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册的,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06 09:58:41
全册的,
x\Is#Gv+{ݒZ=RHŎ1a_|b_$.^ %B?*/{e%@4 T[⧿bw*uB?$.&s'"/^8uO0)U=SeRU~=N{ݥiպ*~ a uě__Iʩ6WS5-`MybIU^䡪,T^ɸETrRpB6+_'Ÿ*8yeUh=nx*BYSѨb#\8uJ=ڟ{Tzڌ~xStzQ;VɲO )@U6d>mHXr*$n#vTg`ʄ@ `zJ[a;&@ݜi=s? +RBeK2P=!CxDX_ I܏s>pgu>]?=preuo J+Wfu]MTwJ),^f8`dUܹ,>d@75N9*/0 zNJouzrIJ[S)XGgI')W`5`+dhEl\ff:ThOd\+F}”zs9X2?7oa؎zH1/6pJ= c?ZEHXik UT. I65Iͤo <;,!&4;3oWp'>}401nc aȆH] m>=μNWxC脁 !5ZSxթɂ$Sb½\:?l) sy9^2]F8 =eif){ŋHDwrQr 447|j9a'-_2dˤc8gcdP[b+mahٯsQ f:[d#KYlOYW|a&Av>uv'nVcCg~ {;o5E_Estg'ݠ=юgN-ʎ/5N:0MҽŬ8KzXθ;+jNJxo02ldng[ Y#I֤)z/lsՁ.?3!HWK޼$ОF>,ky!O?pOs睩ϡv|H|,JDVo_ʩ& 96ᓈthZ/ND }>5WNib!2L 9>,̒"e:QDHc `$+zȹ80EɐsQ|ԟ'u6K#rW/i@S.E|;xW=eT?zeṶzb lΫuKHXC _+jOj>T=G, Q /u}%Y7.ՏIxԟ z ayh*@_x{2I# Sz-.+C gVtJjL/1""8F|Bkx*SKN+/zLnSf!JP!/F6ֳz"|+2Ư_4<!rLPHrO2H+ v˻+5/A[LNq20@e%xak}k7Pk~Ɵ-v^a8jʭpF`E@H"$wR]CJ hxָ&* (G4 (wـ=zB;:l{5Π(M%*V`EPR>;Cql#)2.()jFC<+ÌJduTkvl3h?QsGwa%FUe X| %>m'=9<G "eS9*$L${aWw{2T+XCX.=T<2wVR̳Ħ.<:!S@$ k!޳̅ 1T)e"gy.=h,%,Wqf@dKN_w0Ԏg'-OY%%ʻsqSǯ1 [jιTFJ;ThXvX4-,g<V43ИJN)D/ eXKP.8ek(I_GfI@H<4D"b@O=SA5Fք>9&j^\.ŗjW^JD#1_'sŒ2/Sʀ[0c5?"JaFHP-òw_Kj A$s+D,\Oy9‹&.hCϻsN2ș+Sa.l47 0'N%.5X\"PxM?ʄ'EL{FPF-rVUkk,k`pu !?Qo~Q~S-z;)V FgoPve.肄v g4$̊Rf)/ުιh_^JD\BQ`iT$Ob;S6H߂@r LȄNHsgMԆh/VY}ERG;e[sK^ƫak]S?y~#*UBW;{ɕ/ "m9-ym/2VAZqV}b!Uפ,~]-8F}y+Qj}!IvT/^9_Kl- ٺPf?U ԸvhEx]YXܒR4-R(KyHY:$)rQ&1 7VKʻnS wP(@kx_!B2b)aB"/ѷά n YBo(VܧJH¶~4u[|zp6#@9\uʗD45.ռٹF0:?`U\aS%cP9PX-V!#<$6=bjDd]6kJ'k=ֶ o #9#@tB@NG0$S<[k+d}VsF%,22T\RYWR6tд@,$$jSE+ZRZG&@)j#%{6ïY}E,W;Tm;u3&*V{bwxKPa}p\Sҋ[D֟5T53G iڅ"S J[لθ(reݜ =YΏ2NƔ/u'LRLB"1'KPڕIKpXmMU*ZJܪ!g .7lOdm@(<*}(<;cy5rhe7g=;eĽ-Tn5Lg2,ɽ`NI|J~rM*h+ f& (-<9gpda{gsս6ﻊIጳ@a$Zλ&hIF5lk_M&qm$3nm~GS˳:T[iD-͒~6m"vtT˟S ڈwuk<^]:=kѬhϵ@$|}͜ #it7b<| ?0q;\ʷfV"sң?