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发表国外期刊论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27 17:47:00
如何发表国外期刊论文
x|n#YģxPLeU *#n4 3?@JAq7IJj'$ )8E_xݝO sK"y bזc9[6Mu-:0imC/F?oo8Q2X>7Aތi_?`$<94t6JgVo2~*$:&-+h^G07gA;?Y/\һ7wXgwz'Fg 1o{jVe\lP8O`>+Gfk+UszeM3g÷W| GA?` zCuxZpЌCٵgѨOJL y!G氹krΔ73?aL=_Yv~|8zk/5)-xs8~)u$W OA~G:>5nS 6C8 o Oxp''&vG)_p_ouMM}j*vcZc%:?Tq ςjNW&wVr)S=ʔƃ ʦzW=hw|} iOrXS݁&W;8" Fnw'y2R0>[ rʤyi@,*PPL[d—hfxؔ3,ٯN>pgae_ euo҄t(bbX,4OvWO:Zןy0.ya䯌_mvgrV/!S{rg:{E)P~nqo߿oT<EGv χgpl FYZ=RK'~^Ϻ~ MCY=qX[/ yA!M߄-C0p }QAJ[.LzWGI%wr}2˞Մ<寱~Os\'8$&&70[uՓׯ/G|${|VCe5sSdLi{ᧇX>cg)` ۖqP/2YJrgz-̏;n1nJnΙ'NtW 6|HΌLmMgܠLpSݿ]F+(wS-o<g*u?9߿oa 4+ВI0_r:6) U5(Qz9]٫!&K9jx]7eg D\~p9b}ᇏ ?SŶt}yg;W^ <B#L8ᆳs@7^TZ6?ea^gSZ>>2Q8˞(3Қrk9Nj/SԵmt{+mKD ,kMPsnZna1IC(90cGan㖀;Ʃ.P}[t?,?Z/S)LixS!CU4%Ў\膹mr z v_?3:ǦsH0P;ؘ*,ۓ,D?==:[Sg4GNҔu8 $MRé僣n3޼= @2Ngy)ڧNM2PNcT82 rjMȦֽtz}U)!t0(n_04R >#!6u<,UXǶ`<5Z0 eW̬욗#^"lCS*)Z ,_ҸŸAP˽) FR&wW;SN"}@ԕ| FWo@)^ʛ췆@W} 00TUOp[fqQ1#N%?27Mg<9-tm!; t&F( :76)*dKKouTmx *ϢyN gO0tE!`8Xo98l11}/FX7Lat"Ѝ*GXdPL1*"7%q?Qɉ+7Qv)I V65L_ԑΖ.H]x<0>?_0(IkaJЭGt9 Emrm#U6*:Ez{`΀))bqFxQ"g gD(bU@Gդf0V 1)vtG.)Ǽ*(cBp1 khuס+Mm:ޭfش>IG ?/,Cb1fx*0 G*cijt9 ?zRorFJͰI۾ˋ!Me[1?>ILjf^.ÀzCw6p|AK ~MyTP;OT):ND^P,*50`/^YNy?۟|7>e&v*`Q1y1Pg[㯒b5>C0*wxm% -.z:E=J%FYzJ@Oq茲/&t߀֏L=sS3*Ǖ߈ŶBԽ V_&w|xp1a7ѐdN5R:h,EƇ0cO,~'Z%Ha:G f=X̴Z q$O{9|˼"`(fT1$UMkS 9d[2[6[H˂q[j)~`np o1xoAA 5SjSjt->?9~^n[iy>M2%K8;]UQ?(o.)y8j ux(kȵ+Q'w*іO*5Gtt BzSYg&;=:Ee#JK_TCHa|uD'qr 7:޿o-~Fy0jL̂K29'NuO`bv mL^,uLF|KcD~9dQ/9f2 N#2/GW?bJ+D^ٖqM6GfFye,&KH`@A85#ͦR1G? z?l4ʆ-΃^J9nǚ|Z]\cuYq9tr8lx44K^T1ӣ|h:wSyڋ>h c?Ow £yvS]9}5 K++:9 ge) ^)=N乹oe\nk:ߙ"5A&[޴(0ViR\Zf/6샚Dt߯"c 4["@aDÔELTt4lMq29?