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需一些较难的,现在就要.难不说,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23 19:02:41
急需一些较难的,现在就要.难不说,
x}YoY_ d,.m[(`^U3i' 97n)̪iA#nܸ˹|gvثGSv ~5TL5\ZY~_'_e0tptwj6D-Q7g.dCoyMx6yn[P/ݎ2;37OnLo^Ӡ0+?b5sٲU.*M4"eo~6o"{FtJ{JQ~Z/ԯw}BoG ܡ!:sHlUj?2ԘnLGmh5GE^J.K'svj@+nՌn޶UBUiλJ)@trWwlA49eɨ>}t Z;zQwٽ=Cz6\W:FίĂ1S~٭Ӝxh?x^>k:5yB?s^[]=I,B_UOjm*Ӳv(6޶{x kD^Ҳ[Ȯ(RBwRyE ݸm'ej")ȃ.J'D-֛EӤ :gue'WT RlUW~{zpM 1L?Vm:Ԓ. H$v'μ:7rZ&T6xQכvfILR?͒襼zN?i\ͨ 13y.c_9eѪgG5y\նCJ816Uh#T2k96-5Nu&(Oq!S#;1]"P ADoL"tNtexqN`=2>y;vDr99j`]:c4%t^,]jY5WQ{wCEub{K?lW:f;!( 9q慳0+9omClOo98%̾vj X<=Cor.h!iR棝8wF*]ɪBu8h|&5:eVbHjSK>hIihL=M}2%[|?1?A<:ݒZ`r5ͭu^|_RM!o֎ΗCk9We:hB,-Ĵ_pYr +8{hkMOعSnUDkM;c:|x{Һ;:wMb{[]ZizϓqqEtY=D4t: -]U7x,9͹ѰhTn ﻵ* 'pxN_(o#|〺w򪁣J 3|s];͋ uO .Uh~+B>G ‚Q 2UÛ{ 6fq9-[tY2'$j 't2]KWI:wFrՖZj[!yItHfёrIڊTB%N6'0aYX>sE.ml2H >6 el_bOٹcFPwEu; ]qMV,w+w.VOV9]Im'$AiP$耪ӹ!>@@\*|7ꖨԞ[̪?Q3I޽ dDGUbzMAWBHTv?j 9Y{ŋۻ ̠^Dܝoű#ְɿHKO%Ѽs"MήN&A8Vk۸E)G8+]%]0`R/m;۾]$"]eB,*4q1!q}:Cl*jjG7nǂE!HN +]x$#f-cy lqNYWͨdɮU" GS#l}ysx< Jh)LVw4Q[Lᡄ9dicS~y =v!MCrT,}|Vo$b/) $UfsԹ?NPՀmz(vfNnLU;'̷duyx*SMX> TW Q)q:%wRRͦ 4JqaEg;!ӆw_Y鈨h ͶP@0fS5WޠĪ"Q4+"ήjw'H'҄@kΦٕ373ˬ]򵷔ݧs龿saUyt(ɽfhY݃3Jٻ몊/.:;q(J|Y୭Z]]YYC$]$id_`KIù>?g,}|||Fg<*E=h\?UQ1|̬KPI2z+ L=m߰ArzQwIweR)Z͏=yl++W1MEH&Oc s<Srč[ۦa"xVrb 7:&pT.m %t &L!o"T!M™4r*b.ŒJ]nsOhɡB]Uc5q@{yvI봠<8"]~ǚPpJڅMF(ܞ? EBq$xyA$-GVX&' lI1agRj)i y=!x87$/"= TqK'1; b3Mpr9!IeDKx4zm"\rt&f=%(7@ ܝU#&Y0bOc0&c/< !L e*e!ˑAĠnb("bA,$]Hʁi[ћ~(]'ug|f`e.ac5cs @/cUT"R@lH Z@XheמE|goY7KXU+M9('+rꆪ:[+*@ڡlC1c$MLjB&ɷǙor{Of ;7O1,?in~罝}*WeA:nԅu oX86OQN} ]w+-*.,  $|[j&[V0.5]i1!Ȉ&2m-郙h+fmK]QAiL;63hNѭ†aܸj)J%VYwOi>ժ$?LfG0H?UaI͉>.90>@,)PMsƫs'}۩-Va$EfmB@GZ%jDNnH!Xs[g[?s8, (fU5 *+bڭ l.0:騥k1`Xiv _mXWvnݝ&>l3sǹP:7!_2 Ėj^U5uxYhr"ICcaǻ'^"m.^Fzx4mؗdYܳj=,/"w7ڼ o- H r ?+QMkʍG<VY|%[J?c|Njpnqb ֆPٱ7,Iɽ2H7y2&DeL. \:m5c2>4XL(m< )w?J؊ M#hA25a 6l].$~"9Q<ֱ'rj M |XO0~Ev-YכEMP\ >l;N =lL㙥i>2ksB )}b68Kg}Pqvo)@h+rsbk828^UK]$wmUݝf":6$r`P(f?ZDYHZ3Lp eO[1RȻʕ۹DO`Y4S C2=:p.;;G^O~BY(Xd)XAUub ^x$]{bRt *NfP &r"p3Pw$8)ϊ~1|S[U` xz vńQС/NQVGέ#pF$ v 㼽ٹw5fycƭ%b(Ēdpˊjj^L!&+MJ֏%Q[$+/k<ȑOgQJ%XF|7/NJL3"f"pEiz"oi i3Cl Chyd .}| cB⑤n!O=. NI)dKcX 0(:Ϲ UO>Dc&_tE;ƞm ?Y09) /xi4O\zEؕ=ɀy:Uu0;Jljw?i"zꉓ;:% 7t$bݡ ?zØf'04a26U# P_lI%P 'PSr覷WEsc([7v2Dwž?r sJt9W =́Asl hr%?