抒写乡情的诗歌和赏析?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20 19:26:23
抒写乡情的诗歌和赏析?
x|[o#ّ_iawL7f`w_v}.5ՍcRśx%RI]INR%L^)mON$SIU݃>,&3D|EH_̶_Nt<lݪR[CA'O\OJ[< |0qZk:UR w5-};ԟ;WsU̯&?XkjaXI7Zj7:9sG%Vs[N;f!Odu~X/_]_[{/7VW_~׿{;w_޽7g{k_zk_o^+k\|.?]7^y7·koޯ_WkqkͯD^= O~o3 sV+~׿3Ͽ7hO߾S߼}&/??WV[37}b@o88gL?]ő٠݀ڠmfezS793/юV-3T}w^| |_ G\g/;]?YSg__ýMt1_ ցɪBF%6jY\惕.ckaWx,Lv:Nϱ|{lPd(h{%]-ϛ1,x44*a1hCZGGS|O)-얚Eb},^!*tuwGg)''=R3ۡ\:Ha;m[M iah2YʱHcX\"aoГ{} (F7 E h^Bym-gM ]M+#m [>Ȓ 0'TfEhf}U~1bk,`:pn<cѻ˕UzOOO..!]mPugŰܠ^t,Y)TZ=Q\9UcŸ0 ݙ]Dgn7mQ7j4#f싃$Num%SPEiKnJЙH?W]謹#>/Ն/HʷU ʾsG!')(Tʧl)סj\~ ][&X (%~vSԝL)n~\ RSp_5ڄNinvd-hH9;GNǟMzQF}8H7&W XSV[n R( gZic*vR*ĉ62L!N!Ȑ$ۘWCh7 '1Zɶ}]!LOk0/? 438wc;Tg->pg3ZtPTG3:~/ʬc5=}t^ñ՜s6/5yo&?#Efࡁ[:M]Ӣ@ynƨOjW^v eQMŰ Yjf648]p*vfCI@ /&!I|Ɯǽ?Vz@c{S<0tWA_^mWL-[\hȫ-7~(ک;x ϋm@Fz6 k Gx +?B Vbpp3dVIC%;mXNw6Xh2av1l jMːikj}_l3#]ƪR9-I0  uwB @f1Uz嗘ZP6Ur̩at( ǧN#*zNA{Foc_0JP_k<# *iT NFu 0;[%F4mK6xNB 3c vec*hxhTy:;'Q2-rA iٻyu@@Ow ?@Ź8~% ĮȾcvqR &yAG.~S?_<<9ؾ*\c"l337WO}[f(C+C0ܮm|(:;*T^L$!3Mf >4‰xRa[ aH>3sft`$0K豸'5J@!X需SJ ՕT: RcW$mLҹLJehC<:ir~8pdh܉$*b'hr[B_DϪd{]8#dgd*V\EDXnRC/Z':D\ 9.ZbTՕ!L(l>+Crefq>؞Zj0"@ ?N,|/TgZV{rBVJZ/i{XXh⋟تә CߡYdz EUa]=usz1Or !21-IQx#fN:Z[n[b<9z|W͢xJLr4F f,KOAp%1VI_f律PI\o}3Y*sLť{yGL,Ϭ,O+UiǏ n7΋Bͪ?4~QgJUƄIڂխ;]jK0Vdana'&@H{^P'UfF|2KtWp,\Æ36TK&b83$I8xi9l!θnMvmdh\ɦ>3|(}+d"KxAAС͂^cT#ehǵ w0h* kc?Ύ;Eh\'C6؏&gɺi+}@ϣhYj./vkWc$v6?zP1ۥzY=ppg:аN}PdUX,YzJ]W¯$Zp%8L#B`$ۑ U 0zJB19e4L7{X\cdP&/܇e&>KF^tv3=DĹx"oz/o29G{i&\hI@?Wq%>Ao|dYR\J^Tia.j V(>GwEðOL銘̑+K,aIHKh7}C^0[,ĝkGUf .U2ah0O? "Pa15H:T_ m0muVC3?6(S ObLD< {G<;N'*b's)C< &x4u]˹A/ QWgc1e"aJw?pos=yLJl "ޝwPć$#A8eG1r4]F8V0o9ӈ@{l/z=@KA/ۺlMqe*}k'Ak3G *U'QDI4'wEq m"!i޶Z? /ŒN=3mˤ.|c $L]( 2{p^ 9@h#gջM4-0aRn]<5(<1 yq hM_H$B8ѝVzi'>._ w.Di{%ջE$*L!>e6ѳfPFK f1=%C`xGb`@%qŒ@J1diy\O谟chiftf~OIҲգ~?