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名句赏析,300字左右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24 13:24:41
老子名句赏析,300字左右
xZr#r.#&| EqI"ŭ)J7-2S@|PId( 38y2~r"b\(էPb\ˁ(7|?~dM_[t6-o0+kt2"&V‡bOs[ d`aiXjťD-oNepj&#_DEy+ӎ*~s2z7ߜVD>FGftURBM\YMj#-ZbuiW>=[v\e iYqF ,#Xoޑ>ڱMp1MUMzjrD*Y?DwPLc2v~s,*޶ṗUDLUe㭳73aс-D|0p³-r:ԡl--W5޺sB[ަ/*wQ|yKjMYI6/Hg}۔ś\_4,Xw!xx$blT0(Wi Db !CѸL3ltTwwG~w ֩DV+fD&Ͷu&M Rڛd2 乃|;w膝n8o o8a(I5HܜNr@T2Sf:L;EZӨLO1r@PMߕe?_-$9A!njBf.* 1ف~;t+~%+oԪKm2q [F9yOUy2u#QXpUgE4. ]"쮐%Wwmb4;@˜*[# :BmM! IՇ$8 Ԑݼ1seB5ޯf=_fMڼO_ALtZiWg H8'cslSI`VZHw2/})O0&Z0s`Eh?Rgl?7Apd@a`OV粢W8AUƙC||e{٠PA0 l+}fz5s\ÐH,&J1iNYt~M0iS^.[O&Ÿ8Š,^5PQFQaV"/84TnL.~*^ywtނ h<AJ@ b[5~7]0rh뜩B54 VyW.yr:jxن` :2(!Wֈf/8ę,1;m(9;ݦ#D].0#lDRY"CBcBfP'&p& ݰtsZ%ÚQ؈U4$Wަv.Nh~ވԌ[\셛4ά Q* pWcX'CYKGjWZp`-x `YvE4I΅Koj] jdF\Xߞ8L!)vuG/Ȃ )%j9 `k u\hSքIW2ͱUL!\$Z]Ow>|xYTw mGdX7_Ki0"H,@>TwH2M:&z"πO(WKW@__Y8n90%n,'7X|)+}A._dk!а\sը&{&ЌgBeAP-bՑ#5h K/~`_hL%O#_I 4ZޡHԴ .|ZJ%a9xk5S'Ci;_[#+sOe$vK

老子名句赏析,300字左右
老子名句赏析,300字左右

老子名句赏析,300字左右
老子老子(生卒年不详)春秋时期伟大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先驱.姓李,名耳,谥号聃,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人所著《道德经》五千言是简括而有韵的理论文.主张绝圣弃智,忘情寡欲,无为而治.政治思想是“小国寡民”“老死不相往来”的乌托邦.他认识到一切事物都有对立的矛盾面,而且会互相转化“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这是朴素的辩证观点.他也认识到“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因而痛斥残酷的剥削者;更认识到人们在英勇斗争中的力量和牺牲精神,说“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1、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形也,高下之相盈也(2),音声之相和也,前后之相随,恒也.(《第二章》)
【注释】(1)盈:充实
【解读】
人们都认为“美好的事物”才美好,丑的观念也就产生了;都知道善之所以是善,恶的观念也就产生了.所以有和无互相转化,难和易互相形成,长和短互相显现,高和下互相充实,音和声互相协和,前和后互相接随——这是永恒的.
2、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第三章》)
【解读】
不推崇贤人智士的社会地位,让百姓不会生起纷争;不宣扬那些珍稀的财物为宝贵,让百姓不会生起偷盗之心;不强调那些可以激发起人们欲望的事物,让百姓的内心不会混乱.
所以,有智慧的人治理天下的做法是:让人们的内心虚无恬淡,而充实他们的腹中实力;减弱人们各自过多的打算,而提高他们的筋骨强度;使百姓保持较少的谋虑与欲望,使那些足智多谋的人不敢乱做.真心实意去行事,而不用华丽的表面文章去迷惑百姓,这样就没有治理不好的道理.
这种无为而治的思想是道家的主要政治思想在今天看来是落后的,但在一定的历史时期曾经产生过重要的作用.
3、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有静,处众人之所恶(1),故几于道.(《第八章》)
【注释】(1)所恶(wù):所厌恶的地方.
【解读】
最高明的智者,就象水一样.水具有种种美德它滋润万物有利于它们生成而又不和万物相争保持平衡,总是处于人们所不喜爱的较低位置,所以它的完美接近于天地的精神.
4、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1)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第三十三章》)
【注释】(1)强行:坚持力行不退缩.
【解读】
能够认识别人的人是聪明人,能知道自己真实需要的人是明白人.能够战胜别人的人,是具备能力的人;能够战胜私心的人,是自强不息的人.内心懂得满足的人,是真正富有的人;行动永不退缩的人,是胸怀远志的人.不脱离客观条件的人,是能长久的人;面对生死不忘大道的人,是不死的人.
