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或伟人小时候的故事告诉我故事的题目就行,不用写故事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5 00:02:33
名人或伟人小时候的故事告诉我故事的题目就行,不用写故事
x|n+ٕ|^;훨2쮗~_p. FIQIHQ$EQ"%j"3 KlO Aҵ nsC?)dWMW&0p=޵$m)~ّ[8Q-u^U/?'5䇿?Ϙ j߇zMe5v56wy[l21&^VܻA-Xd#&gIZ=x]Á[سU3J8"jܔ'rBJ\Κ8>jdo5,[9$}i. no-/Br!g`sM>}42xpFKZԴOS~\xU{:,EWӘiMl[DֽIzѹI0b5_i]wgf<7Nhdf6×tJpw)VJM'mS/}X/C4n# 4作!nrl{),#x=:PW!-jv.>^yv/~k{˚ɗ݇9 ɒ)%2M~ޯtM~t- }VDi !y?^4{s*?2(+Y[Uʕ%lmAq|i:JS?8X^mv;lfGO\ZDMZ&2J=>>BvDXmarlk<Pa ]MM>C'@772c/~(<g$i|g[{RS5㩍> Jk&1V{3,Ѳ 꽨zX[c9 }RwaAl" ֛󓻵3(d<eRݨ< ϑռn{qkO ֺO V i*\z*L1Ŷ1>u!`o5S՝4>*k|&7Ahd J٨LMQ4dh48F!kzө… ޺.~%<4و{lA)yIMͳ0<F~LJcPC|RLCkYK9B:O;t,G x/廟DQKCxjs~H2J?sYBKG(DhxQ{Z[cDB/Ząn:;=+ #LvR]v{5:…5:ftӍ}T !N-nO{SJvvw cQjMAcO:-^LqF)ms֏ E4򆦩R,/r1J:z n s g&i2fGXK ǰ+{paR]0ݧ:@̥g|5&t۱'uJ7YﺙQ jK)5M@nD`^KM8 Fw̆I=r$E7$YG0-U[M0 AvޕݰMm4J<66az="~RFzBAYEDpf{H o=@EQ 46G7Gt c)+}5\/oJw}U6|eiJ3t8P00~0$\D)Tp_##$;X JLa[:$òpZ#!~C6P7;n淖T܀^|t4\r5J3P#%XMEw^8C(!]K="1A?ye#0*[)fv4 &*{ 8xs}3>97g{4 jRo9 /Rj6tl*[+ 2j3ݵMsb ]3^߭[C`MNl|$n$L,bj  C'SzN9aXGnrfM- m%@MdԒ43*deҍxmꁹD<& d!Pds,iz/Z H JD r8BA~u'xke<=w螑O.sAB>}8 w$R!7Bʎ1Y+9HszǙbH# _{{70MHdzg&'0]áxE,X7KW,f\&W`kvӤiU:E]ո .cι9@-$s<#߄Gr5?uo~ >mINړ|}4n]oLHD>#5 qO1b'S;E/yxr<\S \Mz_INZw.;h'Yހa$Ծ0?] N0PYX26u@);9=7G~<R|=eyr2qde7wbei "D F7츌C{/^wV_݁Nػ壍}ɯ" 9}H{I(0Q>+ "S,RvalIĽV[,TCxK\@jb{ߒuVn*px+݃$gPc$z <V0&(jVMf0ј.Q.hg)ÁSDqiRx?: as k{ٷ.F#B#|t%*|d1X p轩V5&KBI,!'qwfwI`NA 9VwK+xQ_ܧKqe?6!d{6|aGAVbNFT>AYSJ F53feOl0&G'cI&Fr0P`V% LImCãD*JupApr\wϲ!VN/ϝ ϤͣdxS/2V{<6;[,[(beR]Qw9ÇYՎh QtF/d)AIٷr (Ɛ?, cTˢ=nt=U g\4XOwV㸙؋0x;['j1>In`&7lu!yVᒎ)h)xO. n^(MaYxV. ̩챩OU,- 6#l1(>΂PNg-w8 flBd/ *\@tu29NJǁ+|wL \ej$89*EP/ s 2J)m-Ԑ= )%M5Q7.Zfh $GdfH0d[,tX#1px:tSe^ ̒9*Q􆰠* ‚H8lL!)