-,$H+>LRUWDco:kiUbTd} 'D1O0&c6+_>`}ZRę̹8 xɏKPCS ʷC KX3j]yo>PTxEbsw~ͽY97 jʕ -LB]hWqb#1Wk#\l>fg+ɯ6exOX{̪b@D99F2 M4tpRYKhUǶڡX߾q.p3J  cuRWP69n%^>ŏK5 1G] Jɥ'ݍUdf󠴘&">Td1=UI| `v6>s)kZ:+ee/~GYeoz TvQ{n@a:]v7Ftҧg|FbgGW!0yRƙDQ@&K5_h}4g%c^,Ak:GqB*1-~>7?rW׬ 0o5e4HfK+D 3 Og_|)-,aM鈟QJNw+іJ0W@ISjR9GϾyUw}P#Ҫ\U ]˘KT5nLyeY^mUzLJL i>N&{̃b)P7sts^>ro4䶩ݲ~P)is óg V~6s7Pv6'YI z:|nUs\>BNz] ᘺc#s=j.0=Rߤ[#41>sn:d |=c_fMԶ\8_eVM߶"xZʉ>3'M\ɲfYM>cj&b4s*1&=IQwհKo5G$elN]xHl :2rGP<Q e?Ez@ l-^9T|~r/d(xKAUNً&G9T*DzT#(/YQ.tTD1SL{1SJw{ :Tt40D;Wf^bdeB{ooʫ2+Wbs&_Гa)8_{GDDjz+b^Vp&oa*Os|C-@\m>f> s&] k(õpͤq"F0^RuJ5mrk#V Kq6g*z+ iW)CQS`XN5<&6UKJ4tSԼ v8X ǣz^h;LtGѽn)]=fxU;[Tҋs\ŹI2"❛Լ)\ɿ󏸘*9xm`1꽲NԼ D-3ߵ>g]b=QģJmFlq~{^V=c^|~#Uڱs9_6aaBQRN/[*Dŧ[ᖬXT1ZSG5k0wY(! \JRZ _ !8 ^ڍKo2SE)LwkS;8q%QĵBޛ&#~O# )6%̉Q DeuQ]ӸItbĕ-]sO}/W >^

抒写乡情的诗歌和赏析?
抒写乡情的诗歌和赏析?

抒写乡情的诗歌和赏析?
余光中的《乡愁》
  【诗歌全文】
  乡愁
  余光中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When I was a child,
  my homesickness was a small stamp
  Linking Mum at the other end and me this.
  When I grown up,
  I remained homesick,
  but it became a ticket By which I sailed to and from my bride at the other end.
  Then homesickness took the shape of a grave,
  Mum inside of it and me outside.
  Now I’m still homesick,
  but it is a narrow strait
  Separating me on this side and the mainland on the other.
  【诗歌评析】
  该诗情深意切,既渴望了祖国的统一,又将乡愁描写的淋漓尽致.正像中国大地上许多江河都是黄河与长江的支流一样,余光中虽然身居海岛,但是,作为一个挚爱祖国及其文化传统的中国诗人,他的乡愁诗从内在感情上继承了我国古典诗歌中的民族感情传统,具有深厚的历史感与民族感,同时,台湾和大陆人为的长期隔绝、飘流到孤岛上去的千千万万人的思乡情怀,客观上具有以往任何时代的乡愁所不可比拟的特定的广阔内容.余光中作为一个离开大陆三十多年的当代诗人,他的作品也必然会烙上深刻的时代印记.《乡愁》一诗,侧重写个人在大陆的经历,那年少时的一枚邮票,那青年时的一张船票,甚至那未来的一方坟墓,都寄寓了诗人的也是万千海外游子的绵长乡关之思,而这一切在诗的结尾升华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有如百川奔向东海,有如千峰朝向泰山,诗人个人的悲欢与巨大的祖国之爱、民族之恋交融在一起,而诗人个人经历的倾诉,也因为结尾的感情的燃烧而更为撩人愁思了,正如诗人自己所说:“纵的历史感,横的地域感.纵横相交而成十字路口的现实感.”(《白玉苦瓜》序)这样,诗人的《乡愁》是我国民族传统的乡愁诗在新的时代和特殊的地理条件下的变奏,具有以往的乡愁诗所不可比拟的广度和深度. 余光中先生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热爱中国.礼赞“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他说:“蓝墨水的上游是汨罗江”,“要做屈原和李白的传人”,“我的血系中有一条黄河的支流”.
