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名著中的人物歇后语有哪些请写出5个带有名著中的人物歇后语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7/13 04:07:00
带有名著中的人物歇后语有哪些请写出5个带有名著中的人物歇后语
x}n#YݯtQ ?`4 Eq5q(H $JLRs")k ))SՆ{ Fa==8ۯjxqKrض{؊_vT2v_n}V^o_h;{~ g]rJ>~' 5/wtޫgNTVp/zH;rXdwvw<5;;\ٻɏzm9J™?|!|QٮU7GWv S Ieӑ|ÄZ0;`OǏ*Geө7V3hUrhGеƋ@`gUt<5NUfYu9-mV9Kc{д^uP[VxzYlO*Y ŃudÖ ? FTߟoV~ͮIN!+k>2rcu [F{sp=Ug;_1=T K}M}6]jnUe%ُ}chN91?},L T1z{o8c2JBp }\PUsU>e,42h7][~1oi|]t,k'xݞj ȚV:l.t#=9g3{wa_SBz^A/q9Z#f8g4t4/8]8օƪAB87 *2J"Ot=BN1HשXRX( )Xխ9=8〠`Q5r &/úuA_1} ΀VEHW.؅,٩n:GUcn5xS, [tz-0X1xinM K7:]Šv<{ܱV&]]{*c@/Z_ p./vVSp䵗:J_9GDtk}6,)Pe!Cf yT>ve#$TNqM5f/zt)]`mvwmf ?~A0#e83nrR2ʚyQ\|: @:~67ƥKcnw+HrGuQĉfaQd6PG~Ş 777#h;ת-߼P Bd`>nUsӲ OԂ ;ySngzg@ߵI; ?qЫ[D I*t%u_ C3hף-~qDȵ9>#PVe]z&5rl K'=50nU yiS7I6aI W~ȷzPg?LA<]ngIښ)fOӿ c(fw@~>2-ۃ5ʩ>sr~b=9Sc5;q7w>}針??o:5_TB{' =u4/ӔJU,F P{mfN]h(U&N0=:4uLz F=2 £b;,4Vu{~ T`׮u%Ϥ`Q7 O=E?Y 8@\d+Rӻq2d )s;?Y3|bN\`v U]I9jsOT&ØUx/%Bͮڿ!x 3x@ J^\ dJ\֙ڍGo7d({yyfw\rR2LK/7X).\&ujn}L\oڃ:x9l9v+^l N4t%OYF`W{02]cˋP1zvaP/"DFa0^08P-`y˞)H}xBGŭͺ.vi" G Efx]?/S.'쨤@9u:<] XU* 26fRWoh܎p' ?Ih+s@UfiVw :հ;mkǝV&sSzzh]e}#h"=j9gȥ %h0\Pk1RtRWGMe(e(1rnv=XܪKe( /Ȱ_@ro =$|:9\"(h.3 q ;w5IVj(M/]a3Zec^AWl4-OSf ڽKEOAwq#:fu"'\ 6lq~ |F;Hݺnuupk[Vc}bT+630w.ET~n ޶*$1oc6` 5 l9o51 [ }aء.u~< _ZE#yGTǝ(Uk[)@` ,_RP;\@+u lCjN1c O;*}8>>mU3ǣ1ҦGQK~y3hSY/ >N~ [u: @ИldżӃW6il+d\vDVP`7u5ۢ:>%Z*e+0hOsNhU"ОNq:<FIXO'R_? CZ*]''hjv.iЉ"čծћgS_6ծ_#iҔlQ=}2NⒸ+s[Ɂ>S'#d4{Oѹ=T:Npd<&9;JK"⸜epJ"*ܰeMQ/dxYZ6|N\t)nYs_8M | gP#ov 5/fa[6@obΣ 83ʾN˿O?;(ɯ̖*QWKqz8*}"7ni%f@/ٟH/^jPM u xLx/fW;pjiS@Q4w/a ueT. Db.o:`>OفZ&a :EFp%j$^o8x0kN4 2k6Xx`E 8{P_& ; Tu) fs⟜߫i[F}mʪЩT@ ?nV#I͠GiZ3^-c`lh(͕SrUL\{,'sN D;%2!j.T5.@eS *QG1O/Doy>sJ1++=kBKeđ ;ys3VCmA9J.zRPzei'c`<S]6e`Uf$?gzz$ teDobuNU>aw0f h1njjs6QfTn}uN%j#jx~왯Crd'DR1n׏aPJ^cx_i$c|nD$Y u6PlP̠ ט?MX x.4͍_Y|0x°ޚdi\+\ V h5@ᣬ!mJiF5 hv;IA_G@'kvV`  qȉ w(!%ϖƪ@aϪՉ;v)Frv$g';36L곘ݏpaBZ^UQz^ 00tjd?/VRCayv$22)Y1\hWbj' 5ˋ7a 0 3y3n?