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0字《童年》读书笔记,急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29 23:52:18
3000字《童年》读书笔记,急
x}n+Kޫoƀ*%."PM$QYU+8t=3>ĹT*+Ȉ/??WRڟ9籫f?Gp:OUw0hϺ[ Ӈ|%V΢J)w;:뒺=w{ImԹ-^.պj-xgjTU9]Uqů ]ѱFtY'" ul;-+UZPc:W塎6 ?vs2ou3۷v2i)dzXGustOψnuUfDO%^?N45jTco%ݿxC]j[Oyq;ᑩv5\ &D'<O:{lB-EC͖4I8W;%t;LKDC )gű;H9.=yUS;nN2SkwآvGv';Mc/,lQݕ>]ۤݫGKs~s >8W6n@Ij^<Ҕ8uٮ[ uWeD?hz-јOE͙Wrr5x{K1>ب~ŭsOULE+{Y o=uwp#wSIc:SљJ0LzhK,\@g!DD+C QuC7钨}8eJ<99Ӑ߲VUy;KuPv:'Buмlb:WG-v5Xmg:/A?Kž,=2q>h$!zLKY n߮i/TײD.뻓;jT9rv"b~ͬ:=pCjV5,U}ЦɦtNyGNiWZxjɑ̘Ӧ~ҧn6l\ng%zegzk1i/̌O߯˾*}cNi ozDn#M?_w=۵mJYgU7gG@Ye]OFD |y̜mYux_֕΂ ' y{q3 hoST"+3Yx7f ڸnyXDFF4JSVBR"ud-Tğ6Դcw<g3rB>DwA 4|b$5\hK#8_mT>ĩA+rT2Jh1zv:r/ݷﺽ!'#C ZY7uH(G9eO-RoA˝:~pH"jl4\!qvq³*z-MzcDt'9r=!dR/.D,ќL~x'$xX~i2A "M^O^0LFMA?"9 qư]vt)C߂͏BE*A+_9t5&RWk]Ɲ|a,T*DowBL]Hx'}ã<'yC796Ddh^RSNCk> c,YӞ?UcK֗ͧs$ [>1+%`B{}ͿuQaYq4snew;=dքeNqC=Eh ^U5:oh-Yf)A'̅ muw7;rxޗiAO,U8Y[$T* C3Dh[TRzL3?dnT/b?j`q?XuF^TSy6mX*feg Jt `ԋW/#5 e>_3KvuLzڬH0J-Hf>W'lZL;>@6r F#ĞI, -Ɍ%0 X=成әPD+zmTQ7;Bn0USLNt͂GMly:e:S'8 Ii. ud*d|=jT]At AOv_fA# r޽S}ݜb*\3cb,t@dT̒.Vċe h!FMSԋ\@h .V4jg~79qEL4"-&}: 4,;J{śr,z G7NEL!4GԼ04%@W-4փ<|9DF Vt=FNknfNNcμA ~*xi8 rkՈrTF^ЉV_>>!6y3crg 霂g#w[x3U8%IJLN 1s{G_qMV{E@@Vģ;Ebd4uCJ '"jM UL$۷K VĀm Mҝ?EV飒w2|}^ӬPv4@7g#`01"]yr7 }:DadEWWB^c˲h0qY޳(ٞښskbotU,Jʂm$%]?jXub'{gu/hźձ,7jNw tO +%J /?Af}aDd` =32`* ir1rBJdrUV[ݿKo4hG^YhG>lt1iz/,SC445b`PnW@:4ALsg;/h0u4\fe_6,h E?~8 ]'>P_h5Hy2:l::؀MR9զM >҇XuRoE??OƼGC:'f!x9&/lu5Ss4Vh [jPt)=9у{J-|ն+0'w{Qk&F SK2CM[b h"]!Xj3oW@zT9Xw#y/!TU~ rE\Θ5-dCWYϽn1: ( _TŲ;J$/`p׵g"+`4 +wPR}MEܜx!`c% 6Y8oD_jkdDm{;5>!̾ٿH0!5ZU6%ZHq"+IK YB?1j<פ:]MVw@kF`*>OTxKz*-Y҃`Pr3KKbe4ֵ{<Ln-I@ !ل{Uw_ijz?Hu{ mp|dӪx ü Z.ũ3LwE$k9xEo7D7 .r?胐,3x3,phC8!HE#Rj֥.:{>eGacC cW޾a+ԙbpneh,n?X֝=U&ܿ՝KMDۄ܎:Sۻ7^Ҙu HNY3H <=6WsPm~ JL_q=l~mǰ*,ƻj>͹?g4]*$rT!Srw'5Q>Tݼ,ÊKKȀ{O'Z%CLYtՌk3̻Npɓ.M sTfsVCE/`.6)4-}6;א߮dݫ-(8yvU%[;d%-P6 oY 3h[-lEqW6ib4;qx֤Ѱ:S+Q%|XX"6Gh^ x HD~Q kcImYcNlXlW'ޝđ\R.M숗/ycm",,Zِ}@N?KPiph)Z vݴt!ٜbg-օ'V\:C5~䂨2uHQzռ?Y,mS46o kuCVљ7;_1g5Qs,Iχ{v1 vفhTfƳM4FBFSg_9 qY}4Bw0ڂ5I`Jze!έ<#ZYc)uaܫ>|'W02?]"rΝgvXq =g8 kHd[fpk˜ρ:'hQјl4Qѿ '$"fOŻ O@羫{/_= 1Kݏ"jݻE{X@6HsewÍdk;Ǣ93ajo⪖6oq3З# .fvYR8uv-]Ǩ$ X;U$0UJ &;N;o+]V\nu1/Ϝ^FCgY7aXrI5ݺvR݌rYx;ӄ;gYdЗK*7dB:j5VE1ja vEA4YgU]8%'v=A } %a!;3]wyh3u#C'pcr>Zv:1y{ҏ-`gc#^lzx39&1;Vǻ0G"KN}N,N6}Uӷ49cGx?~!"<Q"٪ҀN3>i.WA=!ᦇU|!Mh KR*LA?F^[0̽3h6fq"&+ݧn41c!bq |t^fEC7Y0zߓ68MLs3uWwP?) ëc+]Ľ.} [~*Q2`dlYݹz/J"r.GƘdIс, d{S]Bz!' "pe7R:\ϱ ;Q/06f5`bN!njM-zh8.=pl5EC QY=`~=?Wi*g:lL#D:qA _91/meAx sx>v׋Ӳb |"6F |\n2&est0e-76J4p(2ȶQB B xE@s(h+@)}R ͦV8"{UԷ]oZwW26]aKŏSGAGKwnބ9 , rq&3ZU uﻍ 8%)Y$dqܚ&{[X]_ ܕ{+O.]ӱ)mzCxg~YN@^f#DPJKLp.6^4&K#hY2q6m̉ yNCOo1gL 1+{NƼ |B3d%qgRMX3q:űH͎agl|N9xҷJB=d5w۸CP(M uAnX0PBr X+vs/:HlbTJ a̩!HGšS ҕ B0=&%O fO;zx7Ř߸]Z|%O~p^Ar! !ՁX 4DL;!o !F4(hMT Hqk KCVVÙgKV)؂Gsrs0!E5>Tǘf Ec1ɫ%ILb"B FbH1R^UĬJ`MKp e>#љ+Vxã,7ֺ`tdfv%o$!\Nׄ$`sN{;(KmY8g]r aؐSYSIt X^EK vu1t2hφ~U`  hŻfK S<R^`^VN{PX${#cӧq)"  dނ?2MȏnÐ"z:iT gZo-^ nܶ^A$_[{ %l; }}ۈv'K<-{#&wa ~eO,0,2)R76A#{px,-p˘@G;Qp> Ü;̚q4x'>L)]2v؛_Ci'Pߟ;!^4i|~*S?H=yv4u7Ml@e-]B">l-ձh'wiUVT5"})ΈxMv°+޷VIv[<))c?pxӂ HZ~38A Ȑ7^,aRu`08 pg t0?;ɞV!aEQcưߺn0֛0p4o:Mpf{w Knxi!l1J}Qck|'bP@I纁{J7ĝǚgܢ)ZG- P W3)Wo-sя<ٹbBbfqq_g;sꟑ=.;oX|E.bgۉ+3 D%}=Cr)cN5Y/cIYV!