  余光中的这首诗,把{ 祖国大陆}与{台湾 }紧紧地联结在一起,表达了作者{思念家乡 }的思想感情
  附赠
  作者把无形的乡愁比喻化为四种事物,可见作者愁思之重.小时候,作者将乡愁寄托在给家人的书信里,所以将乡愁比喻为邮票;长大后,作者和家人分居两地,很难与家人相见,于是将乡愁寄托在回家的船上,所以把乡愁比喻为船票;后来,母亲去世,作者与母亲再也不能见面,于是作者就将愁绪比喻为坟墓;现在,由于人为的原因,海峡两岸的同胞不能团聚,作者将自己的乡愁比喻为台湾海峡,表达了他期盼祖国大陆的强烈望.
  2、结构方面:本诗分四个小节,作者按照时间顺序将乡愁依次比喻为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结构严谨,很好的表达了本诗的中心. 台湾诗人余光中先生以“乡愁诗人”著称,他的一首意蕴深刻,家喻户晓的《乡愁》更是写出了海外游子的思归之情,洋溢着诗人魂牵梦绕的“中国情结”.
  一、浓重的文化寻根情结
  对故土的眷恋可以说是人类共同而永恒的情感.余光中的《乡愁》从两个方面着重表现了对祖国大陆的这种文化上的归属感或者叫作叶落归根情结.
  首先,余光中先生的《乡愁》从内在感情上继承了我国古典诗歌中的民族感情传统,具有深厚的民族感.中国诗歌强调含蓄,强调借助意象来表现情与思.余光中先生借助中国古典诗歌艺术技巧,从广远的时空中提炼了四个可感的,和诗人人生的四个阶段息息相关的意象:“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并且巧妙地将乡愁这种抽象的情绪转化为四个意象.小时候与祖国母亲分隔两地是由于国家政策关系,那时只能通过书信的形式,用一枚小小的“邮票”承载自己厚重的乡愁,一枚小小的“邮票”成了两岸人民情感交流的枢纽,正如杜甫在《春望》中所写下的名句“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书信蕴含了中国人民多少的苦难与思念呀.到了中年,作者成家立室之后依然不能摆脱这种隔岸的牵挂.本应幸福,温馨而甜蜜的婚姻却变成了海上旅途的疲乏,孤独,一张张旧“船票”饱含和多少空虚的岁月和相聚的感动,一张张旧“船票”割断了无数鸳鸯梦.而最令诗人痛心疾首的是自己朝思暮想要回去探望的老母亲,却在苦苦的等待和思念中烟消云散,被一撮刺眼的黄泥永远地掩埋在自己苦思的故土里,一方短短的“坟墓”却成了生与死无法逾越的长城,一方短短的“坟墓”却成了叫人销魂的思念.
  余光中先生在叙述自己思乡的感情基础上,将这种情感体验流露到每一位中国人的心中,将所有海外游子,港澳台同胞们乡愁的心声用一湾浅浅的海峡展现给了祖国同胞,将这种乡愁的中华民族本性深深地扎根在人们心灵的殿堂里.此时,诗歌的思想情感已经升华到了整个民族及全世界华人的心中,读者可以感受到作者浓郁而又强烈的叶落归根情结.诗人的乡思之愁不是直白地说出来的,而是通过联想、想象,塑造了四幅生活艺术形象,使之呈现在读者眼前.作者把对母亲、妻子、祖国的思念、眷念之情熔于一炉,表达出渴望亲人团聚、国家统一的“中国情结”.
