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怎么定义的?微生物是定义为肉眼几乎看不见的生物吗? 可是现在不是很多像蘑菇之类的都叫做微生物吗? 那微生物到底是怎样定义的?虽然资料是这样的,但是有些蘑菇的个体并不微小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9 16:25:59
微生物怎么定义的?微生物是定义为肉眼几乎看不见的生物吗? 可是现在不是很多像蘑菇之类的都叫做微生物吗?  那微生物到底是怎样定义的?虽然资料是这样的,但是有些蘑菇的个体并不微小
x|YocIv_Ii $2 h1atW5p7)%QIQ %*ES"RqSsƽ  Ye܈'%igxl10*bOgQk&}4lPZ+#M'~gjoO3y`JfPJφ/&֬d'IgF;yGwy_ ޯ{:xlZv6x:\&an+}O>/}B<4 g(u .Tv~ǿW?Kl0nmgo:e?o~/Ft^?b[ngub)Aetwb$X48>&;z%1Z|6 K`il >5iSj㓼}fAb)PH6K='{iײBz"H<"Đ`W^w G6goi+Ý ׯ?w;+:/?ٳ) u9ܠĸ.L*)*0CrST;DП (:M7Sb5N(} =w`qڴ5'j^4שk LV~{ )ÿsC"+0~IzYlӬn击3dH;{cAw')h'a=ȼ3YjܘG}9[M/C[P.X@|6RY$=U5Ph>;ÑW>胂]sY~`t\$"vAm&gLfWӼv0];vW)ϫ4[P33Ƨ,NҔ*Cڿckwk tm vtv5^'{1O:z)Ϟpa޾~'x^ v!W𖋏q$ߙZ&~s/eJPL'ck^6AI 5#߽L "J5X fzW1j2ܱv+Q 'pʻƴow8pBǔv;-!x|pVޤ b<2aA^+Q[/ }~4o'Ãڠ\VOpdn)NUđ)c~DCYo)n\UtiR@(qʍȡ2h`(F-ݣeH3(yJ.V (o[:+ppJ& <5DC̀a,,7ɁtP%AT Lj+4^D~ϛ-;L1Րcݠ%n(dZH3<'"|ݷFgԙc'fۉ5#'Ӟp2!z3wæWlg%/ԚRF,*U5ȯj&*b~挰Xhl8qS:?m+5ptuqdMBd_[UpB+)JAxWqXٸ8o)tr-,ԤW^׾!PTUUJT)czhӴI)+)% .RnJFOD=Nߧo):mykG&y}] D`Z>7Ix)}ymJ'ו.6x3qˉ)%>FqS^ܮҼ z@8uWAr݌1JIX6?hsK<|TJ 612#*J I@҂nfr ~R P co*(e ;"yG/?;4E"#ܥIFCcp`Ígp^s]O5;CSa ^|(tH*Wla{ BK ͽnz66Lt)r(U48C@\Yh bR'5nD6X.۷yV}( Htْ848p98TA,yiwtE|P"']&c%g?WCO.ĆW.qunD&Hbo hw''7z誌d(H5d88zv &VTw=@0gnJ$XwH!5@/bT5n3OZZ@B$॒D<3a塸$4b%FQ'~$BkmfMij(QTM08`mяkI#y D-J#gE`i)&tO񏈈;fIN#֊)A] sƠ0''ܑwwgRE+(^p4վ@Dd*I0Tr=nk@O3@K^>UNNŗb*>J& Er&55(S˰RQQ\fl?8VH)_1-'V%"E= lЏ`BdK*^5E7~z۸M~;B#/hd-;frQ`E?ӢټQܚ&̫^Lz\$8W^%D7CH@W(7@Y w;x#00sx8rK<0x]'47Ĥ\H=쿥-41 {y 71(]4ΖL,Mz% f;.EH4]ÛyFۺEADr܎DxQi)jz;O @ܑܑRow!F'"&9ԳH&X6eNƈG/(i@$>S֕ ]0iy :N}`{aF%ZL nh&<DYqFBaMՒờ9>_22A$>̔;YE$sbE})9Ig;ft͘B ƙ/z( ԪSu_`h-cjGyO,/' C)5? :`т-af:S.!NnzBR^W`D,zo^eαuK _^l\zDXjl s.Պ BpiZB Uo4A@pվ9hSۀg.[]fWD%(Ņ`)iO^jS o!