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5篇不同的红楼梦读后感!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9 18:26:02
求5篇不同的红楼梦读后感!
x|R2[w9NE}rܨ8^EwZkc6oA)d\k6cٰ ͤ`ʇA0 sS.ڃo?u_}/9<n& yhf7̊f,Oh3Km&~-NX^=orkOW|hZ^y$O#ߢׄo#S>/WX 5<Ĝ5ְ7t؆_F*ъ{M}iJ&91R8;]*~B:C?=G-_ep=F6OCoīYpC~5ppA1ksb3 jͼyfrdq4qG뮹Y:c> o"렑Ufv'}5N8lbS2W:nn'/8BQ2+2)T'lLƒYG#S:2M;,/r_|/-""LLL&x9T(W|u1|3apOZ)kA Lã, ۿ> 8֨LҬS_gJCw3mQ6J̞2кM<"RF* |GZ%^(L(9ܮdJXl}fpifɾ>ad Zh>`7{/GsLDIXP5aZTY}/~sOpԌX.KӸ0U@Op2¿ϓAKƈ7;^rx6^)ѓa0L0]1ՓXC0 6g-L]uY^&e`;mBy(hY7m0hɑܚ~SGj]\WbgOݑt%`ɌNLh*Ir*"ѝJ|`M'rePC߀yjM*f߰ۍ{@p22`U04 |wif] Ҵ\N=.] :4g['&/j$ ?A& ( EISoy8:}xfCCoǸl#pphE:Qy0]KB`!`EtGT:G׿HȓL &x.-D1yqxUn} Yfg VԯwuOkĵFpT~bxj'k88;BR;QˡJ$;:|r]Oہ,QGbg)aM`~&SDA6g^ 5sU1͂:$ iϋЇ^gϪYݤADxՌjͬ.vYAfI#{w <} -ԮF3SNXm q7:Q4<06U5=VS,ؘڐJ d-mMoj}]ocGH`HSmW,s a#0U_mBsy0zjpr%Qgg%UG^XOJjCQ\X3bA;}1V73ޘ;71]T[$qumLJӼ!ԋtH!Hu$ՊG -O p.<%{ĝC<:-(]c[Fоڏ0dh_5mG@|i.{HĈ1j..8G-q9M ɛ\Nvpxf"1{3ݞ靻;"@I_ⶁpٷooz_'HVS;KeP` `ރYFSJ4[ч% -92ɼB|m pђ zg+_q>xaWrlAnꎞЂ`R j{HtIJ ep:AoA>BW4YLAȡ&o[86)ma3mnfqhM]Yxc]Rϋ{L 9ಱ;8+ Ww|u+=Xwzixl:ύXʖ/%*qz ^) iV`}&^?){ JbGZ Dc f1`w58=袌!^T+³4 lOlGn#ԾɲA6ٴI}D>L)J_ O9AbՎw KMoGt1-M1r6L)Cn֍ib(]U ZN$Xu`ϩïy46;s"EĵeQ4q'R+hF u*)fD.c4579d p0^١s; Kf4ŋ!$hopDtϦfQyirY& ]})BW5#u#̾86PG9{l//>7_{i=I5["J#zQjVlg9xȁ6jVKH<-V yaw÷vfjfo15)MAq!8)( ʩ+c)szEڜ:)\΂x==WT)mu/q1Ldb$dNrtwkI^N!S2Y.;é)~jUe/ ׏-Fjb2T>Nl:Ð6-+;&bⅿcjr `&!I᧖="őe%å31N.)b !XY~ͣXJMˆ G*ߣw\eA#'iѿ:}u+߾0E/lr~bm qًL<"E3k|TZB[j&I|X Uv)ˆIA<|4'LeLˍ)Ty˼[A`޺(ɘb}.aCNf@Zw_y]-,=4Q8Y]G?s[` gG^6KY>lCDG!rU'x:Vv@Fa2,a;aa R-elҙș?CGxi^dY4nSU6ÑeZ9.q>}3o$zf\m˥!LS]A6&r\1Tx9^+"z.dr0nxTka_ pCQ 3ԗ8VRv9+r.