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朝国君姓氏 商朝国君姓氏夏商的国君姓氏是什么?夏商国君的事迹?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29 22:17:11
夏朝国君姓氏 商朝国君姓氏夏商的国君姓氏是什么?夏商国君的事迹?
x}rk[rݯܡ.^Ɋ*)B= :#A${t$H@DMO3/x}6ﻯTjҭ8nsgloL5[4冹;/xKxE錄'6_m6|o??G왟tWךݑ;ofEA)ܽK}Lcݲ} | ʘAf2n;^`c"i}3OygLۏf66!ZA?7I+h*]/ths}LeD /x/ٻ_}^ [~΂u2eO^v3E ƞfoݚʏ68jj呿Χڥl6`Is"Oz N?I|L l| QMe3ŊЈޚ Xnf >)+y ҾkJ`wi&=h4\.7UNz {ܻIޛL8fo%4'e?&v&.]d3v- ^k|z okU3 ^F^7m5nY6AC~q/ACﲹ]_Դ#nvbJ5© |#&3O^M.Ol_ a/ƦD<8"Me%hElE9(50.~cG_F f[;fZ_1A gB ph{Tlobg| 8Ur()ê"MxfAӽ؛Գ83 ^BR4dI3&r6Y.A_qEw| ؈ynfO_]Q'K9wr'V|~rFY.Uz,agl @R{/䮨0.0A A>fv B:#h"]=t]l@SmdPMPI4Ed*N tj_6˲a ʐSA"<]ߦqII-CC%b`W2x39whcПFͳ{Fn)eM&z@n:B<!9IWj>GAK f6 9&Y3W8e&߸ Ǣ lW]QU0 mҋ oӠ`t64Xb bw"IC\G!$ ptIM^x ,:p (>`T`9@kLױ+c2$Y4^/1G0cuG=(̓۟ӬcMS.2ʽ;_ x-xd __|_PVmэ@P  [m&q=6]* t,jbFeڬVf(DK jo Ōd&FjHm=m ^2A:Ι}ƻAa>Q?iͥabx4}뀭]oysni--C\$՛t1%yRDDz;79̠@g^7«~RM,x "Cb " &}jyŲL_!ex\&吰ǛLpW눰o= sQw!ybjYɈ)1΍q[+9̯axWuh\*P+upt^ݽ5#yJqq `] L6m{NgyW[E64, '/.Q[:ͤ\wE^nERjSW&@xs콫R"a]AU._TjhuE;nV`w xe׺B7L1F) /1>ӭl&OX.5&DYݴkKW.ExJ8QJ^k;*7*7i6k"{6{ʫ5pF2 }cg?ηg.' Nk%,Ol%\JMh{ n{ zE}r?߸~7Ԧ %S@Լ aފaʩ 9&? 3kA919(tɮW̺Q1aRY'tĨ"೓+.qvүG%K2 B)N^I{ܤ8`gכH"O#Vckۈj/~QRF0IvTWNqFLsNV@[iL/b ,5&s9 yK CkOc3a (@0:K ax=iwKqǤ@U0*橱5%7WVHͅ1Y+5LMk;ECKf_p1e56u-uy~;Ɋ51*[0({r݉L1ɒ vӉ՘UlAV2!)ܕ*2*C'L6m,\7ap͢*GrN6Wȥxy ,cUW :οB?E׿zy8Y`=ӼeƢ Vʢ#- g%ژUCucRjd*D9K rF}g?,=2C XD܅saY[Qy}*HsUƭ2$ X+ɤ{"Dm{Ux.*}mFt^'1wqf3)Eg4$MZJI 86xBX_jz'0%뒈ؔiLTn1^] Yg:Mb֩?5J0MV>P8gjzWvwdxe4f =.qF5H#$$q;s%{Xr(rZ("MyO x&S?;R3lRd*_U/Aa}d9̍1r@te˭NI=`t'.n wMG77߸7wwʿ5w&z" 6a'`h^BC<|hVK#_kIk:XA8 z0样ɪ{|Fk-?CuEJswqQb)3KEx+mg_մw;{A=8<d4eؽ vo~z'䮄%H37ܭЦuU}@J{YYU. uC3^+_w}ZWk)m' `SybۉF'v= =y`(2u 9j9P*"^]rG@_UrZmJguM#DX'aR~QRƔ#æJv!K0[O+e`V`XVl@e=V_ 4ǷdfSEb}uw7=MGfyB D6ij'vZg+Ӡ?v!>-dL]frbk+@E b/x}hPX$b/"mB{L϶Z"hyLҼ?$d#8-KCGh?NA=l|=·bO_x2WzS 6]t2UL6L^ % LvifBT\.m'i ~iC%6%Hf`K)LDyޙC Ddo{5[V|D @?z:C/GXg5[*vM9$TQCG/h؇bt6u;sz`A(υ5Li ^,B;i`Rko8^ lfݪʹdjjgf@pU >fhN?ɠp)鶁\UAg3@G8J^>0a1܀iPV-==#vӱ(fCJT5Lɇ>@|fB_`%@Lܰ Hla"&PfJC27pJ3Y Z3%d&@( w›b0 ᕤ@ >\n?Q7~RI?R8EJ[9(-[¬LDSD¬`]jn v7y -rҹp!y)1v>fJ15Y6KD@"oN?ro ʓ.^;>3P1xjJ'`%{uHqN*H3>rmW;"\|^ Ϗ#B>i 8HMtPCW5D0v-ŋEo__%`&%1.ks`k+.Qng."