_Tn  iɉQE,g^w7IcEx!QNRֻFr8ϾlPN2;,?qnjD*a:&eoە$J". z!mL]ZH I#B9 (#)؏ UvAPR4XX[jwޡcAL6™a֌] 5?+y”7%{=8y dKGeO;nb1N*jR0Ѧڤmt|~iYlL:ljl8ŏ~5¥l q@G ȗ1{DZ-PKAP$@ly7rh q ڃ+7q";CX"PjV'^9ȓf+*iDW=5{ofMgUu.pxX%qfoM?OT>eEI]9IزY6A9I)|P=^KȐ]pd~U+5 B yKno{|s" P˸H:W+(QZ@&sLh!`ݭp@>ϡZOK4m-]7n ƫ"go,!`VĤ$t#!M 1ǖbKVt&]bkuPVդFxF=HũH8 7Ȁ K*Fls4Dd?y6;I ) D8BtShZZ3RV˸H92' ^Eu\*.쬘[B&u+?J6zc]JdD:I"XD2^10_6R37Pw(iGV,Gm8Gt:*o\ (kp-Ap23dYxToUȭ",zO 0C.*ih*=5j-ȍtowTtnRMټEDN@))\!YuUG0.\3lQq,Gc ugy>Cͩ ]UmH9zh S\U̍KȖOy$\=ym#e@S 89"P i;qIHo &xho+amv}+zzYF ?K6$>O[ķNHx0s?WN$!=)QPPIIQ u(-`vI^NL.?d^kR>r:IK2 H:9"+~FzRw 8o`( (K]?/ILK'9a/t䧹!~`a8s.Px _hܠDZFwC͔t0>ÄD 52 %Hx>3sŏg:݆"h #` LlrNPZ(W"`ZOE FSa=KjI<=-O-κnco>cf:'+Ŋv}\ndH9MS$ J6_zI&D!ʃ5/>I濕honJ$x 6PJ@5b /0w~cQH𹆉w+YdΘ=g> J[4ZeEξl:lڽtT]n"1Sy~DIn|3=3e%#V?h0D+f̉Mdk u6d%Cůƻm29kvBᢲNXL:p"㗗aݙo|^<2T=mqvrK(O]=#evࣧrx3 ,8X)m^G?% a:g"V3LH7YWw5;DK t'[}6fl* D?ZK*NفMV\,[ewK;qZc& Fs 6DhW]>QaئPB.cJoEc:hSYwX61QH}8z(= S,=R;#Q5YW;;5嗮-ZtӾNY"f{˿8_kԩ0*Zwֳg/fg^LKϻyĻ6^"_z+kԯ~7hTo_ډC+*0^J%;+:ARgVښGf#ɦG ʤp5/eEGa2ycE_DDXHcAɗ,9/ul,TuBYu(YřA*ZiXy\SbqI NfNk~Њ8Svαs Ũ:`$Z]G)*z+PE/^5Xw-O7SNoG =z-$zde΀s1Ry,vX{#%4RTԬǞ|᝞$Ё7~H+Rno/?ZľSm~H(4^Ʌw3A[hߧGjRgY2Q%ym"ȫ7LdD> bM .vZU!~}u#q߻cGM͕Xy~C׏[/i޸0sn~xt$ݣ9tn A.Oʖ;ܲ nzq2/%zeEK.)l&$mUD""YRt[խ3ވ,i^c||M3rE{HPu?_!1԰V!ˤ}I&?AcdAH D? 'M؉\IA2Ƶ8v\tS&8b&Yi%.Uճ}}(mm"ĸ#Tu(Ih%O~Wl!mhCa/ )n</#e`saZvd&= 9e",|oO$u %fo(!fB50.w{?E*Z&Rusa:$_Wt!$jLMVmt!4E_]$_Q]jHj*Œg3(tNŽ{,tɜ:`puK^05%g-zmL~M>J!W>Ċq2r&:Qğ bMK's)KGwhM$BMqQbxOWYצ+᧹E8XX=8`0޼īˣp כvv%,۷>'`3Lq:f88< c$A[\ 1΅Q9/"a"H6Z//ORʦ*dS!9;Wijӝ/@|㙓*yZb;8=:ᢏ%b˒/ j^BtWjvs\7t^ĥ0NoOm:_QksPcޏ / 9$LBHkDžfH/C59lzu8+w7Hrږ3ș᥼NP:\{ѱY ڳJa+zxV נq0>YtKae8RDVuru~8_`@RIM~ǯO=9\ߏڹ?\ R5t%7dHEJ%$1N4ϰdAT2'Q:G[ѯ{0Jxr0:A2 lS'$0`2hBë,p^sMDޠ %@R=њ 1-d0 |,JS~'?۷."RQ;Ҫ{n7ҩsư%{vwLX۸JThRߙ "&UӧL ]NL>Pwk>ۈf}|ܞ34,:Eo+ֻu@l7Ho_2. 6)\f:bu5?] \MY)OSzw{pDuv뢙R+Kpx ڹ\y:xXA}acWѯVٯ3/Uݸgqy^_Ko5WQb<1+B=ƿş Aa'PB}n, ]q7~F 2pe/~ѧϭm/V(<ϯ8&~>]_0p/|SA^"jڂ"1|Gjt> SjU, bk Ug@  (xWoWTz{X:G'tB颁VO'ؕ=D.ˁ:,Q$IQs]ە+.\k.̕-ޠ&7[a;02,$pAb!(vPþwo23d( 7U1}3ѠsL!0+E8YߋhiS5)δ1_Fe l|aJYƜ:f*&J2 ,m4ظInUHE9* m'{sٹl~PIɷv̅>Y!)jxN8: yw ] 4Oސ%{) _o-pW4cf%fS xf UY\[*~@RL*%X2-''UHѥ|E`U~P[Y&qVBgOW&ov?ISȗnI3SU,9OF!DF}_t Oa]CbHBbz +3f30`p*!E–BӃ7dB98x߾wUx`廚͇׳~^XP4bo,p*Q'e$o4zLCO.e1ҳ0öӸS+=x\OW/ḇ̴$HNG[{NT