|j'LfSxIQ{ RW5gB]y舊41,$>9R`(oq[DS'l3R_ O@#7Rʭldqm:.K)8&޿1E\cLm xy=fu/7j:Htv=W GΞ> gvwm{V|׻</4q $djO}䟈*%*,1L c6h U_Q0z`ӦSrw^\k .(ij:MK{ܧ#VJvӤmKpu׏R%$ m@oI5(Jl'N\Ng תt 8[lr]As+ٹ*D~;_;!肦g+CX|5`VbH؊58KhҚmchϦ3]VH3wJ"9Y%Ȑ/C IAY۳e@l"({KiV۸J Iq$̏~|g0 N9f8KE;7+Xu^QMH'b9Ŀt:S:cؓK|Ls.dōg}> v68Os`6ylYLSӵح$ͶIvk ncOeQWt51fZtLp<,>QVm ȯOQ /U1 %(5ȠRs>}{Nl%MX_mFϤ|: [%|?)7z؋ߚ\CLǍh!Ϭ$#vyZ^\R4x̳zu Č*m aE"MH_?uD|,7R40]@ ُ+ñL^j2u-}!яSO*R\X׹J e$⩅5)00 }iJR aթ_9&)2[mN{3Bn5Ex9t<>+J\ 62|\# 2`1)R@HVH [a?K@ɕ޹=kI?o$S`q>B8񸗺++ t[wF+S^hXث}$G1~VWf7Kr\f_C`D8Jj`,i5OTZvf$y itdRf:*H27N'N(=ĂH$,7G){N~-kw :3Ⓔkp[G)\c( b_CJnP_c ̔W@MuDD@ۿ2t>wOHUk1y.ׇnfY-6C5|Ie戾PYN~%t@MC0HdJ&#ba9ڍIOs={flz#wjO*y5-5Ycvl?PXU GKh"oOZ|s&Wd'.SV*cOR ʃzد_nk. .HDЏ~ |m PhcګTzV;K,s,ב@iUb6Y<><,M/"Zp(#:"&ǀ)QہiX |{vК6;B5+7wE7H+z%8<0p/N[D`d.>f-=mO-j}gv&AoByJ O2D!15Ik9$p1`H&tR)0WzU0J8R41.nZ& mG?dMVE@DϗgvgsR,|=apuHK:mO&D*5mo3ɴp@" >~ؾK͓ Tpځ}-IY=#DDfֶ׊ `<;R7svµ`~F'|@GJ o 5"~aw8%".B"Nk_+_f:Z/ S=6KS 4c4ߎ2c`Ţ& )5l'h,E;vԸ'PRH&Ͱ. W^Қ$iΣɘ;$:7.(rL:k,'6#͗ßCwAkjjfrǐ|/*z݄*oa>s;}OƞMJ!y2Z HTf oÉM󧨘Q)t7#YRhYY+lK .Wd9H~J0U:x+abpdFw‹2Y&2WS٨NrQN;@(SsZa_$J;ˆ5vţpؑ*D_9,ݝ'0՚Lid7~#g>OOԱ^? Iotu}ԡґ̕܁LreXfwQ2r:Ga%-/vH?aő5~eJ~>ZVDBO|iz#֦#[ky_AD/}Vs-j E4퇝uIjqJ鶀pkI|}iF$B U;bm2]|Gl Kn5^wٚn_Q%0Y~XS"#E3 3+N ͢y|˞$M9$d i E7-0jT(IgԀ'EB(a "TR3y&0H#ã/mVF.4ܿ?v߅::";5vUnG)\LCd$DFiS:b*mf`߸Wr=ƾ(g>,djQKJ&jetЍ{YZ{ NG~_Ouߟ OV$g2,.a}3&K3L`%B{;n!"],WUί\_

求5篇不同的红楼梦读后感!
求5篇不同的红楼梦读后感!

求5篇不同的红楼梦读后感!
1.
  我总认为红楼梦的伟大之处在于它体现了一种败落的趋势,不管是家族的,爱情的,仕途的,都是走向没落,这在喜聚不喜散,爱好大团圆结尾的中国古典小说中并不多见.
