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第五单元知识归纳全是古诗文,劳驾帮我归纳一下通假字,重点词义,重点句,每篇的作者以及朝代.还有一些容易被考到的地方.要半期考试啦!我悬赏五十分(新手,没多少,五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29 07:45:15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第五单元知识归纳全是古诗文,劳驾帮我归纳一下通假字,重点词义,重点句,每篇的作者以及朝代.还有一些容易被考到的地方.要半期考试啦!我悬赏五十分(新手,没多少,五
x|n+G寜. SUvFi S/B)Dzd:Uc!KDؗ/O|n6 V[5+gsyETjmwZ|r*u5 TTӁΔ gwy?P,?]pwfް̲*v-=,ôH:O9vWsuؗ1ou[YN4oLz^|WeFZ#]ż^B0H4;hHOO/]lPӿgfk2/f قu(#o?}_]k[|>rc=/y7$c=5fnz99}|7~cᵥU*E3Xδ^Q[ic?~>/^q뮜 ~ IahK^IH5ĜiAjqkOH N-(@dts x7XRoyzr20OUڱA0'mX7:C%ɽes}9eWIO UgxL;õZ׸ҵ_G#Be*?:,] dF2OBOfwkX&]%I\e>wO[ep SE{X βkΙ?|PbĢz^unS)C?gkgdGaY0kU3YVW.u6G2\%ǝ$V5gc?7 Gb3mtxϿRCY,D'@\u'Ys2q~ -@*xŭ\;lau=y^Dg` ۜ8wg7,F+23Ӽ5.t̤<~m[de@ZƁUwC)7XO$O̿$ dW/;Q [#}3].o]gU~U3Bj@3H@RYwRdJՎꖢ'nY{3SRwS RV%oy &umx2]φSȅJTwM[%a*S;>Q5noTpwe$\6TA7>c~vjPsB_9-UJ%xSئ_>9w'R}{Ɩqɭ@[-z:p \|'&Y^_kvڰ"@[Olr*af p|~F ;u{'}6mdԂ%rdz0 W>zΔ";o9} \eMRQSc_4Q |,6 E7Pd; ?.! U:pofq님,m3Y*j=~>]~g/` `C=𖥧xo8I; Wd`ԩ"(>xq?._cgKв 2;߄J&TG )17]6CaQj ̼],zޝ=t}eI{ YAK#ynO6/=Y5h0`5#$CjLC@nB‘^lN"DH%LmB:i::!H\8`J$F}4C.#AA6H8+7f0Hһ3%·0꫐*hw~|OS;)22/JO+:n;բFM]Fa32Nq @?U 1=rzHIXfowYO%"dx(iɱ,bءz9x'8Mze%H;2 i^=SX,?Q}LDѬA8W}j!_#.k[KDva1G4KuNTÌznJ@$Y `80K>HdVj^uSW Iv@?exRYɘ>MXH`LMbS_%R Ɉ\!] Kp30!sebcM졖P"or; g@L/x;%U"@S ge$`1c@l2f눺E _t)p* Qn ΐo/9`FB(r23~qqnt {7. /S$hҴxX#B A))ihz|OUk]틂0yX@((T1!G\Y4(( }W{D~ [L>M!T+0jf_"V}@ɷ DOR,ԩJٗ *$٬o/fhs]+iэA'cxdf2KtA" A~w /%{I @#`?\bKZ@@!=@KȷIo4 eER'॥G6Xd Dw0 m2xmɩwҡ-H3,nJ!h٫>m?-D Z 1\< $Ի-&_#Se 7] V!) F+mo \{T?t/;f3:CYZk S H*݆KT+3 px[}eL|.z8fg3[-Q[@/ 5k^#~~Э ^co;Z_AC/b1ZA8״XlE2AK{a K|ECi2д遰淒$u8 temYRE ЙCOH"L*8RE?