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州词的诗意王之涣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7/05 15:30:07
凉州词的诗意王之涣
xU[rF]KU\$ HM%0oÀ 6/c(A@%7Ԁ h#X90^h+dobMҬ&ÅF)*}2ȁ ZQNY4Tm'wDPv^3L2N@QωZ  %JT2RF;ކZce9}O̎oPR)Ijh 4fߑap]6{j>IB2J7`HjRw ]x4#-Iǥ▦Wa:t=ٝ~UiS+_dzFwQ3:_9sՄ?>QmU0w<w0~\}MDl3n)VAÁָzϿzߧKB9pARi0Sˈ ;+_"rui-i5(dj"y<)2\r$2/y;Ty.`i sX40!< &+6G PlйEQ(/Bʅ2C%eV;. $+e3 fzC=ZވcndTO},=0kDD8aW咷xF; yX}+daDv %wv**oF@% iN׵rMn;NLN]᪍ۏw5b"9<ߏ>W@Qˢ=%vuZ. O)̕

凉州词的诗意王之涣
凉州词的诗意王之涣

凉州词的诗意王之涣
首句“黄河远上白云间”抓住远眺的特点,描绘出一幅动人的图画:辽阔的高原上,黄河奔腾而来,远远向西望去,好像是从白云中流出来的一般.次句“一片孤城万仞山”,写塞上的孤城.在高山大河的环抱下,一座地处边塞的孤城巍然屹立.这两句,描写了祖国山川的雄伟气势,勾勒出这个国防重镇的地理形势,突出了戍边士卒的荒凉境遇,为后两句刻画戍守者的心理提供了一个典型环境.
在这种环境中忽然听到了羌笛声,所吹的曲调恰好是《折杨柳》,这就不能不勾起戍卒的离愁.古人有临别折柳相赠的风俗.“柳”与“留”谐音,赠柳表示留念.北朝乐府《鼓角横吹曲》有《折杨柳枝》,歌词曰:“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下马吹横笛,愁杀行客儿.”歌中提到了行人临去时折柳.这种折柳赠别之风在唐代极为流行.于是,杨柳和离别就有了密切的联系.现在当戍边士卒听到羌笛吹奏着悲凉的《折杨柳》曲调时,就难免会触动离愁别恨.于是,诗人用豁达的语调排解道:羌笛何须老是吹奏那哀怨的《折杨柳》曲调呢?要知道,玉门关外本来就是春风吹不到的地方,哪有杨柳可折!说“何须怨”,并不是没有怨,也不是劝戍卒不要怨,而是说怨也没用.用了“何须怨”三字,使诗意更加储蓄,更有深意.
三、四两句,明代的杨慎认为含有讽剌之意:“此诗言恩泽不及于边塞,所谓君门远于万里也.”(《升庵诗话》)中国古代诗歌向来有“兴寄”的传统,更何况“诗无达诂”,我们认为读者未尝不可这样理解,但不能就此而肯定作者确有此意.

《凉州词》以一种特殊的视角描绘了黄河远眺的特殊感受,同时也展示了边塞地区壮阔、荒凉的景色,悲壮苍凉,流落出一股慷慨之气,边塞的酷寒正体现了戍守边防的征人回不了故乡的哀怨,这种哀怨不消沉,而是壮烈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