  我不得不感谢续者高鄂,尽管他在很多方面跟不上曹雪芹的思想,但他至少让黛玉死了,管她登仙还是辞世,至少她别了宝玉,很好很好.
  不是说我天生残忍喜欢看别人的悲剧,但是,不是有句话说吗?塞翁失马,焉之非福?对于黛玉这样一个脆弱的封建少女来说,死,是她的解脱,是她所有悲剧的终结,是她的幸福.当她在地下安静的沉眠时,看着宝玉仍在凡世寻找出路,不得不说,她还是幸福的.
  或许两个人都是浪漫的人,浪漫的人天生就不该相遇,因为生活不是浪漫,生活会将浪漫消磨得一干二净,最终,红玫瑰变成了墙上的蚊子血,白玫瑰成了胸口粘着的白米饭.所以,就让浪漫在最美的时候画上句号,在彼此的心中,留下幸福的回忆.
  可是也许你会说,黛玉死的很悲惨,一点也不浪漫,关于这点,我是不赞成高鄂的续书的,也许曹雪芹的本意非此,也许黛玉确实应该泪尽证前缘,这样不是更好吗?她牵挂着宝玉,用她全部的热情为这一知己痛哭,怀着深深的思念,这样的死,何尝不是高贵神圣的,然而高鄂没有这样写,他最终让黛玉很庸俗的指天愤恨,气极而亡.这不象我们认识的那个高傲自赏的黛玉,反而象个情场失意的一般女子.
  尽管如此,她最终是在贾府垮倒前离开这是非之地的,否则以她的脆弱,恐怕受不了那么大的刺激.宝玉是个纨绔子弟,他不是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他能给予黛玉的其实很少,谈不上保护与安慰,他自己尚且是需要别人保护的弱者,所以在他身边,黛玉是得不到幸福的.
  所以能带着回忆离开他,是一种幸福.宝玉自己能给予黛玉的只是几句好话,他连痴情都谈不上,看看宝钗的下场,不得不说黛玉是幸福的,当然有人说宝钗需要的只是宝二奶奶的宝座,她并不在乎宝玉,是这样吗?难道有一个天生喜欢孤独的女子吗,不管怎么说,寂寞的独守空房总是悲惨的.何况所谓宝二奶奶的宝座她是不是坐上了还是个问题.
  如果贾府不倒台,至少宝钗还有容身之地,至少没了丈夫还有富贵,但是不是这样呢?最终贾府沦落到了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地步,那宝二奶奶的头衔之于宝钗还有何等意义呢?没有幸福的生活,没有丈夫的关爱,寂寞的独自生,独自死,难道不是更大的悲剧吗?
  我一直疑心宝玉并不是因为黛玉而离开贾府的,否则他不会娶宝钗.他最终的出世是因为他的世界发生了惊天动地的变化,他的象牙塔坍塌了,他终于明白他的斗争,他的思想其实全部是依附着家庭,他的家倒了,他的一切也完了,什么思想啊,斗争啊,统统没了,他不得不离家出走,也许是为了避祸.
  可以试想一下,你能想象黛玉洗手下厨做羹汤的场景吗?穿着破衣烂裙,甚至是要依靠袭人的救济,然后她当然无法再刻薄人,说闲话,只能独自垂泪,不关爱情,而是生活.当生活给宝黛的爱情画上巨大的问号时,黛玉能一如既往的爱着宝玉吗?我想不会,恐怕是要大水狂淹龙王庙的.然后宝玉最终受不了家庭的压力,还是一走了之,这是很有可能的,他没有照顾好宝钗,负担不起生活,同样对于黛玉,他也不过如此.
  另一种可能,万一贾府能重整旗鼓,兰桂齐芳,黛玉和宝玉依旧过着他们幸福的日子,多少年以后,宝玉也许会突然发现黛玉皱纹满面,然后会发现身边的袭人竟如同当年的赵姨娘,然后爱情就在岁月中流逝,然后宝玉会回忆那个珠圆玉润的宝姐姐.
  其实爱情就是很短暂的,至少这横刀截断的爱情给了我们很多美好的幻想和期待,就象杰克之于罗丝,他是她生命中最美的回忆,却不是唯一.
  2.
