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描写鲁迅的作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29 00:07:30
有关描写鲁迅的作文
x}Yn+͒V 4쇋^F@Y8HJDdq˽̬,霿ao8ɪ2dU]* b1\]O?G-ݜ}!/?Ͽ/F]eSWUAw7s*G=u*j=yNkGU *՝vtUiKߪRJ[|϶u~>KOT{;:u.b$N8::S t%_mO?LCpc{5i-xֱVo6\}1ӫqҡak*wćۢt!m'uONkWƑaMFgИzֱ˿;qڛݍ [vhG84l?}a* yޜy_n C3Չw<ץ,aQw7ȵ?CCUJ4P4U\OuZ zMͳRK5)5ۜܒ!S-Ƀ$uOOecxTks|`?̧3uvO]5{rtw'FD㦷Fs߽x)=Q2޸}9?Z~bOA䶙%x!c*Uqqv#ս="T53zjȴdr',7^0{jOXO[^iN9M e/fzig̓ZG7h H,9R}mY˟W?3] w@_y{e}7_Wo`{wOjRł+w~XpDX?}CoiqDYmW?M/{B2YL򦬳y]mrF&EALf٩dXլGKO"MM( Lv}k3 ^{ u&A@̀=H\uzmkHOz1wZ/cGMX6H^eWC4㏎U23Q +7C ]%y;)H;z }]`%h93fy&:/^%zj <%$D<)?9i'3Tok,m Hc\ۻrY.\UiEW` %@vbj9tG,ʅ΄nb+~Yf>,PwOE%{Cfk.zVӎ˘?"•GLe .*=Iys?SWΙVF5ERD-xhTvץIC ܥ{aa{pm촩Q ñб~ם%;ӱaB:BPK/OPk tNg%uy[D¸w'l0 #b1fqqSdA뎶 tyC/A2/vVj =49MqLe:"F*2qad9ļ3)4Q|p oYSޘiHzK8;pR=켗~.&?D+e~([y+A$qN[^e&;6C|x+ִZ1w]JT84nr P/:H11hHUjxB찳w};kUD`)A?R ~nGge \e ս -E{& XWD#Ҳ.Iݔ /W8)Rg*",r(^.`Iw%v_2kt!Ү ?i<!0!uNj!VJŹP%L2&fvIťU4;Y+#vow9ef0)r G샔YJ~(IH8eQ5f3bQ'OG<J,cS8Hdܠrz'HbG9GVme׌\pQ@<@1Jo 蟀O+U߀O}35a K -AX~K o='&)7-@ bKFm^gi}KY^ P}8:٫X&x#KQ`?^?`6{M],{> U5=,~1:_XxqOۢ;jBZhP/6b/?vmhg;Əc?6)XU2 U>3cO^=̟. 6%yPV tGfFyru1%#5D#0F1IbƗHeD MkNhqkvfWEA*bs10u\Cdh@@ ЇRP$13_6,̒ HyIMmdgMH72O!aϺi 'dw/"V/eнT GየM\bc&G%`H"IJ9@ 7KJh.$5$ԃ7" !tt;]\ AJ0Iob(F) Eޖ86gN&cW;ix)뵌?FLH|MKjN"!c+#'}I↼ BXĭvۯiG$,9̆V 0#)Ԁ?N/MU?07. q<{G(NjPfoNEG(:EQH)̣=R`Gc"Prªx&N? Ug3E&aI>)3-t^x]:'`.]RPb{9mV!mАl΀84b^HCqFx5k83B7Dxs%7e뱜WR)^E(dӱv߁z,`^KY dhQDD~u#c<:޶g>$6f r8Z] @auðJ@b}QFUbipJ!t3^K AZ˦ʱo.@)AO.OA# ؟kЊل0za?ωj%΢N)]1%<r2쏳v$$EULw&{$aK\sH27S''Us}s/|K|xww.K ;[˂ۭ%PJ#X=&2V!U1f޹Q֥ooqu7;NJQ}/`#Gc*)_[S~|*Z184I>1D#ߖ$LyZlmD;ઔ%M&icZFD9OͿ@"jEj'->Se(:Cp"08z7AL\ ke|ƃ,|(h|;mJ"wKy8"o&exg׈Kp%H4B0ի=U-IXڍ_ ͕ QZ+.e11\ќ&K&%&')`cDQ*%d %9ih]Nj*x$;QZvKj}S;SU% K`ȓ q";CPA?s.@*`87<1E#"G~r,T]砓MZ؉c>0^ԵCS?h^09GM0Fͫ=(6#!?k ʍ jOE|~]G˗ '@'Z e0!T ;o4;ÙddaEJ]|`mDq'@ZRl88ɢi,!61| cfpd-`Y___epBH@ ~&г GBFF䰧v+]7N˯ު 8'̌4KLrJ!