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 《我的信念 》这篇文章,就如同与伟人对话一样,居里夫人的人格魅力深深地打动了每个人.请说死你感受最深的一点.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8 04:25:12
读 《我的信念 》这篇文章,就如同与伟人对话一样,居里夫人的人格魅力深深地打动了每个人.请说死你感受最深的一点.
x}Yn+IV""+^@bW^@нRQ#EEA%qEI3wBsE*4ntBB>pf˿c0xfwղcO.˺?Ì{ѽ2jR^WNak5ܧLtof5La_c#3,mĂK0|8mSfoIߚ_?= 4H؃jgy[Fe)3za3?8g~5Mx2\{&'Ugl5ap jvx/YKohz2иzfmɹoVa̟WeF 8gRWh5&$cYa59/G_M6x˳GC~+ngo1 ^Жv5)Lz5-c,<^<@[7ywt/R0>3âo?h"c_:ih '#v5C7Ho)>`r:;@jrG[70`vkR/#/xKij<2$X3Wŀ49I [Lg5郋~م ;%LV;؃,{ [C\MJW@‹y3H6֏K]/c_/FomlDPi,z}xп)rv5_eLWֱˤUo ̗+J5ߞ%)A|5Cx&&>-X6Nq{t1ϩfiC04cdMda8Ф 3QkTj3;8<`3yx}Lo ǼʮG=<9W3'O6B[ zYo\U?ҁӳTPYab3N[킥 fe')=bakj~dMMR I_&AS&Ig)/fҗC_4ӱݟԣ?@atA vjT3| K, f.34\cKRj f: [{<H\)H.bڄS `=` ^-JKSoeMm .W#; Y< omuM2AP^oPCʛ+,wV}SJ`]wV8%g y&v9KaUY6> ³#ñUPEb س`0li_U*|м O~&7>~lmԔ|/(^@o͆l1Cz׀@HAx$3.0<~Yй #jO/[2,٧qOc;x8ЙGNl5?Bϫ9 x5}e] E{wQ/Ћ /4*! 67NP _7 ڼuMt(І!\X5m ֣7E3#C.>MrrՉy=jgZ a ol4; cM4ȥ@ntw^54J9EM{~6BBy<;2Cf59?@eI aa6&ofhDF[w,/HZ) Zl /pmϤUbd{1rd +E:9gr"WW/o{EjP/ؑOջ+ ^aIn~LOmr7CY+{Oi{0]hrB0= @4COm6@lkkk.|ڶuo3j 3z/Զx>S9Uh`pHIn+%IE &;Iv6颧JX ]p#8s"Y0={.nu27g%6Bx*%١\;t$6IUǎ6r b9zyC<>7{$%ղk5^ bfncK˕@OdJ>lF<`DA-ڔה43rM{:q^e 5 :%5+qeS؜{R>F Ý#)&\ Ǡ"xWeB܆&EIһ*¿( :j4 fpʡòz+t}aXHpADkSU)j@ : /j%j x3fxbĖ{1Sɾh^v"Ȁ3l+ ^C.йN䈏wM 1_[`N<w wCds$s]~ukqFlF55Wrccpc[qyz=ŭQ9$Àvx@M=Ž\Š+ 8ampوJ-gS\-;ڷ#kb֟ .{kyU`Q(fT(ni*um *"R9c>UOvС oʪ_ySDFBc[d* 6V R9#Apj^+{MWZ.tm䃡 5+ái]>0 /7VڎdJboʭf:PxOLh`.wmW (X4ҿiv.ܽX-|o :?r0.mҤT(F?oDbaVG VBԪy)cTx<}+EOV(' vh# 'tB*nะ0x|YrTHH Lб?U&@hSr2&n9nGdnF6=b(xUɋLjM`k%Hsw;ZG*A,+t+Up\B\P:/Ãeoڀ0vj/]EOͰu5ʡif +P+HFT)淴f(p07Rre:&ǘ*fU.<; cXPXh"i*/~@k+UZQ$V~ 6 Lf' UYlsйªHOA#,#Xʯ,Gyf# u!w50\3׏H7ozQsL{$RswT~qTHLߗI<%T`[j/Kf˵Z:6緱/0Cx`I3ڏ>x8zn̐)Mڷ5!`RM7.f -vWde~/'uP!0/y_>s ͆1bhZׯ01nԈ~?*|w[.8A/)?N9jf-XS.{L1lw ʗ/8vƘzSn.XբTAݖxWdnl%\<3[z#R $O9 n?u00ùYXi )YvA/?V&$S€l?Z heBvX<^фe eVbn *dO $Azɰn=j;p,pP{61 1Ԓ".wGqH:S?s*٪=i4o^`B79w 0SB;ZtD ؄W\WCX0g^47LpߔXe)5:>SIr"ĴI  N˄o3Ɨ9.