}9Cv1:4˧ Њde;PoH5}@MNoZ@d-ՙuS@)fgM_I{:d' jr**[ުt6:npOKSye! $,T#@Z|0;#c{1,6,ؐ/_EbR@xl_CH>: -ZoHSAkiKwp&20͖~#&]5XI@6H3rٷضbjy6pU=ed$A;)N]p[˽K4:?5+wo#Z:ݘH긇~gIRyf?бX|OZ{xFlLo|E3C_/_.i.mQoYVĤ1X|B1Aϓ-;eaQIJ>s*5 N}q0a,d~2g2WM=)3'zڻt ЮqT֘p axExl?M mB`w랖d70 y\=UGŨgٴyj"n"6n \fIX4Mg/5:(A!N<L)rѓfɌYkVQq'pf$_clz!FP{Ie1M>v$k+NUŭk'.|p vHAkU7lI9tk(ѷL ioz2VnI"%7+SYٞo۱N/T&NlÔ뀣5"9h_od!}y5 wsr(L9W³>^TPus,Ӈy^.$JvXyS1 |Y^O1Ϥqف%١k׌ߋ}HKfűBcFi&v5ko pqp%- Y`yB'<ڪ+2So !"~ G c-kkY  W[q%*[oin XRPbEE6Ivr{dm q$nrA Ў)uSrL$@Q iKjk6᳗9u2y>X$A/ex jiq'(T4u6#wx5&42o܄Z`^◼o))[K (:M.F}?\z6t5u{^u'NV\ gg[?罇o 62Qm/ˢ 54Ua37nNU뭘lD+2eZX1BhaJJDAVC 51~3U"Ii;^la\D}ϐ7Y:ɉ`7<ox`׎a"@m+5l+Dޙy> Iϐ:t^ÞMf0*K=ӫl_Ii' ,K/-K mR^U{ƖP=I9:حe{$"+I[/t$E Bl9,ol6HJ )3ۡOlqWʓ Su-_ܕ!OᕔӐlW\@drd/Lx+n=E:I5cq).y7]InAϒP5op S^ɿCg]ճxڒ\lYdLa͆YDh9dmx[ԫdjt#E{mİ%ޭO(=D[/<^BNJl=|%{Fboʢ!X/Zu`W|`g-uKSijSWY@cϦ 7mYwoN}b7#t%4U#,j'/n=79KrNbhj!U1H24}tv kvA%JgD{iϛ0a^\Ьгjd4Q_?,iP@F|tfmטU椃%d@1sur6LI,d$xf{%E.D8봖%3ذ^l >i*+%HKEu'eן&JJ AWؖ..lLM 8 QMoX-,a+RbJ^wl\}^bL\O ߓjSh?wYː~rюqە[(٥1a* в|򒏎·$:&Җjr as2v v4md˂y-atw4I%>UȺe۞>;7~m,T$~жt/_GmB

如何发表国外期刊论文
如何发表国外期刊论文

如何发表国外期刊论文
如何让您的论文更快更好地发表对于中国的作者而言,在国际英文期刊上发表文章,除文章本身的学术价值和作者的英文水平外,关键是要认真地做好市场分析,选准刊物,有的放矢,如此便能增加稿件的竞争力,被更多的国际学术期刊接受.近年来,随着中国整体国力的不断增强以及无数有识之士的不懈努力, 国内的科学研究水平蒸蒸日上,越来越多的科研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与此同时,在国际出版市场上,来自中国的出版物(包括出版的图书与发表的文章)也不断增多.但与中国庞大的科研队伍和成果数量相比,其数量还是相当小的.究其原因,语言障碍是一方面,但更多的是中国作者对国际英文期刊和图书的出版程序不够了解,增加了投稿的难度或增加了退稿的几率.