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高度阅读短文答案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9 06:19:05
生命的高度阅读短文答案
x|n+Iݯ\~{ n`4 EqGMDR5KG4s&Oˈ|: tN6 )2ȿoĩ\Ep0 Nzv?vm?tpyhQ*`'IٽjiAm\MmF쮖[NQ6mA9l|^$xiym7f-kejߙJf5ʯF*o;{hK0g7<ʴƦmU,?Fhzevd؍}[M.lk祉O_&xm9b[n-mr5oW]6n? {grӏ (xx)LioO&?es9ŭ(_EvR!LM@7hp!_>˿^ϫjax1;0ϴA{fpJ߅2G2ac5?]MK^ ~fL>aj SL秞n7Q_ܒFP^XE&W0$VZ'a7!M l,R׏racRK-Bf3 t&1Ukʙ, {QR: JOsww;)_NJu |flk]J÷`ЦxqD ezCp5=M7\6TmVJI6c3 aMHӴ|U{jBe`N!R \鷗G/rk>e._j\0=IooS}ϩ+,ױls1۾ɷosGB{=}%u>sze-5-Ox4H-2+bAĖl"gG4N?b Ɍjp`F _6%oRRg: Gé")7}h< .,n" d´.҃(4]2`u`va>'S|DcUhg5ڢf4a@tN7Q? ݃M}dJi8q (TGbDˬŻnG}  3JڌMj:tKHӻD{;{ KjBM6˧J&`mC3(~ZЍ~Ĭ$ &/$>eb*X?Kҋ2sjt)ԣF^B08ELknwQppt!|+~՟Dx/cg(ül0Bl'[H:]hĈp(~m=\Vv0ĺQJ8b|Y.BЕOf_lAsEpI1`JFjroF ib.r]qs֋zV rw5籰(3jt+qmܗeY{l'x*iH]&Sj;gG7JxrB)m1#oÇ`QUV'M¥vB/\$M.37vL:|ݑh x8ϠYޔf.r n)͏p 3.M R]ᔊsph*-P.雯E>x?a'6 >QȮqH֯J|I^O*2l~M`ZqԲv~Q +*禚3ǵAiASi6㧠W;w0}Ik"^ocnaPsUVT~8`KS`L.㒽qqrl Lw&efMȀ ?x4TDD({ iw7J>6:cЋwSw0Rtȕa|÷C`]U;{/l r"jT"'.#$WSM&Vn$=o *KsaI:[ ȯ܉Xshd8 mj:dۭrc* V)@i@UiPwtWJ5 U4@0BXs;X($}օ>=mhx " 7Stb nX.&K|.D%5̯) 1FuwT"QJ)#;̝a]HMOCr*~$M)(#l.h-lT(vpqxwيnLB{~Ʊ5 S3`rF?)OWPvpXn^Ml2pf.W8 f548Aj\Й` gqVBGEPceT{H2R^~}_0c4!z!E@70Hq] n|aMy _ޘePm/@Z{wk]_{a2;I^1kӤAޠkhu4 ^Q; Y=&-7&1-: Z[}zW忬bUzO E7!B@ʸ[RY2M*uyP=H/.ȝI50 -^R@Sta~l `W,l4ACA?e*{p>Wj  {ׂy#q@]X,X_O>C}%aSl?t~Z*BAГ偄3$y؀ XFSyӪbJGbwᲓ Xh.ə!iT5ho K=,M_|Q]tgJaAAo]-b//)G 6^qgY?&pwmk!#Cm&rQ@'V ,yba + ҵSpv⢳ym4PA##'zNO*l"tN$<+R<#a |W{|`y5;_l@X }e]\1>%Ĥ1,g]Er5J"%sc 9-'Pi?tY3gZ ㎰G;!P :߯V3]̺dX4ƯQ+Gg1Ex\nQGR8&'ZբvǎΑz}z/݀ "cy51P*L &(n&g9];8󓀽8K^F:lt;;)Ij6GCxZc Aa0x /Ѵه)GC\ꙷg{H9b+1LS1דb!ze0r\|&;[ZyONN!V .s&Sf!3]i޹V5۰^jveF0)B}gQմؼ'D.y5"](UwV $Uhr۰Snل+34VL']PTPxE|ZAwj0NklCߙ|KN>\\Ew95&,zZ*t *Hx==ip:>NNURV"uqt.6liplڸTl{?:~9g!"7dWrau% V'$!JU8]Ugn8_od -CMi0,kE#zеg{5lzKtݱz뼠8Rs_JᝀB|r۾pڰwOKۚlOɓ]p5DwNI8tOf(KU33'tD6^#b3Cy gHPaCm /9x+ ' Ŕ[yRHgJz*U^?T A7݅{a]c Q0]ʵ)ɚ1Gu&[;m'.j&;RFŔ8~ɚ8Wd6\)9RPgu@o q5 ޒ@F3je)ON@Euz/Q8 ؔf:AFੜ1o Ǔ<MgTK>:NJއ*=3i9[H4Pf rtJds~5S;yT]8\_}gуzڣC^P3^ڧ}If_'uM.vvOi=룱;VpEm]?r?&Pղ))4VhoxAOzL9k__TpمE]v%qW%ezG07s GIrY{:Z+Q싺rI`y3e .4{jYV.oZs:g!".