>*7?h˙aH9;>eήJx{J5iw7}n~9^sؤsfc?7Lu깄|N>gYNHwSCS_M/X83]0M?Fg;?7 usԙ0wqg[ӷ2ձ>ݳWgNW~VҺ}4n#:qV|۹3}^ ,%2?P9;bb3N7SY3߳f'g}'`d=9Yߓ'g%g8K礖wH8ʗ@1Qqs1BWaMo =Iu>H:(oWE#9)ҩ:o,F;,LxYk[?)ۿi&3I5%{=LUȢ>ghZQ6G0K$"z~Gsb6ˬ-q&P<(G )I..4QvvdmhӋhqfݤ?W:2ZL2i2CC0/9EdfTg'*U˹{ݱH`_Z9Tbgg/ )L&E ܛs:V]2t0ه*MQم!wxQB ms|6obs60.!c<\ a;ﵮƀ9課ݓ<5;n&!h\k)$cB'9EW2Pd.Q!Q#i ~  &[|1`2v! 8bWxK>(I1Í7#Q00{q£R5N "5&碯fmYģ0~L30@p_ U|ÉEIqA1ܝ^i} 65{G>dj_~R9_X~#5VvcS 58\aTRC1DENp'!u,Xly^z<!r_0:i>eJk ;}-:0*TsDqI #\yd1vd:Nd.T}căn 0]YʸgT KMձ Dl99.y(,;AT3LHkuf6DZ(pW '#Km Zӌ\'{ŷzr]uML`%)}n=c ,&~PiYT\n;{1O%_QD@|a'r zN!Ǽ`}`eo K9VF׾$1~p "o '0ڲ~ Μ"8ay$R+a\ճ1)A|ϟsw3b?L-Dl:;d2i G`N\Òa"Vt~khs2T1אxdڟH}`W6t8mN񂅖ؒ-kW<\ļbM] to&h@ x0'v12ED1!]cl* ֭ni?,]'<7ģ_Î y<'B[0YwT~¾h!śL%K@tF z oRL3OiGI|NcS0Hd -~ctEԁDW1þ%SgG |qR[n0^{q%8lxt 8 hq nQy+Ƃ+j1)poCAҌwDQ+5+ $% $ܦ֍KHvlcp$窘T: Xa""xBfab =015Bቸ]R8y;rn6@s!v9ەC<| HWwlH㐕O u! Hކl" Kx#$L$[Կa$6@['0 8@l 4{א4;"MR^T> GYnuJ"A9ќ&DGAN_#74i *r'Dh%eQ`@wvW_$a:i9 A\D$t"֌aLoac$-n`s+eM䍤ڷ;)YzuGLvxIX(ř\ۗߌ!_-86!#c% B .Ch ,Nh2.a{ y!8L&p̲vn8@=(JNTʴp7I@~7T㘛Ԁ?KF80i^EQ36ny*vcBi4Qz #;ٰ:`z},Gs5+8'hDJN`AA M/KIs 9Tf!v^ArÔtPt;qqf w07Jh\zdcAN [<VGNqҒ8*X&`bMX1WLw/s}+ mO.pT^l)l|6t3&|(:QIhHsی¶inY{,̒LW{5_Iu"2 /p|Ky\@h!>Y)Afu7Zh-E^"͞; J! &'SF gPF=xщJ]4LC:l#^<A )dR&(gڬAzk exVSawuIm^ "kYmP(H/<^8kKwXW gþy/(]#+:i1O:FYdH'&l5V 3؅alETOF̻BQصwbs!Rhɦ /@UQ!iDkA{35pˀN(H_!)&s!3CkIbغS қs<5{wA {m cm96/RbxUR n?w]r Ydۙ!DaoVROgWnśô(L:S K!OAi*wҒ(ŞyL!WqcI+w[c.tR>+tE0dgf֙eVx M#`$dIEY].IMU#wvx_o 󧠱A^͹*)!GН՚jOq&F2"JQH+ Zt)hUK"c\յZ&$.}AUƅ:.r\E9l,gf"~+j^1,bgApk)m) Is18I86 R hK-xaPS>**4=bL\&n'8"vT.ph~ "˛ˠn \4 4XP}yrEq8388YIHj`Rr&p4~ ɸr!fƳQ~ U W2Ep}mhM">Byi|i qģˁ2p:(Z rgb".!@3G)6̝mn2|[ Ƅ&MܹxRIv"RNR5HMYߒ*pl*!1%u,.qzUä_,ȂXOT{zGġHTVベM[}y"u5͹ȈRM,mĪ\Č5|RcZpGT裝(@~tajQoJԵ&s/ttʯ wU╀\}AȒp#lq^ g;too4I>ǀ !@p53St},N2tlVMJ#KOLEpR)ҘS,;o^(,;k6(d[Hy?C 8Wn/o?})8}IDWQy9#+^t1Xȏ=!k&aŪI/Ȁ:bhY[;fb$8/aB\!7pCc` :x$߹ ENq#VIfC)#aRs[*,⊡Kr`-䲟E'"cwRC$Ao(N. "I %=2{\0&)-MZ"ָ*A+2k]D R8|FlO`H%" ⧅ c"^?k6#a23KTz 5wB|Rh Ր+telY 7LVIER")dlp*J(r _UzG LqHeJ%H`Gv´17ǿ:rsP4<7^(.;[iFy%惦a#} {koR( >cTܓ\pW~yі3+48| =.s =_LD<ʤe2 w6y9 |Kƣ%1pL8+9ZD̂&Z13\05(­F))ÜgZF{Q6!j|τ _3a~u!Ux(rfJrRNwK˗DPIս kblt<+>റ /&et9P)w ၯ< `7e,b]o0}ZN"83б0ƈ3 |F-+ȵPh qfڛvlLLd8؜k}|$c|NހC#;Zܦ/&9\inZdEqn]y~$(^lReK—VDT6|TmBGmw)j4wBtDmȝzT$..%=POԌa4/`IB.Kg29S)ٵ7uN<| !]1p6\$JG/N@{:Nr +"@r֧- G]WwQ׿MK j*F kC@hPSU=d*"𒴀ѨG9l{Ju u ++fi4*^I?"0LVd3Y2-CB@|ueᗞWK6tD,$wE$E5/Dۉq};38JreU w_389I jv1ZMM98xu-0I02~uDijr)1]cnYptKߤ ΙN'wDn$~wF> ]QLDPy00Cz`6gXwBim;/~ڵ! -{S2&0%!%nݷXKS!I^~b嵎#u!"0/.̾bNC/i#XU2}"W7ggt9 .t"~:<">H&c;~8O{NZOSQ.l>t3sMư%P.;Xi?zAces# Βϐ`̙TQ=U",;EƻWG[Ĺ=pY^jS'Ñc7cEpq}6dyB]J PM"d?"XՃc=U~!5sXq!Ӫ9ـӫlR*r d$,H6LF-<2ءa+ZˉM;ɏN%N X+KOre]MXPT1VsSG&W gc(_ >>%K$Iwdp\I8ZP}lFmusj2"2H5QsR^u UwUի-)¤5b|Z*0RKRUK6vS:q%+UOFem{^D_'ie$HGm ,~0=_%崻v[+-|jdN]B3|%n{.GFw˳2OFȷ1!Ù?p-8CѻL0,Rp!ޡ;%N%>k3Go"XO&;A :LyX[,oTen6 !!)jw'95Z蓫ŋD+%:q{)Y8<cY9J :]xMËLr>ٙl(sX Ahx"5x $:NqT?s

3000字《童年》读书笔记,急
3000字《童年》读书笔记,急

3000字《童年》读书笔记,急
《童年》读书笔记
1.童年每个人都经历过.童年是美妙的,童年是快乐的,童年是幸福的,童年是值得回忆的……而高尔基的童年却那么的恐怖,悲惨,令人不敢去回想.