( |ݳi*{Yj]ZbƠY֍kuJ_\jXl-eb3$`l! $6g uh yY1Ff~p9Ȅ3JNSn_N4FeqnB@u*{KcABlŽ>:u ̯l2`FgM]ُn5Ypk`ʊ48::qQ2)js,\ڧG4Z+7ϢZ%rg_XwG5+%-O,1Bf'0Eϵtph"oH ԰-T'D LM5,LJlf?6șƉE`0(܌apCCu;A84yHpK'sfBLם_f|`kړr-YzYrlϨ !s!2@ 3!#jZ4NNv^*_6 J'* {0ݴ_|AH U:zvyp0gIrd< n"IZZcva7 ]6d3 !c}nϾ7fS)]{н:ycC iŽ=RVqqtdsaD@m1_#KpH3=c| #^w\6Ę52dWd(@l.ThudWe]ogL@.GK4Lܴz$G'cBWN\gI%F'z3+B8eAau`GrFGrP ĺI=m ˟IabH&&6X:D;[Fدa;5޳ZSOš-+VZV .ԍ)pWo_7"s& Ѷ0iSi.O*!o4F;9ٖxT2W*z;bxn*{vg?wJjŜM?mCj|{2ޛi]DͰ GY1A׃-f" <v$7{Sp`fcy0g Eu9DI)+}>a!hAZ CnZgYPg_FNlFW sOb-LcQ{ Q"7v%*_q0Ja}^w5kX̔,/ُO"^^p$)'s>fߊ}&+\&)gI8n{Ur/f14\bW5yU'ֺ+5 c4g* 0Y͠M]n /PVAf{gpJ[70Ayn.x-C:A]@]^T`TlZusc !h}ƜxW ݶ9K5}?mkYdh!I?gutءdiU["$jUM.kл av ^F% tF\߱l"s= C7`dFB`?Scy4:c,kױ,6+Lt:Px(I`G>K%nbBLZwNbؾ@޴UL!-=Қ(rdM34<}"0~:w"gS8jN`*w{.Ox3οDa3f;%Ǚ GC+VMaH!{%HW8UjDFZeH I- -&7$>tF%P>DbUJS[Uk BM=႞LYL1HhH/)m blJPGUΜBǍB/O?mg_34*W)FSL}L JKi"}E؍26.?}W *YohRm F3ojJ$lbTXEŘ,$F"tUlkJ*m%g\ͧ2ޘ%2}fԗJoU8[3wgo YaQ]"Hn Z U`L ׏ɹU`3ʌ@\압u{ *W*'hT~°aDk):S-XթX^v"Upp@JV}7 ¨=\="W5: U]q}ɱ@:zP K]=۪owIMbvB .Uou%5JBgYQYJX4u>Vš-q:ց &H®$lq BsU*Sêo NW/?l(=Ә[AShI}ofp;Zۤsg'uk&mx$#2F 2iqLMxb#1:\qi ๋ T{d,?{TU}6X; IP e9D5/fz]|a ݼsU {]p;D$(سAX"Lt9?:8'e\/.Έ/AM: @YHXddgYY0Uuミkūon~\F +Kc%y5f0r9Od*LJcV{++= g4PË-eJnB^3+{ӂۤz wFudliŒ~GIFViYXL-OĮMU*p$MQ$[vB1:!V2j Y0~m16S9>A9q 6&6bzı70Yk6a" PwVTK1ɟV cL ڏ=}XN _V8ƷwՊuSn3#56~闝OϟVvoʭ*AB67Yyu|rK,Ϲ/lAxEt(-y/wa `SdfQn>ߪ*a|۝K--&}ZP{8gb.X&M{[0i*'cm%<:`/* ݛLxIdqV3@ܼO ﻦ4va{LVl/84 :򪖜":4.d}Ƿ0Xʷ`Yp%҄f 473+k+˲7cwY{ƎN>pQ0h knKԍu1sy*U7=.Kp&?zJۥu4/muW0BM5zؼ!뿍X4{YC ujm٫w]7X2 GjE].uJIStzp -^װݗX+Tb&[qUtF@ j%Y]NnƦ*[=4s߯s%k'Q\ǣ)֝RZ>lsI +ZOA]EW=Ufeb4w[kN}#\@si,\z1I2 s%_èy \bxUS'։@>:&0U (gȭ0o"P*FPMVG9)'-AC,~dױ r:ԬvlYgƼbao9{pXs!"NYw &Lфw_%70UπW<<ЙN靏wڗ% «sWV[G^Ynk* ؝@4ʀ!G |W?OvtW.ZNs7X*3 M+3>j "N81n ;`9'u3NYٯnuuWnC.%3fbwg_b&WԨ25u /.v %Y慁Y)x٣Gci:sosx /E,]j\d6Y..t,dSy.eʞύaڝ'Jv,uzoc4\fj 'xF*Vr7prlШc pz9yH,#*op7u@U;F٩ ܙfi$2{>9%ߜ@Jmޔ0=uVmBCoj7H2LI6D(;S,꜏e=krN/'5Re!RS9jvS>|W#J ` 7`rtf5'MD U0j ء5Xĺt}u?b' gV>CQх3롨!OЩu]"/_?ak|77 şy8, PhzO (zqUbq&}}M"N\ݷ`(qeS+Eu e:+7zW}=jqˎwdRsirP;N{:,ńu>;YXQkw8}g 0sxDZ_0kxkܢ}mk$ cS jHFyC(-{ɍ߿v<;zDZO8[*0w~;N97 o$7ځ`hƷO!3>[g|5߿vx|팈yB̞<~V! ks#U,nM!NuPL{%oFe󈷯ɶIj:}pwS8yٝxp-Brs}`; 9@:'ԛgżq@o3Mv^i|zT;о, { .HB*Nٚ|v*͜@poɐ^]yvY0r|uo6XNN*U5);N>O< ԚxPXFahWɧC2#FOoԸ

