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端午的由来的作文500字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8 10:45:29
写端午的由来的作文500字
xZYn#IJP70B`h fgP)*%QAJDJMbJyp¼ QJe* L 2ann33翫dûB;*c⃻jZo;V^jtH@Iw^ʹJ!nѦ2F[;ɝ?=?Rڝ{]Et5!*~TA> ;ΕD :gtz3,O X4i/MTi"=YlϏU:?GV_OnIDwMfɬU!bj#+5V&Q=?q 3DBj Epyқ_'5N"fk.ueEu6U ZAfXaEMfǤy d[,GT!\b߽Q7h?s2lRwZϔm ;*GzݣZx{GTҤ&4gScKR,%B;'zfTׯTjnRתP͖>sUVh[Uٌf0%2T{jP,B?f Ui7IlUU]QʆJ3>Fq~։wI$sN[b'iWjl١,OwnGyf0niVLz Ǻ31P$Nw ^p~aRBүO"E`>v5wQDEScFujHCDHyЭH@C7~GfܦSf/?W(A|0mn.mMD=NRSr08[ґ5|L{_ӇjhF !&eNBFr63f̌Ke'v<&W^u71=5ɦGv€psTJ6WX?pO(ǜjH6f/AK%TqK K&,0"(Piu'TR'GY$0(U4L,.v%6S`HxkWOTJvMaHogEOU2W(. ˈTpmy-ٛ^`Szs%`aQb2EP V1uJn]taJGRb pAy + ?Wξ5#oj5V 6l2c ˤӥ6<$u'N{W5.iVFv~~ K|/}I\UЫ2/st# -L! ɥ_l?weXPb ݠ+@!gxjIf0ROwWH3NdwByF{dy?MI|#ysdY𧪐Z]$,idOZpNy1Mc=%T9OPE.# 3#=l-E7ATA <5 >hz]v?0r"-g(7J%z@jat?53X,9Bb% !Q|Ie-"| V1X)b X~ٗӯ<0Ae ,23h Cy|~:TuBX3њ$6Qmx"+IRMI!ͷ9_tNa,ِHrPWT:]^ӸWlwMv?\?$~x>hUyx]bѲzkm5[wuږ~.7f+ȑyU9sy./!=YQp Ď)}؆$@&4;^s]-"1֍m@;al-Vbr>  F4H^!:(uԽԋp;֬o>x|eUxϧS`[ʿh('kCgI7l"q$R L4wѢ [+UM;@Yaݲ6>Ż.ALC}D0'}܄H!G<ܩU;aާ:cI3lƬADGD)wf[sGI % ZQBڈvxw:!od8W{ gw:+ R![;l{n^-K?[^#[cfӵ3GpTD! 'ZGbu2ilJ ۶~6̠߂4M06+ob(>7aqkb_,V˂h*_f xyYQ_Ҽ:~ePÐQM>Na$rz'[CTߘ !HM~8j~kHm-xPQ!;X y5ZB0o֐_ybh跆,7ȗGwYvq#7}G7F[G 'R5agEJU#m]bIx@Rꡯ$A;9~X2LX7&|c:)!$kJ)1CoJioSڮC0$3o*ʿ6 yI~kbi3Km8{^ߜ[ ٞ\JЧҧkK۶jI[ǘAo2Cxqh 2Ҕ 5mUXEsѦ$_nn__o2Um 8!7Fe ZLi'ҧl0=+~2OTD V-Puzz$n !\R:t?5oJ=X[)a;F{$4'8-X<#vn`^+j!L~y${u|@$~`, 5x໎jB!x2z>'`9cCeM(d+OlmZ@遢fyθK44$Jٚ6 Q:cp6Eo>xNm*`G Y$ s*XֿpEw~20 *"|K:!``-ngL*dȧTRuR 'S#a+[ŔQmx".4=y' wMaxJ@]Bb0 cؤ>+Y,\O d4LyG4cf=#ZϐB)˖XO,v/>f0YOy(2.ͧ:<Ԣogy*Hg'aBG`(׀(iN!3'[ KjĎ@SJ*&Cnr}LJ>XL|*-rW 9~s˫-`Ŧ p٬]v.Rq3Ǻx.ʹ0R8O3 ^@$_٨3;Q/Ľ`hƎyš]BgUSjm Ɖ3?kWH5M@me ܨQgacPÝC:($;_3~Йzzwk~TH:Kf^eIs3N;e>nso@p[9~T"_7(aGGbvA@fWY'7P3BXgnf9>MXJfYX#0 ƓT~}&l6TycIgCanٳ/@$i6N- s OfLɖi<# 83Y [7] {Rw>C@l%zQZ]-E:k -+f:<¿BZE3M2kn X09{3a GpK*4G{h[,yևEPM~zzۗ lxm&3>``3ryeq>oq/B>SlX7w*԰ !]UIi2w^?Բ$f UރeٶYvLc S o:BwR}B[ 9ӄm<`|R&DKZVz޲=ҡמE<ܫ 4E(ڶr/HKa=3qąL~u<Q0վ'&Dmù}/p1}