<%?޴I*=s AqO2EG#r—t,8qR^^7 C9&9_<=r[ ٹ~8rS !2P2n!([VzRE5FѰ[wyzQQzV[x+#("ϟDP\ׄł52[#.5M=k kvyWWN3:i'r0Φfe45-tRVD-;2c[m֔ś$CAXzizxXd><-6R!Epܕ}:t.veӼJ֞bdHk26]wX'+f‚-6GC؝&ò TLǍ+tU*hΗ\X֜\*T5@| ~#|MZ:)tr'8ʒ ԺE:q[ķq aLF^"/GEu.ȟ[L(\dhQo,'A0.oO%9s׾~Š*QB$Rn'^GW)mfN5Qչݢ[hx>܅.Z} \c'qvJpG]wxO9Q͘\YB =w9!\,%O!x'$m U֡.X"wHFJhB"^N3:gӕ Y@$AӇ-QO.Bz)a8Mȫr+ aIV Q 拉[QCR}6Qp%G.4 UFb4j#vG(jD5$ RN}v}?4|+R76yۿMb q5 G|mP3[vJ\ ȕ;ӑƷ*?ZOII교S)',ܪ.BP dw/E!s.%KҜg@1j dumpbd?dD[]@ncuv%g UL5agItq!H:Q".z5ih *W_ \-`L'+y/2Э8X){XO-muAmwY[)n5&SW}jPI)PWwsQ~[؏LUH~3utnuxT+Ѝ(u=7Q;dH-]WXu5KyrL+{IۖDivN4]#=#|rR)xsO^*)Au0D<^޻ K ~&e9QQɽmY5;G;?vgG Mo),WӑچJ_Pٳ֔UJw}J`>y k\vϪ25.NL˫h^(;nS&|s@PW.xpѐ Qw6 u$C2RA'mU4*G_aätA_+U;C>^Ȃ3g\YǂYZ5A^ ۴ Yp5A6"#6 꺏b6I [ G4&~A`~m]R6pLDw`IGqЇuyo"mq6WtI½b*Q `ޓ54>)Ι{UY_u}C[^XHr# :q 8P""ۉMnqcEF vne䛺¶i&%a rAyFa8p?O|ɯBCr3?ќngvF}„_:KlK')_g\/H)>@ru*6v?^nїU*ͿJTGDTN.?ׄg9 l1B>Lj5t`df

全册的,
全册的,

全册的,
几乎都是重点,但是考试的时候用到的很少·学历史上课认真听,很简单的·
重点:(没有顺序时间先后)1,我国古代的分封制,宗法制,郡县制,等等各朝的制度; 2,中国古代的耕作制度,以及耕作工具的变新; 3,中国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几位人物的主张以及影响; 4,辛亥革命的领导人以及意思,和其失败的原因; 5,中国的屈辱近代史,就是诸列强的侵华战争(包括签订的条约,以及个别重要条约的内容,签订的时间,后果),尤为日本侵华战争最为重要,其中中国人们抗战中的几场重要自卫战争,以及中国抗日战争成功的时间,以及胜利的原因(包括国内因素和国外因素); 6,五四运动时间,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以及意义; 7,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时间和意义; 8,二万五千里长征的几乎都是重点; 9,毛泽东,邓小平思想的确立的时间和会议,这里尤为重要而且要弄清楚邓小平理论的相关时间 10,文化大革命时间及其导致的重大后果; 11,中国十一届三中全会重点 12,一国两制 13,就是外国的,【①,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时间意义,然后再联系中国在该时的情况《下同》;②,美国,英国的政治制度和法律; ③,第一,第二次工业革命 ④,罗斯福新政; ⑤,俄国的政策; ⑥,美苏对峙的经过,以及苏联解体 ⑦,世界多极化等等·】
不是特别完整,如果只是想要了解那还好,学习的话建议去买一本历史的会考复习差不多之类的,里面全是重点,条例很清晰地· 将就用吧!