带有名著中的人物歇后语有哪些请写出5个带有名著中的人物歇后语
带有名著中的人物歇后语有哪些
请写出5个带有名著中的人物歇后语

带有名著中的人物歇后语有哪些请写出5个带有名著中的人物歇后语
·曹操下江南--来得凶,败得惨
·张飞扔鸡毛--有劲难使
·诸葛亮征孟获--收收放放
·曹操吃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张飞使计谋--粗中有细
·诸葛亮弹琴--计上心来
·曹操遇蒋干--倒了大霉
·张飞贩私盐--谁敢检查
·诸葛亮的鹅毛扇--神妙莫测
·曹操作事--干干净净
·张飞卖秤锤--人强货硬
·诸葛亮三气周瑜--略施小技
·曹操杀华佗--讳疾忌医
·张飞卖肉--光说不割
·诸葛亮借箭--有借无还
·曹操用计--又奸又滑
·张飞战关公--忘了旧情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顾全大局
·曹操战宛城--大败而逃
·张飞吃豆芽--一盘小莱
·诸葛亮要丑妻--为事业着想
·曹操杀吕伯奢--将错就错
·张飞妈妈姓吴--无事(吴氏)生非
·诸葛亮招亲--才重于貌
·曹操败走华客道--不出所料
·张飞抓耪子--大眼瞪小眼
·诸葛亮用兵--神出鬼没
·曹操败走华容道--走对了路子
·张飞绣花--粗中有细
·诸葛亮的锦羹--神机妙算
·曹操诸葛亮--脾气不一样 (比喻人不同,性格也不相同)
·张飞穿针--粗中有细
·诸葛亮隆中对策--有先见之明
·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
·草船借箭--多多益善
·阿斗当皇帝--软弱无能
·关公开凤眼--要杀人
·草船借箭--坐享其成
·董卓戏貂蝉--死在花下
·关羽卖肉--没人敢来
·草船借箭--满载而归
·貂蝉唱歌--有声有色
·关云长卖豆腐--人硬货不硬
·诸葛亮草船借箭--用的是疑兵计
·对着张飞骂刘备--找气惹
·关帝庙求子--踏错了门
·诸葛亮草船借箭--有把握
·蒋干盗书--上了大当
·关公射黄忠--手下留情
·诸葛亮吊孝--装模作样
·鲁肃宴请关云长--暗藏杀机
·关公照镜子--自觉脸红
·诸葛亮吊孝--不是真心
·吕布见貂蝉--迷上了
·关公喝酒--不怕脸红
·诸葛亮用空城计--不得已
·东吴招亲--弄假成真
·关云长走麦城--大难临头
·诸葛亮唱空城计--没办法
·司马懿破八卦阵--不懂装懂
·关帝庙夫人--慌了神
·诸葛亮当军师--名副其实
·周瑜讨荆州--费力不讨好
·关帝庙里拜观音--找错了门
·诸葛亮当军师--办法多
·鲁肃讨荆州--空手而去,空手而回
·关帝庙里挂观音像--名不符实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比喻人多智慧多,有事情大 家商量,能想出好办法来)
·吃曹操的饭,想刘备的事 --人在心不在
·关胜战李遣--大刀阔斧
·关云长刮骨疗毒--全无痛苦之色
·董卓进京--来者不善
·关云长刮骨疗毒--若无其事
·刘备三上卧龙岗--就请你这个 诸葛亮(比喻请的就是你)
·董卓进京--不怀好意
·关云长刮骨下棋--若无其事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关公进曹营--单刀直入
·刘备的江山--哭出来的 (比喻来之不易)
·周喻打黄盖--装样子
·关公赴会--单刀直入 (比喻直截了当,不绕弯子)
·周瑜打黄盖--两相情愿
参考资料:贴吧
回答者:依然飘雪 - 秀才 二级 12-10 23:04

四大名著中的歇后语的来源多种多样,十分广泛。
①来源于日常生活的歇后语
这贼配军却不是作死!倒来戏弄老娘!正是“灯蛾扑火,惹焰烧身。”(《水浒传》27回)
八戒点头道:“我理会的。但你去,讨得讨不得,次早回来,不要弄做‘尖担担柴两头脱’也。”沙僧遂念了诀,驾起云光,直奔东胜神州而去。(《西游记》57回)
“那宝玉是个丈八的灯台——照见人家,照不见自家。只知嫌...