ɄiV7:gUngSog?&cw |6ㄻkހַg"ug -%׵%a^ZE&>kF+~^D (Kbawu"ocj^OB66Ǟ .u\m˂%кA4L憐ԆnNɔm~'L&\ b%Fȿ.,Z ? sh=]5)Nv`8lzTeU 9Ўv.H|G],sRjT*o:eI΀ KZ⋞)Uȕ,WǛ?+ӛ~U7JZu[Ԯ<^tp!(һcvO}Vh3B&c7-iRRji7o@Rxr|i Fm ҋg&1jz^3s1 '}=K\ghx4 0lIIHZLe)y*?ۿb#HJ'ޣK4@xG;bg-{^oe[rLnfآg;UQ[cw`P&g9͔[Ƙ9bR*qKdv,ϥfT0cC{S천tt$+42<6ZG;c^Olo?N{ :Sܐf28߳# >VmI7QLE-jI-_:6KlŒmPO61Q9m4#E+% {Զ4TyG+ɢA}*\),RfI*6 kcJQ^YIWnL5)X0g͠pps~Cj*0n))zRq6klM׵vrm$VK7 nA|LvlupwA< <8z wA2iS0]r V?BIiY;I.qm -8j, QDm`[o2,8V5+y).9X4mV(x:enpЀs_˚IVnxWQm0A1-{MkX}x6؝# UoT/ƽ/?B}xl3qYa#?#B^ΒFIȐF>كmpA+Jacѡ.2 $VwZ`5ŗ?BSh>$_GeX)Dvҋo ̦+Jmb F 2Qb{f/%Sx}M"CihT-$G1hA3z~ݬNc5/$%3GNVMRTYڴۿbTݥmRQfiLp&B1(ﰱfQ-mL;)jԺ<3ePi ͚0ќsB/BvY#*m52a!spvиHlh2qon8T[w8gֶXT6pDBkjwPp?E2g5ҥ0.ja=Ï rEv,r:{UCyMJJ6`1 "2C3{"c{~4ϳ+??qgt)[(fu$9OM3ݚ'ybj%<c;R9<3iWSS3z^dzJS+VD$18oR\5 .ZӢTi 1իR$beVƫ_kM@|Sܘzc2he{3 `^ Jr1hR5_a=uV!M]3b2!+ .ވf~ٗJ%ԜRvmv$hKgN#0˦OSZbZ`טNXj=5ljטN-7]qkrLW"EҠd,cZˏagM|OĜՏ)L\QDuø.+Kp)1LKK G R9Һw\u nLጴ;x:# cIw6{;X${)BQ?ZB ^b}P)_K㚴ؾf&`hbx`wD;~ҽr_ mfW]v_-e$֋5o:y3rKFY;3o*669AgbN,衷nԺhṪ 뀵3%'!D3XWos=Fl)[_ fP!R^* &;5v}S.fVfpjZQu ~K9WƊwKуjb1V1~PHAnw:ƒ1VfTݛc# DhL2-VnpQsh\$lЍ%lecB%Eř𬟃"07 ,$+D<||f:};@-wF< ѯTE%)-E%ða!9M[bϤvdV5O, ]nVn gFj&{rp$J @-ڏ0|UXq[;%-gwQ`UbM nRK}O[p|71*]3 os!1ou i׮Vg=K욫?ȶћ& 3e}xN9k h92̬#6Q ಠ[]uy{ 5M~tV#"s94}`q!L[yhd)^2^od&Sj9Ʌ?m;,?f)ɣ;3ޭPW.D Tkлʞ ޷Չ؞hgAa? >`!L({uo;uO)v1;qx\@$k3q0 Sh}Sgﻞ#/Hz&t_7 s}͎lK=adgc=;g6,ЦnHvVoEQ#,mHwJNjQ'-L喋EmIJyT uwٕ>н;ߦ E%Rіl]go?4>-Sd}xdzу7Zۿ S`i͜*M̝$ҺyzJd'.m] F`Mь^UH'YE9YpY C7ПڥS/JzM 1A&%)q<+?a2Kv,+;O98+RFCI?]-H#sJ/ DakC0mܟ+IϔA74}1nv/4 zN𢓪yUv ԜcAk.w^ >Ֆ CRRNZۧD(+|eP/L̪|,q.PWrslf(|nrg*f =IZJAFۦD(I~Z4% GE{ a:.s[/XjS-K5]_ ;o9F~%=KpQ[qbTª̎vy{ݱ Sр:WdϞmmA`'Rj Fjkפf m5RAfemXD^pVU\+ YݽW2}йR9%ci:))ɹ9' |Prg2IqszFYV՟em_zq{$D ,ҝ6I6=[cdABd0<{S2LZYl#ʱBm^cJȊȻ|k}JOdwŮnw$B eQ6av+U@iGc{xsoę?_UȴKSu,mDjɒWGP.<1 :Q牠^sۜ=*7Gd1 'PS]ڋ &ÄZC lOOz|l{5 9/Y t%RQ@=}a_+Z\%=*ij$kOת2 m7Srv7H% 4n ,lmnvãjv\퇬`*<" xRGi1f/LTJv,K[bKv1I=SWKt6׈pYHo"%[ 9r 崗I_ u>YS2Wnq~٭7|kOMIAuAT|ՅǍJ+LfkBNbT\+I5MlOW M8X̃]rO2#~V `/-Zu4Bwt﷢<ߦdD*/.tQ\8<.n9KMIޠӳ;15cVZJfMK}!