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景润数学家的故事有哪些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5 00:03:03
陈景润数学家的故事有哪些
x\r"v nUwԭnGo@C 1B42 $ s2k$*" gg_7Е~곡uUũNzRoگ=՘֎ʫĜfGxCo,=|ykţ;Ɇvq/Sjz=׋ƜŽ3bS)j؋9sL>f0Cۙu8Nבsj) mgY;II>mg؆ۅ, }q5vV;kҋJ 0‰nZV'vFJ.Bz*^qZQL^ ᵐǖ[,XTҒ0Ds,bYTl3'_|޽ݮUtbjY5q[kI t8ǽ SSav7{'-<b?fVv9ew+PDz|x{ѧ1,]^JZ-^ueV~vߦ5c9E ca4swMU8zo~lg9OSbcg5r8#IfĆC\T{,CCT vm00 l @QJc#@¨·np*W'-4 :JfЦoQS0"b Xf3wH:ܸ(q`Рx #dF]DC0Qj٭MA|{7R ]r9[Oe}>ZCh-[&<70x5Vpat]RAːmXGUn)) ^t a$N|᥎zO_*ddt#uMxb >/*\1C[q$#.qdӖQƴ5x:w%/b L⾕sXQq4.أs'LEwP`+v@ ]n:a1G Jm7ĺw#|A^dM=^~@AHq:^g0g0KΆ*W5a@Psh@:Hne@gO'T(Fͺ?9O}@N qK<l XEzTj"P"jԉsӄa4FF.*5괬xMw2wz"G 'B[@P+XUࡃCY;%GI`=TRB*'m8tŢVJiv Ȥ[פߥg* SݒRl}pn;O-^@w|'o!^Uܩp * ^Y{cFX oo1aba׭к8FmK WNEMawÑ[rCgj!gȩ;DȰftxT&f9&ׁw.x}$W)L_[W/nDO웛>X;yQ'v}X fL:/z%wP 73QM 2[K{zՈF2xA'x>#îv]P_lЍfpHW[=EͫQ>bA:s Zj>q_Y6q1`/ -qR!bxţuIhwoFQYʂd1L{Xt.Nl7 %HY Cm 4=E lZvTW&P-K0 & Y]M,!"mj\X1zݐJ<@\}!=*% `zgq r6LA-)M㈱ 6VIȈ*{\ugW "F7SmhQ.⌊av؛][𭀈jⴅ$&dmw]b&p\ik'UZK!a#b)]#KcDPA $j]zVtg}v,spCٻ3gɱ8,49o#-"~x"H>rcPsami$ҳ*c~vH;96 LZN= O`qUur'A^Ebn]𹝍~y'`nlY 5_66g`mZ-Xewsݛ}PyjF.wadNaFx `:0\G-O=(RY\%Qa>5/|ɃfꜸA-*d?N=\>EJVom/hD/%/-YS+KXOG +G?%| C1`ZU(J%8_]c8,_2(Nd:#C^R&So @#Mfkg` ?{KEܐ4n=5ٞʔ|9GpFùY=̥ tc|kg7Vd{L/X˜b@WN RZkKELd}5kKMYaHg T΂uIMW?8&+n* 3Vob&&UCad3Hф6,T4LQ, *Jw0~e/Ak2,8/8ڱdž9S[ FK{:U}#V8e&xτ꼥 uƘށ7$6;w{ꈙx0K0 Yn$c^=xzLoUܣ'hܻj3 3J@=auR7>sB18v}ͽkujk,;,F:5AYèS[c&)MvfM^$hR NTw?طo? T>$X&N";< .跎9+3%6pPKTljDLS5IqK8a@NR0CJ"yrCî Qt*khhGߔ/HXNvRH,'땼%O_"c ScԞأB H0rX1+}tcbM%Liλ [ f"s'W0DŽ'iA^eҙ?q&5=4 ;LSb5,i8H5+.`hPTQyif|SC|Ȗ 8SFQP -W;Liuڧ|C{T%|kݣ;$F2~HĘqBF d(O"q(pE n4adB{&4KC[iYWBT:2BBDHJk˸*sH*9], q>QQ!:sˬcKyy MoL$Cr؃O%])L+:wW}\es]Hgt*wN! 9^ޝu.1yv[tr-eHOzJQM5œ\L4@Qr~B+3k4'fE,~6A:`v'G!iIn"jyE5ay%n2J!˦bWdDdqVeNgeю apP=Mbqf~eŌp|?/b=.