  其次,正像中国大地上许多江河都是黄河与长江的支流一样,余光中虽然身居海岛,但是,作为一个挚爱祖国及其文化传统的中国诗人,他的作品深受中国文化,尤其是《诗经》的影响.《乡愁》的形式美也令人瞩目.它的形式美一表现为结构美,一表现为音乐美.《乡愁》在结构上呈现出寓变化于统一的美.《乡愁》共四节.每节四行,节与节之间相当均衡对称,但是,诗人注意了长句与短句的变化调节,从而使诗的外形整齐中有参差之美.《乡愁》的音乐美,主要表现在采用《诗经》中的复沓手法,营造出一种回环往复、一唱三叹的旋律.其中的“乡愁是——”与“在这头……在那(里)头”的四次重复,加之四段中“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在同一位置上的叠词运用,使得全诗低回掩抑,如怨如诉.而“一枚”、“一张”、“一方”、“一湾”的数量词的运用,不仅表现了诗人的语言的功力,也加强了全诗的音韵之美.
  对古典诗词资源的利用使余光中的诗在整体上呈现出纯美的维度,在文化的框架中也极有意味.铭文似的语句和速度,纯美的语言,齐整的体式,这些余光中一以贯之的手法,均源自他始终不渝的“中国情结”.
  二、深沉的历史沧桑感
  远离故乡的游子、漂泊者、流浪汉,即使在耄耋之年,也希望能叶落归根.但台湾和大陆人为地长期隔绝,使流落到台湾的千千万万炎黄子孙有了无尽的思乡情怀,客观上具有以往任何时代的乡愁所不可比拟的特定的历史沧桑感.即特有的“中国情结”.
  “小时候”、“长大后”、“后来啊”、“而现在”,这种表时间的时序语像一条红线贯串全诗,概括了诗人漫长的生活历程和对祖国的绵绵怀念,层次的渐递使主题由模糊逐渐鲜明,流露出诗人深沉的历史感.“后来呵/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一下子,读者面前仿佛出现了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泪流满面地跪在母亲的新坟前,面朝家乡、祖国的方向痛不欲生地跪在大海边,用嘶哑的声音大喊:“母——亲!”一种深沉的沧桑感油然而生.
  《乡愁》有如音乐中柔美而略带哀伤的“回忆曲”,正如余光中先生回答四川作家流沙河的一句话:思蜀而不乐.
  【诗歌赏析】
  对故土的眷恋可以说是人类共同而永恒的情感.远离故乡的游子、漂泊者、流浪汉,即使在耄耋之年,也希望能叶落归根.
  席慕蓉将这份乡愁用简短的七行三节诗进行概括:第一节写乡音的清新缭绕,笛声“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试想一年四季又有几个晚上没有月光啊,这就隐隐喻出游子无时无刻不在怀恋故乡.第二节写乡情的怅惘,对故乡的怀念渐渐遥远,时间的推移摇落了故乡的轮廓,仅剩一种模糊不清的怅惘,如雾里别离,浓似血却又隔着一层迷蒙的云雾.用雾里的挥手别离来比喻对故乡的模糊而怅惘的印记,是用一种可观可感的具象来描述抽象的主观感受,可谓生动形象、贴切自然.第三层写乡愁的永恒.是从上两层的乡音缭绕和乡情缠绵过渡而来,这在形式上极具新颖意味.层次的渐递使主题由模糊逐渐鲜明.诗人用没有车轮的树永驻游子心中“永不老去”的形象比喻抒发了深似海洋的愁绪和怀恋、怅惘的情感.
  情感抒发与意象选择的融合,使整首诗的意境深邃悠远.比喻的贴切自然、语言的朴素优美更使整首诗具有牧歌式的情调.
  席慕蓉的《乡愁》
  【诗歌全文】
  乡愁席慕蓉
  故乡的歌是一枝清远的笛
  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
  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
  别离后
  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
  永不老去
  【作者简介】
  席慕蓉(1943-),著名诗人、散文家、画家,祖籍内蒙古察哈尔盟明安旗.出版的诗集有《七里香》、《无怨的青春》、《时光九篇》、《边缘光影》、《迷途诗册》、《我折叠着我的爱》等.新作《席慕蓉和她的内蒙古》用优美的文字和亲手拍摄的照片,记录了席慕蓉自1989年与"原乡"邂逅后,17年来追寻游牧文化的历程.
  生于四川,幼年在香港度过,成长于台湾.于台湾师范大学美术系毕业后,赴欧深造.一九九六年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于比利时布鲁塞尔皇家艺术学院.
