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复习提纲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6/02 16:33:12
九年级历史复习提纲
xZinȒQ.[.2s^{ū[$RRL EeW ̌"HũXLs IQz݂c>___%8;?׈| ܲY{+y [ Ȩr3&{=L̈REelʃD& |J2v*H^z?3YiB>/L$VX:`?^SbY{QB_1ϻy7(UDu!%C b' {+L;vew4s3Lhbe1"ZCMۺg<~Uiw]?"u `lͰ&?&g oOk= &k^ԞhM1q=:歛z?#/㸝kdnD)k(yK(Z;L νj 41Q.RjnrE)$ MGxt#uzgG,Vq__hV=tԶ0,AaC\-!OXIRŢclsZbv-Q-]3&FIy?yٞ` QzQkQZ ^kdz ~N@xc[Y.4HG>lƕwPY•AfWt_b29pEB $N`qt:1NXĉ[w6]m7.coRd;o j GaU+P]^x#_c_›U jwqhP]q"=Da,̾XVrcfcjf[Yѽq^0Zٔc!bu_bpPW 3 B;I²\xCj?Fzf_=B_1t)>R'&mO2lp0(~PUb@mX(-^c'k=tʠu`1ȹ3Ca~+Oe_#|\ǹcs!B ew8v:v_ 5Tal 緈=8LIzbiRL UQ>5d&9$|03;>D"wp ;?M/95o,´?`\r/$VUg 1 ~U+i6Y8cmr2Fj"@Np}| tڶ+3 $6$|}3e ZI7tCͱx!fN"Hb!p58hs1GhT4a7 EYl@s^gdB jp@a^@$;k᝻;EڳR͌mp\Pfdܱ2D'7ēu4uee풅zckta# -oˇK~ u2Z'ݶsLt)g% Ċ-›!T/::hAt[D-=R1~.Arxϔr?GAE+a59)nBTz04;cNЦU- mPA V@붙?vv~ ;=8| ? k`mY?:kyv+4d;mpbYaPjA Qђ(ܛ$Ƥ !)1 I_Ս.[K ,ыQ+rOӲ vCĽ!@.v d`xbkCcD%K09cJL q;% 57Ze *!cߚ kLQw 3֌m|h^wj|[cmp6&vݰ^w-ƸI#68#1 Zg/):E5D$A F0=yA٢5`m*)c]yK8iޡØsw baV# b7M5@ X=hO]>>\+1p>8BuXh #51S[AcB*&k+ВV*i04lZ b1Tp9/8F(JQNwmU~3pUt`rfcdjMv' aM=띉1~}v;:-8Rgne9#~'(U :TbF[$Y$Y71vKQ^+9H).{1ָ6^H%YQ\#Z|a+ӳ7V-U}ézMrhL @MYS6G%nsi2Aipv#Z{d0|fL H{*M H#wBh@9ΑOQx!RVIRv--ߦRw6SM7SU!p.Odudt I5:M;蛭m~ C0E m. kS8~=ɊjԺc8ަV|QʋT!j 'PPÜj1L6#Zsw2 y;2^4d3ļ/=jXT߸FEaeMj~N6M1B8wWC7VҚoD~h[߹>hGwxbHŢ5C@!V3PPZ^lbj.7n?}0T"_7.c5NMS"ݖ~%iPhbe?߇ VÁ)AXG7W@6~եQ'&z Ft;8tsY?HUsOTE#"e? x7's{;4gUߣ凢7/<+h(T58NKU#L5eNC_n0?w 5Jͷ$G R4{c`8A Up[U a4ȃέAe2mF]m|FCN= a5U\ E@̆#K=)aoZE_QjMDǭ;nm7iq"QAa$b$c(qÞ9hnR'両a=V,*;>R7mp;E6 M)ANG6ΉS)٬Ο%7"nv؇z耣t5%DK1*R폺lg^07< !(\=e۽Mc "5.R^B]Epw}g 5wvPɳmz=oZ:kD h\ Kf~±%JMu`~-H.; /MTDaϪ6c[/*¥2È:GH4¢5jXaś oPI(ӪwC㺕N1ܤ$WJ)zgs^ |w<^TK~X0##4&ci$D{tQmF$Wy]= mu _L/PQ8-bsK$ %pJ OGAƦv8*~-O@,]P+h";; U( @WywuT1".5lЂpL~37Gi *CcDctUݤ z<ѠF}Tq ?ʣ9xqNGxJ|RrW u"DA~0.}sĿG#$fTY~ Pʼn0[7</t(3ͩLdڍ⚸U@ݡJR'J3!z7/B0UlLG<IplͧF Z,EC7É|U)Xx ! }{qoQh}1DtSȦ90y]Pa 1Ij"Ý4ϥ2BܻZzme%P5%#t))aн!>Pt3lBUË+ "J-̆|AỷF5~wdNjk/rwt y7BoTTtyd=6Ȟwi0K J8=^OӼP۬B1D֭VAЈWJ_.iU_yHUCMPrS2bsA?Q? #:g(/wsug/[ (Mf(\uTuj<'bz-۰'iıo٦A֋maK`ʨnC _oE| ,ß" 4Ω;U!L697Ȑ qHT`$MndԷm-4G7 jÕ(L_a1*e C+H?X}ɢ E5^5 K e/A7eS LF7J6l=iթ%[5EѢTǐ}yP؇o?o+\

九年级历史复习提纲
九年级历史复习提纲

九年级历史复习提纲
第10课 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
文艺复兴★
(1)发源地:意大利
(2)指导思想(核心思想):人文主义
(3)含义:新兴资产阶级通过弘扬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方式,反对教会宣扬的陈腐说教,发起了一场崭新的、促使人们思想解放的文化运动.人们把这场运动称为文艺复兴.
