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科学复习大纲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9 20:40:08
六年级下册科学复习大纲
xZkr"vu8_V;-^ㆽ)z#P@-jI^ƕYůق/OR4=aGt̓';'뗿U%j]ozRy{w]fM_>?f}_S]!sux;|1UPɄyۢj=9>lݬʛ M52#=_ᤛ*eTAX ?7;٘7j7dJf}w͋G.Oŵv]a˫PWLH c޴͓2)k鹮e=SA`c1qX\w4#VW~6?x0h4@@xqI.Ulz`ה̟17-&`S};սi6~5)RS=}L}ϟ`\pfǿ,ίtc8 U6_/I4_!Ok@3B燨.iY bx4;R'G~kd︂3!D!e+Dqk:{ 5(N%JU2dcAUʡa1`ZsqvnE.M:XŒCURݡ\ Z{ι>"P!bQ-̈́tD)>㴆z9<"uE7_}*9or$zr0@6 ]=u0mo'ƃK*3 ٙ TՄuqs#yP;Gn<'?*\]7\ Wp_ ˡZƣi̎ӼF t'ɡc8~o{S+(L YC42 P,+Tz~8̞ 5#6so!dC}iPEqVd\h4iwD&QUin^J?jL0LѰM.|V׏) 3Hu7TY0S18M@ϴ|V4p$KtIC<_cw+\@sKXhHa}Y%AG?(>zdK0RH!ܡm;DYۄcuV0 r=qx0oO`%:> }G[q&ouQ F"(VgU/L8Xwi͊} "ʣ[AϺD'mNHIT=fxF@8Dբ$Ȯ+TN,!)R%F9}PJSF#e9*DHFfX! bulSiG5"/B 4k_tPplB}֊8IN~uPŐɐ [%2)eDHŝnFd]._bMRdB {e MV= "7L(͵%IۨNx4|T>Ex ٞ0:;_:V#Hr"#@n/FtEDXTƇMy2a&ޛtA_<1i>MUޑ ?5aE0+;( K&#Y\V%6h)Oh7|b%l7[5 Ug9f mMBw$XnHl %h&'1?^!]6']i@QP8Ջ&v?q>-*){m 0?M}YWgoAs03a`6?T!n 3RqvZhx9{cPسBMΊ!*ۭF8 [01 \[Xp%$D$N:%-V4/g0i1 'h 7uUHo. Ljؙes\3Sl*L)c@w'+C}pd@U,.,ϛ& a_Hy͗5~"ֆZ˟p?0RܻaQ2Nuߛy2O?43V8Xjneyr Yoįr9Z~9~2_.Jt &;Յ F#Gr Z &|wch&؞isauEuj7.;+"bSdmvû86x G5fsa/+Hq& gaG>d#V{SDSl-Pm|1`h8@тP>Qy0|#R2S^M-y Փd1{S~v$n*$&%-79FEw1H-K*ݒY;զ]3!k3IsZvӘ\|&cCvVUf`%1=oDH̳-gnG&7'09^(QR HЀBK!{2'_[YT{BdIso&0&3X0zd7>ۘPl~x!| u|+k",qc{9*힗0s_ڦ%oz?mb3?MkľSC^zN )h~eUZeʛ\VTYx{$q{ͦ 5C/їWyjh &$$,޶|2F 6x3橮–noeXho]!λ;*F~.ʗk8罹穜 o Nʼ|厡mmC{S*wOrI]1(m)mޕ J*;TCPT"4+4-O4`E~fv L)o GGV2wf*҈v=E&j}ޝ Ҵ05ʋ'9l'Us{xH~7/yTCH]MW. e?z$OHpgDzwcg ((Fѡ=vu{o+sM>M]?'مpcK,xyf;ՃDM %D[!d% :B.s#'N"%<\BZCHϤ)=?焐1\B͒uUZd USKL?l9}QCXf?1kts TN0L o%;B.1W%K,Vi_6 ].kXE~RӿDV0ouL֗G"KJR:82J0aqB~ E(B6MW RP^S'˾dK5p~R!͉fB0`x&Z*͚QGl(!ڙȑobłXћe`o/a+"wqi31-W(!8+xKaGUVGr](W#e"Jր$m2(u@`) j"^L<\ F+F4@qrM:փH(MW/G;Jpxÿ=& PPuɳ4MCIbt׋_bO+Ϋ$o]W=1O-fwMsayk1V}2-=4!P+87ڕ'ʤ)nzSǺ'ZKr-?qaj8lJx{V:om, a4ͳZ}es

六年级下册科学复习大纲
六年级下册科学复习大纲

六年级下册科学复习大纲
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
1.在我们的感觉器官中,眼睛能收集到比其它感官更丰富的信息,但人的最高视力也只能看清楚1/5毫米的微小物体.
