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技》林嗣环 练习题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7 01:59:09
《口技》林嗣环 练习题
x}Nkۚޫ8U騎*H.JGr;0np`pCc s{KDxjBZ'H<}3!6 'Ct9)҅D|p׏~ۯ~_Zm̩; ?x+׼1NSŕ;>D 6k赻:=}IՋ?ݎ 1SUrӧerǫKl" K9K fh9sNT*L;&Y^Yg: 2M{7L>'hSYC$LHd>jH_D^/q6G5iˈ3:Mg&Q#*[Jg"XG9M·Eٹqb]3٧<_Sz*^ Ϛ9{53[w8*O:`ٖ~/ӏQYעN%Pz{-̈npuK_`{ov0^y h(,;Y5 tc U=kd 8(0k0 ň!9ժKhT#Uׅ݄^p 5-{٪4-Du !E5KO@Xhm=жaf_sJgA엠q~ʏKŢ<=so!NnLto>!؝/rr[ n\ oД|4څ+q2s'5",)b[`kۜ6xG /ݬ>n[c^]L|V֥tF{?RPCvskxNka9m-Vka*BoR1Dk^trⶊVn3/G\Soհ+#qe hӁ[iXL}>i~,5/r;~ncKO)Lpc/8X΁_}ڍS|2Q; >1?S ƹӮ2P/nЗ 4BļI$P= ~6Qt>Hi~G7̩FM/1zׇ~YIm`z`qpI:t;{jN38b`݋/J0`œ͸;y]0o|xax1~0L2a]Q.M O姷@D1W#Ħ0?e YPb*SPKa> #Nկ({O4Y1_zFhW-g㶥A0jUE(%g5FͪdYA&|C\ ,.yyζ[eL%3K;k6ޟO򰧰zA plag^@ -jle`_/pnUr]z@O>{ s9tg˷@YwA')JKйD Ɓ.c;z'cn><7vNv-~?J6lAEjfiOBgźI Wպ"nTQ߮Ç"S!|n4+>@So۞'2XSZ%m¶\vSӦG }I;M-j흅zZsL~PX1^\0BU дmj*d6~z tv{M'uAx/ecx,܄r1 eqz>li\pw_[|fXJ`F`t,Sut,ȭm>ɱ/X Z~ [mOYSOeÂ*>$yknEsPl Îg |؉Np&֠hmLV1 K ) S TUG0y^&LAY7'4FsuLކOhL`/d9zr hf Ͻ/#8(A.-z ujϮ>ߏ9Okf?Dw"N?13gҖA\G_wd/LXjg?}W^{aN9)o~-LfmNx+~qZ3N惕;:X6N~[/JDWƫ|"]W#>JC@E8bdzW@t(xU L׈b@}: Vh ̩L>6T-'0ޢvNs+4 [^\]d|pK k?ч~_;v6 ^siXnR6sEœ,{nͬ: $livMDk4NmN3 Xh3P%nrq3/1҈v.-cxkL+_HGѶ#8ZFg%nyzdT̆Ln* 9XS|7 Xr`8L'(wGǸ GCӝR5xɖigy_~iŬ1j9ILCTkJqTtusj2+f4O."=1=m$5y5CknCeZy7p "F6{~ iE$7-Ŋ@HeI ,:YD`elauk\YD3j#v\5w4&Z'U}bGm #x|3~b:S|tnmE"d[0h/ޝjń3*#L9l(paŻp;]49%$Z)EIS|Xx1,qy1m|kPN#Nȩf䊮o,rVм͌VNb+oKnD}* [ՒwCcxMlar(yj2%o*m33k#2e-.qa#.`64P@HW$2θW ]fJ3)$ Ɋ|!%kпn Y_%,2$S(:-_H- I?Y/[[zgZEˇ5p".e#T/l [LV#lp·WNoM>0LӡxWA:>׵#/Jlը]WE 9\eꝗ!R *X]4G3ʂDs1aK$d4`! b5`ΝQ _8±y 1|lQe'?&iBylH(wWu*MpEZ e0de29o-w(a2F^AP%tpr'_'u=T4[K qPhCit{ RVo,)|fG&# hO ^y)rAac;+G2a߆ܶЯ PT QȹS]ʌln,5 RIzcp3Ċ֕7܇Iۘ~_AM%!¯Ihhvs\T᪽[ƠB#.(VC19?-"Hb!b4̈w1t AEo¶36Kš$dcAmOa.rxk߼ƕ 2J?ϘZip2.MDzN5R&bq@֢I.z2F'9f,6m3:lBep>ByVd,~oQ'0eиb)g;%лj,< nI3qƊqIyniy?)'*\X' _Q*hn>H"t ڴ#Iu8hl5VUdWs琢#ryyy&4d zfuc$up ;񮾢w\ˏSV+F=f 3 !+wFxf׌?v/J q S F/ v [A&H /jBS( ET5WdΫd+:M.g+w,裚NM/dW|+H[4+e6ˇKʼn<_6%g\l ɀ_?V4B.^$m4IbM衝I)=AR" A)]^ƀvݒ"&})ٰ|)D RυH@5TMpr)f;VwpGE3?(} }dDZw2,!(kǼ}v^ Y{xޗ \0 8GPa pW/ڰJ<#sSu#Z@@ ;)pYTՠr=cY (4}W-jjwWVN`}0[HLy}}{"TQ ›j-ʄ 04ɬ-,7e{$E kp+xo?ƊZ=u`N`MFbαd" f'E@x|@bkdFhP)r)Z 4~/.|43l9GF)AɎM{T&u6~&9W pb2`rFr OlEvmFIri{]:+ƾ8'V4+ayQAZ-P6Ցx)`f' ;POrVA&г>-4%ʁU/g23b-LEasT\$+W_e'֜W [X]ʐ*OҵHl_G=aND,,]BkV,@8WE cMKQJT]L;F몾^%%pz@7K)[z{JEVI~E_ GT!"|ӝxR ͮDscp|q\Q%GqQ~q9 )  %X֕@zU%.]' f lݜD`l:Hgn}o"x$/n jnCsy~Ŕ\5ռpNvm8˦7Mr[AbC(jVWUi]kJeR :koHN{m~vSvQlMZGAwUƒ)gy$`ᎂyx7AV̯T`H"%->.