{~E׽<_O::c\Dҡ}Oz|hG:k.1,{=&s^[[eK`ŵ[VHObdA!L't `P7 K2%ɻH ;\ ^X{kI1+-A".Kŵ8.gYf !Jόi֢U}I? o`G 27,Ͳ+]l5N\o)#?v:s3tZ ZHcR00k4&>9k)7V-Lp1@xI;Z:t9z:nFG9Ʋ:kj @څtN2dSwz2V| &Y[;#'D~;d'N y۲ l'2:lZ 1,D|0[B^Lf]{32sye.wH2= ͉8qnPj%Y)׹ى~9ѐt҅յZ2@4z,KX\O,?t?1T3]o_Z4+na?%> ~ѻ,R Z{ x5Ӵ}7ˌkHQ R<0El#&T8zߩkRR!dqxd/ wLM.7>c#] Vqp;m5l _:;+=x5ޱQ_$r]Ej ]drFwFE)VR/YKâtnG{QTِ4xPJa'SA9$0x^p{;ޡt@+pc_UMjYx~/#&"_Ȍ>?9X,yyzyTtϏ\PC#^a/Ed݅9͈6OF7 AV`.&%e$GSWSЃ?:iR`:'Ymŵm!eg3ٔCj; /*tL|Wu ʿ5PG~*}U(ݘ3i+ $ayٲńB:GXR͐dlxkg< {ako/؉(-ù70[ӪލD!w)(^gL섙#9hA&$ZY#玦Y})67=ay+1 (V4Ҧs8OB-Wg.$TI$me6c_^mEaPV _KD֋~:L *-Bpd?|͕`ZH2AǢǫ`;NGv=gxQb)

读 《我的信念 》这篇文章,就如同与伟人对话一样,居里夫人的人格魅力深深地打动了每个人.请说死你感受最深的一点.
读 《我的信念 》这篇文章,就如同与伟人对话一样,居里夫人的人格魅力深深地打动了每个人.请说死你感受最深的一点.

读 《我的信念 》这篇文章,就如同与伟人对话一样,居里夫人的人格魅力深深地打动了每个人.请说死你感受最深的一点.
要整体把握本文内容,需要用一番梳理的功夫,可以分析归纳为三个方面:宗旨、环境和工作,每一方面若干内容也要力求条理化.经过梳理,就可以融会贯通,全面地把握内
居里夫人把自己的科学事业称为“纯粹研究”,是纯粹为着探讨真理而研究的,丝毫不存名利之想.镭的发现,本可以获得一笔巨大的财富,然而居里夫妇淡然处之,连申请专利的热情也没有.
科学可以发现世界的优美,科学本身具有伟大的美.这种美,具有无穷的魅力,使人兴趣盎然,好像一个小孩子置身在大自然的景色之中,又“好像在梦幻中一般”,又“好像迷醉于神话故事一般”.这种兴趣使人乐此不疲.
(二)科学工作需要自由,需要宁静,需要时间.
1.科学研究需要自由.
居里夫人说她的“惟一奢望是在一个自由国家中,以一个自由学者的身份从事研究工作”.自由是从事科学研究的前提.在侵略者的铁蹄下,在专制主义的干预下,是无法顺利进行研究工作的.
2.科学研究需要安静.
为了安静,就要避免人事纠纷,所以居里夫人甘愿逆来顺受,竭力克制自己,使自己温和沉静,受了刺激也不懊恼.为了安静,她又淡泊名利,与世无争.
3.科学研究需要时间.
为了赢得时间,居里夫人家庭生活力求简单,甘愿清苦,尽量减少家务.为了赢得时间,她甘于寂寞,即使青春时代,也不图青春的欢乐,一个人专心致力于求学.
(三)科学研究需要献身精神.
1.目标要始终如一.
居里夫人50年攻关,锲而不舍,执著地探索,终于发现了镭.
2.要有信心.
相信我们对每一件事情都具有天赋的才能.信心使人不怕暂时的失败,信心给人失败了再干的勇气.
3.要坚忍不拔.
工作条件再艰苦也不能动摇自己的意志,工作中挫折再多也不能动摇自己的信心.
4.要勤奋努力.
居里夫人致力科学研究近五十年,专心致志,勤奋工作,持之以恒,终于取得伟大成就.
二、问题研究
1.“我之所以如此,或许是因为有某种力量在鞭策着我——正如蚕被鞭策着去结茧一般.”某种力量指什么力量?
居里夫人所以没有明确地说出来,大概是因为这种力量是难以明确表述的.这种力量是一种复合的因素.第1段里说,“无论付出任何代价,都要把这件事完成”,完成的决心,是一种因素.第3段里说,“研究,就是对真理的探讨”,对真理的渴求,是一种因素.篇末说,“这种魅力,就是使我能够终生在实验室里埋头工作的主要原因”,科学魅力的吸引,是一种因素.居里夫人从事科学研究,图的不是名利,是有崇高的使命感的,科学事业是造福人类的事业,这种使命感,肯定也是一种因素.