  看了很多遍的红楼,以前总是觉得林黛玉的一生是那么的凄凉,总也不忍看后几回中的黛玉焚稿,宝玉成亲.觉得那么残忍的结局,知道就够了,不想一遍遍去复习那种伤心.
  前些日子看了一本清代人作的红楼续补,以前对于这种书,我总是排斥的.觉得那些人搞出一个个大团圆,或死而复生或仙境重逢之类的结局,实在是没有意义.这么粗劣的改续,无聊的紧.不过这次去图书馆,见到书架上好几个版本的这种书,抽出一本,粗略的翻了一下,却使我萌动了重读红楼结尾几章的想法. 看到黛玉的郁郁而终,依然那么难过.可待到读完,听甄世隐说着什么"兰桂齐芳"我不由黯然.薛宝钗这样的人物,也要像李纨一样,将一生都葬在这片冷酷的园子里么?
  以前的我,是很讨厌薛的.从蜂腰桥扑蝶到最后的成亲,我一直都觉得她是一个既冷酷又自私的人.可是现在,我竟然不由不同情她了.其实细想起来,她的悲剧也许比林的更令人叹惋. 薛宝钗家境富足,从小饱读诗书.接受的是极为全面而正统的教育.贾母总是夸她"沉静宽厚".没错,这正是她从小被教育过的为人方式,也是古代女子应有的美德.甚至悲喜都不应形于颜色,否则就是"不尊重."综观全书她的举止,几乎从未超出这些束缚.只有一次宝玉将她比做杨妃令她大怒,可也只是冷冷的用一句话反讽过去.以前最恨她在蜂腰桥下陷害林的一段.现在想来,其实也并不是完全不可以理解的恶毒举动.她从小生长在皇商家庭,这种"趋吉避凶"的法门应该是早就深深的印在心中了吧.虽然她的做法很自私,但在她,也许认为人理所应当就该这样应对.其实她才是最可悲的人,一生都被别人的看法和所受的教育支配着.从来都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没有开心也没有不开心,只是按照理所当然的道路走下去.从未得到过全心全意的爱情,也没有谁真正的关心过她.而她,也就认为世界本就如此.认为夫妻间有的不是真诚的感情而是"举案齐眉"的尊重;认为母女间有的不是血浓于水的亲情而是服从的孝道.这样冷酷的纲常,竟是她遵守了一生的原则,而且还毫无知觉的麻木着. 她的作为,其实并没有多少是自由的选择.她只是一个典型的循规蹈矩的服从者.她是聪慧有才的,却被教育着认为女子读书也是无用,香菱和湘云谈诗她说道"一个女孩儿家,只管拿着诗作正经事讲起来,叫有学问的人听了,反笑话说不守本分的";她也熟悉剧作戏曲,却认为这些淫词巧句是不能为端庄淑女所知的,因而委婉的批评宝琴的咏古诗;她像任何人一样希望有美好的生活,但当母亲为了贾府的权势而把她嫁给痴痴傻傻的宝玉时,因为母亲告诉说她已经应承了,也就只有流泪接受.直到最后宝玉出家,她的悲剧达到高潮.即使在这时,她依然是不能由着本性而为的.王夫人说"看着宝钗虽是痛哭,他端庄样儿一点不走,却倒来劝我,这是真真难得的!"可想想宝钗如此人物,又这样年轻,此时想起自己的一生将如何结束,她的痛苦其实并不在黛玉焚稿之下呀!可她依然只能克制着,这是她的"尊重"! 与林相比,他的一生也许更为可悲,林至少还追求了自己的幸福,而且得到了一份真诚的感情,最终一死解脱了所有的痛苦.而宝钗一生"愚昧而不自知"而且依她的性格,终其一生,也只能是任由生活这把钝刀一点一点割掉生命吧! "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 金簪雪里埋" 这几句判词,注定了薛是红楼数场悲剧中的一个.对于她的一生,作者曹雪芹应该也是叹惋的吧!
  3.
  我不仅对《红楼梦》爱不释手,还百“吃”不厌.
  我总认为《红楼梦》最伟大、最成功之处在于它是一种败落凄凉的美,不管是家族、爱情、仕途都在逐步走向没落.