急需一些较难的,现在就要.难不说,
急需一些较难的,现在就要.难不说,

急需一些较难的,现在就要.难不说,
某人在山谷呼喊声,假如从呼喊声到听到回声共用3.8 S,设人距山谷646M,问声音在山谷中传播的速度?
听到回声声音所走的路程是646*2=1292m 时间是3.8s
那么速度就是 1292m除以3.8s

声学在整个初中物理中占得比重很小,在中考中也占不了一二分。所以不要找难题和偏题花费太多的精力。只要把一般的知识点掌握就行了。只要注意声音的三要素音调,响度,音色。以及介质,声速等等就可以了。

声现象综合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钓鱼时不能大声喧哗,因为鱼听到人声就会被吓走,这说明( )
A.只有空气能传播声音 B.空气和水都能传播声音
C.声音在水中的速度比在空气中的速度小 D.声音从空气传入水中,音调发生了变化
2.下列四个句子:(1)这首歌调太高,我唱不上去;(2)引吭高歌;(3)她是唱高音的;(4)...

全部展开

声现象综合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钓鱼时不能大声喧哗,因为鱼听到人声就会被吓走,这说明( )
A.只有空气能传播声音 B.空气和水都能传播声音
C.声音在水中的速度比在空气中的速度小 D.声音从空气传入水中,音调发生了变化
2.下列四个句子:(1)这首歌调太高,我唱不上去;(2)引吭高歌;(3)她是唱高音的;(4)请勿高声喧哗.其中“高”字指音调的是( )
A.(1)(2) B.(2)(4) C.(1)(3) D.(3)(4)
3.关于声音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发声的物体不一定在振动 B.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 利用回声可以测海底的深度 D.声音在空气中比在水中传播的快
4.下列的实验和实例,能说明声音的产生或传播条件的一组是 ( )
①在鼓面上放些碎纸屑,敲鼓时可观察到纸屑在不停地跳动;②放在真空罩里的手机当来电时,只见指示灯闪烁,听不见铃声;③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比较两次的不同;④锣发声时用手按住锣,锣声就消失了。
A.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5.在图1给出的城市道路交通标志中,表示“禁止鸣笛”的是( )
A B C D
6.正在拉二胡的一位同学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这样做的目的是( )
A.使二胡发出不同的音调 B.为了获得更好的音色
C.为了获得更大的响度 D.阻止琴弦振动发音
7.一场大雪过后,人们会感到外面万籁俱静。究其原因,你认为正确的是( )
A.可能是大雪后,行驶的车辆减少,噪声减小
B.可能是大雪蓬松且多孔,对噪声有吸收作用
C.可能是大雪后,大地银装素裹,噪声被反射
D.可能是大雪后气温较低,噪声传播速度变慢
8.图2中,老师用同样的力吹一根吸管,并将它不断剪短,他在研究声音的( )
A 响度与吸管长短的关系 B 音调与吸管材料的关系
C 音调与吸管长短的关系 D 音色与吸管材料的关系
9.小白兔能分辨出门外不是自己的外婆(如图3)主要是依据声音的( )
A 响度 B 音色 C 音调 D 频率
10.人能感受的声音频率有一定的范围,大多数人能够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大约是20-20000次每秒。人们把低于20次每秒的声音叫次声波,把高于2000次每秒的声音叫超声波.大象进行交流的“声音”是一种次声波,人类听不到大象的“声音”,是因为( )
A.大象发出的声音太小 B.次声波无法传到人耳
C.次声波的频率大于20000次每秒 D.次声波的频率小于2次每秒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
11.男同学说话声音“低沉”,是指男同学声音的______低,这是因为男同学说话时,声带振动比较_______的缘故.
12.在扬声器纸盆内放些碎泡沫,当扬声器发声时出现图4所示的现象,这现象说明了声音是由于物体的 发生的。声音可以在 中传播。
13.水牛“哞哞”的叫声和蚊子“嗡嗡”的叫声相比较, ______叫声音调高,________叫声响度大。
14.在月球上没有空气,宇航员只能通过无线电对话交谈.这是因为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___,声音在________中不能传播.
15.联欢晚会上,口技演员惟妙惟肖地模仿一些动物和乐器的声音,他主要是模仿声音的______,台下观众听到口技演员的声音是靠_______传播的.
16.天津市公安交通管理条例规定:汽车在市区的街道行驶,不准鸣喇叭。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这是为了减小 ___。
17.敲鼓时撤在鼓面上的纸屑会跳动,且鼓声越响纸屑跳得越高;将发声的音叉接确水面,能溅起水花,且声音越响溅起的水花越大;扬声器发声时纸盆会振动,且声音越响纸盆振幅越大。根据上述现象可归纳出:(1)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__产生的;(2)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无声手枪”是在 处减弱噪声的;在公路和住宅间植树造林是在 中减弱噪声的。