`Vyt9] xb*gxzwX1p+*v?.g[BeŴ@ etH3lYZvѠxw|F5e{;#15e19PvulDyAbh>螌7Rw KwLvd1VZa啿PXͽ9ew%_w5 Mf5+q#XtX!r"әrX>0c:^{gpXjc68q 9xxl>YCY#kI C0Pef8\0, &Yêl}.~h̼ܿ!,uk"Fp٨$2?f46 ^_xիg$cwKBYep; {+>YFF >H0U$lF$\z1-d|p&D]+Y@exTR}w=\|҈sW[0'F!uyX V_TBGY.Et^WuFM-__.& 6#-80x𪀕Đ>t%Y3MQ}j"=z&(о{ Wxzݦ'J!+ѭ`[5j2'|,uo|=hr2Xv4\M}'^wrnsD$-WӾH o;ͨ[^S='\@`sDAvBeA"뼿@ ب2HS!-tGV%Wy3:;) >a oV1ܡ~䶩41ɭ1%Ιn>8ŋCJ0MR2N@A.i椟{CCZL6g%)u#@>:pWǴd]?p2wNnѿ(00S{QC3{ទaq1d/jdn DCamyl _b[O)~o#]I(hDtPp26&yJ/`Y_.ݡf$+NŽΑE9GА&[êLFmiq]dLB)=(%dҍ׹74c̜<{dt#dZυn#Q <)|9}Nj ֯  !n*/.dM.5}n^EҒдyMwзy2y4:S:Q^\婍$l?Jc8@q%O9<<<،ty)Bik$$UB@VEΝ܃ 3Sf(]I=gk 9c)*|tv1y3a6Tߑ7ssۼiO3J `k3ENq}ycjp_$I N9[y9?HsUuj7rKnV"ܩ[/vFb+] Iw HH0J6yR 8zHSŖ?fsaɆ/C7 Aͩ&.(/z-j;BtM[ @pC8NuN)Ts,?n_]-֨բR<55=a9X7P)Z)o+nyʦj>>l=E$Y]Ä_NC9;>K؂sE&KnuJS9+1/}(Q܎:Rñł~ 9FVƠ Cͺ-rޏ鬙&-"`PL0x6ZB M;z^Zb[sxd$@ј*GuCS2~468\ ; 5ku %*[ˬg#i‘eĐr<תx*^P$ܻ,Aջ' n*+.jXDO9[x۽)9 ɸ{V7a8wh`ڍnQ'=A!xՁDUTjaR.4XrM,S7H-.?G &t  C.YC=oV=>a~U 0Ap8W NS (JzyyDk)DN1l }}E#􀜑XK㴈NB4SOJįcC_ԽeFChk@ q'(D ^}G ýIA/w~!a:-;|J+r Vtl1(/hOK0|nك4Jߍ.͈ ;KO+KV?yA͹j4:H'Ì!:bd! lun!6lAtQN㩐s!Ma=OxG(A>H?+¯ic98(ظt$|pevlѽl1}RӥEz|:S&n٩5/V뼠kdPlC*K4K @զɖ#!73j Lvþ+}aph,< ol(es78l&0V^y%t̤0mxLɜ3fd' o]Xv7߂!wGqx;Q3l@FZf&@Yl?1 ]x)~tjYCz2]tk(bv>I|8EJ(nWކP Kgפ彜b.N)~L·@ٲ+(ÛDH2|ZѢX${%W@n9"4C23o gRnP &[a [uoZ,~,bȡ${ a0UJj`y3  7S"4s;Hs2aU07˱tCn'/!1<8-;+o&fu^Nz˫C*ooJadxVǒBMaќҍlnώ~da0W]|8*Je8?wD6rΙT 9v| 4Y'Xc#nݕ$*@޸1woU9ctL6&l%5a.w4H'(m9y n媦%Dw6rFՀ1/L/]c^P-X=ޙiy/CW*>gH~3#e12G}1n (QM"tlF n}ܙM5Sޝ[f49`ۗvC7y[O$$_}BWyD6 $jIOzSf9gG&o|9d'6f]oȵtWzR#\+P'ٰs %!r[ χ75(b2Φi8ř|PesNYd(q"vݼ1 <;i/dL}l?k0b3TIarBk@k$~MIGj2aQb| Oz8fXu*S7G…-֊_Guy)d[o]T&6žғ0`<Y'X0.3 9g$7]6y͋v1,g_-`0aٞ6x @9Ѧs6boi$Rv|'Vm@NΉ>~BӀϿ2uY ™n(|[^H)q=x8=1rCeR܇W˹0&![$9K<6p-D`O~ w-c7*9=``z>Y:@^[3׭gͅ q,F0_ASQ<Gܠ/A_ 4Ae@H#&c)wn]"ASQ$éLX>vGmG枯iIX"&٠|k0LlQ[W&zs/#K^VW=4W nJ%2ЬUC׭ m=pm -nҤO8[.'i+?ƿR cH,3 ݛ-L/lOM+ggzns [ӋSw ;aXe|WnU\dmf10A$-d5ɓ|ɟEJg޴*tٝy9{D;5+G+ɣ4:|+~}:YRhTá$,!Nζ  X!pwwrL-Wvz%7F|ץGJ ?Td>L:07$zꖀtGQȯ$-RdSxLԒ8(F^J g꣡n-˃Gw>V4ީ_E~Wk쟊[ ;lΥnh] d,·^?êv?c-TpXhӈR[DQo6U"dZݤ+<ݣ^fKҗ2#d GzY (T\2) 0 =خx\B5o:p( n{ޘ-5"c`5 ݃R9ITrZin,;n))3:"!Yj{pSM'ݞSBT;Xza}LlL*#|ؐ'eNS3kgSwKq,K%bU `DQn߿ KMK^L$wy CUEӸ?}_E6&{čwBy=NMkgنV~k)=xGՍ? TEur(쩯Eeė|r٭۴Usp!%='ORí2`%%-33[,IcJ)TTªG%2(IVe}2l;ќ9֝F$nwAY wdud9k٩2X6{8h0~C g#<^x@ΌE0˻ۭX5ey90

《口技》林嗣环 练习题
《口技》林嗣环 练习题

《口技》林嗣环 练习题
一、本文选自《 》,这本书是 朝的 编选的一部笔记小说集.本文的作者是 朝的 .
二、给加点的字注音:
1.屏障( ) 2.呓语( ) 3.齁声( )
4.曳屋许许声( )( ) 5.几欲先走( )
三、解释加点的词.
1、京中有善口技者 ( ) 2、 施八尺屏障( ) 3、众妙毕备( )4、会宾客大宴( ) 5、众宾团坐( ) 6、夫叱大儿声( )
