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伟大的悲剧相关的都行,愈多愈好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24 07:34:34
21伟大的悲剧相关的都行,愈多愈好
x}َkɕݯz?`[ն,4,Df&I2G29̙Pqy_Z{9d޺Uvh&y{X{Qt-hW~sdO3ܜg۞ʙ;տ/;۟~/c(?R0◟+[_N-irTz_r l ;MWospcxޱCX|Ҷn>zgrl]xf[y&Xd1r\a،F~/QwL~7~d=x~Ќ^zQ;հh Tj0)ٲ{'yàxXgG^ m?hl7vϸ4ߚڧ(}վqf^W:R2vr/pyBI~G|?I '4MVHP=y+nǿC~~઎,X+]3$fg_lqeR?Y4~kQt^|?mW]n.7ߍ`4aD1o]#zei37,$SNyM~ޟLK3/?ʳs3v q ztJbK@f6oˌ<]:^*g6)f9Q>צ?g3 .蛝`'{0j~3- l9S;Xfso9wbC(XDxl5L%&ԩ=?p?AD?>V_zc$;׫o*;JFT~kJ^ogޟl6my&9V&yy9]A&o]$g 1X rr1-FYp^UrtoJ9#C<7Zؼ=/C&}1$%= h_{xf(x,,?B Md9*x2/5 wn7ToT0~9kVɵɞ.?Ux$$ߤŰ-PЍǒaLW%ڃ뷛?́NbfF@bVC'5,2?ǚV`  P˼u vllm`O,D~1Nc\xvQuE l<2_XaZ }fZS O2˾ub2yZV@VcIF{XeF)##AAG{LT:-/l_W)EΜRu3 tK'T$D\jFgҦ: ?p;m(6jSΘ#LVRMU( ORC~`ww6C|>Wp뻜FS{G3{&ۦLnkvPQVog^lz<ؗ^TaNֹ ޝZ9^u2^-vf'M.t^NI7 +W+$o(lϹ $ϩ=<^SP mj|=FM97nF-%0՛߼'Иp '3:o~tnĢ=8l'շ&݃!َC:Qngd!Zgaj73TYHl="s=G.cLŁ~XxJu.r:L;P1hѮ&W%ܸ0⋙fPb@@840i;75)i2ZV:A~M&(!><`K{4Ix" 2!X@+c_ bF{z/ljI#N(="lxx(ĝ9Sf؟tW_j-*+:,,g{ovz-U/]_N;7;۽ YN&r 0_t iǐ45o>p3wͿp 6[)rY,R/JiY y",H%#V˂Աv<mQo E^"#K_ vQH\G%֯X~\ZCCA?E:!.`vK  4<0|-ûhi1Q @,tς g> 0qB#U7x爴83' ߳37H/+)wM/<{\"C(=A f/%F\_ #DK*F^A1`HA ҃_(Q\ه 2h\]Ot@(l=߁+b(ZQp#/g9ȉҢŰ/'Ly+x>`‘1*Za0JId&# Z ^2 ϷHKDE ΀юn"R &>-׎3-Yd G)yǀi bcЇ5YG`#nK'P I 33 ]޸wM/y3r 0W~A4sg oNV Q1CrIb(J(^@@=VkM…7dP2Y!Z3|agw0]yS>G&44T:BSEa'OP+Y=!31pJ ecU nrNo.cBΙ@c'?Ұt$1 9{%|g49|T}|60[ð~Cˎ[kI>kfp,LѽgT8dh5{N=ckbR+l/7Q2L T w.b8ɮAcwoű`3&ad-7}l@f#,TWq \F%{H/YRuah[nY`6DMc$0;{*<^'OLvSO07yb!oT~q%f HXԋK*wfCSf. ɐ/! G=vq&8JdS:9o[yaL<73N瀰+^i]xkG{'̰)L8_ݤ-;UO+ ɚfo=NkAv )1G&"@r{j:\M{%x3Dno@4 a=sx5(1W1[&{waE]Kh/% q\7;46 ?gqpg<69' +ŭFjDIտCH? #&azoG^r)҇JwY QE91MuRtw:fSxL09 9 A)$~(ZR|JPJWqVүÚ1\W%?@r##86vS~pAao &$Ażf~,˹^B4+Ԧfʛ5o lr@j"brtoEբԀ\Z:`'vpA ¢efbEs|}5>+> {>hHVhby"ʭu\p{@jDeP%Js`1RaVY68D9Tz6ead_Wk ;:mlz[xؾ aX$N& `#XM@*@Ȣ5|vvs~6l7c=,ňXDCX[&_A) p ~E{9Z$(Y0+ UH *<σ/p r8?pu׶OpuByUO#]!