可怜的高尔基3岁丧父,失去了亲切的父爱,跟着母亲和外祖母,来到了外祖父的一个小染坊.从此,黑暗的生活降临到高尔基的头上.外祖父的脾气十分的暴躁,经常打外祖母和高尔基,使高尔基幼小的心灵出现了阴影.
后来高尔基又结识了知心朋友小茨冈,两人无话不谈,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可是,好景不常,可怜的小茨冈就被两个凶狠的舅舅给害死了.高尔基就这样失去了好友.雅可夫和米哈依尔是魔鬼,欧打自己的老婆,还天天闹着要分家产,兄弟之间一点也不团结,两个儿子萨沙也被教坏,处处捉弄高尔基.此后,高尔基又认识了木匠“好事情”,成了好友.结果被外祖父赶走,高尔基得了个继父,十分凶常打人,几年后,最疼爱他的外婆死了,母亲也死了,就被外祖父赶出门靠捡垃圾为生.
这“一家子蠢货”外祖父卡什林性情暴躁、乖戾、贪婪、自私;俩个舅舅米哈伊尔和雅科夫也是粗野、自私的市侩,连小孩也与他们一起热烈地参加了一份.只有善良、和蔼,富有感情的外祖母让他生活在这种环境下有一丝丝的安慰.
我喜欢文中的外祖母,她似乎有种特殊的亲和力,她有讲不完的故事.而且她是那么爱她的子女.即使是米哈伊尔和雅科夫这两个大坏蛋,她也并没有请求外祖父怎样严厉得处罚他们.一个善良的人,又怎会喜欢在家里发生战争呢?面对外祖父毫无人情的打骂,她也是一忍再忍.
高尔基的童年除了一些教育和友谊,没有什么再值得回忆!在欢乐中,在悲伤中,在爱与恨的交织中,他的童年就这样匆匆而过.在阅读中,我发现他的爱,寻思他的恨,品味着冥冥之中黑暗的光明.
我们现在丰衣足食 ,要什么有什么,又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心肝宝贝” 哪能和高尔基那悲惨的童年相提并论,年代的不同就是这差别,一个是天堂,一个是地狱 ;一个充满阳光,一个到处黑暗.我们现在的童年来之不易啊!
童年充满着欢乐,童年到处是温暖,童年是值得回忆的相机,童年爱满心窝,老师热心地传授知识,同学们互相探讨,我们像一棵棵小树苗,在接受春风雨露的滋润--吸取更多更好的知识,茁壮成长.在这知识的海洋中,我们结束了快乐的童年,开始走向成熟.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人道主义的社会主义国家中,这里没有抽人的鞭子,没有殴打的拳脚,没有仇恨,没有贪婪,没有乖戾,更没有层出不穷的暴行和丑事.这里的人是善良,纯洁,乐观的,因而我们的童年是充满了幸福和快乐的.高尔基在那样艰苦的环境下都能成为一代名家,我们也一定要好好学习,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2.〈童年》读后感
马克西姆.高尔基的《童年》举世闻名.在一个很平凡的星期天下午,我翻开了它.情绪也随着书上一行行黑色的宋体字忽起忽落……
主人公阿廖沙痛苦的童年生活打动着我:四岁丧父,跟随悲痛欲绝的母亲和慈祥的外祖母到专横的、濒临破产的小染坊主外祖父家,却经常挨暴戾的外祖父的毒打.但善良的外祖母处处护着他.在外祖父家,他认识了很多“安安静静”的亲戚,其中包括两个自私、贪得无厌的、为了分家不顾一切的米哈伊洛舅舅和雅科夫舅舅,还有两个都叫萨拉的表哥.朴实、深爱着阿廖沙的“小茨冈”(伊凡)每次都用胳膊挡外祖父打在阿廖沙身上的鞭子,尽管会被抽得红肿.但强壮的他,后来却在帮二舅雅科夫抬十字架时给活活的压死了……
阿廖沙的童年是在一个典型的俄罗斯小市民的家庭里度过的:贪婪、残忍、愚昧;父子、兄弟、夫妻之间勾心斗角;为争夺财产常常为一些小事争吵、斗殴……但在这个黑暗的家庭里,有一个勤劳、坚强、善良的外祖母.她常常给阿廖沙讲好听的神话故事,也潜移默化地教他做一个不想丑恶现象屈膝的人.
阿廖沙的童年是黑暗的,就像他的家庭一样.周围残酷的事情太多了,有时甚至连他自己都不敢相信竟会发生那样的事情.但好在有外祖母——全家人的精神支柱.阿廖沙也还认识很多其他的人:搬进新房子后的几个房客、隔壁的三少爷,等等.阿廖沙从家人的一些“奇怪”的举动中懵懂的明白了一些道理.
和阿廖沙相比,我们的童年是灿烂的,是彩色的;是没有烦恼痛苦的,更是无忧无虑的.有那么多的孩子甚至不懂什么叫做“打”,因为我们从没有经历过被人打、被人拿鞭子抽的滋味.那也许是一种无法想象的痛苦吧.当然,除此之外,我们的生活中也很少有家人之间的勾心斗角,为争夺财产而打架斗殴之类贪婪、凶狠的事情.更不会发生残忍的把某个无辜的人无端地折磨致死这类想都没想过的“恐怖事件”.