7、宾客意少舒 ( ) 8、虽人有百手( ) 9、妇抚儿乳( )10、奋袖出臂( ) 11、但闻屏障( ) 12、其夫呓语( )
四、指出下列词语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含义及词性.
1 众妙毕备 以为妙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宾客意少舒 少壮不努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满坐寂然 坐屏障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手有百指 指其一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选择恰当的表示时间的词语,填在括号里,并在横线上解释词语.
(既而 俄而 少顷 一时 未几)
1.( ) ,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
2.( ) ,儿醒,大啼.
3.当是时,妇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 ) 齐发,众妙毕备.
4.( ) 夫齁声起,妇拍儿变渐拍渐止.
5.( ) 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
六、用现代汉语说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
2、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
3、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
.
4、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
.
5、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
6、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
8、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
.
七、思考并回答下列各题.
1、《口技》一文中“众妙毕备”一语中的“毕”字和下列词语中的“毕”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毕业典礼 B.毕生精力 C.丑态毕露
2、“不能名其一处”中的“名”和下列词语中的“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莫名其妙 B.至理名言 C. 有名无实
3、第一段写什么内容?文章最关键字眼是什么?

4、文中口技者共表演了哪几个场景?

5、课文中描写了听众的哪几处表现?这些描写有什么作用?
.
6、文章开头和结尾一再强调道具的简单,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古今异义
微闻有鼠作作索索 闻 古义_____ 今义_____
九、划分句子的朗读节奏
⑴遥闻深巷中犬吠 ⑵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
十、用原文填空:
⑴文中极写声响的多杂,盛赞表演者口技之“善”的语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文中写口技表演的以假乱真、惊慌欲逃的语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总写失火的声音之逼真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侧面烘托口技人表演技艺高的句子是什么(写出两句即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第二自然段写品技表演的顺序是 、 、 、
⑹写听众情绪随着表演而起伏变化的句子是
⑺真切地说明拍儿声由小到大的句子是
⑻写宾客如亲临火灾现场的句子是
十一、回答下列问题:
⑴文章第三节中“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这几句话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由“遥闻”至“以为妙绝”,写出声音由远而近、由外而内、由大而小、疏而密、由少而多的过程,作者抓住哪些词语的变化分层展现这一情景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文章第四节运用了_____和______相结合的表现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①写出两个与“不能名其一处也”的“名”字用法一致的成语.________________
②写出一个与“几欲先走”的“走”字用法一致的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辨析下列表示时间的词语,将它们分别填在横线上.(小心哟!)
