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早的文字是哪一个世界上出现的最早的文字是哪一个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7/09 07:30:08
世界上最早的文字是哪一个世界上出现的最早的文字是哪一个
x}Io#ٖ_^TVeU%KËghuz5PD*R'H7";F0{]B&wPX s^=U'[aڴQ.6zƤ~g~?S75w5day{\Mճ63)OhO{:/ro_u5yKrw◃mp/ѳ,gl AL&}b3g8wf4xo-7QZWi2[9]=^q|ee s88ŰmjSézIdk?:t N~)o:Wb\23SbLyC}'W-Ƽt b|nvnI (!8#>b:n^ q&Lgs52|h_n0N;Fqi?cT*عx4kyɠm2wTwݷ7Wݜ{CtʮZtt7;#-gLX֞2^ֶ },g|7EbM:&E(47 l<T0dzvnӯx+^${Anc_9\L$^=c2ϟ?bS&*^5{]-^a$ʞA 䄋:L Md}.G5;KIf'\quDv;sdvڝwpAk_#/(ic ZY3fK:./v={&-O/L?o=k~g*b%"^.2B iѵe>~6|6D۱V1b~̏8W.^w7[+62d|\^vƹAfHJރMzwtPQ~{ّ05]k(1&2DߥME$LoᙝUF$E_ھ[;8lY?u<IRKry'O*SåOiNâ"]͇e}QԼ{|gza.{o| @&UF㏺wyo7!|xl$Iqy@a+,-xUR=pL2aNjQ#Nbt AN ڞii`Gz4 [QźEN#sx=E,LA?*ul{Jayc2۱[dF NTEgUNP4)__?sSFL9x .>mh^j3JĈwnWʷx'M(i+YnЯH{p D *?P5k-HW6I^D E R ksb6A;7d\i.8rï$ORfSQ懽v8fsg/PX%,vw6\GMe^gU;l۝=kG@QW)8}P 7PꪡДslmG"U"$A73v"`w~!PU/" +ЮnzIJQY#٭-x(CJhuW|ʚ|mq1Sb1ZlEP0J MiZvE)2+hO>=B6YWH TR.3{[p,'ӳBjUzB;D6աqSV8!(kXc|)*l1RK!Fޮ 2m?\ >J@l90hvAGHH> 8;Mp6H{F$[$৷Z4ٶU!>V;er+n@UsKw{ڤ5>R/` 1 "d: X\W## 5qwo A>PV@3x5}`i)ч6j@ڢhw0_3<*PV9Yu8GNZ:uZOVVWzz.ԣ*Dz>ò-LeI:hmS&{ޗ:[hl?aE+30% U\;h1p>z fʳ+.'B?!-~/+P4 Q}[*(b+Ŭ$HWI' 9`&1&_.'=-lU͟^IVV+!B˪z>H'[\IيRȩ Q-0 YIMGC.6{[R ys}@h`8[Wdo H t2B:S>t p3% Í'cu18+@>@Emlqb@K^Rې"ep#a>)즷4*4Wwuv<40b1,E4KJѱX`{|86~$RD\;2`NǗP @t7rEҴ Q`(>8J@z1C`T-ej;WC%G+^o@l9֞H̢G.JJ ^ ^騱׻;"WO\e{g˃0,v).nPa4;$gyY1G&ϋA)4w|iv`P4.K~ 6^>z!p]bс?>X (-b8Fp״4$ }k7Cv0wx]v8F`8uJSgځ1>>`%0lāB됤K=_d\"`q*:6FXhOfټfC+> hjJѰVN~Gw`pe*57omГC?s΃6L:Fy,j;Ak g25bގQtBT+:W;^-OʸF01 |BjtSg,fy A4 1>`2OѯI,7. yYjNMb_]PB C=Z {0%1IЮ ؔ ^v`2h~z[}$K1rK)cedhB5| DRY\k ȑ'h 'hu_ .7:R"H`щ3#PsO9Uޡ3c+ g)tZ7Иѵ_%xg0 @P_DJ{zYˑ-"2ձeF)`^1*V"gzS*0R9# \n*eWx/}td$Σcnk4hS#{5 Dyk6GsNǺx/!ԧ:U H*,zkDMY ":?ׇxUm@4dLz=kQd%E;.h8oAPUNXf^8 Ϫ~ϩ%/7@R'7Lyd]7^fGJuxjd 1rĸ1nnݴW_+aK_ OL*kJXF&s ڋHE2 ӢWqL xO,g`ݼLԸNm.7!>A`d3hdNK/I3.=>#+UWunc=O_1Di (T2u x2 Jh~AuG< x,-M6Bep(N `9*{6;[Д ¡ȶ9v\{/uTˌ!GG_t#Ilt4gDؕI&jA4~Qg(%K[ SEF `+e7L9x@},o_?.TF)[%Oz qxSp)/>b gK?_Rv Lz8RK?MtFQ4c6~)+J Oɠ UbI6 iKY' Dpw!3n@Sb"EC vFzW*|Sb*_)̱ Q< viֺ 3YU1Mk^#2@KB5/-{}:0A5j{7LŰ}Ԁ- /|{SsV F"b}TʯeN7jaLr`d$K5p(>/0.j~wTgG62,sxldOЧaEAo`*CaՖ{T (`UɷkLnPV+d!gT2!