天哪,如此比较,我们的童年和阿廖沙的有着天壤之别.我们每天生活在蜜罐儿里,被甜水泡着,被金钱堆着,我们多幸福呀!

童年
读了《童年》这本书,使我受益匪浅。和高尔基比童年,我们今天是多么幸福啊。
高尔基出生在一个木工家庭,5岁时,父亲病故了,他的生活更加艰苦了,他和妈妈就住在外祖父家里。由于家境贫困,他上学只好穿母亲的皮鞋,外祖母的外套,黄色的衣衫和补丁裤子。
高尔基这样一身不协调的装束, 都引起同学们的嘲笑。和高尔基相比,我们现在穿的全是自己的新衣服,想到这儿,我不禁有些惭愧。尽...

全部展开

童年
读了《童年》这本书,使我受益匪浅。和高尔基比童年,我们今天是多么幸福啊。
高尔基出生在一个木工家庭,5岁时,父亲病故了,他的生活更加艰苦了,他和妈妈就住在外祖父家里。由于家境贫困,他上学只好穿母亲的皮鞋,外祖母的外套,黄色的衣衫和补丁裤子。
高尔基这样一身不协调的装束, 都引起同学们的嘲笑。和高尔基相比,我们现在穿的全是自己的新衣服,想到这儿,我不禁有些惭愧。尽管我们有这么好的条件,却生在福中不知福,常常挑三拣四,有的衣服穿的时间长了就不愿意再穿。
高尔基为了上学,只得去捡垃圾换钱。每到不上学的日子,他就早早起来,背着一个大布袋,走街串巷,捡一些破布头、烂纸片卖给废品加工厂。运气好才能有半个卢布的收入,如果运气不好呢,高尔基上学的事就没了着落。再想想我们,我们现在什么也不用操心,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好日子,相比之下,我们有什么理由不珍惜自己幸福的生活,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学习呢?
捡垃圾换来的钱成了高尔基的学费来源,但学校里那些有钱人的孩子并不理解高尔基的行为,反而去嘲笑他,说他身上有臭味,我觉得并不是高尔基的身上有臭味,而是那些有钱人的孩子故意嘲笑高尔基,他们才显得很臭。高尔基把别人的嘲笑变成催促自己努力学习的动力。他发奋学习,刻苦读书,终于取得优异的成绩,受到了同学们的喜爱和敬重。
我和书沉思,不仅思绪万千。与高尔基的童年比起来,我们是多么幸福,又是多么奢侈呀。我们应该向高尔基学习,不管在多么恶劣的环境下,都要好好学习,努力奋斗,朝着美好的未来不断前进。

收起

每个人的童年都是精彩的,都是值得回味的,都是人生的一大财富,当你有了这种财富,你的一生将不会孤独。而我所要说的就是不要对任何不堪的现实失去信心,总会有一些人一些事令你感到痛苦甚至绝望,但你想想,黑暗过去,黎明的曙光总会到来。只要你仍能保持不灭的信心,做一个善良、乐观、富于同情心的人,那么你的光明定会到来。
在假期里,我读了《童年》这本书,书里的主人公的童年是不辛的,他生活在污浊的环...

全部展开

每个人的童年都是精彩的,都是值得回味的,都是人生的一大财富,当你有了这种财富,你的一生将不会孤独。而我所要说的就是不要对任何不堪的现实失去信心,总会有一些人一些事令你感到痛苦甚至绝望,但你想想,黑暗过去,黎明的曙光总会到来。只要你仍能保持不灭的信心,做一个善良、乐观、富于同情心的人,那么你的光明定会到来。
在假期里,我读了《童年》这本书,书里的主人公的童年是不辛的,他生活在污浊的环境里,忍受着外祖父的打骂,同伴们的歧视,舅舅们和他们的儿子的捉弄,忍受着自己的好朋友被舅舅们害死的痛楚,但他的心灵却是纯洁的。
作者资料 :
高尔基(1868-1936)伟大的无产阶级作家,生于俄国解放运动的第二个阶段,在解放运动发展到第三个阶段,即无产阶级革命时期,步入文坛。他的著作有《母亲》,《我的大学》,《在人间》,《美丽的法国》,《忏悔》,《回忆列宁》,《童年》,《海燕之歌》,《底层》等。
写作背景
《童年》是高尔基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 。早在19世纪90年代,高尔基就有撰写传记体作品的念头。在1908年至1910年间,列宁到高尔基在意大利卡普里岛的寓所做客,高尔基不止一次地向他讲起自己的童年和少年的生活。有一次,列宁对高尔基说:“您应当把一切都写出来,老朋友,一定要写出来!这一切都是富有极好的教育意义的,极好的!”高尔基说:“将来有一天,我会写出来……”不久,他实现了这个诺言。
高尔基在这本书中真实地描述了自己苦难的童年,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一些典型的特征,特别是绘出了一幅俄国小市民阶层风俗人情的真实生动的图画。它不但揭示了那些“铅样沉重的丑事”,还描绘了作者周围的许多优秀的普通人物,其中外祖母的形象更是俄罗斯文学中最光辉、最富有诗意的形象之一。是这些普通人给了幼小的高尔基良好的影响,使他养成不向丑恶现象屈膝的性格,锻炼成坚强而善良的人。
这个文学著作是高尔基根据他童年的生活而写成的,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状。高尔基出生在俄过尼日尼,诺夫戈罗得的一个木工家庭,早年丧父,寄居在外祖父家,11岁走向社会饱尝了人生的辛酸。
故事梗概
文章中的主人公也同样是3岁丧父,但那时他什么都不懂,看着妈妈,想起以前人高马大,骨头坚硬手劲儿特别大,打扮的利利索索,而如今却衣服歪斜凌乱,乌七八糟的,头发耷拉在赤裸的肩上,跪在父亲的旁边哭号使主人公心神不定。后来,母亲和姥姥把阿廖沙带到了外祖父的小染坊,但这时,外祖父的家业已经开始衰落。外祖父因此性情开始暴躁,经常打姥姥和孩子们,而两个自私,贪得无厌的舅舅又经常为分家而不顾一切的吵架,使这个本来就不辛的家庭又弥漫了一层仇恨之雾。阿廖沙看到大人们巧妙的使布料变色,他抵不住心中的诱惑,自己也拿了一块桌布上了色。外祖父知道后,痛打了阿廖沙一顿,打的他失去了知觉,后来又大病一场。从经过这个事情后,阿廖沙怀着害怕的心情去观察他周围的人,还对外祖父产生了敌意。母亲无法忍受这种生活,便走了。虽然在这么悲惨的家庭里,阿廖沙却交到了朴实,深爱着自己的“小茨冈”,还有热爱生活,乐观,积极向上的“好事儿”等等的好朋友,但他们最终还是没有陪阿廖沙走到最后,纷纷离开了阿廖沙。