另一方面,即使文章被刊物接受了,要想以最快的速度把论文变成高质量的出版物,其中还有不少值得注意的地方.本文将根据作者在英国英文科技期刊做编辑工作十几年的经验,详细介绍一下国际英文学术期刊出版过程中的三个主要阶段,以及在各个相关阶段中国作者特别应该注意的问题.选择发表刊物与撰文投稿俗话说万事开头难,选择正确的投稿对象是举足轻重的第一步.要想做到一箭中标,不但要知已,而且更要知彼.国际学术期刊对稿件的筛选与取舍和国内不完全一样,详细的来龙去脉如下.国际英文学术刊物是主编(EDITOR-IN-CHIEF)负责制,不受其它行政命令的制约,在选择稿件方面出版社亦无权干涉.一本刊物由一位学术地位较高的知名学者担任主编,也有两位甚至多位的.主编之下,根据学科的普及程度和热度决定是否设区域编辑(REGIONAL EDITOR),如果有这层设置,则大部分情况下投稿也按区域划分,一个区域内的稿件由该区域的编辑负责审理;否则,所有的稿件将全部汇总到主编的手中等候审理.区域编辑之下是编委会(EDITORIAL BOARD),一般由10-30位知名学者组成,这些人大都是审稿的主力,他们给刊物审稿没有经济报酬,为的是刊物的发展,学科的进步,当然也有个人的知名度.除去编委会,主编本人偶尔也会特邀审稿人,尤其是当几位审稿人对同一篇稿件的意见出现严重分岐的时候,主编会向特邀的审稿人征求意见.审稿(REVIEW/PEER REVIEW)的大致过程是初选,送审,修改和终审.原稿(MANUSCRIPTS)投到主编或区域编辑手里,先要过初选这一关,看是否值得考虑在本刊出版.那种下笔千言离题万里的文章当场枪毙(REJECTED);如果主编觉得与本刊物的办刊方针相符,便会进入送审阶段;如果文章很好,但与刊物的范围(SCOPE)不太吻合,主编也会回绝,但会主动向作者推荐相关性更强的刊物.决定送审的文章根据不同的刊物由3-4位编委或审稿人同时审阅,而且要按期给予答复.如果全体通过或多数人亮了绿灯,稿件就被接纳了,但这种情况很少,多数是有条件的接受,作者需按审稿人的意见对初稿进行修改.大部分情况下是小的改动,但有时要补充数据,重新分析结果甚至重新设计实验.不管是大改还是小改,改过的稿件要在规定的时间内重新交到主编手中,由第一轮的审稿人进行复审,看改得是否合格.大多数情况下,稿件经过一次修改就能通过,但也有修改几遍才最终交送出版社的.值得一提的是,在国外的刊物上发表文章,是否接受审稿人的意见对原稿进行修改,完全是作者自已的事,往往有的作者不愿对稿件进行任何修改或不能接受审稿人的意见,便会提出撤消投稿,而且只需给主编写张便笺就可以了.有的刊物,作者可以向主编推荐审稿人,但这样的刊物数量有限.凡终审通过的文章便被列入刊物的出刊计划,稿件会很快地发送到出版该刊的出版社,进入下一个出版程序.整个审稿的过程,从初稿到最后送交出版社,不同的刊物和主编,所花的时间有很大的差异,同时也取决于原稿的质量和作者对原稿的修改速度.此外,在部分国际英文学术刊物上,经常出版一些特刊(SPECIAL ISSUES),出版目的因刊而异,但过程大同小异.特刊的题目多是由主编或编委们共同确定的,有时是学术会议的论文汇编.特刊由1-3位特聘的客座编辑负责组稿和审稿,其程序相对简单,时间也相对花得少些.但不管是特刊还是普通稿件,是否被采纳,关键在于稿件的内容是否与刊物的办刊方针相符以及稿件的学术和文字质量,而决定这些因素的关键人物便是作者本人.作者一旦决定要发表文章,首先要根据学科和研究内容找准将要投稿的刊物,这是关键的一步.国内的作者往往怕自己的英文不好,一开始花在文字上的时间很多,而忽略了对市场的调查与了解.