Ѱכ7 Un}dA#P?C8jBSӐ8"%뮙TU~qrzb8YHgB>71k}cS0!" !P,/+P!745D=κ$cgHȀR4:pt=cfF#cƲ0S JZOm)` Vo;JɈOdT4aogًWyL HAf.)z;%= cPpHPq7Pn|Dsgrt^#n>|ξ4(btыv >c?SxT%:sͽOeKI{W,E:ܕ1W{{kKyӘs2a (pڡ_T|N (c2.4cqrȊ[J=qTVz2W_ JZ+W)|};:EӀwzVEQ\aܗMJ7uDqdo)-.L\X%ƉYxj]L6ܩ])=;_Dz7ls}(6M%jgڇcY39acy*p4ew?1jhkK*UWE~˫ғAB~: -#z鬪nJb &X2נo&Q~Nl/d 0T7=.i˧)8HڏEԿJSbyaKb'ڔh8\[O"V+c<B_/jX.oBo.K1~ƸTSΝON= BY#˜P$-RԝHJ0jS2'M_1JP·AG"s"l86iKЧ~1}?_a8vu iRB&yZ}0;O)"1ꍵ]oNݘ>Z-\n|;x?`2|8)<+Ǚg1Lx8ኚq\tziKJ"Lsٹ:ԓ q@v 4Te7wUv";Nk|xdw~}xBʁa]fjyƑeI^mXHX;PӈfQkRKY39_Xr~Y>\u_-`,9tPtQ/$![:n~8 Zwcj)aZ CwѼs8x,uwKSC_AnrX2O*wnӯۦm:EPq{tm^=`S"O`>#٦&Hsۿ>7N-s'Mv0$urKs돪tYz:D3MEZZUU*Ob~Ou˾nS?hz*,>l͖ol`lM9dsΪl =x2t]$z1'UdP-hg\F[l8'T{h.Ur^=2DsB= n=z|(w*. dM 0ttp{-dr>6XR $M1u~q.'1UOK'왋v A.+{D`@?)~e&QK^l:bS]-"?Rx_I@Ȕˠr_ڤxUaҫ:&_""⋁kA63^ƼcA<{8`Xp~][~vStH3'$?y4wҸw={^jfZ$zmf8p*ba{Ts39ɐ&^4q imo׵{<> 8}u.,R4kJ-rja+]**injAx0U{^i~0(_ؒuL&թi-,)_B{e8T`n5NyⷭAW`grB:낻a2+aہ8Xu7{ z$G워I" S)?=:x=:51"3 TQpl7V$_6Ucyɪ^MSWO4J|Y* n %Lsjys)L4SfTnF?BAXg^{mؼ.9 zU+p7L3E`ʧ4rp,Ul?EJ!dz8Oq^Kkpk;?NY̩cm})w2C+h"o3536QSu }\?}W{_}4_7؇^]{ vww??/ƶ

陈景润数学家的故事有哪些
陈景润数学家的故事有哪些

陈景润数学家的故事有哪些
陈景润成了国际知名的大数学家,深受人们的敬重.但他并没有产生骄傲自满情绪,而是把功劳都归于祖国和人民.为了维护祖国的利益,他不惜牺牲个人的名利.
  1977年的一天,陈景润收到一封国外来信,是国际数学家联合会主席写给他的,邀请他出席国际数学家大会.这次大会有3000人参加,参加的都是世界上著名的数学家.大会共指定了10位数学家作学术报告,陈景润就是其中之一.这对一位数学家而言,是极大的荣誉,对提高陈景润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大有好处.
  陈景润没有擅作主张,而是立即向研究所党支部作了汇报,请求党的指示.党支部把这一情况又上报到科学院.科学院的党组织对这个问题比较慎重,因为当时中国在国际数学家联合会的席位,一直被台湾占据着.
  院领导回答道:“你是数学家,党组织尊重你个人的意见,你可以自己给他回信.”
  陈景润经过慎重考虑,最后决定放弃这次难得的机会.他在答复国际数学家联合会主席的信中写到:“第一,我们国家历来是重视跟世界各国发展学术交流与友好关系的,我个人非常感谢国际数学家联合会主席的邀请.第二,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唯一能代表中国广大人民利益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为目前台湾占据着国际数学家联合会我国的席位,所以我不能出席.第三,如果中国只有一个代表的话,我是可以考虑参加这次会议的.”为了维护祖国母亲的尊严,陈景润牺牲了个人的利益.