*(Ʀfϡ!rAub0uDAynYиˑc'R2w&qC3DzQ٤` vn 5]M{- )kP1BìxI:L}-m& +R㑅Lu:kZ[2H$l_Lt;@^qX ZҘhqF+=Ձ ɊZO38a 39&ެ˃組S[nX w«q/Ԩ4WH()]rDUUwaLZvYߪ뷳h+ĈvzR"hze ma챼U>&-)taD(rqa6RIM=Խ\ǬogWeEi5pa53s`4#$㨞G}S/)1eWǚqیjD\G9sfıf5k{Mї+Pb6iO'%7Cer嗔Дu 0ٗg4P8FPoYLFe%bɱ+O4ͼ[ͽ[?RkӦz ըk)L$K%r{M4*l ۿ0lE4EL,=4v$}JqKEh05ձ ,5~a>VՏgc@2NH']9OjP|>*uMMON? Ux9 ΏM~o$^A^6z@tIQ=qI9ג BRao4l|졃+(pMG6vGC1 )\!O%BQ-@49[?ɤԫG = ֝]`_L,Z'](ڑLHI# f\\ vKAG5֢zkp['ѼTm_Lqj! ݃7̾y2;FɍN؟gsn8b YUC(Rs? odC!\h+JQn(KMHpȇ zqjz:[i!aqӛ2,WUx}Ҩ[k/\v!h,uq(`rS_i.t)6%4;How:]qϿaK@s@Zٞ%Ѯa9{,h+/(+\ϵ$bWgB'[If^K轟x5vHn7OԵPUKel| S1k)cO?>-E h3R8¨W /AC|vyK24m ষm9Q6cS(W_|OA$\h2o7!VgmDa:mHԚ.W9v)#X@oug>Ƴhvh\ZmĠ=kopjϮz'''H#)S=ɩ.[sX ;/6F}=M׻rf_:[L%^$%+w\zq#Ҳl )g$*k O_2?2>1Թ^}*KƔ:: }vaԇA5=.L;↰B{'P&Jkx ˫+ l!bwW~Sry}uG3M,eg`({n\_^DmHś4gްT$}.B+2:fzI<6h [5Y my.&, `VbidXv.C00g${K2]yY8XidHuIS) dQmKcI6͑ai&埏UltwM*t {*%-%qE=ȿ ŦѶ1Fr83=2Z Oms]=ԹΥK8cL*Y;'/={3Gz+>yϞ<gOb7(|_|?b$[fHcBU|O/52)<>^,lB6Bx&,|x,h35mF:Õ,n2-zȐH\3ܰѫڮ :R+aa}IuI'9ոW ]d#pB@..5):]>-VwL#[+b,jqhRVlj^:DͭXqᝯQI!FݘHÍ]'-F#;S`^ՠ]h$0zB C?: 8)gW#J{b!,9D|Hdh[=q4 /X6ygUU˩Cjz`e;*U;Pby<ɽg?Z[w\oP4-K5g0Cog.k~xQG_Yz&&DEG8 VlCOA:=9eO W1 &א?STmv e]Z BQK3  RW-? Ĵ6aن1W5 `}ŧzfI o X+N+eIlͰ`Ktp7%=>dnd ](E_MXuNaksvuNo^_W;Zt6y`с(I$6O$r:S-Ө6e3?ax|;K09-[Ssw|z4>]p /^%!~q+O-*GRj:~xZT1^}{/Nk_zj_xx>I|긗($}R6-=Db&U._| z;iOٸwꮘfz^T<$R65okMPBA"ɥk{6fڱ?S?@:r##h񂏢\Fsh,= nqWZn &-zlbZ:d]3HlI&%dO7!7f˭:AS:C6: ^s-FvϏ)řEx$ և*Qfu۝D>ُ1h~w֖'wwbLwK(#ɛx}>Q ʗ1]^>m+3\<ʴ(Nl!)G^so堢׮YnW(OLiW;Jtj &kVS]{;lo"P}OL .Dž٤`mʶM@lA0TN-`!8v2P?C'`R*{MOg&CHdSL_ψS+A=T?gpLHwb t37F@/g,.݅`XӟHϚFwM׮}ӝide6W_ϗ߼Tm=|/7~R=r_|5o3enBq0F.AN7IjgSi52UT4RocҍNhE#ߵWr+54sW|R8-/AbdxlU| u\8^.C.j;xfϥUvlX,u' Kau-R2P WOign4L)SsF-nBE%WDU`/v{7ro_}K=#*ymYo@do^ǖ]K~Zd&jEUYcaX"%nKf"y6!4xGG`gE_'TsÔ7elRԷ~pXaJoPX8X5!.2xp"c3rneF,;{@`!wX ;'`S&Xoi1Xtut} 3r5>V /s<ÝMĶ)?V']z[Xr