2.“少女时期我在巴黎大学,孤独地过着求学的岁月”,为什么“孤独”也是一种美好快乐的记忆?
这里所说的“孤独”,恐怕翻译得并不恰当.何为孤独?单身一人,需要交流感情而无从交流才会感觉孤独.独处一室,静静地读书,是没有孤独感的.而居里夫人这里的意思是,她潜心学业,总是远离欢乐喧闹的人群,一个人静心读书,大学阶段读了许多书,大有收获,回忆起来,觉得没有虚度年华,这样的大学生活美好快乐.
3.居里夫人所说的“讲究现实”与“梦想家”是什么意思?
应该根据语境来理解.“讲究现实的人,他们在工作中获得很多的报酬”,这是完全应该的,所以居里夫人也是肯定的.讲究现实,是通过工作取得物质利益,因为生活毕竟需要金钱,获得很多的报酬才能享受很好的生活.“梦想家”则是为研究而研究,为工作而工作,为理想而研究而工作,完全不存在物质利益的观念,正像居里夫人自己说的,“他们受事业的强烈的吸引,既没有闲暇也没有热情去谋求物质上的利益”.
4.“我一直沉醉于世界的优美之中,我所热爱的科学也不断增加它崭新的远景”.“不断增加它崭新的远景”是什么意思?
先要理解“世界的优美”,说的不是景色的优美.自然科学是研究物质世界的,是揭示物质世界的规律,探索物质世界的奥秘的.认识了规律,发现了奥秘,就会觉得这世界真奇妙.优美是指物质运动规律以及物质内部结构.学了物理,学了化学,就会感觉世界的优美.科学越发展,世界越是展现它的优美,所以说不断增加它崭新的远景.
练习说明
一 朗读全文,把握文意,然后回答下边的问题.
1.作者认为“人类也需要梦想家”,“梦想家”最基本的特征是什么?从哪一件事可以看出作者就是这样的“梦想家”?对此你有什么感想?
2.为什么作者说,科学家也应当是“一个小孩儿”?这反映作者怎样的心态?
本题抓取两个特别警辟的句子,探究作者的人格和心灵.
1. “梦想家”最基本的特征是,献身事业,全身心投入事业,事业就是一切,根本不考虑物质利益.从居里夫人放弃专利,可以看出她就是这样的“梦想家”.(感想可以自由谈)
2.因为科学本身具有伟大的美,魅力无穷,这种美,这种魅力,有如神话故事一般,在这样美妙的科学世界面前,科学家就好像迷醉于神话故事的小孩儿一样.这反映作者在科学研究中如痴如醉的心态.
二 课文中有些话可以视为格言或警句,选一些抄在笔记本上,写上一点体会更好.
本题是学做读书笔记.当然读书笔记不限于摘抄,但是摘抄,写体会,是读书笔记的主要内容.应嘱学生养成做读书笔记的习惯.积累多了,还应分类整理.
三 课外阅读艾芙·居里的《居里夫人传》,并搜集与居里夫人一样伟大的科学家的资料,经过梳理后,存入自己的学习材料库.
本题是对课外阅读的要求.先要让学生准备好书,如果不能做到人手一册,也应该有几本,轮流阅读.
教学建议
一、要引导学生学习梳理
经过梳理,井然有序,才便于掌握.梳理要从不同层面进行,要分析归纳第一层面有几个方面,第二层面有几点,还要考虑怎样排列才有条理.学会梳理,就学会了处理信息的一种重要方法.
二、要特别把握“献身”二字
献身精神,是全文核心,是居里夫人思想品质的根本,把握了这一点,才能融会贯通.
三、由于翻译关系造成的疑难,不必深究
此文总的说还不错,所以选入课文,并作为精读课文,但是译文难称完美.由于翻译关系,几处地方不好理解.例如“我估量过法国自由的代价”,说“代价”,只能理解为法国为赢得自由而付出的代价,这跟上文就很难连接.又如“我从没有把这种权益视为理所当然”,这“理所当然”四字也有点别扭,从上下文看,这里的意思似乎应该是“我从没有把这种权益视为不成问题的问题”.这类疑难深究起来既费时间又无益处,因为课文是译文,是翻译问题.
四、黑板上可以张挂居里夫人画像,或播放有关影带和课件
让学生面对居里夫人,阅读居里夫人,可以营造一种课堂气氛,有利于熏陶感染.
五、教学设计
指导思想
1.阅读是搜集和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而梳理是处理信息的一种重要方法.
2.坚持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1.导语.
爱因斯坦在《悼念玛丽·居里》一文中说:“我幸运地同居里夫人有20年崇高而真挚的友谊.我对她的人格的伟大越来越感到钦佩.”“她一生中最伟大的科学功绩——证明放射性元素的存在并把它们分离出来——所以能取得,不仅是靠着大胆的直觉,而且也靠着在难以想像的极端困难情况下工作的热忱和顽强,这样的困难在实验科学的历史中是罕见的.”阅读《我的信念》,就是阅读居里夫人的灵魂,可以了解她那伟大的人格来自怎样伟大的心灵.