全部展开

四大名著中的歇后语的来源多种多样,十分广泛。
①来源于日常生活的歇后语
这贼配军却不是作死!倒来戏弄老娘!正是“灯蛾扑火,惹焰烧身。”(《水浒传》27回)
八戒点头道:“我理会的。但你去,讨得讨不得,次早回来,不要弄做‘尖担担柴两头脱’也。”沙僧遂念了诀,驾起云光,直奔东胜神州而去。(《西游记》57回)
“那宝玉是个丈八的灯台——照见人家,照不见自家。只知嫌人家脏,这是他的屋子,由着你们糟蹋,越不成体统了。”(《红楼梦》19回)
“灯蛾扑火”、“尖担担柴”、“灯台”都是人们所熟悉的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或事物。这一类歇后语特别通俗易懂,在作品中的数量最多。
②来源于历史人物、典故的歇后语
彩霞咬着牙,向他头上戳一指头,道:“没良心的!狗咬吕洞宾——不识好歹。”(《红楼梦》25回)
吕洞宾是民间传说的八仙之一,多做善事,是好人的代名词。民间以“狗咬吕洞宾——不识好歹”指责那些受了别人的好处,反以德报怨的人。这里贾环听不进彩霞的逆耳忠言,却反唇相讥,竟向彩霞掼起醋坛子来,彩霞于是就用这一歇后语来表达自己好心却被误解时委屈复杂的心情。
虽然入不得武成庙,端的强似孙武子教女兵,十捉九着。(《水浒传》24回)
孙武子即孙武,春秋末年军事家,著有《孙子兵法》,相传他曾在吴国的宫殿中指挥训练宫女,向吴王阐述和演示兵法,此歇后语即由此而来。
鸳鸯听说,立起身来,照她嫂子脸上死劲啐了一口,指着她骂道:“你快夹着嘴离了这里,好多着呢!什么‘好话’,宋徽宗的鹰,赵子昂的马,都是好画儿。……”(《红楼梦》46回)
宋徽宗的鹰,指北宋皇帝赵佶(1082—1135)擅书画,工花鸟,以画鹰著称。赵子昂的马,赵子昂(1254—1322),元代书画家,擅画鞍马,“好画儿”谐音“好话儿”。这里是鸳鸯对其嫂子把劝她做贾赦的小老婆的话说成是“横竖有好话儿”一语的嘲弄。
这一类的歇后语取材于当时人们熟悉的历史人物、典故,颇具故事性和趣味性,数量不多。现在我们理解作品中的这类歇后语要先弄清相关的历史背景,才能准确理解它们的含义。
③来源于宗教、迷信的歇后语
做公人的,哪个猫儿不吃腥?阎罗王面前须没放回的鬼。(《水浒传》21回)
“阎罗王”、“鬼”都是迷信中冥界的人物。
打得宋江一佛出世,二佛涅磐,(死去活来)皮开肉绽,鲜血淋漓。(《水浒传》39回)
“涅磐”是佛语对“死”的讳称。
④来源于诗词戏曲的歇后语
刘高喝彩道:“这是相公高见,此计大妙!却似瓮中捉鳖,手到拿来。”(《水浒传》33回)
元杂剧《李逵负荆》第四折有“瓮中捉鳖,手到擒拿”,此歇后语大概由此而来,只是稍有变化。
2.类型多样
歇后语的结构并不复杂,然而各家对它的分类却很不一致,我们仅从歇后语的前半截即“谜面”部分的语言结构方式和构成歇后语的修辞方法两个角度对四大名著中出现的歇后语作简单的分类考察。
①“歇后语的前半截绝大多数由一段构成,两段的极少”,[5](P107) 从这一部分的语言结构方式来看,四大名著中的歇后语可分成三大类:
独词构成的歇后语
人只道一个亲兄弟做都头,怎个养活了哥嫂,却不知反来嚼咬人!正是“花木瓜,空好看。”(《水浒传》24回)
行者道:“老官儿,既然晓得老孙的手段,快把金丹拿出来,与我四六分分,还是你的造化哩;不然,就送你个‘皮笊篱——一捞个罄尽’。”(《西游记》39回)
这类歇后语的“谜面”部分是一个事物类名词,“谜底”部分是这一事物的性质特点或作用。如“花木瓜”外表非常漂亮,“皮笊篱”是用来捞东西的。看似写物,实是喻人,有一语双关之功效。
由短语构成的歇后语。这一类的歇后语最多。
主薄陈琳曰:“不可!俗云:‘掩目而捕燕雀’,是自欺也。微物尚不可欺以得志,况国家大事乎?”(《三国演义》2回)
他却暗想:“我若把功曹的言语实告诵师父,师父他不济事,必就哭了;假若不与他实说,蒙着头,带着他走,常言道:‘乍入芦芋,不知深浅’——倘或被妖魔捞去,却又不要老孙费心?……”(《西游记》32回)
由句子构成的歇后语。句式以主谓宾式的简单句为主。
凤姐儿笑道:“外头已经四更,以我说,老祖宗也乏了,咱们也该‘聋子放炮仗——散了’罢。”(《红楼梦》54回)
人报司马懿,懿大惊:“‘智囊’泄矣!如之奈何?”蒋济曰:“驽马恋栈豆,必不能用也。”(《三国演义》107回)