/Om<\w% A;rjI$=%nsY(Dlrh8@6Ks z= g@fI} 9Y$gگ)4p,Z~5nM53Ҋ+[L";½^I<'ل9H6IRQ:-Q5b܊qxS&@49Og46E5ȍUrq15(.:^r fb.>-%۽ܹѬɽ^BIUrqpa扺5^N"q2_+u&lTgQ|ZAs]P#N$vgGOBqoOhU^.D>XN&P%(J㈪/`1^./5 Ѿ߭pyԻsP$ Vq x Q@f+=-ƾ.@RSqe}"J,R1F:^WtX&'bl%bx vN V2ԒWظO1=U3ĩ3$*Z~j]TF7P ڢv*Dˉ*@5%}5X/)!S8:| y)u1`x8] 71K*1tr\x,rTE0 N $??g͋v)f7ق?LTtE3By7$n'^Z]O#$LƦ q.D|wtc_@0ӵ)Ig~MUYk;gwkj;:%](_X!l5]dT?<±x{0h=3Q}KY[%\9^4j58d6So]U&Дۄ1cA5_3GGf~}3{ _X.AʰWwE[1-npLSɚ̥py#?P D3py}0@;@VKaD^ƊnIq iPp#>]ل˻ Q69MM):YzOLYs1~zAF ^Y}AAwP64gcq`.K0 ٮ[?3(qAKeRRxCJ?4\%!.L-whKWb+@\i|b G#r: ]!S[9-T !ojޯҊ_O)'zk@ޣJq {jx* vPW8V)eYWt#XWQR&YQp%xrRLmƳ>LΩ{ghΠvRĔ4Ӗ\iPoTV,`RGX2BԸ44a?EYXAjj"FUbb .MA̴b얙hKZNi%ӥ`/NT3Wj3=zZ%=T$ܡoIy5&5@͎po !7ӈTEر̃Xջyhg*}~b&ĝU;ͤ-z~,Qۿ*%^LP,^uų9,ξDIOچ͖EO͖dIw)Rd#!]mY,v::Sr ^Mm~+9RrKC.8I Hi_wfV'N^Oڎ(RS1p.UfZ2@FДbN(T𹆪KCEg(H62@[=kԛuQ5ݻؔSqiY^C:t4Ҹlb E[')LhA w4uȜvDq3elj6\닚b#0RDh[%6XMg\ ;NmeC&@`# fIH볮1eCp'+SL=Hbp@XSCo5\'_ џ;.nj׻v5WZQ,08ͻwۥI-eOP9 j,=z{J,]Z}s%az+ )X7+ʠ׆}W_6 .4C@q`5[R%A!搟/a,nYd`r7b)΃MXi31S/t#!]s(G 6v;;W9~.Xq՟X Uï͕2_ 8>T;^x#X,"5^|,H:u]Lz&`OU TX(pʼn$"i:;]|jL0\0fe7ZˁX::x̊)o4(&ђ>JLݞ:aʟ9%x-,ðJDt;DHh*N:63DeYnAEo!.h0q PUheD Vz~䳻 S[#(O;dR +nYQFQYhUy(R2]k&6`7s&_> S,wR4܋BO꬙T]@(U,~)A^wN6wdUܧp :sx13f$lX#N{FD9FS<&YvM^Q@U,Y$R 5jr^e/(^(DZj44m-,4*r{poCԙehX5Y~{$:g_$*Өk>3J~ *֌F m$dNzרJGG&qC村KaG ; NuXF`?emVaIb*sdh4n;:L2[s; /jd?'X CMvp|Mե1: #<<*TI/B*EJ׷$Ō*K-ÉN8 -_5pjJ ; ?PYhZzFlfGL>Izjޅ&X~bH.+jX;NU2&Ob]VSc6A8cCʊ皹]}DzɂG6k;lS> "6~H'^ݹi;)fEbh މν[45)LPXnYr̽Lޔޜ`-V]_.P=* dHA @ J48\j.?5IEe{"#~0Oծ=Q7SH1&M)Bo؇Q@%Ikі!N0܌LR, fN`?&9eG뾒?L]}Dd؅&)r~R3Oݭ@NJx wh{apFO23)>i:ա5@,4:a=#;aÊ6}1}(Q`[ *;G@>R^cOj)uA\%]oAz^]϶c¡7~ږ%sVlQ.ąZYf4u$i12r!nJ!-iJg*ĩvZ$cZWy>,6iq.cem"WN&E ؤNH/T)aI4ϖ S,+G/1!镅8t.fy.S niMӌ_E>p|q1=@4 qO:sڗ$+|g"%rGDHH_+@d ~. 07fٕ'Pj|ihE\ R|E%>J7kJ\*L ? Vɕ`Qh̏߈剉HjGTOG*pm/P~Jdj͋+W@4Lp,V` 7?h Zزs&Gt,^ ~ 31oF՞eZZNGKI 7T0ȾHtWGT8(+FkGuhqm>ƚ~4}Ӄu:5Tt~{pU=~OUVM5H~ʋwhkG^cVߜ*.D/{~0}~{asfnb ,.+''g>Q"e~pxo|ڿɱmwMR9ɚNZ Ń=Űʮ[&EF \[<JЗB/)[.}4VQ/25}X >h1ӏ@7? ,d]jzq&i6[GɍږxKsRMm\d&Vc0/iQrՅm][cJ|Q%sڧ`<d09gSN]ҢYQXC3ߧBlG.^)Ȕr" a~[_Ud ޞ}RB\mjjbohQ+zbI&"lm>qb6㧡6I!%=\k{6?1] s:YN2 hû;:1if^/M\\[͗B㳆)/`v禽*X2zu`[SZ(Q{RO