2.放大镜又叫凸透镜.它之所以能够放大,是因为光线从空气进入放大镜时会产生折射而弯曲.
放大镜下的物体不仅放大了,而且有些细节都看到了,如报纸上的图片、计算机和电视机的屏幕,原来是由许多小点组成,而看到的点状物由红、绿、蓝三色组成的.
吸水纸纤维比较长、粗并且疏松.
圆柱形和球形的透明器皿装上水也有放大镜的功能.
3.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镜面的凸度有关,凸度越大,放大倍数越大.
球形的透明体放大倍数是最大的.
放大镜放大倍数的增加,不仅观察对象的图像会变大,所获得的物体的信息也会更多,同时视野变小.
通过透镜看到的面积或区域叫做透镜的视野.
4.放大倍数的计算:
5.像蚂蚁、蝗虫、蚕蛾这样,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的叫昆虫.
昆虫有许多特殊的构造和本领.像蜻蜓、苍蝇、蝴蝶的眼睛都有是复眼.
昆虫是自然界中人类肉眼看得见的最小动物之一.
蚜虫的天敌是草蛉.在10倍放大镜下我们可以看见蚜虫的肢体.
6.常见的晶体有白糖、食盐、碱面、雪花等,它们的形状大多很规则.
制造晶体的方法:减少水分法和降低温度法.
7.列文虎克出生在荷兰,是制成世界上最早的可以放大近300倍的金属结构显微镜的生物学家.
对着物体的透镜焦距较小叫物镜(距被测物体较近).对着人眼的透镜焦距较大叫目镜.
电子显微镜可以把物体放大200万倍,大肠杆菌和SARS病毒可以用电子显微镜观察.
8.物体的微细结构必须制成玻片标本才能在显微镜下观察清楚.
制玻片标本的切片必须是薄而透明的.
很多细菌聚集在一起就形成了菌落.
9.生物体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英国物理学家罗伯特•胡克是第一个发现和提出“细胞”这个名称的人.
细胞学说的建立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宝石花耐旱的秘密是上面的气孔少.鱼缸里的水发绿是绿藻的作用.
10.在显微镜没有发明以前,人类就是依靠眼、耳、鼻、舌、身五种感觉器官来探索和认识世界.
放大镜和显微镜的发明,为人类打开了微小世界的大门.
微生物对人类不都是有害的,有许多微生物不仅对人体有益,而且我们还离不开它们呢!
法国科学家巴斯德第一个指出微生物和人类的健康有关.
利用微生物的作用,可以制作酒、醋、泡菜、腐乳、酸奶等风味独特的食品.
馒头和面包内部疏松多孔,是因为蒸馒头或烤面包之前,生面团中糅入了酵母,酵母菌使面团里的糖类分解,从而获得养料和能源,排出二氧化碳.人类利用酵母菌发面的历史已有5000多年了,可以使制成的面包内部疏松多孔.
土壤中的微生物可以分解死去的动植物尸体和残体.