微生物怎么定义的?微生物是定义为肉眼几乎看不见的生物吗? 可是现在不是很多像蘑菇之类的都叫做微生物吗? 那微生物到底是怎样定义的?虽然资料是这样的,但是有些蘑菇的个体并不微小
微生物怎么定义的?
微生物是定义为肉眼几乎看不见的生物吗? 可是现在不是很多像蘑菇之类的都叫做微生物吗? 那微生物到底是怎样定义的?
虽然资料是这样的,但是有些蘑菇的个体并不微小的吧,而且也不可能是单细胞的吧?

微生物怎么定义的?微生物是定义为肉眼几乎看不见的生物吗? 可是现在不是很多像蘑菇之类的都叫做微生物吗? 那微生物到底是怎样定义的?虽然资料是这样的,但是有些蘑菇的个体并不微小
微生物是一切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楚的微小生物的总称.人们通常要借助光学显微镜或者电子显微镜才能看清它们的形态和结构.
对于蘑菇,只是人们的习惯分类罢了.
微生物:原核生物,真核生物(原生生物,真菌),非细胞生物等
原核生物:细菌,蓝藻,防线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氏体等.
原生生物:原生动物(变形虫,喇叭虫等),原生植物(衣藻等)等单细胞真核生物.
真菌:酵母菌,霉菌,木耳,蘑菇等.
非细胞生物主要是病毒和亚病毒等.

微生物
微生物(microorganism)是包括细菌、病毒、真菌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动物等在内的一大类生物群体,它个体微小,却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微生物在自然界中可谓“无处不在,无处不有”,涵盖了有益有害的众多种类,广泛涉及健康、医药、工农业、环保等诸多领域。
一般地,在中国大陆地区的教科书中,均将微生物划分为以下8大类:细菌、病毒、真菌、放线菌、立克次体、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