Аyb#s^9ǂ:IxB>tg7kWk-갢g Pfܱob䗪鐏P%^ S^ !K-+mM`-VX1j/:h4509+V?5݊_VWrݛzU1N(Nxωz8\CWLHEPl[I44hdL'+pRպ٧. "Mm;(ŭjZK5nbѯ CWTJ(s*V|Æs3C@J D% ]V2fFw\QحU7Qv2԰ f6!\A)K .>iɑj= U;lUB&2`m*pb8042^NGDy" r S*Q-*)j]*.< ~漗BfTU8f/tü@"碭. rMEZ]q*mF3?R6Bt}?l+nVu/G{ϔG|<$鿊K_GOimڧ? vo`wj x s}'xy~bҰ& /EٖXY ; iEflNDak^Z o?)TyW,xIelPnTϾѸ[KsZ)sD%*cAN+ߑ \Ֆs):G@(ŭI4Qg< l^(ҏ{V\~ Vk5g?cv՗7KBMdgG1!yX Eɼ-]WΐnJ[IGLApމ*jS+Sz,nRVSU_ɑk)M5w!nE 85L$i˘lv%xBlG-i#jzEBH HNjiӿH9 .bԦ^S]8wФTV[O։&xE "ߛ섞` x9<}ig7Q"mh Tn#e1;^ٔQuoe g;]#PKtDg24 &BŒGK'V%dZ±=@stoU?A!(\tP"&-v0NOYQ+h<Z;$V (rcrx>_8 Gd*E6* ?IQy 1-Ÿ t4h' ”֋#n~/ƒh)5CH\L~\%>}EFY(}1 K*!5V?G6m*#؉+71\5Vd|0m=*fW舩a+&i)}vl,;H(6Ȋt4[:qGdWS'RMXߓs]FXоav)><]JR%ӷvS?ŵHqץ6hଫ'anL?aIyɘ ^k݉eu|ZɵYi,!lWA湌Nyh07m;sU?k/Ou1\XnCLU(lKG".Ixi aե>l@jR*k-['$F DHM.g%*'>KG hD羝+dOnBlcU!A4bzLO4XQ.4`ݩQكrW^TU6$;{^LɜgN'r[6<{e~2l 엸r"G%"E>ଵ&xQb7f<:6p5#na)}DB")Wqui%4S/ S{qP\Y%ֽVG~ᬗ V]3 #Ga? =fd3=#\VmNG^I)wi.1ٶq[\(_AHOf%ʁMV?$VFµJm`hƔY=_u36uذ%|AM)LWs7_Ц>t/exMU}}8:h?Xydoà0zut7&a#)$PvQ \ !m4vvi*OfbK4+E:]kq?_bzrd,/"B{LUJeg_lԙi+̟2luVAMM1_X?ZDi)u%27v7/ſ= p]|9[d9H?Z8^o_S0@!r %fW:pɣK{,z5Er|ıxEp"Cz䆣`԰DC;` lNX> 9C& jVR52˚r CF)@y=D>_;Xr+k9>Pғ:qR(4BhP:Fgɕ5_JD{?l'P BZeo+k#c ú,n@ SA1S"ɴޛIQHhd&YY\r;siiwׯKõ3]JXNr|+兙ūXp@ebq0kXBjϵnl1q ͈,p@0rX"XÚv}1tgV"QH7u{0lLtC[3K)Idk $*ۯ;RVe~=6wA\J8Z[ +Ga^xHل$\whE,hkiV{){:% kWE,f~Y?tշu,.vMcCFM,IV Lƪp-LdǏton1^ h]NO]"3~R&SuGI[9lVjY{/flLE܅m2tNQΐi$ 1kaD=Muɼt/H+XTo1V & 7{&zhsQ(TTPu㬥fͤЌA %$k=B5ǦkG9>εc1@:Wa3R.tsr~+a@O=X>wex7II6>lU37;$=jfqF=3dұݽsw& &Ո f\HxC0rl[X7+HrZjsX[0&U^EHVv]mj~~e.yT7۠ߑߣms){jahJ,v0c>գxڐ#JйȯLJJg_LH3 cJmƛ/}zxUiP__M)+Osk6 !k¤mw S;Mdۨ\0~)NΣYH$C;aہJoz}ӓɪ"[6h' ;G=/\vM[NEP᱊Q_vzJuӒn'_2\m߰ [ٔTĕHoszyOK>]S _uÚ!1]p\WEYJ_٪n 3@uWSӯ3+^\;H"zJ?h*CɝA)~9Zl (q!!?bLp*Tשe\ơ횙lshbEiʡoҿOE yܠNKsG^QqT0mHWhdQƉ/67]~8p$_Z 7W\;,&+' !nvM|(\&#/LrXs!R7%un؇<;M[ϑuλdybJr`O^ߏZ; hBG+p&,{$H[@4t%.uE蕇_kr ] 9Xyvl*+:LjedR%w˾Cھ%>8аפּc| AǙ&/I&0QH [I^f,!wtV|H[;U2jFH4OrFtcb[V/YbOIsO|es5vǓDuTr2MƬr8 ryd#*u/!UYᑃ)(!GF1R+dH[x|RMݜ?fq [XGVE0Wo=RqnJe8kvh'ړTo!hW`@tci$:of}4LI3[MczuYP'W',5I𶩎su+eYy M½1/ۆ%{W;nM1%LUjg if$~ŝtS{(QbU{2 .DC4;Sy6#Mֈ#OsTdc$FC=*pv-`yV~?