第二单元
1.垃圾的分类方法很多,按材料分可分为塑料、金属,纸、玻璃等、按危害状况分可分为有害垃圾和一般垃圾……
2.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叫家庭垃圾,是固体垃圾,固体垃圾还包括建筑垃圾、农业垃圾和工业垃圾.
3.垃圾对环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它可能会发出恶臭,污染空气;滋生蚊蝇,引发疾病;还会破坏土壤,影响农业等.
4.目前垃圾的一般处理方法有填埋、直接焚烧和堆肥等.
5.用清洁填埋、自然堆肥等方式处理垃圾有优点,也有缺点.
优点:可有效减少垃圾对地下水、土壤及空气的污染;
缺点:不能根除对环境的污染,还要占用土地.
6.做填埋模拟实验时:
原有的水相当于地下水;
石子和沙相当于土层;
浸过墨水的纸巾相当于填埋的垃圾;
喷水相当于下雨;
水变色了相当于地下水被渗漏出来的有害物质污染了.
垃圾填埋场在填满垃圾以后,可以在上面修建公园、体育场,但是不能用来建筑房屋和种植庄稼.
7.减少垃圾的数量是从源头上解决垃圾问题的办法.
重新使用是指用另一种方法来使用已用过的东西,它是减少垃圾数量的重要方法.
8.当我们无法减少一些材料的使用时,我们可以回收垃圾中的这些原材料并重新加工利用它们,这样不但能减少固体垃圾的数量,而且能节省大量的自然资源.
解决垃圾问题的系统方案应该包括:减少垃圾的数量、回收利用、无害化处理.
画出世界通用的回收标志:
9.对固体垃圾,全世界普遍采取了减少、再使用和回收利用的方法,这是目前对待垃圾最积极、最科学的手段.
10.要使垃圾真正地变成资源,必须对垃圾进行分类、分装.
生活垃圾可分为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其它垃圾、(有毒有害垃圾).
可回收垃圾包括纸类、塑料、金属、玻璃、橡胶、纺织物等.
家庭垃圾中有约1/3是碎菜叶、蛋壳等食物废料.这些垃圾和院子里的枯叶、杂草等能够通过堆积自然分解,成为有用的有机肥料.(厨余垃圾)
11.有害垃圾包括废电池、废日光灯管、废水银温度计、注射器、过期药品等,这些垃圾需要特殊安全处理.如果掩埋到地下会污染土壤和地下水;焚烧会污染大气.人如果受到有毒有害垃圾的影响,会生各种疾病甚至危及生命.
12.世界面临的环境问题除了垃圾问题外,当前人类还面临着水资源缺乏、气候变暖、物种灭绝、臭氧层破坏、土地荒漠化等环境问题.
目前60%的大陆面积淡水资源不足,100多个国家严重缺水,其中缺水十分严重的国家达40多个.
土地荒漠化已成为全球生态的“头号杀手”.
地球大气层中的臭氧层是地球生命的保护伞.
人类消耗石化燃料,会增加大气层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使得地球表面温度升高
许多环境问题是人类活动造成的,但人类的活动也能够改善环境.
第三单元
1.月球是地球的卫星,月球围绕着地球公转,公转与自转的方向都是自西向东的.
月球直径大约是地球1/4.月球质量大约是地球的1/80.
月球体积大约是地球的1/49.
月球引力大约是地球的1/6的.
1969年7月,美国的“阿波罗11号”载人飞船成功在月球上着陆,宇航员阿姆斯特朗在月球上印下了人类的第一个足印.
2.月球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做月相.
月相的变化是有规律的:上半月月相是由缺变圆,下半月是由圆变缺.
3.地形的最大特征就是分布着许多大大小小的环形山.环形山这个名字是由伽利略取的.
环形山目前公认的观点是“撞击说”.
4.日食的成因:当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的中间,如果三者正好处在一条直线上时,月球就会挡住太阳射向地球的光,月球的影子投向地球,在地球上处于影子中的人只能看到一部分或全部看不到,于是就发生了日食.