夏朝国君姓氏 商朝国君姓氏夏商的国君姓氏是什么?夏商国君的事迹?
夏朝国君姓氏 商朝国君姓氏
夏商的国君姓氏是什么?
夏商国君的事迹?

夏朝国君姓氏 商朝国君姓氏夏商的国君姓氏是什么?夏商国君的事迹?
夏朝姓姒,属于有夏氏部落
商朝姓子,属于商部落
夏商国君的事迹很少,夏朝主要有大禹治水、启建立君主制、太康失国、少康中兴、夏桀亡国,商朝主要有商汤“革命”、河亶甲时期的衰败、盘庚迁都、武丁盛世、商纣亡国等

夏朝国君姓姒,商朝国君姓子

夏朝当然姓夏了,商朝姓商啊,夏朝我就知道一个夏桀,是一个暴君!!商朝就知道一个商纣,也是一个暴君!!!我在历史书上就学到这些,不好意思啊!!!可能帮不了你

传说商族是高辛氏的后裔,居黄河下游,有着悠久的历史。 舜时,商族出了一位杰出的军事首领——契。后来商人把他称作“玄王”,作为始祖,并编出了“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宅殷土茫茫”的颂歌来赞美他(《诗经·商颂·玄鸟》)。太康失国时,契的孙子相土开始向东方发展,《诗经》上说:“相土烈烈,海外有截”。到夏朝中期,契六世孙冥“勤其官而水死”(《国语·鲁语上》),商人“郊”祀之。冥子王亥“作服牛”,向河北发展。到...

全部展开

传说商族是高辛氏的后裔,居黄河下游,有着悠久的历史。 舜时,商族出了一位杰出的军事首领——契。后来商人把他称作“玄王”,作为始祖,并编出了“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宅殷土茫茫”的颂歌来赞美他(《诗经·商颂·玄鸟》)。太康失国时,契的孙子相土开始向东方发展,《诗经》上说:“相土烈烈,海外有截”。到夏朝中期,契六世孙冥“勤其官而水死”(《国语·鲁语上》),商人“郊”祀之。冥子王亥“作服牛”,向河北发展。到契第十四代孙汤时,商已成为东方一个比较强大的方国。《国语·周语下》说:“云王勤商,十有四世而兴”。
汤即天乙,姓氏为“子”,甲骨文称大乙,后世习惯上称之为成汤,是一位很有修养的商族首领,相传曾被囚于水牢。他在当选为首领后,看到夏王朝日益腐朽,夏的暴政已引起众叛亲离,便着手建立新的王朝。首先,以德立威,厉兵秣马,使临近部落纷纷归附。其次,翦除夏王朝方国葛(今河南宁陵县北)、韦(河南滑县东)、顾(山东鄄城东北)、昆吾(河南淮阳南), “十一征而无敌于天下”。最后,向夏王朝首都发起进攻。双方战于鸣条(河南封丘东),夏师败绩。灭夏后,汤回师亳邑,大会诸侯,正式建立了商王朝,定都于亳。
商汤立国后,汲取夏代灭亡的深刻教训,废除了夏桀时残酷压迫人民的暴政,采用了“宽以治民”的政策,使商王国内部的矛盾比较缓和,政治局面趋于稳定,国力也日益强盛起来。他对四周的许多国家进行了征伐,取得了一系列胜利。所以《孟子·滕文公下》]记有:汤“十一征而无敌于天下”。《诗·商颂·殷武》也有“昔有成汤,自彼氐羌,莫敢不来享,莫敢不来王”的记载,反映了商王朝在汤的统治下,已经成为强盛的国家。
商汤和左相以后,在处理政务、稳定政局、发展生产等方面,作出了不小的贡献。仲虺死后,伊尹在政坛上的作用尤其突出,成了商汤时期重要的辅佐,政坛的一位元老。
商汤死后,因其子太丁早死,由太丁之弟外丙继位;外丙死后,其弟中壬继位;中壬死后,又以太丁之子太甲继位,太甲乃商汤之长孙。据《史记·殷本纪》记载:“帝太甲即立三年,不明,暴虐,不遵汤法,乱德,于是伊尹放之于桐宫。”太甲居桐宫三年,悔过自责,伊尹迎回太甲而授之政。以后,太甲修德遵法,诸侯归服,百姓的生活比较安宁。这个故事,反映了伊尹为贯彻商汤的治国方略、使商王朝长治久安作出了不懈努力。这个故事流传久远,伊尹也获得了“大仁”、“大义”的美名。

收起

夏朝 (约公元前 2070至 约公元前 1600年)
公元前二十一世纪至公元前十六世纪,是中国第一个王朝——夏王朝时期。标志着中国若干万年的原始社会基本结束,数千年的阶级社会从此开始,它的诞生成为中华文明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夏朝总共传了十四代,十七个王,延续近五百年。(夏朝的世系年代无定说,此为一家之说)
夏禹治水有功,被禅位为天子,成为夏王朝的建立者。禹即帝位后,都于阳翟(音「...