(4)实质:资产阶级文化的兴起
(5)时间与范围:14世纪至16世纪
(6)代表人物及作品:
但丁:是文艺复兴的先驱,被誉为旧时代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的一位诗人.作品《神曲》.
达芬奇:意大利艺术大师.他的代表作品是《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
莎士比亚:英国文学巨匠.代表作有《罗密欧和朱丽叶》、《哈姆雷特》.
(7)意义:文艺复兴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2.新航路的开辟★
(1)原因:追求财富的欧洲人梦想去东方发财.
(2)最早新航路开辟的国家:西班牙和葡萄牙(最早走上殖民扩张道路的国家)
(3)航海家及贡献:
A、葡萄牙人迪亚士到达印度洋,发现好望角.
B、意大利人哥伦布横渡大西洋,到达今天美洲的古巴和海地等地.称当地居民为印第安人.(发现新大陆美洲)
C、葡萄牙人达伽马到达印度
D、葡萄牙人麦哲伦首次完成环球航行.
(4)意义:新航路开辟以后,从欧洲到亚洲、美洲和非洲等地的交通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欧洲大西洋沿岸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5)与中国的郑和下西洋作比较
①目的不同:郑和下西洋目的是为了宣扬国威和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新航路的开辟是欧洲人为了到东方寻求财富.
②规模不同:郑和下西洋船队规模大;而新航路开辟时规模小.
③时间不同:郑和从1405年就开始下西洋,比西方航海家的远航早了半个多世纪;
④影响也有不同: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友好往来,但对中国的社会发展没有多大影响;开辟新航路则为欧洲国家的殖民掠夺开辟了道路,促进了欧洲的资本主义发展.
第11课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640—1688)
1、 根本原因:封建专制统治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2、 导火线:苏格兰人民起义
3、 过程及主要事件:①开始标志:1640年,查理一世召集议会开会.②1649年,查理一世被推上断头台,英国成立了共和国.③克伦威尔掌握了政权,担任“护国主”④查理二世复辟⑤1688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发动宫廷政变.(革命结束)
4、 重要文献: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
目的:为了限制国王的权利.
时间:1689年.通过机构:英国议会.
内容:规定不经议会的批准,国王不能征税(限制财政权),也不能在和平时期维持常备军(限制军事权);同时,还规定国王既不能随意废除法律,也不能停止法律的执行(限制立法权).
作用:以法律形式对国王的权利进行了明确的制约,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开始确立起来.
5、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意义:英国资产阶级通过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为英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扫清了道路,推动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第12课 美国独立战争(1775-1783)
1、根本原因:英国殖民统治严重阻碍北美资本主义的发展
2、来克星顿枪声:1775年4月,标志北美独立战争开始.
3、华盛顿:美国独立战争的领导人.独立战争爆发后,华盛顿被任命为大陆军总是司令.1787年宪法制定后,华盛顿当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
4、《独立宣言》: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发表,意义:宣告英属北美13个殖民地独立,美利坚合众国——美国诞生了.
5、萨拉托加大捷:1777年,美国独立战争的转折点.
6、结束:1783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7、《1787年宪法》:1787年美国制定,规定美国为联邦制国家,实行总统制,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享有行政权;国会和最高法院分别掌握国家的立法权和司法大权.华盛顿当选为第一届总统.
8、性质:既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也是一次民族解放战争.
9、意义:美国独立战争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的独立,确立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障碍,对以后欧洲和拉丁美洲的革命起了推动作用.