A.少顷 B.既而 C.是时 D.一时 E.未几 F.忽 G.俄而 H.忽然
①表示突然发生:_____、_____ ②表示同时发生:_____
③表示相继发生:_____ ④表示在特定的时间内发生:_____
⑤表示过了很短时间就发生:_____、_____、_____
⑹课文依次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三个情景,目的在于____,即是紧扣“京中有善口技者”中的一个“____”字.
⑺选文第1段交待了哪些事?在全文中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⑻第1段中用4个“一”列举道具,有何用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⑼统领全文的关键字眼是____________,作者是通过______________描写和______________描写来体现的.
⑽“满坐寂然,无敢哗者”体现了观众怎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⑾第2段描写口技人表演的声响,其顺序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⑿选文中最能体现口技人摹拟效果的一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⒀众宾客听了表演后都“以为妙绝”,请问“妙”在何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⒁“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表现了听众听表演的哪些内心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一、《虞出新志》 清 张潮 清 林嗣环
二、píng yì hōu yè hǔ jī
三、(1)擅长 (2)设置 安放 (3)全、都 (4)适逢 正赶上 (5)围绕
(6)呵斥 (7)心情 (8)即使 (9)喂奶 (10)扬起 举起
(11)只 (12)说梦话
四、妙:(1)妙处 好处 少(1)稍微 坐(1)通“座” 指(1)指头
(2)美妙 (2)少年 (2)坐在 (2)指明
五、1少顷 2既而 3一时 4未几 5俄而
六、1 全场静悄悄的,没有一个敢喧哗的.
2 同时响了起来,各种声音都具备了.
3 其中夹杂着房屋倒塌的声音,烈火燃烧爆炸的声音,呼呼的风声,成百上千的声音一齐响了起来.
4 还夹杂着成百上千的求救声,救火的人们拉倒燃烧的房子时一齐用力发出的呼喊声.
5 凡是应该有的声音,没有一样没有的‘
6 即使一个人有上百只手,一只手有上百个指头,也不能指明其中的任何一种声音,即使一个人有上百张嘴,一张嘴有上百条舌头,也不能说出其中的一个地方.
7 于是宾客没有一个不吓得变了颜色离开座位,扬起衣袖,露出手臂.
8 忽然醒目一拍,各种声音都消失
七、1 c 2 a
3 交待口技者表演的时间、地点、设施、道具及开场气氛 . “善”
4 两个 一是四口之家在深夜由睡而醒、由醒入睡的情形.
一是发生在这个家庭附近的一场大火的情形.
5 三次. 细腻的刻画听众的心理变化过程,表现这场精彩的演出对听众具有的吸引力的表演效果,从而烘托口技者技艺的高超.
6 首尾呼应,结构完整.烘托口技者技艺的高超.
八、闻:古义听;今义用鼻子嗅.
九、⑴遥闻/深巷中犬吠 ⑵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
十、⑴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⑵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⑶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⑷①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②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③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十一、⑴以动写静,衬托深夜的静.
⑵犬吠-----以动写静,烘托深夜寂静的气氛.
欠伸、呓语-----声音微弱
大啼、呜之、絮絮不止-----说明四口由睡到醒,秩序渐进.
拍儿、呜啼、初醒声-----一时齐发,用短促排比句式,急促的语势,口技表演达到第一高潮.
⑶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更为全面的表现口技表演者的高超技艺.
⑷①莫名其妙、惊诧莫名、莫可名状 ②走马观花
⑸①F H ②D ③B ④C ⑤A E G
⑹梦中醒来、继又入睡、失火救火 表现口技人高超的表演技艺 善
⑺交待了口技表演者,演出的时间、地点、设施、道具及听众情况和开演气氛.为下文记叙精彩表演作了渲染和铺垫.
⑻突出道具的简单,说明口技人表演靠的是高超的技艺而非他物.
⑼善 正面 侧面
⑽急切而向往的心情.
⑾由远及近,由外到内,由小到大,由少及多.
⑿众妙毕备
⒀“妙”在于五种声音,一时齐发,犹如一部大 合唱.
⒁听得入神,心领神会,满意、折服的感受.

林嗣环-《口技》原文
口技 作者:林嗣环。 (黑体字为中点词) 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堂寂然,无敢哗者。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摇其夫语猥亵事。初不甚应,妇摇之不止,则二人语渐间杂,床又从中戛戛。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令妇儿乳,儿含乳啼,...