  1979年,陈景润应美国普林斯顿高级研究所的邀请,去美国作短期的研究访问工作.普林斯顿研究所的条件非常好,陈景润为了充分利用这样好的条件,挤出一切可以节省的时间,拼命工作,连中午饭也不回住处去吃.有时候外出参加会议,旅馆里比较嘈杂,他便躲进卫生间里,继续进行研究工作.正因为他的刻苦努力,在美国短短的五个月里,除了开会、讲学之外,他完成了论文《算术级数中的最小素数》,一下子把最小素数从原来的80推进到16.这一研究成果,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
  在美国这样物质比较发达的国度,陈景润依旧保持着在国内时的节俭作风.他每个月从研究所可获得2000美金的报酬,可以说是比较丰厚的了.每天中午,他从不去研究所的餐厅就餐,那里比较讲究,他完全可以享受一下的,但他都是吃自己带去的干粮和水果.他是如此的节俭,以至于在美国生活五个月,除去房租、水电花去1800美元外,伙食费等仅花了700美元.等他回时, 共节余了7500美元.
  这笔钱在当时不是个小数目,他完全可以像其他人一样,从国外买回些高档家电.但他把这笔钱全部上交给国家.他是怎么想的呢? 用他自己的话说:“我们的国家还不富裕,我不能只想着自己享乐.”
  陈景润就是这样一个非常谦虚、正直的人,尽管他已功成名就,然而他没有骄傲自满,他说:“在科学的道路上我只是翻过了一个小山包,真正的高峰还没有有攀上去,还要继续努力.”
  陈景润出生在贫苦的家庭,母亲生下他来就没有奶汁,靠向邻居借熬米汤活过来.快上学的年龄,因为当邮局小职员的父亲的工资太少,供大哥上学,母亲还要背着不满两岁的小妹妹下地干活挣钱.这样,平日照看3岁小弟弟的担子就落在小景润的肩上.白天,他带领小弟弟坐在小板凳上,数手指头玩;晚上,哥哥放了学,就求哥哥给他讲算数.稍大一点,挤出帮母亲下地干活的空隙,忙着练习写字和演算.母亲见他学习心切,就把他送进了城关小学.别看他长得瘦小,可十分用功,成绩很好,因而引起有钱人家子弟的嫉妒,对他拳打脚踢.他打不过那些人,就淌着泪回家要求退学,妈妈抚摸着他的伤处说:“孩子,只怨我们没本事,家里穷才受人欺负.你要好好学,争口气,长大有出息,那时他们就不敢欺负咱们了!”小景润擦干眼泪,又去做功课了.此后,他再也没流过泪,把身心所受的痛苦,化为学习的动力,成绩一直拔尖,终于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了三元县立初级中学. 在初中,他受到两位老师的特殊关注:一位是年近花甲的语文老师,原是位教授,他目睹日本人横行霸道,国民党却节节退让,感到痛心疾首,只可惜自己年老了,就把希望寄托于下一代身上.他看到陈景润勤奋刻苦,年少有为,就经常把他 叫到身边,讲说中国5000年文明史,激励他好好读书,肩负起拯救祖国的重任.老师常常说得满眼催泪,陈景润也含泪表示,长大以后,一定报效祖国!另一位是不满30岁的数学教师,毕业于清华大学数学系,知识非常丰富.陈景润最感兴趣的是数学课,一本课本,只用两个星期就学完了.老师觉得这个学生不一般,就分外下力气,多给他讲,并进一步激发他的爱国热情,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想强大,自然科学不发达是万万不行的,而数学又是自然科学的基础.”从此,陈景润就更加热爱数学了.一直到初中毕业,都保持了数学成绩全优的记录. 祖国光复后,陈景润考入福州英华书院念高中.在这里,他有幸遇见使他终生难忘的沈元老师.沈老师曾任清华大学航空系主任,当时是陈景润的班主任兼教数学、英语.沈老师学问渊博,循循善诱,同学们都喜欢听他讲课.有一次,沈老师出了一道有趣的古典数学题:“韩信点兵”.