*k1Ij|m5bb_V@"L@AqV>zkZ{ƲÍG7=W,0=tLiYTLn)+8{TxRu&8XU5#At.E!Tj B'4T\uҵhtfB kpu'LiGKEF`ޑqPG'v1Tke=p5et:1IA\svm@5tE6TM4 [s{$M2wWϠt0;FCz>kmڂ gq]=GgRKl+e.3hqI3ţP0ii0.8eF {Bρ1W)%tveT^X6y- V%,fEozMe#HͶ`d…PFJ!%\ֹl۽) !Y$'@tݦZ7 u|'xp BwyiF#m\V,sM⧱:Hv>,%J b2+ FwP,qm?IȗWu5>us)KE`:84 R(K_;clbzMVI=8vƝ8(_04M:| ,Ʉ=MM]<ګ;bn$3Jkx4l䗽ORBj6[LwTUQk/fHiuլֳ)BÇ&M.6y0;]k WyrLq_[\܅7MU36:Kpq+nA'=qEq]pՌPTQCpͱmD΢Fů)ل;ZeVWg(" $dt ULX0CwL7clDT<ųT2T#V`la1K1u7_c`HŐ5߭F_pӋLR=6H-B}OY!mFei)P.\d̰&^kĞɽpS~HRKBJ:Lԭ۱x=܆ESnl u~m4OxxlkE#q_HNj#VgBTjy[ag]UXˁ2j$$́uZ=r.$8U '_|wm8J{^Wsս|܉vhޮb.vz`nLlC^3&NՠTg.s M%^\Ԓ:xOӧ!™ğTBoa_/Osaє[y0f\⢴;;j?<_pEp3a?Zkzv5~`:LL$m,*wmp#>S =̼wTKl3˙zt;#^\ſ˱& t@[eP+Chvxqg kfeF]$csZ)Q);XxGڍSqp겋VW2HMTr}mqS0x33Bh~a8I^5@{ϐ3I6 bLw&8>i}* C,V|$FV. f-Ս2T8G/(t9O΃5ne`jR+ 8$aRmi\oOV# j캏|1eqZk?ƕڝ$a0]b:N&{q==_vWN xe_~NV.`{Q뭩~nt嶊t&hPEh>}Ma5"e,=EVhz pArS5_KaK9u/[@yk,>N? 7(xW۬An9!uSg-mRܮJiIk&]x,AբØzSa#s%?){OkgS{JOVbOP$_iW@ε?TMn>\hA밾Cupv~Pl$ ]#t>DC&֒зjóm2.f+6cjWw~f X rOA=D5ܸI xwҺvߖCF`O.Xr5Pq&RXԄq. ^D <K?"w5j '^tϰc+sG6ͣ\0ps0٪R*RC*nJ{8X` n;\Uvޖ7oƮs&^&+썫黒f^b6h>VUA#ܝ@L+MiVCn+Ye%<˖t}\v]sW.|6ڟnPЬA~O\PČ]fN@cq96B *̓` D,LtLnVU[ehLQ} nsWIePG5^ <\jU"'#)NW. 0Z򽻮A l`;p6% qok=|AU/9DTzJeJ `糤>ĭIcstifLDw"&sI1YdCko>fFwe&deSs&ga|`TfE:OKxli^Lċҵ{MSԚޢV-'Dyw!<7.R;v}ma8x:һT;vME9aa0aL<24kS` m&eٺRo@T] OsK@ EWQp(.OϤYWae7ৎ=Ls.\?pTSd ˋI_Z6~]ZSjrHmK0Q>|cA\Vbfc}rg7<ǥ~Iںcf4/i]6*}={.1G&]x_)S@Y~54:.3ooݒX`PCՂ0eV&۝϶yeVĕs\F~$rhRΧU `̺@Lm`xKF:Ϙ˔hĺB jr2bsLQy@]o$@JZgV`G+NTğee;uFk[AFgkk@>{׽ Sh5x$6$dIDq7)*U7ETrrX䷄RG >q/EpbK&"p;R)}'HL8yW嶽W8lPZ;RB|UOIBeݭܙlFs.:˳D݁6Q&`Q7_6f4nДޛh5C{]Ϻ]֥v .M]_y\0Pz26٩@+ꚶҗ?H#W9u7WZbˬIWP3'#FG OT[b.41|CZɿ2BCoWKI ˱zKBe?:Lx iÌ=axڣ~i5] ]hhnw00۾U]A8 Qm 4Su 9YK1M6 浫,5˿Χژ{P7,tf&z#ҷ[`EľY6\|]ZzKrNޟC[JHAgyd&k9J}<ɝM5km>I|&SJ 2ۖD:cRaG.}(h; H0LHL|48,j>Ǒrb :_ Zp9ؑd 9_3=i"_,qP^ Q2T"M>op_viCo^tf/~܅EPa)j|. 6 Osad/͢o *JӂsƵKdv]AO^(:fڥ~=a<8H6OEvyXq bԼ?Ûp/Z=N9%=ox!H98xN$P̓čtrV_Z,IAJS惘gkA8EǭST*zQqANI5>L[ז"3K~pեe{ $k][GI|Av2F7\|=ʗE L`iRK#?梞Zqk#wk(: tF?Ғ y}Qܗ,\! _\:9 1/밥|׭ _'ct{WՒg"3ߊ>zfKNb_.$&'L79:]j#mAlg6?%Lb]hNpK-#>*AD-Ԓ)=;DR_.sdwS a L 5CU0ޮ)@06:RU9{!c