全部展开

夏朝 (约公元前 2070至 约公元前 1600年)
公元前二十一世纪至公元前十六世纪,是中国第一个王朝——夏王朝时期。标志着中国若干万年的原始社会基本结束,数千年的阶级社会从此开始,它的诞生成为中华文明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夏朝总共传了十四代,十七个王,延续近五百年。(夏朝的世系年代无定说,此为一家之说)
夏禹治水有功,被禅位为天子,成为夏王朝的建立者。禹即帝位后,都于阳翟(音「敌」,今河南禹州市),又曾都安邑(今山西安逸)或平阳。他一再会合诸侯,并将中国分为九州(历来说法不一,有禹贡九州、尔雅九州、周礼九州等分别。一般乃指周礼九州,为扬、荆、豫、青、兖、雍、幽、冀、并),定贡赋的制度。
九黎,三苗的侵扰,是远古时代的严重边患。「少昊」、「颛顼」的时候,黎、苗等作乱,尧、舜曾征讨,至大禹时代才将之平服。从此,长江中游平定,黎、苗不再北侵。这是远古对抗南方部族的一长期的艰苦战争。
禹既治平水患,又征服黎苗,功业甚大,因此得到「大禹」的尊称。大禹死后,他的儿子破坏禅让的传统,自立为王,恢复了黄帝王朝初期父子相传的古老制度。从此,王位的传子不传贤,实行世袭制度,开始了古人所说的「家天下」。这是一种政治上的进步。
夏启即位后,很能继承大禹的事业,可惜死后,他的儿子「太康」无能,被一位诸侯首领、传说中「嫦娥」的丈夫「后羿」所逐。太康死后后羿立太康的之弟「仲康」为夏王,但实权操纵在后羿之手。仲康死后,其子「相」立,后羿被他的臣子「寒浞(音「浊」zhuoˊ)」所杀,又杀「相」自立。当「相」被杀时「相」的王后「缗(音「民」minˊ)」正在怀孕,逃奔到「有仍」(今山东济零县),生「少康」。「少康」长大后,就收聚夏的残存势力,灭掉「寒浞」,光复夏王朝。史称「少康中兴」。少康之子「杼(音「注」zhuˋ)在位时拥有一支比较强大的武装,彻底肃清了「寒浞」的势力,并征伐东夷,使夏王朝发展到了鼎盛。其后的五代六王,社会比较安定,经济持续发展。夏王朝的统治,东至东海、西连西河、北及燕山,南逾江淮。当时已经能冶炼较好的青铜,生产了不少的青铜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商品交换也有所发展。有了比较进步的阴阳合历和干支记日的方法。第十五代夏王「孔甲」,好方术鬼神、淫乱,引起诸侯的反叛,夏王朝逐渐衰败。「孔甲」再三传到「履癸」(夏桀),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他不务修德,奢侈无度,杀人无数,四处用兵,劳民伤财,以致民众反抗,诸侯叛离,终于被「商汤」所灭。
商朝(约公元前16世纪-约前1066年)
商代是继夏朝之后,中国历史上第二个世袭制王朝时代。自太乙(汤)至帝辛(纣),共十七世、三十一王,前后经历了将近六百年。
商族是居住在黄河下游的一个悠久的部落,为东夷的一支,以玄鸟为图腾。《史记·殷本记》记载:有娀氏之女名简狄,吞玄鸟之卵而生契。《诗·商颂·玄鸟》曰:“天命玄鸟,降而生商。”与《史记》的记载一致。夏朝末年,商的势力由黄河下游发展到中游,渗透到夏的统治地区,建立了强大的部落联盟,开始向奴隶过渡。
契之孙相土在位时,商的势力进一步发展,把附近的许多部落征服或纳在它的控制之下。约公元前16世纪,成汤灭夏建立了商朝。都于毫。汤建立商朝后,吸取夏朝教训,实行“以宽治民”的政策,注意发展农业生产。同时四方征伐,把疆土扩大到西部的氐羌地区,商朝统治逐渐巩固。
据载,从成汤至盘庚,商人“不常厥邑”,曾五次迁都,盘庚迁殷后商王朝在政治、经济各方面都有发展,特别是武丁统治的五十几年间,是商朝最强盛时期,武丁在商代诸王中颇负盛名。
商汤立国后,汲取夏代灭亡的深刻教训,废除了夏桀时残酷压迫人民的暴政,采用了“宽以治民”的政策,使商王国内部的矛盾比较缓和,政治局面趋于稳定,国力也日益强盛起来。他对四周的许多部落进行了征伐,取得了一系列胜利。所以《孟子·滕文公下》]记有:汤“十一征而无敌于天下”。《诗·商颂·殷武》也有“昔有成汤,自彼氐羌,莫敢不来享,莫敢不来王”的记载,反映了商王朝在汤的统治下,已经成为强盛的国家。
商汤和左相以后,在处理政务、稳定政局、发展生产等方面,作出了不小的贡献。仲虺死后,伊尹在政坛上的作用尤其突出,成了商汤时期重要的辅佐,政坛的一位元老。
商汤死后,因其子太丁早死,由太丁之弟外丙继位;外丙死后,其弟中壬继位;中壬死后,又以太丁之子太甲继位,太甲乃商汤之长孙。据《史记· 殷本纪》记载:“帝太甲即立三年,不明,暴虐,不遵汤法,乱德,于是伊尹放之于桐宫。”太甲居桐宫三年,悔过自责,伊尹迎回太甲而授之政。以后,太甲修德遵法,诸侯归服,百姓的生活比较安宁。这个故事,反映了伊尹为贯彻商汤的治国方略、使商王朝长治久安作出了不懈努力。这个故事流传久远,伊尹也获得了“大仁”、“大义”的美名。