全部展开

林嗣环-《口技》原文
口技 作者:林嗣环。 (黑体字为中点词) 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堂寂然,无敢哗者。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摇其夫语猥亵事。初不甚应,妇摇之不止,则二人语渐间杂,床又从中戛戛。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令妇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夫起溺,妇亦抱儿起溺。床上又一大儿醒,狺狺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床声,夫叱大儿声,溺桶中声,一齐奏发,众妙毕备。满堂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嘿(通“默”)叹,以为妙绝也。 既而夫上床寝,妇又呼大儿溺,毕,都上床寝。小儿亦渐欲睡。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 本文节选自《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北京文学古籍刊行社1954年版)。题目为后人所拟。《虞初新志》是清代张潮编选的笔记小说。
译文
京城里有个善于表演口技的人。(一天,)正赶上(一家)摆酒席大请宾客,在厅堂的东北角设置了八尺宽的屏风,让表演口技的人坐在屏风中,只有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把扇子、一块醒木罢了。众多的宾客围着屏风而坐。一会儿,只听见屏风中醒木拍了一下,在座的宾客都静悄悄的,没有一个人敢大声说话。 远远地听到深深的小巷中有狗叫声,接着就有妇女惊醒后打呵欠和伸懒腰的声音,她摇着丈夫说起夫妻之间的事。丈夫说着梦话,开头不怎么答应她,妇女把他摇个不停,于是两人的说话声逐渐间隔混杂,床又从中发出“戛戛”的响声。过了一会儿孩子醒了,大声哭着。丈夫叫妻子抚慰孩子喂奶,孩子含着奶头哭,妇女又哼着唱着哄他。床上另一个大孩子醒了,大声唠叨个没完。在这时候,妇女用手拍孩子的声音,口里哼着哄孩子的声音,孩子含着奶头的哭声,大孩子刚醒过来的声音,床发出的声音,丈夫责骂大孩子的声音,同时响起,各种绝妙的效果都有了。满座的宾客没有一个不伸长脖子,斜着眼睛,微微笑着,默默赞叹,认为奇妙极了。 过了一会儿,丈夫打呼噜声响起来了,妇女拍孩子的声音也渐渐停下。隐隐听到有老鼠活动的声音,盆子、器皿歪倒了,妇女在梦中发出了咳嗽声。宾客们的心情稍微松弛下来,逐渐端正了坐姿。 忽然听到一人高声呼喊“起火了!”丈夫起来高叫,妇女也起来高叫,两个孩子一齐哭。一会儿,成百上千的人高声喊叫,成百上千个小孩哭喊,成百上千只狗狂叫,当中还夹着劈里拍啦的声音和房屋倒塌的声音,着火爆炸声,呼呼的风声,千百种声音一齐响起;又夹着成百上千个呼救的声音,拉塌燃烧着的房屋时一齐用力的声音,抢救东西的声音,泼水的声音。凡是一切应该有的声音,没有不具备的。即使一人有一百只手,每只手有一百个手指,也不能指出其中一种;一人有一百张嘴,每张嘴有一百个舌头,也不能说清其中一个地方。在这时宾客们没有一个不变了脸色,离开席位,捋起衣袖,伸出手臂,两腿打着哆嗦,差点儿都要争先跑开。 忽然醒木一声,所有的声音都没有了。撤掉屏风再看,只有一个人、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把扇子,一块醒木罢了。 注释: 善:擅长 会:适逢,正赶上。 宴:举行宴会。 厅事:大厅,客厅。 施:设置,安放。 屏障:指屏风、围帐一类用来隔断视线的东西。 抚尺:艺人表演用的道具,也叫“醒木”。 但闻:只听见。但:只。闻:听见。 坐:通座 然:...的样子。 满坐寂然:全场静悄悄的。坐,通“座”座位。 犬吠:狗叫(声) 惊觉欠伸:惊醒后打哈欠,伸懒腰。欠伸:打哈欠,伸懒腰 乳:喂奶。 呜:指轻声哼唱着哄小孩入睡。 絮絮:连续不断地说话 一时:同时 众妙毕备:各种妙处都具备,意思是各种声音都模仿得极像。毕:全、都。 侧目:偏着头看,形容听得入神。 默叹:默默地赞叹。 未几:不久。 齁(hōu):打鼾。 作作索索:老鼠活动的声音。 倾侧:翻倒倾侧。 意少舒:心情稍微放松了些。少:稍微。舒:伸展、松弛。 稍稍:时间副词,据《词源》释为“随即”,这里是渐渐。 中间(jiàn):其中夹杂着。 力拉崩倒:劈里啪啦,房屋倒塌。