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忙解读“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25 18:30:50
帮忙解读“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xWnG>fEbYhl6$ve/CR%#"EZ/ ij8CQ@>y/nz$d@} iNjm|BΘn4x̶vz!z, Zg.t`vzU; uj>{_O_Ŀz?_|"Ͽ?{ݷ_xퟕ hu(rPm`Nsn;hh?{:c+cjf1G[ʒq0|TQnaLݪ-.qeC eY2A٢ApFXg^Wp9w[&`k#@4/R]TRӿd$DfO4M)0{49rCMʠ\?S{ ۩쯄^(jCBAnn`,Z@E4Ѹ!<[ֺXB7ąEAn&G#حÍH ;-2&y}-)ʆyXK ya!FCf&\Xk({+Xdgw h| ƮO zpKhy0(x0z?tbN~.}7l099}}@֜zMvhM%.mFGIZݪ%6K5oy\AkyC.p?7MаUbDxOn_ɇw~6/d /w>R<ksY$+'=oOZ{C U. !W{}*@Xa8i+KDZ4},=yTn$ӜZ 46􊬰$#P_b%8%ŪLm^Ncޤ;P l a.y_ޤ0iص wݢVC4ma{aA#dmE˵}*YV:ly"" ð! vL2-*AEQL*we+*('*Vи<qTI@Nj'O]Zad sf.H!eT8xbm /86*^l83 zqUǀT18*pl@kvFYe֧tٌiUGKpu~48zL=Et3 zFKy܍by}VجZ> o?KsoyбE+I h

帮忙解读“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帮忙解读“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帮忙解读“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可参见: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6019559.html?fr=qrl3
以下是引文:
这句话不是出自《周易》或《易经》,而是出自后人(据说是孔子)解释《易经》的书--《易传》.
《易传》共有10册,其中《系辞》分上、下二册.
“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出自《系辞》上传的第十一章,原文为:“是故,易有大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
所以,准确地表述楼主给出的这句话的出处,应当是:《易传·系辞上传》.
所谓太极即是阐明宇宙从无极而太极,以至万物化生的过程.
太极即为天地未开、混沌未分阴阳之前的状态.
关于“两仪”,综合历代易学家的理论,计有七说:一说为阴阳,一说为天地,一说为奇偶,一说为刚柔,一说为玄黄,一说为乾坤,一说为春秋.但通常是指阴阳.
四象的说法更多,如少阳、老最、少阴、老阴;东、南、西、北;春、夏、秋、冬;青龙、白虎、朱雀、玄武;金、木、水、火……
其意指浩瀚宇宙间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包含着阴和阳,以及表与里的两面.而它们之间却既互相对立斗争又相互资生依存的关系,这即是物质世界的一般律,是众多事物的纲领和由来,也是事物产生与毁灭的根由所在.天地之道,以阴阳二气造化万物.天地、日月、雷电、风雨、四时、于前午后,以及雄雌、刚柔、动静、显敛,万事万物,莫不分阴阳.人生之理,以阴阳二气长养百骸.经络、骨肉、腹背、五脏、六腑,乃至七损八益,一身之内,莫不合阴阳之理.这一理论建立至今凡两三千年,仍在为人们描述万象.
人与自然之间存在着互动的关系.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一体之盈虚消息,皆通于天地,应于物类.

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三才,三才化万物
是故,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化万物

有啥用吗?

这个易字我到现在也不知道到底什么意思 但是后面我倒是完全理解了(个人觉得这个易字多半是无极的意思 以为无极中包含太极所以倒也说得通)
太极是指两仪生成之前的东西 两仪的符号也就是阴阳的符号你知道吧
那么在两仪的符号之上 再加一个符号 也就是在阴阳之上再加一层阴阳 则生成了四象 为了方便说明也方便我打字 暂且用1代表阳 用0代表阴
1为阳 0为阴 在此基础上再加一层阴阳就是...

全部展开

这个易字我到现在也不知道到底什么意思 但是后面我倒是完全理解了(个人觉得这个易字多半是无极的意思 以为无极中包含太极所以倒也说得通)
太极是指两仪生成之前的东西 两仪的符号也就是阴阳的符号你知道吧
那么在两仪的符号之上 再加一个符号 也就是在阴阳之上再加一层阴阳 则生成了四象 为了方便说明也方便我打字 暂且用1代表阳 用0代表阴
1为阳 0为阴 在此基础上再加一层阴阳就是10 01 11 00的组合一共四个 称为四象 那么再加一层会怎样呢 那就变成了111 000 110 100 001 011 010 101八个 称为八卦
当然正统的符号是从下往上的 我打不出那些符号 你就将就一下吧

收起

就是说:“太极分阳和阴,就是公和母;四象是:青龙、白虎、朱雀、玄武;
八卦是:乾一、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