不过,统治阶级贪婪本性,决定了王室内部为权力和利益斗争的局面不可避免。《史记·殷本纪》中记载;“自中丁以来,废适而更立诸弟子,弟子或争相代立,比九世乱,于是诸侯莫朝”。从仲丁算起,经九世正好到盘庚时期,说明这一期间商王室内部为争夺王位,内乱不止,致使外患不断。这期间,商王朝曾多次迁都。
据文献记载,商代曾五次迁都。《竹书纪年》记载,商王仲丁“自亳迁于嚣”、河甲“自嚣迁于相”、祖乙“居庇”、南庚“自庇迁于奄”、盘庚“自奄迁于北蒙,曰殷”。不过考古学家至今只发现了偃师二里头、郑州商城、偃师商城和安阳殷墟四个都邑遗址。这四个遗址的面积都很大,均在三、四百万平方米以上。考古学家已在这四个遗址中发现了大型宫殿基址、墓葬及作坊等重要的遗存,如二里头遗址中部发现的一号宫殿,面积达一万平方米。在洛阳偃师和郑州发现了规模很大的城垣。安阳殷墟还发现了规模宏大的王陵区祭祀场。从这些发现与文献记载可以知道,商代已经建立起比较完备的国家机构,有各种职官、常备的武装(左中右三师),有典章制度、刑法法规等等。但上述这几个都城,它们与文献中记载的名字是甚么关系,学术界还有不同看法,只有安阳殷墟是盘庚以后诸王世的都城、看法比较一致。
对商代历史上多次迁都的原因,史学家们有不同的看法。但从《尚书· 盘庚篇》中看到,迁都与内部的政治斗争有一定关系。如盘庚虽然声称“视民利用迁”(为人民的利益而决定迁都),但对那些不听命令的人,他发出了“我乃劓殄灭之,无遗育,无俾易种于兹新邑”(我要将他们斩尽杀绝,不让孽种留在新邑)的威胁,反映了内部争斗的激烈。盘庚迁殷以后,王室内部的矛盾得到缓解,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盘庚被称为「中兴」之主,并为武丁盛世的到来,打下了基础。
武丁是盘庚之弟小乙之子,即盘庚之侄。他年幼时,小乙曾让他到民间生活了一段时间,深知民众生活的艰难困苦。他即位以后,兢兢业业、不敢荒宁,励精图治,决意振兴大业。他四出征伐,对鬼方、土方、羌方、人方、虎方等方国进行征讨,战争的规模不小,往往动用数千兵力,最大的一次发兵一万三千人。在这些征战中,商王征服了许多小国,扩大了领土,也捉获了大量俘虏。武丁时期的文化遗存相当丰富,宫殿、墓葬、作坊等遗存都有发现。代表当时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青铜业,有了突破性进展,如铜、铅、锡三元合金出现了;分铸技术已被广泛运用;青铜器生产数量大增,还出现了司母戊大方鼎、偶方彝、三联这样的重器。武丁之世在青铜业方面取得的成就,表明中国青铜时代进入繁荣时期。此外,在纺织、医学、交通、天文等方面,也都取得不小成就。武丁开创的盛世局面,为商代晚期社会生产的发展乃至西周文明的繁盛,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祭天祀祖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史前时期的考古中曾一再发现这类遗存。随着农业的出现,人们为祈求风调雨顺的好年景而产生对天崇拜。它是自然崇拜中的一种。祖先崇拜又叫灵魂崇拜。它源自对先人怀念,把梦中的情景理解为先人的灵魂作祟而产生。人们祭祀祖先,为的是求得先人的保佑。夏代开始的家天下局面,使原始宗教的内容发生很大变化。由于帝王是世上最高的统治者,为了维护他的统治,就把祖先崇拜与自然崇拜结合起来,创造了天或上帝这样的至上神。从文献中可以知道商代有“天”这个神,1899年因一个偶然的机会发现的商代甲骨文,把湮埋了三千余年的古老文字重新呈现在世人的面前并让人们识读。甲骨文的发现,使商代的存在无可争议,并使商代历史成为信史。安阳殷墟出土的十五万片甲骨卜辞,记录了商代社会中发生的许多事情。经过几代人的整理和研究,揭示了它所包藏的丰富内容,为研究商代历史开拓了重要的途径。甲骨文中则有“帝”或“上帝”。所以商汤伐夏桀时说,“有夏多罪,天命殛之”、“夏氏有罪,子畏上帝,不敢不正”,打出“天命”的旗号,鼓动军士和同盟者去执行上帝的意志,奋勇讨伐。但天上的上帝与地上的下帝(商王)是相对的。为了执行上帝的意志,下帝通过巫与上帝沟通。商王在祭祀祖先时,用五种祀典,对上甲以后的祖先轮番地、周而复始地进行。安阳殷墟王陵区的祭祀场中发现了上千个祭祀坑,武丁时一次使用人牲达数百人。这种情况反映了商王对祖先崇拜的重视,因为上帝既是至上神,又是宗祖神。
武丁死后,他开创的太平盛世,没能长久延续下去。祖庚、祖甲以后诸王,特别是帝乙帝辛时期,国内矛盾十分尖锐,四方诸侯也起来反叛。面对这种情况,商王帝辛(纣)不思改变,不听忠谏,一味追求骄奢淫逸的生活,进一步激化了国内矛盾。同时,他穷兵黩武,调集大军征伐东夷,加重了民众的负担,也使国内兵力空虚。周武王的大军打到商郊牧野,商纣王才组织力量,仓促应战。结果,商王的军队毫无斗志,“前徒倒戈”,为武王的军队开道。帝辛看到大势已去,逃到鹿台,拿出珠玉宝货自焚而死。商王朝就此灭亡。
另外商朝帝王姓姒,夏朝帝王姓子。