*$}cn'񌜯! !p+n.؅eY9F!8>KP<j~zD4} hbF6V.ݢ֖&ڒ MԀ#鈆d Ize֐A (ay8SɄ\!VEͣч>q,^W'^vj\?ubYDHԋeѮI|8c)s$pl6D8[P)}i [p1BqٴD5<$o 6HL02U1aaD @?ζrψLS!"d'a k-nQ޽@JWlr&j0kE4K3C!ȥv^059̹8P`$fJI\!/bkb!#u~wl zG# F`~Fn2*/DoAٴsAZ473@PoWYQ8xӴIQ5Q_JQ;a%Vˆ51ԇHJRSA3I2/ jUnP-آd+֙]HxMcZQz).? _J K<#A63FN"M5;O 2 +::fx^]?  (tN gOi߆nZzG'dѶ(s4_˦Qf)QLϾlQsmcF= N4DPt8fjכ蛸}LJ#)@zDK4J+ DK9 GјԵOcoA?ّ~{ sE)E}}GI u[, Nw띜%{BЫ8n|L}d?F 1An%Mʅ͟qƉh[ bEvmD߈ (r&d4B.jܶ9'9E|x9?m9Du@NbzW\t'^#Jz#%<! 5YttICgS/A޻NU^yq{/1n$ J^Bva=:;F@ p!:v޸>`WϜ̐-k1YOUӾ=QO ^bbji)9  ȰAb;p,F sUHe'A^",㬗e8"':d.oIњt[%e)M&OqdȑrP@؀@. ճv Ti 9 e:ڣ$D>WHܡ{٣~7,II4ӆ)5 e"g&r"AU󒞥?QS)5ޜ7=v?NJVfI!92ʎMs64E8rlWٴ Y䔨K#P:͍i$r ီЫe( lԐOG#"&,< V |P;>Oe3QգcYI_Q֬5Ѧ|r߈M X >8h87Q^ptW8Z T.kZ4l:]Z*pD974GS͒t?zaLйA\ -|6`\q,r?7dћx~(o\ H&GA?%4uzο1 6$]OdkgzE e!o/hY]7nҙ#rDHn'&AccN7$껚A"H&#ď"OUF\ 6 RKc1 5j{|tyɃ*l̆q8h-7DNH٦wĕ!QM++X#,+*-L4|;Ua$>M ”6]0׸9_`sJFEkZrQ&h\.:.`{mvvEy%<֔p 1\j<_8 DeHg;5qXAJ9"D0<R0.FEI[UŹ `o$X9ź5b*7L0*hq# b5C`NV6Uy+hKTx}4ks(vף89]sPO"9% 㶋1|OmB NO!(\t):M,* 3ԤނZ^:Yyir h+Q){UDkQZj Y$,;iؤq,_R6mlIp#)IqKzM.`"i1aN oc5 ` }GVJ gØzzokwKt!\Sh&ALNˁYg Gm1fCg; F?6*LAaNٵH&+pZUf+C/ȩ]D6uvEիY_~ ;Q`xn+'a8ʿ`o M68g:i \gC挋9meLںϼ_K.tYq_Oq<f \]9ɜL7Rwe} +ٔLGG R 2ZtUD-7HK ̍ GBNmz_U K)msIT@>3O̊Xǁ Έ^P"8i30`) @߱S$sy *Z8&$G@3wW}tdoHȁw[f9 yFy^J*\q"Gt LpPFkLyt;&=t&=PHFwR75JK`9qK 3?tAZgg0ٔ̀y[͆$4=OzNP茠pfVLJY~D~drC ?RN| n&|F BW3FF{WUR*݆;{q4g ZJ/.h)8D1<(EviE`]jo 5v?iQ>8^m9TL#7N2camɅd:;?m\۽Ȃ>jr|٭vM!0Ү5F%_4T2Υ!sj3=Qm~Ǡ sm|3xɋgs^}/6u5؞Xbɕ8gkw>Ph=HMT"zK$ 6lO,.Wd10kx22糍7̙̲䓔4fiHQ~>)L1z;9jjL#7+-C/Kǩ4̗$J:ӔR86qOh^ /̍q࣋@CD0 : vW*)Y[o[<-:0|,4s&̢ɺqJ'BGN jsGxড{s s`a_CQ_qU_;k؀0[ *R~· Э<fs}mrUX-:'q6P{{O(G4R]OHy}=UPZN

有关描写鲁迅的作文
有关描写鲁迅的作文

有关描写鲁迅的作文
这是你要找的

哈 是叫作文吧 你随便抄几段吧
伴随着鲁迅先生的作品,一同凝望逝去的历史,解读上个世纪中国最忧患的灵魂,同时在成长中,不断剖析自我个体的生命存在,这已是我们见证深刻的必修课,而且势必仍将持续下去,成为我们灵魂深处不可磨灭的永恒。有人说:鲁迅是一个难以表述的存在,走进他的内心深处,是相当困难的,鲁迅思想的深刻性和复杂性,使得后人在接近的时候,常常会陷入表述的尴尬。但对于我们而言,从学者抑...

