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藏族、苗族、傣族的民居特色和风俗习惯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03 00:29:19
壮族、藏族、苗族、傣族的民居特色和风俗习惯
xr+I%+OjQR%dspX7{ӛ $ a~ϹWa0yFWI2C;;_JGc^d?j{v 0f^fdMqmNwO#:'Bsm+|Ho&o Mn6U?=,KfpdL:i&qӼLN=zOsN`L-n4&?l&3~s}:eg,@;vfym/ʽ4{wt,0=Ӌ)897>s>"iu$nf4ttO ƈ1,c(l[ݻVqy:r^o*rzu2oL @bԹn٩È<;i8FwQu)L+dۨWo3u䴒|̳wUMKbSX1(Z{:fzAKrnNO&i8?:{yg:rE` S.&!IP,;zJÈz /'S>ؓ: C~wu/c10!=Ag6{eu_Vqև;f,fqUI X1{0:M_L sK{s3 ϕUu$b{ uNu "_f f"`VS|L E@2y\ssILLFhd)b3~m+D(èV WAG0,371|0fV1I~핗S46)cn-.ْ e QblN&ݹ(d=Jͤ 1P/Ȩ)-{rXD㭦;]*!y\;7Yv,YV ,c"_^vߩu"C`|G%ج;:`{Pқ<8:rGy$赧CIsSS:t+ylEm\ BEo5 psmo'~om/{f0q.#zfq"[JZ>4Cd >f%36%=Ӹă"қTMʁUnzSݝ簜X,2WK?O?_ +'VP,h/z P ӬSZ9EB)b`uŴe^,U6:sQONʤ^0Mɜ:&& f:21[6p 3Lww>Lj{ĝׅ8rK~#7{ӝϜ™$L[Q @)&  $j3/HsP].G:~ҜHfR_vƃd`.Hȅ&Y~ß/rX ԽO{oԋN0` .>hs{  F! uDܧ*F+FPC6dp'a[и kO` tU 0L7RL Jrxp|taZA>͏]<;3wU=L H^xx2j\úNJ&kщ'BY`U8xYBl٬q}q_ >+ۛDᓿLM4gG/eQf(U4x4{ʔ Nf"A!g:9S(LɹfU?uLm+1^lW"x*{fXť;MBꄣ"]`]0/: ǣOa|A1I61TjKjvz {nfŰBv1I/ؽ]aLԏA!jAJ14ij)!RP[k6_,NN6b~k-@{١;B}UM ɵiNIևn@o[( xX{)9b*d#B Z[\Q;!M:.]eDVmE;䜜t(-Ztjd& 3-D`ҔYUZ5yUis]UAv+SDC.3z7 g j˲_r9u0 L%;:Ō3Dғ.%Gx:iB/S}+q NJ5nW( 1pv1}>IJա˿a:?qqAfdyj|_G2:7'@п{'p#LM.Mo_A*ЍR=yt &L/3`t7L=ã`z@O{u!بg!(AX|]@e(h Yaf3zD|^/n؟߷8B0[0k$(qz- 'JYh?tnx+@_^+ ;$WQº\9N{~R}P6ےAH"|UtW g<HퟕDߛ ٷt#aK 6ZT䷆Wӿyw.hB>q7zl:t]$ͽV ٫LnDC'0[*E9&0c#gL]ؒOKaV%&uP0wĕN1Up܃[yZ/NsF{\` 9T^!xzeLBѿYF$^g~͐{[ƒ"Ҽ!)5c'X@Qt0Ղ5/ fM(p^@VwƂ䯗άOsn+,IEPDu#M KUA}<5}.Z9^" @qtuƈf)1835e]Q,LjwDbqF+ ňYcH.9wE 3 W>tf  O^9hH&'Fv3/4U6zlʝ'3~˅80NDJ~u`tdp(")`s26wo^qEnsiarRmJfWiB`ƥ.)pT2al*&ُM4%;qƮq)5sX1r97`{3G@Vx+pwܩ6떓Ͷ8v䢨# 31jJӥ*sFi; ~\jjngM5eO SsPbE;v}w~ЌD+0YP֠Պ[M)]iFaK$忨5G4cbU5b`F[7gOPLX@FbK,WsJ8{yt87{e!32ج;6*0tMDnGAtkp9gH).),Y]$lVx$`GekW#VYOȩI?= +&q5ʐעO 8uI(p(7DРĈlLqH"4U.C<ܫ {\cLt]5uٟϕUh&-_eOi@f}CwurUE&d%r8dRnu?_3r4 :¼O|f]kIA^ 9-lO??<)g9AD925#^>T$vܪ@Ց1tt:9ED> Zz+Uϙ/`rͺK?}AmW`!,é9`db֦Y( ]Yxzllbz-oꍯ/tUSgj*O5L,M&u5+%ffNE3紃f*I7. &Z,}([ҙ 薢% i[n`-'| Of:f'Q[|2 6$bse3/甥E>)%S%$,IJsw9bTҴSA NsSx~YLͻnRL܏'ct/VOݗ`;p wt"/e*nJ,}աgQl!si^!ٿ46Kh:;^fK4G$8j Vsr\6+LM)[G0Ź)%}nw.KKW-%m|?f1/xiXZ3~%} dn}9(ViYM)px S?ȣ'"Ԥ=ߝ%,7>)xJFT!Ag~ ;8? Pj{;]UM"B̃JV\$\4+J#ƪ^tj=m%]p /}jb\gm^?Hfsz| ~IS{8 !;M Bq|2{&/ʊ-x3/,中G Gy+2jB!CmrIBgS?Td/7wEM<_zUUnx?xUMMs:䐞5Rm)`Y(*̓eD*&*dL K;WESGĖs- W^ Y`Is}9mf-syo7:0p \G3L=)S/#-^AL{aIg~h8siS&fsw_2äL@PTtBۮiPQM:>dsv3tG6vN]MwjdoC ;Mx-n1'@p)m"1c C/9f9]I_Ov; k=(C*U0ś&M7x"R)Xφ ++=ccI6khmkMS땋OflPGDvB6Rګ&$.2k]o"40A)+Y)-I~CmVh̖CsTfe6b ć.İ_}fdi^E'[Wp#a;Ỳ)|[mp`Wa}YEjn*GāmلG 6]3&{KE ^­1Xt \dC(76;42Ȼ#uՔn7.H7YX9Wiauҩ6΅sqLѻAu%~֋OLIV?8C':υ&aEEKw@] 8N卄 Y,jS~ V^yr^ Xic`֧Ǻk?߻;w:ALi`\m[F{jR3@aXk"z轝\dCO/BMITwjA?t2d:ުoDN }n m izuO:T Ir; ͨbǀ4v nO"Rc焨znKxR*,Mrɤ@+:ecUP?7xy^A$>@#{W eƩ\egRa ^|`57G+E EHpH!|b,qO8f@[Q1w|iӀ,$* IJzGK$sF@,+=0r8O@p!A`I\{ӹt;]}M΋6x\YI_bIxQ`EXm/6GRilg)aRC0lsYLħzf)aAFmLE;mDOx YES`$]zbܖ>e-Dc)lEȧ\R*Ag^w@;PsGK Z\'9 -V%D)ѿu`Dʨ5zC&z2镟;&{p;U`ߩrQ5kto*e@ MeN|Mke3l*ofyEsq4LТTBTss|pԆd`59%TD7ڋ[ 0rzt,ІIڭ~~}yGGT8~UE3vJߣY gpsLê])o}uM-3e593ٜ9]RZ@ΣrgLK̑~r=co)MI{ƋE h0 RU$Z#z֒Yor?