2.默读.
3.借助注释和词典,读一读,写一写.
固执 鞭策 盛名 报酬 奢望 蹂躏 呵责 懊恼 沉醉 迷醉 猝然长逝 问心无愧
4.梳理与把握.
梳理的方法,第一步是概括要点,第二步是分析归纳,第三步整理排列,概括要点只要抓住关键词语就行.
引导学生梳理.
5.问题探究.
(1)默读质疑.
默读时遇有不大理解的地方打个问号,默读后提出疑难问题.
(2)研讨方式.
四人一组,质疑问难,合作探究.
三组代表报告研讨纪要,不同意见全班讨论,教师小结.
(3)小结质疑与探究的经验.
6.语言运用.
(1)无论_____________任何__________,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问心无愧地说:“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执著地、勤奋地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把自己的努力集中在一个目标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致力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受了一言半语的呵责____________________.
(7)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我获益匪浅.
(8)_____________沉醉于____________________之中.
(9)__________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视为理所当然.
(10)______________之所以____________,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
7.作业.
有关资料
一、居里夫人(1867—1934)
法国物理学家、化学家.原籍波兰,原名玛丽亚·斯可罗多夫斯卡.巴黎大学理学博士.1895年与皮埃尔·居里结婚.他们共同就贝可勒尔在当时首先发现的放射性现象进行研究,先后发现钋和镭两种天然放射性元素.1906年,居里逝世后,她继续研究放射性,获得成就,并著有《放射性通论》《放射性物质的研究》等,推动了原子核科学的发展.因对放射性现象的研究工作,和居里、贝可勒尔共获1903年诺贝尔物理奖,后又获1911年诺贝尔化学奖.她是巴黎大学第一位女教授,是法国科学院第一位女院士,同时还被其他15个国家聘为科学院院士.她共接受过7个国家24次奖金和奖章,担任了25个国家的104个荣誉职位.1934年7月4日,这位伟大的科学家与世长辞了,但她的精神永远激励着后人.
二、悼念玛丽·居里(爱因斯坦)
在像居里夫人这样一位崇高人物结束她的一生的时候,我们不要仅仅满足于回忆她的工作成果对人类已经做出的贡献.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还要大.即使是后者,它们取决于品格的程度,也远超过通常所认为的那样.
我幸运地同居里夫人有20年崇高而真挚的友谊.我对她的人格的伟大愈来愈感到钦佩.她的坚强,她的意志的纯洁,她的律己之严,她的客观,她的公正不阿的判断——所有这一切都难得地集中在一个人的身上.她在任何时候都意识到自己是社会的公仆,她的极端的谦虚,永远不给自满留下任何余地.由于社会的严酷和不平等,她的心情总是抑郁的.这就使得她具有那样严肃的外貌,很容易使那些不接近她的人发生误解——这是一种无法用任何艺术气质来解释的少见的严肃性.一旦她认识到某一条道路是正确的,她就毫不妥协地并且极端顽强地坚持走下去.
她一生中最伟大的科学功绩——证明放射性元素的存在并把它们分离出来——所以能取得,不仅是靠着大胆的直觉,而且也靠着在难以想像的极端困难情况下工作的热忱和顽强,这样的困难,在实验科学的历史上是罕见的.
居里夫人的品德力量和热忱,哪怕只要有一小部分存在于欧洲的知识分子中间,欧洲就会面临一个比较光明的未来.
(选自《爱因斯坦文集》第1卷,商务印书馆1976年版)
三、“少女时期我在巴黎大学,孤独地过着求学的岁月” (梁衡)
她中学毕业后在城里和乡下当了7年家庭教师,积攒了一点学费便到巴黎来读书.当时大学里女学生很少,这个高额头,蓝眼睛,身材修长的漂亮的异国女子,很快成了人们议论的中心.男学生们为了能更多地看她一眼,或有幸凑上去说几句话,常常挤在教室外的走廊里.她的女友甚至不得不用伞柄赶走这些追慕者,但她对这种热闹不屑一顾.她每天到得最早,坐在前排,给那些追寻的目光一个无情的后脑勺.她身上永远裹着一层冰霜的盔甲,凛然使那些“追星族”不敢靠近.她本来是住在姐姐家中,为了求得安静,便一人租了间小阁楼,一天只吃一顿饭,日夜苦读.晚上冷得睡不着,就拉把椅子压在身上,以取得一点感觉上的温暖.这种心不旁骛,悬梁刺股,卧薪尝胆的进取精神,就是一般男子也是很难做到的啊.宋玉说有美女在墙头看他三年而不动心.范仲淹考进士前在一间破庙里读书,晨起煮粥一碗,冷后划作四块,是为一天的口粮.而在地球那一边的法国,一个波兰女子也这样心静,这样执著,这样地耐得苦寒.她以25岁青春难再的妙龄,面对追者如潮而不心动.她只要稍微松一下手,回一下头,就会跌回温软的怀抱和赞美的泡沫中.但是她有大志,有大求.她知道只有发现创造之花才有永开不败的美丽.