全部展开

哈 是叫作文吧 你随便抄几段吧
伴随着鲁迅先生的作品,一同凝望逝去的历史,解读上个世纪中国最忧患的灵魂,同时在成长中,不断剖析自我个体的生命存在,这已是我们见证深刻的必修课,而且势必仍将持续下去,成为我们灵魂深处不可磨灭的永恒。有人说:鲁迅是一个难以表述的存在,走进他的内心深处,是相当困难的,鲁迅思想的深刻性和复杂性,使得后人在接近的时候,常常会陷入表述的尴尬。但对于我们而言,从学者抑或评论家的角度去品味、体会,实在是被置入另一种无地的尴尬中,我只能记下那些在我的成长中慢慢风化却又自信弥坚的感想,来告慰先生的伟大,以及见证一些……
田园牧歌中的现实主义者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最早时读到的先生的作品,幽默、诙谐、妙趣横生,那菜畦、石井栏、皂荚树、桑葚、黄蜂、叫天子以及人形的何首乌,还有长妈妈讲的有关赤练蛇、美女蛇的故事,都曾引起儿时最远最深的遐想,田园牧歌式的生活恰似那时的心境。文章天成,如同园中的草木,枝叶繁茂,尽皆奇花异草,随手摘取。这种以孩童的眼光来观察事物,使之形成一种张力,令人目不暇接。《故乡》里的闰土是经常盼望突然来临的远客,带着故乡的趣事,捕鸟、拾贝壳、守西瓜地,以及如歌吟般的“一轮金黄的圆月”所照亮的美丽的世界。还有《社戏》,那么一群天真烂漫的孩子,兀自划了船去看戏,“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散发出来的清香”、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依稀见望的山庄,和咿咿呀呀地旦角的哼唱,归来时偷煮豆的欢晌,都成为我们回忆中的美景。
鲁迅以他特有的细腻的笔触为许多年后中国的孩子勾勒了一幅幅美轮美奂的童年图景,却以自我的孤独实践、审识了所谓的原乡情调,这种怀旧中隐藏的对现实的思考是更为深刻的历史使命感与生命剖析,这是我很久以后再读先生作品的体会,继而颠覆了置于一个时期和年龄的思想。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是之中少有的童话般的文字,也使之成为儿童教育中的经典读物。百草园中的草木鸟兽、三味书屋里的摇头晃脑,都以一种幽默的笔调来调节给人的目不暇接的紧张感,这些都在文末“这东西早已没有了罢”的感慨中结束,给人一种回忆的阶段性与模糊感,带着无法挽回的忧伤继续行走,在回望与现实中,反而更突显了生命存在悲哀,这种悲哀正是鲁迅思想中有关“中间物”的体现,他是一个“感得全人间世,而同时领会天国之极乐和地狱之大苦恼”的博大的诗人,不承认历史发展,社会形态,他拒绝了永恒,否定了历史社会生命的“凝固”与“不朽”,制造了空前的现实感与孤立姿态,这种“中间”的论调使对于百草园、三味书屋的回忆与现实产生一种巨大的隔膜,把人置于虚无的境界,推向绝望的极致。
《呐喊》小说之一《故乡》将虚构作者与现实结合,令人不得不怀疑作者与小说人物的统一性,浓郁、强烈的抒情性,使这首“还乡诗”塑造了童话般的抒情世界。在所谓的“离去——归来——再离去”的建构模式中,田园牧歌的情感也在闰土的一声”老爷”中彻底破灭,“我”的再次离去与闰土的离去是相互见证与背离的。鲁迅是真正透彻了解农民的心灵的作家,这种隐含在文字中的对农民个体生命意识的描写正是于悄无声息中洞穿,而这又是于平静中对现实的毁灭性的认识,在人们被乡村美丽深深打动的同时,不得不直视现实。《故乡》比起古典文学构筑的童话世界更富于现代性,它是描写无暇的童话世界中被毁灭的悲哀,他“描写现实世界与童年经历的分裂对立,表现在现实世界中童年的纯粹而美丽的童话般世界的崩坏与堕落,以及那个为‘一轮金黄的圆月’所照亮的想象世界的歌吟般的追寻”,实际上是引导人们的目光投入更深沉与痛苦的现实。乡村是没有陌生人的世界,与《祝福》、《社戏》中的“我”一样,鲁迅却正是从一个陌生人的视角来发现、观察“陌生化”的“故乡”的,它是对现实的一种永恒的拯救,关照现实对立的想象,以田园牧歌的笔调上位于这种自己身处其间却又终是孤独的陌生,极其高超的寄托了自己的现实主义精神。这种现实主义,不同于直接的白描,正是童话般的想象世界加深了现实的深重性。“幻景”与”现实”混沌一片,从“离乡”到“作怀乡梦”,“我现在的故事”始终在“心理的回乡”与“现实的回乡”所构成的张力中展开,而且必然是一个“幻景”与”现实”相互剥离的过程,剥离的痛苦与“金黄的圆月”相映成辉,是折射后更为苦痛的现实。