19.蝙蝠发出的是人耳听不到的 ,它能准确地判断障碍物或捕捉目标的位置,是由于回声定位的原理,科学家利用这一原理发明了 装置,可探测海洋深度、绘制水下数千米的地形图等。
20.一艘快艇在平静的湖面上启动并向岸边驶去,水中鱼可听到马达声、岸边散步的人也可听到马达声。若距快艇的距离相同,则最先听到快艇启动的马达声的是 ,这是因为声音在空气中比在水中传播速度 。
21.图5中甲、乙是两种声音的波形图,从图形可知:
图 是乐音的波形,图 是噪声的波形。
22.1986年1月29日0时38分(北京时间),美国的航天飞机“挑战者”号爆炸,大约经过13h后,它的次声波传到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的北京监测站(香山),其间的路程达14300km,则次声波的传播速度约是_________km/h。
23.雪后的闹市区,虽然仍旧车水马龙,但并不显得非常吵杂,这是因为___________减弱了噪声;花草树木茂盛的公园里显得非常幽静,这是因为____________能吸收部分噪声,使噪声减弱的缘故。
24.将手表放在枕头下面,隔着枕头能够清楚地听到手表“嘀咕”声,这说明枕头的传声能力比空气的传声能力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计算题(第15题4分,第16题5分,第17题6分,共15分)
25.假如你的邻居经常引吭高歌,影响你休息和学习,你能想出办法来减弱这种噪声的干扰吗?
26.给你一根钢锯条,你能设计一个小实验来验证声音的响度与声源的振幅有关吗?说说你的做法。
27.人用锤子敲击一段较长的铁管的一端,另一人在铁管的另一端能听到两次声响,请说明两次声响各通过什么介质传播的?若两次声响的时间间隔为2S,求这段铁管的长度为多少?(已知声音在铁中的速度V=5×103m/s)
B卷
一、选择题(第1、2题各2分;第3、4题各3分)
1. 小平在高处用望远镜眺望,他看到了远处有一位铁匠在工作,若铁匠以每秒一次的节奏锻打铁块,在他看到铁匠最后一次锻打铁块的同时听到了打击声,随后还听到了两次打击声,则铁匠与小平的距离约是( )
A、240m B、480m C、680m D、1020m
2.如图6所示把正在发声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闹钟和罩的底座之间垫上柔软的泡沫塑料,逐渐抽出罩内的空气,闹钟的声音会逐渐变小,直至听不到声音.这个实验说明了( )
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声音必须通过介质才能传播
C.声波在玻璃罩中发生了反射 D.声波在传播过程中能量逐渐减少
3.为了探究声的产生条件,有人建议利用以下几个实验现象,你认为能说明问题的实验是( )
A.放在种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把种罩内的空气抽掉一些后,铃声明显减小
B.使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溅起水花
C.吹笛子时,手指按住不同的空便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D.在吊着的大种上固定一支细小的笔,把种敲响后,用纸在笔尖上迅速拖过,可以在纸上画出一条来回弯曲的线
4.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悦耳动听的歌声是由歌唱家的声带振动发出的
B.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C.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D.声音在各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一样的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5.如图7甲所示,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 ;如图7乙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这个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请你设想一下,假如声速变为0.1m/s,我们的生活会有什么变化?请写出两个合理的场景。
答:场景一 ;
场景二 。
7.如图8所示,是猫、蝙蝠和海豚的发声频率范围和听觉频率范围,三种动物相比较,发声频率范围最的动物是_______,听觉频率范围最大的动物是_________.
8.唐诗《枫桥夜泊》中的“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诗句中体现出的物理知识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两点)
9.武汉小学生聂利为了探究“蜜蜂靠什么发声?”她剪去蜜蜂的双翅,蜜蜂依旧发出“嗡嗡”的声音,结果表明:蜜蜂并不是靠 发声的。她用大头针捅破了蜜蜂翅膀下的小黑点,蜜蜂就不发声了。聂利认为蜜蜂的发声器官就是小黑点,不管聂利的发现是否正确,我们应该学习她的 。
三、计算与探究题(第10题4分;第11题6分;第12题6分;第13题4分)
10.如图9是某吸音室墙壁上的楔形物体。
(1)请作出图中光线在楔形物之间的反射路径(仅作两次)
(2)根据你的作图,吸音室墙壁做成这种形状的目的是 。