ݧ#vNѹW`l=pbaK6_^ȅI!y`yŲtCk3;> "ORc]PęUiUdwzs6N%)7K`h?Ut+,:=kANe.D8C+=Ɗ`gz93b)gT,sNS?OMk$ڕSdI@ꊐqMf\QyKDּ?3bÿۡ™߹DF X*up+flTEkt%$yHR!LWfv.T?:qT$1t3-1F,/#JL\Si۠[*EmfZ7kS83/ ^gOBY=P8aI kĚdU0HKAL G&.fk8tF$y:BJnYm[CLu`/4kS04REkɼWyYH%tgPSQqf)C `9o NaaBiCa4iP[2T$jG6'Fǯ㔍aC]/^~O @vNlUtkc[fѶyHcC 5*VJ{eDܩ2Q#_֬%n4 #bvb~4[N -gpSX93tcM qFSx{n~0*fP^e=%]tX_:SAPTծGfd X7Nա;Z)ߨ|fU(bN"ַn UStmϛɜP?l*L6UAuakQTXbVf1ܰGFw̜QR}i&5ShqG zF>KzڏL7ӲI Cߥ[^:v~T7uofi0xj xc*f^R3ݚgpuQ,uYAA>Udr]H NN(?zW,wn.r2E#W&wG8S| z ɉ){c ݹ:v3=@_ctv[Wa8Cg~ ^J\Db&f>@ f-b2\=xN~_m'KpvU슼c9Y NW#:<lVM\lnM@O` /5 /̷6'gpN;I<^tVPKZ Mj9*>6r.#8 }Y Ѓ^έsLdHU;p?Fu7Ҹ"K0fYG &UóωT͢忸*P=q`B ȲPfЪD1>%BR>|"N>qzB~w3g6A`8T [?#,"H;Xdf,i5ʵ Z*ӊW'dթÛ=vgf1|hʬlL}tKLiXk&z1ŵ2 )OMvijgvm?-v㾛3?`'r~дajB3?x9.UZoZZzU bCA$4ʭrن%L(5:Y^G>00b aѤVnۏ34OF`TâWYHF>V}쪎* M?*f& -(!9C%u|*q@/ HE*m•Xݳ>jc]nm9Py}ǕJE๔f\ 4+<&K|GUfN!z![:hQ;>$b?`S$F͍nT"N`x"QoxY^*qrSoגx:eS_'ķ0C)|QNMkV&{nwX3}a_wic A{ejYUhj`WDFh_wnʁx⌗ -k,N09fp`?+ hw=;Y~uj g2,CcQD;;ᇟ(-  JO gpaeYJ;$ $Iu{! 6k IArԇr>0[SABj>'%~'joT?r!4̐8Bݚ5f[4)sf vo#X~q??#M^D!=#%y"؅/:(-'/6L*ƥl䴓ms<-6f 3G U((^[C^o4q]_Δp 5̲bބ.sV!sUm3Ik\Kх)=zTӤwS'޹H-BC"'8hE8 +]Fﵽ'a1! e玅ЃmPٻ[T_ \;_mR)=8_)EL a;KmMcsEo损#+£VmV7Vh>(n)PGIߕ ʃF`BMq?o6"V#t$!жl)jnyӝs;ocS=XР;06% .73i`Ieڝh$mD*GGϓ U:c\@14`>0uTۈ+٬$: :1y.Fb`@6)~c~; 5MvS o^B1e.Sʹ[kQֿԳEzظ18wXL_ݞ?gik |i{Z_"),#leCZfv- ɘ.䜡|ݗy"tw&|Wjf,ֽSKAICm6[CljV"؄oy煮~MU`r?}ge,}vcO/lG56^^3My^& ,h3)̲U.Y6hOotO?P,Id+6_K$`pEC-- [5?5$Ak,]0$+ qD^te9& zW:ۈs^F1m `uǺ)&{frx.`~ 9t֙Oj[Hbڒ /8j ?kGciK, V}W;]ęXI 8-!A+UC#6Z{;hC>4Wҋc']|C 9~}<`eRQqa4]W>Gkq<}<}^->uK$<~\ś1~RPɲ,X)N'Yʒ74eFN63j ޘ?kI"wyٴ;b݄͛IZC?ۅk,!_9{Q2unI~x ))O3aft3$@oaU hu d)]wO J[nJZJvv/&yMUZ3GeWkeYcԎ+Eӏa&'@q,:!oga~KaHsȟڤJ{K:tZNo?i:Yd.1SI(SEW<Jt샰 N׹Nj[ )-<~R*YG;X v^VW*b Wɞi[BUqx3rd(/5ܾ*V^gäz 'lT~YK$P~^DL%ݶ醡׆=.O%ZfReb4'شibns`}G|tFR#Bk\1-vHE,wq_>s@ݜK\oxaK$m3\E)Pm(d (DڄmKް_hl"Rs'-7'S68ϒް:ԝvAx:kŵ'sn|e}ޛL{$cFG~v/ه(wbK'z.~zԂ3gI. 0zd¬xpFM5R0;)7[Y}"т76jRӄ7˓#HCi뒳_Q{-2|$O`0]=čyw+!^ιX`[]i>`CCn:fǚmK9V1mm{q-VHN6,{Y~ހz{Vʊ07-dkqTAP Qfz@ )-%HG(*|Q"Da@ި瀊3gfW<@/ixRe~`l)dy8Ӡ,=܉n![#8?̜25 O7| k=l5$?'bp[M^I di%۽G]Q@Ny{~Qob~v9Khc}w_H9 u4/om|;_r6?uQ=ӹOרJ\| z{}=n:wQMYɊu*ܛ`? sy77ݡ$'u &#i*!C,M~M~[ 5Ln=#“t$gpYroJ,&a&)@2 7%J}9Uw@w}\9ӎx+j)N,k+1uɝ269:L}\mݓ<n#_-_=}ҹT68}ԭ$<1n)JYN7UMMF/j5U i[1̧[ɡD29=2$=^p LYfńJ-Fr ŸUH99l0D׷,vyBKVkWF=ɻdgVWbVGQA \Vp.\X_^9DEYb0Թ fZj݆N^iȍLT7Ӂˌԍ|^縷Ps O?]ʇSxzTVS34+`o\>f:1W ` *G< FW ,~";efՌ^jIIK`yNp37k~lg *psJvJ3&0ZAdl>cAMb./m#tÐNx$E^>NG2~iVR\=Zr<0D+FjXgE5O 6`t$wzD;, bs-4Oh^3Ew,ѯ-?~r ~"SOn/h'4dC`j)ZR_zgou;]r8/~~8BfrhWM6ݽK ?9SITT(&sotcƀ?M*JDW|g0l_^CWșiF )UmaL[wwl u]Pۚ/1~\C*$7V-ƌ2ct:^:0+\ipcŵ+AآhNz#Fru SyE4 c ELm]V+h{o7;JS4F6W߅Ro)DlOÒ=l[+ڕ=0t#PWSe\WtH/Y, -! s7Ñ4De!B\> >ZJIBy)1JBf_O >D% W4vեa"Hn(I6UJ \SMYc=`vg`h 0N$>fQ`ovwd"#kF{"ȴj~`̌/ۄ6K=;Kͤ7{gQ]*0phVD("`h$uB 5-`{Bꉴ7Hkhzgrdp^@y޾=(PUX Zmv[>2Xd,,h3Sqn Ӄ[/v-*6Уdz]y&h&(_@b8P+,ٖ6N0I0Z==kMZ6YvGIcm_7}opAY^)-96C-rwb͞6cUNxvay'zM*2‡ Ku`D7l7euxdIX>@<8.mX*Oq$ (C|H$9O)y限w+ bs!?4f)]Ov˽5>{Oy$@' ( QF^V@խ5DGLtݡŠqtC^2rksu$2oz" Pv@pJ|J^>5T;80&%'{ yT@iXM;Ȗ]}n1q^ΕLVb|0>}%<04CXyyۯI0M:'wkEiXI&Vp+xv;] jwGY۷ǹ+%u߶}{sO~G:E.Px'[E:

壮族、藏族、苗族、傣族的民居特色和风俗习惯
壮族、藏族、苗族、傣族的民居特色和风俗习惯

壮族、藏族、苗族、傣族的民居特色和风俗习惯
少数民族民居
(一)、西南少数民族盛行的干阑住屋民居
干阑住屋主要分布在中国西南部的云南、贵州、广东、广西等地区,为傣族、景颇族、壮族等的住宅形式.
干阑是用竹、木等构成的楼居.它是单栋独立的楼,底层架空,用来饲养牲畜或存放东西,上层住人.这种建筑隔潮,并能防止虫、蛇、野兽侵扰.
傣家竹楼由十根柱子支撑,铺以楼板竹篾,用编织的草排盖顶,带有栏杆、走廊,美观别致.永宁纳西族的楼房为木质结构,中央住人,也是经堂、休息的处所.崩龙族矮脚竹楼分前厅后厅,以竹篱笆隔开,男人住前厅,女人住后厅,前后厅各有火塘.景颇族竹楼以长脊短檐式屋顶为特色.壮族的“麻栏”则比较接近木构建筑.
广西三江的侗寨也有楼房,全部木结构,有外廊式小楼,也有连幢的大楼,可供若干房共同居住.唯有瑶族的竹楼,楼下住人,楼上储粮食杂物,畜厩不在楼内,而在楼后.白族的楼房,以坐西朝东为正向,三间为普遍,布局平均为“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有院落,人居室和厨房、畜圈分开,人亦住楼下,中间一间为堂屋,接待客人.布朗族的竹楼十分简单,用竹片编成,茅草盖顶.楼上,中央设火塘,火塘边吃饭、待客,四周安置床位.
1)、侗族鼓楼
每逢节日,侗寨男女老幼便欢聚在鼓楼前“踩歌堂”或看侗戏.夏天,人们到鼓楼聊天乘凉;冬天,大家围坐在火炉边讲故事.鼓楼至今仍是侗家人议事、休息和娱乐的场所.鼓楼是侗族人民的标志,也是侗族人民团结的象征.
侗族民间有"建寨先楼"之说.每个侗家至少有一座鼓楼,有的侗寨多达四五座.过去鼓楼都悬有一面牛皮长鼓,平时村寨里如有重大事宜,即登楼击鼓,召众商议.有的地方发生火灾、菲盗、也击鼓呼救.一寨击鼓,别寨应声,照此击鼓.就这样,一寨传一寨,消息很快就传到深山远寨,鼓声所及,人们闻声而来.因此,侗家人对鼓楼,长鼓特别喜爱.侗寨鼓楼,外型象个多面体的宝塔.一般高20多米、11层至顶,全靠16根杉木柱支撑.楼心宽阔平型,约10平方米见方,中间用石头砌有大火埚,四周有木栏杆,设有长条凳,供歇息使用.楼的尖顶处筑有葫芦或千年鹤,象征寨子吉祥平安,楼檐角突出翅起,给人以玲珑雅致,如飞似跃之感.
建於清初,距今有300年历史的贵州从江增冲鼓楼为宝塔形,双葫芦顶,楼高25米,占地面积160平方米.内有四大柱,每根直径为0.8米,高15米,每柱之间距离为3.6米,构成高耸的锥形方架,为鼓楼的栎梁骨干部分.距内四大柱的外围3米处,竖有8根高3.5米的支柱,将四大柱团团围住,并以穿枋与内四柱相连,呈辐射形状.再叠上数层,每层则用8根短瓜柱层层叠竖,依内四柱将穿枋逐层缩短,紧密衔接,竖到第11层.四大柱的上面即第11层的上面,另立有两层八檐八角的伞顶宝塔,为鼓楼的顶部.
2)、傣族竹楼
傣族人住竹楼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竹楼是傣族人民因地制宜,创造的一种特殊形式的民居.顾名思义,竹楼是以竹子为主要建筑材料.西双版纳是有名的竹乡,大龙竹、金竹、凤尾竹、毛竹多达数十种,都是筑楼的天然材料.
传统竹楼,全部用竹子和茅草筑成.竹楼为干栏式 建筑,以粗竹或木头为柱椿,分上下两层.下层四周无遮栏,专用于饲养牲畜家禽,堆放柴禾和杂物.上层由竖柱支撑,与地面距离约5 公尺左右.铺设竹板,极富弹性.楼室四周围有竹篱,有的竹篱编成各种花纹并涂上桐油.房顶呈四斜面形,用草排覆盖而成.一道竹篱 将上层分成两半,内间是家人就寝的卧室,卧室是严禁外人入内的.外间较宽敞,设堂屋和火塘,既是接待客人的场所,又是生火煮饭取暖的伙房.楼室门外有一走廊,一侧搭着登楼木梯,一侧搭着露天阳台,摆放着装水的坛罐器皿.
傣家人的习惯进屋都要脱掉鞋子,光脚踩在竹席上 ,天长日久竹席就变成亮锃锃的.当人们步上木梯,坐在金黄色的篾席上,喝着主人送来的茶水或米酒,眺望着窗外绿茵茵的油棕、椰子和香蕉树,听着鸟儿的歌声 ,真是别有一番情趣.
傣族喜欢独家独院,当孩子成人娶亲,便有新的院落出现.谁家建造新竹楼,全寨子的人都会来帮忙,送 草排,赠青竹,来帮工.因此建房速度相当快,一幢楼一两天即可竣工.新楼落成,男女老幼前往祝贺.傣族人民喜爱的“赞哈”,更是以自己的歌声,祝福主人迁入新居后的美满生活.
随着时代的变迁,传统竹楼也在演变进化.不少竹 楼已不是全竹结构了.有的用木板作墙铺地,有的用砖块砌墙,有的屋顶已不用茅草而用油毡,青瓦或铁皮铺成.楼下不再饲养畜禽,只供堆放杂物.室内的陈设,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彩电、录音机、音响等家用电器,已习以为常.
(二)、藏族碉房
碉房是中国西南部的青藏高原以及内蒙部分地区常见的居住建筑形式.当地并无专名,外地人因其用土或石砌筑,形似碉堡,故称碉房.碉房一般为2~3层.底层养牲畜,楼上住人.过游牧生活的蒙、藏等民族的住房还有“毡帐”,这是一种便于装卸运输的可移动的帐篷.
从《后汉书》的记载来看,在汉元鼎六年(公元111年)以前就有存在.这是一种用乱石垒砌或土筑的房屋,高有三至四层.因外观很像碉堡,故称为碉房,碉房的名称至少可以追溯到清代乾隆年间(公元1736年).
藏族民居的墙体下厚上薄,外形下大上小,建筑平面都较为简洁,一般多方形平面,也有曲尺形的平面.因青藏高原山势起伏,建筑占地过大将会增加施工上的困难,故一般建筑平面上地面积较小,而向空间发展.西藏那曲民居外形是方形略带曲尺形,中间设一小天井.内部精细隽永,外部风格雄健,高原的日光格外强烈,民居处于一片银色中,显得格外晶莹耀眼.
藏族民居在处理住宅的外形上是很成功的.因为简单的方形或曲尺形平面,很难避免立面的单调,而木质的出挑却以轻巧与灵活和大面积厚宽沉重的石墙形成对比,既给人以称重的感觉又使外形变化趋向于丰富.这种做法不仅着眼于功能问题而且兼顾了艺术效果,自成格调.
(三)、蒙古包
在中国西北部蒙古族住的毡帐称“蒙古包”,是用木枝条编成可开可合的木栅做壁体的骨架,用时展开,搬运时合拢.小型的毡帐直径为4~6米,内部无支撑,大型的则需在内部立2~4根柱子支撑.毡帐的地面铺有很厚的毡毯,顶上开天窗,地面的火塘、炉灶正对天窗.
(四)、新疆维吾尔族民居——“阿以旺”
这是新疆维吾尔族的住宅形式.这种房屋连成一片,庭院在四周.带天窗的前室称阿以旺,又称“夏室”,有起居、会客等多种用途.后室称“冬室”,是卧室,通常不开窗.住宅的平面布局灵活,室内设多处壁龛,墙面大量使用石膏雕饰.
四、特殊的住宅形式——水上民居的“舟居”
瓜岭古村寨是广州惟一建在水上的清代建筑民居,距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2003年发现后被广州市立为内控历史文化保护区.
增城瓜岭村寨是典型的岭南水乡风格.水道、荔枝林、碉楼、祠堂、民居的布局在战乱时代,有战略性意义,水道环绕全村,起到护村的作用,岸边有全村最高的建筑碉楼(相当于现在9层楼高),可以观察远方的敌人;对岸有生长上100年的荔枝林,相当茂密,丰收的季节,场面应该十分热闹;民居在村的最中央,祠堂以及大型的建筑成一字摆开在水道的岸边,能防御外敌入侵,起到保护村民的作用.
此外,中国还存在不少比较特殊的住宅形式.到了近现代,由于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多和现代化程度的提高,城市居民多居住在楼房里.且用于居住的楼房样式不断变化更新,楼层也有不断增高的趋势.
III.中国南方和北方民居的代表——皖南民居和山西民居
----- 本文于2006年6月发表在<<语文报>>(文综版)上
江西省井冈山市宁冈中学(343600)龙吉忠
在中国民居中,皖南民居和山西民居齐名并列,一向有“北山西,南皖南”的说法,明清时期,深居内陆的晋商、徽商勤俭自强、诚信经营而富甲海内.在家乡修建的深宅大院,成为中国民居文化的一笔宝贵财富.