生命的高度阅读短文答案
生命的高度阅读短文答案

生命的高度阅读短文答案
这是一篇寓言故事,告诉我们无论处于何时都应保持清醒的头脑,以强烈的忧患意识拼搏进取,千万不要让贪欲把自己陷于囹圄.

不会!!!!!

1青黄不接:喻无法交替。 据为己有:将东西拿来作为自己的。
2如果......就
3这半缸米 老鼠能跳出缸外的高度 老鼠自己的手里 越来越难跨越 自己的生命
4我们不能像老鼠那样不能摆脱诱惑,要制止自己,及时跨越"生命的高度".
5伙伴,千万不要像我那样只贪图眼前的利益,而不考虑你今后的生活.如果你想占有这眼前的利益,其代价就是你的生命....

全部展开

1青黄不接:喻无法交替。 据为己有:将东西拿来作为自己的。
2如果......就
3这半缸米 老鼠能跳出缸外的高度 老鼠自己的手里 越来越难跨越 自己的生命
4我们不能像老鼠那样不能摆脱诱惑,要制止自己,及时跨越"生命的高度".
5伙伴,千万不要像我那样只贪图眼前的利益,而不考虑你今后的生活.如果你想占有这眼前的利益,其代价就是你的生命.

收起

“生命的姿势”在文中是一种怎样的姿势。 2 文中的哪些语句是你读起来激动 为他人奉献,为他人着想

在一个青黄不接的初夏,一只在农家仓库里觅食的老鼠意外地掉进一个盛得半满的米缸里。这意外使老鼠喜出望外,它先是警惕地环顾了顾了一下四周,确定没有危险之后,接下来便是一通猛吃,吃完倒头便睡。
老鼠就这样在米缸里吃了睡、睡了吃。日子在衣食无忧的休闲中过去了。有时,老鼠也曾为是否要跳出米缸进行过思想斗争与痛苦抉择,但终究未能摆脱白花花大米的诱惑。直到有一天它发现米缸见了底,才觉得以米缸现在的高度,...