力拉:拟声词。 曳屋许许(hǔhǔ)声:(众人)拉塌(燃烧着的)房屋时一齐用力的呼喊声。曳:拉。许许:拟声词。 凡所应有,无所不有:应有尽有。形容声音之杂。 名:说出。 股:大腿。 走:逃跑。 绝:消失。 稍稍:渐渐。 一词多义 1.坐:众宾团坐(坐下) 满坐寂然(同“座”,座位) 2.乳:妇抚儿乳(喂奶) 儿含乳啼(乳头) 3.而:既而儿醒(表时间副词的词尾,不译) 妇拍而呜之(连词,表并列) 4.妙:众妙毕备(妙处) 以为妙绝(好) 5.指:手有百指(手指) 不能指其一端(指出) 6.绝:以为妙绝(极) 群响毕绝(停止) 时间量词 少顷 既而 是时 一时 未几 忽 俄而 忽然 1.表示突然发生:忽 忽然 2.表示同时发生:一时 3.表示相继发生:既而 4.表示在特定的时间内发生:是时 5.表示过了很短时间就发生:俄而 少顷 未几
解析
第一部分 (第一段),交代口技表演者和表演的时间、地点、设施、道具,以及开演前的气氛。这部分是下文记叙精彩表演的铺垫。 文章以“京中有善口技者”开篇,介绍口技表演者,是本文的一句总说,即全文意在说明这位“善口技者”的技艺之“善”擅长。“会宾客大宴”,点明口技表演者献技的时间和事由:这场口技表演是在一次“宾客大宴”之时;因是“大宴”,故有此盛举。“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指明表演的地点和简单设施,说明这是一个临时演出场所,地方不大。再根据这次表演内容的特点,指出口技表演者是在幕后表演。又将简单的道具一一列出,指明仅有“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以示别无他物,口技艺人的表演主要凭的是他的“口”。最后以“抚尺一下,满座寂然,无敢哗者”,点染表演即将开始时全场肃穆紧张的气氛。这部分除一个“善”字外,对口技表演者不加任何赞词,却处处为其高超技艺张本,造成很强的悬念,使读者料想必有一场精彩的表演。 第二部分 (第二段至第四段),写表演者的精彩表演和听众的反应。这部分是全文的主体,描写口技艺人所表演的两个场面:一是一个四口之家在深夜由睡而醒、由醒复睡的情形;二是发生在这个家庭附近的一场大火灾的情形。 第一层(第二段),写表演一家人深夜被犬吠惊醒的情形,以及宾客对口技表演的由衷赞叹。 口技表演由远远听到从深巷中传来的犬吠声开始。然后以一个四口之家作为想像中的“舞台”,使听众的注意力由外景转入内景。先写“妇人惊觉欠伸”,听到犬吠声而醒来,这就拉开了一家人深夜被惊醒的帷幕。再写“其夫呓语”,画面逐渐清晰。又由于“欠伸”“呓语”惊动了幼儿,幼儿“大啼”。至此帷幕大开,相继出现许多声响:丈夫被吵醒,大儿也被吵醒,于是“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打破深夜的静谧,使口技表演达到第一个高潮。 第二层(第三段),写表演一家人由醒复睡的情形,以及宾客的情绪变化。 先写丈夫的“声”,并伴以妇人的拍儿声,“渐拍渐止”,给人以时间缓慢推移而声音渐弱的感觉。接着以老鼠跑动偷食、“盆器倾侧”的声音,妇人梦中的咳嗽声,表示夜静更深,全家人又入睡了。这一层,表现一家人由醒复睡的情形,由前一个高潮落入低潮,并为下一个高潮蓄势。 第三层(第四段),写表演一场突然而至的大火灾的情形,以及宾客以假为真的神态、动作。 开始用类似画外音的手法,以“一人大呼‘火起’”,突然加快节奏。接着写这个四口之家突然遭到意外变故的情形:“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气氛骤然变化。然后内景转为外景,以“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表现人们的惊恐万状,再以“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表现火势的猛烈和火场的纷乱,又以“凡所应有……不能名其一处也”极言声音之杂乱、逼真。至此,口技表演达到了第二个高潮,即最高潮。 第三部分 (第五段),写表演结束时的情景。再次交代表演者的道具仅“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与首段相呼应,说明在演出中未增加任何道具,刚才的精彩表演的确是从“口”中发出的。 本文记叙了一场精彩的口技表演,读来如临其境,如闻其声,令人叹服.作者笔下的这场口技表演距今已三百多年,今天仍能使我们深切地感受到这一传统民间艺术的魅力.
林嗣环
林嗣环,号铁崖,字起八。清代顺治年间的福建晋江人,当时的进士。明万历三十年(1607)生,从小