如今西方市场上的英文学术期刊多如牛毛,学术和出版质量良莠不齐,大致可分为上中下三等.第一等是最好的,几乎尽人皆知,刊登的文章是对科学研究有重大影响和贡献的,如《科学》(SCIENCE)和《自然》(NATURE)等.这种刊物数量很少,每年登载的文章数量有限,若能在这等著名的刊物上发表一篇文章,当属幸事;第二等是知名度稍逊一筹的,但往往是一个学科好文章的主要载体,对文章的内容要求也很高,这一等级的刊物数量不少,几乎每个学科都有;最后一等的刊物数量最多,有的一个学科就有两本以上这类的刊物,刊登的文章水平相对较低,但也都是作者原始的科研结果,是今后进一步研究的基础或铺路石.总而言之,对作者而言,一旦决定发表文章,首先要对自已的科研水平有一个正确的定位,只争朝夕在一流刊物上发表当然好,但不切实际的高攀等于浪费双方的时间.搞准定位以后,选刊也非常重要.一定要把各个不同刊物的出刊宗旨和学术范畴(AIM AND SCOPE)看清楚搞明白(通常在刊物的内封或首页的反面,网页上也有),然后根据自已的文章内容选出一本最对口的刊物做为第一投稿对象.一旦确定了刊物,下一步就要好好研究一下该刊物的投稿需知(作者指南/GIUDE FOR AUTHORS),看看其对稿件的格式,图表,参考文献等方面的具体要求,着手设计初稿.文字固然重要,但图表也不容忽视.而对中国作者而言,稿件中还有两个特别重要的地方值得注意,一个是姓名,另一个是联系地址.中国作者的姓名在英文刊物中是以汉语拼音的形式表达的,通常有两种方式,一是姓在前,名在后;另一个是名在前,姓在后.两种方式一中一西,均无可厚非,关键是一旦决定采纳其一,就要一贯如是,不要变来变去.此外,联系作者的联系地址一定要写准确,如果没有电子信箱,可随稿附上中文的通讯标签,以确保回执的准确投递.文章首页上的地址应该是作者从事此项科研时的单位,而不是投稿时的通讯地址.对主要作者(联系作者)而言,若两者之间有差异,应把投稿后的联系地址注明,以示区别(在校样中通常排在首页的下脚注).稿件完成后,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发出.目前许多刊物都接受网上投稿(ON-LINE SUBMISSION),既方便又快捷,而且可以随时查询稿件的进展;传真和邮寄也可以,但一定要搞清楚应该寄给谁,是主编还是区域编辑,以免事后传来传去,浪费时间.稿件一旦发出,算是万里长征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不管结果如何,都是一个很好的学习过程.如果一投不中,也大可不必灰心丧气,可以修改以后再试牛刀,但最忌讳的是一稿多投.有些作者为了省时间,同时把稿件投向几个刊物,图的是“东方不亮西方亮”,孰不知此举利少弊多,尤其是容易损害作者的声誉,应予以杜绝.稿件在出版社内的登记发排和作者审读校样通过终审的稿件需经过主编送达出版社,在出版社内要先后历经登记,发排,出校样,作者审校等过程,是学术文章在期刊上发表的另一个重要步骤,作者在这一阶段有不少工作要做,而且其进展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稿件在因特网和印刷刊物上的发表质量和速度. 1.稿件登记目前,在科技期刊出版中,绝大部分出版过程都计算机化了,表现最突出的就是稿件的发排以及对校样的处理.与十几年前的工作程序和手段相比,如今的出版业可以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首先,这种变化表现为原稿的发送渠道的不同.