行者笑道:“该与不该,烦为引奏引奏,看老孙的人情如何。”葛仙翁道:“俗语云:‘苍蝇包网儿,好大面皮!’”(《西游记》87回)
②歇后语多通过各种修辞手段构成,比喻和双关是构成歇后语的最常见的修辞手法。除此之外,四大名著中的歇后语还使用了其它多种修辞手法,呈现出多样性。下面分别举例说明。
比喻
凤姐笑道:“我说他们不用人费心,自己就会好的。老祖宗不信,一定叫我去说合。我及至到那里要说合,谁知两个人倒在一处赔不是了。对笑对诉,倒像“‘黄鹰抓住了鹞子的脚’,两个都扣了环了,哪里还要人去说合。”(《红楼梦》30回)
夸张
红玉道:“也犯不着气他们。俗语说得好,‘千里搭长棚,没有个不散的宴席’,谁守谁一辈子呢?不过三年五载,各人干各人的去了。那时谁还管谁呢?”(《红楼梦》26回)
双关
那胡正卿心头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水浒传》26回)
行者笑道:“老官儿,你估不出人来。我小自小,结实,都是‘吃了磨刀水的,秀气在内’哩!” (《西游记》67回)
比拟
贾母道:“我不信,不然就也是你闹了鬼了。如今你还了得,‘羊群里跑出骆驼来了——就只你大’。你又会做文章了。”(《红楼梦》88回)
映衬
王庆看到好处,不觉心头撞鹿,骨软觔麻,好似雪狮子向火,霎时间酥了半边。(《水浒传》101回)
对偶
八戒道:“你这黑子不知趣!丑自丑,还有些风味。自古道:‘皮肉粗糙,骨骼坚强,各有一得可取。’”(《西游记》93回)
反语
柳氏啐道:“……可是你舅母姨娘两三个亲戚都管着,怎不和他们要的,到和我来要。这可是‘仓老鼠和老鸹去借粮——守着的没有,飞着的有’。”(《红楼梦》61回)
四大名著中的歇后语不论在语言的结构方式还是修辞手法的运用上都呈现出多样和丰富的特点,作者的精心安排,使它们在作品中各尽其妙,增强了作品语言的表现力。
3.用法灵活
四大名著中的歇后语不仅在类型上多种多样,在使用上也是多种多样,非常灵活。有以下几种形式:
①多数歇后语是作为一个相对完整的整体出现的。
贾珍笑道:“所以他们庄稼老实人,外明不知里暗的事,黄柏木作磐槌子——外头体面里头苦。”(《红楼梦》53回)
八戒道:“这正是俗语云:‘大海里翻了豆腐船,汤里来,水里去。’如今难得他扇子,如何保得师父过山?且回去,转路走他娘罢!”(《西游记》81回)
②有的歇后语与其它词语交错使用,浑然一体。
凤姐道:“不是这么说。你手里窄,我很知道,我何苦白白儿使你的?你要我收下这个东西,须先和我说明白了。要是这么含着骨头露着肉(吞吞吐吐)的,我倒不收。”(《红楼梦》88回)
那妖闻言,呵声笑道:“这叫做个‘蛇头上苍蝇,自来的衣食’你众小的们!疾忙赶上也,与我拿将来!我这里重重有赏。”(《西游记》28回)
③有时几个歇后语连用,可谓妙语连珠。
凤姐道:“……你是知道的,咱们家所有的这些管家奶奶们,哪一位是好缠的?错一点他们就笑话打趣,偏一点他们就指桑说槐地抱怨。‘坐山观虎斗’,‘借剑杀人’,‘引风吹火’,‘站干岸儿’,‘推倒油瓶不扶’,都是全挂子的武艺。”(《红楼梦》16回)
“坐山观虎斗”(坐收其利),“借剑杀人”(不露痕迹),“引风吹火”(费力不多),“站干岸儿”(不沾事,事与湿谐音),“推倒油瓶不扶”(懒到家了),五个歇后语连用,但均省却了后一部分。
尤三姐站在炕上,指着贾琏笑道:“你不用和我花马吊嘴的,清水下杂面,你吃我看见。见提着影戏人子上场,好歹别戳破这层纸儿。你别油蒙了心,打谅我们不知道你府上的事。……”(《红楼梦》53回)
作者“连用歇后语,将尤三姐的伶牙俐齿、泼辣大胆的性格及咄咄逼人的神态,都淋漓尽致的表现了出来。” [6](P129)
④有时歇后语的前后两个部分只出现其一,而省却了另一部分。这些歇后语多是人们非常熟悉的,省却了一部分以后,并不影响表达,歇后语反而与小说的其它语言完全融合在一起,使表达更为简洁、含蓄。
众人道:“大凡做个人,原要厚道些。看凤姑娘仗着老太太这样的厉害,如今焦了尾巴稍子,只剩了一个姐儿,只怕也要现世报呢。”(《红楼梦》117回)
“焦了尾巴稍子”,省却了后面的解说语“绝后”,“绝后”是骂人的话,不便说出,省却之后,表达显得含蓄一些。
周通道:“罢,罢!贼去了关门,哪里去赶。”(《水浒传》5回)
“贼去了关门”省却的解说部分是“迟了”,这是人物极熟悉的语言,省略了后一部分后,与后面语句的衔接更为密切、自然。