|!-S&Qn2z\&9*Ef9ѱ&E7W 23xYVW{+),0AW">I <2'zXe:>,/IoݯLΦ#N_oP fĜ7>.gd_ց)Vrҋ;3*%.1D!ȑ`](<a1.\W46"U/=x%sM*NLS aA0h]r΍wcRO XC.y(k? 7Se5[e0߭a+uΠ+9;1l?O<'̐j<-rlKf/k MۗfFR wdHԜB&f@ v.Iϝ7r2; ٯTOB&%Tfk^N hW'lwl/Sƒ'1,>:dl:,cd?>02c ?l3s 2A$(pKH5-usa3a@=ii^t(`zQ6 Ѳ]neP`TT>`+]LFP̏8D1L}\ ,i~aчF0=$Q4N>5rW${|ݧt5gӅ2W_Y~I# ,q$IwͲ`SGR&94i)t˃g<.4`j}q\Nw_s2" S k '`(s>(l窞Tzz0h;tΉY$sZt! +vЬja6a_S}3ޗ F`#G6?x[TcHlNv mu*e +Y?iIh=ks=0FolvV@ZD̓(1gkS0ٲ}`D5B%V^VnGE*[Ax;F.J}žB;FҰ6`~ϸ% (LIDw+X`p8T°pZ/\K4fm_q sg ] s-$IINJb…5v_QKQP4]ʭ eNd^Y1-J$Q2,?$_ Tm!kZd,v "FfJD~,8՗-:rGY pIL{}6nj,F#`u.glgOX>rZ6e7&&,F@,iUP ӒNda L,կΣd0 +S}Jqڦ r=_C;xz%b;f"AdcSDMTjoz{>}wohͺ}fe䄛$iU5;SAf1 ݔ,(v tOV 'Mi1Q/[ 9^^"Ҧì|ǯ22e5s5<*@!jlx2F'ʓ)>rCċd4î9}]@ʧ" )UܣQano O<4h)Igڤ f::F] fÔ6kh> 1UETu c}ަ%_l+~td)B̄aS\齙$+ä}M 5?|-b8i@!ݕ|z\wiOK 4J9յnRƣD&VXlOrybݭĮbmM ݴZA=K]v,>j]7PDlM\[Gj:$a^h*<`oS?KvTVEFAg@n%-kNIp!VS*lcL A1dC"`u3w`FL VYXvBZ#!em1"3b0 ^44%,]j~ YM\=8ZmNܱyj eiiJd.IډL5 HI:޶04K^J2qbxц" C>]`R1Єo0X)2)Դ8WJg"lђk+3Щ`NT~iӒVn\W}374"..ܰ*ݶXkhc%=o~M :fLs;h°s_GX%U { qW%5!lZ\8] wU} oS,`)^Ve"SF]JjG Fi RK}sQN݊V~|!$ ޅb6 XT2tjfMH 2ޔ[4wt%r0?I jgAI-K(Ȱ$3L4c/UՔq/3)Rqlݑ" ~jźM+5imOozEzRǭ:(6ph*iGjU4Q y)ZB]g^.:|Hǟ>GARM0$ry9NbIV""W~(yK&g""צvH?~?CPlaE@rAL3xИbZ %Xi`Ur~z)L76i-ZiI3nI+3FBehFBXN^ULE:۔U:%L݁՘g i&.SG$IpzRj05ߎajNX$$zT; .2IXyJdm1;M].꺖\HBEZ^($RʨYޖد~c9KJ ;^(RStՑjݑ zXJ4HJvC\~;"Jò;M]'Mq/%ŨvG-t$u_Lr"qf\9v ^T{UiD-]ci>,hcKujNJ\yX@NI>O+p.'~fp"E@Utp~xSy6WRcgӶ&'q?c*,Қւ;6K2yrkwK(PR(ɚԤZf!>SXh{OдM]J\$I(,95-o|8?M }UrUb3cK1,װ72Yź 2tMkó8eaV IHbyD_?؉Gbg? bre17llRsӋ԰ʃZo¡=+~%q .i.:߾}Z@ȧmNT_6TOj>bZ@PӏD#GMVOgxZɎ6 |M{zT>1-Y~yv GhNpb'jw a|~z,cx3w1ڌ$<=6X9o:$I7h&mF>s]-лmDw+*~scVcJͨafW`{)8S?{`MC4;:ŰF3ğ3"K)ɡ!.M<{ZM.p5ea[ғӝ `Ug(.s=Iv?PCb\6#jZX7yI^^2}Ÿ֧P^ə!ZRԝ׃-C;_ ˔z`'/U2F-9\ "̱YCL1m3N2zȻ=sE$ xbNK%v K(si4g;;׆ :f`VčKhK-(p|؝/63}IBQ[7=#qE23ձ#:XK}KyJ ^)K_Kw/\7Omq ۼ uۜ m97t׊]S٤8YgQ8]+3#_h8bj~yO1~SBCBE9&|H9KNz| +ʇ+PaS#Cm#TyǑH!vqp[ eOh~K1"V#A_P)@(2xP䄸x`W;rўQ .7޳ؤYh" i V7 WӐy0maH~5w?Oy0yM"W?~ $)mQ-1c2P7[i.