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 人与自然矛盾的根源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25 04:27:37
马克思 人与自然矛盾的根源
xX[rK݊?D(䙟rx/3 pl5od !@O%['+>"F(MWUV>Nfw}Jdx97'_񽾬ڣ8Vr߷p4lŮcxCO\sd`^ѡ:z;-fDحj-UyD?$c&]2։w. }[ܾ?(Uośu)4 'y:]*THyTH{U]V6?YGG8 =XϨgv+H$Z[-G{/О'ěTU*,'ajs{ȁtDzF8g]2_):6@l -L_e4􇎸Up/'e:5(qkC֑_p@mق>qJ^^(W93A:uJ݂W%[iuUI\$o6xY ҫ!45h@VVL~2.F/,Hⰹu+%:GV7en_/-hRtYGLEBX?LvUa5IYXiѵ񠻧4)pwȮI% tʽ~{Y8|-Ko%T÷#_R%-}z/ ?V6+$7Llz9"$O*kW &8}-4]5 lz2C&s+u7'V!Jr-:}ț=#os>(=BO{4Z5Xr˟f]Z.0)SabGo͂j[{YnxU,jނÔEw#9B]7Z TѨZ2`U?ـTA\+Jq]{5?D74tql4ZO7]9nM !r?Sa1"EDҀC+(판` *P3m(E \I;#%wx0X!\Ϯx;:ke:dDA( \ w}{TաEg.ݶvp&v;\N}.Y Afbd>RB&c/75fuƧӯLYgJe|o5*-ԙ6#`1N;|2UT֭@ϿѺ6VSS9ɪr4iI(^\#N B*$2w4a& } '\M{ LJk]kV.v3%8C{SURq]eMREycn1S@av{dܛ*al>o|\ULep dt9'Y} l=([7,$[墏CbHXsw!Y܅ E|0V=Ht dPOPg0fT ]OR62}&[$% Gu՜ pwY~RcNe2Xقʠa85A"+(u'ԃ3g{L7jZk=ƾJx 1>7y)mUV^~W7?XFvFI&a.[KEk?| FB&c?!`h\bw -;j3!Bw grH(uVڊ$!$-"zT`0

马克思 人与自然矛盾的根源
马克思 人与自然矛盾的根源

马克思 人与自然矛盾的根源
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解与和谐,是人类孜孜不倦的追求.早在160年前,马克思恩格斯就认识到要实现人的解放,必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解”.他们说,我们这个世界面临的两大变革,即人同自然的和解及人同本身的和解.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恩格斯剖析了人与自然的矛盾根源在于劳动实践,提出了站在自然看自然、正确认识和运用自然规律、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实行完全的变革等人与自然和解思想.这些思想,对于今天构建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应有之义的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人没有正确认识和处理 自身和自然的关系, 却与自然背道而驰。

在马克思主义看来,资本主义制度是人与自然矛盾激化的根源。“只有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自然界才不过是人的对象,不过是有用物;它不再被认为是自为的力量;而对自然界的独立规律的理论认识本身不过表现为狡猾,其目的是使自然界(不管是作为消费品,还是作为生产资料)服从于人的需要。”片面追求经济效益,把任何活动的经济价值都置于其社会价值和生态价值之上,是资本主义生产和消费方式的最集中特征。

  如...

全部展开

在马克思主义看来,资本主义制度是人与自然矛盾激化的根源。“只有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自然界才不过是人的对象,不过是有用物;它不再被认为是自为的力量;而对自然界的独立规律的理论认识本身不过表现为狡猾,其目的是使自然界(不管是作为消费品,还是作为生产资料)服从于人的需要。”片面追求经济效益,把任何活动的经济价值都置于其社会价值和生态价值之上,是资本主义生产和消费方式的最集中特征。

  如果说马克思主义从社会制度根源上,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是人与自然矛盾激化的社会根源,那么,科学发展观则指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与自然矛盾的认识根源。社会主义制度总体上是有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与自然矛盾产生的原因在于人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错误认识。人们曾经认为人在自然面前具有无限的能动性,忽视了人的受动性,认为经济增长就是社会发展。科学发展观纠正了人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这种认识,实现了从一味征服自然到顺应自然的根本转变、从经济增长到经济发展的根本转变。

  要解决人与自然的紧张关系,必须首先转变人们的观念,破除传统生产力概念所体现的与自然作斗争的旧观念,正确理解和把握人与自然的关系。依据科学发展观,在观念上要实现从“人是自然界的主人”向“人是自然界的一员”、从“征服自然”向“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这两大转变。科学发展观倡导的新生产力概念,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互动关系,是人类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同时还要认识到,为了提高生存质量,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抑制不合理的需要,把保护自然资源、建设生态环境作为人类生存发展的必要条件。以尊重自然的态度取代占有自然的欲念,以爱护自然的活动取代征服自然的行为,以保护自然的方式取代破坏自然的掠夺,从而形成人与自然双向互动的和谐关系。反对把生产力单纯地理解为对自然的征服与索取,把生产力的发展看成是对自然资源无限制改造的“单向”发展过程。树立以人与自然和谐关系为基础的新生产力观,培养生态价值观念和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现代意识。早在一百多年前,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就把人与自然和谐理解为“人类同自然的和解”。当人类社会面临生态失衡、全球危机的严重挑战,陷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巨大困惑的时候,我们迫切需要的正是“人类同自然的和解”。科学发展观所倡导的新生产力概念正是人类同自然和解的理想方式,它既体现了对人类眼前利益的关注,也体现了对人类最长远利益的终极关怀。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但这种发展绝不仅仅是经济总量的增加。我国目前经济发展中不稳定、不协调、不全面、不可持续的问题,一定程度上就是简单地把增长当作发展、把增长作为第一位的追求。“增长方式”主要是就增长过程中资源、劳动、资本等投入的效率而言的。而发展方式则不仅包括了经济效益的提高、资源消耗的降低,也包含了经济结构的优化.生态环境的改善.发展成果的合理分配等内容。增长方式只回答了在要素投入方面用什么办法做大“蛋糕”的问题,而“发展方式”不仅在要素投入上回答怎样做大“蛋糕”的问题,而且在发展道路上回答了用什么样的经济结构、什么样的环境代价做大“蛋糕”的问题。所以,用“发展方式”替代“增长方式”,是科学发展观的题中应有之义,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更深刻地反映了破解经济发展深层次矛盾的要求。

收起

简单的说就是人欲望的无限性于资源的有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