大家都闷头算起来,陈景润很快小声回答:“53人”全班为他算得速度之快惊呆了,沈老师望着这个平素不爱说话、衣服槛楼的学生问是怎么得出来的?陈景润的脸羞红了,说不出话,最后是用笔在黑板上写出了方法.沈老师高兴地说:“陈景润算得很好,只是不敢讲,我帮他讲吧!”沈老师讲完,又介绍了中国古代对数学贡献,说祖冲之对圆周率的研究成果早于西欧1000年,南宋秦九韶对“联合一次方程式”的解法,也比意大利数学家欧拉的解法早500多年.沈老师接着鼓励说:“我们不能停步,希望你们将来能创造出更大的奇迹,比如有个‘哥得巴赫猜想’,是数论中至今未解的难题,们把它比做皇冠上的明珠,你们要把它摘下来!”课后,沈老师问陈景润有什么想法,陈景润地说:“我能行吗?”沈老师说:“你既然能自己解出‘韩信点兵’,将来就能摘取那颗明珠: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啊!”那一夜,陈景润失眠了,他立誓:长大无论成败如何,都要不惜一切地去努力!二、高斯 1777~1855,高斯出生于现在德国中北部.他的祖父是农民,父亲是泥水匠,母亲是一个石匠的女儿,有一个很聪明的弟弟,高斯这位舅舅,对小高斯很照顾,偶而会给他一些指导,而父亲可以说是一名「大老粗」,认为只有力气能挣钱,学问这种劳什子对穷人是没有用的.高斯很早就展现过人才华,三岁时就能指出父亲帐册上的错误.七岁时进了小学,这所小学由一个名叫比特纳的教师管理,比特纳身强体壮,对学生并不好,常认为自己在穷乡僻壤教书是怀才不遇,他奉行中世纪的管理方式,学校里的100来个孩子被鞭子教育得胆颤心惊,以至于有的还忘记了自己的姓名,但在这个地狱的地方,高斯交了好运.高斯十岁时的一天,老师放学后将调皮捣蛋的男孩们统统留下来,计算从81297加到100899(等差为198)这100个数的总和,以示惩罚.他刚刚念完题目,具有超凡心算能力的高斯己将答案写在自己的石板上,然后搁在桌上.而别人的则错误百出.惊讶无比的比特纳从此对别的孩子仍然是魔鬼,却对高斯变成了解仁慈的天使,他自己掏钱从汉堡终就从汉堡买了一本他能够买到的最好的较深的数学书给高斯读.但高斯很快读完了它.比特纳没有办法,他发现自己的能力不足以教高斯更多的东西,就由他的助手巴特尔斯来做.这个只比他大7岁的男孩酷爱数学.他和高斯互相帮助,互相学习,并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陈景润不爱走公园,也不爱逛马路,就爱学习.学习起来,常常忘记了吃饭睡觉.
  有一天,陈景润吃中饭的时候,摸摸脑袋,哎呀,头发太长了,应该快去理一理,要不,人家看见了,还当他是个姑娘呢.于是,他放下饭碗,就跑到理发店去了.
  理发店里人很多,大家挨着次序理发.陈景润拿的牌子是三十八号的小牌子.他想:轮到我还早着哩.时间是多么宝贵啊,我可不能白白浪费掉.他赶忙走出理发店,找了个安静的地方坐下来,然后从口袋里掏出个小本子,背起外文生字来.他背了一会,忽然想起上午读外文的时候,有个地方没看懂.不懂的东西,一定要把它弄懂,这是陈景润的脾气.他看了看手表,才十二点半.他想:先到图书馆去查一查,再回来理发还来得及,站起来就走了.谁知道,他走了不多久,就轮到他理发了.理发员叔叔大声地叫:“三十八号!谁是三十八号?快来理发!”你想想,陈景润正在图书馆里看书,他能听见理发员叔叔喊三十八号吗?
  过了好些时间,陈景润在图书馆里,把不懂的东西弄懂了,这才高高兴兴地往理发店走去.可是他路过外文阅览室,有各式各样的新书,可好看啦.又跑进去看起书来了,一直看到太阳下山了,他才想起理发的事儿来.他一摸口袋,那张三十八号的小牌子还好好地躺着哩.但是他来到理发店还有啥用呢,这个号码早已过时了.
  陈景润进了图书馆,真好比掉进了蜜糖罐,怎么也舍不得离开.可不,又有一天,陈景润吃了早饭,带上两个馒头,一块咸菜,到图书馆去了.