no

壮族:
壮族是多节日的民族,几乎每个月都有节日。其中,春节、“三月三”、“七月十四”是壮族最重要的节日。节日中的壮族人
一、壮族的春节
壮族的春节从大年三十至正月初一、初二,共3天,但初四至初五仍算春节期。它是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一般从腊月二十三起就开始做准备,家家户户搞卫生、缝制衣裤、购买年货、张贴对联、制做糕点、杀猪、包粽子。春节又是个团圆的日子,凡是在外面工作...

全部展开

壮族:
壮族是多节日的民族,几乎每个月都有节日。其中,春节、“三月三”、“七月十四”是壮族最重要的节日。节日中的壮族人
一、壮族的春节
壮族的春节从大年三十至正月初一、初二,共3天,但初四至初五仍算春节期。它是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一般从腊月二十三起就开始做准备,家家户户搞卫生、缝制衣裤、购买年货、张贴对联、制做糕点、杀猪、包粽子。春节又是个团圆的日子,凡是在外面工作的人,一般都赶在年三十之前回家团聚,吃团圆饭。春节期间,除了走亲访友,男女青年多去参加对歌、打陀螺、跳舞、赛球、演戏等文娱体育活动。 除夕家家杀鸡杀鸭,蒸制扣肉、粉精肉,制做叉烧肉等等。晚饭的八道菜中少不了“白斩鸡”,有老人的家庭,会炖 猪脚、炖整鸡。米饭要做得很多,剩到第二天吃,象征着富裕。
年三十晚家家都要守岁,直到半夜鸡叫,燃放鞭炮,除旧迎新。过去,有的地方把放鞭炮谓之“招牛魂”(壮语叫“欧魂怀”),意思是老黄牛的魂魄尚散落在田野,把牛魂招回来,新的一年开始,老黄牛又该辛辛苦苦地为主人家效力了。“招牛魂”开始,有的人家敲锣打鼓,吹萧吹笛,整个村寨洋溢着一片欢天喜地的气氛。
二、正月初一、初二
凡来客必吃粽子。壮家的粽子是较高贵的食物。粽有大有小,大的一二斤重,小的二三两,还有一种叫“风莫”(特大粽子)的,重达一二十斤。粽子主要原料是糯米,但要有馅儿。馅儿是由去皮的绿豆、半肥不瘦的猪皮拌上面酱制成,挟在粽心里,煮熟后,其味之香堪称一绝。
三、陀螺节
在广西壮族聚居的地方,每年都举行一次有名的体育盛会——陀螺节。时间是由旧历年除夕前两三天至新年正月十六日,历时半个多月。陀螺,壮语叫“勒江”,它有大有小,有轻有重。有大如河田柚的,重一斤左右,有小如鹅蛋的,也有二三两。制作陀螺一定要选用质地优良的坚木。它的“头”要圆滑。“打”的时候,用两三尺长的麻绳一圈一圈往上缠,一直缠到自己认为适当的地方,再用右手的无名指和小指挟住麻绳的尾端,迅速往地面一旋,陀螺就“呼呼”地转动起来。质量好的陀螺,再加上旋的技术高明,转起来长达七八分钟才倒下来。比赛打陀螺更是热闹非凡,获第一名者荣称“陀螺王”。据说打陀螺自兴起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了。
四、陇端节
陇端节,是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富宁县以及附近的壮族人民的一个传统节日。“陇端”(壮语,赶田坝之意),是壮语译音,意为到宽阔平坦的地方去相聚。相传这个节日已有700多年的历史,原是为了纪念民族英雄侬智高(壮族)于公元1052年4月起兵反对宋王朝的事迹。现在,陇端街已发展成为富宁县以及邻近一带壮、瑶、苗、彝、汉各族人民进行物资交流,共同欢庆的传统节日。相传在北宋年间,为了抵制封建统治者的残酷压迫和剥削,侬智高率广西壮族揭竿而起,取得节节胜利,建立“南天国”,自称“南天王”,克南宁,破钦州,打广州,势力很大。后来起义军失利,退守富宁。北宋统治者为平息农民起义,削弱起义军力量,把壮族人民遣散到贵州等地。临别前,壮族人民纷纷集会,伤心叙别,嘱咐乡亲们来年归来团聚。此后,每年农历三月,客居他乡的壮族人民返乡归寨同亲友团聚。随着时间的推移,形成了“陇端”节。陇端节从农历三月二十五日开始,历时三天。节前,作为东道主的村寨,杀猪宰牛,在田坝上搭戏台,做好接待客人的食宿安排。届时,姑娘们穿上衣角、袖口镶着银排和绣有花边图案的无领斜襟上衣和蜡染统裙,戴上壮锦胸兜,脚穿绣花鞋,各个花团锦簇,美不胜收。英姿勃勃的小伙子与姑娘们相聚,载歌载舞,直到日落。仍有余兴者还可随姑娘进寨继续对歌。
五、吃立节
吃立节,是广西壮族自治区龙州县、凭祥市一带壮族人民特有的节日。“吃立”壮语意为“欢庆”。壮族人民素有欢度春节的传统。但在1894年春节来临之际,法国侵略者侵略我边境,为了打击侵略者,青壮年奔赴疆场,英勇杀敌,保卫了家园。正月三十日,出征的将士凯旋归来,乡亲们杀鸡宰羊,做糯米粑,盛情款待,共同欢庆胜利,补过春节。从此以后逐渐形成吃立节。节日期间,人们舞狮子、耍龙灯、唱歌跳舞,热闹非凡。
六、娅拜节
广西者宁、索乌一带的壮族,每年四月属兔那一天,都要杀一头牛、一口猪、两只鸡和四十八尾鱼,到娅拜山去,奠祭壮族妇女娅拜(有传说为侬智高母亲)。那天,男女老少都到场,礼仪十分隆重。相传娅拜是一个壮族山寨的头领,她率领壮家百姓同官兵打仗,失败后被残杀。众人把她埋葬到高山之巅,并将此山叫作娅拜山。每年到娅拜遇难之日,壮族人民就杀牛宰猪去祭奠她。这样年年祭奠,从未中断,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一个节日——娅拜节。
[编辑本段]【壮医概况】
壮医是具有独特民族风格一种医学。在唐宋时期(公元618--1279年)的方书中收录了一部分岭南的解毒、治瘴气药方,在医书分类中出现了“岭南方”,标志着壮族医药在祖国传统医药学中的明确地位。明清时期(公元1368--1911年),是壮医的发展时期。这一时期的壮医除了在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及广西各地方志中有记载外,尚开办有地方医药教育机构,出现了不少壮族医药家。