ܹ<;b U7yNL^ wZgy[ЈM`IN30@|+2諱Gm\up%[c&%V李x =CG;ߒo;v9ɡF#T{PH3MSG4ߒQ)kUIhjuY!䨈rMO%eSfy9u80Y zQmmzCz;ޕÌcv0g:[ٰ` c l( X'c28MI;=N-EX~t%]^TBKxʲhx؟bxv_V3<5HO(?#rS!Yq_6c")KNEJ`HZ.oA05^id줔~'G&x+g]+%kn+K_OÐf;$F%i{4Т (,`$w=>5 h _s*5m_Iqkע!D>1ÕCd&Qctcx"ętU_O$4WS4X *;"}C|u,*&'ߝsFGk%A5rυNB%Ν$I"սq!w&ZZ] -ob$yMf&p p_Ӟ&~C9\5SNxN&D G* ctM)X#ͨcVʫLA{,C\F\+k\#B34ov F5Ǵ~Bw?)syz<\ wa}lĪH0yo4M{'Yt&Q@OĖ[ayh3k%( =wLږCk*mmʫPB*C^eDAiMi)jwj:a _).GJtrrK &*bը7cFCĽR#E#u: )̅D$N9>VY_/?>s YtՂӿ\ﱳԍͼ{=,pg'_q+ॡg jԚ`z֒{MI-C .eoqs?G>N<2O̿]avn< Fzx'Oe]ypmh>TK(tiVD೙\O!@=kOFH$~TEu;I;;|K8zdǮ[Iˡ))tj}ixgi[sl)ɁC޾ɢ?dD#aFtWe1x}w9cl|LAg+ U6飦Lef'Gu3KAj&L;cq*Lm

世界上最早的文字是哪一个世界上出现的最早的文字是哪一个
世界上最早的文字是哪一个
世界上出现的最早的文字是哪一个

世界上最早的文字是哪一个世界上出现的最早的文字是哪一个
甲骨文主要几片刻有图案符号的兽甲骨(资料照片)指殷墟甲骨文,又称为“殷墟文字”、 “殷契”,是殷商时代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19世纪末年在殷代都城遗址被今河南安阳小屯发现,继承了陶文的造字方法,是中国商代后期(前14~前11世纪)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刻(或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殷商灭亡周朝兴起之后,甲骨文还延绵使用了一段时期.它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甲骨文于1898年为古董商、金石学家所识别,之后在殷墟(河南安阳小屯村)大规模挖掘,有大量的龟甲兽骨出土,加上别地的零星采集,至今已收集十几万片,其中单篇文章最长者达百余字,可以看出应用文雏形.(节选自《应用写作》月刊1992年第3期《应用文的雏形——甲骨文》)
甲骨文的发现还有一个故事:在清朝光绪年间,有个叫王懿荣的人,是当时最高学府国子监的主管官员.有一次他看见一味中药叫龙骨,觉得奇怪,就翻看药渣,没想到上面居然有一种看似文字的图案.于是他把所有的龙骨都买了下来,发现每片龙骨上都有相似的图案.他确信这是一种文字,而且比较完善,应该是殷商时期的.后来,人们找到了龙骨出土的地方——河南安阳小屯村,那里又出土了一大批龙骨.因为这些龙骨主要是龟类兽类的甲骨,是以人将它们命名为“甲骨文”,研究它的学科就叫做“甲骨学”.
在总共10余万片有字甲骨中,含有5千多不同的文字图形,其中已经识别的约有1000多字.
甲骨文中形声字约占27%,可见甲骨文已是相当成熟的文字系统.
甲骨文是中国的一种古代文字,被认为是现代汉字的早期形式,有时候也被认为是汉字的书体之一,也是现存中国最古老的一种成熟文字.甲骨文又称契文、龟甲文或龟甲兽骨文.甲骨文是一种很重要的古汉字资料.绝大部分甲骨文发现于殷墟.殷墟是著名的殷商时代遗址,范围包括河南省安阳市西北小屯村、花园庄、侯家庄等地.这里曾经是殷商后期中央王朝都城的所在地,所以称为殷墟.这些甲骨基本上都是商王朝统治者的占卜纪录.商代统治者非常迷信,例如十天之内会不会有灾祸,天会不会下雨,农作物是不是有好收成,打仗能不能胜利,应该对哪些鬼神进行哪些祭祀,以至于生育、疾病、做梦等等事情都要进行占卜,以了解鬼神的意志和事情的吉凶.占卜所用的材料主要是乌龟的腹甲、背甲和牛的肩胛骨.通常先在准备用来占卜的甲骨的背面挖出或钻出一些小坑,这种小坑甲骨学家称之为“钻凿”.占卜的时候就在这些小坑上加热是甲骨表面产生裂痕.这种裂痕叫做“兆”.甲骨文里占卜的“卜”字,就像兆的样子.从事占卜的人就根据卜兆的各种形状来判断吉凶.从殷商的甲骨文看来,当时的汉字已经发展成为能够完整及在汉语的文字体系了.在已发现的殷墟甲骨文里,出现的单字数量已达4000左右.其中既有大量指事字、象形字、会意字,也有很多形声字.这些文字和我们现在使用的文字,在外形上有巨大的区别.但是从构字方法来看,二者基本上是一致的.