ݦځl^tPEܑrbSuWC7K T) :{\`r.=IɌ&m$kǎbf/ | >AT3-iE$[M_ct&iꛓVYN:ewF@o:`#v!$T.3 ɊL7BVjKscӝ{e߱BݯE {#I-8̒p9KG1JuCέk&:z` 7-;_;3kZgRN@W.`PK"-ڗ>Wl.vG>Y}j;JŁD L~.Я#4}y&["Oi=` p_WY>d.$YӀ&, 譶 '01_CAZNۻN8V{6Ptn~QsHP*\.cxӋJN`@Cd~L' VuB)%.L{g)QXZ!4ЕLv1e7:jMg@mR3{5MW$Ŏ}'u#dkǚvK= 'ה&=ci3P4c/be12^,l+U'`%PAaz Sdu1+M)΃L,G3:PXR< { ?'a~'M֦,5rxIfr)2."EYZ!N|TLwaeHXw?3uzۢ jObW$53UqW_>32vCwGډ~]Z'F >{;d1 žlTM%)zΗK&AGf05f㱘f.gw]͂m|Z#%e w5Q rDɏ^,t?Bm&5<FM. i3i.уz5-#h[&QcC u _m\*tqOOxK=7.zu7 ẎN`!F8ԑg]|<seke8Qᅣ`D͠Edҳ/f"A Z[4q6'dZ)ɿ9"{{7;nz:Wݓ|[ĺ/FY]3 `**I1cS%ԡr*ȽKsԏu4 bZ \c22Q.k/aھ$uTHJy,zeA؏G+u)n.ʖ^0wu+%Cx5}أ<=+ G̽t`o|>&EleRqvi\[?#BN0|WС9 q2rV&e0|dZP7@ګ0Rk9 1&'iDa{mU: .#: MMbsr9~PcЄgt&&Œۻ2ʫ}hF9M/Fw@d,%ghPCA= n XZnzޫ&I~xg#,档e$6Y-1"iDDlr-\Ny0k 7 ET/ɯU{Qeg^a(qcB뤨NDNG7a&zOR9K 9m s[zVv^{ni-D"7^PɂЧoqZk9>Mql3=&SL K08Qw@s\s.2&igMX(M,~.)/7IŒ~韟Ni=`EfPYâyRJlaޭ~˾(%ctw爅$d[ 妪- 6uc؋Tɦzp R9+Ύp1aXlL ?,V_*w~fV /5_דqu$ ^t^ b>m}𑽫 O -Mjh 9V؊Cotcde$a>b!gaPz./i .mu D`m蠩YIY/6n.WL,IZD$7f܀MJ) VQE(Nsš[m%@ZV,=/Ǧ3~S:#qJNyDA\\ QLJ L)GIZ8{]k;)B*< Je"@APɁ&IV-`sd)~kbWIuŻͪ%t*Ӂwb|vd25 <V/6g'DzsXmcY\S8MA|-2]l|tXqӷt)k@NjfHҢ7p^KefC][:RM ?/7,yB(=sFd9d '飭'>}뜔N8FѮܚ 9Z a R3Q`e3HzGֺM,m {(~XQ["yUF&\o6SYF|NZ@ cB/Y/8~Ygނ?V-Vdo5{{jD:*ZMX#f/`Q!q:n |] OI &B)P C΢ ISd?Oqb%mj/&pjE }wK7fD HHo2]s m`ShjP}Qvpɳrd>^*&#]XH^ƒp}һs6YadG1{5A6o / ғa5=$4yumpzX9x3 [?HyJb]O[T;wi[nA0@3+aA9y,h./|Oے_xm-s#L> 4M&}8+×$QW2*[`AkVe|R- &Rtɼ |u'LSsހHNMSiH=mEuy܄x*[T#bK{ы;4ɎI2|{gz'k Jčgɿ(C]FD'7؝uj,)jqG؍~iKz- ,08Tnt9``]@DJ¦@ / f2 m|=a1aԽ?j &RHs+

名人或伟人小时候的故事告诉我故事的题目就行,不用写故事
名人或伟人小时候的故事
告诉我故事的题目就行,不用写故事

名人或伟人小时候的故事告诉我故事的题目就行,不用写故事
居里夫人
  玛丽·居里是家中5个子女中最小的.她的父亲是一名收入十分有限的中学数理教师,妈妈也是中学教员.玛丽的童年是不幸的,她的妈妈得了严重的传染病,是大姐照顾她长大的.后来,妈妈和大姐在她不满10岁时就相继病逝了.她的生活中充满了艰难.这样的生活环境不仅培养了她独立生活的能力,也使她从小就磨炼出了非常坚强的性格.