王夫人道:“这话倒是。若不如此,断不能清的清白的白。”因问凤姐如何。(《红楼梦》74回)
“清的清白的白”,省却了前面部分的比喻“小葱拌豆腐”。人们非常熟悉,已经没有必要说出了。
4.鲜明的时代特色
四大名著中的歇后语是当时的人们从现实生活中取材创制而成的,带有明清时代生活的烙印,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有些歇后语,我们必须了解当时的历史文化背景,才能领悟其中的含义。
鸳鸯听说,立起身来,照她嫂子身上下死劲啐了一口,指着她骂道:“……什么‘喜事’!状元痘儿灌的浆儿,又满是喜事。怪道成日家羡慕人家女儿做了小老婆,一家子都仗着他横行霸道,一家子都成了小老婆!看的眼热了,也把我送在火坑里去。”(《红楼梦》46回)
“状元痘儿灌的浆儿,又满是喜事”,“状元痘”,天花豆疹的讳称。豆疹发出,灌浆饱满,便可保得平安,故称“喜事”。这里是鸳鸯对其嫂子把贾赦要她当小老婆的事说成是“天大的喜事”一语的嘲弄。
芳官哪里禁得住这话,一行哭,一行说:“……姨奶奶犯不着来骂我,我又不是姨奶奶家买的。‘梅香拜把子——都是奴儿’呢。”(《红楼梦》60)
“梅香”,旧时官绅家丫头常用这个名字,后来代指奴婢。当时有奴婢结拜为姐妹的现象,今已绝迹,意谓不管老几,都是奴才辈的,大家地位相同。
5.性格化
四大名著中的歇后语是作者根据人物特点精心选用的,是作者塑造人物性格的一种手段,具有凸现人物性格的作用。
《红楼梦》46回,五十六岁的大老爷贾赦要纳鸳鸯为妾,鸳鸯决意不从,坚决地表示:“牛不喝水强按头”(省去了“办不到”),当她嫂子来劝说时,鸳鸯啐道:“什么‘好话’!宋徽宗的鹰,赵子昂的马——都是好画儿。什么‘喜事’!状元痘儿灌的浆儿,又满是喜事。”
透过这三条歇后语,我们看到了一个头脑清醒,自尊自重,宁折不弯,刚强泼辣的女子形象。
《西游记》中孙悟空所用的歇后语有:
“常言道:‘乍入芦圩,不知深浅。’——倘或被妖魔捞去,却不又要老孙费心?……且等我照顾八戒一照顾,先着他出头与那怪打一仗看。……”(《西游记》32回)
行者道:“老官儿,既然晓得老孙的手段,快把金丹拿出来,与我四六分分,还是你的造化哩;不然,就送你个‘皮笊篱——一捞个罄尽’。” (《西游记》39回)
行者笑道:“老官儿,你估不出人来。我小自小,结实,都是‘吃了磨刀水的,秀气在内’哩!” (《西游记》67回)
这三条歇后语将一个机智聪颖,刁钻难缠,不达目的不罢休,乐观自信的孙悟空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语如其人”,听其言知其人,歇后语这种语言形式的优势在于,只需几句便能起到较好的效果。以上两例各用了三条歇后语,就很好地凸现了人物性格。
二、由四大名著衍生出的歇后语
《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自问世以来,就受到了人们空前的喜爱,上至达官贵人,下至黎民百姓,都对小说的人物和故事情节十分熟悉。这四部作品因其人物和事迹具有深刻的思想性而备受人们推崇,甚至成为他们日常生活的借鉴,于是在一个多世纪的时间里,民间出现了从四大名著取材的数量庞大的歇后语,四大名著以歇后语这种独特的语言形式走进了大众的语言当
回答者:了望田园 - 见习魔法师 二级 2-16 16:51
逼上梁山、义薄云天、五体投地、替天行道、兵来将挡, 老虎扑食——三股劲
李逵上阵——身先士卒
史进认师父——甘拜下风
林冲上山—— 官逼民反
孙二娘开店—— 谋财害命
石迁偷鸡—— 不打自招
潘金莲给武松敬酒——别有用心
李逵升堂办案——乱打一通
武松看鸭子——英雄无用武之地
武大郎上墙头——上不来下不去
梁山兄弟--不打不亲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抱打不平
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猪八戒吃人参果——全不知滋味儿。
猪八戒摔耙子——倒打一耙。
唐僧取经——一心一意。
唐三藏取经——好事多磨。
唐僧的书——一本正(真)经。
孙猴子碰着如来佛——跳不出手心。
孙猴子跳出水帘洞——好戏在后头。
沙和尚挑行李——义不容辞。
唐僧的二徒弟——无(悟)能。
西游记的歇后语:
唐僧西天取经——多灾多难.