ͯsuKR^˞7o4b7KI)M9jb<ABNo:of2#7b*^(vBd ݗK f![_4q"jYMReVDQ7fGjB kZolXf04Xkj\YȹqqQ1]L:THT,"JMvrtE(B?H$P08"U îX~rAMt[I8b(SWlZE/Bvoآ;^ucuv%'d]1'd%Z֔]xQQo骮%9C⼯p뭻"1']n0מ|AǍEM٥8'F?L!~Њ@_gB ϴ/ +0asIn@ɉWגl_u_'ngJ)"es'a%r:%C;݁@3q圛jVn]b9~9f}~ʍai=tu60hp;B;ŅO܄‡A{s[1iťq崮"v!oppnx9{QkOw'RE,L Zyf]J %}΁="M=L!4p{~ESObR:rBS3y B3M~>d1Y+/l!8gY]]j{Lܝ&Q};MmWE:M6>X8 TacK7'c,)p7㨪X1q`[1Ww2LhZ3G7+Z\xlr-q?k5qPП-b.ػs{w8ص&G%כϭ7lC+FYLG'#FblYQ%ب+&w@!2)aH?̝@Վxxn*frș){ov:"ǔ)Z٘ЛqatZ>NNC/#"͊ptpĩȣrϺbn;0~o;1Θ|Y Z8jJA|'ߵnjε?r Hr5rQC戯Ѣ-6?ϸp+a4v3zR]Z^P޴ڥ.Z[׃22zݵ"Ɇ{z1P'%G@c C;(΁]%"zr2;L̖r0y}~.]yɁ4ZE1='p ³yl4.@\|p4<{ǰ= tpPxf{`Q)EOG"Ŧ9ߤKӺ8%ygCX)nf`5LD Y( n!ݶt]?< 7$I;=7z.6wM `OM?`ɟ H 0tpfR|2Ƴ1# ;w1h"h0

21伟大的悲剧相关的都行,愈多愈好
21伟大的悲剧
相关的都行,愈多愈好

21伟大的悲剧相关的都行,愈多愈好
21.《伟大的悲剧》
词语理解:
拽zhuài:拉.
坚持不懈xiè:坚决保持.维护或进行,不松懈.
战栗lì:颤抖.
闻所未闻:听到从来没有听到过的.形容事物非常稀罕.
徒劳tú:无益的耗费劳力.
风餐露宿: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艰苦.也说露宿风餐.
夺眶而出kuàng:因为情感的触动眼泪一下子涌出.
精疲力竭jié:形容非常疲劳,一点力气也没有.
闷闷不乐mèn:因有不如意的事而心里不快活.
毛骨悚然sǒng:形容很害怕的样子.
洋洋得意:形容感到十分满意的样子.
履行lǚ:实践(自己答应做的或应该做的事).
怏怏不乐yàng:形容不满意或不高兴的神情.
姗姗来迟shān:形容来得很晚.
忧心忡忡chōng:忧愁的样子.
吞噬shì:吞食;并吞.
语无伦次lún:话讲得很乱,没有层次.
羸弱léi:瘦弱.
千辛万苦: 形容极多的艰辛劳苦
耀武扬威: 炫耀武力,显示自己的威风
伟大的悲剧复述:
冰雪覆盖的南极,吸引了一批批勇敢的探险家.1911年底,挪威探险家阿蒙森和英国探险家斯科特,在南极展开了一场富于戏剧性又令人心酸的角逐.课文写的是这场角逐后,斯科特这位失败的英雄和他的队员在归途中的悲壮覆没.阅读后想想:胜利和失败,在这里该怎样定义?冰雪覆盖的南极,吸引了一批批勇敢的探险家.1911年底,挪威探险家阿蒙森和英国探险家斯科特,在南极展开了一场富于戏剧性又令人心酸的角逐.课文写的是这场角逐后,斯科特这位失败的英雄和他的队员在归途中的悲壮覆没.阅读后想想:胜利和失败,在这里该怎样定义? 1912年1月16日这一天,斯科特一行清晨启程,出发得比平时更早,为的是能早一点看到无比美丽的秘密.焦急的心情把他们早早地从自己的睡袋中了出来.到中午,这五个坚持不懈的人已走了14公里.他们热情高涨地行走在荒无人迹的白色雪原上,因为现在再也不可能达不到目的地了,为人类所作的决定性的业绩几乎已经完成.可是突然之间,伙伴之一的鲍尔斯变得不安起来.他的眼睛紧紧盯着无垠雪地上的一个小小的黑点.他不敢把自己的猜想说出来:可能已经有人在这里树立了一个路标.但现在其他的人也都可怕地想到了这一点.他们的心在战栗,只不过还想尽量安慰自己罢了就像鲁滨孙在荒岛上发现陌生人的脚印时竭力想把它看作是自己的脚印一样.其实,他们心中早已明白:以阿蒙森为首的挪威人已在他们之先到过这里了. 