/nhٙ1{zbiگ&xᡟa$)F a zbW3\_"c0c.fniC5> Np;M`n̪MBPd䁅 cќpI·Py ~Zt*<6*dj ZF2R$à" R9Phy݃dƯ9Cܟ»q9QXk"lː8do;7U^^ّYbGŗ%'E7=8x&_֘7)|&x@+"x:Nv\js;H8O8ԛ:Oo{[r`$"P:aR3<&  pMA1x=˽I'DLQk_+QCHv7ݪIFcWڰ sINe+d UwHv@ כhdѥk+g@X F.R^2 h(FRء}YHTdFƙ7)J[jl:SU!r>⊭kyM &q9&6 ˎqmlNIBv bTWg3B@;/gj3,OK:~efty_O_R_ ~Xbgq$-b!737h+ZN_'zXY ,3pTF҂p=T\ZkځQz{KILG {.X|5NJ9eXZ}2R#:BaE:yлO[pTy\X`֭W.L[A">&rŢXHXd7>H43ƪ=wҮys|UV] EqWUz 9)&(sKd>ïl]%_{Gȱ33~Um7 (4O0Z_3 >?jIM?ub4ڼ97pˁ~UO4_M8UT$woj4w |v#?63|V/ BV '1q oDz~`<@M0M?Ћ%^'R=}XJNf,0~NUp MlRGTP0Ix[Fw!TߜUMlvYe@͌*~o#64}Hky]EJXlqS?}ִ[&&kw ypLBxXsSŪ ɤ2I’s׿UpZ6,[ p լFd}h!T4pjh +PlΔ3lNyI1ۺL# cTPl" l0<ڒ4QvC!Q( q,f:֍BgUHu 0ٻ @o.4BIޜXlvÉCaa Lmȟ|o`Y݀GvmbLtqDpa\ \ MUțg̒]YF~bU7gä){g!Rv47;LIt4LAM/BLN60ia ތ$h1>eLfA%t̵Fz٢(qՐe:VH;?JXUm1ѐ*孜 F x r3a3pVT뇣ވEøIZ{;.XXZZۡXTB# 1PYCr]՜V*{hxr H߈|uusd'=K"*go-0qAH3p?{ ֞-/$> É3bW Yx3$ĭ/IK:Uo3V2|i ?$poLD[uk3xXV׸rL#u/N`V}3E( 5j^jbk"ll# ?38[iʭZ@# Fm=,gE&fsAl[ɲ<È)k,V$*ICx@0ΰWCw /N>.c-ttb|irb'"J w6NKe̯ԩ/zjYΛi2_1T 8,']OTP7 yطLج{ׯg~e~xdZb0&V#&O:?rO K{qTSB>10~ 鶘$`,"<*wVxd/l,bMSDԻfoHCKf9]⋅T+BLs~jvfÙ&8hGئ&kƣ~dSFtj+' ܙw#S 09O kɚ}pߦ9=qogLi<*ܺsuf%xC"ˑ~XY, 2y|e^Mi|( 1 Jj.V\a wQs4cNR_ 4vi5{ZgL"YSS]@2Tlzݢ@RM$ov:< <Dž׆0Rxx Bȉzmƿ807~ȤVt XSx1l?t4^3` z^69oU{`ECjp]jWU Y!c@y̭u{*S cb/=YٛByFovM;b@%l2NkӋA#آ 5Dڥ 7 !XtFHͯHmf,8%ڙF:3D'?v3ΈkL>מmS^rjrrNd*ԸzbR0q E;޾Y㵐O:R&t ^%뮼V:2嘴Ԛ hM7f#7&m8&%@hkCؔ6L_֡Is+W)A8qp&;/G,_\鱧482~jdIr`= D=jL`"A! aɛ + sة&ѠR> Bϡ_5/3П04fԼO%U7Gl@,=UɢQՂtΙ/e6ntsH7ʆ<1LC`#Є0,65RCTY=ZP͒VИRIN#[NHy+eeKU:FhkBf]8ס4IO'ql>Y2LƤY, {Kzep"N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第五单元知识归纳全是古诗文,劳驾帮我归纳一下通假字,重点词义,重点句,每篇的作者以及朝代.还有一些容易被考到的地方.要半期考试啦!我悬赏五十分(新手,没多少,五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第五单元知识归纳
全是古诗文,劳驾帮我归纳一下通假字,重点词义,重点句,每篇的作者以及朝代.还有一些容易被考到的地方.要半期考试啦!我悬赏五十分(新手,没多少,五十已经很多了)!是人教版的,第五单元,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第五单元知识归纳全是古诗文,劳驾帮我归纳一下通假字,重点词义,重点句,每篇的作者以及朝代.还有一些容易被考到的地方.要半期考试啦!我悬赏五十分(新手,没多少,五
第五单元 桃花源记\x09文学常识
本文选自《陶渊明集》.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市)人,东晋著名田园诗人.不满当时现实,弃官归隐.《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都是传世名篇.我们还学过他的《归园田居》.
