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上的文包诗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30 14:28:33
池上的文包诗
xVn~96Hsh4\r  r (fQnVbKdԯHAgeg_}U?Yڵ()I_n_4-,^AuO3]Tn/ԤAR|)Ff:L$ To!lͣ> `@TEJiJGՃAP@ &i&[ gtk%Co@0m^"6*JH_68NE:#veJ̃HzC*?FR.\{ X!\hA@[`';QD5ytoKh| Vt\"~hvG=wr-:->w&u^&*mT6QY:@LLVzRGf <*1h27xVq{XOkh7q-OZ=.ijhm]>s+ڤgp%Lcg9)b\~;n';G)pw{OXL1`AÒ/{J{7^cKhtFiՓx3ZAע0 %Fi=C12N\m7ҸގBZޮpWu ^-B ;<67bQS'HԞ@%R@ګ`ŠdzUʫO34k&KW&ˍ#Ļ9dm?+'u7:YE+" X&oO+ղ

池上的文包诗
池上的文包诗

池上的文包诗
池上
  【唐】 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
  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
  浮萍一道开.
  注释
  艇:船.
不知道;不懂得.
  一道:一路.
  撑:撑船,用篙使船前进.
  小娃:小孩儿.
  浮萍:水生植物,椭圆形叶子浮在水面,下面有须根,夏季开白花.
  开:分开.
  [编辑本段]作者资料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祖籍太原[今属山西].到了其曾祖父时,又迁居下邽(音guī)(今陕西渭南北).白居易的祖父白湟曾任巩县[河南巩义]县令,与当时的新郑[属河南]县令是好友.见新郑山川秀美,民风淳朴,白湟十分喜爱,就举家迁移到新郑城西的东郭宅村(今东郭寺).唐代宗大历七年正月二十(公元772年2月28日),白居易在东郭宅降生了.武宗会昌六年(846年)八月卒于洛阳[属河南],享年75岁.著有《白氏长庆集》七十一卷.
  晚年官至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在文学上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写下了不少感叹时世、反映人民疾苦的诗篇,对后世颇有影响.是我国文学史上相当重要的诗人.元和时曾任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因得罪权贵,贬为江州司马,晚年好佛,又自号乐居士.他一生作诗很多,以讽喻诗为最有名,语言通俗易懂,被称为“老妪能解”.叙事诗中《琵琶行》、《长恨歌》等极为有名.
  早年热心济世,强调诗歌的政治功能,并力求通俗,所作《新乐府》、《秦中吟》共六十首,确实做到了“唯歌生民病”、“句句必尽规”,与杜甫的“三吏”、“三别”同为著名的诗史.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则代表他艺术上的最高成就.中年在官场中受了挫折,“宦途自此心长别,世事从今口不开”,但仍写了许多好诗,为百姓做过许多好事,杭州西湖至今留着纪念他的白堤.晚年寄情山水,也写过一些小词.赠刘禹锡诗云:“古歌旧曲君休听,听取新词《杨柳枝》”,可见他曾自度一些新词.其中《花非花》一首,颇具朦胧之美,后世词人如欧阳修、张先、杨慎,都极为赞赏.
  [编辑本段]译文
  天真活泼的农村儿童,他们撑着一只小船,偷偷地去采人家的白莲花.回来的时候,他们不懂怎样掩盖自己留下的踪迹,小船把水面上的浮萍荡开,船后留下了一道道清清楚楚的水路.所以暴露了自己的行踪~
  简析
  作者用白描的手法将“偷莲 ”的小童的憨态描绘得惟妙惟肖.诗中最传神的是“偷采白莲回”一句,写尽小童顽皮、天真的情态.
  表达了小孩的天真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