没过多久,他们发现雪地上插着一根滑雪杆,上面绑着一面黑旗,周围是他人扎过营地的残迹滑雪板的痕迹和许多狗的足迹.在这严酷的事实面前也就不必再怀疑:阿蒙森在这里扎过营地了.千万年来人迹未至,或者说,太古以来从未被世人瞧见过的地球的南极点竟在极短的时间之内即一个月内两次被人发现,这是人类历史上闻所未闻、最不可思议的事.而他们恰恰是第二批到达的人,他们仅仅迟到了一个月.虽然昔日逝去的光阴数以几百万个月计,但现在迟到的这一个月,却显得太晚太晚了对人类来说,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一切努力成了徒劳,历尽千辛万苦显得十分可笑,几星期、几个月、几年的希望简直可以说是癫狂.“历尽千辛万苦,无尽的痛苦烦恼,风餐露宿这一切究竟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这些梦想,可现在这些梦想全完了.”斯科特在他的日记中这样写道.泪水从他们的眼睛里夺眶而出.尽管精疲力竭,这天晚上他们还是夜不成眠.他们像被判了刑似的失去希望,闷闷不乐地继续走着那一段到极点去的最后路程,而他们原先想的是:欢呼着冲向那里.他们谁也不想安慰别人,只是默默地拖着自己的脚步往前走.1月18日,斯科特海军上校和他的四名伙伴到达极点.由于他已不再是第一个到达这里的人,所以这里的一切并没有使他觉得十分耀眼.他只用冷漠的眼睛看了看这块伤心的地方.“这里看不到任何东西,和前几天令人毛骨悚然的单调没有任何区别.”这就是罗伯特·福尔肯·斯科特关于极点的全部描写.他们在那里发现的惟一不寻常的东西,不是由自然界造成的,而是由角逐的对手造成的,那就是飘扬着挪威国旗的阿蒙森的帐篷.挪威国旗耀武扬威、洋洋得意地在这被人类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它的占领者还在这里留下一封信,等待着这个不相识的第二名的到来,他相信这第二名一定会随他之后到达这里,所以他请他把那封信带给挪威的哈康国王.斯科特接受了这项任务,他要忠实地去履行这一最冷酷无情的职责: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作证,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 他们怏怏不乐地在阿蒙森的胜利旗帜旁边插上英国国旗一面姗姗来迟的“联合王国的国旗”,然后离开了这块“辜负了他们雄心壮志”的地方.在他们身后刮来凛冽的寒风.斯科特怀着不祥的预感在日记中写道:“回去的路使我感到非常可怕.” 回来的路程危险增加了十倍,在前往极点的途中只要遵循罗盘的指引,而现在他们还必须顺着自己原来的足迹走去,在几个星期的行程中必须小心翼翼,绝对不能偏离自己原来的脚印,以免错过事先设置的贮藏点在那里储存着他们的食物、衣服和凝聚着热量的几加仑煤油.但是漫天大雪封住了他们的眼睛,使他们每走一步都忧心忡忡,因为一旦偏离方向,错过了贮藏点,无异于直接走向死亡.况且他们体内已缺乏那种初来时的充沛精力,因为那时候丰富的营养所含有的化学能和南极之家的温暖营房都给他们带来了力量. 当初,他们一想到自己所进行的探险是人类的不朽事业时,就有超人的力量.而现在,他们仅仅是为了使自己的皮肤不受损伤、为了自己终将死去的肉体的生存、为了没有任何光彩的回家而斗争.在他们的内心深处,与其说盼望着回家,毋宁说更害怕回家. 阅读那几天的日记是可怕的.天气变得愈来愈恶劣,寒季比平常来得更早.他们鞋底下的白雪由软变硬,结成厚厚的冰凌,踩上去就像踩在三角钉上一样,每走一步都要粘住鞋,刺骨的寒冷吞噬着他们已经疲惫不堪的躯体.他们往往一连几天畏缩不前,走错路,每当他们到达一个贮藏点时,就稍稍高兴一阵,日记的字里行间重新闪现出信心的火焰.在阴森森的一片寂寞之中,始终只有这么几个人在行走,他们的英雄气概不能不令人钦佩.最能证明这一点的莫过于负责科学研究的威尔逊博士,在离死只有寸步之遥的时候,他还在继续进行着自己的科学观察.他的雪橇上,除了一切必需的载重外,还拖着16公斤的珍贵岩石样品. 然而,人的勇气终于渐渐地被大自然的巨大威力所销蚀.这里的自然界是冷酷无情的,千万年来积聚的力量能使它像精灵似的召唤来寒冷、冰冻、飞雪、风暴使用这一切足以毁灭人的法术来对付这五个鲁莽大胆的勇敢者.