写端午的由来的作文500字
写端午的由来的作文500字

写端午的由来的作文500字
楼主,
农历五月初五,俗称“端午节”.“五”与“午”通,“五”又为阳数,故端午又名端五、重五、端阳、中天等,它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逐渐演变为: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据说,吃粽子和赛龙舟,是为了纪念屈原,所以解放后曾把端午节定名为“诗人节”,以纪念屈原.至于挂菖蒲、艾叶,熏苍术、白芷,喝雄黄酒,则据说是为了压邪.尽管端午节年年过,但是关于端午节的来历,却不甚清楚,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诸说.
端午节的来历之一:纪念屈原说.此说最早出自南朝梁代吴均《续齐谐记》和北周宗惊《荆楚岁时记》的记载.据说,屈原于五月初五自投汩罗江,死后为蚊龙所困,世人哀之,每于此日投五色丝粽子于水中,以驱蛟龙.又传,屈原投汩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一直行至洞庭湖,终不见屈原的尸体.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当人们得知是打捞贤臣屈大夫时,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看来,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与纪念屈原相关,有唐代文秀《端午》诗为证;“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端午节的来历之二,龙的节日说.这种说法来自闻一多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他认为,五月初五是古代吴越地区“龙”的部落举行图腾祭祖的日子.其主要理由是:(一)端午节两个最主要的活动吃粽子和竞渡,都与龙相关.粽子投入水里常被蛟龙所窃,而竞渡则用的是龙舟.(二)竞渡与古代吴越地方的关系尤深,况且吴越百姓还有断发纹身“以像龙子”的习俗.(三)古代五月初五日有用“五彩丝系臂”的民间风俗,这应当是“像龙子”的纹身习俗的遗迹.
端午节的来历之三:恶日说.据《史记》记载,孟尝君田文生于五月初五,其父曾令其母遗弃田文,理由是这一日生的孩子要害父.东汉《风俗通义》也有“五月五日生子,男害父,女害母”的说法.东晋大将王镇恶五月初五生,其祖父便给他取名为“镇恶”.宋徽宗赵桔五月初五生,从小寄养在宫外.可见,古代以五月初五为恶日,是普遍现象.这样,在此日插菖蒲、艾叶以驱鬼,薰苍术、白芷和喝雄黄酒以避疫,就是顺理成章的事.
端午节的来历之四:夏至说.持这一看法的刘德谦在《“端午”始源又一说》和《中国传统节日趣谈》中,提出三个主要理由:(一)权威性的岁时著作《荆楚岁时记》并未提到五月初五日要吃粽子的节日风俗,却把吃粽子写在夏至节中.至于竞渡,隋代杜台卿所作的《玉烛宝典》把它划人夏至日的娱乐活动,可见不一定就是为了打捞投江的伟大诗人屈原.(二)端午节风俗中的一些内容,如“踏百草”、“斗百草”、“采杂药”等,实际上与屈原无关.(三)岁时风物名著《岁华纪而》对端午节的第一个解释是:“日叶正阳,时当中夏.”也即端午节正是夏季之中,故端午节又可称为天中节.由此看来,端午节的最早起源当系夏至.
端午节的来历之诸说纷出,而以纪念屈原说影响最为广泛.由于屈原的人格伟大,诗艺超群,人们也愿意把这一纪念日归之于他.