你自己去买本不就知道了吗?

1、列举新经济政策的内容措施 2、评述斯大林体制的内容及影响 3、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 4、列举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及其特点 5、中国在1949-1956年经济发展概况 6、1956-1976年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 7、简述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关系变化的基本史实 8、列举我国对外开放的历程及其与改革的关系 9、列举二战后资本...

全部展开

1、列举新经济政策的内容措施 2、评述斯大林体制的内容及影响 3、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 4、列举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及其特点 5、中国在1949-1956年经济发展概况 6、1956-1976年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 7、简述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关系变化的基本史实 8、列举我国对外开放的历程及其与改革的关系 9、列举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组成 10、欧洲一体化建设的措施 11、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合组织的特点 12、经济全球化的原因及存在的问题
1.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形成的两大基础和两对矛盾极其演变轨迹
2.中国近代维护国家主权的史实和历史意义
3.中国近代三个不同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的史实和历史经验或教训
4.中国现代政治建设中有关法律文件的内容,目的,特点和意义
5.中国现代的外交政策和国际地位的变化
6.古代希腊,罗马民主政治的主要内容及历史地位
7.英国<<权利法案>>的主要内容,目的和历史意义
8.美国1787年宪法的内容,特点及其评价
9.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有何影响
10.中国古代和西方政治制度的异同点
11.中国古代经济主要有哪三部分组成?它们各自的地位如何?区别中国古代经济结构的特点和古代经济政策的
特点;分析中国古代经济"转型"困难的原因
12.分析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兴衰过程;著名企业和代表人物;概括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障碍和
发展的特点
13.概括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策过程
14.简述新航路开辟的人物与航线;对人类历史进程有重要影响,你认为它是人类文明交流之路,还是世界市场联
系之路,还是殖民掠夺之路?简要说明理由
15.简要分析两次工业革命中出现了哪些新兴工业部门?产生了哪些不同的后果?对中国带来了什么影响?
16.简述1929-1933美国经济危机的特点,根源和对美国产生的影响
17.结合已学知识,分析归纳罗斯福新政的内容和对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有何作用
18.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和日本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各自形成了怎样的发展模式?各国经济发展的共同特征是
什么?
19.20世纪20年代,30年代,70年代末世界现代化发展道路上有着三次重要改革调整机遇,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俄,
美,中改革的经济政策内容,特点,作用;谈谈你对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新认识
20.列举三个经济区域集团化组织的名称,建立的时间,标志和意义

收起

中国古代政治史
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和发展趋势
秦朝————汉朝————隋唐————宋朝————元朝————明清
确立 巩固 完善 强化 加强 顶峰
集权 专制
↓ ↓
解决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 | → 解决君权与相权的矛盾
维护国家统一,有积极意义 加强专制,消极作用多
发展趋势:不断加强,从集权到专制 <...