我喜欢文中的外祖母,她似乎有种特殊的亲和力,她有讲不完的故事。而且她是那么爱她的子女。即使是米哈伊尔和雅科夫这两个大坏蛋,她也并没有请求外祖父怎样严厉得处罚他们。一个善良的人,又怎会喜欢在家里发生战争呢?面对外祖父毫无人情的打骂,她也是一忍再忍。在阿廖沙心中最重要的一个人是姥姥,她把蜜送到了阿廖沙的心中。姥姥是一个慈祥最有人性的人,她总是用她的温存给予阿廖沙爱的种子。
教他做一个正直的人的是老长工格里戈里。当然那个善良、乐观、富于同情心的“小茨冈”也同样教会了阿廖沙如何面对生活的艰难,但他却被两个舅舅给害死了,然而我觉得与其说是被他们害死的,还不如说是被这个黑暗的社会所吞噬的。
我认为他的两个舅舅是一个可怕的魔鬼,他们俩殴打自己的妻子,还天天嚷者要分家产,兄弟俩一点也不团结,两个儿子也被教坏了,搞恶作剧陷害,捉弄阿廖沙。
终于有一天,母亲终于回来了,但母亲的变化使阿辽沙感到心情十分沉痛。母亲是在一天的早晨突然回来的。开始,她还热心地教阿辽沙认字读诗,但由于生活的折磨,她渐渐地变得漫不经心,爱发脾气,经常愁眉不展。母亲再婚了,嫁给了一个比她小十岁的“贵族少爷”,当他们离家去莫斯科时,阿辽沙觉得心中“就象有样东西严严地合上,紧紧地关闭了”。
母亲再婚后的生活非常不辛,她既贫困又身有疾病,使她丧失了原来的美貌。阿廖沙在学校里被受歧视,又加上母亲对他的不公平,使他心中以经没有了爱。于是,他搬到的外祖父那里。但贫困又驱使他去和邻居的孩子一起去拣垃圾,渐渐的他跟那些一起拣垃圾的同伴有了感情,总想帮助他们。但世事难料,阿廖沙离开了学校。母亲死了,于是他把母亲埋了以后,外祖父把他赶出了家门,他便闯荡社会去了。
读后感
这本书里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人物。这里面我最敬佩的就是阿廖沙的外祖母,她是非常的善良,慈祥。他总是替阿廖沙维护,经常挨外祖父的打,她却毫无怨言的接受,还不让阿廖沙告诉他的母亲,害怕阿廖沙的母亲担心,伤心。如果没有她,这个家恐怕早已四分五裂;如果没有她,阿廖沙恐怕早以被打死;如果没有她,阿廖沙的母亲恐怕永远也进不了这个家门。
依靠一个人,只能依靠一时,不能依靠一世呀!人生的路还很长,需要自己慢慢走.人生的坎坷还很多,需要自己一个一个的克服.这样的一生才无愧于心啊! 面对困难时只要我想起高尔基童年的悲惨遭遇,那一切困难都会显得微不足道.我便有信心去克服.
对照文中的主人公,再想想现在孩子的童年是多么的幸福:衣来便伸手,饭来边张口。还有优秀的学习环境和美好的生活环境,在这么好的条件下应该好好学习,将来成为优秀的国之栋梁来回报自己的祖国,爸爸妈妈,和所有关心青少年的朋友们。
童年每个人都经历过。童年是美妙的,童年是快乐的,童年是幸福的,童年是值得回忆的……而高尔基的童年却那么的恐怖,悲惨,令人不敢去回想。
可怜的高尔基3岁丧父,失去了亲切的父爱,跟着母亲和外祖母,来到了外祖父的一个小染坊。从此,黑暗的生活降临到高尔基的头上。外祖父的脾气十分的暴躁,经常打外祖母和高尔基,使高尔基幼小的心灵出现了阴影。
后来高尔基又结识了知心朋友小茨冈,两人无话不谈,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可是,好景不常,可怜的小茨冈就被两个凶狠的舅舅给害死了。高尔基就这样失去了好友。雅可夫和米哈依尔是魔鬼,欧打自己的老婆,还天天闹着要分家产,兄弟之间一点也不团结,两个儿子萨沙也被教坏,处处捉弄高尔基。此后,高尔基又认识了木匠“好事情”,成了好友。 结果被外祖父赶走,高尔基得了个继父,十分凶常打人,几年后,最疼爱他的外婆死了,母亲也死了,就被外祖父赶出门靠捡垃圾为生。
这“一家子蠢货”外祖父卡什林性情暴躁、乖戾、贪婪、自私;俩个舅舅米哈伊尔和雅科夫也是粗野、自私的市侩,连小孩也与他们一起热烈地参加了一份。只有善良、和蔼,富有感情的外祖母让他生活在这种环境下有一丝丝的安慰。
我喜欢文中的外祖母,她似乎有种特殊的亲和力,她有讲不完的故事。而且她是那么爱她的子女。即使是米哈伊尔和雅科夫这两个大坏蛋,她也并没有请求外祖父怎样严厉得处罚他们。一个善良的人,又怎会喜欢在家里发生战争呢?面对外祖父毫无人情的打骂,她也是一忍再忍。
高尔基的童年除了一些教育和友谊,没有什么再值得回忆!在欢乐中,在悲伤中,在爱与恨的交织中,他的童年就这样匆匆而过。在阅读中,我发现他的爱,寻思他的恨,品味着冥冥之中黑暗的光明。
我们现在丰衣足食 ,要什么有什么,又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心肝宝贝” 哪能和高尔基那悲惨的童年相提并论,年代的不同就是这差别,一个是天堂, 一个是地狱 ;一个充满阳光,一个到处黑暗。我们现在的童年来之不易啊!
童年充满着欢乐,童年到处是温暖,童年是值得回忆的相机,童年爱满心窝,老师热心地传授知识,同学们互相探讨,我们像一棵棵小树苗,在接受春风雨露的滋润--吸取更多更好的知识,茁壮成长.在这知识的海洋中,我们结束了快乐的童年,开始走向成熟。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人道主义的社会主义国家中,这里没有抽人的鞭子,没有殴打的拳脚,没有仇恨,没有贪婪,没有乖戾,更没有层出不穷的暴行和丑事.这里的人是善良,纯洁,乐观的,因而我们的童年是充满了幸福和快乐的。高尔基在那样艰苦的环境下都能成为一代名家 ,我们也一定要好好学习,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收起

童年
读了《童年》这本书,使我受益匪浅。和高尔基比童年,我们今天是多么幸福啊。
高尔基出生在一个木工家庭,5岁时,父亲病故了,他的生活更加艰苦了,他和妈妈就住在外祖父家里。由于家境贫困,他上学只好穿母亲的皮鞋,外祖母的外套,黄色的衣衫和补丁裤子。
高尔基这样一身不协调的装束, 都引起同学们的嘲笑。和高尔基相比,我们现在穿的全是自己的新衣服,想到这儿,我不禁有些惭愧。尽...