全部展开

在一个青黄不接的初夏,一只在农家仓库里觅食的老鼠意外地掉进一个盛得半满的米缸里。这意外使老鼠喜出望外,它先是警惕地环顾了顾了一下四周,确定没有危险之后,接下来便是一通猛吃,吃完倒头便睡。
老鼠就这样在米缸里吃了睡、睡了吃。日子在衣食无忧的休闲中过去了。有时,老鼠也曾为是否要跳出米缸进行过思想斗争与痛苦抉择,但终究未能摆脱白花花大米的诱惑。直到有一天它发现米缸见了底,才觉得以米缸现在的高度,自己就是想跳出去,也无能为力了。
对于老鼠而言,这半缸米就是一块试金石。如果它想全部据为己有,其代价就是自己的生命。因此,管理学家把老鼠能跳出缸外的高度称为"生命的高度"。而这高度就掌握在老鼠自己的手里,它多留恋一天,多贪吃一粒,就离死亡近了一步。
在现实生活中,多数人都能做到在明显有危险的地方止步,但是能够清楚地认识潜在的危机,并及时跨越"生命的高度",就没有那么容易了。
1青黄不接:喻无法交替。 据为己有:将东西拿来作为自己的。
2如果......就
3这半缸米 老鼠能跳出缸外的高度 老鼠自己的手里 越来越难跨越 自己的生命
4我们不能像老鼠那样不能摆脱诱惑,要制止自己,及时跨越"生命的高度".
5伙伴,千万不要像我那样只贪图眼前的利益,而不考虑你今后的生活.如果你想占有这眼前的利益,其代价就是你的生命.

收起

1、如果……就
2、那半缸米 老鼠能跳出缸外的高度 老鼠自己手里 越来越难跨越 自己的生命
3、理我们不能像文中的老鼠那样不能摆脱诱惑,要制止自己,及时跨越“生命的高度”。
4、不打了) 真抱歉 我没有做过这文章 所以 帮你从百度里搜的,,...

全部展开

1、如果……就
2、那半缸米 老鼠能跳出缸外的高度 老鼠自己手里 越来越难跨越 自己的生命
3、理我们不能像文中的老鼠那样不能摆脱诱惑,要制止自己,及时跨越“生命的高度”。
4、不打了) 真抱歉 我没有做过这文章 所以 帮你从百度里搜的,,

收起

这是一篇寓言故事,告诉我们无论处于何时都应保持清醒的头脑,以强烈的忧患意识拼搏进取,千万不要让贪欲把自己陷于囹圄。 北大山鹰社不是一个一般的社团,它是我研究生生涯哲学以外的另一个寄托之所。我讴
歌它
,就象我常常讴歌风,讴歌草原风。在钟铃飘零的风中,我发现飘逝的哲学;在马嘶横断的
草原风中,我发现横生的生命;在十年坎坷的山鹰社,我发现真正的人生。一个细节无法充