中学语文课本里的《社戏》并非原文的全部,而这种删节或许正引导和规定了更多的人对小说原作的理解,它在我们的记忆中展现的只是一幅精妙绝伦的江南小镇风物图,秀美的景致、豆麦的清香、淳朴的民俗以及一大群天真质朴的孩子,足以让人产生某种幻觉。但一联系前文“我”两次看京戏的情景,就完全不是一种印象了。戏院里“咚咚惶惶之灾”,由板凳“联想到私刑拷打的工具”,带着这些小说前半部分留下的奇特而沉重的印象来重读我们早已读熟的文章,不得不有新的感觉感受,新的发现及新的眼光。再回忆鲁迅写在赵庄的看戏,竟至于如此的烦闷,其意并不在“戏”或“看戏”本身,而是来折射自己内心的世界,通过这些“看戏”过程中不同寻常的感觉感受,使人体会到一种精神的扩张、霸占,对个体生命的挤兑、迫压使人产生甚至于生命的威胁感,实在是与后面的清闲不可比拟的。然而这种同现,正是产生了无法超越、剥离的负罪感与现实体验,以儿童视角描绘的鲁镇的田园牧歌的生活,在此时已消失殆尽,留下的,只是心中无尽的伤痕与莫名的惋惜,鲁迅同样是以陌生化的视角来建构整篇小说的,前面删节的部分是于现实中的陌生,无法融入现实的体验,而后面则是一直以一种腼腆的姿态来回报当地不同人的相同热情,同样没能沉于“故乡”中,于是鲁迅思想的“中间物”的意象跃然纸上,这种回望与展现都不能完成的中间性,是作品中的“我”与作者的再度结合,从而在更深沉次上体现了现实主义。
钱理群在剖析鲁迅的思想时曾指出鲁迅作为现实主义者,最根本的含义,在于他彻底地屏弃了一切关于绝对,关于至善至美,对于全面而无弊端,关于永恒的乌托邦的神话与幻觉世界,杜绝一切精神逃薮,只给人们留下唯一的选择——正视现实、人生的不完美、缺陷、速朽,并从这种正视中,杀出一条生路。对于故乡的回忆,无论是真实的散文的语言,抑或自叙式的小说笔调,鲁迅都带有原乡情调似的追述展示绝对澄澈的世界,这种童话般的生活作为永恒的乌托邦的幻觉于不真实中表现无法企及的现实的悲哀。陌生化的视角,不是简单的怀乡和描述,而是更突显了屹立于“故乡”中的外乡人形象,这种无家可归的绝望的苍凉,构成了鲁迅极其作品“荒凉感”的另一个侧面,那些田园牧歌实际上是现实的坟墓中葬送了现实,田园牧歌对于鲁迅自我只是回忆中爱的体验,却又背道而驰。鲁迅自己曾说“爱之转而畏惧于爱,最终逃避爱”,这些有关爱的回忆,造成一种距离感,可以使他摆脱爱的重压,更投入的反对现实。
“爱是奢侈品,在这样的人间”,先生正是于这样的彷徨的无地中以最深刻忧患的灵魂建构起一座丰碑,在田园牧歌中践行现实主义。
绝望与希望中的启蒙者
很久以前读《伤逝》,读鲁迅,不懂。记忆中只有子君走过紫藤棚与涓生谈易卜生、谈泰戈尔的风景,子君瞥见雪莱半身像的羞涩,还为着子君的死可惜,我抄了林徽因的《别丢掉》:“别丢掉/这一把过往的热情/现在流水似的/轻轻/在幽冷的山泉底/在黑夜,在松林/叹息似的渺茫/你仍要保存那真/一样是隔山灯火/满天的星/只使人不见/梦似的挂起/你向黑夜要回/那一句话——/你仍得相信/山谷中留者/有那回音”,以此来祭奠子君,祭奠那些为了爱奋力拍翅飞出围城却又在无可奈何中走向坟墓的女子。《伤逝》是先生少有的温情之作,之中寄寓的,有关于爱的回忆,有对封建社会的现实性的反抗,更存在的是先驱者无法回避的历史命运。子君的无畏的“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代表着众多蒙受西方浪漫主义思潮影响的年青人,在才子佳人梦的破灭中,对于封建的叛逃只能留下一声叹息。这之中,有鲁迅对个体生命存在与社会历史群体关系的探讨,深入触痛的,更是于绝望与希望中他都无法忘怀的启蒙,个性主义与人道主义交织中斗争的空白,留给他只一点罅隙去品位再一次的孤独。