纵观古代壮医的发展,壮医是通过师徒授受、口耳相传的方式流传了下来的,所以千百年来一直在民间流传有大量的壮族医药秘方验方,从而为中国传统医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壮医用药
壮族居住区地处岭南亚热带地区,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由于壮族人有喜食蛇、鼠、山禽等野生动物的习俗,因此动物药应用较为普遍,民间历来有“扶正补虚、必配用血肉之品”的用药经验。
壮药的另一特点是善于解毒,而且解毒的范围较广,包括解蛇毒、虫毒、食物中毒、药物中毒、箭毒、蛊毒,等等。广西著名的蛇药就是壮药的一大贡献。壮医是基于一个极其朴实的真理:有什么样的邪毒致病,必然有相应的解毒药治病,所谓一物降一物。而且毒药本身,在一定的量内,还是具有重要治疗作用的良药,所谓以毒攻毒。
藏族:
转山会藏族传统节日,又称沐佛节、敬山神。流行于甘孜、阿坝藏族地区。每年农历四月八日诞辰时,有九龙叶水为其沐浴,故又称沐佛节。每年这一天,甘孜藏区远近群众身着民族服装,汇集到跑马山上和折多河畔。人们先到寺庙里燃香祈祷,焚烧纸钱。然后转山祭神,祈求神灵保佑。转山后,支起帐篷进行野餐,演藏戏。唱民间歌谣,跳锅庄舞、弦子舞,骑手们还进行跑马射箭比赛。在此期间,人们还要举行物资交流活动和其他文化体育活动。
采花节南坪县博峪一带藏族传统节日。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日举行,节期两天。传说,很久以前博峪是一个荒僻的山沟,人们以采集和狩猎为生,以树叶和兽皮做衣服。一天,从远方来了一位叫莲芝的姑娘,她美丽善良,心灵手巧,教会了当地人们开荒种地和织布缝衣,还采来百合花为人们治病。有一年五月初五这天,莲芝上山采花,被镍风卷下悬崖摔死了。人们很悲伤,便在这一天上山采花纪念她。久而久之,形成了采花节。
黄藏历元旦是藏族人民最重要的节日,要穿着盛装相互拜年,并到寺院朝拜祈福。正月十五日,各大寺院举行法事,入夜,各家点燃酥油灯盏,在青海塔尔和拉萨大昭寺等寺,喇嘛用酥油制成的酥油花,色彩鲜丽,雕塑精巧,远近驰名。四月十五日,相传为释迦牟尼成佛和文成公主到西藏的日子,各地举行宗教活动纪念。七月,粮食收成在望,农民背着经卷转绕田间,称旺果节,预祝当年丰收藏历新年
藏族称新年为“洛萨”。藏历年古时曾以麦熟为岁首或麦收为岁首,是在夏秋季。据记载,公元前100年以前,藏族就有自己的历法,它根据月亮的圆缺来推算日、月、年。几百年过后,苯教徒(西藏的原始宗教)又能精确推算出冬至日归时间,并以此作为一年初始,形成了节日及各种仪轨。公元7世纪,唐朝文成、金成两位公主先后入藏成婚结盟,带来内地的历法。此后,藏族古历法与汉历、印度历法相结合,到元代时形成了天干、地支、五行合为一体的独特的历法。大约十三世纪元代的萨迦王朝时定为藏历元月一日为新岁起始,沿袭至今。
藏族节日繁多,其中最为隆重、最具有全民族意义的要数藏历新年。藏历新年相当于汉族的春节,是一年最大的节庆。从藏历十二月中旬开始,人们就准备过年吃、穿、用的节日用品。成千上万的农牧民涌入拉萨城,购买各种年货。此时是拉萨一年中最为繁忙的季节。
藏民族过年是从藏历十二月二十九日开始的。晚上,家家户户要团聚在一起吃“古突”(面团肉粥),以此辞旧迎新,求得太平康乐。一家人在欢声笑语中吃完九道“古突”后,举着火把,放起鞭炮,呼喊着“出来”,走到十字路口祈望给来年带来好运。
藏历除夕是个十分忙碌的日子。这天,除打扫房舍、个人卫生外,各家都要在一个叫“竹素琪玛”的木斗内装酥油拌成的糌粑、炒麦粒、人参果等食品,上面插上青稞穗和酥油花彩板。然后把琪玛、“卡赛”(油炸果子)、青稞酒、羊头、水果、茶叶、酥油、盐巴等摆放在正堂藏柜之上,在大门前用糌粑或白粉画上吉祥八图,预祝新年五谷丰登、人畜两旺。
藏历初一,是在凌晨时分吉祥的“折嘎”说唱中迎来的。藏族人大年初一会来一个“抢水比赛”,每户要出一名青年人到河边、井口或自来水下“抢”头道水。据藏族传统,藏历初一谁抢到第一桶水,就是“金水”,第二桶水被称为“银水”,预示着吉祥、幸运,财源滚滚。当太阳升起时,盛装的人们按长幼次序已吃完几道节日食品。那时,邻居间就要挨户端琪玛、敬青稞酒,高诵沿传已久的“扎西德勒品松措”、“艾玛帕卓贡康桑”等表示吉祥、健康、幸福、和睦的祝辞。此后,全家会闭门欢聚。大年初一,许多信仰佛教的农牧民还到拉萨的大昭寺进行朝拜,祈求新年平安、健康。
到了大年初二,走亲访友活动使大街小巷热闹起来,也成了人们展示新年时装的时刻,到处都是“洛萨(新年)扎西德勒!”的祝福声。
大年初三的活动则以宗教、文体内容为主,转经路上、房顶上弥漫着浓浓的桑烟,年轻人在房顶和山顶上插五彩经幡,以祈福禳灾,而广大农牧区还将举行新马驮鞍仪式、赛马、拔河、投掷等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藏历新年的欢庆活动将一直持续到藏历正月十五。
藏历农家年
由于在藏历的元月,后藏(西藏主要的产粮区,指日喀则一带)农民就要开始春耕,所以后藏一带的藏族祖先很早以前就把每年的藏历12月1日定为藏历农家新年。
过藏历农家年的习俗一般只在西藏日喀则一带,其中包括西藏拉萨的尼木县,而西藏的大部分地区,都是在藏历每年的1月1日过新年的。
藏族节日本就繁多,而藏历农家新年是后藏一带最为隆重、最具有民族意义的节日。从藏历11月中旬开始,人们就开始准备过年时吃、穿、用的节日用品。
虽然真正的农家新年是藏历12月1日,但过节的喜庆活动则从藏历11月29日就开始了。从这天晚上的“古突”合家团聚开始,藏历农家新年的一系列欢乐活动正式拉开了帷幕。藏历农家新年的欢庆活动与西藏其他地区过藏历新年的活动基本相同,其欢乐活动将一直持续到藏历正月十五。
萨噶达瓦节
四月十五日是藏族的萨噶达瓦节。关于它有两种说法:一说是纪念释迦牟尼成道的日子;一说是纪念文成公主到达拉萨的日子。这天西藏各地都要举行宗教纪念活动。在云南的藏族人民有的还要到维西县的达摩山朝拜,有“转葛拉”(绕山)的仪式。