图9
11.在声音传播的实验探究中,小红和小芳做了下面两步实验:(1)将两张课桌紧紧地挨在一起,一个同学轻轻地敲桌面,另一个同学把耳朵贴在另一张桌子上,听传过来的声音大小。(2)将两张紧挨的课桌离开一个小缝,然后重复步骤(1),比较声音的大小。
请你帮他们分析,将实验现象和分析结果填入下表中:
条件 现象 声音大小 声音靠什么传播
两张课桌紧挨时
两张课桌之间有一个小缝时
分析与论证:声音靠 传播到远处。
12.在探索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时,小丽作以下实验,但忘了记录,请你帮她把记录填写完整:
(1)使音叉发出不同响度的声音时,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是不同的,说明响度
与 有关;(2)使音叉发出相同响度的声音,距离不同时,听到音叉的声音的响度不同,说明响度与 有关;(3)使用听诊器和不用听诊器在同样远近听心脏跳动声音的响度不同,说明响度与声音 有关。
13.下表列出了相同条件下不同物质的密度及声音在其中传播的速度.
物质 空气 氧气 铝 铁 铅
物质的密度/(kg•m )
1.29 1.43 2700 7900 11300
声音传播的速度/(kg•m )
330 316 5100 5000 1300
根据上表提供的信息,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 声音传播的速度随着物质密度的增大而增大
B. 声音传播的速度随着物质密度的增大而减小
C. 声音在金属中传播的速度大于它在气体中传播的速度
D.声音在金属中传播的速度随着金属密度的增大而增大
2006年秋季期期考八年级物理(上)复习练习题(一)
(第一章 声现象)
:班 学号: 姓名:
一.单项选择题:
1.超声波是人耳听不见的声音,但它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下列设备中,利用超声波工作的是( )
A.验钞机 B.微波炉 C.电视遥控器 D.潜艇上的声呐系统
2.你观察过下列现象吗?安静的傍晚,狗竖起耳朵在警觉地谛听.这是由于( )
A.狗听到很远处的人们手机的对话 B.狗听到火星发出的声音
C.狗听到人耳所不能觉察的某些高频率的声音 D.狗听到无线电波
3.控制噪声是城市环境保护的主要项目之一.下列措施不能减弱噪声的是( )
A.大街小巷两旁种草植树 B.市区禁止机动车鸣笛
C.摩托车的排气管上加消声器 D.在一些主要干道旁设置噪声监测设备
4.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发声体都在振动 B.声音和光一样都能在真空中传播
C.人们常用音色来区分是何种乐器发出的声音 D.公路边植树既可以净化空气,也可减弱噪声
5.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在音乐会上,人们常用响度来区分是何种乐器发出的声音
B.用一根棉线和两个纸杯可以以制成“土电话”,说明固体能够传声
C.刮风时,我们能听到树叶发出的声音,说明树叶在振动
D.公路边植树,既可以净化空气,也可以减弱噪声
6.物理教科书上有下列两则信息,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上述两则信息,可以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人凭听觉能发现飞行的蜜蜂和飞行的蝴蝶
B.狗凭听觉能发现飞行的蜜蜂和飞行的蝴蝶
C.猫凭听觉能发现飞行的蝴蝶,不能发现飞行的蜜蜂
D.人凭听觉能发现飞行的蜜蜂不能发现飞行的蝴蝶
7.夏天人们在购买西瓜时,有经验的人总是把西瓜拿在手中拍一拍,根据声音判断西瓜的成熟情况。这种选瓜的方法主要是依据声音的( )
A .响度不同 B .音调不同 C .音色不同 D .回声大小不同
8.在日常生活中,常用“高声大叫”、“低声细语”来形容人说话的声音,这里的“高”、“低”是指声音的 (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音调和晌度
9.医生在诊病时使用听诊器,听诊器( )
A.能使心脏振动的振幅增加,响度增大 B.能改变心跳的频率,使音调变高
C.能改变心跳的音色,使声音更好听 D.能减小声音传播过程中的能量损耗
10.我们平时所说的 “女高音”、“男低音”,这里说的“高”和“低”指的是( )
A.音色 B.音调 C.响度 D.速度
11.1994年,天文学家观察到苏梅尔——列维慧星裂成二十多块大的碎片,撞击木星,产生巨大的爆炸。但是地球上的人们却没有听到一丝声响。以下猜想最符合科学性的是:( )
A、这种爆炸本身不会发出声音; B、爆炸声传到地球后,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
C、这种爆炸发出的声音太小; D、木星与地球之间存在很长的真空带,没有传声介质
12.如果“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的速度变为1米/秒,则我们周围的世界会有什么变化?"关于这一问题的讨论,一位学生提出了下列四个有关的场景,请你判断不正确的是( )
A、教室内学生能更清楚地听到教师的讲课声 B、铜管乐队在会场内的演奏效果将变差
C、汽车的喇叭不能再起到原来的作用D、我们听到万米高空传来的客机声时,却不能看到该飞机
13.图15中,老师用同样的力吹一根吸管,并将它不断剪短,他在研究声音的( )
A、响度与吸管长短的关系 B.音调与吸管材料的关系
C、音调与吸管长短的关系 D.音色与吸管材料的关系
14.关于声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我们能区分出小提琴和二胡的声音,是因为它们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
B.我们无法听到蝴蝶飞过的声音,是因为它发出声音的响度太小
C.敲锣时用力越大,它发出声音的响度越大
D.歌唱演员引吭高歌,其中的“高”是指音调高
15.下列关于声的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声在固体中传播的速度都比液体中的声速大
B.声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等介质中传播,声也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中考、高考期间要求学校周围噪声大的单位停工是从声源处减弱噪声
D.声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环保角度的噪声一定是由物体无规则振动产生
二.填空题:
16.如图1-3,医生正在用听诊器为病人诊病. 听诊器运用了声音 (填“具有能量”或“传递信息”)的道理;来自患者的声音通过橡皮管传送到医生的耳朵,这样可以提高声音的 (填“音调”或“响度”).
17.东林书院名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表明声音可以在 中 传播;用小提琴和二胡演奏“二泉映月”乐曲时,我们可以根据声音的 不同来加以辨别。
18.科学考察工作者为了测海底某处的深度,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1 4 s收到回波信号。该处海水深 m(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约1500m/s)。这种方法 (填“能”或“不能”)用来测量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
19.如图a所示,伍实同学用示波器、钢锯条和台钳研究声音的响度.他将钢锯条的下端夹紧在台钳上,上端用手扳动一下,使钢锯条振动发声.实验中,他进行了两次实验,第一次锯条发出的声音响,第二次锯条发出的声音轻,他同时观察到示波器上显示的波形幅度分别如图b、c所示,则他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图d、e是两种声音的波形图,从图形可知:图 是乐音的波形.请提出一种控制噪声的方法 .