全部展开

中国古代政治史
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和发展趋势
秦朝————汉朝————隋唐————宋朝————元朝————明清
确立 巩固 完善 强化 加强 顶峰
集权 专制
↓ ↓
解决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 | → 解决君权与相权的矛盾
维护国家统一,有积极意义 加强专制,消极作用多
发展趋势:不断加强,从集权到专制
二、分裂与统一
1、分裂的原因
⑴封建自然经济的分散性。(占主导地位)
⑵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的削弱和地方割据势力的膨胀。(政治腐败)
⑶封建统治集团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激化矛盾)
⑷各族统治阶级之间的矛盾和斗争。
2、统一的原因
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其原因:
⑴秦汉以来,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和发展,有效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⑵从思想上看,中华民族很早就产生了统一的思想要求,经儒家发展为“大一统”思想,成为中华民族的强大凝聚力的思想根源。
⑶民族融合使民族之间的凝聚力加强。
⑷中原汉族先进经济、文化的强大吸引力,使少数民族向往中原。(被征服)
3、评价:
⑴分裂是历史发展的支流,处于短暂的、次要的地位。
①从时间看,封建社会分裂时间不超过几百年。
②从朝代看,重要的朝代都是统一的王朝,影响巨大、深远。
③从分裂时期看,分裂孕育着统一,出现局部统一。
⑵对分裂与统一要具体分析,尤其是国家分裂不能一概而论,不能对分裂简单地加以否定。
⑶统一是历史发展的主流,处于主要地位。要充分肯定国家统一的历史进步作用。
三、治乱兴衰
1、产生治世的原因
⑴统治阶级调整统治政策
在长期战乱、分裂,新王朝建立之后,统治者一般都能认识到人民的力量和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而调整统治政策,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经济上采取修养生息政策,使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出现治世。
⑵统一的局面下,政局稳定,政治清明,经济繁荣。(开元盛世)
⑶在社会出现严重危机之后,经改革调整而出现中兴局面。(光武中兴)
⑷开明的民族政策使各民族之间和睦相处,友好交往。(贞观之治)
⑸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
2、出现乱世的原因
⑴统治黑暗、腐朽。如皇帝不理政事,重用奸臣、宦官等人,造成外戚或宦官专权的现象。(汉、唐、明)
⑵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激化。(或中央与地方的矛盾激化)
中央集权削弱,地方割据势力膨胀的现象。ex:东汉、唐末
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矛盾激化。ex:西晋
⑶农民战争的作用。地主大量兼并土地,造成农民流亡,引起农民起义。
⑷自然灾害。
3、认识
⑴对治世肯定其进步作用,但也要看到,各阶级的地位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这一社会基本矛盾没有改变,正是统治阶级对农民的剥削使社会出现治世。
⑵乱世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人民生活造成很大危害。但是:
①处于乱世的各族人民共同生活、共同斗争,有利于民族融合。
②在局部统一地区,统治者为了自身的生存而加强恢复和发展经济,有利于地方经济的发展。
③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七国之乱和安史之乱,虽然都是叛乱,但结果不同。七国之乱之后,中央集权加强;安史之乱之后,中央集权被削弱。
四、调整和改革
1、相同点
⑴背景相同。都发生在推翻前朝的大规模农民战争之后,统治者都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认识到人民的力量。
⑵目的相同。都是为了恢复和发展社会经济,巩固封建专制统治。
2、措施(相同与不同)
⑴经济:
①解放生产力。
前期-解放劳动者本身和释放奴婢;后期-放松人身依附关系、
②减轻人民负担——从十五税一到三十税一。
③把人民和土地紧密结合起来——安置流民,更名田等。
⑵政治:
①约束统治者,生活节俭,澄清吏治(隋文帝、唐太宗、明太祖)
②减轻刑罚,缓和阶级矛盾
③加强中央集权,解决内部矛盾
3、评价
⑴调整或改革后,从经济上看,推动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国力富强(不同朝代富强的程度不同,东汉较差),多出现治世。
⑵从政治上看,调整或改革后稳定统治秩序,保证社会安定,完善封建统治制度,推动封建社会的发展。