女儿节
甘肃文县的藏族,每年农历五月初四、初五,是他们的“女儿节”。节日期间,姑娘们由自己的胞兄陪同,穿上艳丽的服装,带上美味可口的佳肴,上山采茶对歌,和小伙子互相敬酒,祈祝吉祥。
望果节
“望果””(意为转田间)节是西藏藏族传统节日之一。节期为一至三天不等。每年七月,粮食收成在望,藏民们便背着经卷转绕田间,预祝丰收。同时举行赛马、射箭、文艺表演等活动。>>
演员在布达拉宫广场表演藏戏庆祝雪顿节
雪顿节
雪顿节是藏族传统节日,起源于公元11世纪中叶。藏语“雪”意为“酸奶”,“顿”意为“宴会”,雪顿节即为酸奶节,每逢藏历6月30日举行,为期四五天。据佛教规定,出家比丘在一段时间内禁止出门。夏季,藏历6月底期满,比丘出寺下山,世俗百姓以酸奶子进行施舍。当时纯属宗教活动。
17世纪中叶,清朝正式册封五世达赖和四世班禅后,西藏各地著名的藏戏团体集中到拉萨为雪顿节助兴,雪顿节活动演变成为以藏戏汇演为主,宗教和文娱活动相结合的重要节日,故又称“藏戏节”,因其范围局限在寺庙内外,并以哲蚌寺为中心,故称为“哲蚌雪顿节”。18世纪初,雪顿节活动中心从哲蚌寺转移到罗布林卡,允许市民入园观看藏戏。
西藏民主改革后,雪顿节成为人民群众自己的节日。节日期间有哲蚌晒佛、藏戏表演、逛林卡等活动。每年的藏历6月30日,拉萨市西郊的哲蚌寺都举行盛大的“展佛”活动,让更多的信徒有机会膜拜佛祖,地方政府对这样的佛事活动不加干预。节日期间,罗布林卡内,人山人海,林木间到处是帐篷、地席,藏族群众欢聚在这里喝着青稞酒、酥油茶,吃着酸奶子,并观看藏戏和欣赏各种文艺节目。
1993年,拉萨市人民政府决定,从1993年起,每年举办一次拉萨雪顿节,同时举办拉萨雪顿节物资交易会。1993年8月16日,首届“雪交会”开幕。如今雪顿节已发展成融文艺汇演、经贸洽谈、招商引资、物资交流、产品展销、体育竞技、旅游休闲为一体的综合性节日盛会。
2004年,拉萨市人民政府决定,为了解决传统雪顿节以藏历为准,每年的公历日期不一致,给国内外游客造成不便的问题,从2004年起,除哲蚌寺展佛活动依然按传统的藏历6月30日进行外,由市政府主办的雪顿节固定为每年公历8月18日开幕。
“白来日追”节
藏历10月15日是一年一度的藏族传统节日——白来日追,即“吉祥天母节”。
关于这个节日的起源,藏族民间有个生动的传说:大昭寺的守护神母玛索杰姆有三个女儿,小女儿白拉协姆,二女儿东赞杰姆,大女儿白拉扎姆。因为她们不听话,母亲便许了咒,愿大女儿一生不得丈夫,即使有也只能一年见一次。咒愿实现了,白拉扎姆的情人住在拉萨河南岸赤仆宗赞,每年只能在藏历10月15日相见一次。
为庆祝“天母节”,妇女们在这一天刻意梳妆打扮,到白拉扎姆天母像前焚香祈祷。西藏自古就有不论贫富向晚辈、僧侣、小孩们进行施舍的习俗,小孩们在这一天是最快乐的,一大早就向父母要“白来日追”节日零花钱。
从藏历10月14日晚上开始,朝拜白拉扎姆的信徒络绎不绝,许多善男信女纷纷向天母敬献哈达,大昭寺的全寺僧众举行隆重的例行年祭和会供曼荼罗的定时大祭,并将白拉扎姆的天母像面朝拉萨河南岸的赤扑地,而赤扑地也把宗赞的塑像面朝北,表示两相会面之意。
藏历
藏历是中国藏族人民的传统历法,基本上与夏历相同。它以月球圆缺一个周期为一个月,大小月相间,大月30日,小月29日。平年12个月,全年354日;闰年13个月(平均每两年半到三年加一闰月),全年384日,用以调整月份和季节关系。藏历重视“定望”,不重视“定朔”,即“望”必须在每月十五,“朔”不一定在每月初一,这样藏历与夏历日序有时相差一天。
藏历采用干支纪年,以“阴阳”与“木、火、土、金(藏文直译为铁)、水”五行相配代替十干,以十二生肖代替十二支,再以十干和十二支相配成,如:阳木鼠、阴木牛、阳火虎、阴火兔……2001年是夏历辛巳年,藏历为阴金蛇年,也称铁蛇年。藏历还采用二十四节气,对五大行星运行和日月食也做预报。
根据藏历理论,每三十二个半月应闰一个足月,这样藏历年与农历春节的日期就形成了一个特定的“三年循环”,即头一年相同,第二年差一天,第三年差一个月,然后再循环。
苗族:
苗族是一个富有古老文明、讲究礼仪的民族,岁时节庆独特鲜明。苗族传统节庆按功能含义分为:⒈农事活动节庆;⒉物质交流节庆;⒊男女社交、恋爱、择偶节庆;⒋祭祀性节庆;⒌纪念性、庆贺性节庆。按时序分,一岁分十二个月,每月都有一个以上的节庆日。动月(鼠或子月)1—15日(第一个子日至第二个寅日)为玩年节,其中第1个子日为天岁节,苗人不出门(远门);第1个丑日是地岁节,第1个丑日至第2个丑日(2—14日)期间,人们纷纷走亲访友、互贺新岁、男女对歌、玩龙灯、狮子等;第2个寅日(15日)为尾巴年(烧龙灯)。偏月(牛月或丑月)第一个丑日为社日,亦称龙头节,苗人祭土地神,接龙、安龙(苗语染戎)。1月(虎月或寅月)的第一个寅日为物质交流、男女社交节(汉籍称为三月三街节)。2月(兔月或卯月)的第一个未日为牛王节(汉籍称四月八日)、男女社交樱桃会、佛生日。3月(龙月或辰月)的第一个辰日、第二个寅日分别为小端午节和大端午节,其中小端午节后来为纪念苗族伟大爱国诗人屈原(芈姓),亦称屈原节、歌师节。4月(蛇月或巳月)的第1个巳日为降龙节(汉籍称为六月六、六月场)、吃新节(大麦熟)。5月(马月或午月)的第1个子日是小年节(夏至日,阴旦? 冢???个午日为七巧节(苗语称七姊妹,即北斗七星)。6月(羊月或未月)的第2个寅日为鸭节,第2个辰日为赶秋节。7月(猴月或申月)的第1个申日为酒节(糯稻收割酿制甜酒、米酒)。8月(鸡月或酉月)为祭祀节(主要进行椎牛、吃猪、跳香、还傩愿、安龙等祭祖祀魂活动)。9月(狗月或戌 月)狩猎节,择日祭梅山三神,开始狩猎。10月(猪月或亥月)卯日、午日为吃猪泡汤节(杀年猪),灶神节(祭灶神),除夕夜(大年夜,汉籍称苗人十月过年)。
傣族:
傣族的重大节日是傣历新年——泼水节、关门节、开门节。