\x09文言词语
【一般词语】
[缘]沿着,顺着.[夹岸]两岸.夹,在两旁.[数]几.[芳]香花.[落英]落花.一说,初开的花.英,花.[缤纷]繁多样子.[复]再.[仿佛]隐隐约约,形容看得不真切的样子.[才]仅.[平旷]平坦开阔.[俨然]整齐的样子.[属]类.[阡陌]田间小路.[悉、咸]全,都.[黄发]指老人.[垂髫]指小孩.[怡然]形容喜悦.[乃]竟然.[具]详细.[问讯]打听消息.[云]说. [叹惋]感叹惊讶.惋,惊讶,惊奇.[延]邀请.[语(yù)]告诉.[扶]沿,顺着.[向]从前,旧的.[及]到.[诣]到.[遣]派.[欣然]高兴的样子.[规]计划.[果]实现.
【一词多义】
[中] ①年间.(晋太元中)②中间.(中无杂树) [志] ①标记.(寻向所志)②做标记.(处处志之)[为] ①(wéi)作为(武陵人捕鱼为业)②(wèi)对,向.(不足为外人道也)[寻] ①寻找.(寻向所志)②随即,不久.(寻病终)[闻]①听说.(村中闻有此人)②听到的事情.(具言所闻)[舍]①(shě)舍弃,放下.(便舍船)②(shè)房舍.(屋舍俨然)[作] ①劳作.(其中往来种作)②做.(设酒杀鸡作食)
【古今异义】
[鲜美]古:鲜艳美丽.今:食物味道好.[开朗]古:地方开阔,光线充足.今:乐观,畅快,不阴郁低沉.[交通]古:交错相通.今:各种运输邮电事业的总称.[妻子]古:妻子儿女.今:男子的配偶.[绝境]古:与世隔绝的地方.今:没有出路的境地.[无论]古:不要说,(更)不必说.今:连词,表示条件不同而结果相同.[如此]古:像这样.今:这样.[不足]古:不值得.今:不充足;不满.
【词类活用】
[异]感到诧异.[穷]尽,有走完或穷究根源之意.[尽]完,文中有消失之意.
【通假字】
[要]通“邀”,邀请.
【成语】
[豁然开朗]形容由狭窄幽暗变得开阔明亮的样子.也比喻对某个道理长期思索不解而后突然明白.豁然,开阔敞亮的样子.
[无人问津]比喻无人探问价格或情况.津,渡口.
[怡然自乐]形容高兴而满足的样子.
[世外桃源]借指一种空想的脱离现实斗争的美好世界.
\x09理解探究
(一)用原文语句回答:
1.描写桃花林美丽景色的语句是: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描写桃花源社会环境安定平和的语句是: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3.描写桃花源人热情好客的语句是:便邀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4.表现桃花源中自然环境美好的句子: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5.表现人民生活恬适的句子:往来种作;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6.表明渔人总体感受的句子:豁然开朗.
7.表明桃花源中人来桃花源原因的句子:先世避秦时乱.
8.表明渔人背信弃义的句子:诣太守,说如此.
(二)用自己的话概括回答:
1.第一段描写桃花林又什么作用?
渲染了神秘美丽的气氛,暗示将会出现奇境,为写桃花源的美好做铺垫.
2.“忽逢桃花林”中的“忽”字表现了渔人怎样的心情?
事出偶然,意料之外.