收起

夏启商汤

夏由大禹之子启建立,姒姓。大禹,上古治水英雄。
远古时期,天地茫茫,宇宙洪荒,人民饱受海浸水淹之苦。尧帝开始起用禹的父亲鲧治理洪水。鲧治水逢洪筑坝,遇水建堤,采用“堙”的办法,九年而水不息。尧的助手舜行视鲧治水无功,将他诛杀在羽山。舜命鲧的儿子禹继续治水。他从冀州开始,踏遍九州进行实地考察,决定采用因势疏导洪水的办法。当时的绍兴地区也受到洪水的祸害,被称为荒服之地。大禹治水到了这块荒蛮之地...

全部展开

夏由大禹之子启建立,姒姓。大禹,上古治水英雄。
远古时期,天地茫茫,宇宙洪荒,人民饱受海浸水淹之苦。尧帝开始起用禹的父亲鲧治理洪水。鲧治水逢洪筑坝,遇水建堤,采用“堙”的办法,九年而水不息。尧的助手舜行视鲧治水无功,将他诛杀在羽山。舜命鲧的儿子禹继续治水。他从冀州开始,踏遍九州进行实地考察,决定采用因势疏导洪水的办法。当时的绍兴地区也受到洪水的祸害,被称为荒服之地。大禹治水到了这块荒蛮之地,凿山疏流,将水引入东海,使这片浅海沼泽之地重新成为平原,人民得以从事垦殖为生。大禹曾在绍兴娶涂山氏为妻。新婚才四天,禹便离家治水去了。他婚后离家十三年,曾经三次路过家门而不进去。“三过家门而不入”和吃苦耐劳、克已奉公的忘我精神被传为千古佳话,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
商由汤建立,好姓,亦为子姓!原名履,又称武汤、成汤、商汤、天乙、天乙汤,甲骨卜辞中称作唐、成、大乙、天乙、金文和周原甲骨文中称作成唐。汤是契的十四代孙。生卒年不详,商部落首领,灭夏而建商。在位13年,病死。葬处据传有六处,说法最多的是在毫(今河南省-商丘县北面)。汤,据说是帝喾后代契的子孙,为商部落首领。商族兴起在黄河下游,相当于现在的河南、山东一带。商部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母系氏族公社时期。这个部落的始祖叫契。传说契的母亲简狄洗澡,忽然发现燕子下了个蛋,吃了以后便怀孕生契。所以古代有“天命玄鸟,降而生商”的传说。
夏朝末年国君桀暴虐无道诸侯离心。汤见天下将有分崩之象,便立志灭夏。然而桀也不是傻瓜,眼看商部落逐步强大,担心汤势力壮大而威胁自己,便将汤召入夏都,囚禁在夏台。商族又送桀以重金,并贿赂桀的亲信,使汤获释归商。汤此后一方面对自己的宗主夏君保持名义上的尊重对同列诸侯能争取的尽量拉拢争取建立同盟,另一方面对内部选贤任能修行仁政,发展自己的实力以待势变。汤对人才不拘一格,重用了妻子的陪嫁奴隶伊尹,任命其为相,伊尹宏谋大略在汤灭夏建商的过程中立下汗马功劳。
汤见诸侯对夏的分离倾向越来越明显,商国内部的实力达到了足以进退无险的程度时便停止了对夏的进贡,传檄天下历数夏桀无道,对仍尊从夏的诸侯实行武力镇服,灭葛、韦、顾等夏属诸侯国,十一战皆胜无敌于天下。夏桀陷于孤立的境地。
商汤开以武力夺其君主的天下,同陈胜吴广的秦末农民起义一样,使中华帝国以后的历史变得多采多姿,使君权神授这个印在人们骨子里的东西变得苍白无力.“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此后的刘邦,窦建德,朱元璋等等社会最底层的“下贱”之人也有了向权利的最顶峰发起激烈争夺的欲望和可能性。
姒,好两姓皆上古八姓之一。

收起

夏朝国君姓姒
商朝国君姓子

夏朝国君姓姒,商朝国君姓子。
汤武革命
开放分类: 战争、政治、革命、夏朝、商朝
一、简介
《易·革·彖辞》中有:“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的名言。这里所说的“汤”,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统治王朝的开基者——商汤天乙。他曾经领导商部族和其他诸侯反抗夏王朝最后一个统治者——桀的残暴统治的同盟部族,运用战争的暴力手段,一举推翻垂死腐朽的夏王朝,建立起新的统治秩序。这...