孙悟空借芭蕉扇——一物降一物
猪八戒做梦娶媳妇——尽想好事;
猪八戒败阵一一倒打一耙
唐三藏的徒弟——一个比一个强
唐僧上西天——取经
孙猴子翻筋斗——相差十万八千里.
水浒传的歇后语:
李逵上阵——身先士卒
史进认师父——甘拜下风
林冲上山—— 官逼民反
孙二娘开店—— 谋财害命
石迁偷鸡—— 不打自招
潘金莲给武松敬酒——别有用心
李逵升堂办案——乱打一通
武松看鸭子——英雄无用武之地
武大郎上墙头——上不来下不去
梁山兄弟--不打不亲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抱打不平

收起

歇后语
歇后语,是我们中国人特有的智慧与趣味语言,也是民间爱用的一种语法。
歇后语是广大人民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它一般由两个部分构成,前半截是形象的比喻,象谜面,后半截是解释、说明,象谜底,十分自然贴切。
例如:
一个巴掌打不响 -- <孤掌难鸣>;
懒婆娘的裹脚 -- <又长又臭>。
在一般的语言中。通常只要说出前半截,...

全部展开

歇后语
歇后语,是我们中国人特有的智慧与趣味语言,也是民间爱用的一种语法。
歇后语是广大人民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它一般由两个部分构成,前半截是形象的比喻,象谜面,后半截是解释、说明,象谜底,十分自然贴切。
例如:
一个巴掌打不响 -- <孤掌难鸣>;
懒婆娘的裹脚 -- <又长又臭>。
在一般的语言中。通常只要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出它的本意,所以称它为歇后语。
最早出现"歇后"这一名称的是在唐代。《旧唐书。郑綮列传》中就已提到过有所谓"郑五歇后体"(一种"歇后"体诗)。但它作为一种语言形式和语言表现,远在先秦时期就已出现了。如《战国策。楚策四》:"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意思是说,失了羊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太晚。这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最早的歇后语。
我们有理由认为,这是当时流行在民间的俗语,是出于一般人民的生活经验。这类古代的歇后语,虽然很少见于文字记载,但在民间流传相信是不少的。如钱大昕《恒言录》所载:"千里寄鹅毛,物轻人意重,复斋所载宋时谚也。"这类歇后语,直到今天还继续为人们所使用。
在研究歇后语的渊源时,有些语言学家和语言学专著还述及其它有关名称。如陈望道在《修辞学发凡》中,将歇后语列入"藏词"格一节介绍;郭绍虞在《谚语的研究》中,指出歇后语源起于"射覆语"(类似猜谜的一种形式);另外一些书上又列出诸如"隐语"、"谜语"、"谚语"、"缩脚语"、"俏皮话"等名称。加以比较,大都揭示出其中一些共同之处和相异之点。关于歇后语的分类,向无定说。何况还有不少歇后语,一身兼有几种性质,要划分得十分科学,是比较困难的。为了便于查阅,我们将歇后语条目中凡带有谐音字的归入一类,其余的按照比喻部分的性质分为三类。
第一,谐音类。如:
空棺材出葬 - <目(木)中无人>
小葱拌豆腐 - <一清(青)二白>
这类歇后语,是利用同音字或近音字相谐,由原来的意义引申出所需要的另一个意义。这类歇后语,往往要转几个弯,才能领悟它的意思。因而也更饶有兴味。
第二,喻事类。如:
弄堂里搬木头 - <直来直去>
冷水发面 - <没多大长劲>
这类歇后语,是用实在的或想象的事情作比方。如果对设比事情的特点、情状有所了解,也自然能领悟后半截的"谜底"。
第三,喻物类。如:
秋后的蚂蚁 - <蹦达不了几天>
棋盘里的卒子 - <只能进不能退>
这类歇后语,则是用某种或某些物件作比方。了解设比物的性质,也就能领悟它的意思。
第四,故事类。如
楚霸王举鼎 - <力大无穷>
曹操吃鸡肋 - <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这类歇后语,一般是引用常见的典故、寓言和神话传说等作比方。上述两例,只要知道项羽、曹操故事的,一般也能了然。
遇有交叉兼类情况的,则归入其特点更为明显的一类。如
纸糊的琵琶 - <谈(弹)不得>
这一歇后语兼喻物、谐音,现归入谐音类。
歇后语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浓郁的生活气息,幽默风趣,耐人寻味,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

收起

自己挑吧.