目前发现有大约15万片甲骨,4500多个单字.这些甲骨文所记载的内容极为丰富,涉及到商代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不仅包括政治、军事、文化、社会习俗等内容,而且涉及天文、历法、医药等科学技术.从甲骨文已识别的约1500个单字来看,它已具备了“象形、会意、形声、指事、转注、假借”的造字方法,展现了中国文字的独特魅力.中国商代和西周早期(约公元前16~前10世纪)以龟甲、兽骨为载体的文献.是已知汉语文献的最早形态.刻在甲、 骨上的文字早先曾称为契文、 甲骨刻辞、卜辞、龟版文、殷墟文字等,现通称甲骨文.商周帝王由于迷信,凡事都要用龟甲(以龟腹甲为常见)或兽骨 (以牛肩胛骨为常见)进行占卜,然后把占卜的有关事情(如占卜时间、占卜者、占问内容、视兆结果、验证情况等) 刻在甲骨上,并作为档案材料由王室史官保存 (见甲骨档案).除占卜刻辞外,甲骨文献中还有少数记事刻辞.甲骨文献的内容涉及当时天文、历法、气象、地理、方国、世系、家族、人物、职官、征伐、刑狱、 农业、 畜牧、田猎、交通、宗教、祭祀、疾病、生育、灾祸等,是研究中国古代特别是商代社会历史、文化、语言文字的极其珍贵的第一手资料.
[编辑本段]【甲骨文特点】
从字体的数量和结构方式来看,甲骨文已经是发展到了有较严密系统的文字了.汉字的“六书”原则,在甲骨文中都有所体现.但是原始图画文字的痕迹还是比较明显.其主要特点:
(1)在字的构造方面,有些象形字只注重突出实物的特征,而笔画多少、正反向背却不统一.
(2)甲骨文的一些会意字,只要求偏旁会合起来含义明确,而不要求固定.因此甲骨文中的异体字非常多,有的一个字可有十几个甚至几十个写法.
(3)甲骨文的形体,往往是以所表示实物的繁简决定大小,有的一个字可以占上几个字的位置,也可有长、有短.
(4)因为字是用刀刻在较硬的兽骨上,所以笔画较细,方笔居多.
由于甲骨文是用刀刻成的,而刀有锐有钝,骨质有细有粗,有硬有软,所以刻出的笔画粗细不一,甚至有的纤细如发,笔画的连接处又有剥落,浑厚粗重.结构上,长短大小均无一定,或是疏疏落落,参差错综;或是密密层层十分严整庄重,故能显出古朴多姿的无限情趣.
甲骨文,结体上虽然大小不一,错综变化,但已具有对称、稳定的格局.所以有人认为,中国的书法,严格讲是由甲骨文开始,因为甲骨文已备书法的三个要素,即用笔、结字、章法.
[编辑本段]【甲骨文发展】
甲骨文因镌刻于龟甲与兽骨上而得名,为殷商流传之书迹;内容为记载盘庚迁殷至纣王间二百七十年之卜辞,为最早之书迹.殷商有三大特色,殷王武丁占卜用的龟腹甲即信史、饮酒及敬鬼神;也因为如此,这些决定渔捞、征伐、农业诸多事情的龟甲,才能在后世重见天日,成为研究中国文字重要的资料.
商代已有精良笔墨,书体因经契刻,风格瘦劲锋利,具有刀锋的趣味.受到文风盛衰之影响,其大至可分为五期,底下分别介绍.
一、雄伟期:
自盘庚至武丁,约一百年,受到武丁之盛世影响,书法风格宏放雄伟,为甲骨书法之极致.大体而言,起笔多圆,收笔多尖,且曲直相错,富有变化,不论肥瘦,皆极雄劲.
二、谨饬期:
自祖庚至祖甲,约四十年.两人皆可算是守成的贤君,这一时期的书法仅饬,大抵承袭前期之风,恪守成规,新创极少,但已不如前期雄劲豪放之气.
三、颓靡期:
自廪辛至康丁,约十四年.此期可说是殷代文风凋敝之秋,虽然还有不少工整的书体,但篇段的错落参差,已不那么守规律,而有些幼稚、错乱,再加上错字数见不鲜.
四、劲峭期:
自武乙至文武丁,约十七年.文武丁锐意复古,力图恢复武丁时代之雄伟,书法风格转为劲峭有力,呈现中兴之气象.在较纤细的的笔画中,带有十分刚劲的风格.
五、严整期:
自帝乙至帝辛,约八十九年.书法风格趋于严谨,与第二期略近;篇幅加长,谨严过之,无颓废之病,亦乏雄劲之姿.
甲骨上细瘦的笔迹,也受到刀刻的影响.占卜时常用“是”或“否”刻于龟甲中央纵线两侧,自此中线向左右书写,故两旁对称和谐,具有行款对称之美.且契刻后,大小字分别填上墨朱,或正反面分填朱墨,更深具艺术之意味,堪称书史奇迹.
