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爱莲说》中的5个一词多义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2/01 14:18:44
和《爱莲说》中的5个一词多义
x\r#Gr,&z1ծR#v/?  ;rHB$q!QWu~T6M G)젫.Y'OfVw^1v/wu?&2Πm\:ͪ3L}/ki;?ͷ_8ݭbg8kL W~NU5KE8j\WUK7Rθ*dz^_ )jWP<*Lo]|(ǽLɭAگ>eS^V%Ԡᅨ{=۽.rLmP<4tȭMi\뭻#PlZ~5oqC,`߽:Ì3w- OhP;59lůxź,l5]pF1QvFj!!p&el#a?|H*wV:8XxPo9r#g|Bjq5LNBe^bʹU/Lda!bXvÅϰ˻TO#Hə4E\Ny̫vVm[+zwVMJ\'r*+]CeTE^R8AhcgrFpS9I jZQi(Iө2Jm}{l/ mW:<`M FL;zI!v= wTv~z'}e乶wwR 9gy裏ki. W#p--QP +@31ajଫ]uS u"y4E\Tr&3UVOQ8Յh=TըbUW`s 693~y/fw=z+nc;@`(q1gaZ>#3 M]{r0ܼB78S.(u7p,w|@o!aʡ];]F]8U},N}k荝Z*L:60,R$-Dg;8 F(7`japy6-]N-Р0LKf (b>obsڞrGjvF}ȅX0cy3m/@6qP3X52lw;)u'᧾ř8}|3mU`mRyި u /f%abb 34T(Vn ŹVٗUkhPQ ע9Bome%,ʌiݗ6xc!oq)]9X}CPœBuoI.4cN,>ilTtQJ[vK8K3u֋{*kB_rV P.bԎ3[᜹Ñ{ +إS{Tu5o+ܲ7+l˒* `pQgvcLyx>Mc_EA&Dg*ź&`^ . *[4Ak9#><[^r>wes=? :ᇔSrvav+ dNfܳժY^J%m/ApxtacwT^5ެ0Q="mX$ ; :_S?>.<ǴX$xC0R4.D/o^84}cYU ݴx[ nu(_s5ﱫI]YN]q8ϻkX cㅃ榗cJ˜+qhI,tcNu"|_R[FF% $pS.&u:z \OuRzo~ ȉ \FKlM^s_m[yόlAKʴ@ ?`E7nK`Q 1 S )h<.iinȯ}'swM ::,JE|SCG8xu ^5siMTUoX>_|57d͍?-E~"^ m:ml"Qga-W*BÚ,"ݝ6oBQ=o@U[wO¥%Qkެ b97c$=y 4kN'C86"_זּҝㅸ(AA届~*|h(j\Wy>C&#%ơzpgd1Nf2rnQX!O{Pv 1}4)p:L;[sS4q@`vz< 6p7w9hoVG )ADLV^x$ };NSv5B6eF}whT6dqۧ.:UuSk-nvtqC|č6/h%yz 4 )  OFb(9@E\l>pqcXx,:V 'Ť Lu^7@> 0} ClK!Ue_~C>!%n퀶^; W-l_:^bjc'@pV<pH ÉJJ )5P2Ì1*hoC'pBH+׊iڬ awjX?1HeC; L)$(:<07k#h$A92-':j%P#~H`z~= dqWSM<4zBD )$6J-""[#I^1tjW ҉޼;'-f; @0MƳq%SS!ui">&$o;{dXIFSՕwl[nzLjHqYgW?P;&)Ϲ'Nqg/m4[Q r<`hcn,,NaR9G^+$c)%Epn]ft/mtu;`Dܫ#Y!W\v K50К@:]d:x,ه^k1MIGupHqR h0\JBHuAIr'. Su*wT^;Oi% ^x~q%T {*u=q&H'̜P*¡V´Ǎx| h],< l A T|P7> r]zXmB:蝯U]&ކWzEI # $!洄|ۧ-:k07k0:,n#oxs`G\ְk&"6IUIux{*0s(? bCB ڍB!ЌM֤̎;iE۟o!1t IKҕp62B.nіn54䮳3Vy1&"AbRhBdf.cX^ "ƺr]&Isa JRt d >tZKa?&ӽvqdaTۧwFM2U.^ d2^ zF*s$FOe2Rw%߀gxa|KQ\o ,\˸VTWn}Zeq 2>k|irnd(@Jj[>#պʞV$AzV~q7ZvCq۸a^a\ewے;PcS۠M*QT4mÝn1J~]&o2 LOx*BqI83toQS\0]˖L7YZ?