(第32题图)
20.隔墙有耳表明:
21、噪声是城市环境污染的一个主要来源,其中有三大部分:工业噪声、交通噪声、居民噪声。请你分别列举出一个工业噪声和一个交通噪声的实例。
工业噪声: 。
交通噪声: 。
22、乐音的三个特性分别是响度、 和 .女同学的声音较尖细,是指她声音的 较高.
三.实验与探究题:
23、生活中常常有这样的感受和经历:当你吃饼干或者硬而脆的食物时,如果用手捂紧自己的双耳,自己会听到很大的咀嚼声,这说明 能够传声;但是你身旁的同学往往却听不到明显的声音,这又是为什么呢?请从物理学的角度提出一个合理的猜想: .
24、小敏和小晖跟爸爸去钓鱼,他们来到湖边跑来跑去,并大声谈笑。爸爸说:“你们俩把鱼儿吓跑了,我怎么钓啊?”鱼儿是怎么被吓跑的呢?
小敏猜想:鱼儿离人较远,可能听到人的吵闹声被吓跑了。
小晖猜想:鱼儿没有耳朵,可能看到晃动的人影被吓跑了。
请你针对他俩的猜想,各设计一个方案,验证他们的想法是否正确(符合就地取材、现场实施的原则)。
方案一: ;
方案二: ;
25、已知空气可以传播声音,请设计一个简易实验,证明固体也能够传播声音。请写出实验所需要的器材、实验步骤以及实验分析与结论。要求设计的实验其有可行性,要符合安全原则。
( l )实验器材:
( 2 )实验步骤:
( 3 )实验分析与结论:
26、生活中常常有这样的感受和经历:当你吃饼干或者硬而脆的食物时,如果用手捂紧自己的双耳,自己会听到很大的咀嚼声,这说明 能够传声;但是你身旁的同学往往却听不到明显的声音,这又是为什么呢?请从物理学的角度提出一个合理的猜想。
四.综合应用题:(24分)
27、1985年圣诞节前两天,美国内华达州有两名青年万斯和贝尔纳普,如痴如醉地收听收音机里的节目,他们将音量开到最大,疯狂的噪声使他俩精神失常,发疯似的将室内的一切家具陈设统统砸烂,随之又用手枪开枪伤人,最后双双自杀。成为轰动西文的新闻。以上事例说明了什么?
28、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条件,有人建议利用以下几个实验现象:
甲: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把钟罩内的空气抽出一些后铃声会明显减小。
乙:在吊着的大钟上固定一支细小的笔,把钟敲响后,让笔尖在纸上迅速滑动,可以在纸上画出一条来回弯曲的细线。
丙:吹笛子时,手指按住不同的孔便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丁:使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会溅起浪花。
你认为:能说明声音产生条件的实验现象是哪一个或哪几?其他现象虽不能说明声音产生的条件,但是分别说明什么问题?
29、假定有前后两次声音传到人的耳朵里,如果这两次声音到达人耳的先后时间间隔大于(或等于)0.1 s,人耳就能够把这两次声音分辨开.也就是说,如果两次声音传到人耳的时间间隔不足0.1s,人耳就只能听到一次声音。某农村中学8年级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为了体验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的物理现象,他们请一位同学在输送水的直铁管道(充满水)上敲击一下,使铁管发出清脆的声音,其余同学沿铁管分别在不同位置耳朵贴近铁管听声.实验结束以后,A同学说自己只听到了一次响声;B同学说自己听到了两次响声;C同学说自己听到了三次响声.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v气=340 m/s,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是v水=1700 m/s,在钢铁中的传播速度是v铁=5100 m/s.请你通过计算说明:在铁管上某处敲响一次,A、B、C三位同学的位置到敲击点的距离各在什么范围内?(请写出计算过程和对结论的分析过程)
30、图1-4是在高速公路上用超声波测速仪测量车速的示意图,测速仪发出并接收超声波信号,根据发出和接收到的信号间的时间差,测出被测物体的速度。图中P1、P2分别是测速仪发出的超声波,n1、n2分别是汽车反射回来的信号。设测速仪匀速扫描,P1、P2之间的时间间隔⊿t=0.1s,超声波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是v=340m/s,若汽车是匀速行驶的,则根据图可知,汽车在接收到P1、P2、两个信号之间的时间内前进的距离是多少m?汽车的速度是多少m/s?
我也是初二的 第二张试卷找不到答案了 很抱歉 但是我们可以讨论讨论 谢谢 交个朋友吧 QQ 747964939
参考答案:
A卷
一、1-5:BCCDB 6-10:ABCBD
二、11.音调;慢 12.振动;空气 13.水牛;蚊子 14.介质;真空 15.音色;空气 16.噪声污染 17.振动;振幅越大声音越响 18.声源;传播过程 19.次声;声纳 20.鱼;慢 21.甲;乙 22.1100 23.雪;花草树木 24.强
三、25.(1)提醒邻居小声唱歌;(2)建议邻居把门窗关上,同时关上自家的门窗,这样可以把声波一部分反射回去,一部分被吸收掉;(3)自己的耳朵塞上耳塞或棉花团
26、把锯条的一端固定,例如夹紧在抽屉缝里,用手指使锯条伸出的部分弯曲,一松手,锯条由于振动而发出声音。若锯条弯曲的越厉害,松手后听到的声音就越强,反之就弱。
27、铁管、空气
∵两次声响相隔时间为:t空气-t =2s
设两次声响通过的距离(铁管的长度)S相等
∴ 解得S≈729.6m
B卷
一、1.C 2.B 3.BD 4.ABC
二、5.发声体在振动(或音叉在振动或发声的音叉在振动);空气能传播声音(或气体能传播声音)6.行人不能及时听到汽车的喇叭声而发生车祸;百米赛跑时,终点裁判已经记时,但运动员还没起跑 7.猫;海豚 8. 物体振动发声;空气可以传声;利用音色可辨别发声体是钟 9.翅膀的振动;探究精神
条件 现象 声音大小 声音靠什么传播
两张课桌紧挨时 大 课桌
两张课桌之间有一个小缝时 小 空气
三、10.吸音 11.固体
12.(1)振幅 (2)距声源的距离 (3)传播方式 13.BC