(摘自《跨越百年的美丽》,1998年10月22日《光明日报》)
四、“近五十年来,我致力于科学的研究” (梁衡)
关于放射性的发现,居里夫人并不是第一人,但她是关键的一人.在她之前,1896年1月,德国科学家伦琴发现了X光,这是人工放射性;1896年5月,法国科学家贝克勒尔发现铀盐可以使胶片感光,这是天然放射性.这都还是偶然的发现,居里夫人却立即提出了一个新问题,其他物质有没有放射性?物质世界里是不是还有另一块全新的领域?别人在海滩上捡到一块贝壳,她却要研究一下这贝壳是怎样生、怎样长,怎样冲到海滩上来的.别人摸瓜她寻藤,别人摘叶她问根.是她提出了放射性这个词.两年后,她发现了钋,接着发现了镭,冰山露出了一角.为了提出纯净的镭,居里夫妇搞到一吨可能含镭的工业废渣.他们在院子里支起了一口大锅,一锅一锅地进行冶炼.然后再送到化验室溶解、沉淀、分析.而所谓化验室是一个废弃的、曾停放解剖用尸体的破棚子.玛丽终日在烟熏火燎中搅拌着锅里的矿渣.她衣裙上,双手上,留下了酸碱的点点烧痕.一天,疲劳之极,玛丽揉着酸痛的后腰,隔着满桌的试管、量杯问皮埃尔:“你说这镭会是什么样子?”皮埃尔说:“我只是希望它有美丽的颜色.”终于经过三年又九个月,他们在成吨的矿渣中提炼出了01克镭.它真的有极美丽的颜色,在幽暗的破木棚里发出略带蓝色的荧光.还会自动放热,一小时放出的热能融化等重的冰块.
旧木棚里这点美丽的淡蓝色荧光,是用一个美丽女子的生命和信念换来的.
(摘自《跨越百年的美丽》,1998年10月22日《光明日报》)
五、“既没有闲暇也没有热情去谋求物质上的利益” (梁衡)
居里夫人的美名从她发现镭那一刻起就流传于世,迄今已经百年.这是她用全部的青春、信念和生命换来的荣誉.她一生共得了10项奖金、16种奖章、107个名誉头衔,特别是两次诺贝尔奖.她本来可以躺在任何一项大奖和任何一个荣誉上尽情地享受.但是她视名利如粪土,她将奖金赠给科研事业和战争中的法国,而将那些奖章送给6岁的小女儿去当玩具.上帝给的美形她都不为所累,尘世给的美誉她又怎肯背负在身呢?凭谁论短长,漫将浮名换了精修细研.她一如既往,埋头工作到67岁离开人世,离开了她心爱的实验室.直到她死后40年,她用过的笔记本里,还有射线在不停地释放.爱因斯坦说:“在所有的世界著名人物中,玛丽·居里是惟一没有被盛名宠坏的人.”她用事求世,超形脱俗,知道自己的目标,更知道自己的价值.在一般人要做到这两个自知,排除干扰并终生如一,是很难很难的,但居里夫人做到了.她让我们明白,人有多重价值,是需要多层开发的.有的人止于形,以售其貌;有的人止于勇,而呈其力;有的人止于心,只用其技;有的人达于理,而用其智.诸葛亮戎马一生,气吞曹吴,却不披一甲,不佩一刃;毛泽东指挥军民万众,在战火中打出一个新中国,却不背枪支,不受军衔.大音希声,大道无形,大智之人,不耽于形,不逐于力,不恃于技.他们淡淡地生活,静静地思考,执著地进取,直进到智慧高地,自由地驾驭规律,而永葆一种理性的美丽.
居里夫人就是这样一位挺立在智慧高地的伟人.
(摘自《跨越百年的美丽》,1998年10月22日《光明日报》)
六、艾芙·居里《居里夫人传》 (节选)
(一)青年夫妇
皮埃尔和玛丽的共同生活,在开始时的一些日子是富于诗意的……他们乘着那著名的自行车,在法兰西岛区的路上漫游;用提包上的皮带紧紧地捆了几件衣服和因为那一夏多雨而不得不买的两件树胶长旅行衣.他们坐在树林中空地的苔藓上,吃一点面包、干酪、梨、樱桃,当做午餐.每晚随便到一个不认识的客店里去住,在那里他们有很浓的热汤,有一间屋子,墙上糊的纸都褪了色,蜡烛照出来的影子在墙上跳舞;他们独处于田野的静夜中,这种寂静并不是真的,时常有远处的犬吠、鸟的低鸣、猫的狂叫和地板的引人注意的叽嘎声冲破这种沉寂.