端午节
【端午节简介】
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在夏历五月初五,也叫“端阳”、“蒲节”、“天中节”、“大长节”、“沐兰节”、“女儿节”、“小儿节”。它是汉族的传统节日之一此外,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午日节、重五节,五月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龙日、艾节、端五、夏节、重午、午日等等。虽然名称不同,但总体上说,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还是同多于异的。 时至今日,端午节仍是...

全部展开

端午节
【端午节简介】
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在夏历五月初五,也叫“端阳”、“蒲节”、“天中节”、“大长节”、“沐兰节”、“女儿节”、“小儿节”。它是汉族的传统节日之一此外,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午日节、重五节,五月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龙日、艾节、端五、夏节、重午、午日等等。虽然名称不同,但总体上说,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还是同多于异的。 时至今日,端午节仍是中国人民中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
端午节是全年四大节之一。五月是毒月,五日是毒日,五日的中午又是毒时,居三毒之端。端午节又叫“五月端”。五月是整个热天的开端,五毒蛇开始活跃,鬼魅魍魉也会猖獗,这些都会给人特别是会给无所顾忌又无抵抗能力的孩子带来灾难,必须在五月端这天集中地为孩子消灾防毒,因此,人们又把五月端午节说成是“小孩节”或“娃娃节”。
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二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由于地域广大,民族众多,部分蒙古、回、藏、苗、彝、壮、布依、朝鲜、侗、瑶、白、土家、哈尼、畲、拉祜、水、纳西族、达斡尔、仫佬、羌、仡佬、锡伯族、普米、鄂温克、裕固、鄂伦春等少数民族也过此节,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于是不仅产生了众多相异的节名,而且各地也有着不尽相同的习俗。其内容主要有:女儿回娘家,挂钟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叶符,悬挂菖蒲、艾草,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赛龙舟,比武,击球,荡秋千,给小孩涂雄黄,饮用雄黄酒、菖蒲酒,吃五毒饼、咸蛋、粽子和时令鲜果等,除了有迷信色彩的活动渐已消失外,其余至今流传中国各地及邻近诸国。有些活动,如赛龙舟等,已得到新的发展,突破了时间、地域界线,成为了国际性的体育赛事。
端午祭正式被韩国申请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已获得成功,这对我们中国人本国文化遗产的保护也是一次深刻的教训。

收起

农历五月初五,俗称“端午节”。“五”与“午”通,“五”又为阳数,故端午又名端五、重五、端阳、中天等,它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逐渐演变为: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据说,吃粽子和赛龙舟,是为了纪念屈原,所以解放后曾把端午节定名为“诗人节”,以纪念屈原。至于挂菖蒲、艾叶,熏苍术、白芷,喝雄黄酒,则据说是为了压邪。尽管端午节年年过,但是关于端午节的来历...