  玛丽从小学习就非常勤奋刻苦,对学习有着强烈的兴趣和特殊的爱好,从不轻易放过任何学习的机会,处处表现出一种顽强的进取精神.从上小学开始,她每门功课都考第一.15岁时,就以获得金奖章的优异成绩从中学毕业.她的父亲早先曾在圣彼得堡大学攻读过物理学,父亲对科学知识如饥似渴的精神和强烈的事业心,也深深地薰陶着小玛丽.她从小就十分喜爱父亲实验室中的各种仪器,长大后她又读了许多自然科学方面的书籍,更使她充满幻想,她急切地渴望到科学世界探索.但是当时的家境不允许她去读大学.19岁那年,她开始做长期的家庭教师,同时还自修了各门功课,为将来的学业作准备.这样,直到24岁时,她终于来到巴黎大学理学院学习.她带着强烈的求知欲望,全神贯注地听每一堂课,艰苦的学习使她身体变得越来越不好,但是她的学习成绩却一直名列前茅,这不仅使同学们羡慕,也使教授们惊异,入学两年后,她充满信心地参加了物理学学士学位考试,在30名应试者中,她考了第一名.第二年,她又以第二名的优异成绩,考取了数学学士学位.
  1894年初,玛丽接受了法兰西共和国国家实业促进委员会提出的关于各种钢铁的磁性科研项目.在完成这个科研项目的过程中,她结识了理化学校教师皮埃尔·居里,他是一位很有成就的青年科学家.用科学为人类造福的共同意愿使他们结合了.玛丽结婚后,人们都尊敬地称呼她居里夫人.1896年,居里夫人以第一名的成绩,完成了大学毕业生的任职考试.第二年,她又完成了关于各种钢铁的磁性研究.但是,她不满足已取得的成绩,决心考博士,并确定了自己的研究方向.站到了一条新的起跑线上.
  爱迪生
  爱迪生小时候热爱大自然.7岁时被妈妈送到了学校.从此,爱迪生每天都要端坐在教室听恩格尔老师讲1加1等于2,或者说2等于1加1.爱迪生开始在课堂上琢磨其他的事,例如他想:既然摩擦动物的毛可以生电,那么,如果把电线接在猫身上,再用力摩擦猫的毛是不是可以发电?恩格尔老师最烦上课时精神不集中的学生,于是他经常呵斥爱迪生,爱迪生的学习成绩成了全班倒数第一.更让恩格尔老师恼怒的是,爱迪生还爱冷不防地问些令人难以回答的稀奇古怪的问题.为此老师跟家长说这个学生跟不上学习,令家长将孩子领走.爱迪生的妈妈说:“据我观察,爱迪生还算聪明……”恩格尔反驳道:“不不不,他总考全班倒数第一!并总提荒唐古怪的问题,例如他问:‘老师,为什么 2加2等于4?’等于4就是等于4,这还要问吗?”妈妈不以为然地说:“恩格尔老师,我觉得这个问题不能算荒唐的问题巴!当牛顿发现一个苹果掉下来,提出了个问题:苹果为什么往下掉而不往天上掉?就是这样一个看似荒诞的问题,却成了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第一步.我们能说,牛顿不该提出这样的发问吗?”
  恩格尔一时不好回答,可他还是坚持己见,边敲着桌子边说:“牛顿是谁,您的孩子又是谁,能相提并论吗?”
  爱迪生一生中惟一正规的教育就这样结束了.走在回家的路上爱迪生对妈妈说了一句心里想了很久的话:“妈妈,长大后我要成为世界上第一流的发明家!”