日食一般发生在农历初一.
日食有三种:日全食、日偏食、日环食.
画出日食时三者的位置关系:
月食一般发生在农历十五.月食只在满月的时候发生.
月食有月全食和月偏食.
画出月食时三者的位置关系:
5.以太阳为中心,包括围绕客观存在转动的八大行星、卫星、矮行星、小行星、彗星等组成的天体系统叫太阳系.
太阳是太阳系里唯一发光的恒星.
八大行星与太阳距离排列顺序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最大的行星是木星,最小的行星是水星.
自转周期最长的是金星,自转周期最短的是木星.
公转周期最长的是海王星,公转周期最短的是水星.
6.在北部天空的小熊座上有著名的北极星,它是颗不太亮的星星.我们可以借助大熊星座找到北极星.
大熊座的明显标志就是我们熟悉的、由七颗亮星组成的北斗七星.
狮子座头部的几颗星像一个反写的问号,尾部的三颗星构成一个大三角形,这就是狮子座的明显标志.
7.天空中闪亮的银河光带,实际是由许许多多的恒星组成的一个恒星集团,被人们称为银河系.
银河系大约由1000亿到2000亿颗恒星组成,直径有10万光年.
光的传播速度是每秒钟30万千米,光年就是光在一年中所走的距离,它是用来计量恒星距离的单位.
目前人类已经发现了超过100亿个河外星系.
中国是公认的火箭发源地.
2003年10月25日,“神舟”5号载人航天飞船发射成功.航天员杨利伟登上太空.
2005年10 月12日,“神舟”6号载着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再次进入太空.
人类在探索宇宙的过程中已有14人献出了生命,美国的挑战号在升空的过程中爆炸,共有7名宇航员遇难.
第四单元
1.科学家怎样进行探究:
(1)科学家对一个问题的探究教程:观察发现——根据自身的知识背景提出研究问题——利用以前的研究成果——提出可能的解释——使用技术与数学方法收集证据——形成自己的解释——收集新的证据——补充原有解释——发表研究结果.
(2)科学探究不是一个直线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提出问题和不断寻求证据的过程.
寻求证据的过程就是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过程.
(3)我们在科学学习的过程中也在不断经历科学家式的科学探究的过程.
2.我们是怎么知道的:
(1)在科学探究中,首先要通过观察、社会调查、实验操作获取大量的信息.
(2)获得有效的数据信息越准确、越全面,有利于科学探究深入.
3.看到的和想到的:
(1)用感官收集信息容易加进自身的感觉、想象、推测,从而蒙蔽事实.
(2)重复实验、多角度、多手段观察、接受别人的检查能收集到更为事实的信息.
4.查阅和辨别信息:
(1)通过书籍、报刊和网络查阅可以获取很多间接信息.
(2)通过信息发布的时间、获得信息的途径可以辨别信息的可靠性.
5.记录和存储:
(1)用笔和纸、照相机、摄像机、电脑能把获得的信息记录并保存下来,以供研究和日后使用.
(2)信息越来越多,需要储存的空间越来越大,我们应缩小信息的储存空间,选用合适的记录、存储媒介.
6.整理获得的信息:
(1)通过分类、比较/对比的方式整理获得的信息,能使信息更加条理化、清晰化.
(2)分类图、比较/对比表、折线图、流程图、循环图、统计图是进行信息整理的有效方式.
7.交流我们的信息:
(1)交流是科学探究中分享信息的过程,能帮助我们纠正错误,获得更多的信息.
(2)交流信息需要我们善于倾听,又要能够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意思,才能使信息得到快速准确的交流.
8.把信息传给更多的人:
(1)通过墙报、展览、报刊、杂志、电话、电子邮件、网络等手段能把信息传给更多的人共享.
(2)信息的传递离不开信息技术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