  红楼里,最引我注意莫过于林黛玉.黛玉是个生性娇弱的女子,没有宝钗的落落大方,没有李执的粗粗咧咧,正像宝玉所谓“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施胜三分.”也许,她因病而死是我早已预料到的后果.我没想到一个人从小到大受人关心疼爱的她死时,没在见到贾母、王夫人、宝玉,人转眼间变得可真快.死神的到来,使黛玉的悲剧终结,对于她来说是不幸的,但对于作为读者的我来看这很好,很好.因为她死去后,不会再为葬花悲哀,不会再为传情的手帕兴奋,也不会再为焚书而哭泣.有人说黛玉最后是被气死的,的确,她是含恨而终.可我反对,黛玉自幼多病,本身注定的后果,又怎能改变呢?我想,“含恨而终”只是黛玉无顾死去的最佳原因吧!
  初读红楼,我与冰心奶奶的想法一样,贾宝玉的女声女气,林黛玉的哭哭啼啼都使人厌烦.甚至给我的一种明了的感觉是:在纸上白话,浪费纸源,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才尝到“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那种无法用言语表达的苦.红楼最吸引我的是什么地方?人物?诗词?内容?我想应该是结局吧.我并不是嘲笑它的结局有多么悲观,我只是觉得让受苦的人升天,让可恨的人出家,让可恶的人惨败,结局不错,真的不错.当然,如果没有曹老先生的煞费苦心,绪者高鄂的构思,这也不会成为人们去评价,又被列为我国四大名著之一的了.
  4.
  读罢红楼,心里酸酸的.不知是为了什么.是为了荣宁二府的家破人亡?红粉丽人的香消玉殒?还是投机分子的欺世盗名?好像每种都有一点.但总是觉得那不是全部.从一个男人的角度分析,我豁然开朗,这是嫉妒.我在隐隐之中对宝玉产生了醋意.说来也真是惭愧,但是有几个男性看到一个纨绔子弟的周围无缘无故的缠绕着数不胜数的美女而不心酸呢?
  说到这,红楼梦里的爱情故事还真是数不胜数.首先力推的,就是宝黛的红粉痴恋.在红楼梦里要数这两个人的爱情最纯洁了.从两小无猜,青梅出马,到长大后的坠入爱河.曹公简直就是顺水推舟,让读者感到,世间又一份千古流芳的爱情故事诞生了.它的出现是那么的自然,几乎没有人怀疑过,它的出现是那么纯洁,纤尘不染 .但是生不逢时的爱情就是痛苦的代名词.黛玉性格里独有的叛逆和孤僻,以及对世俗的不屑一顾,令她处处显得特立独行,卓尔不群.花前痴读西厢,毫无避讳;不喜巧言令色,言随心至;崇尚真情真意,淡泊名利……种种这般,都使得她象一朵幽然独放的荷花,始终执著着自己的那份清纯,质本洁来还洁去,一如碧玉般盈澈.用一个普通人的眼光看她,最欣赏的还是黛玉的诗情画意,灵秀慧黠.黛玉每每与姐妹们饮酒赏花吟诗作对,总是才气逼人,艺压群芳.无论是少年听雨歌楼上的诗情,清寒入骨我欲仙的画意;还是草木黄落雁南归的凄凉,花气温柔能解语的幽情;无不体现出她娟雅脱俗的诗人气质.最叹息的是黛玉的多愁善感,红颜薄命.黛玉的身世,注定了她的孤独无依,而她的性格,又注定了她的寥落忧伤.纵使大观园里人来人往好不热闹,可是这里没有她可以依靠的亲人,没有她可以倾诉的知己,只有风流多情的宝玉让她芳心暗许,却又总是患得患失.于是她无奈着 “天尽头,何处有香丘”,悲哀着“三月香巢已垒成,梁间燕子套无情”,伤感着“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终落得“一缕香魂随风散,三更不曾入梦来”的凄凉结局.
  5.
  “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桂如兰.堪羡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情.”
  记得几年前初读《红楼梦》时,对于书中人物,除了我们那位多情的玉兄之外,印象最深的就是袭人了.