=՗[QGF<%2/9C T 7 lq&Zq7+L`EB j}^)p;< keoW" `[71'l#¤"G EaDά3a\ 6אw7d $p" ~u(H<$ 9ic`bjVxIt?tLb6#D:J"ˬ1+anSg~yYƜp]0.MGn?.a#Z#{5B|ָWWqz5j]PMG*LÜ%T?h]!uS [#,˅+9\!FLޙkG :/47vRiƸΖ g!|ädJmZ~MwpWTs`yp^ s2g `~m,Fy vSGz\2~Žj?qms,lGC:vC:XxcSߝ<ܱmv-Cu bWa} ܭ 嶭nf\xk00ѽ{n̝vh #2VpYpЦ^>l &#% qU cƾ  :Gc*,&K2L5om眧{xd A co#sL4W}[һa" 1L7,g8 AD(a K& `1G.q]ī/z̹ ΞWC3|."gT:Gy$ڣ[H"8ڀ#>b#G%5Y0;fDp(zMK6PO_E-Fz J%z+v=Ol hq @x,&׿}HYa l}~N}.’Ozy4{`$ؙ)[|3A'ƈ 幹eD5 }~S"w.";N[,?o rחCO:HNl2rws_K2ng๴;: ?h7(u0zVh.X Y%Eze4.\Qͱ)ڴsH!I[RZ'*H&'3סAdϗfKDN%Ix_uU팩mb%rnI<_ڿo!i R6HHͪ,Vׂa. ՘K-|V6%'eAqsYNQg|!ob$ C(M7;K8A\{;jv\"$p>KӃ$`1HXva`ks/8 VF ʭ,Tߛuuޫ < ±>MIR7,p~_Ti}ː|oNMm9 o!E07R0cV!j0nI0xi4vW)Ar` f ]#!2w)k²|: Ɇ +A"\7|]sn|a= S^JV|U~`r67k~lS(ֿ=擇,fMpwߨFS[[rۊ* Kȭ:ťq9$98|N>wR7}ǫ9P#.mn;n[𪻡;~&W_do1ol)Rdg>I4d/Sz_I㓡[&#ђ#+F2 XtKM\>_[HF63~Ƀ\tp3۫Kv\a)v^J!΀+>xЉYDr]T2Uv̡|G~&3XG$am~K}@pzưYb+sfoz ;9+LŢ>|-$1aWa0jކ Of4t$5'BhѾ<8.H~q);B&^z S_sbg4]bfLO0( 0`lԆhq.#(!dDKf(,g2x7@Ukˎci/jHF!\`qgO3 W5BܹD "&@g򍮜H4Xi.kn2ٺ:Y,;BoqrƗ檫FA[͖l|L;(SUr)SD*CrS+_l胂0$ E=,K7u$> x{[wcO>_2KDB$^f",-.49/wiM܌{i)) XQT[Ǭ1rwT0(hD 5娾DJQ9#7_R ZgCf|*%bb5#cg /K*_4)F՜ aW!Ms~ aLX"Ȩ)k?tnLg9b"m&IajI?zpxO͒XNIސEQwe9T6 olJMQË;q75G.X\4*iy&~0n҇e"3j}K](=h#

和《爱莲说》中的5个一词多义
<<陋室铭>>和《爱莲说》中的5个一词多义

和《爱莲说》中的5个一词多义
原文:
陋室铭 唐•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①,惟吾德馨②.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③,往来无白丁④.可以调素琴⑤,阅金经⑥.无丝竹之乱耳⑦,无案牍⑨之劳形.南阳⑩诸葛庐,西蜀子云〔11〕亭.孔子云:“何陋之有?”〔12〕
注释:
①斯、是:均为指示代词斯,这.陋室:陈设简单而狭小的房屋.
②惟:同介词“以”,起强调作用.德馨,意指品行高洁.馨,能散布到远方的香气.
③鸿儒:这里泛指博学之士.鸿,大.儒,旧指读书人.
④白丁:未得功名的平民.这里借指没有什么学问之人.
⑤素琴:不加雕绘装饰的琴.
⑥金经:即《金刚经》(《金刚般若经》或《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的略称),唐代《金刚经》流传甚广.
⑦丝竹:弦乐、管乐,这里指的是奏乐的声音.此处泛指乐器.乱耳,使听力紊乱.
⑨案牍:官府人员日常处理的文件.