全部展开

微生物
微生物(microorganism)是包括细菌、病毒、真菌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动物等在内的一大类生物群体,它个体微小,却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微生物在自然界中可谓“无处不在,无处不有”,涵盖了有益有害的众多种类,广泛涉及健康、医药、工农业、环保等诸多领域。
一般地,在中国大陆地区的教科书中,均将微生物划分为以下8大类:细菌、病毒、真菌、放线菌、立克次体、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
有些人误将真菌当作细菌,是一种比较普遍的误解。尤其以80年代以前未受过系统生物学教育者。
微生物对人类最重要的影响之一是导致传染病的流行。在人类疾病中有50%是由病毒引起。世界卫生组织公布资料显示:传染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在所有疾病中占据第一位。微生物导致人类疾病的历史,也就是人类与之不断斗争的历史。在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面,人类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是新现和再现的微生物感染还是不断发生,像大量的病毒性疾病一直缺乏有效的治疗药物。一些疾病的致病机制并不清楚。大量的广谱抗生素的滥用造成了强大的选择压力,使许多菌株发生变异,导致耐药性的产生,人类健康受到新的威胁。一些分节段的病毒之间可以通过重组或重配发生变异,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流行性感冒病毒。每次流感大流行流感病毒都与前次导致感染的株型发生了变异,这种快速的变异给疫苗的设计和治疗造成了很大的障碍。而耐药性结核杆菌的出现使原本已近控制住的结核感染又在世界范围内猖獗起来。
微生物能够致病,能够造成食品、布匹、皮革等发霉腐烂,但微生物也有有益的一面。最早是弗莱明从青霉菌抑制其它细菌的生长中发现了青霉素,这对医药界来讲是一个划时代的发现。后来大量的抗生素从放线菌等的代谢产物中筛选出来。抗生素的使用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一些微生物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发酵,生产乙醇、食品及各种酶制剂等;一部分微生物能够降解塑料、处理废水废气等等,并且可再生资源的潜力极大,称为环保微生物;还有一些能在极端环境中生存的微生物,例如:高温、低温、高盐、高碱以及高辐射等普通生命体不能生存的环境,依然存在着一部分微生物等等。看上去,我们发现的微生物已经很多,但实际上由于培养方式等技术手段的限制,人类现今发现的微生物还只占自然界中存在的微生物的很少一部分。
微生物间的相互作用机制也相当奥秘。例如健康人肠道中即有大量细菌存在,称正常菌群,其中包含的细菌种类高达上百种。在肠道环境中这些细菌相互依存,互惠共生。食物、有毒物质甚至药物的分解与吸收,菌群在这些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以及细菌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还不明了。一旦菌群失调,就会引起腹泻。
随着医学研究进入分子水平,人们对基因、遗传物质等专业术语也日渐熟悉。人们认识到,是遗传信息决定了生物体具有的生命特征,包括外部形态以及从事的生命活动等等,而生物体的基因组正是这些遗传信息的携带者。因此阐明生物体基因组携带的遗传信息,将大大有助于揭示生命的起源和奥秘。在分子水平上研究微生物病原体的变异规律、毒力和致病性,对于传统微生物学来说是一场革命。
以人类基因组计划为代表的生物体基因组研究成为整个生命科学研究的前沿,而微生物基因组研究又是其中的重要分支。世界权威性杂志《科学》曾将微生物基因组研究评为世界重大科学进展之一。通过基因组研究揭示微生物的遗传机制,发现重要的功能基因并在此基础上发展疫苗,开发新型抗病毒、抗细菌、真菌药物,将对有效地控制新老传染病的流行,促进医疗健康事业的迅速发展和壮大!
从分子水平上对微生物进行基因组研究为探索微生物个体以及群体间作用的奥秘提供了新的线索和思路。为了充分开发微生物(特别是细菌)资源,1994年美国发起了微生物基因组研究计划(MGP)。通过研究完整的基因组信息开发和利用微生物重要的功能基因,不仅能够加深对微生物的致病机制、重要代谢和调控机制的认识,更能在此基础上发展一系列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的基因工程产品,包括:接种用的疫苗、治疗用的新药、诊断试剂和应用于工农业生产的各种酶制剂等等。通过基因工程方法的改造,促进新型菌株的构建和传统菌株的改造,全面促进微生物工业时代的来临。