《伤逝》作于五四落潮时期,正如鲁迅在显示中所体会的各样人生情态,高升的高升,沉沦的沉沦,这些个体所表达的都是先驱者对于寂寞中选择的不同的历史命运。子君的夭折、涓生的悔恨是突破封建束缚后自我选择的结果,它具有不可回避性,这不仅来自五四偏执错误的启蒙思想,更有对自我认识的绝望与希望的模糊体验。《伤逝》是以涓生手记的形式把握的,其中对会馆的败壁、吉兆胡同生活的描写都带有回忆的性质,而这种回忆,终于没能落入乌托邦神话的幻想,最后还是回到现实,重新面对新的痛苦与寂寞,咬着牙关选择了历史。子君和涓生对自我个体解放中蕴涵的有鲁迅前期的浪漫主义和个性主义的思想,他的以“个人”为本位的个性主义思想与封建传统思想以封建“社会”为本位的思想构成了尖锐的对立,在揭露封建思想对个人生存权利的漠视和对思想的摧毁中,鲁迅把西方浪漫主义的某些观点也寄托在这里。子君和涓生一起读泰戈尔、雪莱的诗,一同散步,探讨未来,于无畏中将自我从封建牢笼的束缚中释放出来,实现了自我的启蒙,在这之后的一段时间,是徘徊在希望边缘中渐而升起的绝望,这种绝望来自于未知前路的迷茫。等待的面前面对的是现实的危机,经济的拮据、家人朋友的不理解都使子君与涓生对这种生活产生怀疑,于是一个开始沉溺于与官太太的勾心斗角中,一个开始在内心中反思现实,这种背道具有历史性的选择意义,个性解放后面对的问题是如何与整个社会历史相结合、相协调,而这种结合与协调又不至于丧失自我。这之中,鲁迅提出的,是个性主义与人道主义的关系问题。对个性启蒙的怀疑已不只是一个单纯的体验,更升华为对人的自觉的怀疑。人的独立品格、人的自由自觉都应是与人相协发展的。
当鲁迅着力于个体生命体验时,他感到的是极大的孤独,这种孤独,在《伤逝》中的体现,不仅有世人对涓生和子君的不理解,更有他们之间的无法沟通,于是个性主义在此沦落为对于“启蒙梦”的深刻怀疑与绝望,这种深层意识与潜在心理使得温情的文字背后浮现的是更为深刻的思考。个性精神的解放,脱离了变革社会制度的斗争,是无法得到结果的,然而鲁迅又从根本上否定了为了“爱”而牺牲个人意志和个性的人道主义,涓生也说“爱必须有所附丽”,而这种“附丽”不仅来自对现实生活的经济需求,更应有双方自我生命存在的把握,这种希望似乎又于一瞬中陷入虚妄中,悲剧主人公自身本就是与周围环境相对的,个性主义与人道主义在鲁迅看来是无法调和的,在这种绝望与希望的交织中,鲁迅认为应使其并存对立,择其能用者而用之,爱则爱之深,恨则恨之切,鲁迅不是“泛爱众”,提倡“人皆兄弟”的人道主义,他也不是纯粹浪漫的个性主义者,他既否定脱离开个性主义的的人道主义,也否定脱离人道主义的个性主义。正是在个性主义与人道主义相交织的此消彼长中,鲁迅在绝望与希望的中间,依然孜孜不倦的实现着对自我与社会的启蒙。子君的夭折、涓生的悔恨,在现在看来,也是启蒙者们不可回避的历史命运的选择,具有必然的孤立性与矛盾性。
作为处于绝望与希望之间的启蒙者,鲁迅也咬着牙关选择了历史,他从来不否定或掩饰自身思想的矛盾与破碎,将慈爱与悲怆互为表里,使“爱”与“死”成为对立永恒的存在,又一次把自我放进了历史的荒原中,孤独的承担启蒙的责任。《头发的故事》中N先生的愤激,《孤独者》里魏连殳的痛苦以及《在酒楼上》吕纬甫的感喟,都表现出先驱者对社会历史的背离与逆转,但这种背离又并非完全的复归,这种陷入极端孤立的状态中的先驱者,面对这种寂寞,或在绝望中死亡,或于希望中沉沦,辩不清真正的方向。这种深刻的历史使命感,在鲁迅一直默默进行的启蒙工作中,是由自我来背负的,这种孤独与寂寞之于绝望与希望,是置于之中的艰难。他曾在《<呐喊>自序》中提到:“我在年青时候也曾做过许多梦,后来大半忘却了,但自己也不以为可惜。所谓回忆者,虽然可以使人欢欣,有时也不免使人寂寞,使精神的丝缕还牵着已逝的寂寞的时光”,历史给予先驱者的馈赠,全由自我一力承担。
“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先生拒绝了完美与圆满,对于历史的发展,社会的变更、人生道路的极境,他都抱有怀疑,他同时拒绝了个性与人道的调和,在更深沉的痛苦与孤独中践行自我与社会的启蒙,于绝望与希望中实现真理的探索。“斯失子与之德,而留者为空无”。
黑暗灵魂的舞者
很简单的一个故事,最初读起只是语言晦涩颇有些古怪的神话,眉间尺与楚王还有“黑的人”的头之战,以及那些咿咿呀呀奇奇怪怪的歌,平添了许多奇异的幻彩。为父复仇而死的传说在中国是不少见的,被冠以忠孝的名义后终沉溺于历史的洪流中,不复听说。而《铸剑》似乎倾注了鲁迅先生极大的心血,最终也不辜期望成为先生探寻人类灵魂、反思人性、守望孤独的代表之作,其极具先锋的艺术内涵仍恩泽此后的众多作家。