他们的脚早已冻烂.食物的定量愈来愈少,一天只能吃一顿热餐,由于热量不够,他们的身体已变得非常虚弱.一天,伙伴们可怕地发觉,他们中间最身强力壮的埃文斯突然精神失常.他站在一边不走了,嘴里念念有词,不停地抱怨着他们所受的种种苦难有的是真的,有的是他的幻觉.从他语无伦次的话里,他们终于明白,这个苦命的人由于摔了一跤或者由于巨大的痛苦已经疯了.对他怎么办?把他抛弃在这没有生命的冰原上?不.可是另一方面,他们又必须毫不迟疑地迅速赶到下一个贮藏点,要不然……从日记里看不出斯科特究竟打算怎么办.2月17日夜里1点钟,这位不幸的英国海军军士死去了.那一天他们刚刚走到“屠宰场营地”,重新找到了上个月屠宰的矮种马,第一次吃上比较丰盛的一餐. 现在只有四个人继续走路了,但灾难又降临到头上.下一个贮藏点带来的是新的痛苦和失望.储存在这里的煤油太少了,他们必须精打细算地使用这最为必需的用品燃料,他们必须尽量节省热能,而热能恰恰是他们防御严寒的惟一武器.冰冷的黑夜,周围是呼啸不停的暴风雪,他们胆怯地睁着眼睛不能入睡,他们几乎再也没有力气把毡鞋的底翻过来.但他们必须继续拖着身子往前走,他们中间的奥茨已经在用冻掉了脚趾的脚板行走.风刮得比任何时候都厉害.3月2日,他们到了下一个贮藏点,但再次使他们感到可怕的绝望:那里储存的燃料又是非常之少. 现在他们真是惊慌到了极点.从日记中,人们可以觉察到斯科特如何尽量掩饰着自己的恐惧,但从强制的镇静中还是一再迸发出绝望的厉叫:“再这样下去,是不行了”,或者“上帝保佑呀!我们再也忍受不住这种劳累了”,或者“我们的戏将要悲惨地结束”.最后,终于出现了可怕的自白:“惟愿上帝保佑我们吧!我们现在已很难期望人的帮助了.”不过,他们还是拖着疲惫的身子,咬紧牙关,绝望地继续向前走呀,走呀.奥茨越来越走不动了,越来越成为朋友们的负担,而不再是什么帮手.一天中午,气温达到零下40摄氏度,他们不得不放慢走路的速度,不幸的奥茨不仅感觉到,而且心里也明白,这样下去,他会给朋友们带来厄运,于是作好了最后的准备.他向负责科学研究的威尔逊要了十片吗啡,以便在必要时加快结束自己.他们陪着这个病人又艰难地走了一天路程.然后这个不幸的人自己要求他们将他留在睡袋里,把自己的命运和他们的命运分开来.但他们坚决拒绝了这个主意,尽管他们都清楚,这样做无疑会减轻大家的负担.于是病人只好用冻伤了的双腿踉踉跄跄地又走了若干公里,一直走到夜宿的营地.他和他们一起睡到第二天早晨.清早起来,他们朝外一看,外面是狂吼怒号的暴风雪. 奥茨突然站起身来,对朋友们说:“我要到外边去走走,可能要多呆一些时候.”其余的人不禁战栗起来.谁都知道,在这种天气下到外面去走一圈意味着什么.但是谁也不敢说一句阻拦他的话,也没有一个人敢伸出手去向他握别.他们大家只是怀着敬畏的心情感觉到:劳伦斯·奥茨这个英国皇家禁卫军的骑兵上尉正像一个英雄似的向死神走去. 现在只有三个疲惫、羸弱的人吃力地拖着自己的脚步,穿过那茫茫无际、像铁一般坚硬的冰雪荒原.他们疲倦已极,已不再抱任何希望,只是靠着迷迷糊糊的直觉支撑着身体,迈着蹒跚的步履.天气变得愈来愈可怕,每到一个贮藏点,迎接他们的是新的绝望,好像故意捉弄他们似的,只留下极少的煤油,即热能.3月21日,他们离下一个贮藏点只有20公里了.但暴风雪刮得异常凶猛,好像要人的性命似的,使他们无法离开帐篷.每天晚上他们都希望第二天能到达目的地,可是到了第二天,除了吃掉一天的口粮外,只能把希望寄托在第二个明天.他们的燃料已经告罄,而温度计却指在零下40摄氏度.任何希望都破灭了.他们现在只能在两种死法中间进行选择:是饿死还是冻死.四周是白茫茫的原始世界,三个人在小小的帐篷里同注定的死亡进行了八天的斗争.3月29日,他们知道再也不会有任何奇迹能拯救他们了,于是决定不再迈步向厄运走去,而是骄傲地在帐篷里等待死神的来临,不管还要忍受怎样的痛苦.他们爬进各自的睡袋,却始终没有向世界哀叹过一声自己最后遭遇到的种种苦难. 凶猛的暴风雪像狂人似的袭击着薄薄的帐篷,死神正在悄悄地走来,就在这样的时刻,斯科特海军上校回想起了与自己有关的一切.因为只有在这种从未被人声冲破过的极度寂静之中、他才会悲壮地意识到自己对祖国、对全人类的亲密情谊.但是在这白雪皑皑的荒漠上,只有心中的海市蜃楼,它召来那些由于爱情、忠诚和友谊曾经同他有过联系的各种人的形象,他给所有这些人留下了话.斯科特海军上校在他行将死去的时刻,用冻僵的手指给他所爱的一切人写了书信. 