聪颖过人。甫七岁即能属文。及长赴试,因文章峭奇卓绝,考官疑为他人代笔,故不得售。嗣环遇挫折不气馁,倍加发愤功读。于明崇祯十五年(1642)年壬午科中举人,继而于清顺治六年(1649年)已丑科登进士第。授大中大夫,持简随征,便宜行事。后调任广东琼州府先宪兼提督学政。“备兵海南时,恩威兼济,兵民爱之”;“性耿介,多惠政,如禁锢婢,禁投充,禁株连,禁民借营债,粤人啧啧颂之”。为减轻民众役赋,抵制奢侈无度、滥设工役、私创苛税的耿仲明、尚可喜,而上《屯田疏》。顺治十三年,被二藩诬告落职。被捕之时,民众悲声载道。顺治十七年(1660年),嗣环下刑部狱西曹就计无果。“帝念三任勤劳。暂放杭州治下。待康熙初政(1662),复审平冤获释,诏升广西左参政”。嗣环经历磨难,无意仕途,遂客寓杭州,放舟西湖,寄情山水,唱和名流。后因贫以死,妻子晨夕不继,柩暴未葬。幸其同年唐梦赍葬于昭庆寺西沙泉石,并搜其著作四册存之。“历四十年,族侄标光始访得之,改葬于御屏山麓”(今安溪县虎邱镇金榜村玉斗牛眠山)。原碑完好,文曰:“先达进士兵学道铁崖林公、淑人王氏、男文学华亭墓。乾隆丁丑九月合族崇祀。”族人对嗣环尊崇备至,每每携幼恭诚拜谒,以期子侄学而有成。在嗣环故乡,还流动着“黄井祝天”、“虎崆耕读”等脍炙人口的故事。 其博学善文,著有《铁崖文集》《海渔编》《岭南纪略》《荔枝话》《湖舫集》《过渡诗集》《回雁草》《口技》等,其中《口技》至今仍为初中语文课文。《荔枝话》是一篇记述荔枝的科技小品文,不仅有一定的艺术价值,而且在农业经济方面有较高的科学价值和史料价值。他的这些著作都是祖国文化遗产中的无价之宝。林嗣环不仅是一个忧国忧民、刚正不阿的官员,还是一个出色的作家。他一生写下了许多精彩的文章,如《湖舫集》《过霞诗》《海鱼篇》《岭南纪略》等。他的文章光怪陆离,不同凡响,礌砢郁积不平之气,直欲排山裂石,作霹雳声。他和民众打成一片,因此文章有浓厚的生活气息,逼真感人。被选入中学语文教材的记叙文《口技》,确切而真实地记叙了我国民间艺人的高超技艺,语言朴素,描写生动,构思巧妙,充满了艺术情趣。 林嗣环轶事 “站起来!”随着塾师不怒自威的喊声,从窗外慢慢探出一个六岁光景孩子的脑袋。他身上穿着不合身的旧衣,手中拿着放牛的鞭子。 塾师和学子们纷纷走出私塾。“你叫什么名字?”塾师俯下身子关切地问。“我叫林嗣环,家住赤岭后畲。”孩子用鞭子指了指不远处的村落,又不问自答地作介绍:“父林之粟,兄嗣祯。我很喜欢听先生讲课,已来偷听半年有余了!”“那你就来读书吧!”“我家穷,供不起我读书!”塾师颔首捋须良久,忽灵机一动:“嗣环,请你进学堂坐一会儿好吗?” 塾师安排嗣环和众学子坐好,摊开纸笔,宣布考试开始。结果让塾师始料莫及、心花怒放,林嗣环这个从未上过学堂的放牛娃,妙语连珠、辞清意畅的作文,令那班乡绅富贾的纨绔子弟,瞠目结舌,难望项背。 塾师磨破嘴皮磨穿鞋底,用免收束修、资助笔墨、接济家用等条件,博得林之粟的首肯,让嗣环进私塾跟班旁读。 嗣环边帮父亲劳作,边努力攻读。公元1615年,嗣环7岁那年,大学士黄景坊不信他能“励志自研”、“日记万言”,特地对他进行面试,也被他的聪慧天资所折服,便破例收他为“伴读”。嗣环自此如鱼得水、如虎添翼,学业更是突飞猛进。 第一次参加乡试,主考官认定字字珠玑之文,绝不可能出自乳臭未干的穷孩子之手,武断地判定为“抄袭”。 落榜蒙冤的嗣环受尽白眼。有天早上,他像往常那样到黄井打水,可邻居们已暗相串通,故意于前夜将水桶全收进屋内。打不到水的嗣环默立井旁,对天发誓:“士可辱,志不可夺!我定愈加发奋……”忽然,井底訇然有声,井水漫上井盘。至今,嗣环故居门前这眼黄井的水位,仍远高于旁侧的池塘水面,成为福建安溪县赤岭后畲一大景观。 子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嗣环落第不落志,“黄井祝天”后的日子,更付诸“虎崆耕读”。公元1642年,34岁的林嗣环中举人。继之又蟾宫折桂,顺利通过会试,高中进士。嗣环的轶事,在其故乡代代相传。 林嗣环不仅是一位博学善文的著名文学家,而且是一位刚正不阿、廉洁奉公、勤政爱民、百姓口碑甚佳的清官名吏。在封建官场一片污浊腐败的境况下,他洁身自爱,实在很有几分茕茕孑立的悲剧意味。当时藩王府曾派两个人到林嗣环处言事,那两人骑马直上公堂。林嗣环把他们拉下马,各打三十大板。藩王大怒,亏得当地抚军劝解,林嗣环才幸免遭难。林嗣环“善为文”,却“不善为官”。他刚正不阿的性格,使他在官场上郁郁不得志。顺治十三年,他为减轻民众役赋而写《屯田疏》,被蓄意谋反的耿尚二藩诬告落职。但正是他的“不善为官”,不肯同流合污,使他赢得百姓爱戴,丹青留名。