泼水节
“泼水节”是傣族人民送旧迎新的传统节日,时间在公历四月中旬。节日期间的主要活动是祭祀拜祖先、堆沙、泼水、丢沙包、赛龙船、放火花及歌舞狂欢等节日。

关门节
“关门节”傣语叫“进洼”,意为佛祖入寺。云南傣族传统宗教节日,每年傣历9月15日(农历7月中旬)开始举行,历时3个月。
相传,每年傣历9月,佛到西天去与其母讲经,3个月才能重返人间。有一次,正当佛到西天讲经期内,佛徒数千人到乡下去传教,踏坏了百姓的庄稼,耽误他们的生产,百姓怨声载道,对佛徒十分不满。佛得知此事后,内心感到不安。从此以后,每遇佛到西天讲经时,便把佛徒都集中起来,规定在这3个月内不许到任何地方去,只能忏悔,以赎前罪。故人们称之为“关门节”。

开门节
“开门节”,亦称“出洼”,傣语为“豪瓦萨”,我国信奉小乘佛教的傣族、布朗族、德昂族和部分佤族的传统节日。流行于云南地区,源于古代佛教雨季安居的习惯,类似于中原佛教的解复。时间在傣历十二月十五日(约在农历九月中)。
开门节,象征着三个月以来的雨季已经结束,表示解除“关门节”以来男女间的婚忌,即日起,男女青年可以开始自由恋爱或举行婚礼。节日这天,男女青年身着盛装去佛寺拜佛,以食物、鲜花、腊条、钱币敬 献。祭把完毕,举行盛大的文娱集会,庆祝从关门节以来的安居斋戒结束。主要内容有燃放火花和高升、点孔明灯、唱歌跳舞。青年们还将舞着各种鸟、兽、鱼、虫等形状的灯笼环游村寨。这时,正逢稻谷收割完毕,故也是庆祝丰收的节日。

收起

壮族风俗习惯
建筑
壮族喜欢依山傍水而居。在青山绿水之间,点缀着一栋栋木楼,这就是壮族人的传统民居。木楼上面住人,下面圈牲畜。无论是什么房子,都要把神龛放在整个房子的中轴线上。前厅用来举行庆典和社交活动,两边厢房住人,后厅为生活区。屋内的生活以火塘为中心,每日三餐都在火塘边进行。?
服饰
壮族多用自织的土布做衣料,款式多种多样。壮族女子的服装一般为一身蓝黑,...