斯科特海军上校的日记一直记到他生命的最后一息,记到他的手指完全冻住,笔从僵硬的手中滑下来为止.他希望以后会有人在他的尸体旁发现这些能证明他和英国民族勇气的日记,正是这种希望使他能用超人的毅力把日记写到最后一刻.最后一篇日记是他用已经冻伤的手指哆哆嗦嗦写下的愿望:“请把这本日记送到我的妻子手中!”但他随后又悲伤地、坚决地划去了“我的妻子”这几个字,在它们上面补写了可怕的“我的遗孀”. 住在基地木板屋里的伙伴们等待了好几个星期,起初充满信心,接着有点忧虑,最后终于愈来愈不安.他们曾两次派出营救队去接应,但是恶劣的天气又把他们挡了回来.一直到南极的春天到来之际,10月29日,一支探险队才出发,至少要去找到那几位英雄的尸体.11月12日,他们到达那个帐篷,发现英雄们的尸体已冻僵在睡袋里,死去的斯科特还像亲兄弟似的搂着威尔逊.他们找到了那些书信和文件,并且为那几个悲惨死去的英雄们垒了一个石墓.在堆满白雪的墓顶上竖着一个简陋的黑色十字架. 在英国国家主教堂里,国王跪下来悼念这几位英雄. 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所有这些在一切时代都是最伟大的悲剧.
21 伟大的悲剧
课文研讨
一、整体把握
只要对南极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设立在南极南纬90°的科学实验站取名为阿蒙森—斯科特站.这是为了纪念人类历史上最早到达南极点的两名科学探险家——挪威人阿蒙森和英国人斯科特.1910年6月1日,斯科特带领探险队离开英国,前往南极.1911年10月,他们在新西兰的埃文斯角附近登陆,准备在当年12月至第二年的1月左右征服南极点.可是就在这时候,他们得到消息说,挪威人阿蒙森率领另外一支探险队正向南极进发,要“和他争夺第一个揭开冥顽的地球的秘密的荣誉”!于是,斯科特一行于11月1日匆忙出发,“去争取国家的荣誉”.经过一番激烈的竞争,结果是阿蒙森队捷足先登,于1911年12月14日到达南极,而斯科特队则于1912年1月18日才到达,比阿蒙森队晚了将近五个星期.最后,阿蒙森胜利而归,成功的旗帜永远飘扬在南极点上,而斯科特等五名冲击南极的英雄,因为南极寒冷天气的突然提前到来,饥寒交迫,体力不支,在返回的路上与严寒搏斗了两个多月,最后长眠在茫茫的冰雪之中.
研究南极探险史的科学家指出,阿蒙森的胜利和斯科特的失败,并非在于两者的计划周密与否,而在于前者凭借丰富的实践经验制订计划,后者则凭推理设想来制订计划.阿蒙森断定,人的体力和西伯利亚矮种马都无法抗御南极的严寒,惟有北极的爱斯基摩狗才能在极圈拉着雪橇前进,于是他用了20条膘肥体壮的狗胜利完成了去南极点的往返路程.而斯科特则主要用西伯利亚矮种马和少量的爱斯基摩狗,结果,狗跑掉了,矮种马冻死,使这支队伍过早地接受了严峻的挑战——在以后的时间里,他们只能靠人拉雪橇前进.这样前进的速度就大打折扣,遭受灭顶之灾也就成为必然了.但作者茨威格却对这些科学问题忽略不计,而是饱含感情地用文学的笔法,从人类征服自然的崇高悲壮精神的角度来写这一事件,读来令人感奋.
这篇传记是作者根据斯科特遗留下来的一些底片、电影胶卷、书信和遗书,发挥他天才的文学想像而写成的.因原作篇幅过长,选作课文时,删去了前面写斯科特一行的探险准备和出发去南极的部分,而主要保留了他们从南极绝望而归以至悲壮覆灭的部分.这是全文的主体部分,全文的主旨、斯科特的精神、精彩的语句,大多集中在这一部分.
学习这篇课文,要注意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1.理清故事情节.课文写的主要是斯科特探险队一行五人精疲力尽却又满怀希望奔向南极点,却悲哀地发现已经有人捷足先登,只好垂头丧气地踏上归途,最后一个个悲壮地死去.一方面,作者描写气候的恶劣,探险队与严寒的搏斗;另一方面,写探险队员牺牲的详情.先是被认为最身强力壮的埃文斯突然精神失常,在一天夜里死去.接着是奥茨为了不拖累同伴而独自走向暴风雪——像一个英雄似的走向了死神.最后,三个“疲惫、羸弱”之人爬进各自的睡袋,等待着死亡的到来,“却始终没有向世界哀叹过一声自己最后遭遇到的种种苦难”.把握了以上“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对课文的内容也就基本了解了.