3. “欲穷其林”中的“穷”字表现了渔人怎样的心理?
由于“甚异之”,想探个究竟.
4. “豁然开朗”照应前文什么内容?
初极狭,才通人.
5. 为什么村人“见渔人,乃大惊”?
村人对陌生人出现感到惊异,表明桃花源与世隔绝很久.
6.“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表明先世生活年代的社会环境是怎样的?
社会动荡,战争频繁,民不聊生.
7.\x09桃花源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以及人民的生活状况、精神状态怎样?
自然环境:美丽富饶;②社会环境:安定平和;③生活状况:安居乐业;④精神状态:自由快乐.
8.“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从文中可推断渔人向桃花源中人说了什么?
桃花源外朝代更替,社会动乱,人民生活痛苦.
9.桃花源中人为什么叹惋?作者为什么不一一写出渔人的话?
为时代变迁,桃花源外社会黑暗动荡,人民生活痛苦而叹惋.
本文主要写桃花源的美好,而不是世外战乱;另外桃花源外的事世人皆知,没有必要一一写出.
10.桃花源中人“不复出焉”的原因是什么?
先人已饱受战乱之苦,桃花源中人不想回到黑暗的社会中再过痛苦的生活.
11.为什么村人说“不足为外人道也”?
对渔人存有戒心,怕外人知道后破坏他们和平安定的生活.
12.作者为什么要写“寻向所志,不复得路”?
表明桃花源是一个似有实无的虚幻世界,并不存在.也表达了作者的痛惜之情.
13.作者为什么要写刘子骥寻访桃花源“未果”?
表明桃花源可望而不可即,给桃花源增添奇异色彩;也表明桃花源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隐含了作者无力改变社会现实的无奈.
14.作者笔下的桃花源具有怎样的特点?(作者追求的是怎样的生活?)
环境优美,人民安定幸福,民风淳朴;没有阶级,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没有战乱,人人自食其力,安居乐业,和平安宁的理想社会.
15.作者为什么要虚构一个与现实对立的美好世界?
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广大人民的愿望;对美好生活向往,对黑暗社会批判.
16.写出文章的整体思路.
(渔人)发现桃源、访问桃源、离开桃源.
\x09迁移拓展
1.与“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意境相似的成语是什么?
豁然开朗.
2.你怎样看待陶渊明笔下的理想社会?
它与当时的黑暗社会形成鲜明对照,是作者不满当时现实的一种精神寄托,是对当时黑暗社会的批判,客观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它又有原始共耕的痕迹,有一定的复古倾向,在阶级社会中也只能是一种幻想,是不可能实现的.
3.渔人是个怎样的人?写渔人有怎样的作用?
渔人背信弃义、不守诺言.
写渔人的作用:一方面与桃花源中人的淳朴好客形成对比,加深了人们对桃花源外社会的认识,突出了桃花源是理想的社会;另一方面,本文以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写渔人是组织材料的需要.
4.针对第二段语句作简要评注.
本段骈散结合,朗朗上口,三字句和四字句连贯流畅,精炼有意境.“黄发垂髫”又运用借代修辞,增强了语言表现力.
5.由“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你能从中联想到哪些人生道理或启示?
围绕“在人生的道路上,要有所作为,必须经历一些艰难苦难”回答即可.
6.第二段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入手描写的?请你以“桃花源美在……”领起,写两点赏析性文字.
例:桃花源美在自然环境的优美,桃花源美在社会生活宁静.
7.你是如何看待桃花源人避难于桃花源,不复出焉的行为的?
桃花源人在当时是很幸运的,能躲避祸患,生活安定;但从积极意义上来讲,躲避不是永远的,应该起来抗争.(谈出自己的想法即可)
8.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理想王国,你的理想王国是怎样的?用生动的语言描述来.
(自我做答)
\x09爱莲说
\x09基础知识
\x09文学常识
本文选自《周元公集》.作者周敦颐,字茂叔,北宋哲学家.元公是周敦颐的谥号.