⑩南阳:地名,今湖北省襄阳县西.诸葛亮在出山之前,曾在南阳庐中隐居躬耕.
〔11〕子云:汉代的扬雄(前53—18)的字.他是西蜀(今四川省成都市)人,其住所称“扬子宅”,据传他在扬子宅中写成《太玄经》,故又称“草玄堂”.文中子云亭即指其住所.川中尚有纪念他的子云山、子云城.
〔12〕何陋之有:之,表宾语提前.全句意为“有何陋”.《论语•子罕》:“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意思是:孔子想搬到九夷之地去住.有人说:“那地方非常简陋,怎么好住?”孔子说:“有君子去住,就不简陋了.”
〔13〕劳形:使身体劳累.形,形体、身体.
译文:
山不一定要高,有了仙人居住就著名了.水不一定要深,有了龙居住就灵异了.这虽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的品德美好(就不感到简陋了).青苔碧绿,长到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子中.与我谈笑的是博学的人,往来的没有不懂学问的人.可以弹奏朴素的古琴,阅读珍贵的佛经.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两耳,没有官府公文劳累身心.它好比南阳诸葛亮的茅庐,西蜀扬子云的玄亭.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作者简介:
刘禹锡,字梦得,唐代文学家,词人,洛阳人.毕生从政,曾官至监察御史,后贬官为多处刺史,虽其时其宦途不顺,然这段时间的经历,却为他后来的文字,打下了广博的基础.唐文宗大和元年(827)刘禹锡返回洛阳,宦途始告平稳.晚年任太子宾客,分司东都(洛阳),加检校礼部尚书.有《刘梦得文集》四十卷.
刘禹锡自幼好学,攻读经典之外,于九流百氏,乃至书法、天文、医学,亦广泛涉猎.其文学创作,以诗歌最著,白居易说他“文之神妙,莫先于诗”(《刘白唱和集解》).在古文运动中,他占有重要地位,当时李翱、韩愈主盟文坛,引之以为伦辈.刘说自己“长在论”,他的论文条分理析,论证周密,文采沛然.散文则思路清晰,简洁晓畅.(此节引自于刘禹锡小传).
刘禹锡生活在唐代中后期,由于安史之乱,唐朝形成了宦官专权、藩镇割据、朋党之争的社会局面.他对于这样的社会现实颇为不满,曾参与了王叔父领导的改革运动,但遭遇失败,以致仕途坎坷,多次受贬.但是,他没有屈服于权贵,而是以文明志,表现了他刚直不阿的品格和对达官显贵的蔑视态度.本文可以说是作者对当时世风的辛辣嘲讽与心态的自明.
出处:
陋室铭选自《全唐文》卷六零八(中华书局1983年版).
文体:
铭本是古代刻于金属器具和碑文上用以叙述生平事迹的一些赞颂或警戒性的文字,多用于歌功颂德与昭申鉴戒.后来逐渐发展演变为一种独立的文体.由于这种文体独特的历史渊源,使这种文体具有篇制短小、文字简约、寓意深刻等特点. 根据古文体的分类, "铭"是应用文.明白了铭的意思,也就明白题意,即对陋室进行歌颂,内接内容,即对陋室内的人的高尚品德进行歌颂.实际上也就是借陋室之名行歌颂道德品质之实,这才是作者真正的意思.托物言志,以此阐明作者的生活态度和人生观.这一点与《爱莲说》颇为相似.
主题:
从主题看,《陋室铭》通过对居室的描绘,极力形容陋室不陋,《陋室铭》一文表现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和污,洁身自好、不慕名利的生活态度.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流露出作者消极循世、安贫乐道的隐逸情趣.
立意:
从立意看,《陋室铭》以衬托手法托物言志.并以反向立意的方式,只字不提陋室之"陋",只写陋室"不陋"的一面,而"不陋"是因为"德馨",从而自然地达到了抒怀的目的.
表达方式和写作手法:
从表达方式看,《陋室铭》聚描写、抒情、议论于一体.通过具体描写"陋室"恬静、雅致的环境和主人高雅的风度来表述自己高洁隐逸的情怀.
《陋室铭》的写作技法运用繁杂,在区区八十一字内运用了对比,白描,隐寓,用典等手法,而且压韵,韵律感极强,读来金石掷地又自然流畅,一曲既终,犹余音绕梁,让人回味无穷.