  陈景润在图书馆里,找到了一个最安静的地方,认认真真地看起书来.他一直看到中午,觉得肚子有点饿了,就从口袋里掏出一只馒头来,一面啃着,一面还在看书.
  “丁零零……”下班的铃声响了,管理员大声地喊:“下班了,请大家离开图书馆!”人家都走了,可是陈景润根本没听见,还是一个劲地在看书呐.
  管理员以为大家都离开图书馆了,就把图书馆的大门锁上,回家去了.
  时间悄悄地过去,天渐渐地黑下来.陈景润朝窗外一看,心里说:今天的天气真怪!一会儿阳光灿烂,一会儿天又阴啦.他拉了一下电灯的开关线,又坐下来看书.看着看着,忽然,他站了起来.原来,他看了一天书,开窍了.现在,他要赶回宿舍去,把昨天没做完的那道题目,继续做下去.
  陈景润把书收拾好,就往外走去.图书馆里静悄悄的,没有一点儿声音.哎,管理员上哪儿去了呢?来看书的人怎么一个也没了呢?陈景润看了一下手表,啊,已经是晚上八点多钟了.他推推大门,大门锁着;他朝门外大声喊叫:“请开门!请开门!”可是没有人回答.
  要是在平时,陈景润就会走回座位,继续看书,一直看到第二天早上.可是,今天不行啊!他要赶回宿舍,做那道没有做完的题目呢!
  他走到电话机旁边,给办公室打电话.可是没人来接,只有嘟嘟的声音.他又拨了几次号码,还是没有人来接.怎么办呢?这时候,他想起了党委书记,马上给党委书记拨了电话.
  “陈景润?”党委书记接到电话,感到很奇怪.他问清楚是怎么一回事,高兴得不得了,笑着说:“陈景润!陈景润!你辛苦了,你真是个好同志.”
  党委书记马上派了几个同志,去找图书馆的管理员.图书馆的大门打开了,陈景润向管理员说:“对不起!对不起!谢谢,谢谢!”他一边说一边跑下楼梯,回到了自己的宿舍.
  他打开灯,马上做起那道题目起来.
  陈景润在福州英华中学读书时,有幸聆听了清华大学调来一名很有学问的数学教师讲课.他给同学们讲了一道世界数学难题:“大约在200年前,一位名叫哥德巴赫的德国数学家提出了‘任何一个偶数均可表示两个素数之和’,简称1+l.他一生也没证明出来,便给俄国圣彼得堡的数学家欧拉写信,请他帮助证明这道难题.欧拉接到信后,就着手计算.他费尽了脑筋,直到离开人世,也没有证明出来.之后,哥德巴赫带着一生的遗憾也离开了人世,却留下了这道数学难题.200多年来,这个哥德巴赫猜想之谜吸引了众多的数学家,从而使它成为世界数学界一大悬案”.老师讲到这里还打了一个有趣的比喻,数学是自然科学皇后,“哥德巴赫猜想”则是皇后王冠上的宝石!这引人入胜的故事给陈景润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哥德巴赫猜想”像磁石一般吸引着陈景润.从此,陈景润开始了摘取皇冠上的宝石的艰辛历程.
  1953年,陈景润毕业于厦门大学数学系,曾被留校,当了一名图书馆的资料员,除整理图书资料外,还担负着为数学系学生批改作业的工作,尽管时间紧张、工作繁忙,他仍然坚持不懈地钻研数学科学.陈景润对数学论有浓厚的兴趣,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系统地阅读了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有关数学的专著.陈景润为了能直接阅读外国资料,掌握最新信息,在继续学习英语的同时,又攻读了俄语、德语、法语、日语、意大利语和西班牙语.学习这些个国家语言对一个数学家来说已是一个惊人突破,但对陈景润来说只是万里长征迈出的第一步.
  为了使自己梦想成真,陈景润不管是酷暑还是严冬,在那不足6平方米的斗室里,食不知味,夜不能眠,潜心钻研,光是计算的草纸就足足装了几麻袋.1957年,陈景润被调到中国科学院研究所工作,做为新的起点,他更加刻苦钻研.经过10多年的推算,在1965年5月,发表了他的论文《大偶数表示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2个素数的乘积之和》.论文的发表,受到世界数学界和著名数学家的高度重视和称赞.英国数学家哈伯斯坦和德国数学家黎希特把陈景润的论文写进数学书中,称为“陈氏定理”,可是这个世界数学领域的精英,在日常生活中却不知商品分类,有的商品名字都叫不出来,被称为“痴人”和“怪人”.