简单的子为父复仇的故事随着“黑的人”的出现逐步步入复杂的旋涡中。鲁迅花大笔墨写了眉间尺的优柔寡断,这就决定了复仇于他是一件不可完成的任务,在现实世界的这种两难境地与复仇命运的必然性里,就决定了宴之敖出场的顺理成章,他的种种神秘性,把人引入另一种复仇的境地,即指向全人类生命个体的灵魂深处的自我复仇。再来看看楚王,残忍、无道的代表,但他也曾摆脱现实的两难,铸莫邪剑,为的是消除戾气,增加的却是新一轮的杀戮有复仇。这种荒诞性的叙述,是通过细腻的笔法表现的,莫邪剑的诞生、充满血腥的头与头式的复仇,神秘而古怪的楚歌,都另人不得不把目光投向这个奇怪个黑衣人,他的言谈、举止都带有对于世俗的生死、个人肉体摈弃与冷酷的决绝,鲁迅在他身上贯注了他“理想的人性”,“你的就是我的,他也就是我”,万物在他身上都能找到痕迹,然而终也抓不住。他的冷酷与神秘在作品的荒诞叙述中只能置于理念的范畴,这实质上是顿入虚无的表现,对于人性的关注与探讨一直是鲁迅思想的重点,也使之成为他最具先锋性价值的内涵。
人类个体的灵魂自我必定如《铸剑》里的眉间尺与楚王,存在着两个极端,爱与恨、善良与邪恶、光明与黑暗,然而这极端也终是无法调和的,复仇的必然性带有古希腊神话的命运悲剧性,而人物性格又使之具有莎士比亚戏剧式的性格悲剧,双重式的复仇使人的关注更深沉的投入自我的体验中,灵魂的两极,存在于同一生命个体,也必然会有斗争,人类就是在这种自我复仇中不断成长与继续生活着的。鲁迅把关注投入到整个人类灵魂的最深处,通过一种荒诞性的叙事纬语,展示了人存在的理念世界,是极具现代性与先锋意义的。同时这种对自我的复仇、对存在理念世界的把握,又是通过绝对的神化将其置入一种虚无的境界来把握的,这就更深入了鲁迅自我的一种虚无主义精神。宴之敖说:“仗义、同情,那些东西,先前曾经干净过,现在却成了放鬼债的资本。我的心里全没有你们所谓的那些,我只不过要给你复仇”,《铸剑》在这里提出的超目的性的现实主义,正如康德所说:“在此岸的社会中,任何行善的目的,都不是纯粹,而纯粹的动机是来自彼岸的承诺”,他认为有限的生命个体不可能认识无限的世界,对“复仇”崇高赶的认同是来自此岸与彼岸间不可能建立的桥梁,这样就给复仇打上了虚无主义的旗帜,自我的复仇来自虚无的认识,而虚无主义也正是源自对自我灵魂拷问,这种非凡的自我否定精神和殉道意识,是鲁迅比之同代人对自我在社会形态与文化形态的地位的更深刻的认识,他所阐述的这种虚无与孤独的荒原感不是一个阶级一个时代的,而是整个人类从古自今的悲哀。
这种虚无主义不仅在《铸剑》里表现突出,在鲁迅最具代表性的散文诗集《野草》中也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影的告别》中的影显示了三种本质特征,其中对自身本质的反省和怀疑都表明了来自人内心深处的恐慌与荒诞。主人公自我与社会和个人存在之间的逻辑两难框架,是此岸不得通向彼岸的虚无,而对于“无间”的复仇也在他的其他作品中有深刻体现,《孤独者》里的魏连殳的复仇是以自我毁灭与扭曲为代价的,《野草》中《复仇》与《复仇之二》中充斥着荒诞感,也必会受到一番灵魂与心灵的挣扎。在追求世俗完美的过程中,最大的敌人应是来自自我,在理念上的声讨,于现实是虚无的,但鲁迅正是以这对自我的深刻复仇及虚无的剖析,创造了那个时代不应有的伟大认识。复仇与虚无带给他的,是更为绝对的孤独。
“他曾把自己看作由中世纪走向现代文明的‘过客’,看成具有使命感的中间人物”,“他努力把自己从异己的环境中解放出来,使自己不再类属于非人道的意志王国,而是具有自由意识与善良意志的独立的主体”,这种具有历史使命感的意识使先生创造了非同一般的艺术成就,同时他将自己置于更为黑暗、孤独的世界里,在自我的虚无与复仇中寻找光明。
残雪说:艺术,就是黑暗灵魂的舞蹈。从复仇到虚无,鲁迅先生揭示了整个人类灵魂的存在状态,具有深刻的内涵与哲理,这种对人性的孤独者的守望,恰似黑暗里的一首舞曲,在痛苦中将艺术留给后人。
那些关于爱与恨,黑暗与光明、艺术与人生的思想随着我们的阅历渐渐成熟、改变,在少时读鲁迅先生,那是一首略带忧伤的儿歌,淳美中却又另带别质;很久前读先生,那时一首激进高昂的爱国歌曲深沉却又另蕴他意;现在读先生,是一幕幕轮番上演的对心灵与现实拷问的话剧,痛苦而又深涵哲意,就仿佛是广袤的沙漠里野草的鸣动,华美的叶片落尽,生命的成色才依稀可见,而我只能在此写下此刻的认识与见解,或许短暂,或许肤浅,但正如先生对历史承担的决绝,虚无中也自有那一份真意。

收起

故乡 阿Q正传......