全部展开

农历五月初五,俗称“端午节”。“五”与“午”通,“五”又为阳数,故端午又名端五、重五、端阳、中天等,它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逐渐演变为: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据说,吃粽子和赛龙舟,是为了纪念屈原,所以解放后曾把端午节定名为“诗人节”,以纪念屈原。至于挂菖蒲、艾叶,熏苍术、白芷,喝雄黄酒,则据说是为了压邪。尽管端午节年年过,但是关于端午节的来历,却不甚清楚,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诸说。
端午节的来历之一:纪念屈原说。此说最早出自南朝梁代吴均《续齐谐记》和北周宗惊《荆楚岁时记》的记载。据说,屈原于五月初五自投汩罗江,死后为蚊龙所困,世人哀之,每于此日投五色丝粽子于水中,以驱蛟龙。又传,屈原投汩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一直行至洞庭湖,终不见屈原的尸体。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当人们得知是打捞贤臣屈大夫时,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看来,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与纪念屈原相关,有唐代文秀《端午》诗为证;“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端午节的来历之二,龙的节日说。这种说法来自闻一多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他认为,五月初五是古代吴越地区“龙”的部落举行图腾祭祖的日子。其主要理由是:(一)端午节两个最主要的活动吃粽子和竞渡,都与龙相关。粽子投入水里常被蛟龙所窃,而竞渡则用的是龙舟。(二)竞渡与古代吴越地方的关系尤深,况且吴越百姓还有断发纹身“以像龙子”的习俗。(三)古代五月初五日有用“五彩丝系臂”的民间风俗,这应当是“像龙子”的纹身习俗的遗迹。
端午节的来历之三:恶日说。据《史记》记载,孟尝君田文生于五月初五,其父曾令其母遗弃田文,理由是这一日生的孩子要害父。东汉《风俗通义》也有“五月五日生子,男害父,女害母”的说法。东晋大将王镇恶五月初五生,其祖父便给他取名为“镇恶”。宋徽宗赵桔五月初五生,从小寄养在宫外。可见,古代以五月初五为恶日,是普遍现象。这样,在此日插菖蒲、艾叶以驱鬼,薰苍术、白芷和喝雄黄酒以避疫,就是顺理成章的事。
端午节的来历之四:夏至说。持这一看法的刘德谦在《“端午”始源又一说》和《中国传统节日趣谈》中,提出三个主要理由:(一)权威性的岁时著作《荆楚岁时记》并未提到五月初五日要吃粽子的节日风俗,却把吃粽子写在夏至节中。至于竞渡,隋代杜台卿所作的《玉烛宝典》把它划人夏至日的娱乐活动,可见不一定就是为了打捞投江的伟大诗人屈原。(二)端午节风俗中的一些内容,如“踏百草”、“斗百草”、“采杂药”等,实际上与屈原无关。(三)岁时风物名著《岁华纪而》对端午节的第一个解释是:“日叶正阳,时当中夏。”也即端午节正是夏季之中,故端午节又可称为天中节。由此看来,端午节的最早起源当系夏至。

收起

端午节来源于屈原的故事:爱国的诗人屈原出了一个能够富国强民的好主意,但是没有被国王采纳,反而被逐出宫中。他气的不得了,跳下了汩罗江。当地的渔夫划着小船去把竹筒里的米撒下汩罗江给屈原。后来,大家把盛着竹筒的米改为粽子,把划小船改为赛龙船来纪念屈原。大家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才每年都过端午节。  
  由于端午节和儿童节挨得很近,所以美术老师教我们包“粽子”,一方面是让我们学会怎么包“粽子”...

全部展开

端午节来源于屈原的故事:爱国的诗人屈原出了一个能够富国强民的好主意,但是没有被国王采纳,反而被逐出宫中。他气的不得了,跳下了汩罗江。当地的渔夫划着小船去把竹筒里的米撒下汩罗江给屈原。后来,大家把盛着竹筒的米改为粽子,把划小船改为赛龙船来纪念屈原。大家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才每年都过端午节。  
  由于端午节和儿童节挨得很近,所以美术老师教我们包“粽子”,一方面是让我们学会怎么包“粽子”,另一方面嘛,就是为即将到来的六一儿童节做准备。
  刚开始包的时候,我们都以为很简单,就没听老师的“教程”,自顾自的包起来,没想到第三部的时候就弄不起来,但就住在这个时候,陈洋包起来了,我们有的就去请教陈洋,有的让陈洋帮他包。陈洋忙的不可开交,我在旁边一边看陈洋包,以便自己摸索着,结果还是失败了,我还是没有放弃,把纸拆开来以次一次的重新折,一次一次的重新包,然后我总结了经验(其实是失败的经验):每次做第四步时,老是折不立体。我只好让陈洋帮我折了一个。
后来我仔细观察了陈洋帮我着的那一个“粽子”,原来是要把那个上去,我若有所思。后来,我又折了几次,但还想刚开始的时候,边对不齐,气得我火冒三丈。  
回到了家,想到还要做一串粽子和一串千纸鹤,就晕菜了,看来我还得慢慢的摸索,或者去请教大人。