  爱因斯坦
  爱因斯坦(1879—1955)物理学家,生于德国.1900年毕业于苏黎世工业大学并入瑞士籍,1940年入美国籍,在物理学多个领域均有重大贡献,其中最重要的是建立了狭义相对论,并在此基础上推广为广义相对论.因物理学方面的贡献,特别是发现光电效应定律,于1921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爱因斯坦是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巨人之一,他创立的相对论的观念和方法,对理论物理学的发展具有极其深刻的影响,甚至可以说,具有“改变世界”的重大意义.那么,这样一位科学巨子的童年时代,又是如何度过的呢? 1882年,爱因斯坦来到这个世界已经3年了,却不像其他孩子那样天真活泼,爱说爱笑.他总喜欢静静地坐在客厅里,歪着脑袋认真地倾听从母亲的指间流淌出来的优美动人的音乐.母亲看着他那聚精会神的憨样,开心地笑了,说道:“瞧你一本正经的模样,简直就像一个教授!嗨,我的小宝贝,你为什么不说话呀?”爱因斯坦动了动嘴唇,没有回答母亲的问话,但他那对亮晶晶的眼睛却扑闪扑闪地不断眨动着,显示出快乐的光芒,他的内心已经体会到音乐的优美流畅,但他却说不出口. 爱因斯坦的父亲喜欢郊游,经常兴高采烈地带着全家人到野外去游玩.小爱因斯坦十分喜欢这种活动,那美丽动人的湖光山色,那耸入云霄的参天大树,那颂歌般的松涛,那金色的阳光,都使他沉醉,然而,他却不爱说话,不能用语言把这一切表达出来.而比他小的妹妹却象一只百灵鸟,一路上欢快地唱着、叫着. 邻居家的孩子们经常在一起玩游戏,小家伙们在一起尽情地唱呀、跳呀、叫呀,可这里面却没有爱因斯坦的身影.他喜欢一个人静静地坐在客厅的角落里玩搭积木,一玩就是老半天,然后默默地坐着,忘情地欣赏自己的杰作.就这样,小爱因斯坦已经四五岁了还不大会说话,这时,父母有点儿着急了:“难道他是低能儿,是个傻子?”父母亲赶紧为他请来了医生,却没有检查出什么毛病. 小爱因斯坦在常人眼里,并不是一个聪明的孩子,这一方面是因为他不大会说,一方面则因为他总是提出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让人觉得有些低能、傻气,大人们甚至怀疑他的智商是否有障碍.人们无法理解,这个幼小孩子所提出的貌似可笑无知的问题,原来出自对未知世界的强烈求知欲.爱因斯坦那被人误认为平庸低能的小脑瓜里,充满了对这个陌生世界的苦思冥想、百思不解,几乎没有安宁的时候. 在爱因斯坦四五岁的时候,一天,爸爸送给他一件小玩具——罗盘.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的小爱因斯坦为此心花怒放,立刻爱不释手地摆弄起来. 罗盘中间有一根指北针,尖端一头涂着红色,颤巍巍地抖动着,总是顽固而坚定不移地指向北方.爱因斯坦小心翼翼地转动盘子,想偷偷改变指针的方向,但无论他怎样转来转去那根针就是不听指挥,红色的那端依然牢牢地指向北方.小爱因斯坦急了,猛的一转身子,从朝北转向朝南,心想:“这个指北针总该跟着我走了吧?”但是定睛一瞧,他不由大吃一惊:红色的一端依旧指着北方! “太奇怪了……”爱因斯坦不知所措地喃喃着,“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他想去向父亲询问,可灵机一动,他马上自己做出了“对,这根针的旁边一定有什么东西在推着它,所以它能永远保持一个方向.” 于是他翻来覆去地研究罗盘,想在指针周围找出那神秘的东西.但令他大失所望的是,他什么也没找到.这个童年之谜就此深深刻印在他的记忆中,挥之不去.也许,爱因斯坦日后对电磁场的深入研究,其灵感就是源于童年时代那谜一样的小玩具罗盘呢. 爱因斯坦的童年本来就沉默寡言,不爱说话,如今有了罗盘这个有趣的伙伴,他整天精神恍惚,越发沉默不语,父母还以为这次他是真的病了呢. 这件有关罗盘的童年往事,给爱因斯坦留下深深的印象,甚至在许多年后,他还常津津有味地回忆. 到了上学的年龄,与同龄孩子相比,小爱因斯坦依然显得十分木讷,动作迟缓呆笨.在班上,他的学习成绩很差,每次被老师叫起来背诵课文,便呆头呆脑一句也念不出来.