第13课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1、根本原因: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2、革命的过程:①开始的标志: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监狱
②颁布《人权宣言》:内容:它宣称人们生来自由,权利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评价:体现了反对君主专制和封建等级制度思想,在当时具有进步意义.③1792年成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④高潮:罗伯斯庇尔掌握政权.⑤结束:罗伯斯庇尔被推上断头台.
3、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法国大革命摧毁了法国的封建统治; 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的进步思想;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4、法兰西第一帝国:1804年拿破仑建立.
5、拿破仑的内外政策:对内为巩固资产阶级统治,颁布了《法典》;对外多次打败反法同盟军队,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乘胜扩大了法国的疆域,控制了欧洲的许多地方,也损害了被侵略国家人民的利益,激起当地人民的反抗.
6、拿破仑失败:1812年远征俄罗斯.
第14课 “蒸汽时代”的到来
1、 开始的标志: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标志着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始.
2、 主要标志:瓦特改进了蒸汽机,把人类带入到蒸汽时代.
3、 交通运输业的发展:①美国人富尔顿发明轮船②英国人史蒂芬孙发明火车机车.
4、 工业革命的影响: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使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工业革命以后,资本主义最终战胜了封建主义,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世界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
第15课 血腥的资本积累
1、“三角贸易”:过程: A. 出程(枪支、杂物等)→非洲(掳获黑人)B. 中程(黑人奴隶)→美洲(贩卖黑人得利,购买金银和工业原料)C. 归程(金银和烟草、蔗糖等工业原料)→欧洲(投资工商业)
2、最早进行黑奴贸易的国家:葡萄牙,后来居上的是:英国.
3、影响:“三角贸易”使非洲丧失了近亿的精壮劳力,奴隶贩子大发横财,把从黑奴身上赚来的血腥钱投资于工商业,促进了当地资本主义的发展.
第16课 殖民地人民的抗争
1、 印度民族英雄——章西女王:印度民族大起义(1857—1859)意义:章西女王和印度人民的英勇斗争,表现了殖民地人民不畏强暴,反抗侵略的决心和勇气,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者.
2、 拉丁美洲独立运动领导人玻利瓦尔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还用他的名字命名了一个获得独立的国家——玻利维亚.
第17课 国际工人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英国宪章运动是世界上第一次群众性的、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2、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
马克思主义理论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组成部分.
3、《共产党宣言》
①时间:1848 年
②起草人:马克思、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
③作用:《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国际工人运动进人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3、 世界上建立的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巴黎公社.
第18课 美国南北战争
1、 根本原因:黑人奴隶制阻碍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2、 导 火 线:1860年11月林肯当选为美国总统
3、 转折点:1862年颁布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内容:规定从1863年元旦起,废除叛乱各州的奴隶制,并允许奴隶作为自由人参加北方军队.作用:宣言的发表,在全国引起巨大反响.广大黑人欢庆解放,踊跃报名参军,北方军队因此获得雄厚的兵源.
4、 影响: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经过这场战争,美国废除了奴隶制度,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大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5、 评价林肯:林肯领导了南北战争,颁布了《解放黑人奴 隶宣言》》,为维护国家统一和解放黑人奴隶做出了重大贡献,是美国历史上的著名总统.
第19课 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
俄国1861年改革:
1、 时间 :1861年 2、沙皇: 亚历山大二世 3、原因:封建农奴制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4、内容:法令规定,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他们必须出高额的赎金来赎买这块份地.5、影响:1861年改革是一次沙皇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改革虽然留下了大量封建残余,但加快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俄国近代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
日本明治维新
1、 原因:幕府统治阻碍了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时间:1868年
2、 内容:①政治方面:“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②经济方面: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
③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即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
3、性质: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4、意义:①明治维新使日本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
②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是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
③日本强大后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
第22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
1、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分割世界.
2、两大军事集团
三国同盟: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
三国协约:英国、法国、俄国
3、 战争的性质:帝国主义国家的掠夺战争
4、 导火线:1914年的萨拉热窝事件
5、开始的标志:1914年7月,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战争的结束:1918年11月,德国投降,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告终.
6、重要战役:凡尔登战役(凡尔登绞肉机),说明了战争的残酷性.
7、加速战争结束的事件:1917年美国加入协约国,中国也加入协约国.
8、战争的影响: 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规模空前.战场由最初的欧洲扩大到非洲、亚洲和太平洋地区,先后有三十多个国家卷入战争.②这场帝国主义战争给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参战各国共死伤二干多万人,其中被战争、饥俄、疾病等夺去生命的人超过一千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