  曾在国内外个展多次,曾获比利时皇家金牌奖、布鲁塞尔市政府金牌奖、欧洲美协两项铜牌奖、金鼎奖最佳作词及中兴文艺奖章新诗奖等.曾任台湾新竹师范学院教授多年,现为专业画家.
  著作有诗集、散文集、画册及选本等五十余种,读者遍及海内外.近十年来,潜心探索蒙古文化,以原乡为创作主题.2002年受聘为内蒙古大学名誉教授.
  三毛的《乡愁》
  【全文】
  二十年前出国的时候,一个女友交在我手中三只扎成一团的牛铃.在那个时代里,没有什么人看重乡土的东西.还记得,当年的台北也没有成衣卖.要衣服穿,就得去洋裁店.拿着剪好的料子,坐在小板凳上翻那一本本美国杂志,看中了的款式,就请裁缝给做,而纽扣,也得自己去城里配.那是一个相当崇洋的时代,也因为,那时台湾有的东西不多.当我接过照片左方的那一串牛铃时,问女友哪里弄来的,她说是乡下拿来的东西,要我带着它走.摇摇那串铃,它们响得并不清脆,好似有什么东西卡在喉咙里似的,一碰它们,就咯咯的响上那么一会儿.
  将这串东西当成了一把故乡的泥土,它也许不够芳香也不够肥沃,可是有,总比没有好.就把它带了许多年,搁在箱子里,没怎么特别理会它.
  等我到了沙漠的时候,丈夫发觉了这串铃,拿在手中把玩了很久,我看他好似很喜欢这串东西的造形,将这三个铃,穿在钥匙圈上,从此一直跟住了他.
  以后我们家中有过风铃和竹条铃,都只挂了一阵就取下来了.居住的地区一向风大,那些铃啊,不停的乱响,听着只觉吵闹不如没风的地方,偶尔有风吹来,细细碎碎的洒下一些音符,那种偶尔才得的喜悦,是不同凡响的.
  以后又买过成串成串的西班牙铃铛.它们发出的声音更不好,比咳嗽还要难听,就只有挂着当装饰,并不去听它们.一次我们住在西非尼日利亚,在那物质上吃苦,精神上亦极苦的日子里,简直找不到任何使人快乐的力量.当时,丈夫日也做、夜也做,公司偏偏赖帐不给,我看在眼里心疼极了,心疼丈夫,反面歇斯底里的找他吵架.那一阵,两个人吵了又好,好了又吵,最后常常抱头痛哭,不知前途在哪里,而经济情况一日坏似一日,那个该下地狱去的公司,就是硬吃人薪水还扣了护照.
  这个故事,写在一篇叫做《五月花》的中篇小说中去,好像集在《温柔的夜》这本书里,在此不再重复了.就在那样沮丧的心情下,有一天丈夫回来,给了我照片右方那两只好似长着爪子一样的铃.我坐在帐子里,接过这双铃,也不想去摇它们,只是漠漠然.
  丈夫对我说:“听听它们有多好,你听——.”接着他把铃铛轻轻一摇.那一声微小的铃声,好似一阵微风细雨吹拂过干裂的大地,一丝又一丝余音,绕着心房打转.方要没了,丈夫又轻轻一晃,那是今生没有听过的一种清脆入谷的神音,听着、听着,心里积压了很久的郁闷这才变做一片湖水,将胸口那堵住的墙给化了.
  这两只铃铛,是丈夫在工地里向一个尼日利亚工人换来的,用一把牛骨柄的刀.
  丈夫没有什么东西,除了那把不离身的刀子.唯一心爱的宝贝,为了使妻子快乐,换取了那副铃.那是一把好刀,那是两只天下最神秘的铜铃.
  有一年,我回台湾来教书,一个学生拿了一大把铜铃来叫我挑.我微笑着一个一个试,最后挑了一只相当不错的.之后,把那两只奈及利亚的铜铃和这一只中国铃,用红线穿在一起.每当深夜回家的时候,门一开就会轻轻碰到它们.我的家,虽然归去时没有灯火迎接,却有了声音,而那声音里,唱的是:“我爱着你.”
  至于左边那一串被女友当成乡愁给我的三个铜铃,而今的土产、礼品店,正有大批新新的在卖.而我的乡愁,经过了万水千山之后,却觉得,它们来自四面八方,那份沧桑,能不能只用这片脚踏的泥土就可以弥补,倒是一个大大的问号了.