⑶从文化上,政治稳定,经济繁荣,促进文化繁荣发展。
4、历代改革
⑴管仲改革——奴隶社会富国强兵的改革
⑵商鞅变法——地主阶级封建化的政治改革
⑶王安石变法——封建社会调整统治政策的改革
五、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分裂与统一、治乱兴衰、调整和改革之间的关系
⑴中央集权的加强、调整和改革与分裂统一、治乱兴衰是密切相关的。联系起来认识:分裂时期多乱世,说明改革或调整不成功;而不成功的改革造成分裂、乱世。统一时期多为盛世,说明改革或调整成功;反过来,成功的改革促使统一、盛世出现。
⑵调整和改革、分裂统一、治乱兴衰与中央集权的加强与削弱密切联系。
⑶体现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
六、政治思想
1、法家的法治思想
⑴法家思想顺应了由分裂到统一的历史发展趋势,反映了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
⑵法家提出具有发展进化因素的历史观,体现出新兴地主阶级改革旧制的进取精神。
⑶法家思想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封建制度的建立,而且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被后世沿袭了两千多年。
⑷法家思想提倡严刑苛法,不利于长治久安,加之统治者滥用民力,超出了农民阶级所能承受的程度,使阶级矛盾激化,秦王朝二世而亡。
2、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
实践证明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是统治阶级实行的一种宽松的政策。
⑴它适应当时的社会需要,起到促进生产恢复与发展的作用,出现治世。秦汉以后,每逢大乱,人民贫困时,统治者多采用“修养生息”政策——道家的治国之策。如汉、唐、明等朝。
⑵在社会稳定,生产发展以后,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就不再适应政治、经济的发展,如汉朝“文景之治”时出现了王国问题、匈奴问题等,西汉政治思想从无为到有为,从道家到儒家。
3、儒家的“大一统”思想
孔子“仁”和以德治民→孟子“仁政”和民贵君轻→董仲舒“大一统”思想
儒家思想对中国封建社会影响巨大。它客观上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的巩固;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及社会的稳定;有利于封建社会的长治久安。从此,儒家思想逐渐成为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正统思想。
4、政治(统治)思想发展的趋势
百家争鸣→一家专制(秦)→独尊儒术
5、统治者的思想控制
⑴秦朝焚书坑儒、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明朝八股取仕;清朝文字狱。
⑵利用宗教(西汉以后,统治者利用宗教加强思想控制)
中国古代经济史
一、经济发展的原因
1、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政治清明、政局稳定
2、统治阶级注意调整统治政策,鼓励发展生产。
3、大规模农民战争的推动。
4、中原人民的迁移,使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工具传播,使所到之处经济发展。
5、各地区各民族经济文化交流和中外交流
6、科学技术的发展。
7、广大人民的辛勤劳动,促进了生产的发展。
二、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一般表现
1、农业
农业发展一般表现为:生产工具的改进、耕作技术的提高、水利工程的兴修、治河工程、农作物的引种、开垦土地的亩数(增加多少)、产量数(增加)、人口数(增加)。
2、手工业
手工业发展表现为:⑴手工业部门的多少:纺织、冶铁、制瓷、造纸等。⑵分工扩大、花色品种的增加。⑶产量的提高,技术水平的提高和质量的提高。
书上讲到的手工业的发展包括:西汉开始用煤冶铁;北宋也用煤,徐州是冶铁中心;明朝用焦炭炼铁(佛山)。
3、商业
商业发展的表现为:商品种类的增加、商品质量的提高、城市的出现和扩大、对外贸易的发展和货币的变化。
4、重大水利工程
⑴秦朝灵渠。⑵汉武帝治河。⑶隋朝大运河。⑷唐朝大面积治河。
⑸五代钱塘江海塘。⑹元朝漕运修建运河。
三、中国古代经济发展阶段特征
1、奴隶社会——匹马束丝。
2、封建社会
⑴战国、秦汉时期的阶段特点
①商品种类繁多;②中原市场形成;③封建城市兴起。
⑵隋、唐时期的阶段特征
①城市繁荣,唐中期后商业日益发达;
②政府对商业市场在时间、地点上有严格限制;
③对外贸易发达,政府设置市舶使。
⑶五代——元朝时期的阶段特征
①北,南宋商品经济发展及特点;
②城市经济繁荣,打破时、空限制;
③出现新型货币——纸币;
④设置边贸易市场——榷场;
⑤粮食、农副产品(茶等)和手工业原料(丝等)大量进入市场;
⑥海外贸易发达。
⑦元大都、漕运、海运和海外贸易(泉州港等)。
⑷明清时期的阶段特征