若是他们想探查丛林或岩石,他们就暂时中止自行车旅行,而去散一次步.皮埃尔极爱乡村,毫无疑问,他的天才是需要这种安静的长途散步的;散步的平均节奏鼓励他作学者的默想.只要他一到外面,到了一个花园里,他就不能不动,他不知道如何“休息”;他也不喜欢那种预先定好旅程的规矩旅行,而且他也没有时间观念,为什么应该在白天走路?为什么不应该在夜间走?为什么吃饭的钟点一定不能变动?从童年时期起,皮埃尔就有突然离开的习惯,有时候在清晨出去,有时候在黄昏出去,不知道他三天后才回来,还是一小时后就回来.在他那极好的记忆中,还存在着他早年和他的哥哥一起作长途旅行的情形:
“啊!我在那里过了多么好的时光,在仁慈的孤寂之中,远离巴黎城内使我痛苦的成千的讨厌小事情……不,我不后悔在树林里过了几夜,不后悔独自过了几天.若是我有工夫,我愿意叙述我在那里有过的一些幻梦,我也愿意描写那极美的山谷,完全被芳香的植物熏透了;愿意描写那美丽的密林,极清鲜,极湿润,必埃夫河正穿过它;愿意描写那用酒花作柱廊的魔宫;愿意描写那些多石的小山,上面生满了野蔷薇,把山都映红了.我们在那里极为快乐.是的,我将永远感激地记着米尼埃尔的树林!在所有我看到的地方中,我最爱那里,而且我在那里最快乐.我常常在晚间出来,由山谷走上去,回来的时候,脑子里就装了一二十种意见……”
1895年夏天的几次漫游是“婚后漫游”,比他以前的旅行更为甜蜜,爱增加了这些漫游的美丽,并且加强了它们的乐趣.这一对夫妇只用几法郎付村里的房钱,把自行车踏动几千下,就可以有几天几夜过神仙生活,就可以享受只有两个人在一起的宁静之乐.
有一天,皮埃尔和玛丽把自行车寄放在一个农夫家里,离开大路,随便走上一条小径,只带着一个小指南针和一点果子.皮埃尔大步前行,玛丽不觉疲倦地在后面追随.她不顾仪表,把裙子去短了一点,以便走路;头上没有戴什么,穿一件白色上衣,很清新,也很好看,脚上穿一双粗鞋,腰间束了一条很合用可是不大雅致的皮带,带子上的口袋里藏了一把刀、一点钱和一块表……
皮埃尔并不回头看他的妻子,他高声继续说着他的思想,并且细谈结晶学上的一种困难工作;他知道玛丽在听着他,而且会给他聪明有用的新颖答复.她也有大计划,她要预备大学毕业生在中等教育界任职的考试;而她差不多准知道,理化学校的校长舒曾伯格一定会允许她在皮埃尔的实验室里研究,永远一起生活!永不分离!
过丛林的时候,这一对夫妇走到一个周围都是芦苇的水池.皮埃尔找到在这个沉睡着的水池里的动植物,像小孩子一样地高兴,他的关于空中和水中动物、壁虎、蜻蜓、蝌蚪的知识,很是惊人.这时青年妇人躺在岸上休息,他则灵巧地在一个偃卧的树身上向前走,不怕掉下去洗一个不愿意的冷水浴,伸手去采那些黄色的鸢尾花和浮在水面的浅色睡莲.
玛丽躺着不动,看那轻云飘动的天空,差不多睡着了.忽然她觉得手掌上有一个冷而且湿的东西,她喊了起来,是一个跳动着的青蛙,皮埃尔刚把它轻轻地放在她的手上,他并不是想恶作剧,他以为人和蛙自然是熟识的.
她抗议着说:“皮埃尔……真的,皮埃尔!”带着恐怖的动作.
这个物理学家觉得骇异.
“你不喜欢蛙吗?”
“喜欢,但是不愿意把它们放在我手里……”
他毫不在意地说:“你大错了,看蛙很有意思……轻轻伸开你的手指……你看它多么好看啊!”
他拿回这个动物,玛丽心里一松,微笑了.他把那个蛙放在水池边上,它得到了自由.然后他觉得停留厌了,又走上小径,他的妻子跳起来随着他走,拿着那些野生的装饰品——睡莲和鸢尾花.
他的脑子里又想起了工作,皮埃尔忽然忘记树林和天空、蛙和水池.他想着研究上的大小困难,想着那使他劳心费神的结晶体成长的奥妙.他形容他为了一种新的试验要做的仪器,于是又听到玛丽的忠实的话声、她的明晰的问题、她的考虑过的答复.
在这些快乐的日子中,结成了一种男子和女子间的最美丽的联系.两颗心共同跳动,两个躯体结合一起,两个有天才的人习惯了共同思想.玛丽只能嫁这个大物理学家,只能嫁这个聪明而且高尚的人.皮埃尔只能娶这个金色头发的、温柔活泼的波兰女子,她能够在一会儿工夫以内,一时幼稚,一时高深;她是同伴,是配偶,是爱人,也是学者.
(二)伟大的发现
玛丽·斯可罗多夫斯卡的学生生活中最愉快的时期,是在一个顶阁里度过的;玛丽·居里现在又要在一个残破的小屋里,尝到新的极大的快乐了.这是一种奇异的再开始,这种艰苦而且微妙的快乐(无疑地在玛丽以前没有一个妇人经验过),两次都是挑选最简陋的布置为背景.