知道别人的肚肠固然重要,明白自己的需求更为重要;提高自身的力量固然重要,无私地协调大局更为重要.有了知足常乐作为基础,还需要有对大道的长远追求;不违背现实作无端妄想,面对考验时却决不怀疑大道.如此,才能真正与大道相合,这才是真正的长生不老.
5、将欲拾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去之,必故与之.将欲夺之,必故予之.是谓微明.柔胜刚,弱胜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第三十六章》)
【解读】
要想收缩它,必须故意扩张它.要想削弱它,必须故意增强它.要想除掉它,必须故意交好它.要想夺取它,必须故意给予它.这叫做微妙的谋略.因此柔会胜刚,弱会胜强.鱼不能离开深渊的水,治国者不可强大权势来显耀威吓广大人民.
6、知足不辱,知止不殆(《第四十四章》)
【解读】
知道满足就不会招致屈辱,知道适可而止,就不会遇到危险.
7、大成若缺,其用不敝.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辨若讷.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第四十五章》)
【解读】
最高境界的成就,看起来似乎很多缺陷,其实在悄悄地发挥功用,没有长远弊病;最高境界的盈满,看起来似乎空无一物,其实在默默地发挥作用,永远无穷无尽.最高境界的正直,看起来似乎屈从邪恶;最高境界的灵巧,看起来似乎笨手笨脚;最高境界的辩驳,看起来似乎理屈词穷.静默才能克制浮躁,冷淡才能克制喧嚣,自己内心能清静,才能无形地整治社会.
8、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矣.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矣.(《第四十九章》)
【解读】
圣人没有自己永恒不变的思想,而是把百姓的思想作为自己的思想.善良的人,我以善意对待他,不善良的人我也以善意对待他,结果就会使他也变得善良.诚实的人,我相信他,不诚实的人,我也相信他,结果就会使他也变得诚实.
老子在这里告诉我们要多为他人着想,要以真诚之心待人,这样可以感化他人,引导他人向善,这也是一种美德.
9、知者不言,言者不知.(《第五十六章圣》)
【解读】
大智大慧的人,不会随便妄语;妄语的人,则是因为缺乏智慧.
10、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五十八章》)
【解读】
祸是造成福的前提,而福又含有祸的因素.也就是说,好事和坏事是可以互相转化的,在一定的条件下,福就会变成祸,祸也能变成福.老子说的这句名言,是很有道理的.
11、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蔂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第六十四章》)
【解读】
合抱的大树由嫩芽长成,九层的高台由土块叠成,千里的旅程从脚下开始.
12、天网恢恢,疏而不失.(《第七十三章》)
【解读】
自然的范围宽广无边虽然宽疏但并不漏失.
13、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第七十四章》)
【解读】
人民不畏惧死亡,为什么用死来吓唬他们呢?
这一章讲老子的政治主张.他以为当时统治者施行苛政和酷刑,滥杀百姓,压制民众,其结果是,一旦人民不忍受了,就不会畏惧死亡.
14、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第七十七章》)
【解读】
自然的规律,不是很像张弓射箭吗?弦拉高了就把它压低一些,低了就把它举高一些,拉得过满了就把它放松一些,拉得不足了就把它补充一些.自然的规律,是减少有余的补给不足的.可是社会的法则却不是这样,要减少不足的,来奉献给有余的人.
本章文字透露出一种朦胧的、模糊的平等与均衡思想.这是他的社会思想.他以“天之道”来与“人之道”作对比,主张“人之道”应该效法“天之道”.老子把自然界保持生态平衡的现象归之于“损有余而补不足”,因此他要求人类社会也应当改变“损不足以奉有余”的不合理、不平等的现象,
15、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老子《第七十八章》)
【解读】
遍天下再没有什么东西比水更柔弱了,而攻坚克强却没有什么东西可以胜过水.弱胜过强,柔胜过刚,遍天下没有人不知道,但是没有人能实行.
本章以水为例,说明弱可以胜强、柔可以胜刚的道理.
16、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第八十章》)
【解读】
使国家变小,使人民稀少.即使有各种各样的器具,却并不使用;使人民重视死亡,而不向远方迁徙;虽然有船只车辆,却不必每次坐它;虽然有武器装备,却没有地方去布阵打仗;使人民再回复到远古结绳记事的自然状态之中.国家治理得好极了,使人民吃得香甜,穿得漂亮、住得安适,过得快乐.国与国之间互相望得见,鸡犬的叫声都可以听得见,但人民从生到死,也不互相往来.
这是老子理想中的“国家”的一幅美好蓝图,也是一幅充满田园气息的农村欢乐图.老子用理想的笔墨,着力描绘了“小国寡民”的农村社会生活情景,表达了他的社会政治理想.这个“国家”很小,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大约相当于现在的一个村庄,没有欺骗和狡诈的恶行,民风淳朴敦厚,生活安定恬淡,人们用结绳的方式记事,不会攻心斗智,也就没有必要冒着生命危险远徒谋生.老子的这种设想,当然是一种幻想,是不可能实现的.
17、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第八十一章》)
【解读】
真实可信的话不漂亮,漂亮的话不真实.善良的人不巧说,巧说的人不善良.真正有知识的人不卖弄,卖弄自己懂得多的人不是真有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