全部展开

童年
读了《童年》这本书,使我受益匪浅。和高尔基比童年,我们今天是多么幸福啊。
高尔基出生在一个木工家庭,5岁时,父亲病故了,他的生活更加艰苦了,他和妈妈就住在外祖父家里。由于家境贫困,他上学只好穿母亲的皮鞋,外祖母的外套,黄色的衣衫和补丁裤子。
高尔基这样一身不协调的装束, 都引起同学们的嘲笑。和高尔基相比,我们现在穿的全是自己的新衣服,想到这儿,我不禁有些惭愧。尽管我们有这么好的条件,却生在福中不知福,常常挑三拣四,有的衣服穿的时间长了就不愿意再穿。
高尔基为了上学,只得去捡垃圾换钱。每到不上学的日子,他就早早起来,背着一个大布袋,走街串巷,捡一些破布头、烂纸片卖给废品加工厂。运气好才能有半个卢布的收入,如果运气不好呢,高尔基上学的事就没了着落。再想想我们,我们现在什么也不用操心,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好日子,相比之下,我们有什么理由不珍惜自己幸福的生活,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学习呢?
捡垃圾换来的钱成了高尔基的学费来源,但学校里那些有钱人的孩子并不理解高尔基的行为,反而去嘲笑他,说他身上有臭味,我觉得并不是高尔基的身上有臭味,而是那些有钱人的孩子故意嘲笑高尔基,他们才显得很臭。高尔基把别人的嘲笑变成催促自己努力学习的动力。他发奋学习,刻苦读书,终于取得优异的成绩,受到了同学们的喜爱和敬重。
我和书沉思,不仅思绪万千。与高尔基的童年比起来,我们是多么幸福,又是多么奢侈呀。我们应该向高尔基学习,不管在多么恶劣的环境下,都要好好学习,努力奋斗,朝着美好的未来不断前进。
昆虫日记
今天,我读了法布尔所写的一部名著——《昆虫日记》。法布尔是第一位在自然界中研究昆虫的科学家,他用毕生的精力深入昆虫世界,在自然环境中对昆虫进行观察与实验,真实地记录下昆虫的本能与习性,完成了《昆虫日记》这部昆虫学巨著,他也因此受到了全世界人民的尊敬和爱戴。
法布尔刻苦钻研,牺牲了自己私有的时间去观察昆虫。《昆虫日记》详细地描绘了昆虫的生活:如蜘蛛、蜜蜂、螳螂、蝎子、蝉、甲虫、蟋蟀,等等。这给后世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使人类社会迅速走近了现代文明。
法布尔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并不容易。他出生于农民家庭,从小生活贫困,靠自学先后取得多个学位。他前半生一贫如洗,后半生勉强温饱,但法布尔没有向各种困难屈服,他勤于自修,精心选择研究方向,坚持不懈地进行观察研究昆虫及植物,不断获得新成果。法布尔一生最大兴趣,就是在于探索生命世界的真面目,发现自然界蕴含着的科学真理。他正因为热爱真理所以撰写《昆虫日记》。
我多么渴望像法布尔那样,到知识的海洋中去遨游,到科学的世界去探索,去揭开自然界中的一个又一个奥秘,为人类造福啊!然而,平时我连做数学题都不认真,不刻苦。总是这多一个小括号,那落一个小数点什么的。同法布尔相比,我感到羞愧不已。
读过《昆虫日记》和法布尔的生平,我感受很深,《昆虫日记》不仅仅充满着对生命的敬畏之情,更蕴涵着追求真理、探求真相的求真精神,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在生活中和学习中,我们要学习法布尔勇于探索世界、勇于追求真理的勇气和毅力,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像法布尔那样,要有一种严谨的科学精神。做任何事情都要坚持不懈,即使条件再艰苦,也要为了理想而不断奋斗。
小公主
今天,我看完了这一部杰出的小说——《小公主》,非常的感动,也非常的震撼。
故事里的主人公——小公主萨拉·库尔是一个驻印度的英国军官的独生女儿。她在很小的时候母亲就去世了,是由父亲一手把她养大的,当她七岁的时候,进了伦敦的女子学校读书,由于她的父亲拥有很多财产,所以被学校特别看重。
她很聪明,也很懂事,而且喜欢读书,是一个富有想象力的少女,时常编故事讲给朋友们听;她有着风雅的气质和一颗善良的心,喜欢帮助别人,所以全校的学生都很喜爱、尊敬她。
但是,当父亲的事业失败,又得了热病不幸去世以后,萨拉便开始过着悲伤难堪的生活,可是,当萨拉通过不懈地努力后,梦幻般的奇迹却又发生在了萨拉的身上——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又重新恢复了自己高贵的身份,又再次受到了周围的人的喜爱与欢迎。
我读了这篇文章非常地感动。故事的主人公年仅十岁,却能坦然面对接踵而来的困难。读完故事之后,我想,如果我是故事里的主人公,那我该怎么办呢?所以,从那一刻开始,我就决定向故事里的主人公学习,同时,她也唤起了我心里的那颗坚强的心,去面对一切困难。
是啊!人的一生是丰富多彩的,有酸、有甜、有苦、有辣……我觉得白涅德夫人的生活应该也是十分艰苦的,就像萨拉的遭遇那样。可以说白涅德夫人也有着坚强不屈的意志,所以才刻画了萨拉这样一个栩栩如生的人物。
我们应该像白涅德夫人和萨拉·库尔一样,歌唱生活,热爱生活。我们的境界虽然不一样,可我们还是应该每时每刻向她们学习。
生活,是一所充满智慧的学校,大海教你心胸宽大,蚂蚁教你勤奋团结,树木教你脚踏实地,太阳教你关注世界……
你要从中学会自立、勇敢、宽容、进取……
你要从中学会真假、是非、善恶、美丑……
一边走,一边用心打量这个世界吧,每天都会有不同的发现!尔后,像蜜蜂一样,把种种精华聚集、融合、调配、酿出蜜蜂芬芳的生活。从困难中找寻生活的真谛,从幸福中唤起自己真挚的心。
请不要忘记,每天为自己精彩的生活歌唱!
小王子
小王子是一个孤独、忧伤的孩子。他住在一个叫B612的小行星上。一个小到只容得下一朵玫瑰花。三座活火山的小星球。有一天,他离开了那个地方,离开了他深爱的玫瑰花,开始旅行。他来到了地球,遇到了作者,然后又回到了他的星球。
这是一个极其简单而平凡的故事。或者说用童话形容更加确切,它以一个叙述的方式来告诉你人生的一切。但又用乐观而开朗的态度教会你如何去面对。小王子就是一个真善美的化身。他一心一意的深爱着他的玫瑰花。忧伤的时候会在哪个小星球上不停挪动椅子看四十多次的日落。即使是面对死亡,他也只是觉得自己的躯体太重。没有办法带回他的星球。或者说,他根本就没有死。他已经在他的星球上对着地球发出银铃般的笑声。只要抬头看一看。满天的星星就如同他纯洁无邪笑脸一般明朗、清澈。
这是一部写给所有孤独的人的童话,没有曲折的情节和奢华的语言。在这个纷纷扰扰的尘世之间。多少寂寞的灵魂如同小王子一般。有的也可能成为了书中被权利禁锢的国王,或是成为那个只知道价值却不在乎意义的商人。可是,只要你还清楚自己在干什么,想要的是什么,你就还是一个如同小王子一样单纯的孩子。或者说,就是一个天使。
我们都是生活在这个城市里寂寞的人类。当你仰望星空,想象小王子还在他的星球对我们微笑。那么,漫天的星星都会微笑,面对这么多的微笑,我们还有什么理由再去悲观呢?让我们也试着去对一切微笑吧!