娄蒙路的棚屋,可以说是不舒服的典型.在夏天,因为顶棚是玻璃的,里面燥热得像一间温室.在冬天,简直不知道是应该希望下霜还是应该希望下雨,若是下雨,雨水就以一种令人厌烦的轻柔声音,一滴一滴地落在地上,落在工作桌上,落在这两个物理学家标上记号永远不放仪器的地方;若是下霜,就连人都冻僵了.没有方法补救.那个炉子即使把它烧白了,也是令人完全失望,走到差不多可以碰着它的地方,就可以有一点暖气,可是离开一步,立刻就回到冰带去了.
不过,玛丽和皮埃尔习惯了外面的残酷温度,也不算不好.他们只有一点必不可少的设备,差不多没有专门装置,没有放出有害气体的“烟罩”,因此大部分制炼手续必须在院子里做,在充足的空气里做.每逢骤雨猝至,这两个物理学家就匆忙地把仪器搬进棚屋,大开着门窗让空气流通,以便继续工作,而不至于被烟熏闷.
这种极特殊的治疗结核症的方法,玛丽多半没有对佛提埃大夫夸说过!
后来她写过这样一段话:“我们没有钱,没有实验室,而且几乎没有人帮助我们做这件既重要而又困难的工作.这像是要由无中创出有来.假如我过学生生活的几年是卡西密尔·德卢斯基从前说的‘我的姨妹一生中的英勇岁月’,我可以毫不夸大地说,现在这个时期是我丈夫和我的共同生活中的英勇时期.
“……然而我们生活中最好的而且最快乐的几年,还是在这个简陋的旧棚屋中度过的,我们把精力完全用在工作上.我常常就在那里安排我们的饮食,以便某种特别重要的工作不至于中断.有时候我整天用和我差不多一般高的铁条,搅动一堆沸腾着的东西.到了晚上,简直是筋疲力尽.”
1898年至1902年,居里先生和夫人就是在这种条件之下工作的.
第一年里,他们共同从事镭和钋的化学分析工作,并且研究他们所得到的有活动力的产物的放射作用.不久,他们认为分工的效率比较高,皮埃尔试着确定镭的特性,更求熟悉这种新金属.玛丽继续制炼,提取纯镭盐.
在这种分工办法中,玛丽选的是“男子的职务”,她做的是白日工人的工作.她的丈夫在棚屋里专心做细巧的试验.玛丽在院子里穿着布满灰尘、染渍酸液的旧工作服,头发被风吹得飘起来,周围的烟刺激着眼睛和咽喉,她独自一个人就是一个工厂.
她写道:“我一次制炼20千克材料,结果是棚屋里塞满了装着沉淀物和溶液的大瓶子.我搬运蒸馏器,倒出溶液,并且连续几小时搅动冶锅里的沸腾材料,这真是一种极累人的工作.”
但是镭要保持它的神秘性,丝毫不希望人类认识它.玛丽从前很天真地预料铀沥青矿的残渣里含有百分之一的镭,那种时期哪里去了?这种新物质的放射作用极强,极少量的一点镭散布在矿苗中,就是一些触目的现象的来源,很容易观察或测量.最困难的,不可能的,乃是分离这极小的含量,使它从与它密切混合着的矿渣分开.
工作日变成了工作月,工作月变成了工作年,皮埃尔和玛丽并没有失掉勇气.这种抵抗他们的材料迷住了他们.他们的亲爱和智力上的热情,把他们结合在一起;他们在这个木板屋里过着“反自然”的生活,他们两个人都是一样,是为了过这种生活而降生的.

读 《我的信念 》这篇文章,就如同与伟人对话一样,居里夫人的人格魅力深深地打动了每个人.请说死你感受最深的一点. 读《我的信念》这篇文章,就如同与伟人对话一样,居里夫人的人格魅力深深的打动了每题目补充:个人.请说说你感受最深的一点.大约20字左右. 读《我的信念》就如同与伟人对话一样,居里夫人的人格魅力深深地打动了每个人.请说说你感受最深的一点 《我的信念》读了这篇文章的感受是什么哦?如题 我的信念这篇文章中中有哲理的句子解释 我的信念—玛丽·居里这篇文章哪些句子表示出信念? 我的信念这篇文章讲了哪些事,说说读了以后自己的感受.5页 读《我的信念》有感 中国历史上,关于以弱胜强的例子有什么?如同滴水穿石一般的 凭借恒心与信念获胜的例子 我的信念 读后感 不可少于600字 必须是关于这篇文章的 快 从我的信念这篇文章中可以看出科学家具有什么样的品质 歇后语《矮子坐高凳》的下部分与痛苦就如同 我的信念中玛丽.居里的信念是什么?快噢..好急的....同时我还想知道..这篇文章中包含的格言警句有哪些?.. 理想与信念的故事关于理想与信念的小故事.我下周演讲. 伟人细胞补充习题答案初一补充习题语文第9课伟人细胞的问题探究的第二大题《青春之门》的第3、4小题:3.这篇文章叙述了“我”的心路历程,这心路历程是什么?请概括作答.4.读了这篇文章 我的信念居里夫人的信念是什么 我的信念 居里夫人 作者信念是什么 《我的信念》中“信念”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