以前基本的传送方式是邮寄,传真都不多见,所以那时编辑一天工作的开场白就是处理邮件.不仅如此,早年的稿件登记方式也很原始,没有计箅机,更不用说计算机数据库了.新的稿件都是由登机员用打印机打到纸卡上,编号注册后交给编辑.如今情况大不相同了,许多刊物都己经开始在因特网上接受投稿,被接受的稿件可以很快以电子邮件的形式发到出版社,由稿件登记员将所有的信息包括稿件标题、作者姓名、编辑部接稿日期、页码、图表以及联系作者的详细地址和通信方式等等,一一输入出版系统的计算机数据库,速度和效率成倍提高,稿件一旦登记入册,作者会很快收到一封回执,说明稿件已登记完毕,通知作者稿件在出版社的编号以便今后在网上查询.在稿件登记过程中,如果稿件的格式和图表不符合要求或有短缺,出版社会发信向作者索要,同时文章的版权合同书(COPYRIGHT AGREEMENT)和日后的抽印本订单(OFFPRINTS ORDER FORM)也是在这个时候发给作者,如果文中有彩图,会附加一封彩图制版的价格协议书(COLOUR LETTER)供作者考虑和选择.所有这些信函除版权和抽印本之外,作者均需马上回复,否则稿件就不能及时送发到工厂排版,被搁置在数据库里,拖延的时间少的几个星期,多者几个月.对于中国作者而言,最大的麻烦就是通讯地址有误而联系不上.有的作者自已的地址变了,经常忘了通知出版社,故而失去了许多宝贵的时间.另外,一旦收到了这些信函,要仔细阅读,按要求给与及时的回复,缺图表的要尽快补齐,质量或格式不符合要求的要尽力更改.至于彩图,有经费的当然印彩图为好,无力印刷彩图的应尽快告知出版社印黑白的即可.现在,如果作者能提供电子原图,许多刊物可免费在网上发表彩图(WEB COLOUR).另外,还有两个问题是这个时期值得注意的.一个是版权协议书,这是出版社与作者之间的法律合同,一旦签字必须照合同办事,否则要承担法律责任.此外,如果文章中要引用他人已发表的文章中的图表,除征得本人同意之外,还需获得文章发表时的版权拥有者(出版社或学术团体)的文字许可,否则是不能引用的.这项工作理论上应在原稿阶段就处理好,但实际上因为涉及的方方面面较多,往往拖到稿件送到出版社才最后办妥.如果作者本人办理此事有困难,可向出版社请求帮助.因为出版社内均设有专门负责版权的部门,他们可以直接与另一家相关的出版社或团体取得联系,比较快地解决问题.不仅如此,许多大的出版社之间有版权协议,相互之间允许对方的出版物有条件或无条件地引用自已出版物中的图表,这样一来,可以省去作者不少时间和精力.另一个需要强调的是稿件本身,凡是送发到出版社的稿件必须是终稿(FINAL VERSION),一切对稿件文字的推敲和图表的润色均应在终稿之前完成,一旦稿件送到出版社,就不能再改动了,这是一个基本的出版原则.但总有些作者在收到出版社的登记通知书后,又发一份新的文稿到出版社,要求取代原稿.这种精益求精的态度是可贵的,但可惜为时已晚.如果是小的改动,出版社一般不予理睬;如果改动较大,出版社会把新收到的文稿反送回主编,征求其意见和做出最后的审定.这样一来,往往要拖延不少时日,事倍功半,得不偿失.总之,在稿件登记这个环节,作者要快速地向出版社提供所需的材料,并及时通告联系地址的变化,不要借此机会对稿件进行文字上的修改和润色.但不可否认的是,在稿件发出后,有时确有必要对学术内容进行一些小的改动,目的是提高文章学术内容的准确性,这样的改动是允许的,但大多要在下一个出版程序进行,即校样阶段. 2.审查校样如同稿件登记一样,出版过程中的排版工作已今非昔比,计算机已完全取代了老式的铅字排版,速度与质量大大提高.现在一篇稿件从离开出版社到出校样(PROOFS)平均只需几个星期的时间,快的只要几天.