从句式看,《陋室铭》以骈句为主,句式整齐、节奏分明、音韵和谐,给人一种视觉上的齐整之美.但《陋室铭》中"何陋之有"又是散句.所以句式上《陋室铭》是骈散结合,使文章节奏明快、语言错落有致,读来抑扬顿挫,和谐悦耳,在听觉上给人音乐的美感.同时,文章又重在五言,间以四言、六言,因而句式参差,文章一韵到底.
从线索看,《陋室铭》以"惟吾德馨"的立意贯穿全文的始终:开头引出"惟吾德馨",而后又以居室环境、往来人物和日常生活表述"惟吾德馨",最后又以"诸葛庐","子云亭"的"何陋之有"映衬"惟吾德馨".这都是作者的主观感受.
文章借助陋室说理,以抒情的笔调表明作者高洁的品格,事中见理,景中显情,诚可谓“情因景而显,景因情而生”.这样就把作者的闲情逸事,居室美景写得含蓄生动而意韵悠远.
文章巧于用典.如借“诸葛庐”、“子云亭”以自况,且引孔子之语——“何陋之有?” 说明陋室“不陋”,从而增强了文章说理的可信性和说服力.
总之,作者在文中不是以“君子”自我标榜,而是以君子的敬德修业律已,表现为一种对人生失意与仕途坎坷的超然豁达和乐观开朗的人生态度.惟其如此,我们与其视其为一篇阐述陋室“不陋”的散文,倒不如说这是一首赞颂陋室以显主人淡泊高雅之生活情趣的抒情诗.
一、文章内容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廉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二、文学常识
1、文章的作者是唐朝诗人刘禹锡.
2、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是用韵的.
三、语音
馨(xin) 鸿儒(rú) 调(tiáo)素琴 案牍(dú)
四、通假字
五、古今异义词
1、谈笑有鸿儒 鸿:古义:大
今义:鸿雁
六、词类活用
1、有仙则名 名:有名(出名、闻名)
2、无丝竹之乱耳 乱:干扰(扰乱、使……乱)
七、一词多义
八、重点词语解释
1、谈笑有鸿儒 鸿:大
2、无案牍这劳形 形:形体、身体 案牍:官府公文
3、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馨: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
4、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调:调弄,这里指弹.
5、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灵:灵验,神奇
6、斯是陋室 斯:指示代词,此,这
7、往来无白丁 白丁:平民,这里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
8、阅金经 金经:佛经
9、无丝竹之乱耳 丝竹:这里指奏乐的声音,丝:本指弦乐器 竹:本指管乐器
九、特殊句式
1、何陋之有 宾语前置:有何陋
十、朗读节奏
十一、理解性默写
1、描写陋室环境的句子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2、《陋室铭》一文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3、文章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4、文中描写"陋室"环境恬静、雅致,令人赏心悦目的语句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5、表现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6、用比喻赞美"陋室"的句子是: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7、《陋室铭》一文中为突出主旨而引用孔子的一句话是:孔子云:何陋之有?
8、作者在文中结尾把自己与古代贤士相比,表现出了他的高尚情趣的一句话是: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9、《陋室铭》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10、文中表现作者对自己摆脱了喧嚣生活和繁杂公务的欣喜之情的语句是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十二、重点语句翻译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住屋的人)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2、孔子云:“何陋之有.”
*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3、苔痕上阶绿,草色人帘青.
*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人帘里.
4、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两耳,没有官府的公文劳累身心.
十三、课文内容理解
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赏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A).(2分)
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表现了作者希望为国效力、建功立业的远大志向.
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写出了环境的清幽雅致.
C、“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写出了作者生活情趣的高雅.
D、文章举诸葛庐、子云亭的例子,是为了说明“陋室”不陋的道理.
2、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十四、开放性试题
1、“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功颂德的文字,后成为一种文体.人们经常用“座右铭”来激励鞭策自己.请你从平时积累的古诗文中写出一则有关学习方面的“座右铭”.
*示例: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爱莲说》
一、文章内容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二、文学常识
三、语音
甚蕃( ) 淤( )泥 濯( )清涟( )而不妖 亵玩( )
四、通假字
五、古今异义词
六、词类活用
七、一词多义
八、重点词语解释
1、 可爱者甚蕃 蕃:多,“蕃”在中文的近义词是众,反义词是鲜(独).
2、香远益清 益: 副词,更.
3、亭亭净植 植:树立.
4、陶后鲜有闻 鲜:少.
5、濯清涟而不妖 濯:洗涤.妖:妖媚.