  【敖红亮的《乡愁》】
  思念家乡的泪珠
  滴落在雨天的屋檐下
  碗里
  饭里
  咽进肚里
  让思乡者倾醉
  醉在梦里
  梦在乡里
  是一只芦苇笛
  鸣在乡思者的心窝里
  2002-9-20
  2008年9月13日发表于《白城日报》
  2009年入选《民族诗刊·夏季卷》、《黄河诗报2009年中国当代诗群(派)大展1978—2008》
  以简洁洗练的语言,描述出乡愁的美丽与魅力,深入到读者的心灵,深深地共鸣.——李锦恒《文化在线》编辑
  自己我点评:到不了的地方是远方,回不去的是故乡.思念家乡的情感统治着游子的白天黑夜——这是一种情感的回归,心灵的期盼.
  【作者简介】
  敖红亮,男,1980年生于吉林镇赉.蒙古族(蒙文名:敖乌兰格日乐).受过混合式高级教育:1997年肄业于晋东南师专,1998年在太原创业,1999年结业于河北省小小说函授学院,2007年毕业于吉大计算机专科.曾任《今生我在原创文学》主编、《江山文学网——江山诗风》评论组组长,现任《雅海》、《诗道》、《雅海文学》和《文人·学者》——北京神州雅海文化艺术研究院特骋编辑.中国作家网络联会会员、白城市作家协会会员、白城市诗词楹联家协会会员、自由撰稿人.诗观:当代诗歌之所以没落是因其不能推动社会的进步.以二、三十年代到七、八十年代为例.要写一些能推动社会的诗歌,来复兴诗歌之风!小小说观:小小说大智慧.
  愧承编辑抬爱.散文、诗歌诗评、小小说和短篇小说见诸《山西文学》、《延安文学》、《城市晚报》、《拉萨晚报》、《诗文杂志》、《明天诗刊》、《黄河诗报》、《∏°诗刊》、《哈达诗刊》、《中原诗刊》、《南方作家》、《世华文学家》《白城日报》、《绿野》、《鹤苑》等三十余家报刊杂志.03年在《绿野》季刊上发表处男诗.04年获得《中外少年》杂志举办的都市文学优奖.2008年入选《中国当代网络诗歌年选》、《中国当代网络年度优秀诗选》(2008卷),2009年入选《中国网络诗歌史编》、《黄河诗报2009年中国当代诗群(派)大展1978—2008》、《古榆岁月》(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民族诗刊·夏季卷》、《灿烂星座》(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等多种选本.
  北石的《乡愁》
  【诗歌全文】
  乡愁
  北石
  我的乡愁
  是牵着风筝的线
  离乡越远
  思念越长
  我的乡愁
  是心中珍藏的酒
  离乡越久
  味道越醇厚
  我的乡愁
  是隐藏在天宇的星斗
  夜深人静时
  便一颗一颗闪亮起来……
  我的乡愁
  是一遍一遍的月圆;
  我的乡愁
  是一列一列的帆船;
  我的乡愁
  是隔不断的海水;
  我的乡愁
  是远方的岸.
  故乡是磁石
  故乡是胎盘
  我的乡愁
  是孩子对乳汁的期盼
  是无以回报的忐忑
  是坚定不移的归心和眷恋!
  【诗歌评析】
  该诗意境优美、通俗易懂、感情深挚,作者寓情以景,将乡愁描写的恰如其分.第一小节:将故乡、游子、乡愁的关系比喻为风筝与风筝的线,不因空间而变;第二小节:将乡愁喻为珍藏的酒,不因时间而变;第三小节:将乡愁喻为星斗,不因忙碌而变;第四小节:以月、帆船、海水与岸几个景像表达了时时思乡之情;第五小节:以母亲喻故乡,表达了回归故乡的归属感.乡愁历来是诗人经谈不息的话题,尤其近代出国的华人、华侨更是为乡愁增添了一丝新意,其中既有光耀中华之志的豪迈,也有背井离乡的感伤.本诗作者结合留洋历程而作,诗人的乡思之愁通过委婉的比喻、借喻、排比等手法,把对故乡深厚的情感展现的饱满而真切.
  【作者简介】
  北石,祖籍河北藁城,作品不多,散见有散文诗歌,其余不详.
  【《乡愁》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