全部展开

夏朝国君姓姒,商朝国君姓子。
汤武革命
开放分类: 战争、政治、革命、夏朝、商朝
一、简介
《易·革·彖辞》中有:“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的名言。这里所说的“汤”,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统治王朝的开基者——商汤天乙。他曾经领导商部族和其他诸侯反抗夏王朝最后一个统治者——桀的残暴统治的同盟部族,运用战争的暴力手段,一举推翻垂死腐朽的夏王朝,建立起新的统治秩序。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汤武革命”。中国古代把改朝换代说成是天命的变革,所以称为“革命”。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武力改朝换代,成汤通过“伐谋”、“伐交”、“伐兵”,最终取得战争速胜。这对后世战争的发展、军事理论的构建,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二、详情
商是黄河下游的一个部落,传说商的祖先契在尧舜时期,曾经跟大禹一起治过洪水,是个有功的人。另一先祖王亥在夏时就以造牛车闻名,他驾着牛车,用帛和牛当货币,在部落间做买卖,由此可见,商部落的手工业和畜牧业十分发达。到夏朝末年,商已经成为一个强大的部落了。其部落首领成汤是一个有远见又十分仁义的人,他看到夏桀暴虐残忍,喜好淫乐,民心渐失,是灭夏的好时机,便采取了一系列强商弱夏的措施,在内政外交上做了积极的准备。首先,他将居住地迁至亳(亳邑今居何处,目前尚无定论,多数学者倾向于20世纪80年代发现的洛阳偃师商城遗址),便于以后的军事行动,因为从亳到夏朝的统治中心伊水、洛水流域,交通非常便利,易于行军打仗;其次,他对内实行勤政薄敛、体恤民情的政策,使人民生活安定,物资积累日益丰富;再次,他不拘一格地选用人才,伊尹在投奔成汤的途中,成为奴隶。但是成汤并没有因此看不起他,而是大加重用,把他破格提拔为右相。
事实证明,伊尹在后来灭夏的战争中,起了关键的作用。
对外,成汤对其它小的诸侯恩威并施,采取了拉拢与攻打两手政策。在豫东,伊尹辅佐成汤悄无声息地树立了另外一种形象。野外,有人四面张网捕鸟,并祷告说:“小鸟啊,从四面八方都进我的网里吧!”成汤则说:“怎么能把天下的鸟捕尽呢!”于是就把网揭开了三面,祷告说:“往左边飞,往右边飞,不听劝告的,就要被网住了。”与“一网打尽”的贪婪相比,“网开三面”显示了成汤宽以待人的风范。那些和夏朝离心离德的诸侯听了这个故事后,无不赞颂他的仁德,对成汤很是放心:“成汤这个人有好生之德,对禽兽都这么宽厚!”成汤一边用仁德感召诸侯,一边又用武力剪除夏王朝的羽翼。那时候,人们十分迷信鬼神,把祭祀天地祖宗看作是部落和国家的头等大事。商部落附近有个忠于夏桀的葛国(今河南宁陵县北),国君葛伯不按时祭祀。汤派人去责问葛伯,葛伯回答说:“我们这儿穷,没有牲口作祭品。”于是,成汤送了一批牛羊给葛伯,而葛伯却把牛羊全部杀掉吃了。汤又派人去责问,葛伯说:“我没有粮食,拿什么来祭祀呢?”于是,汤派青壮年人帮助葛伯耕田,派老弱孤寡给耕作之人送酒送饭。不料在半路上,葛伯把那些酒饭全都抢走,还杀了一个送饭的小孩。葛伯的做法,激起了大家的公愤。成汤给葛伯“挖了个坑”,而葛伯也就乖乖地跳了进去。在人们看够了葛伯的无赖相后,纷纷建议成汤出兵征伐,成汤也就名正言顺地吞并了葛国。从此,成汤的名声越来越大,夏桀暴政下的人们对他“心向往之”。远者怀之,近者来之,投奔他的人络绎于道。用同样的方法,成汤又先后攻灭了韦(今河南滑县东)、顾(今河南范县东)等夏的属国,又击败了昆吾国(今河南濮阳东南),并吞并这些国家的土地、人民、财产等资源。
经过多年的经营,商部落的力量日益壮大。伊尹建议成汤停止向夏桀进贡,以试探夏桀的实力。夏桀果然大怒,征调“九夷”等天下诸路兵马,准备讨伐成汤。伊尹一看夏桀还能调动九夷的部队,认为灭夏时机还不成熟,马上劝成汤向夏桀请罪,恢复向夏桀进贡。一年后,夏桀的横征暴敛更逾于从前,弄得朝政日非,并且诛杀重臣,重用佞臣。诸侯怨声载道,众叛亲离。九夷中的一些部落实在忍受不了夏桀的残暴,向成汤示好。成汤再次试探性地停止向夏桀进贡。这次,夏桀的指挥棒完全失灵,九夷之师大都找借口拒绝征召。此时,成汤和伊尹认为伐桀的时机已经成熟。