甲骨文内容】
甲骨文的内容大部分是殷商王室占卜的纪录.商朝的人皆迷信鬼神,大事小事都要卜问,有些占卜的内容是天气晴雨,有些是农作收成,也有问病痛、求子的,而打猎、作战、祭祀等大事,更是需要卜问了!所以甲骨文的内容可以隐略了解商朝人的生活情形,也可以得知商朝历史发展的状况.
甲骨文书法
安阳殷墟甲骨文是目前所知我国最早的系统文字,也是比较成熟的文字.而上古文字的点横撇捺、疏密结构,用今天的眼光去看,确实初具用笔、结体、章法等书法要旨,孕育着书法艺术的美,很值得欣赏与品味.以甲骨文而言,郭沫若在1937年出版的《殷契粹编》的序言中,就对其书法体现非常赞赏:“卜辞契于龟骨,其契之精而字之美,每令吾辈数千载后人神往.文字作风且因人因世而异,大抵武丁之世,字多雄浑,帝乙之世,文咸秀丽.而行之疏密,字之结构,回环照应,井井有条……足知现存契文,实一代法书,而书之契之者,乃殷世之钟王颜柳也.”
“钟王颜柳”指的是古代的四位大书法家.殷代的“钟王颜柳”们,就是那些书刻卜辞的史官卜人.正是他们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史料,也留下了一份份珍贵的上古书法作品.若就甲骨文书契形式作粗略的一瞥,会发现早期字体较大,像罗振玉编《殷虚书契菁华》所收录的许多武丁时期的卜辞,非常大气、醒目;而到商末帝乙、帝辛时代,字变得细小委琐;至于西周甲骨文则更是细若粟发.
甲骨文风格类型:一是劲健雄浑型;二是秀丽轻巧型;三是工整规矩型;四是疏朗清秀型;五是丰腴古拙型.总之尽管甲骨文是契刻出来的文字,但笔意充盈,百体杂陈,或骨格开张,有放逸之趣;或细密绢秀,具簪花之格,字里行间,多有书法之美.
所谓“甲骨文书法”,大抵有两层意思.
一是指以商周甲骨文字体结构、书法特征为宗,加以工整地摹写而成的书法作品.这类作品可以按照需要集古字以组合为新句子.内容是新的,字却如同三千年前殷人的入笔文字一般饶富雅趣.但是甲骨文总共才二千多字,其中还有不少尚未释出的怪字(特别是人名、地名),真正派上用场的不是很多.因此一旦遇到甲骨文中没有的字,而所书写的对联、题词中又无法代替,就只好进行偏旁拆零,自己拼接了;再拼不出,就要到金文等其他古文字里去讨救兵.进行这项创作的首要人物是罗振玉.1921年他在研究之余,将甲骨文用毛笔书写成楹联,出版了《集殷墟文字楹帖》.继之有章钰、高德馨、王季烈等人,也仿效集字创作.一些古文字学前辈如董作宾、商承祚、唐兰、于省吾等也擅长甲骨文书法,这是本真意义上的甲骨文书法作品.
另一层意思是指借鉴甲骨文特征加以自行创作的现代书法作品.他们将甲骨文视作一种灵感,仅仅是艺术创作中的一点启示,而并不在于追求“形似”.因此,他们并不严格按甲骨文的书法特征去写,可能是综合了甲骨文、金文、战国文字等多种古文字的特点而创作.这样的书法艺术与古文字学虽有关系,但不是亦步亦趋.
甲骨文的发现】
古代甲骨上的刻划痕迹被确认为是商代文字,是上世纪末、本世纪初的中国考古的第三大发现(敦煌石窟、周口店猿人遗迹)之一.可是它的发安阳出土的甲骨文现过程,却是十分偶然而又富于戏剧色彩的.
清末光绪25年(公元1899年)秋,在北京清朝廷任国子监祭酒(相当于中央教育机构的最高长官)的王懿荣(1845—1900)得了疟疾,派人到宣武门外菜市口的达仁堂中药店买回一剂中药,王懿荣无意中看到其中的一味叫龙骨的药品上面刻划着一些符号.龙骨是古代脊椎动物的骨骼,在这种几十万年前的骨头上怎会有刻划的符号呢?这不禁引起他的好奇.对古代金石文字素有研究的王懿荣便仔细端详起来,觉得这不是一般的刻痕,很像古代文字,但其形状又非籀(大篆)非篆(小篆).为了找到更多的龙骨作深入研究,他派人赶到达仁堂,以每片二两银子的高价,把药店所有刻有符号的龙骨全部买下,后来又通过古董商范维卿等人进行搜购,累计共收集了1500多片.
他对这批龙骨进行仔细研究分析后认为,它们并非什么“龙”骨,而是几千年前的龟甲和兽骨.他从甲骨上的刻划痕迹逐渐辨识出“雨”、“日”、“月”、 “山”、“水”等字,后又找出商代几位国王的名字.由此肯定这是刻划在兽骨上的古代文字,从此这些刻有古代文字的甲骨在社会各界引起了轰动,文人学士和古董商人竞相搜求.