  二
  作家徐迟在《哥德巴赫猜想》中这样描绘陈景润的内心世界:“我知道我的病早已严重起来.我是病入膏肓了.细菌在吞噬我的肺腑内脏.我的心力已到了衰竭的地步.我的身体确实是支持不了啦!唯独我的脑细胞是异常的活跃,所以我的工作停不下来.我不能停止.……”对于陈景润的贡献,中国的数学家们有过这样一句表述:陈景润是在挑战解析数论领域250年来全世界智力极限的总和.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曾经这样意味深长地告诉人们:像陈景润这样的科学家,“中国有一千个就了不得”.
  陈景润的小故事:陈景润出生在贫苦的家庭,母亲生下他来就没有奶汁,靠向邻居借熬米汤活过来.快上学的年龄,因为当邮局小职员的父亲的工资太少,供大哥上学,母亲还要背着不满两岁的小妹妹下地干活挣钱.这样,平日照看3岁小弟弟的担子就落在小景润的肩上.白天,他带领小弟弟坐在小板凳上,数手指头玩;晚上,哥哥放了学,就求哥哥给他讲算数.稍大一点,挤出帮母亲下地干活的空隙,忙着练习写字和演算.母亲见他学习心切,就把他送进了城关小学.别看他长得瘦小,可十分用功,成绩很好,因而引起有钱人家子弟的嫉妒,对他拳打脚踢.他打不过那些人,就淌着泪回家要求退学,妈妈抚摸着他的伤处说:“孩子,只怨我们没本事,家里穷才受人欺负.你要好好学,争口气,长大有出息,那时他们就不敢欺负咱们了!”小景润擦干眼泪,又去做功课了.此后,他再也没流过泪,把身心所受的痛苦,化为学习的动力,成绩一直拔尖,终于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了三元县立初级中学. 在初中,他受到两位老师的特殊关注:一位是年近花甲的语文老师,原是位教授,他目睹日本人横行霸道,国民党却节节退让,感到痛心疾首,只可惜自己年老了,就把希望寄托于下一代身上.他看到陈景润勤奋刻苦,年少有为,就经常把他 叫到身边,讲说中国5000年文明史,激励他好好读书,肩负起拯救祖国的重任.老师常常说得满眼催泪,陈景润也含泪表示,长大以后,一定报效祖国!另一位是不满30岁的数学教师,毕业于清华大学数学系,知识非常丰富.陈景润最感兴趣的是数学课,一本课本,只用两个星期就学完了.老师觉得这个学生不一般,就分外下力气,多给他讲,并进一步激发他的爱国热情,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想强大,自然科学不发达是万万不行的,而数学又是自然科学的基础.”从此,陈景润就更加热爱数学了.一直到初中毕业,都保持了数学成绩全优的记录. 祖国陈景润光复后,陈景润考入福州英华书院念高中.在这里,他有幸遇见使他终生难忘的沈元老师.沈老师曾任清华大学航空系主任,当时是陈景润的班主任兼教数学、英语.沈老师学问渊博,循循善诱,同学们都喜欢听他讲课.有一次,沈老师出了一道有趣的古典数学题:“韩信点兵”.大家都闷头算起来,陈景润很快小声回答:“53人”.全班为他算得度之快惊呆了,沈老师望着这个平素不爱说话、衣服槛楼的学生问是怎么得出来的?陈景润的脸羞红了,说不出话,最后是用笔在黑板上写出了方法.沈老师高兴地说:“陈景润算得很好,只是不敢讲,我帮他讲吧!”沈老师讲完,又介绍了中国古代对数学贡献,说祖冲之对圆周率的研究成果早于西欧1000年,南宋秦九韶对“联合一次方程式”的解法,也比意大利数学家欧拉的解法早500多年.沈老师接着鼓励说:“我们不能停步,希望你们将来能创造出更大的奇迹,比如有个‘哥得巴赫猜想’,是数论中至今未解的难题,人们把它比做皇冠上的明珠,你们要把它摘下来!”课后,沈老师问陈景润有什么想法,陈景润地说:“我能行吗?”沈老师说:“你既然能自己解出‘韩信点兵’,将来就能摘取那颗明珠: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啊!”那一夜,陈景润失眠了,他立誓:长大无论成败如何,都要不惜一切地去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