同学们私下里都嘲笑他,认为他是一个“差劲的落伍生”.爱因斯坦就这样开始了他的求学生涯.他虽然很愚笨,然而却很善良、虔诚,同学们给他起了一个绰号叫“老实头”. 6岁时,爱因斯坦迷上音乐,开始学习小提琴,小提琴奏出的优美音乐将他带入了一个美妙的境界,音乐曾一度使他着迷.然而,练习小提琴时机械、重复的弓法和指法又令心生厌倦.就这样,小爱因斯坦以平淡无奇开始了小学生活,又以平淡无奇而结束.此时的小爱因斯坦与同龄人相比,不仅没有超长之处,反而多几分笨拙. 10岁那年,小爱因斯坦告别了小学,成了一名中学生.此时的德国军国主义思想如洪水猛兽般到处泛滥,到处横冲直撞.在学校里也不例外.那些老师像军人一样将希腊文、拉丁文一个劲儿地往学生头脑里塞,而学生的职责就是背、背,整天都是背.对这种学习方式,小爱因斯坦烦透了,有意无意间将自己的兴趣转移到了自学数学上,数学成了他中学时代的最大的业余爱好. 爱因斯坦的叔叔是一个工程师,对数学也很喜欢,有一次在纸上画了一个直角三角形,写了AB2+BC2=AD2,并满脸神秘地爱因斯坦说:“这就是大名鼎鼎的毕达哥拉斯定理,两千多年以前的人就会证明了,你也来试一试.”12岁的爱因斯坦此时还不懂得什么叫几何,但他被这个定理迷住了,决心试一试,他一连几个星期苦苦思索,寻找着证明的方法,到第三个星期的最后一天时,竟然被他证明出来了.他第一次体会到创造的快乐,他的创造才能萌动了. 随着年龄的增大,爱因斯坦的眼界逐渐开阔,能使他产生兴趣的事物也变得越来越复杂.12岁时,爱因斯坦得到一本硬皮精装的几何教科书.他怀着兴奋神秘而又略带恐惧敬畏的心情把书翻开,从头一页欧几里德的第一条定理读起,越看越入迷,竟然一口气把全读完,深深为几何定理的精密、明确和严整所折服.对一些定理,他反复地进行琢磨和思考,有时还尝试着撇开已有的论证方法,另辟蹊径,自己来重新证明,爱因斯坦总会高兴得欣喜若狂,他第一次深切体会到发现真理的巨大快乐. 爱因斯坦幼年时代的好奇心得到进一步发展,同时他的自信心也逐步增强.不久,他又自学了高等数学,中学里的老师已不是他的对手.当他的同学们还在全等三角形中跋涉时,小爱因斯坦已经遨游在微积分的天地里了. 爱因斯坦在数学王国里成绩卓著,而其他学科引不起小爱因斯坦的兴趣,成绩就很差,不少老师对他这种学习态度都很看不惯,并多次责备过他.一次,小爱因斯坦的父亲问学校里的教导主任,自己的儿子将来可以从事什么职业,这位老师竟直言说道:“做什么都没有关系,你的儿子将是一事无成.”这位老师对小爱因斯坦的成见非常深,认为他是一块朽木,已再无雕刻的价值,竟勒令他退学.就这样,爱因斯坦15岁那年就失学了,连毕业证都没有拿到. 爱因斯坦自幼养成了爱读书、爱思考问题的好习惯.有一段时期,他对《大众物理科学丛书》这本通俗科学读物着了迷,无论走到哪里,都要把这本书带在身边,时时翻阅.正是这本书,不但使爱因斯坦破除了宗教权威的迷信,而且引导他立下了探索自然奥秘的宏图大志. 在少年爱因斯坦的身边,还总是带着一个小笔记本,那是为随时记下灵感的火花而用的.16岁那年,又一个极富挑战性的问题占据了他的头脑:假如某种光的接收器,比如:人的眼睛或者是摄影机,跟随在光的后面,用光速飞奔,那么,会发生什么情形呢?他把问题捕捉住,记在本子上.但正确的答案又去哪里寻找呢?他百思不得其解,又为自己设置了一个新的难题、新的挑战. 正是这个令爱因斯坦日思夜想的高难问题,孕育了未来相对论的神奇萌芽.也许,这可以看作是小爱因斯坦向科学堡垒发起的第一次勇敢进攻. 小爱因斯坦日后之所以能取得辉煌成就,与他的家庭是分不开的.他生长在无忧无虑的家庭环境中,父母对他是十分宽容的.他的父母在他的成长道路上所扮演的就是保护他的气质与性格免受不良因素的影响.当爱因斯坦的“天才”还没有发挥出来,还显得很笨拙的时候,他的母亲很着急,担心自己的孩子将来一无所成,而他的父亲则说道:“不用把此放在心上,孩子只是不能适应学校的规则,及学校机械的教学罢了.等他长大了,了解了周围的一切后,就可以顺利适应了.”父母没有将他视“弱智儿”,没有因为功课不好、被学校开除而责打他,而是给他一个很宽松的环境,循循善诱地帮助他成长与发展. 1895年的秋天,16岁的爱因斯坦离开了亲人,独自登上开往苏黎世的列车,开始了人生新的里程.