曾有人对王懿荣从中药中发现带字龙骨之说提出质疑,认为王懿荣在他的有关著述中没有这方面的记载,并认为王懿荣吃的龙骨在药店已加工成细粒,看不出刻痕文字来的.而且当时菜市口一带并没有达仁堂药店.对此,后来研究甲骨文的学者周绍良说,当时龙骨在中药店都是成块、成片出售的,直到三十年代他到中药店买龙骨还是这样.至于达仁堂药店当时确实不在菜市口,但菜市口有家著名的西鹤年堂中药店,当时的人很迷信西鹤年堂,买中药都要去西鹤年堂药店,这也有可能是当时传误造成的结果.
在甲骨文还未确认以前,河南省安阳市小屯村的农民在耕作时就不断在农田里挖刨出古代甲骨.据说把甲骨当做药材到中药铺去卖的第一个人是一位叫李成的剃头匠.一次他害上一身脓疮,没钱去求医购药,就把这些甲骨碾成粉敷到脓疮上,想不到流出的脓水被骨粉给吸干了,而且发现骨粉还有止血的功效.从此他就把它们收集起来,说成是龙骨,卖到了中药铺.
经过许多学者专家考证研究,所谓龙骨其实是商代占卜用的工具.人们在占卜之前,先把龟甲和牛肩胛骨锯削整齐,然后在甲骨的背面钻出圆形的深窝和浅槽,占卜时,先把要问的事情向鬼神祷告述说清楚,接着用燃烧着的木枝,对深窝或槽侧烧灼,烧灼到一定程度,在甲骨的相应部位便显示出裂纹来.于是,占卜者根据裂纹的长短、粗细、曲直、隐显,来判断事情的吉凶、成败.占卜后,便用刀子把占卜的内容和结果刻在卜兆的近处,这就是卜辞.刻有卜辞的甲骨被当做档案资料妥善收藏在窖穴中,遂得流传于后世.甲骨文发现的故事,后来被人们称为“一片甲骨惊世界”的奇迹,在中国和世界考古史上写下了带有传奇性的篇章.
[编辑本段]【甲骨文研究】
首先对甲骨文甲骨文作出确认的王懿荣还没来得及作深入研究并著书立说,八国联军便逼近北京城,他被任命为京师团练大臣.
1900年7月,侵略军兵临城下,慈禧太后带领皇室人员仓皇出逃,王懿荣彻底失望了.他对家人说:“吾义不可苟生!”随即写了一首绝命词毅然服毒坠井而死,年方56岁.
后来人们称这位最先发现甲骨文的人荣誉为“甲骨文之父”,在甲骨文发现90周年的1989年秋,在他的家乡山东烟台市福山区建成王懿荣纪念馆,以纪念他的功绩.
王懿荣殉难后,他所收藏的甲骨,大部分转归好友刘鹗(即《老残游记》作者刘铁云).刘鹗又进一步收集,所藏甲骨增至5000多片,于1903年拓印《铁云藏龟》一书,将甲骨文资料第一次公开出版.不久,学者孙诒让根据《铁云藏龟》的资料,又写出了甲骨文研究的第一部专著《契文举例》.
甲骨文被发现之后,引起学术界的轰动.古董商人为了垄断财源,对于甲骨的来源秘而不宣,以后又谎称出自河南汤阴、卫辉等地.直到1908年,学者罗振玉才首先访知甲骨出土于河南安阳的小屯村一带,于是他派遣自己的亲属去安阳求购,又亲自前往安阳进行实地考察.先后共搜集到近二万片甲骨,于1913年精选出2000多片编成《殷墟书契》(前编)出版,随后又编印了《殷墟书契菁华》(续编),为甲骨文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继罗振玉之后,许多著名的学者,如王国维、郭沫若、董作宾、唐兰、陈梦家、容庚、于省吾、胡厚宣等都进行了卓有成效的考释和研究,形成了一门专门的学问——甲骨学.董作宾、罗振玉、王国维、郭沫若并称为“甲骨四堂”,被誉为甲骨学研究的一代宗师.
甲骨文是中国发现最早的文献纪录,如今甲骨学已成为一门蔚为壮观的世界性学科,从事研究的中外学者有500多人,发表的专著、论文达3000多种.它对历史学、文字学、考古学等方面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司马迁在《史记》中有一篇《殷本纪》,详细记载了商王朝的世系和历史.过去史学界许多人对这些记载将信将疑,因为没有当时的文字记载和留存的实物资料可作印证.
本世纪初,罗振玉在他搜集的甲骨中,发现了刻有商王朝先公、先王的名字,证实了这些甲骨的出土地小屯就是《史记》中所说的“洹水南,殷墟上”的殷墟所在地.
此后,学者王国维对甲骨卜辞中所见的商代诸先王、先公,对照《史记》记载作了详细的考证,证实了《史记》中《殷本纪》的可信性.殷墟是商朝第10代王盘庚于公元前1318年,把都城从奄(今山东曲阜附近)迁到殷(小屯村一带),从此历经至代12王,在此建都达273年之久.这些研究成果,把中国有考据可信的历史提早了一千年.
从一片殷商甲骨上文字的发现和认定,由此发展到肯定了一个距今3000多年、长达600多年的朝代,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发现!这样就把本世纪20年代一些学者认为中国的可信历史始于西周的“疑古”思潮,予以彻底的否定.