全部展开

这是一篇寓言故事,告诉我们无论处于何时都应保持清醒的头脑,以强烈的忧患意识拼搏进取,千万不要让贪欲把自己陷于囹圄。 北大山鹰社不是一个一般的社团,它是我研究生生涯哲学以外的另一个寄托之所。我讴
歌它
,就象我常常讴歌风,讴歌草原风。在钟铃飘零的风中,我发现飘逝的哲学;在马嘶横断的
草原风中,我发现横生的生命;在十年坎坷的山鹰社,我发现真正的人生。一个细节无法充
实和丰富人生。山鹰社所有断想式的细节以灵动的光芒澄明我的人生,澄明所有的人生——
一种成长,一种长大。
北大山鹰社成立于中国改革的第二个十年的第一年。这二十年是中国人探索和改革的二十年
,也是北大人探索和改革的二十年。北大常为新的、进步的、运动的先锋。二十年来中国一
直处在变革中,北大也不例外。北大精神和北大传统,经京师大学堂成雏,在五四运动定型
,后有发展和丰富,在十年文革遭受严重摧残。改革开始,中国革故鼎新,北大精神和北大
传统不再仅仅是恢复,而是在恢复中进行全面探索和再造。改革的第一个十年,未来性质晦
暗不明,万千事物处于尝试阶段,躁动弥漫神州大地。新的经验在积累,在向新形式转化。
第二个十年,新事物开始稳定下来,如市场经济。北大登山队在这个十年的第一年成立,虽
然依然困难重重,但毕竟可以破冰前行了。因此,我们的十年,也是探索的十年,是中国人
探索大潮中的一浪。人们常说,因为有从新文化运动开始的光荣历史,北大社团始终在一种
平等、自由的气氛中交流思想和观点,每一个参与者从纵横深广各个方面编织自己全新的知
识结构和意志结构。北大山鹰社至少从两个方面进行了探索,一个是北大传统在市场经济时
代的表现或者说新质,一个是当代大学生在市场经济时代的成材之路。这两个探索统一在山
鹰社和登山队的发展上。也就是说,我们尝试在与雪山的磨砺中探索北大传统的新形式,探
索自己的成长之路。
没有登过大山的人,永远只会仰头望着世上的一切。人们用“攀登高峰”来形容某种积极的
人生状态或精神状态。无论作为物理运动和心理态势,“向上”也一直被人们议论和讴歌。
然而攀登雪山这一功利不明且艰辛无比和风险不定的运动,尽管在形式上和实质上、精神上
和物态上,最能体现和象征“攀登高峰”与“向上”这两种状态,也许是因为许多人望而却
步,参与者稀少而很难进驻人们的话语。它作为科学考察活动和作为人生业余活动,哪一种
意义更大?可以这样讨论吗?谁来讨论?在校大学生攀登雪山有什么意义?在文学、哲学和
艺术等中,这一系列问题确实罕见。至于现代登山和古代山崇拜之间的关系更是由于研究者
或说话者对此的间隔而被人们忽视。在各种人文文本中隐约出现的雪山形象及其故事也以支
离的样态存在。
1999年4月1日是北大山鹰社十周年社庆。尽管已经进入中国改革的第三个十年,在中国,它
仍是一个飘忽在人们视野以外的话题。回顾十年,我们不得不想起那个经常遭遇到的尴尬—
—人们反反复复地问:“你们为什么要去攀登雪山?”,我们常常无言以对。因为这个问题
,在某些人那儿,预设了两个质问,一个是攀登雪山有什么意义,质问的前提是在中国,高
山登山运动尚未普及,在人们的心目中,登山者,或者更广一点,探险者,是一群不可思议
的人,极端的说,是一群疯子。另一个是北大学生为什么要去登山,质问的前提是人们认为
登山是一项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运动,北大学生去登山,仿佛是去挖煤,或者当清洁工,
或者说是亡命徒,浪费青春、才华和钱财;这个质问可能还有另一层意思,即这些学生不务
正业,有违北大精神。但我们还是把它看作一个纯私人性的问题,并努力地尝试着去回答,
然而,这样更使人难以回答。