收起

八年级物理《声现象》测试题 (45分钟)
一. 单项选择题:(每题4分,共24分)
1.下列几种环境中,不能传播声音的是( )
A.真空中 B.固体中 C.液体中 D.气体中
2.将敲响的鼓面用手一按,响声立即就停止了。以下原因正确的是( )
A.声波传到鼓内去了 B.鼓面停止了振动
C.鼓的振动变快了 D.没有传播介质
3.下...

全部展开

八年级物理《声现象》测试题 (45分钟)
一. 单项选择题:(每题4分,共24分)
1.下列几种环境中,不能传播声音的是( )
A.真空中 B.固体中 C.液体中 D.气体中
2.将敲响的鼓面用手一按,响声立即就停止了。以下原因正确的是( )
A.声波传到鼓内去了 B.鼓面停止了振动
C.鼓的振动变快了 D.没有传播介质
3.下列现象中,利用回声的是( )
A. 渔民利用声纳探测鱼群
B. 雷雨天时,先看到闪电后听见雷声
C. 打鼓时,我们能听到鼓声
D. 录音棚内用软泡沫塑料隔音
4.在公路旁的医院、学校以及政府办公的场所附近都有交通部门设立的“禁鸣标志”。,图1中所列出的标志中,禁鸣标志是( )
A B C D
5.如图2,小白兔能分辨出门外不是自己的外婆,主要是依据声音的( )
A.响度 B.频率
C.音调 D.音色
6.以下利用超声波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人们利用超声波清洗钟表等机械
B. 医生利用超声波振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
C. 人们录用超声波作为载体传递图文信息
D. 人们利用超声波发出追求异性的信息来诱捕老鼠
二.填空题:(每空格2分,共32分)
7.由于___________效应,人们可以准确地判断声音传来的方位,而且听到的声音是立体的。
8.据说18世纪末19世纪初,著名的作曲家贝多芬在失聪后是用牙齿咬住一根木棍的一端,将另一端顶在钢琴弦上来听自己演奏的琴声,从而仍然能继续谱写出伟大的音乐作品。贝多芬是利用____________的方式听到琴声的。
9.音乐会上,音乐家正在演奏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优美的音乐是由于琴弦的_________产生的,这动人的乐曲是通过_________传到观众的耳朵里的。
10.蝙蝠可以靠超声波发现昆虫,这说明声音可以传递___________;外科医生可以利用超声波振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这说明声音可以传递___________。
11.比较牛和蚊子的叫声,________的叫声音调较高,________的叫声响度大。
12.人在野外喊叫时,为了减少声音的分散,常常把双手合拢成喇叭状围在嘴边,这是为了减少声音_________的减弱。
13.驰名中外的北京天坛里的回音壁、三音石、圜丘三处建筑有非常美妙的声音现象,它是我国古代建筑师利用声音的____________造成的音响效果。
14.1964年,美国空军F-104喷气式飞机在俄克拉荷马市上空作超音速飞行时,巨大的轰鸣声使附近农场近万只鸡中的60%死亡。这是由于__________造成的。
15.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说声音“震耳欲聋”,这是指声音的________很大;我们能够辨别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是由于它们的__________不同。
16.如图3所示,是猫、蝙蝠和海豚的发声频率范围和听觉范围,三种动物相比较,发声频率范围最小的动物是_________,听觉频率范围最大的动物是__________
图3
17.小荷同学在一个山崖前大喊一声,4s后听到回声。如果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340m/s,则山崖和小荷同学之间的距离为___________m。
三.实验和探究题:(第18题3分,第19题6分,第20题10分,第21题6分,第22题8分,第23题6分,共39分)
18.仔细阅读表格中所列数据,你一定能获得一些信息的。请你写出一条。
空气温度/℃ -20 -10 0 10 20 30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m·s-1 318 324 330 336 342 348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请你根据图4中的情景提出一个物理问题,并作出回答。
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简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条件,有人建议利用以下几个实验现象:
甲: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把钟罩内的空气抽出一些后,铃声明显减弱了;
作者: 山远水远 2008-1-16 17:14 回复此发言
--------------------------------------------------------------------------------