①出现专业性的城市
②明初对外贸易发达——郑和下西洋;
③互市;
④资本主义萌芽。
⑤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四、重要的经济制度和经济政策
1、重要的经济制度和经济政策
⑴征税依据的变化:
人头税→土地财产税→田亩为主
(汉) (唐) (清)
说明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逐渐放松,封建制度逐渐衰落。
⑵征收物的变化:实物+劳役→货币地租。用银两收税,说明商品经济发展。
⑶税种的变化:税种繁多→逐渐减少。征税手续简便。
⑷农民由必须服一定时间的徭役、兵役到可以代役。以庸为标志。
⑸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对商品征收重税。
2、与政治联系
历代经济政策,都是对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当这种调整适应当时生产力水平时,就推动生产力发展,促进济发展;推动社会进步。反之就会阻碍经济发展,阻碍社会进步。
五、中国古代的重农抑商政策
评价:
①重农抑商政策在封建社会初期,对农业、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新兴地主阶级政权的巩固都起到了积极作用。
②到了封建社会末期,在生产力发展,商品经济活跃、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后,坚持重农抑商政策,把商、农发展对立起来就违反了经济发展的规律,对经济发展起到了阻碍作用。
六、江南经济的发展和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1、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有三个明显的特征:
⑴北方人民大批南迁,带去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经验(及劳动力),体现了当时劳动力的最高水平。
⑵南移趋势在国家处于分裂或割据、战乱时期最为突出。
⑶政治中心南移对经济中心南移有一定影响。
2、历史的启示
⑴政治稳定是经济发展的必备条件。
⑵充分合理地利用外来劳动力、先进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可以促进经济发展。
⑶经济发展必须得到领导者的重视。
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
一、民族关系的基本特点
1、汉族与少数民族交错杂居,呈现出大分散、小聚居的特点。
2、由于各民族经济发展方向不同、水平不同,农业民族与周边游牧民族之间存在矛盾,有时发生战争。
二、民族关系的主要类型
1、同一国家内部的民族之间的关系
2、不同民族政权之间的关系。
三、民族关系的表现形态
1、和平
和亲——作用是削弱民族偏见,促进经济文化交流。
互市——由官方控制的民族之间的经济贸易往来。互市场所一般在边境地区。
会盟——两个民族政权以缔结“和约”或“和议”的办法来约束双方的行动。
2、民族关系的主流、总趋势是友好交往、和平共处。是各民族人民在共同创造中华民族的文化,共同开发祖国。各民族人民在互相学习和交流中,在共同的劳动中,共同反抗斗争中相互融合,形成不可分割的整体。
四、民族融合的概况
1、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民族大融合的初步发展时期。兼并战争加强了华夏族同周边少数民族的关系,促进民族融合。
2、秦汉时期是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确立、发展时期。在统一的国家范围内,各民族之间得到更充分的交流,经济文化进一步发展,汉族形成。秦北与匈奴、南与越族、西与西域各族的关系及开发西南,加强了中原与少数民族政治、经济上的联系。
3、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民族大融合的高潮时期。
特点:
①处于封建经济发展时期,民族融合的过程主要是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过程;
②五族内迁,出现民族大融合局面。
③少数民族无长期的、稳定的政权,说明这时少数民族的发展程度较为落后;
④孝文帝改革,缩小南北差距,出现统一趋势。
4、隋唐时期的民族融合(统一时期的民族融合 )
特点:
①各民族政权与中原王朝关系密切、友好,战争较少。
②唐中央政府在少数民族地区通过建立都护府、都督府直接统治边疆地区,加强各民族之间的政治、经济联系。
5、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第二个民族大融合的高潮时期。
特点:①多个民族政权先后并立;
②封建生产方式向边疆地区深入扩展,如设太学、创造文字、仿汉制建立官制、兵制等典章制度;
③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元统一后北方的“汉人”包括契丹、女真等族人;
④出现了新的民族——回族。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