2.关注令人难忘的细节.比如,历尽艰险到达极点,等待他们的却是占领者阿蒙森留下的国旗和信件,并要斯科特这个失败者为他完成的业绩作证,而斯科特居然接受了这项任务!再如,负责科学研究的威尔逊博士,在离死神只有寸步之遥的时候,仍坚持科学观察,并拖着16公斤的珍贵岩石样品!又如,不幸的奥茨先是要求给他十片吗啡,以图尽快结束自己,其他队员坚决拒绝了他的要求;第二天,他独自走向了帐篷外的茫茫风雪.而最后斯科特海军上校极其冷静地将日记记录到他生命的最后一息,直到他的手指完全冻僵,笔从手中滑下来为止.这样的情节,相信会感动所有的人!
3.把握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课文颂扬的是一种人类勇于探索的精神、为事业而献身的崇高精神和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作者所描绘的五个探险者,是英国的英雄,也是全人类的英雄,让所有人仰慕.字里行间可以看出,作者是倾注了他的全部感情来写这一场悲剧的,对英雄的赞叹溢于言表,有时作者直接站出来议论:
在阴森森的一片寂寞之中,始终只有这么几个人在行走,他们的英雄气概不能不令人钦佩.
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所有这些在一切时代都是最伟大的悲剧.
这些直截了当的议论,是作者行文时实在无法压制自己感情的表现,使人想起报告文学的表达手法.
二、问题研究
1.茨威格为何不给胜利者阿蒙森作传,却充满激情地为失败者斯科特书写这悲壮的一幕?
这可以从课文的最后两句话中找到答案:“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所有这些在一切时代都是最伟大的悲剧.”作为一位伟大的作家,茨威格想到的绝不主要是事业的成功者,而是许多历史事件背后给人精神上的震撼和启迪.按照这个价值标准,茨威格当然认为给斯科特作传会更有意义,会给人长久的思考.
2.斯科特和他的探险队员们表现出人类怎样的优秀品质?具体表现在课文的哪些地方?
诚信,有令人敬佩的绅士风度.斯科特一行在与阿蒙森的竞争中失败了,但他们勇于承认失败,并愿意“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作证,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如果将此事置于一个爱耍赖、不守信用的人面前,结果如何,可想而知.
坚毅,执著,为事业而献身的英雄气概.在删节部分,对斯科特的这一性格特点有充分的交代:
从照片上看,他的脸同成千上万的英国人一样,冷峻、刚毅.脸部没有表情,仿佛肌肉被内在的力量凝住了似的.青灰色的眼睛,闭得紧紧的嘴巴.面容上没有任何浪漫主义的线条和一丝轻松愉快的色彩,只看到他的意志和考虑世界实际的思想.
他出征到过印度,征服过许多星罗棋布的岛屿,他随同殖民者到过非洲,参加过无数次世界性的战役.但不论到哪里,他都是一副同样冷冰冰的、矜持的面孔,带着同样刚强的毅力和集体意识.
课文中,写他们想到自己所进行的探险是人类的不朽事业时,就有了超人的力量.事实上,没有对探险的执著、超人的力量和勇气,是不可能从事这项事业的.而当他们在归途中与死亡抗争,一个个倒毙时,没有一个孬种,都是响当当的汉子,活得明白,死得悲壮.
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探险需要团结协作精神,在关键的时刻为了保护同伴,有时要勇于献出自己的生命.这一点斯科特和他的队员都做到了.
无私的爱.斯科特在生命的最后一息,考虑的不是一己之利,心中惦记的始终是别人:朋友、同伴、妻小,还有他的祖国和人民.他最后的遗书不是为死后的沽名钓誉,而完全是爱的真情流露;信写得如此镇静,丝毫不像一个行将离世的人!斯科特是怀着一种热烈的爱而没有丝毫的恨离开了那个冰冷的世界.
3.斯科特一行探险的意义何在?
认识自然,挑战人类自我,实现生命的价值,给后人以精神的鼓舞.
练习说明
一、阅读课文,向同学复述这个故事,并说说其中的哪些细节最让你激动难忘.
设题意图有二,一是把握课文思想内容,练习口语表达;二是抓住课文精华,反复咀嚼,品味其中含义.
解题思路:可分小组,让同学相互复述故事,再各自推举一人到讲台前复述.不一定推举最活跃的、口才最好的同学,而是推举最需要锻炼的同学上台复述.课文中哪些是最令人激动难忘的细节,不同的学生也许有不同的答案,要让他们自己去找,并说出理由.
二、联系上下文,体味下列语句的含义,讨论括号里的问题.
1.对人类来说,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
(作者在这里要表达的是什么意思?你同意这种说法吗?)
2.挪威国旗耀武扬威、洋洋得意地在这被人类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
(国旗怎么会“耀武扬威”“洋洋得意”?这里表现出斯科特内心什么样的复杂感情?)