而且作者收到校样的形式和途径也变了,以前大多是纸样和普通邮寄.现在,只要作者有电子信箱,校样一律以电子邮件(PDF)的形式发出,作者转瞬即可收到.中国作者在审查英文校样时,首先要检查的就是作者姓名,不光是文章的首页,天头注脚、文后答谢及参考文献等,凡是有中国作者姓名的地方均要一一查到.此外,对文章内的排版错误和必要的改动要尽快地发回出版社,至于改校样的要求和反馈途径,一般出版社会在校样的附信中有详细的说明,作者最好按章办事,不要独出心裁.如果某一个图需要改动,最好把改过的图一同附上,这样可以节省不少时间.总而言之,在稿件发排和审校这个过程中,作者要尽可能地与出版社配合,不应该要么不停地发号施令,要么杳无音讯.这两种极端均不利于文章高速度高质量地发表,也决不是作者或出版社的初衷.恰恰相反,出版社和作者都愿意看到文章的早日出版,双方配合得力,充分利用现在的技术手段,文章就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得以发表,出版社得利,作者得名,何乐而不为?因特网和印刷版的双轨出版在传统的出版概念上,发表文章只有一个含义,即将核红后的校样编汇成刊,印刷出版.但如今,发表文章的含义是双重的,即在因特网和印刷版上的双轨出版.可以肯定的说,因特网的出现,彻底打破了传统的纸上印刷的单一的出版形式. 1.单篇文章在因特网上发表如今,因特网上的电子出版已成为许多学术刊物先于印刷版本出版的一种既快速又简捷的出版方式.这种方式的主要表现形式是把文章登载在刊物的网页上,凡是己经经过作者修改过的校样均能以极快的速度在网上以单篇的形式发表.这些文章统称为待印刷文章,含义是已经发表的文章,等待汇编成刊出版.这种单篇文章先于印刷版本在网上发表的新形式,大大加快了文章的发表速度,一旦作者对校样的更正意见反馈回出版社,几天以后校样即可在排版车间(机房)修改完毕,经必要的技术处理后即可在刊物的网页上登出,与所有的读者见面.这与印刷的期刊相比,至少将出版时间提前一至二个月甚至更多.而且这种电子出版形式还有许多印刷版本的期刊不具备的优势.首先,体现在彩图的处理上.以往因为成本的原因,许多彩图只能印成黑白的,其学术质量难免打些折扣.可在网上,所有原稿中的彩图只要作者能提供电子形式的原图,即可免费在网上以彩图的形式发表.其二,文章中的图表以及参考文献是相互关连的,只需轻轻点击便可看到与之相关的详细资料,而且文章里还可以附加小段的录像或音像资料.其三,网上出版只涉及到单篇文章,一旦校样改正完毕即可发表,不受刊物出版频率和刊物每期发表文章页数的限制,这也是网上出版与印刷版最根本的区别.最后,网上出版还有一个深受作者欢迎的特点,那就是作者可以随时上网查询稿件的进展情况,不受办公时间和地理时差的限制.遗憾的是,在网上出版兴起的初期,许多刊物允许作者或指定的图书馆免费下载文章,但如今这种情况越来越少了.同时网上出版的文章在法律含义上与印刷的文章没有区别,一旦登出便不能更改.如果作者在校样审定时对校样改动较大时,可以向出版社提出要求审阅更改后的校样.这种要求能否兑现,因刊而异,各个出版社有不同的规定.作者如有此愿望不妨向主编或出版社查询.现在,有的出版社为了省时间,抢速度,已经不再鼓励作者审阅校样,但这毕竟是少数.但随着出版业的不断革新和进步,这种少数是否会成为主流,还需看其发展与市场的要求. 2.汇编入刊的文章在因特网上和印刷版中出版网上发表了的文章,根据刊物的大小,稿源的多少以及刊物的出刊频率,分先后汇编入刊.有的文章需等几个星期,有的要等更长.至于一篇文章在一期刊物里的前后位置,是由许多因素决定的.