悲惨世界
《悲惨世界》是一本多么伟大的书籍呀!它使我了解了雨果对社会下层人士的同情,对自私、贪婪之人的蔑视。一部闻名遐迩的世界名著,它将惨淡荒芜世界中人性的种种改变展现在我眼前,让我不禁感叹人性的微妙。.
刚接触这本著作时,我对主角冉阿让怀有无比的同情。为了让受饥饿折磨的幼小侄女和外甥女能吃到东西而去偷了一片面包,因此被判徒刑的冉阿让,被关了十九年,到四十六岁才被释放出来。但是,当他被释放出来后受到的却是人们对他的歧视。幸好有仁慈的主教米里艾,对他十分客气。环境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本性,在服刑期间,冉阿让早就养成了种种恶习。一开始,他并没有因主教的仁慈所改变,并且还偷了主教的银器。令人震撼的是,主教竟然原谅了冉阿让,并且把冉阿让偷的银器作为礼物送给了他。
冉阿让终于醒悟过来了,他带着主教给他的一点点温暖和光明离开了这里,定居在法国的北部。他对于自己居住的城市尽心尽力,人们都被他感动了。冉阿让因此做了这个城市的市长。
冉阿让的一生是令人感慨的,也是令人深思的。一个人从一块面包彻底的变坏,再从一幅银器和人们对他的改变彻底的变好,成为当地的市长。这是多么让人吃惊的变化啊!人性的两种都在他身上体现出来了。
面对着穷困潦倒,世态炎凉,将会产生两种人:第一种是卑微的人。他们丑陋、自私、贪婪。正如书中的德纳第,他为了钱财不惜一切进行诈骗,一会儿声称自己是演员,一会儿又变成了画家,但他再高明也掩盖不住他丑陋的本性。其实在当今社会也不乏有一些为了眼前利益而不择手段的小人。如一些凭借职权贪污受贿者;在运动会上为得到好成绩而服用兴奋剂者;还有小到考试作弊者……任何刻意的伪装都将被识破,虚伪不可能永久。另一种人则是无论什么情况都能永保光明、善良、宽容的高尚情操的人。洗心革面后的冉阿让变得宽容、善良,因而感化了周围的人的冷酷、固执的心。
读了这本书,我被人性的巨大力量震撼。愿我们身边有更多人能加入到助人为乐、见义勇为的队伍中来。社会需要这样的人,世界需要这样的人,只有这样,才能创造我们的生活,创造出一个善良、和睦、光明的世界!
小妇人
《小妇人》是一本带有自传性质的家庭小说,作者是美国的奥尔科特。
这本书主要讲的是马奇家的四个不同性格的女孩通过自己的善良和勤劳找到了自己幸福的故事。小说没有跌岩起伏的情节,没有引人入胜的悬念,但作者用朴实的语言描写了马奇家的天伦之爱。她们的善良、忠诚及对亲情的渴望深深地感动了我。 作者只描写了生活中很平凡的细节,但却处处显露出对爱与美好生活的憧憬。
马奇家虽然贫寒, 但家里的女孩却对任何事都抱着积极乐观的态度。 小说强调了她们的个性与尊严,但也有表现出她们的自我约束, 而独立自强。这四个女孩的共同优点就是,她们总是在不停的找出自己的缺点并努力改正。 这也是值得每个人学习的。
我喜欢不为金钱所诱惑的梅格,也喜欢她的淑女风范;我喜欢乔, 喜欢她的无拘无束, 喜欢她为梦想而努力奋斗的坚定不移的决心; 我喜欢贝思,喜欢她的恬静,喜欢她总是为别人着想的善良品德;我也喜欢艾米,喜欢她的坚强, 把扶贫济穷当作自己的理想。她们的理想与命运各不相同, 但她们都找到了自己最好的归宿。
在她们看来,家是她们的生长之地, 又是神圣的避难场所。她们会仔细聆听母亲的教诲,会用自己灵巧的双手和聪慧的大脑发明一个又一个富有创意同时又能美化心灵的游戏。四姐妹的成长历程仿佛是一首富有趣味的教育诗。 作者用既不华丽也不枯燥的语言向我们展示了人类伟大的亲情和友情。 在我看来, 似乎在四姐妹的眼里,与她们爱的人和爱她们的人永远生活在一起就是天下最幸福的事。
从她们身上, 我学会了坚强, 学会了要懂得知足但不能满足,学会了要对未来充满希望, 并努力追逐梦想的乐观精神。 同时也学会了要加倍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不要等失去了才知道它们的难得可贵。
梅格、乔、贝思、艾米四个女孩坚强、乐观的精神将永远贮存在我的心里。她们的微笑会时时刻刻浮现我的脑海中,提醒着我,要坚强,要有一颗纯洁的心。
牛虻
“不管我活着,还是我死去,我都是一只牛虻,快乐地飞来飞去。”
合上小说《牛虻》,我已是泪水涟涟。我被这本外国名著深深打动了。回顾牛虻的一生,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条波涛汹涌的大江,它闯过浅滩和激流,浪花撞击在礁石上,奔腾着,跳跃着,又义无反顾地向大海奔去。
从打开小说的第一页起,我就不由自主地被这浪潮所席卷,欲罢不能。我深深震撼于这惊心动魄的故事。即使沦落到拖着残废的身躯在甘蔗园卖苦力,甚至当一名杂耍戏团的小丑,牛虻始终没有放弃追求,我的耳边回响起亚瑟坚定的话语:“献身于意大利,帮她从奴役和苦难中解放出来!”