全部展开

壮族风俗习惯
建筑
壮族喜欢依山傍水而居。在青山绿水之间,点缀着一栋栋木楼,这就是壮族人的传统民居。木楼上面住人,下面圈牲畜。无论是什么房子,都要把神龛放在整个房子的中轴线上。前厅用来举行庆典和社交活动,两边厢房住人,后厅为生活区。屋内的生活以火塘为中心,每日三餐都在火塘边进行。?
服饰
壮族多用自织的土布做衣料,款式多种多样。壮族女子的服装一般为一身蓝黑,裤角稍宽,头上包提花毛巾,腰间系精致的围裙;小伙子多穿对襟上衣,腰间系一条腰带。
婚俗
“炮火”入洞房
壮族的一种婚俗。迎亲那天新娘要经过“炮火”的洗礼后才能进门入房。这个婚俗,在广西田阳县玉风等壮村流行。新娘来到新郎家以前,要稍停片刻,做好“冲锋”进门的准备,因为在门口、厅堂、洞房等三个地方分别由七八个男青年组成的“炮火”组,手拿着串串鞭炮等着新娘过来。当新娘将要靠近门口时,“炮手”们点响鞭炮,形成道道“火墙”,挡住新娘的进路。如果是胆小的新娘,这时只好退却在门外,再等第二次“冲锋”。“炮手”们也总结胜利的经验,做好第二次的“阻击”准备。可以说,新娘不经过两三次的“冲锋”是进不了门的。围观的客人,里三层外三层,好不热闹。新娘经过苦战跃进门口,来到洞房门前,这是难通过的最后一关,因为“炮手”要放“火炮”。这时,聪明的伴娘和迎娘左右“侦察”,乘“炮火”稀疏时夹着新娘跳到洞房里。顿时欢声雷动,祝贺新娘“旗开得胜”。婚宴后到掌灯时分,客人们还要观看新娘在迎娘的指引下摸黑出门“挑水”。新娘将把水缸挑满,这是在考验新娘是否吃得了苦。就这样,直到夜深了新娘才能入洞房。
背字
在广西宜山和环江县交界的一些地方,壮族青年结婚,至今流行“背字”习俗。“背字”是壮话译音,实际上背的不是“字”,而是一条长一丈四尺、宽一尺多的宽带,由女方母亲用自织自染或买来的深黑色(以此色为最优)土布缝制而成。女儿出嫁那天,让男方指派“背字”人把布带“背”回新郎家,以备外甥出世作襁褓之用。这种习俗,当地壮语称作“背字”。“背字”的人必须具备三个条件:生父生母双全;未婚的青少年男子;机灵识礼。“背字”仪式在女方家里的正厅举行。主持仪式的人必须是村上德高望重、当了爷爷的长者。长者首先向“背字”人敬上两杯当地名酒,“背字”人很有礼貌地双手捧杯,恭敬地给长者回敬两杯,双方都要一饮而尽。接着长者把准备好的带子从“背字”人的两肩绕过扎紧,继而又互相敬酒,说吉利之语。“背字”完毕,鸣放鞭炮,欢送迎亲者平安返回。“背字”人向长者鞠躬辞别,步出大门,打开雨伞,意为庇护“外孙”离开姥姥家。回到男方家,家主烧香放炮,欢迎“背字”人胜利归来。少倾便举行“卸字”仪式,同样由长辈主持,互敬酒后,长者轻轻解下布带,交给家母保管。新郎父母还要酬谢“背字”人。时过不久,新娘及其女伴便成群结队来到新郎家,喜日更加热闹。
新娘过河
流行在广西桂北地区龙胜各族自治县内的壮族婚俗。在桂北山区,本来只有四五十里的山路,却要涉水过五六次河,跨过三四座桥。所以成亲时,新娘过河过桥都要请人背。背新娘的人称为“水手”,多是未婚男青年。过河时,鸣炮三声,喇叭齐鸣,“水手”两掌按住自己的膝盖,弓下腰,背好后才能过河或过桥。背新娘特别讲究文明礼貌,行动上不能有半点粗野,更不能调笑。所以背新娘的人多是品德最佳者。过河时,“迎娘”(由未婚女青年担任)在旁边给新娘打雨伞遮荫,在宽约五六十米的河面上,迎亲队伍拉成一条线,热闹非常。上岸后,乖巧的“迎娘”把伞放得很低,不让别人偷看蒙着面纱的新娘。龙胜的壮族婚姻是要过“三关”闯“十门”的。先谈恋爱,后定亲,才能成亲,谓之“三关”。迎接、对歌、出门、穿村过寨、过河过桥、入门、唱调、回门、回家、入洞房,谓之“十门”。“过河”只是“十门”中的第五个“门”,“十门”过了才能入洞房。
勒惹和卜基
壮家妇女生勒惹(壮语,即婴儿)时,其家婆要亲自去寻找“奶妈”,以替媳妇奶孩子。这是为了让产后的媳妇能好好休息,保养身体。“奶妈”一般由产后五个月的妇人充任,不要报酬。能当上“奶妈”非常光荣,有“第二妈妈”之美誉。孩子长大后,逢上喜庆佳节,都要带上礼物到“奶妈”家拜候。四五岁的孩子如果体弱多病,父母就要找“卜基”(壮语,即第二父亲)做孩子的靠山,确保孩子身体健康。“卜基”非常尽“职”,“上任”后,常和孩子父母商量,请医问药,多方料理,让孩子健康成长起来。孩子长大后,也象对待“奶妈”那样对待“卜基”,尽其孝敬之心。
踩高跷进村
广西龙州县金龙地区的壮族村寨里,人们出门或进村都要踩着高跷行走。出门到村口。就把高跷挂在特定的钉子上,然后下地劳动或去其他地方。进村时就从钉上拿下高跷踩着,到家门口的石阶前跳下,再将高跷挂在门边,洗净手脚,方踏梯上楼。据说这是祖先传下的鞋,他们地处亚热带,常年多雨,道路泥泞行走不便,如带着泥脚进屋,实在不卫生,就发明了这种呈“非”字形的“高跷鞋”。
社公祭
是广西环江壮族每年夏历除夕祈求新的一年禾苗茁壮成长,祈求小孩不病和家畜肥壮无病的祭社仪式。

收起

壮族、藏族、苗族、傣族的民居特色和风俗习惯 我国的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尔族、苗族、壮族、傣族、朝鲜族的重要节日 列表苗族,维吾尔族,藏族,壮族,傣族,回族,朝鲜族,纳西族,黎族,蒙古族,侗族,白族,土家族的饮食 蒙古、回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壮族、傣族、满族、朝鲜族、彝族的重要节日 傣族的风俗和特色的习惯 各民族的传统节日和风俗习惯藏族回族苗族壮族维吾尔族(简练) 苗族、壮族、傣族、土族、彝族的传统节日、生活习俗、饮食文化 中国少数民族重要节日 傣族的泼水节、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彝族的火把节、瑶族的达努节、白族的三月街、壮族的歌圩、藏族的藏历年和望果节、苗族的跳花节 如儒每个节日的简介 清朝时期的中国是每个民族都要留辫子吗?大家都知道清朝时期满清政府要求汉人和满人一样必须留辫子,那么其他民族——比如壮族、藏族、蒙古族、回族、维吾尔族、朝鲜族、苗族、傣族 苗族、傣族、藏族、满族和白族的传统节日、生活习俗和饮食文化! 壮族,藏族,蒙古族,土家族,白族,黎族,傣族,苗族,侗族,朝鲜族的过年习俗不要写这么长,每个民族都写短短的就好了, 藏族,彝族,壮族,满族,傣族怎样过春节的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和风俗习惯(藏族,回族,壮族,维吾尔族,苗族,蒙古族,纳西族,高山族)的传统节日和风俗习惯 藏族,壮族,回族,苗族分别在什么地方 说说藏族.傣族.朝鲜族.蒙古族.维吾尔族.壮族.彝族等少数民族各有哪些代表性的风俗习惯和传统文化.就是这样 藏族.傣族.朝鲜族.蒙古族.维吾尔族.壮族.彝族等少数民族各有哪些代表性的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 藏族,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侗族,瑶族,哈尼族,傣族等,主要分布在我国的( )地区;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回族,蒙古族等;主要分布在我国的( )地区;朝鲜族,满族等,主要分布在我国的( 蒙古族、回族、维吾尔族、藏族、苗族、傣族、白族、瑶族、壮族、满族有哪些当地所特有的食物,或者是比较有名的食物,最好附图,不附也行.罗列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