有的刊物按学术内容的份量排序,有的按学科排先后,而大部分是按原稿被接受的时间来排.如果一期稿件中有同一个作者的不同文章,大多数情况下是排在一起,汇编成刊这部分工作大多是由出版社完成的,作者和主编不予干涉,但特刊除外.特刊的发稿顺序在稿件送到出版社时即已由特刊的客座编辑确定了,出版社只需按部就班发刊印刷即可.一期的稿件排定后,连同四封(封面,封底)等一同发往排版车间.现在这一步骤也电子化了,出版社一定稿,相关的信息马上就到了排版车间,不受距离和时差的限制.四封排出后校样会返回出版社审定,主要是检查该期的目录和相关的信息,如刊号刊期等.四封审定后即刻返回排版车间,和所有该刊内的文章一起汇总成一份电子文件,经技术处理后在网上发表.一旦文章在一期刊物的网络版中出现,该文便自动从网上的待印刷文章一栏中消失.这种在网上发表的一期刊物,其内容与印刷的版本完全相同.但它的出版时间要比印刷本早几个星期,从而加快了出版速度.刊物在网上出版后,排版车间对该期稿件的工作即大功告成,下面的印刷工序就由印刷厂负责了.在国外,排版车间(TYPESETTER)和印刷厂(PRINTER)是分开的,通常是两个独立的厂家,跟出版社之间也没有归属关系,是普通的雇佣和被雇佣关系.排版印刷质量高、速度快,价钱合理成本低廉,出版社便会与之长期合作,反之,则会有被炒鱿鱼的危险.如今的印刷厂,计算机化的程度很高,印刷的质量和速度也比从前高很多.一期刊物印刷装订后,很快就会发往世界各地的订户,与读者见面.而作者免费的抽印本和增刊也将在印刷版的刊物出版后不久发给联系作者.在这段出版过程的最后阶段,中国作者应该特别注意的方面有两个.一个是对姓名的最后确认,如果网上发表的文章中有错误,要马上通知出版社纠正过来,只要时间来的及出版社是可以将网上作者姓名的错误改正过来的,而且可以避免在印刷版中再错.第二是确保出版社有联系作者的最新通信地址,任何单位、路名、邮编等变化均要及时通报出版社,而且在信中要注明文章标题和该文章在出版社的编号.如果没有正确的地址,作者应得的免费抽印本和增刊就无法邮寄到作者手中.一般来说,等到作者收到抽印本,文章的出版过程即大体告一段落,个别的刊物还要出电子版,把文章刻到电子光盘上(CD-ROM)等等,但这大多只是技术上的处理而已,与作者没有直接的关系.总之,统观当今的学术期刊出版界,正处在一个历史性的变迁时期,着重体现在出版形式的多样化和出版过程的计算机化.这种变化既扩大了学术交流的范围,又加快了信息传递的速度,对人类科学研究的进步和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但这种变化目前并没有影响到学术期刊的基本运作机制和结构,学术期刊仍然是主编负责制,由出版社负责出版与发行.所以,在今后很长的时间里,科研人员要发表文章,还是免不了要和主编和出版社打交道.而对于中国的作者而言,在国际英文期刊上发表文章,除文章本身的学术价值和作者的英文水平外,关键是要认真地做好市场分析,选准刊物,有的放矢,如此便能增加稿件的竞争力,被更多的国际学术期刊接受.在稿件被接纳之后,作者应快速准确地应对出版社的要求,如此则可以有效地加快文章的出版速度,并保证最后的出版质量.“一回生,二回熟” ,“失败是成功之母”,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中国学者与国际间的学术交流不断扩大与深入,西方学术刊物中来自中国的文章肯定会越来越多,质量也会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