正是这崇高的信念,支持着他重新站起来,用残废的手握起笔,对准一切虚伪外表下的丑恶灵魂,毫不留情地抨击和鞭挞;也正是这崇高的信念,支持他“怀着轻松的心情,就像是一个放假回家的学童”一样走进刑场,昂首面对乌黑的枪口。牛虻,是真正的勇士。
人不能没有独立的精神,失去了精神,人就不能成为真正的人,在这世界上就只是一具行尸走肉。是精神的支柱,崇高得如同一盏指路明灯,赋予人无穷的精神力量。这股精神力量鼓舞人直面人生,勇敢承受生活的各种艰难困苦,也使人以更加超脱的态度看待生与死。
小说的封面上写着:影响三代中国人的外国名著。今天,我以第四代人的眼光来读这本小说,依然有强烈的共鸣:任何人,任何社会,任何时代都需要这股精神力量。如今,站在新世纪的门槛上,迎接我们的是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只有拥有坚强意志和独立精神的人,才能走在时代的最前端。精神的浩气长存,即使相隔百年,依然可以感受到那深深的震撼力。小说《牛虻》留给后人的精神财富是永恒的,它将继续影响一代又一代人。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呼唤英雄的时代。《牛虻》的故事告诉我们:逃避现实,与世无争是懦夫的表现;直面人生,义无反顾的人才是真正的英雄。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当我翻开《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心里是三分惊喜七分好奇。然而当我翻完这本书中每珍贵的一页,我心中是汹涌彭湃的,又是惆怅万千的。它带给我的是惊讶,是感动,更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震撼着我。在整整的87年无光、无声、无语的孤独岁月里,竟磨练出一个如此勇敢、坚强,有着顽强的求生意志的非凡女子。对于一个常人来说,三天——也就是72个小时,能办成的事根本就寥寥无几。但是对于海伦来说,三天似三十年。如果她能拥有三天的光明,她的心里又会有多么满足,多么快乐……
谁能想象年幼的海伦面对自己又聋又哑又瞎的现实也曾经堕落过,暴躁过,为上帝的无情而忿忿不平,但正是因为她在老师,莎莉文的帮助下,正确了自己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并依靠着自己对生命的渴望和对光明的追求,竟奇迹般地重新振作起来,用那仅有的却又蕴藏着不可思议的力量的精神去创造更多的奇迹!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海伦成功了,她终于成功了!她借助了自己的双手看到了美丽的世界,听到了绚彩的世界。海伦终于又创造了一个奇迹……
海伦的不幸与生活在黑暗中的痛苦是我一辈子都无法体会的,但她对生命的永不放弃是令世人刻骨铭心的。我相信,即使在一百年、一千年后,还会有人提到海伦·凯勒,还会回忆起这个创造生命奇迹的女士,诉说着生命的珍贵与短暂……
海伦的生命是非常短暂的,同时也是一种可惜。而我们这些花样年华的青少年有着青春美好的时光,难道就让它白白流逝吗?海伦·凯勒说过:“假如我有三天光明,我将把这三天分为三个阶段:第一天,我要看人,他们的善良、温厚与友谊使我的生活值得一过。第二天,我要在黎明起身,去看黑夜变为白昼的动人奇迹。第三天,我要在现实世界里,在从事日常生活的人们中间度过平凡的一天。”海伦的三天就如此而已,可我们的时间和机遇还很多,可以创造美好的生活。光明对我们来说不是奢望,声音也不是可遇而不可求。对我们来说,并不缺乏身体上的组织结构,我们需要的是意志上的顽强,不向命运投降的、自强不息的精神!更重要的是要拥有一颗积极、乐观、敢于创造奇迹的心!
上天赐予我们眼睛,是让我们看清这个世界;上天赐予我们思想,是让我们改变世俗,让精神世界更美好;而上天赐予我们双手,是为了让我们拥抱未来,创造出生命的奇迹!
钢铁是怎样练成的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使我爱不释手,保尔 柯察金那顽强的品格多么令人钦佩!如你读了这本书,就会明白具有钢铁品质的人是"大写"的人.保尔一生十分坎坷,在双目失明的情况中写道:他呕心沥血写的稿件丢失了,多么令他灰心失望啊,但他重新振作起来,用顽强的毅力完成了巨著.书中有段名言脍炙人口:"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应该为碌碌无为而悔恨……." 每当我遇到困难而退缩时,每当我受挫折而落泪时,我就会想起保尔那高大的身影,要把自己炼成一块真正的钢铁!钢铁般的意志是人类无形力量的源泉,哪怕艰难险阻,在它面前都将灰飞烟灭,我深刻地体验到生命的真谛和时代赋予我们年轻一代的使命,它将给予我们启示,随着时间的车轮,继续演绎出一则则钢铁炼成的故事......
以保尔•柯察金为代表的一代英雄的光辉形象.保尔精神已经成为时代的旗帜,其中有一段话:"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回首往事,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卑鄙庸俗而羞愧;临终之际,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解放全人类而斗争.'"保尔一直是我们心中的偶像,他强烈地震撼着我们.是因为他那种为了人类的解放和进步而无私奉献的精神;那种把崇高理想和每一个具体行动结合起来,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精神;那种不畏艰难险阻百折不挠,勇于进取,艰苦创业的精神;那种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精神……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回首往事,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陆路无为而羞愧;临终之际,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解放全人类而斗争.
半个多世纪以来,一代又一代的青年受到它的教育和鼓舞.保尔•柯察金同我国的刘胡兰,董存瑞,黄继光,雷锋,焦裕禄等英雄一样,受到青年的普遍崇敬和爱戴.多人记入笔记本,挂在床头,贴在墙上,当做人生的座右铭.《炼钢》这本书中的保尔的精神固然是好,他那刚强,坚毅,钢铁般的精神正是现代人所需要的,也是现代人所缺少的.
我认为也许我们并没有像保尔那样崇高的志向,因为我们只是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人,我们无须面对战乱,也无须为之献身,但我们同样拥有理想,我们也同样要经历坎坷,我们应该学习保尔的坚强,勇敢与执着.现在的生活固然安定,但决不能就此放荡自己,那样只能带来灭亡!我们要为梦想拼搏.
《傲慢与偏见》
《傲慢与偏见》是英国著名女作家简·奥斯丁的代表作,作品描写傲慢的单身青年达西与偏见的二小姐伊丽莎白、富裕的单身贵族`彬格莱与贤淑的大小姐吉英之间的感情纠葛。
其实这本书,在初一时已经接触过了,但当时对于剧情的繁杂很没有耐心,看了几章就没有了兴致,便一直搁在一旁,直至今日才重新拾起。不过再看开头几章时还是觉得很无趣,到后来明白才这里是在为以后的情景埋伏笔。一眨眼,三十几章已经过去了,人物的性格也很明显地被作者刻画出来了。这本书中似乎只有两种人:聪明的和愚蠢的,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骗子韦翰也许除外。他利用了自己巧妙的奉承能力以及一付”讨人喜欢”的仪表,迷住了伊丽莎白,不停地为自己洗刷冤情,中伤达西。可笑他的话里充满破绽,而聪明过人的伊丽莎白虽能与彬格来小姐辩驳,与咖苔琳夫人顶撞,却还是被韦翰牵着鼻子走。说实话,我并不认为伊丽莎白被骗说明他是一个”愚人”。人,总是先入为主,达西先生傲慢、无礼的样子早已进入伊丽莎白的头脑,还怎么对他产生好感?对于旁人的点评又怎能轻易的置若罔闻?对达西产生偏见是很正常的。我说的旁人自然就是指相貌堂堂的韦翰了。不可否认,韦翰长着一张英俊的脸,表面上也装得非常”绅士”。虽有”人不可貌相”、”知人知面不知心”之说可就连我这个活在二十一世纪,以旁观者的身份看这个故事,仍然对韦翰产生好感,又岂能怨伊丽莎白这一个生活在过去时代的姑娘?
合上这本书,仔细地品味一番,方才发现,整部小说,之所以吸引人,完全是因为它轻松幽默的格调。伊丽莎白的嘲笑讽刺,正将那些自视绅士、淑女的贵族的本来面目暴露无疑。而伊丽莎白的父亲班纳特先生竟然以嘲笑太太、女儿为家庭快乐,幸哉?不幸哉?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