著名登山家梅斯纳尔曾经这样说:“我常常在登山中进入这种使人感觉到被融入无限之中的
景色。在这种情景中,许多人不禁要问:我们为什么在这里?我们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
对此我没有答案。如果你不信宗教,也许这些问题的答案就是不存在的,可以得到的解释仅
仅是你生命中的某一部分被激发起来了,开始寻找生命的目的。对我来讲,以上那些问题就
是不存在的。我所想的是集中注意力攀登,奋力向上,也可以说我的这种信念把我的问题抵
消掉了。”
坚定的信念和坚定的行动把许多貌似深刻、实质有点虚玄的问题抵消,这是一种实践和生存
中的人生,而不是那种停留在怀疑这一点上的静物。有人把攀登雪山的动机分成四类。第一
类是以夏尔巴人为代表,主要是通过给登山家做向导和挑夫以谋生,因为对于夏尔巴人来说
,攀登雪山,就像在自家的后院散步。第二类是以哥伦布为代表,追求最大利益。因此有人
说在迄今为止的历史中,对利益的追逐,是人类所有冒险活动中最强大的一种驱动力。第三
类是以现代登山之父索修尔为代表,他是现代探险的纯正源头——了解自然本身,对大自然
进行的科学探索和对人的极限能力的探索。第四类是以中国60—70年代的登山为代表,政治
借用登山的象征意义——表现民族的英勇气概,激励国民的奋斗精神。我们认为不止这些,
至少还有一类非理性的动机,即仅仅是为了体验极限中的生命,美国登山家卡瑞·迪克生说
:“只有在高山之巅你才能感觉到象水晶般对生命的眷恋。”我们还认为,一次登山活动,
往往不能以一种动机去猜测。譬如我国六、七十年代的登山活动,当时的国家体委主任贺龙
元帅就提出登山队、探险队和科考队三位一体的要求。对于登山家来说,也许可如梅斯纳尔
所说,不存在那些问题。但对于以登山为人生业余活动的人来说,不能不把对生命的体验放
到首要位置,这种体验也许就是梅斯纳尔所说的“生命中的某一部分被激发起来了,开始寻
找生命的目的”。
在我队,这些问题只有在其所在的特殊时代和所处的特殊情境中,在一种烙上历史性和通融
性印记的个性状态中,被我们以生死大限和集体孤独的形式印证、丰富和进一步展开。北大
山鹰社向来重视自身的文化建设,换言之,是把在与雪山磨砺中所形成的气质和精神上升为
某种凝固性的文化。北大校党委书记任彦申曾饶有兴趣地使用“山鹰文化”这个词。“山鹰
人”的说法也在北大师生广泛流传。北大山鹰社内部有“山鹰社的氛围”这种诉求。这些定
型的说法,犹如俗语、成语和谚语等,往往包涵历史的深蕴,即表明北大精神与雪山之间的
磨砺,使山鹰社已经具备某种凝聚性的文化性精神内核。
可以说,在北京大学大背景下,伴随登山必然具有的面对生死大限和集体孤独的某种精神气
质,与紧密相关的文化建设相辅相成,形成一种共在的“氛围”,共同构建“山鹰文化”的
硬核。也就是说,体育和探险仅仅是北大登山队活动的最表层构成,尽管也是叙事的基本框
架,但活动(攀登雪山)和活动人员的特殊性(一群深受北大历史、文化和精神熏陶的经过
高等教育的大学生),使得表层叙事底下流动着丰富的关于人类行为和个体行为的阐释的可
能性。我曾说:“它是那么富有内涵和长韵,厚实而圆满,一种经历死亡和大限、参透意义
之幽暗的热爱生命、享受生命,一种腹怀高原之沧桑和雪山之雄丽的欢乐。”“它是一种精
神、一种气质、一种氛围,可以说是以曾在雪山、草原和戈壁磨砺的登山队员为核心,与此
精神相契行为相合的山鹰社成员共同拥有和体现的某种精神;是在荒凉、辽阔和苍茫中以默
契和集体享有某种深远的孤独,及在生死边缘相互救助共同体验雪峰的崇高和恐怖必然伴生
的某种气质。它是一种传统,富有原创力,贯注于山鹰社的日常生活,并永久地存在下去。