工业微生物涉及食品、制药、冶金、采矿、石油、皮革、轻化工等多种行业。通过微生物发酵途径生产抗生素、丁醇、维生素C以及一些风味食品的制备等;某些特殊微生物酶参与皮革脱毛、冶金、采油采矿等生产过程,甚至直接作为洗衣粉等的添加剂;另外还有一些微生物的代谢产物可以作为天然的微生物杀虫剂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通过对枯草芽孢杆菌的基因组研究,发现了一系列与抗生素及重要工业用酶的产生相关的基因。乳酸杆菌作为一种重要的微生态调节剂参与食品发酵过程,对其进行的基因组学研究将有利于找到关键的功能基因,然后对菌株加以改造,使其更适于工业化的生产过程。国内维生素C两步发酵法生产过程中的关键菌株氧化葡萄糖酸杆菌的基因组研究,将在基因组测序完成的前提下找到与维生素C生产相关的重要代谢功能基因,经基因工程改造,实现新的工程菌株的构建,简化生产步骤,降低生产成本,继而实现经济效益的大幅度提升。对工业微生物开展的基因组研究,不断发现新的特殊酶基因及重要代谢过程和代谢产物生成相关的功能基因,并将其应用于生产以及传统工业、工艺的改造,同时推动现代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
农业微生物基因组研究认清致病机制发展控制病害的新对策
据资料统计,全球每年因病害导致的农作物减产可高达20%,其中植物的细菌性病害最为严重。除了培植在遗传上对病害有抗性的品种以及加强园艺管理外,似乎没有更好的病害防治策略。因此积极开展某些植物致病微生物的基因组研究,认清其致病机制并由此发展控制病害的新对策显得十分紧迫。
经济作物柑橘的致病菌是国际上第一个发表了全序列的植物致病微生物。还有一些在分类学、生理学和经济价值上非常重要的农业微生物,例如:胡萝卜欧文氏菌、植物致病性假单胞菌以及我国正在开展的黄单胞菌的研究等正在进行之中。日前植物固氮根瘤菌的全序列也刚刚测定完成。借鉴已经较为成熟的从人类病原微生物的基因组学信息筛选治疗性药物的方案,可以尝试性地应用到植物病原体上。特别像柑橘的致病菌这种需要昆虫媒介才能完成生活周期的种类,除了杀虫剂能阻断其生活周期以外,只能通过遗传学研究找到毒力相关因子,寻找抗性靶位以发展更有效的控制对策。固氮菌全部遗传信息的解析对于开发利用其固氮关键基因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环境保护微生物基因组研究找到关键基因降解不同污染物
在全面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滥用资源、破坏环境的现象也日益严重。面对全球环境的一再恶化,提倡环保成为全世界人民的共同呼声。而生物除污在环境污染治理中潜力巨大,微生物参与治理则是生物除污的主流。微生物可降解塑料、甲苯等有机物;还能处理工业废水中的磷酸盐、含硫废气以及土壤的改良等。微生物能够分解纤维素等物质,并促进资源的再生利用。对这些微生物开展的基因组研究,在深入了解特殊代谢过程的遗传背景的前提下,有选择性的加以利用,例如找到不同污染物降解的关键基因,将其在某一菌株中组合,构建高效能的基因工程菌株,一菌多用,可同时降解不同的环境污染物质,极大发挥其改善环境、排除污染的潜力。美国基因组研究所结合生物芯片方法对微生物进行了特殊条件下的表达谱的研究,以期找到其降解有机物的关键基因,为开发及利用确定目标。
极端环境微生物基因组研究深入认识生命本质应用潜力极大
在极端环境下能够生长的微生物称为极端微生物,又称嗜极菌。嗜极菌对极端环境具有很强的适应性,极端微生物基因组的研究有助于从分子水平研究极限条件下微生物的适应性,加深对生命本质的认识。
有一种嗜极菌,它能够暴露于数千倍强度的辐射下仍能存活,而人类一个剂量强度就会死亡。该细菌的染色体在接受几百万拉德a射线后粉碎为数百个片段,但能在一天内将其恢复。研究其DNA修复机制对于发展在辐射污染区进行环境的生物治理非常有意义。开发利用嗜极菌的极限特性可以突破当前生物技术领域中的一些局限,建立新的技术手段,使环境、能源、农业、健康、轻化工等领域的生物技术能力发生革命。来自极端微生物的极端酶,可在极端环境下行使功能,将极大地拓展酶的应用空间,是建立高效率、低成本生物技术加工过程的基础,例如PCR技术中的TagDNA聚合酶、洗涤剂中的碱性酶等都具有代表意义。极端微生物的研究与应用将是取得现代生物技术优势的重要途径,其在新酶、新药开发及环境整治方面应用潜力极大。