6、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而:却 亵:亲近而不庄重.
7、宜乎众矣 宜:应当
8、晋陶渊明独爱菊 独:只,仅
九、特殊句式
1、莲,花之君子者也(判断句)
十、朗读节奏
1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2、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3、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4、牡丹,花/之富贵者也
十一、理解性默写
1、描写莲花高洁质朴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全文的中心句是:花之君子者也.
3、周敦颐《爱莲说》:咏莲名句: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4、公园花展,观赏牡丹的人总比观赏其它花的人多,用《爱莲说》中的话来说,就是: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5、表现主人不受世俗羁绊,对世俗生活厌弃的句子是: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6、描写莲美好形象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
7、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相对比,集中表现莲高洁品质,现在人们常用来比喻某些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而又洁自好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8、比喻君子美名远扬的语句是:香远益清.
9、最能概括莲花高贵品质的句子是(主旨句):莲,花之君子者也.
10、写君子行为方正,通达事理,不攀附权贵的句子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十二、重点语句翻译
1、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对于)莲花的爱好,同我一样的还有谁呢?
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我只爱莲花,(因为它)出于污泥却不受污染,在清水中洗净后却不妖冶.
3、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茎)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牵牵连连,不枝枝节节,芬芳远播.(就)更显清香,高高地洁净地直立在那里.
4、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人们)可以远远地观赏,却不能轻易地玩弄它.
5、噫 !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唉!爱菊花(的人),(从)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过.
6、莲,花之君子者也.*莲花,是花中的君子.
7、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爱牡丹的人,当然是很多了.
十三、课文内容理解
1、文中的莲花比喻君子(道德高尚的人),写“菊花”和“牡丹”的作用是突出君子的高尚气节.
2、“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一句照应了上文的“世人甚爱牡丹”.结尾这一句感叹表达了作者对追求逐利(追求富贵、贪慕富贵)、趋炎附势 的世风的鄙弃.
3、本文采用了以花喻人、托物言志的写法.课文中的“牡丹”、“菊”、“莲”分别象征什么样的人?作者对莲的描述和赞美寄寓着他怎样的思想感情?
(1) 牡丹---“ 花之富贵者“象征:追求功名、富贵的人.
(2) 菊---“花之隐逸者”象征:不趋炎附势的隐士.
(3) 莲---“花之君子者”象征:品行高尚的贤能之士.
(思想感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要在污浊的世间保持高洁的品格和坚贞的节操.
4、请用自己的话概括莲“不染”“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亭亭净植”“不可亵玩”的特征所代表的可贵品质.
*莲花代表的可品质是:质朴、高洁,胸怀豁达,品行无邪;不拘繁文苟礼,美德广布四方,独立自主,威严不可亵渎.
5、本文所用的修辞有:排比、设问、比喻 表达方式有:记叙、描写 表现手法有:象征、衬托
本文运用了衬托的手法,用菊正衬莲,用牡丹反衬莲.文章的最后一段运用了多种句式:分别有感叹句(噫 !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设问句(莲之爱,同予者何人?)陈述句(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6、作者将莲与壮丹作对比,表达了作者对洁身自好(或正直、高洁)品行的追求,对追名逐利世风的厌恶.
7、陶渊明独爱菊,表明他追求隐逸的生活态度;世人甚爱牡丹,表明世人贪慕富贵的生活态度;周敦颐独爱莲,表明他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8、.下面这段话蕴含了君子哪些品质?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既不与恶浊的世风同流合污,也不孤高自许;通达事理,行为方正,美名远扬;志洁行廉,仪态端庄,令人敬重而不敢轻侮.(意思对即可)
9、下面对选文内容和写法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D)(3分)
A、选文以爱莲之情来表达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以及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恶浊世风的鄙弃.
B、在文中作者从莲的生长环境、形态香气、风度气质等方面描写了莲花的超凡脱俗.
C、文中以“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来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端正,因而美名远扬.
D、 “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表达了作者对雍容华贵的牡丹的赞美之情.
十四、开放性试题
1、短文赞扬莲花“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贵品质,实则是作者思想情怀的抒发,可现实生活中,有人却认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对这两种观点,你是怎样看待的?请简述理由.
*略(提示:针对某一种观点或将两者结合起来谈均可,但必须扣住“人与环境”的关系)
2、你喜欢哪种花?请简要说明喜欢的原因.*略
3、作者认为,菊是“花之隐逸者”,你是否同意这种看法?为什么?
*同意与否均可,理由要能支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