假如林嗣环当年平步青云,在官场上左右逢源,那么,我们几乎可以断定他不过是让官场多了一个庸庸碌碌的封建官僚罢了,林嗣环就不是著名文学家林嗣环了。 他七岁即能属文。及长赴试,因文章峭奇卓绝,考官疑为他人代笔,故不得售。嗣环遇挫折不气馁,倍加发愤攻读。于明崇祯十五年(1642)年壬午科中举人,继而于清顺治六年(1649年)己丑科登进士第。授大中大夫,持简随征,便宜行事。后调任广东琼州府先宪兼提督学政。“备兵海南时,恩威兼济,兵民爱之”;“性耿介,多惠政,如禁锢婢,禁投充,禁株连,禁民借营债,粤人啧啧颂之”。为减轻民众役赋,抵制奢侈无度、滥设工役、私创苛税的耿仲明、尚可喜,而上《屯田疏》。顺治十三年,被二藩诬告落职。被捕之时,民众悲声载道。顺治十七年(1660年),嗣环下刑部狱西曹就计无果。“帝念三任勤劳。暂放杭州治下。待康熙初政(1662),复审平冤获释,诏升广西左参政”。嗣环经历磨难,无意仕途,遂客寓杭州,放舟西湖,寄情山水,唱和名流。后因贫以死,妻子晨夕不继,柩暴未葬。幸其同年唐梦赍葬于昭庆寺西沙泉石,并搜其著作四册存之。“历四十年,族侄标光始访得之,改葬于御屏山麓”(今安溪县虎邱镇金榜村玉斗牛眠山)。原碑完好,文曰:“先达进士兵学道铁崖林公、淑人王氏、男文学华亭墓。乾隆丁丑九月合族崇祀。”族人对嗣环尊崇备至,每每携幼恭诚拜谒,以期子侄学而有成。在嗣环故乡,还流动着“黄井祝天”、“虎崆耕读”等脍炙人口的故事。 林嗣环走马上任之际,正处于清朝初期,国家已经统一,经济也得到了恢复,因此,有不少外国商人到中国来进行贸易。可是,有些地方官员却为了个人利益胡作非为,有个外国商人运货到朱崖这个地方,当地军官因贪图船上的货物,要杀人劫货。林嗣环知道后,坚决予以制止,他说:“我虽然是一个书生,但至少也是朝廷派来的,我有权管这件事,你们为了个人利益而杀人,会引起国家和外国的不和,我就是死了也不让你们这么干!”当地军官没有办法,只好放外国商人回国。 当时,“三藩”中的两股地方势力平南王尚可喜和靖南王耿精忠都在广东,他们放纵部下,欺压老百姓,林嗣环最看不惯这种事。一次他把欺压百姓的士兵抓来鞭打,放走了无辜的老百姓,巡抚李端吾带兵冲进官署,要抓林嗣环。林嗣环把脖子一伸,说:“要杀就杀吧!不必多言了!我如果怕死,就不会鞭打犯罪的士兵了!”李端吾自知理亏,只好悻悻地走了。 林嗣环为官时,采取了一系列有益于人民的措施,例如禁止雇用奴婢,禁止捉人充军,禁止一人犯罪株连全族等。他还建议军队要自己开荒种地,减少人民的负担。林嗣环提出的这些措施,深得民众的拥护,也触犯了一些官员,他们把一些莫须有的罪名戴在林嗣环的头上,林嗣环被捉到朝廷问罪。在上司面前,林嗣环愤怒地控诉了耿尚两个地方势力的罪行。于是,耿精忠被调到福建,而林嗣环也被革职为民,充军边疆,后遇大赦放归。 从此,林嗣环流落在杭州湖畔。他整天仰天长歌,痛抒自己对时政的不满。当时一些出名的文人如钱牧斋、吴梅村、朱竹宅等,非常敬重林嗣环的为人,慕名和他结交。由于心情忧郁,饥寒交迫,林嗣环病死在西湖边。他没有儿子,死后,他的尸骨几经辗转,最后由他的侄儿带回,葬在故乡安溪。 林嗣环不仅是一个忧国忧民、刚正不阿的官员,还是一个出色的作家。他一生写下了许多精彩的文章,如《湖舫集》、《过霞诗》、《海鱼篇》、《岭南纪略》等。他的文章光怪陆离,不同凡响,礌砢郁积不平之气,直欲排山裂石,作霹雳声。他和民众打成一片,因此文章有浓厚的生活气息,逼真感人。被选入中学语文教材的记叙文《口技》,确切而真实地记叙了我国民间艺人的高超技艺,语言朴素,描写生动,构思巧妙,充满了艺术情趣。 说起传统名篇《口技》,一般初中生人人皆知。因为,在中国的教育史上,语文教学改革不断深入,语文教科书篇目不断增删,但这篇300余字堪称中国古代散文上乘佳作、声情绝妙的短文却从未被删减过。《口技》的作者就是我国清代著名文学家林嗣环。 岁月的流逝淹没了多少红尘俗世,300多年来,林嗣环这位清代著名文学家的艺术成就和人格魅力,依然令人们念念不忘。林嗣环的“善”与“不善”,对后人不正是一种启迪吗? 他小时家境清贫,长大后心高志远。其博学善文,著有《铁崖文集》、《海渔编》、《岭南纪略》、《荔枝话》、《湖舫集》、《过渡诗集》、《回雁草》、《口技》等,其中《口技》至今仍为初中语文课文。《荔枝话》是一篇记述荔枝的科技小品文,不仅有一定的艺术价值,而且在农业经济方面有较高的科学价值和史料价值。他的这些著作都是祖国文化遗产中的无价之宝。 。被选入中学语文教材的记叙文《口技》,确切而真实地记叙了我国民间艺人的高超技艺,语言朴素,描写生动,构思巧妙,充满了艺术情趣。 林嗣环 清 字:铁崖 福建晋江人 清代顺治年间进士。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