收起

什么是微生物
到目前为止,绿色的地球是唯一为人类所认知的一块生命的栖息地。在地球的陆地和海洋,与人类相依相存的是另一个缤纷多彩的生命世界。在这个目前对人类仍有太多未知的生命世界里,除了我们熟知的动物、植物,还有一个神秘的群体。它们太微小了,以至用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楚,它们的名字叫微生物。
下一个科学的定义,微生物是一切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楚的微小生物的总称。它们是一些个体微小、构...

全部展开

什么是微生物
到目前为止,绿色的地球是唯一为人类所认知的一块生命的栖息地。在地球的陆地和海洋,与人类相依相存的是另一个缤纷多彩的生命世界。在这个目前对人类仍有太多未知的生命世界里,除了我们熟知的动物、植物,还有一个神秘的群体。它们太微小了,以至用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楚,它们的名字叫微生物。
下一个科学的定义,微生物是一切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楚的微小生物的总称。它们是一些个体微小、构造简单的低等生物。大多为单细胞,少数为多细胞,还包括一些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主要有古菌;属于原核生物类的细菌、放线菌、蓝细菌、枝原体、立克次氏体;属于真核生物类的真菌、原生动物和显微藻类。以上这些微生物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见。蘑菇和银耳等食、药用菌是个例外,尽管可用厘米表示它们的大小,但其本质是真菌,我们称它们为大型真菌。而属于非细胞生物类的病毒、类病毒和朊病毒(又称朊粒)等则需借助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到。
其实,微生物“出生”最早,地球诞生至今已有46亿多年,最早的微生物35亿年前就已出现在地球上,人类出现在地球上则只有几百万年的历史。但微生物与人类"相识"甚晚,人类认识微生物只有短短的几百年。1676年荷兰人列文虎克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到了细菌,从而揭示出一个过去从未有人知晓的微生物世界。
虽然我们用肉眼看不到单个的微生物细胞,但是当微生物大量繁殖在某种材料上形成一个大集团时,或是把微生物培养在某些基质上,我们就能看到它们了。我们把这一团由几百万个微生物细胞组成的集合体称为菌落。例如腐败的馒头和面包上长的毛,烂水果上的斑点,皮鞋上的霉点,皮肤上的藓块等就是许多微生物形成的菌落。
微生物虽小,但它们和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有些对人类有益,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伙伴;有些对人类有害,对人类生存构成了威胁;有的虽然和人类没有直接的利害关系,但在生物圈的物质循环和能流中具有关键作用。
微生物的生物多样性
微生物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资源。微生物的种类仅次于昆虫,是生命世界里的第二大类群。然而由于微生物的微观性,以及研究手段的限制,许多微生物的种群还不能分离培养,其已知种占估计种的比例仍很小。从下面的两张统计表中可以看出。
中国微生物已知物种数与世界已知物种数的比较
类群 中国的物种数 世界的物种数 中国/世界(%)
病毒 400 5000 8.0
细菌 500 4760 10.5
真菌 8000 72000 11.6
微生物的已知种数和估计总种数
类群 已知种数 估计总种数 已知种百分数(%)
病毒 5000 130000 4
细菌 4760 40000 12
真菌 72000 1500000 5
微生物是生物中一群重要的分解代谢类群,没有微生物的活动地球上的生命是不可能存在的。它们是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命形式,其生物多样性在维持生物圈和为人类提供广泛而大量的未开发资源方面起着主要的作用。
微生物的多样性包括所有微生物的生命形式、生态系统和生态过程以及有关微生物在遗传、分类和生态系统水平上的知识概念。
物种是生物多样性的表现形式,与其它生物类群相比,人类对微生物物种多样性的了解最为贫乏。以原核生物界为例,除少数可以引起人类、家畜和农作物疾病的物种外,对其它物种知之甚少。人们甚至不能对世界上究竟存在多少种原核生物作出大概的估计。真菌是与人类关系比较密切的生物类群,目前已定名的真菌约有8万种,但据估计地球上真菌的数量约为150万种,也就是说人们已经知道的真菌仅为估计数的5%。
微生物的多样性除物种多样性外,还包括生理类群多样性、生态类型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