我心中的鲁迅
我不敢说自己读懂了鲁迅,但我是个喜欢甚至崇拜鲁迅的男孩。
有人说如果不是因为考试等必需因素,没有人会将鲁迅的杂文读上四五遍,可我已经记不清读过多少遍了,至今还在读着,而且必将永远地读下去。每次阅读,总有感悟,我不知道我读懂了多少,只知道我一次比一次懂得多,每次,都有一种酣畅淋漓的感觉。不是矫情,不是做作,而是真的和鲁迅,我眼中最伟大的作者交流。
...

全部展开

我心中的鲁迅
我不敢说自己读懂了鲁迅,但我是个喜欢甚至崇拜鲁迅的男孩。
有人说如果不是因为考试等必需因素,没有人会将鲁迅的杂文读上四五遍,可我已经记不清读过多少遍了,至今还在读着,而且必将永远地读下去。每次阅读,总有感悟,我不知道我读懂了多少,只知道我一次比一次懂得多,每次,都有一种酣畅淋漓的感觉。不是矫情,不是做作,而是真的和鲁迅,我眼中最伟大的作者交流。
我懂得越多,就越知道他的伟大。有人居然说,他是靠骂街出名的,我觉得这是对鲁迅最大的侮辱。有人看林语堂,看余秋雨,看张爱玲,不愿看鲁迅,说是讨厌那种压抑的气氛,那种积血的悲哀。记得丰子恺有幅漫画,名字叫“一肩担尽古今愁”,我总觉得,那就好像鲁迅,也只有鲁迅,才配得上这样的名字。鲁迅是一座凝聚的大山,他托起的是民族,而不是个人的名利,或是写作的乐趣。
鲁迅的生命,消耗在不停的斗争中,和刽子手斗,和帮凶斗,和伪君子斗,和御用文人斗。鲁迅好像并没有为自己活着,这是种伟大,是一种至今还没有任何人可以比拟的伟大。
从鲁迅的风格来看,鲁迅的杂文短小,精悍,却切中要害,每次都让那些拼命掩饰的面具无情地滑落。鲁迅不讲任何情面,只要是对人们有害的,他决不会放过。哪怕是他以前的好友,这一点,正是他人格的伟大。现在的作者,有几个敢直言不讳而不怕得罪人的?他们就算是不得已批评人,也只会不痛不痒地说几句,然后赔尽小心。
我佩服鲁迅,崇拜鲁迅。而如今,却有人忘记了鲁迅,我深深地忧虑!
我心目中的鲁迅先生
伟大——这就是我对鲁迅先生的第一印象。他“俯首甘为孺子牛”日夜为改变民族的命运而忙碌着。身体瘦弱的他却是文学上的巨人。鲁迅先生幽默,且不乏亲切。他憎恨黑暗如魔鬼,而且处处为他人着想,淡化自己。在我看来,他是平凡而伟大的人!
鲁迅先生逝世的时候,终年才55岁,却写出了无数经久不衰的书:《阿Q正传》、《狂人日记》、《彷徨》、《坟》等作品广为流传。但被世人所敬仰的鲁迅先生却总觉得自己做得还不够。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鲁迅先生的房间必定是最“热闹”的时候,他正演奏着“文字交响曲”希望这一首首动听的曲子能唤醒麻木不仁的中国人。
鲁迅先生在日本学医时,意识到中国人“中国人的病不在身体上,而是在心理上。”于是他决定拿起笔,通过自己的文章来呼吁所有的中国人,所以有的人说:“鲁迅先生的笔是同黑暗作斗争最厉害的武器。”
人们把鲁迅先生誉为“民族魂”,原因是鲁迅先生或者是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他给人民当牛做马,却毫不骄傲,更不曾骑在人民的头上高呼:“啊!我多么的伟大!”所以,群众们把他举得很高,很高。鲁迅先生从不突出自己的地位,卖弄自己的知识。他只是默默地接受人们给他的荣誉和赞赏。
就像鲁迅先生所说的:“有一分热,发一分光。”鲁迅先生,鲁迅先生的文章永远是中国历史上最璀璨耀眼的光芒。
我心目中的鲁迅
一个用一枝笔就能使他的敌人坐立不安胆颤心惊的人,一个为了唤醒中华民族而冲锋在文艺界最前线的人,一个死后棺木上盖着写有民族魂三个大字的旗帜的人,一个至今还能有力地震撼着中国文坛的人。在当代的中国,读过书的人没几个是没有拜读过他的文章。从《狂人日记》到《因太炎先生而想起的而三事》,18年的笔耕不辍,为数众多的杂文、小说、散文和诗歌,他为中华民族留下了不朽的文化遗产,也在他的读者和拥护者的心中留下了冷峻尖刻而又犀利的形象。