  这么说来自己也觉得十分奇怪,而此话叫大家听了自不免更加称奇了罢,莫不都要问:读罢“红楼”,不仔细记忆“十二钗”中的女子,反而对一个丫鬟念念不忘,怕不是也受了宝玉之染而犯了呆劲罢?然而当时我确实就是这样,只是“呆呆”地喜爱袭卿一个.
  有些朋友听说我如此,总是要怀上一种同我辩驳的态度来对我说:“袭人那么讨厌,你还喜欢她,有毛病!”甚至有时还会因为这事同我争个面红耳赤,总之是要我“放弃”袭人、要我同他们一般地去厌恶袭人.但我却始终“固执己见”,从不曾动摇过分毫,闹到最后,此事在我与友人们之间也就不了了之.
  其实说到朋友们嫌恶袭卿的根本原因,我却也知道并且理解——那全是由于“高某人”之故,事情的根由,只是我们那时所读到的还都是百廿回通行本《红楼梦》(其时我也尚还不知“石头”的其他版本),在思想上大大受到了后面伪续四十回中“高兄”劣笔的“感染”.
  说句实话,当我将百廿回通读过一遭之后,也曾多少对我以前的想法产生了质疑,觉得是否自己从前“看错” 这“丫头”了?但由于我实在是爱喜她在先,而且爱得深、喜得切,所以,念头挣扎了一回,也就不再去理会袭卿后来的“大转型”了,只还将她当作心中的最爱.之后的几年,这等念想一直不改,无论旁人如何嗔谤于她.这或许就是我的“恋到痴处尽包容”罢.
  直到后来,我由于受了“红潮”的影响,也开始自行“钻研”(不过也就是自娱自乐罢了)起《红楼梦》,这才逐渐对它有了略深一层的了解,得知了它竟还有许多异本、晓得了“程高本”的伪劣之处.如此,我便更加确定了自家先时对于袭卿的看法与“爱恋”,我便更加不再“惧怕”于朋友们的争驳了.
  记得最开始喜欢上袭人,还只是因为从书中看到她温柔贤惠、知事通理,处处都从宝玉一面设想,总觉同双儿(金庸先生《鹿鼎记》中人物)有些相似,但她又比双儿有过人的地方,便是她对于宝玉的一些“不是”总不会像双儿那样过分地去迁就,并非事事都大顺其意而行之.
  后来,在读到了附带“脂砚斋”批语的“石头”以后,通过那些夹杂在正文字里行间的小字,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袭人其女,她在我的眼中、心里似乎更渐清晰了,我竟好像是曾经同她终日相处过一般.
  重读“石头”,我因了先前对袭卿的“恋”,对于书中有关她的文字就决意不再轻易放过,总都是反复读之再四,包括“脂批”.只觉得此女越读越能见出她的不平凡处,越“探究”得仔细就越感到她不像个丫鬟,以为她简直就该名列“十二钗”中才好,“十二钗”中无她,实在可惜!等到得见“脂批”点醒,被“告知”袭卿该是“十二钗副册”之首,我才略觉释怀——想她既出身丫鬟,自不好当真与“十二金钗”并列,但将她列于“副册”之首,却也再合适不过,试问舍她其谁?
  再想想袭卿于书中的种种行事,套用“脂砚”一话,曰:爱煞!
  爱煞,当真令人爱煞也!我只想再跟“批”一句:堪得此女为伴,夫复何求哉!
  若还有不能理解我者,且随我仔细回忆袭卿种种.
  可还记得“枫露茶”与“奶油酥酪”两节文字,特别是后事,旁个丫头子对那李嫫嫫擅吃玉兄特为袭卿所留吃食时的态度如何?而后来袭卿自家却又是如何从中调停而过的?——她只说虽然爱吃那些,但因早前吃多了闹肚子,倒是不敢吃了,之后就要宝玉替她剥栗子,就此将事情揭过,恐怕宝玉再像“枫露茶”那回一般,一怒之下摔出什么东西来惊动贾母.“脂砚”则在此处批曰:通部袭人皆是如此,一丝不错.足可见,后文之中袭卿性情依旧这等温柔和顺,根本不是“高某人”所“续”那般的“招人嫌恶”!
  以上便是,要给我加分哦.答案满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