微生物的生理代谢类型之多,是动植物所不及的。微生物有着许多独特的代谢方式,如自养细菌的化能合成作用、厌氧生活、不释放氧的光合作用、生物固氮作用、对复杂有机物的生物转化能力、分解氰、酚、多氯联苯等有毒物质的能力,抵抗热、冷、酸、碱、高渗、高压、高辐射剂量等极端环境的能力,以及病毒的以非细胞形态生存的能力等。微生物产生的代谢产物种类多,仅大肠杆菌一种细菌就能产生2000-3000种不同的蛋白质。天然抗生素中,2/3(超过4000种)是由放线菌产生的。微生物所产酶的种类也是极其丰富的,从各种微生物中发现,仅II型限制性内切酶就有1443种。
微生物与生物环境间的相互关系也表现出多样性,主要有互生(和平共处,平等互利或一方受益,如自生固氮菌与纤维分解细菌)、共生(相依为命,结成整体,如真菌与蓝细菌共生形成地衣)、寄生(敌对,如各种植物病原菌与宿主植物)、拮抗(相克、敌对,如抗生素产生菌与敏感微生物)和捕食(如原生动物吞食细菌和藻类)等关系。
与高等生物相比,微生物的遗传多样性表现的更为突出,不同种群间的遗传物质和基因表达具有很大的差异。全球性的微生物基因组计划已经展开,截止2000年4月的统计,已有27个原核生物的全基因组序列全部完成发表,另有95个正在进行中;4个真核生物的全基因组序列已完成发表,21个正在进行中。基因组时代的到来,必然将一个崭新的、全面的和内在的微生物世界展现在人们面前。
微生物资源的开发,是21世纪生命科学生命力之所在。由于动植物物种消失是可以估计的,这就意味着微生物多样性的消失现象也在发生,如何利用和保护微生物多样性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近年来,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已对此做了许多努力,并提出了一项微生物多样性行动计划,随着这项计划的逐步实施,人类将从微生物生物多样性的利用和保护中受益。这项计划包括:
建立推动微生物多样性研究的国际组织;
召开关于微生物“种”的概念和分类指征研讨会;
提出已知种的目录;
发展微生物分离、培养和保藏的技术;
发展微生物群落取样的标准;
提出选择自然保护区和其它需要长期保护的生态系等。
微生物在整个生命世界中的地位
人类在发现和研究微生物之前,把一切生物分成截然不同的两大界-动物界和植物界。随着人们对微生物认识的逐步深化,从两界系统经历过三界系统、四界系统、五界系统甚至六界系统,直到70年代后期,美国人Woese等发现了地球上的第三生命形式-古菌,才导致了生命三域学说的诞生。该学说认为生命是由古菌域(Archaea)、细菌域(Bacteria)和真核生物域(Eucarya)所构成。在图示“生物的系统进化树”中,左侧的黄色分枝是细菌域;中间的褐色和紫色分枝是古菌域;右侧的绿色分枝是真核生物域。
古菌域包括嗜泉古菌界(Crenarchaeota)、广域古菌界(Euryarchaeota)和初生古菌界(Korarchaeota);细菌域包括细菌、放线菌、蓝细菌和各种除古菌以外的其它原核生物;真核生物域包括真菌、原生生物、动物和植物。除动物和植物以外,其它绝大多数生物都属微生物范畴。由此可见,微生物在生物界级分类中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
生命进化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Brown等依据平行同源基因构建的“Cenancestor”生命进化树,认为生命的共同祖先Cenancestor是一个原生物。原生物在进化过程中产生两个分支,一个是原核生物(细菌和古菌),一个是原真核生物,在之后的进化过程中细菌和古菌首先向不同的方向进化,然后原真核生物经吞食一个古菌,并由古菌的DNA取代寄主的RNA基因组而产生真核生物。
从进化的角度,微生物是一切生物的老前辈。如果把地球的年龄比喻为一年的话,则微生物约在3月20日诞生,而人类约在12月31日下午7时许出现在地球上。

收起

单细胞

微生物
微生物(microorganism)是包括细菌、病毒、真菌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动物等在内的一大类生物群体,它个体微小,却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微生物在自然界中可谓“无处不在,无处不有”,涵盖了有益有害的众多种类,广泛涉及健康、医药、工农业、环保等诸多领域。...

全部展开

微生物
微生物(microorganism)是包括细菌、病毒、真菌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动物等在内的一大类生物群体,它个体微小,却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微生物在自然界中可谓“无处不在,无处不有”,涵盖了有益有害的众多种类,广泛涉及健康、医药、工农业、环保等诸多领域。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