殷墟甲骨的大量出土反映了商代占卜风之盛.王室贵族上自国家大事,下至私人生活,如祭祀、气候、收成、征伐、田猎、病患、生育、出门,等等,无不求神问卜,以得知吉凶祸福决定行止.于是,占卜成了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朝廷设置了专门的机构和卜官.有刻辞的甲骨,都作为国家档案保存起来,堆存在窖穴之中.因此甲骨上的卜辞成为研究商代历史的第一手材料,它反映了从公元前1300年到公元前1000年的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从1899年甲骨文首次发现到现在,据学者胡厚宣统计,共计出土甲骨154600多片,其中大陆收藏97600多片,台湾省收藏有30200多片,香港藏有89片,总计我国共收藏127900多片,此外,日本、加拿大、英、美等国家共收藏了26700多片.到目前为止这些甲骨上刻有的单字约 4500个,迄今已释读出的字约有2000个左右.
中国的文字萌芽较早,在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的陶器上,就发现了各种刻划符号,成为中国文字的雏形,经过二三千年的孕育、发展,到了商代,我国的文字达到基本成熟阶段.甲骨文具有一定体系并有比较严密的规律,刻划精湛,内容丰富,对中国古文字研究有重要作用.过去,古文字研究的主要的依据是商周青铜器上的铭文,如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甲骨文比《说文解字》要早1500年,而且它是来源于直接发掘出来的出土文物,可信程度更高,对研究汉字的起源和发展,纠正《说文解字》的疏失,解决青铜器铭文中悬而未决的问题,都有极大价值.
从甲骨上的文字看,它们已具备了中国书法的用笔、结字、章法三要素.其用笔线条严整瘦劲,曲直粗细均备,笔画多方折,对后世篆刻的用笔用刀产生了影响.从结字上看,文字有变化,虽大小不一,但比较均衡对称,显示了稳定的格局.从章法上看,虽受骨片大小和形状的影响,仍表现了镌刻的技巧和书写的艺术特色. “甲骨书法”现今已在一些书法家和书法爱好者中流行,就证明了它的魅力.
由于弄清了甲骨出土的地点,从1928年秋到1937年夏抗日战争爆发时,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考古组,在著名考古学家董作宾、李济、梁思永等人先后主持下,在小屯村一带进行了长达10年的15次考古发掘,不仅先后发现了总计24900多片甲骨,而且发现了商代后期的宫殿、宗庙遗址和王陵区,出土了大量珍贵的铜器、玉器、陶器,从物质文化上提供了殷墟为商代王都的证据.殷墟成为世界闻名的古文化遗址,又一次震动了中外学术界.
甲骨文收藏
中国国家图书馆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收藏甲骨最多的单位,共藏有35651片.多系名家捐赠和从私人、市肆收购而来.其中以刘体智先生的庋藏数量最多,装在150个盒内,共28000余片.国家图书馆所藏甲骨还曾著录于罗振玉《殷墟书契》、胡厚宣《战后京津新获甲骨集》、郭沫若《殷契粹编》、郭若愚《殷契拾掇》中.
中国国家图书馆藏甲骨拓片也很丰富,除正在传拓中的《馆藏甲骨集拓》外,还有《善斋书契丛编甲骨拓本》十八册四函,共28000余张.在郭沫若主编的《甲骨文合集》中还收录有该馆所藏甲骨拓本十余种之多.
[编辑本段]【甲骨文意义】
甲骨文引导炎黄子孙走上使图形记号表示意义而不约束其读音的文字发展历程.这既造就了绵绵数千年统一的文化意识,也导致汉民族语言扩张乏力.语言对象的丰富和对语言对象的认识深化,迫使象形规则产生更多字和升华象形规则(会意),迫使编撰字书词典成为标示字词含意、约束字词歧义的方法,迫使炎黄学校成为学习字读音的场所(对照的是,基于字母原则文字史真实可以正本清源文化与传统.记载了商王室的历史活动的甲骨是商时期学校用具.)甲骨文字打开了观察 3000 年前黄河流域人们生活的窗户.
[编辑本段]【对甲骨文的两种破坏】
1、由于药铺老板拒收上面有刻画痕迹的龙骨,小屯村的农民就用小刀将上面的痕迹挂掉,以6文钱一斤的价格,将挖出的龙骨卖给药铺.于是许许多多的商代史料被磨成粉,当作药吃进肚里,这就是所谓的“人吞商史”.
2、甲骨文发现后,金石学家、古董商人、外国人开始大量搜购.这些非科学的发掘,往往只取甲骨,而忽略甲骨埋藏的情况,使所出甲骨的价值大失.据统计,从1889年到1928年,私人挖掘出土的甲骨就达十万片以上.
甲骨文藏品的辨伪】
甲骨文的作刻在肩胛骨上的甲骨文伪并不高明,鉴定时须注意如下几点:
第一,看卜骨之新旧.甲骨埋入地下三千余年,被有的学者称作“亚化石”,自然有一种古朴感.作伪者常用大版新鲜牛骨来刻字(因龟甲较难刻契,且易碎裂),故凡遇大版牛骨刻辞须谨慎.如英国驻安阳长老会牧师明义士(James Mellon Menzies)于1914年起开始搜集甲骨文,结果初次所购之大骨版,全系新鲜牛骨仿制,收藏不久,即腐烂发臭.