3.斯科特接受了这项任务,他要忠实地去完成这一最冷酷无情的职责: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作证,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
(斯科特为什么要接受这项为他人业绩作证的任务?他不接受不行吗?)
4.但是在这白雪皑皑的荒漠上,只有心中的海市蜃楼,它召来那些由于爱情、忠诚和友谊曾经同他有过联系的各种人的形象,他给所有这些人留下了话.
(联系上下文看,“内心中的海市蜃楼”是什么意思?作者为什么要这样比喻?)
5.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所有这些在一切时代都是最伟大的悲剧.
(这话表达的是什么意思?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设题意图是让学生关注课文中那些意味深长的语句,引导学生阅读一篇课文时要能抓住关键语句.
参考答案:
1.在这里,作者站在斯科特的角度,表达了角逐失败后的一种极度沮丧、悲哀的心情.但事实上作者本人并不这么认为,理由是,作者为斯科特这个失败者作传,本身就说明作者不同意“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的观点.
2.作者在这里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表达的是斯科特和伙伴的心情.此时,在痛苦万分的斯科特眼中,风中飘扬的挪威国旗就是他的对手,胜利者阿蒙森似乎站在那里耀武扬威、洋洋得意.这真是“以我观物,物皆著我之色彩”.
3.英国人普遍讲求绅士风度,主张诚实、守信,坦然面对成功和失败.这种文化传统熏陶下的斯科特,不能不接受这项为他人的业绩作证的任务.正因为他的这一行为,其人格才显得无比的高尚,赢得了人们的尊敬.
4.联系上下文看,“心中的海市蜃楼”是指斯科特在离开世界前心中回忆的美好的往事和他对遥远祖国、亲人和朋友的怀想,它们与现实的严酷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海市蜃楼是美好的,却是根本无法实现的.这样写更加突出了悲剧效果,给人心灵的冲击.
5.这两句话表达了作者对斯科特崇高的赞誉,意思是斯科特在与大自然的搏斗中虽然失败了,他的肉体倒下了,但是他的心灵经受了考验,变得无比的崇高.有价值的、美的毁灭当然是伟大的悲剧.这话在全文中可作为主旨句,起点题的作用.
三斯科特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在寒风凛冽的南极帐篷里,给英国公众写下了一封绝命书.下面摘录的是这封信的一部分.阅读后结合课文内容(有条件的,可以在课外查找有关斯科特的其他资料),写一篇阅读笔记.
(短文略)
设题意图是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探险家斯科特的崇高献身精神,加强课外语文活动,练习片段写作.
处理建议:有条件的,尽量让学生接触一些课外资料,或者教师发给一些阅读材料;没有条件的,可就在阅读课文和练习中所附材料基础上,写一点阅读笔记.
他给他的朋友写信.他谈到自己时非常谦逊,但谈到整个民族时却充满无比的自豪,他说,在这样的时刻,他为自己是这个民族的儿子——一个称得上儿子的人而感到欢欣鼓舞.他写道:“我不知道,我算不算是一个伟大的发现者.但是我们的结局将证明,我们民族还没有丧失那种勇敢精神和忍耐力量.”他在临死时还对朋友作了友好的表白,这是他在一生中由于男性的倔强而没有说出口的话.他在给他的最好的朋友的信中写道:“在我一生中,我还从未遇到过一个像您这样令我钦佩和爱戴的人,可是我却从未向您表示过,您的友谊对我来说意味着什么,因为您有许可以给我,而我却没有什么可以给您.”
他最后的也是最精彩的一封信是写给他的祖国的.他认为有必要说明,在这场争取英国荣誉的搏斗中他虽然失败了,但却无个人的过错.他一一列举了使他遭到失败的种种意外事件,同时用那种死者特有的无比悲怆的声音,恳切地呼吁所有的英国人不要抛弃他的遗属.他最后想到的仍然不是他的命运.他写的最后一句话讲的不是关于自己的死,而是关于活着的他人:“看在上帝面上,务请照顾我们的家人!”以下便是几页空白的信纸.
(摘自《夺取南极的斗争》,舒善昌译)
三、天上有星光(赵延)
斯蒂芬·茨威格因小说而名扬四海,我却热爱他写的传记.我们的心灵正日复一日地被沙尘包裹起来,变得坚硬结实,变得世俗功利,反省自心的空闲与心境是越来越少了.我怀着崇敬的目光看着茨威格,看他如何把人心最本原的东西捧出来托到高处,令它璀璨放光.原来人竟可以坚强如斯、无畏如斯、慷慨如斯、高贵如斯.中国的南禅有“明心见性,直指人心”之说,茨威格的传记也可称是直指人心了,当然,南禅是讲求不立文字的.
一向以来,我们的记忆中便只容得下成功者,有人说,历史便是为他们而写的,纵然偶尔有几个特例,如项羽、李自成,也是因为他们曾经威风八面风光无限过.中国有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