,思量曾经的纷纷扰扰,而作为华夏儿女的我在品读《史记》之后,也真切地感受到3500多年历史中充塞的豪迈、悲壮与辛酸.不过在“少年不识愁滋味”的同时更体会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我敬孔子,畏霸王,颂毛遂,服姜尚,笑幽王,憎纣王,悲韩信,怜李广.读书,读史,读人,亦是解读一种精神,苏武牧羊的爱国与执着,张骞出使的坚毅与无畏,陈胜举兵的大义与凛厉.品味全书,我心中只有一个人可谓为英雄———项羽.是的,就是那个四面楚歌,垓下自刎的落魄之人.鲁迅先生曾写道:中国一向就少有失败的英雄,少有韧性的反抗,少有敢单身鏖战的武人.但我想项羽是个例外,遭汉军重围,一人杀敌数百,死战到底.乌江亭长敬他为豪杰请他渡江再待卷土重来.然“燕鹊安知鸿鹄之志哉”,“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大丈夫岂能苟且偷生!于是,他便成就了一代霸王的悲情,遗恨千古.然而,刘邦违背鸿沟和约终究成为其一生难以拭去的污点,他终究是个不顾手足之情的刽子手.于他,项羽不过就是冗长而虚渺的过渡之梦.梦醒之时,天下尽在咫尺.于我,他终只是个鸟尽弓藏、为权势而活的枭雄.成王败寇,战争俨然成为解救之法,英雄与枭雄无数次站在风口浪尖上角逐,其中一人的失败便意味着另一个人的成功.然而英雄无所谓清贫抑或富贵,不为名利所趋,所欲追寻的不过“正义”二字,为的只是黎民百姓与江山社稷安危.姬昌父子起兵反商,为的是因炮烙之刑无辜惨死的冤魂,为的是不让比干一颗赤胆忠心付诸东流,为的是维持天下秩序,国家需要周武王这样一位领袖.恰恰相反,淮南王刘长醉心权势,不满已有的封地,引发战乱,最终也不过是不成气候的“过江龙”.
  历史风云,世间百态,一次次迷离了我的双眼;百转千回,人情冷暖,一点点冰封我的思绪.可我从不曾怀疑这个缤纷的世界,重耳在外流亡十九载,却终登帝位,名垂青史;勾践卧薪尝胆,终于报了灭国之仇;孙膑膑足,撰述了《孙膑兵法》;吕不韦流放蜀地,留下了《吕氏春秋》……有生亦有死,有正亦有邪,有战争亦有和平,事物总有两面,我深信上天的公正.古今多少事,皆付笑谈中……
  《资治通鉴》读后感
  恩,一下很奢侈的多出了这么多的时间,开始好好阅读《资治通鉴》.今天浅尝第一卷,并且拜读了一下柏杨版的评说,倒不像是在读一本史书,而是“臣光曰”和“柏杨曰”两个政治家的口舌之纷.
  《通鉴》从魏、赵、韩三家分晋开始编年叙述.在司马光眼中,这是一个周道衰落,纲纪败坏的年代,三家能够堂而皇之位列诸侯,“非三晋之坏礼,乃天子自坏之也”.司马光借此欲阐述的是一种正统儒家的正名理论.“天子之职莫大于礼,礼莫大于分,分莫大于名”就是这种理论的核心.君臣之位,如天地不可易位一样牢固.所以,虽然微子有德,他不能取代纣这样的暴君;虽然姬重耳功大,死后不能隧葬;虽然齐、楚、晋、秦势强于周,不敢轻易取而代之.在柏杨先生眼中,这种极端的传统就是一种反动,在历史的潮流中一次又一次的被强权羞辱(宋为金所驱就是一个最大的讽刺).而我觉得,今天的中国恰恰需要这样的一种礼教和名器.混乱的价值取向,拜金的社会潮流,贫瘠的文化涵养,道德底线崩溃,导致国人在人生观中太需要一种共同的正统的思想来领导,并且给所有人以福祉.今天,西方文化占据着主流,接受的成本低,回报高.不要怪国人崇洋,而是“名不正则民手足无措”.
  在时间顺序上,三家分晋之前的大事是智伯之亡.用司马光的形容,其人美须鬓长,射御力足,伎艺毕,巧文辩惠,强毅果敢,缺少的仅仅是一点仁君之德.最终,智伯帅韩、魏攻赵,为三家所杀灭族.战场中最经典的一个场面是,智伯决水淹晋阳,赵指日可下,他得意忘形而道“吾今乃知水可以亡人过也”.听者有意,汾水可灌安邑,绛水可以灌平阳,一旁的韩康子和魏恒子一下子就明白了他的打算.唇亡齿寒,这不是把盟友推向敌营么?二家终叛,智氏遂亡.不过,从智伯的表现看,固然其是无德之君,我倒有点怀疑他的智力问题.此篇末,司马光遂展开关于才和德矛盾关系的讨论,“凡取人之术,苟不得圣人、君子而与之,与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在我看来,司马光的思维简直就是最天真的二分法了.岂知,人性本来就包括善恶,一个好的社会和制度能够压制人性中恶的部分,发掘人性善的那面.过分强调品德,使很多朝代的根基毁于庸才之手.
  读史书,让我对那一个时代人的思维方式产生了无比的好奇.比如豫让为刺杀赵襄子,“漆身为癞,吞炭为哑”;聂政杀韩宰相侠累后,为不牵连其姐姐,“自皮面抉眼,自屠出肠”.一个血雨腥风,死士辈出的时代,无论是为义还是为利,都让我敬畏,因为无法接触到其内心世界,也许这也是中国史书的一种缺憾吧.
  这一段历史还有一个伟大的人物就是吴起,背负“母死不奔丧,杀妻以求将”的这样一种坏名声,吴起仕鲁,大败齐军;投靠魏后,“将三军,使士卒乐死,敌国不敢图谋”,“守西河而秦兵不敢东乡,韩、赵宾从”,后为武侯所疑,往楚国为相,南平白越(江浙,福建一带), 北却三晋,西伐秦,强盛一时.可怜吴起英雄一世,最终还是死于非命,为楚贵族所杀,死前躲在悼王的尸体后面躲避乱箭.叛乱者后来因为射王尸也没有好的下场,死后复仇,我不禁惊叹于吴起的智慧,然后不免辛酸,这种将相全才,在哪里都是改变全局的人物,可怜英雄惹人妒,犹得后世读者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