  比尔·盖茨
  比尔·盖茨(cÍ)从小就是个“电脑迷”.他1955年10月28日生于美国西北部华盛顿州的西雅图,小时候就开朗活泼,是一个精力充沛(pèi)的孩子.不论什么时候,他都在摇篮里来回晃动.等长大些又花许多时间骑弹簧(huáng)木马.后来,他把这种摇摆习惯带入成年时期,也带入了微软公司,摇动了整个世界. 比尔·盖茨在中学时酷(kù)爱数学和计算机.保罗·艾伦是他最好的校友,两人经常在湖滨中学的电脑上玩三连棋的游戏.那时候的电脑就是一台PDP8型的小型机,学生们可以在一些相连的终端上,通过纸带打字机玩游戏,也能编一些诸如排座位之类的小软件,小比尔·盖茨玩起来得心应手. 1972年的一个夏天,年龄比他大3岁的保罗拿来一本《电子学》的杂志,指着一篇只有10个自然段的文章,对比尔说,有一家新成立的叫英特尔的公司推出一种叫8008的微处理器芯(xīn)片.两人不久就弄到芯片,摆弄出一台机器,可以分析城市交通监视器上的信息,他们就想成立一家命名为“交通数据公司”的公司.1973年,比尔上了哈佛大学,保罗则在波士顿一家叫“甜井”的电脑公司找到一份编程的工作.两个伙伴经常会面,探讨电脑的事情. 如苹果砸出牛顿的灵感一样,个人电脑突入比尔的脑海也有一个外在的启蒙者.这就是1975年1月份的《大众电子学》杂志,封面上Altair8080型计算机的图片一下子点燃了比尔·盖茨的电脑梦.他和他的好朋友保罗在哈佛阿肯计算机中心没日没夜地干了8周,为它配上Basic语言,开辟了pc软件业的新路,奠定了软件标准化生产的基础. 如今,微软已成为业内的“帝国”,而这与比尔·盖茨小时候的“电脑梦”是不无关系的.
  鲁迅
  童年时代,鲁迅常跟母亲住到绍兴乡下安桥头外婆家里,后来又到皇甫庄大舅父家里寄居.安桥头、黄甫庄都在绍兴昌安门外水乡,宽狭纵横的河流静静地流过村边.鲁迅喜欢到乡下去,他把那里看作是自由的天地,崭新的世界.因为在这里不仅可以免读深奥难懂的《四书》、《五经》,还可以同农民的孩子自由自在地生活在一起,到密如蛛网的河上去划船、捉鱼、钓虾,去欣赏带着点点渔火的水上夜景,或者到岸上去放鹅、牧牛、摘罗汉豆,呼吸清新的空气…… 每逢村子里演社戏的时候,鲁迅就和小伙伴们一起摇船儿来到半个在岸上、半个在湖里的戏台前面,看武功演员翻筋斗.有时,他还和农民的孩子一起学演戏、扮小鬼.他们在脸上涂上几笔彩画,手握一杆杆钢叉跃上台去,愉快地玩耍着. 农村,对少年时代的鲁迅是很有吸引力的.在这片自由的天地里,鲁迅不仅学到了许多社会知识和生产知识,还和农民家的小朋友建立了深厚的友谊,逐渐了解了农民勤劳、质朴的性格,同时也看到了旧社会阶段压迫、阶级剥削的血淋淋的事实.鲁迅和农民的孩子常念诵的一首渔歌中,就有这样的悲惨的句子:“一日七升,一日八升,两日勿落(两天不下河打渔),饿得发白;一日七升,一日八升,两日勿落,要哭出声.”这些对鲁迅的思想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使鲁迅知道农民“是毕生受着压迫的,很多苦痛,和花鸟并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