唐僧西天取经——多灾多难.
孙悟空借芭蕉扇——一物降一物
猪八戒做梦娶媳妇——尽想好事;
猪八戒败阵一一倒打一耙
唐三藏的徒弟——一个比一个强
唐僧上西天——取经
孙猴子翻筋斗——相差十万八千里
1)《水浒传》:通灵宝玉——( 石秀)
斗转星移——(时迁 )
万紫千红——( 花荣)

全部展开

自己挑吧.
唐僧西天取经——多灾多难.
孙悟空借芭蕉扇——一物降一物
猪八戒做梦娶媳妇——尽想好事;
猪八戒败阵一一倒打一耙
唐三藏的徒弟——一个比一个强
唐僧上西天——取经
孙猴子翻筋斗——相差十万八千里
1)《水浒传》:通灵宝玉——( 石秀)
斗转星移——(时迁 )
万紫千红——( 花荣)
(2)《三国演义》:凿壁偷光——(孔明 )
孔雀收屏——( 关羽)
展翅凌空——( 张飞)
(3)《红楼梦》:爆竹除旧——(迎春 )
花香扑鼻——(袭人 )
大兴安岭——( 林如海)
张飞放严颜 —— 粗中有细
伯牙遇到钟子期--遇到知音
曹操败走华容道——不出所料
曹操败走华容道——走对了路子
曹操败走华容道——兵荒马乱
诸葛亮征孟获--收收诸 放放
诸葛亮弹琴--计上心来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顾全大局鹅毛扇
诸葛亮的-神妙莫测
诸葛亮借箭--有借无还
诸葛亮要丑--不知
诸葛亮三气周瑜--略施小技
诸葛亮用兵--神出鬼没
诸葛亮妻--为事业着想
诸葛亮的锦囊--神机妙算
诸葛亮草船借箭--有把握
诸葛亮当军师--办法多
诸葛亮唱空城计--没办法
诸葛亮吊孝--不是真心
诸葛亮隆中对策--有先见之明
诸葛亮当军师--名副其实
诸葛亮吊孝--装模作样
刘备的江山--哭出来的
想刘备的事--人在心不在
刘备摔孩子--收买人心
刘备三上卧龙岗--就请你这个诸葛亮
刘备编草鞋--内行
张飞拆桥--有勇无谋
张飞扔鸡毛--有劲难使
张飞使计谋--粗中有细
张飞贩私盐--谁敢检查
张飞卖秤锤--人强货硬
张飞卖肉--光说不割
张飞战关公--忘了旧情
张飞妈妈姓吴--无事(吴氏)生非
张飞吃豆芽--一盘小莱
张飞穿针--粗中有细
张飞抓耗子--大眼瞪小眼
关公面前耍大刀--自不量力
关公开凤眼--要杀人
关羽卖肉--没人敢来
关云长卖豆腐--人硬货不硬
关公喝酒--不怕脸红
关公赴会--单刀直入
关公进曹营--单刀直入
关公战李逵--大刀阔斧
关云长刮骨疗毒--全无痛苦之色
关羽打喷嚏--自我吹嘘
关云长走麦城--大难临头
关羽赴宴--有胆有魄
曹操下江南--来得凶,败得惨
曹操吃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曹操遇蒋干--倒了大霉
曹操作事--干干净净
曹操杀华佗--讳疾忌医
曹操用计--又奸又滑
曹操战宛城--大败而逃
曹操杀吕伯奢--将错就错
曹操败走华容道--不出所料
曹操败走华容道--走对了路子
曹操诸葛亮--脾气不一样
曹操转胎--疑心重
蒋干盗书--上了大当
黄忠射关公--手下留情
鲁肃宴请关云长--暗藏杀机
关公照镜子--自觉脸红
吕布见貂蝉--迷上了
东吴招亲--弄假成真
司马懿破八卦阵--不懂装懂
关帝庙里拜观音--找错了门
鲁肃讨荆州--空手而去,空手而回
董卓进京--来者不善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 一个愿挨
周瑜讨荆州--费力不讨好
周瑜打黄盖--两相情愿
许褚斗马超--赤膊上阵
阿斗的江山--白送 张飞卖秤砣--人强货硬
司马夸诸葛--甘拜下风
黄忠交朋友--人老心不老
黄忠射箭--百发百中 黄忠抡大锤--老当益壮
庞统当知县--大材小用
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