第二,若能目验实物,可看切口之新旧.即便是利用出土之甲骨新刻文字,因切口新,作伪者常用粘性泥土涂抹.将甲骨浸泡水中不久,即可用刷子刷去泥土,切口便一目了然.而真品则因土色深入刻痕内,一般是洗刷不掉的.
第三,看内容是否符合卜辞的文例文法.因作伪者并不懂甲骨文的内容,多数是胡乱抄袭真片上的文字,东拼西凑,甚至倒写、刻错亦浑然不觉.因此,在鉴别时要注意看刻辞是否连成文句.一条完整的卜辞,由前辞(又叫叙辞,写占L日期,以干支表示,同时又写占L者名,通常是商王的史官)、问辞(又叫命辞,是要问的事)、占辞(商王看了卜兆以后所下的是非结论)、验辞(占卜后结果的应验情况)这样四部分组成,不过许多卜辞都不完整,一般只具有其中的几部分.
第四,看刻辞格式.在龟甲上的刻辞,分两种式样:刻在左右边缘部分的,由外向里读,确切地说,刻于左甲边的文字,从左向右读,刻于右甲边的,则从右向左读.另一种是龟腹甲的中缝两边文字,皆由里向外刻,即在中缝左侧的文字,由左向左读,在右侧的,由右向右读.在牛骨上的刻辞,一般刻在骨的边缘,是由外向里读.几条卜辞刻在一起,一般由下而上排列.
第五,看字体.商代甲骨文跨越了自盘庚到帝辛12位商王计270余年,卜辞年代明确可以判断的是武丁到帝乙8位商王.在这段时期内,文字写法有过变化.有学者根据这些变化和其他考古成果将殷墟卜辞分为五期,第一期为武丁时期,字体相对大一些,第五期较小,有些在写法笔划上也有不同,可以从甲骨学工具书(如高明《古文字类编》中华书局1980年版)上查对.
第六,看贞人(卜人)名字.贞人即当时替商王占卜之人,为史官.贞人生活于一定的时期,贞人名是断代的依据之一.早期与晚期的贞人不可能共主占卜之事,故不应在同片甲骨上出现.不少专著对此有研究,且列表对照,一目了然(如陈梦家《殷墟卜辞综述》).
总的说,甲骨文辨伪较其他文物的鉴定要简单些,只是遇到利用出土的无字卜骨仿刻全部真片或一片甲骨上真伪参半须倍加小心.前人在这项工作的研究上已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一般西人所著录的甲骨书中伪刻较多,如《库方二氏藏甲骨卜辞》、《柏根氏旧藏甲骨文字》、《金璋所藏甲骨卜辞》等,引用时要注意.如《金璋所藏甲骨卜辞》第668片左上部“癸丑王卜贞旬无祸王占曰吉”等 三条卜辞系真迹,而下半部字虽大而清晰,于文义却不通,系伪刻.作伪者有的本是刻字出身,便被古董商相中,专干伪刻卜辞勾当.如董作宾《甲骨学五十年》中提到的蓝宝光,便能仿刻完整的真片,其工细程度几可乱真.幸而此人不懂文例文法,否则在甲骨上大肆“创作”,会给今日的辨伪工作平添许多麻烦.
除商代卜辞外,1954年起又发现了大量西周甲骨,其中有字的不少,时距殷墟卜辞的发现已半个世纪,作伪之风无存,当然也就谈不上辨伪了.

甲骨文,是最早的。

早在3000多年以前,我国就有了世界上最早的文字。这些文字是刻在乌龟和扁平的骨头上的,所以叫做甲骨文。
Sumerian的楔形文字,大家都知道是全世界最早的文字之一,它是用来做商业记录的,完全跟农业时代断裂。“楔形文字”这个名称,是英国人取的,叫cuneiform,来源于拉丁语,是cuneus(楔子)和forma(形状)两个单词构成的复合词。这个名称表达了古代美索不达米亚文字最本质的外在...

全部展开

早在3000多年以前,我国就有了世界上最早的文字。这些文字是刻在乌龟和扁平的骨头上的,所以叫做甲骨文。
Sumerian的楔形文字,大家都知道是全世界最早的文字之一,它是用来做商业记录的,完全跟农业时代断裂。“楔形文字”这个名称,是英国人取的,叫cuneiform,来源于拉丁语,是cuneus(楔子)和forma(形状)两个单词构成的复合词。这个名称表达了古代美索不达米亚文字最本质的外在特征,其实楔形文字同世界上其他民族的文字一样,经历了从符号到文字的发展过程。 楔形文字是苏美尔人的一大发明。苏美尔文由图画文字最终演变成楔形文字,经历了几百年的时间,大约在公元前2500年左右才告完成。
腓尼基文化最大的成就就是创造世界上第一套拼音字母。后世东西文字母文字均来源于此。已有3000年的历史。

收起

5000多年前,美索不达米亚人创造了楔型文字,并使用泥板作为书写载体,这是迄今以知最早的真正的书写文稿.随后,埃及也出现了文字.接着欧洲、中国和美洲中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