\x09文言词语
\x09常规词语
【蕃(fán)】多.【独】仅.【盛】大规模.【予】我.【染】沾染.【濯】洗涤. 【清涟】水清而有微波,这里指清水.【妖】美丽而不端庄.【植】立. 【亵(xiè)玩】玩弄.亵,亲近而不庄重.【谓】认为.【隐逸】隐居的人.【君子】品德高尚的人.【鲜】少. 【宜】应当.【众】多.
\x09词类活用
【蔓】生枝蔓.【枝】张枝节.【亭亭】耸立的样子.
\x09阅读探究
1.\x09在第一段中,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写莲的可爱形象,赋予莲以美好的品质?意在表达作者怎样的情操?
从环境习性、体态香气、清高气质等方面,表达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情操.
2.\x09“陶后鲜有闻”中的“陶”指谁?文中的“鲜”与哪个词语构成反义词?
指陶渊明.文中与“鲜”构成反义词的是:众(蕃).
3.\x09从作者对莲的赞美来看,这种君子应具备怎样的品格?
鄙弃贪图富贵、追求名利的世风,洁身自好,保持坚贞的气节和高尚的品德.
6.“予独爱莲”中的“独”表现了作者什么态度?
遗世独立,决不随波逐流的态度.
7.“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表现了莲花什么特点?
庄重、高雅(清高).
8.作者把莲和牡丹对举,其用意是什么?
批判贪图名利、追求富贵的世风,表明自己洁身自好的品格.
9.作者不愿隐逸,也不贪图富贵,他追求什么?
在污浊的世间,坚贞不渝的保持自己的操守.
10.作者以莲自况,表现了他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委婉地批判了趋炎附势、追求富贵的世风.
11.文中的莲花的象征意义是什么?
不追求名利,在污浊的环境中,洁身自好、保持坚贞气节的高尚品德的君子.
12.作者写莲表白自己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写菊表白自己不愿隐逸的生活态度,写牡丹表白自己对追逐名利世风鄙弃的生活态度.
13.“莲之爱,同予者何人”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慨叹品德高尚的君子太少,含蓄地表明追逐名利、趋炎附势的人太多.
14.怎样理解作者在文尾的慨叹?
表明自己的人生态度:既不想陶渊明那样消极避世,又不向世人那样追逐功名富贵,他要在污浊的世间独立不移,永远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
15.用原文语句回答.
1)\x09莲象征什么?
君子的美好品德.
2)\x09文中比喻君子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随俗浮沉,又庄重、质朴,不孤高自许、哗众取宠(或表现莲的高洁,概括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高贵品德和坚贞操守)的名句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3)\x09高度概括莲高贵品质的句子(点明中心的主旨句)是:莲,花之君子者也.
4)\x09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或特立独行,正直不苟,豁达大度)因而美名远扬的句子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
5)\x09比喻君子志洁行廉,又有庄重的仪态,令人敬重而不敢轻侮的句子是: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6)\x09“世人甚爱牡丹”,这是因为牡丹是:牡丹,花之富贵者也;“予独爱莲”的根本原因是:莲,花之君子者也.
16.请在文中找出一句骈句.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17.衬托分正衬和反衬两种.本文用菊花和牡丹来衬托莲,其中菊花属于正衬,牡丹属于反衬.
\x09迁移拓展
1.细细考虑,“菊之爱”可以有两重含义:①做一个避世的隐士;②像陶渊明那样保持独立的人格.你赞成哪一种说法?谈谈看法.(自圆其说既可.)
如:赞成两重都有道理.作者意思是:避世者不染世尘之埃固然可喜;而入世者“出淤泥而不染”境界更高.
2.鲁迅有诗:“扫除腻粉呈风骨,褪却红衣学淡妆.好问濂溪称净植,英随残叶坠寒塘.”这首诗称颂的是哪一种花?
莲花.
3.喜欢哪一种花是人的志趣的表现.你喜爱哪一种花?说明喜爱的原因(包含骈句).
梅花.它顶风冒雪,“凌寒独自开”.(傲雪盛开人皆颂,迎寒绽放世堪扬.)