2 物理题(声现象)2
乙:使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溅起水花;
丙:吹笛子时,手指按住不同的孔,便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丁:在吊着的大钟上固定一支细小的笔,把钟敲响后,让纸在笔尖上迅速滑过,可以在纸上画出一条来回弯曲的细线。
你认为,能够说明声音产生条件的实验现象是哪一个或哪几个?_________________
其他现象虽然不能说明声音产生的条件,但是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
答:
21.在声音传播的实验探究中,小红和小芳做了下面两步实验:
(1)将两张课桌紧紧地挨在一起,一个同学轻轻地敲桌面,另一个同学把耳朵贴在另一张桌子上,听传过来的声音大小。
(2)将两张紧挨的课桌离开一个小缝,然后重复步骤(1),比较声音的大小。
请你帮他们分析,将实验现象和分析结果填入下表中:
声音大小 声音靠什么传播
两张课桌紧挨时
两张课桌之间有一个小缝时
分析与论证:声音靠 传播到远处。
22.现在给你一把钢尺,请你用它做两个有关声现象的实验。简要说明每个实验的做法。
答:
23.请你想象一下,如果“声音的速度变为0.1m/s”,我们的世界会有什么变化?请写出3个有关的合理场景。
答:
四.问答题:(5分)
24.新学期开始,小明拿着妈妈给的一百元大钞,来到一书店买了几本新书。售货员把钱拿到手后,用力折动几下,才放心地收起来。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呢?
五.附加题:(供学有余力的学生选做)(每题5分,共10分)
25.用录音机录下一小段自己讲话的声音,然后在播放出来。你自己听起来好像不像自己的声音,这是为什么呢?
26.一辆汽车正以10 m/s的速度向着一峭壁开去。某一时刻,司机鸣笛,他在4s后听到从峭壁反射回来的声音。请你计算一下司机鸣笛处到峭壁的距离。(设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八年级物理《声现象》测试题参考答案
一. 单项选择题:(每题4分,共24分)
1.A 2.B 3.A 4.C 5.D 6.C
二. 填空题:(每空格2分,共32分)
7.双耳 8.骨传导 9.振动 空气(这种介质)
10.信息 能量 11.蚊子 牛 12.响度 13.反射
14.噪声 15.响度 音色 16.猫 海豚 17.680
三.实验与探究题:(第18题3分,第19题6分,第20题10分,第21题6分,第22题8分,第23题6分,共39分)
18.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跟空气的温度有关;
或:空气的温度越高,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就越快
19.问题:声音的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3分)
简答:声音的响度与声源的振幅有关。(3分)
20.乙和丁(4分)
实验现象甲说明了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3分)
实验现象丙说明了不同长度的空气柱振动时发声的频率不同(或:声音的音调由其频率决定)(3分)
21.(以下表格每空格2分)
大 固体
小 气体
介质(2分)
22.答案示例:
(1)把钢尺的一端靠近耳朵,用手指轻刮另外一端,能听到声音。说明声音能在固体中传播;(4分)
(2)把钢尺的一端伸出桌面一些,用不同的力去压钢尺伸出的一端,发出不同响度的声音。说明声音的响度与振源的振幅有关。(4分)
23.⑴两个人对面说话,要隔一段时间才能听到;(2分)
⑵闪电过后要很长时间才能听到雷声;(2分)
⑶跑步比赛,枪响后好长一段时间运动员才能起跑。(2分)
四.问答题:(5分)
24.因为平常自己听到自己讲话的声音,是由空气和头骨两个途径传过来的,而录音机放出来的声音,只是从空气中传过来的那一部分。因此两者是有差异的。
五.附加题:(5分)
25.700m

收起

1.文明卫生城市为什么要求植树种草?(控制噪音方面解答)
2设计一种方法测出声音在空中的传播速度.
3.某人在山谷呼喊声,假如从呼喊声到听到回声共用3.8 S,设人距山谷646M,问声音在山谷中传播的速度?
1 因为树木可以在噪音传播的过程中降低或者阻断噪音
2 量出100米距离 两端分别站2个人 a b
a大声喊叫 b拿秒表 看到a的嘴动 按下计...

全部展开

1.文明卫生城市为什么要求植树种草?(控制噪音方面解答)
2设计一种方法测出声音在空中的传播速度.
3.某人在山谷呼喊声,假如从呼喊声到听到回声共用3.8 S,设人距山谷646M,问声音在山谷中传播的速度?
1 因为树木可以在噪音传播的过程中降低或者阻断噪音
2 量出100米距离 两端分别站2个人 a b
a大声喊叫 b拿秒表 看到a的嘴动 按下计时 听到声音停止计时
然后就得到时间 然后100米处以时间=速度了
3 听到回声声音所走的路程是646*2=1292m 时间是3.8s
那么速度就是 1292m除以3.8s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