正如北大山鹰社的“山鹰之歌”:
存鹰之心于高远,
取鹰之志而凌云,
习鹰之性以涉险,
融鹰之神在山巅。
96年下半年秘书处推出16字社训概括本社精神,遭到各部反对,大家总觉得不如“山鹰之歌
”来得有劲、有味。在数字化时代,许多模糊的事物似乎清晰起来,但厚实圆满的精神,用
一个象征物标志也许更加切当,也可以说这是象征还能缠住人类的原因。“鹰”包含的内容
和暗示的精神太丰富,太迷人,不仅具有理性的雄辩,还焕发感染的光辉。
或者如北大山鹰社社刊《山友》某期刊首语所言:
包容乃大,蕴蓄乃厚,腹怀天地之和美而有山之静,静之山,默然以对天老地荒,沧桑人世

我们是山之子。
元亨利贞,厚大乃化,品物流形之极静,而育鹰之灵、鹰之志、鹰之骨和鹰之翔。
我们是鹰之子。
峰巅凌云,山鹰回眸,化一曲长啸:忆不尽的山之姿,山之神,抒不尽的山之情、山之恩。
鹰音绝响。山鹰。我们。
鹰之音于粗壮的喉萌动,如火山,要喷薄。
所谓生死大限,即,与其说在攀登过程中提升人的极限,无如说这种提升却是在生死临界点
处提升。人只有一次生命和一次死亡。生死之间只有大限,没有极限。尽管人与雪山之间的
物质技术关系一直在发展着,但是现在还是处于保险系数较小的阶段,更何况一无所有的北
大登山队。在这种大限的照耀下,所有间接的直接的关系和所有的澄明的和晦暗的事物都真
切如初。人与雪山之间的经验技术关系、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协作关系等等都在这一刻回到事
物本身,充实参与者的人生的经验空间和立义空间。呆在校园中的人生不再仅仅拥有从书本
中获得的想象性的经验。
所谓集体孤独,是对这样一种状态的描述,这种状态,既是孤独的,又是集体的。孤独感是
那么的真实和刻骨铭心,集体感是那么的实在和铭诸肺腑。七八个人,或者十来个人,虽然
算得上一个小群体,但是在雪山 皑、荒漠茫茫、天清云淡� ,或者在月失天黑、狂风聚雪
中,说话还未出声,就被风刮走;人影还未立定,就被雪搅乱;视线出篷,放眼千里,寻不
着语声灯影;踏步荒野,橐驼有声,寻不着他踪他迹,一阵阵风刮过篷顶,风声呜咽,一阵
阵孤独透心。人太渺小啊!人在天地之中,毕竟渺小了一点;念天地之悠悠,怎能不怆然而
涕下。这种孤独确确实实是来自人与天地相对之间。来自人与天地相对的孤独是本体的孤独
,因为它不缺友情和温馨。几个人结组在一根绳上,都把自己的生命托付于对方。这是何等
的相托!虽然在雪山上不提倡随意的舍身救人,也就是说在登山遇险中有三条不成文的规则
,一是救自己,二是救你可以救的人,三是如有选择,你应该救最有机会生存下来的人,换
言之,在雪山上,在很大的意义上,我们只能从事肯定性或者正向的活动,如安全地攀登,
而如需要急救、雪崩等之类否定性的活动最好不要发生。但是我们在雪山上还是要求生命相
互托付,为自己,为队友担起责任。探险队伍里最忌讳两种人,一是缺乏合作精神,不能正
确对待自然和人,个人英雄主义时时作祟的自大狂;一是固执己见,不顾客观条件一意孤行
,不听从指挥和不配合集团作业的偏执狂。在人不相互依存就不能生存的条件下,以上两种
人,哪怕队伍中只有一个,就会“一颗老鼠屎坏一锅汤”。因此登山中的生死大限照出这个
小群体的集体性,几个人之间的集体性,或者说生命的相互性,个体的相互性。人与天地相
对之间的孤独袭来之际,这种集体感油然而生,天地也得动容,谁不激动不已?激动——人
生的纯粹。
我们在这样的状态中探索。我们编织和叙说这种状态。陈平原在《北大旧事》的“代序”《
老北大的故事》中写道:“大凡历史少长一点的学校,都有属于自己的‘永恒的风景’。”
我们——“山鹰人”叙述的故事,能否进入“北大风景线”行列,与“东边墙上悬挂的一幅
蔡孑民先生全身的油画,和他在画中的道貌盎然和蔼可亲的笑容”一类的旧事并列,史意难
测,我们也无此奢望。但我们自豪,因为我们的故事独成燕园一景——在人与雪山之间历史
的、现实的和想象的所有关系中发生的的当代青年和当代大学生的故事。里面有蓝冰莹影,
有茫茫雪原,有咋雪咋晴,有狂风骤雪……无论作为群体和个体,“山鹰人”富有特色的人
生和命运,将成为故事的中心。在另一种意义上,这些故事也可以当作个案材料,全面展示
或揭示人与雪山之间所有的关系,包括在某种特殊的共同处境中的雪山的命运、人的命运、
雪山与人共在的命运。
我们的活动,简单地说,就是作为一种特殊的人类行为的登山活动和作为最高学府的大学生
的校园生活的登山活动的统一,这种统一无疑生成在人类精神和北大传统的大背景中。登山
,特别是雪山攀登,不仅仅是登山。人类需要这样的叙事和展开。一种探索性的叙事。
北大山鹰社在再造北大传统和北大精神中发生过作用吗?92年7月,率先支持山鹰社,并愿�

山鹰社承担部分责任的林炎志副书记给北大团委写道:“这个社有几个特点对校园文化、北
大传统有重要的‘平衡作用’——1、重实际训练,平衡唯理性思维;2、克服艰苦的自然环
境,平衡‘温馨’的‘小圆香门’气;3、接触社会,接触‘老少边穷’,平衡闭门造车的�

府气。”1994年北大团委社团部部长赵健武接受《北京青年报》采访时说:“‘山鹰社’代
表了我们北大社团活动的主流。”认为北大社团活动有一个新特点,那就是一味清谈、侈谈
“主义”的社团少了,旨在锻炼个人能力,参与社会的社团多了。并且指出两年前,象山鹰
社这样的社团极少,而现在已有30多个。最后该报指出此类社团的两个特点,一是组织严密
,二是鼓励社员投身社会,全用山鹰社为例。(《北京青年报》1994年8月5日)1998年,党
委书记任彦申使用“山鹰文化”一词。这表明山鹰社在北大精神和北大传统的再造中所起的
作用。
北大山鹰社以攀登雪山为主要活动,但是它还有攀岩、科考和郊游等活动。每年春秋开学初
,面向全校师生招新两次,成立至今,北大山鹰社注册社员已经超过2000多人。每周两次体
能训练,周末一般有郊外攀岩,爬山和制作植物标本等活动,寒假有以攀冰和定向越野为内
容的三天冬训,每年暑期一般组织两个重大活动:面向老少穷边区的社会考察活动和攀登雪
山活动。每年还有许多面向全校的活动。北大山鹰社的活动在很大的程度上,无论在实质上
和影响上,已经成为北大学子日常生活的氛围之一。她用自己的精神和气质,行动和观念时
时刻刻在暗示和提醒另一种亮丽人生的存在。
北京大学登山队开辟中国民间高山登山探险活动的新纪元,是我国民间颇具实力的一支业余
登山组织。自筹资金,自我管理,自担风险,由公司企业提供赞助,每年攀登一次雪山。它
已经积累许多装备和经验,培养出三名国家登山健将、9名国家一级登山运动员和许多国家�

、三级登山运动员,为发展中国群众性登山事业创出新路子,也展示了中国当代大学生、当
代青年及北大人的风采,是北大精神的集中体现。在一次“共建我们的山鹰社”问卷调查中
,收回的299份答卷,也肯定了北大山鹰社体现了北大传统和北大精神,尽管对北大传统和�

大精神从来没有一定的解释,但北大学子在一种感觉中把握这一点和指出这一点。
关于作用,如果接着林副书记的所谓的“平衡作用”谈,北大山鹰社认为还有第四个平衡作
用:团队精神与个体自由精神的平衡。据早期队员高新东回忆,山鹰社创始人之一李欣当年
确实有向世人表明北大人并非一盘散沙,而是团结之类的想法。不能说北大在新时期的这些
新特点是山鹰社创立的,但可以说她比较早地参与了这些特点的形成,而且持之有恒,卓有
成效。
实际上,在前面的表述中,我们可以发现,北大山鹰社不仅仅是参与再造北大,而且形成自
己的文化和精神,从而构成“北大文化”下的“亚文化”——“山鹰文化”。它的基本内容
和基本精神在前面已经充分展示,在本书正文中,还会细致入微的表现出来,这里不再甲乙
丙丁式地概括,概括后的东西毕竟不那么鲜活。
当然我们也是在探索我们的成长之路。只有在成长路上才有北大传统和北大精神的再造
可言。这些有北大传统的青年学生的登山动机、思想和感受是什么呢?这些有雪山经历的大
学生是如何理解人生、责任和雪山的?他们去登山对人类精神、高等教育和青年成长有什么
意义?这些问题都有关我们成长;它们的答案就是我们的成长的轨迹。成长,不仅仅是知识
的积累,而是全面的发展。正象女队员张天鸽所写:“那个关于雪山的永久的梦想永远留在
心里,没有什么风沙能将它打磨褪色,这不仅是关于攀登,也是关于成长与爱,关于生命与
自由。”做二十一世纪的青年,做二十一世纪的主人,这才是成长。一切的议论必须参照这
一点展开。二十一世纪是人与自然走向和谐的世纪,是社会人全面个体化的世纪,是知识经
济的世纪,是互当责任、和平共处的世纪。我们在人与自然的亲和力中成长,在生死大限�
成长,在集体孤独中成长,在走向事物本身中成长,在爱与友谊中成长,在洁白的精神中成
长,这是什么样的成长啊!
这是走向二十一世纪的成长。
我们的队员平常如灰色的衣服,一个个的模糊在芸芸众生中,但久久地凝视,灰色中 馇兜
金丝澄亮着一片光芒,当他们汇聚在一起,这片光芒照亮一块心地。
我们平凡,但不平庸。
我们参与“共建二十一世纪”。
我们既是雪山上空的鹰,也是未名湖上空的鹰。
我们在雪山上一点红或者一点绿,将给你展示我们的真实。


--
他们活在天上,与雪莲一起生长。
他们的传说太多,自己也就成了传说。
--
冰雪少女入凡尘,西子湖畔初见情,
是非难解虚如影,一腔爱,一身恨,
一缕清风一丝魂。
仗剑挟酒江湖行,多少恩怨醉梦中,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