蒲公英花.花朵虽小,却遍布各地,有极强的生命力.(花小能怡情,叶瘦能医疾.)
菊花.在万花纷谢之时独自开放,决不随波逐流,且不畏严寒,坚强不屈.(百花凋谢始露面,孑身盛开也吐香.)
4.孟子认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与周敦颐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看法相反,你同意哪种观点,谈谈你的看法.
答法一:同意孟子的观点.人的思想受环境的影响,“孟母择邻”说的即是这个道理.
答法二:同意周敦颐的观点.只要人保持坚贞的操守,洁身自好,即使处于污浊的环境中也能不受其影响.如《青春之歌》中的林道静.
\x09陋室铭
\x09基础知识
\x09文学常识
1.本文选自《全唐文》.作者,刘禹锡,字梦得,洛阳人,唐代诗人.世称刘宾客.有《刘禹锡集》.
2.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形成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x09文言词语
【名】有名,著名.【灵】灵异.【斯】这.【德馨(xīn)】品德高尚.馨,香气.【鸿儒(rú)】博学的人.鸿,大.儒,旧指读书人.【白丁】平民.这里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调】调弄.【素琴】不加装饰的琴.素,朴素,不加装饰.【金经】指佛经.【丝竹】琴瑟、箫管等乐器.这里指奏乐的声音.丝,弦乐器.竹,管乐器.【案牍(dú)】官府的公文.案,文书,案卷.牍,公文.【劳形】使身体劳累.形,形体,身体.
\x09理解探究
1.统领全篇并点明主旨的句子(词语)是:惟吾德馨(德馨).
2.文章的前四句,既是形象的比喻,又是事物的类比,表面陋室也具有“名”、“灵”的性质.
3.文章的点题句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4.文章是从居室环境、交往人物、日常生活三方面表明陋室的景色之雅、交往之雅、情趣之雅,见“惟吾德馨”,而明“陋室不陋”的.
5.写陋室环境,突出景色之雅的语句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由此可知其环境特点是:恬静雅致.
6.写室中人,突出交往之雅的语句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由此可知室主人也是一位鸿儒.用一成语概括室中情景:谈笑风生.
7.写室中事,突出情趣之雅的语句是: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从前两句正面实写的句子可知室主人高雅脱俗的情致;从后两句反面虚写可知室主人不受世俗羁绊之情.
8.以古代名贤自况的语句是: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运用类比的目的是:表明室主人也具有古代名贤的志趣与抱负,进一步突出“德馨”.
9.全文画龙点睛的句子是:孔子云:“何陋之有?”引用孔子的话有以君子自居之意,说明“有德者居之,则陋室不陋.”
10.本文通过描写陋室,表达室主人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11.《陋室铭》和《爱莲说》都采用了托物言志的写法.本文以有仙之山,有龙之水比喻陋室,引出主旨.“德馨”立意贯穿全篇.
12.写出文中的骈句,散句.
骈句: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散句:孔子云:“何陋之有?”
13.“仙”和“龙”比喻品德高尚的人,能概括出全文大意的词语是:德馨.
14.本文写陋室,却没有一个表现“陋”字,请用四个字概括本文的意思:陋室不陋.
\x09迁移拓展
1.本文中含有“有德者居之,则陋室不陋”的意思,你是否同意这个看法?为什么?
同意.品德高尚者追求的不是物质条件的好坏,而是精神世界的纯洁与充实.他们鄙弃功名利禄,不趋炎附势,不与恶浊的世风同流合污,保持着坚贞的操守,所以身居陋室而不觉其陋.
2.作者做此铭主要表明自己的抱负和情操,也流露出讽刺现实的意味.你能看出当时的现实是怎样的吗?
官僚士大夫阶层思想庸俗、颓废,居豪宅,寻欢乐.
3.从文中可以看出作者的思想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
从本文表达的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来看,作者的思想是积极的;从他独善其身,避而不和庸俗的官僚往来,使自己与污浊的社会隔离开来等做法来看,又是消极的.(也可有自己的看法)
2.人人都有居室,你喜欢的居室是什么样的?请描绘出来,并说明你喜欢的原因.(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