收起

无论古今中外,对于书,人们总给予最高的肯定与特别的关怀。 手工精制的纸特别适合中国书画之用,分生宣和熟宣两种。
人类许多伟大的创造,大都经过漫长岁月的发展过程,并聚合无数人的心力,时刻成长、壮大,图书也不例外。以我们中国为例,它至少已有三千五百年以上的发展历史,其间人们所投入的智慧与劳力,更无与伦比。图书在迭次的创造改进,才有今天的面貌。大体来说,历史上,除了某些为特殊目的所制作的图...

全部展开

无论古今中外,对于书,人们总给予最高的肯定与特别的关怀。 手工精制的纸特别适合中国书画之用,分生宣和熟宣两种。
人类许多伟大的创造,大都经过漫长岁月的发展过程,并聚合无数人的心力,时刻成长、壮大,图书也不例外。以我们中国为例,它至少已有三千五百年以上的发展历史,其间人们所投入的智慧与劳力,更无与伦比。图书在迭次的创造改进,才有今天的面貌。大体来说,历史上,除了某些为特殊目的所制作的图书之外,书籍的发展,略有脉络可寻。最早人们的交往,在彼此示意之时,可能只借手势或音量做为媒介。其后,从经验的累积,进而确定一些固定的音节,来代表某种特定的意义,于是人类跨出了有声无言的时代,迈入到有言无文的社会。
有了语言,人类往往借助于记忆力,把听到的话,牢牢记住,再对别人复述出来;或将心中的理想,个人的经验,借语言加以传播。这种目的及办法,与日后图书的功能相近,因此,可以称之为口传的活书。 人类的记忆到底有限,有时更会走样,口传的活书,必然有许多缺陷。于是,聪明的人类起而发明了许多帮助记忆的方法,其中最富代表性的便是结绳。以结绳的大小、松紧、多寡及涂上不同颜色等方式,来表示各种不同的意义,我们可称之为绳书。
绳书能传到远方,也能长期保存,比起语言,自有某些长处。然而终因其式样变化有限,无法满足快速进步中人类社会的需要。于是,人类再着手改进,乃从模仿天性里,描绘外界形像加以简化,使之蜕变成为简单的图像,再用它来做为意象的符号。这种图画,已有文字的雏形,一般人称之为文字画。之后,经过再改良演进,渐渐成为定型的象形文字。又经过长时期的发展,终于成就了无数的字体,供人们应用。文字的出现,既为人类文明开拓了崭新境界,也为书奠下坚实的基础。 中国的记言文是在记事文之先发展的。商代甲骨卜辞大部分是些问句,记事的话不多见。两周金文也还多以记言为主。直到战国时代,记事文才有了长足的进展。古代言文大概是合一的,说出的、写下的都可以叫作“辞”。卜辞我们称为“辞”,《尚书》的大部分其实也是“辞”。我们相信这些辞都是当时的“雅言”①,就是当时的官话或普通话。但传到后世,这种官话或普通话却变成了诘屈聱牙的古语了。分享给你的朋友吧:i贴吧 新浪微博腾讯微博QQ空间人人网豆瓣MSN
对我有帮助
35分享到 分享给你的朋友吧:i贴吧 新浪微博腾讯微博QQ空间人人网豆瓣MSN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