还记得,那个出生在富贵之家却喜欢在花园玩耍的孩童,那个为了提醒自己不要迟到而在桌子上刻了个“早”字的孩子,那个为了日趋破败的家庭的生计踮起脚尖在当铺柜台前喊着“当当”的少年,还记得那个为了提高国人身体素质而流日学医的热血青年,那个为了疗救国人麻木的精神而弃医学文的25岁的青年,那个为来访的青年拿靴子去补的“进化论”信奉者。
还记得,鲁迅先生在收到母亲生病的信息后急急忙忙地赶回家乡,却发现这一切只是一个让他回家成亲的骗局,可是他发现真相之后并没有拂袖而去,反而平静地行礼、拜堂,在形式上娶了那个未曾谋面的女子,成全了年迈的母亲要“送给她自己的一份礼物”的愿望。也许有人说,鲁迅对朱安女士太无情了,可是,这一场嫁娶不是任何人的错,只是那个时代的错误,而从那以后,鲁迅却负担起了这个他并无一丝爱意从未有过肌肤之亲的女子的生活费用,直到他离开这个世界,他真正意义上的妻子又承接下了这个责任。
还记得,北京八道湾的那方宅院,那里曾经住着中国文坛上的两个名人,那里的一砖一石、一草一木,都曾见证了那份融融的家庭乐,那份浓浓的兄弟情。虽然后来羽田信子——周作人的来自日本的妻子一手扰乱了这份平静,但是周氏兄弟相互之间的源于血缘的那种了解和默契,那种埋藏于内心深处的关切和怀想,却是任何人、任何事情也无法抹去的。
还记得,鸿雁上的称呼从“广平兄”,到“小刺猬”,到“小莲蓬”,到“乖姑”,我发现,在面对能进入自己心灵深处的人的时候,鲁迅先生也有一份童趣和稚气,然而我能感觉到更多的,是那份由淡而渐浓的爱意,和那两颗火热的互相温暖的心。从普通的师生,到关系融洽的笔友和朋友,再到相互爱慕的恋人,最后结成夫妇,鲁迅先生和许广平先生顶住了多少的压力,破除了多少的限制,这份艰难,足以证明了他们的爱情是何等的高尚和纯洁,是何等的深沉和坚定。
还记得,在上海那座普普通通的小房子里,有着一个白胖的小孩和一个慈爱的父亲,有一首自编的“小红象”童谣,有着一个和睦温馨的小家庭,有着天下人都能平等地拥有的亲情、爱情和天伦之乐。海婴是幸福的,不是因为他是文坛巨人鲁迅的儿子,而是因为他有一个非常爱他,又爱的得法的父亲,和有一个坚强勇敢的同样爱着他的母亲。这童年时期和少年时期得到的爱,已经使周海婴有了足以在他的一生中以鲁迅的儿子的身份生活的勇气和能力。
非常喜欢《两地书》,喜欢《鲁迅与我70年》,它们让我发现了,生活中的鲁迅,也有他温情的一面,他那冷峻的眼睛,也会放出柔和的光芒;他那紧抿的嘴角,也能弯成一个好看的弧度;他竹枝般的手指,也会轻轻抚摩爱儿的头顶;他那象匕首象投枪的笔触,也曾自称“小白象”,也曾写出“小刺猬”那样亲昵的称呼。鲁迅,在我心中已经不再是那尊冰冷的石像,更不是文坛上一位高高在上的神灵,他是一个和我们一样的有血有肉有感情的凡人,看着这两本书,有时候我竟会觉得鲁迅象我邻家的伯父那样亲切。他的作品我们不能忘,他的文采我们不能忘,他的贡献我们不能忘,但是,鲁迅同时也是一个儿子,一位兄长,一位丈夫,一位父亲,这一点,我们更不能忘。
诚然,在面对敌人的时候,鲁迅先生是一个勇敢的先锋者,是一个坚强的斗士,他的笔锋是尖利无比的,是匕首是投枪,他的文章一字字一句句地带着他对祖国的无限热爱和期望投掷而出,命中敌人的心脏。但是当他面对的是自己的母亲、兄弟、儿子,面对的是自己所爱的女子,面对的是站在同一阵线的战友的时候,他的文字是温和的、带着爱意的,他的话语是亲切的,他的表情是柔和的带着鼓励的。只有这样的鲁迅,才是一个完整的有感情的人,才是一个有着丰满健全人格的人。而我们,作为有自己独立见解的文学爱好者,要是能够跳出教科书的条条框框和方向性引导,用我们自己的眼光和角度来理解鲁迅,应该能够得出一些具有创造性和新颖性的观点和结论的。
不错吧?希望对你有帮助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