大约在公元前1600年,成汤正式兴兵讨伐夏桀。战前他召开了隆重的誓师大会,发表了讨伐夏桀的檄文,这就是流传于今的有名的《汤誓》。《汤誓》中记载道:“你们诸位快来,都好好听我讲话!并不是我胆敢以下犯上、发动叛乱,是因为夏桀犯了许多罪行,上天命令我前去讨伐他。现在你们大家会说:‘我们的君主不怜惜我们,让我们放下手中的农活,拿起武器讨伐夏桀!’我要告诉你们,夏桀罪恶滔天,我害怕违背上帝的旨意,不敢不去讨伐他!现在你们又会问我:‘夏桀罪行究竟有哪些呢?’我要告诉你们,夏桀大兴徭役,耗尽了夏民的力量,夏民对夏桀极其不满,他们说:‘你这个太阳啊,什么时候才会灭亡?我们宁愿跟你一起灭亡。’夏桀的统治坏到这种程度,我一定要去讨伐他!你们要好好地辅佐我,执行我的命令,这样我一定会大大地赏赐你们;否则,如果你们不服从我的命令,我就要惩罚你们,决不宽赦!”在这里,成汤揭露了夏朝政治的黑暗和夏桀的残暴,声称要替天行道,代表天意去讨伐他。这番誓师,极大地振奋了士气。
誓师后,成汤选良车70乘,敢死战士6000人,联合各部落军队,采取大迂回战略,绕道夏都以西,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突袭夏都。夏军仓促应战,同成汤的军队在鸣条一带(今河南封丘附近)展开战略大决战。两军交战,夏桀登上附近的小山顶观战。激烈的战争正在进行时,天忽降大雨,夏桀又急忙从山顶奔下避雨。夏军将士本来就不愿为桀卖命,此时,也乘机纷纷逃散。兵败如山倒,夏桀制止不住,只得仓皇逃入城内,商军在后紧追不放。是非之地,不敢久留,夏桀匆忙携带妹喜和珍宝,登上一艘小船,渡江向南巢逃窜。商军穷追不舍,俘获了夏桀和妹喜,后就流放于此。至此时,夏桀还不悔悟,反而狠狠地说:“真后悔啊,当时没有把汤杀死在夏台监狱里!”原来,商汤由于治国有术,在诸侯中威望大增,夏桀感到商汤对夏王朝构成了威胁,就借故把汤召到首都,囚禁在夏台中央监狱。汤用重金买通了夏桀的两个嬖妾,最终说服夏桀释放了商汤。所以,夏桀才有此语。桀和妹喜养尊处优惯了,在这穷乡僻壤之地,无人服侍,自己又不会劳动,最后活活饿死于卧牛山。有的史书说,夏桀并没有被商兵俘获,而是逃匿于南巢,最后病死。
桀的罪恶是否如此深重,后人颇有争议,有人肯定,有人怀疑。宋朝的罗泌在《桀纣事多失实论》中就认为,桀的许多罪恶其实并非桀所为,而是后人将后世帝王的罪恶加在了桀身上,将他塑造成一个暴君的典型而已。
夏是中国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在原始社会后期,由于财富的日益增多,氏族部落不断解体,生产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第一次出现了社会分工,伴随而来的,是私有制的产生。奴隶主贵族以及统治阶级占有大量的生产和生活资料,而奴隶和平民阶层却沦为赤贫,甚至失去人身自由。一方面穷奢极欲,挥霍浪费,一方面啼饥号寒,卖身为奴,社会矛盾日趋激烈,再加之奴隶社会的残忍性,社会发生深刻的变革是迟早的事。夏桀的荒淫无度,残暴以逞只是加速了这种进程而已。虽然如此,夏朝的灭亡也绝不只是夏桀一个人的“功劳”,而是夏朝长期积累的社会矛盾无法释放的结果,最终发生所谓的“汤武革命”。
这种革命实际上是私有制度的进一步完成,夏商的社会发展方向是一致的,只不过商的经济发展比夏快,力量比夏强。如果说夏是国家机器逐渐形成的朝代,那么,商是国家机器已经形成的朝代了。

收起

夏朝姓姒,属于有夏氏部落
商朝姓子,属于商部落
夏商国君的事迹很少,夏朝主要有大禹治水、启建立君主制、太康失国、少康中兴、夏桀亡国,商朝主要有商汤“革命”、河亶甲时期的衰败、盘庚迁都、武丁盛世、商纣亡国

夏朝国君姓姒,商朝国君姓子
夏朝是后世人这么称谓的(约为前2070年—约前1600年)
中国历史上从“公天下”变为“家天下”,就是从夏朝的建立开始的。基本上可以说,“家天下”的出现,也就是由原始社会向奴隶制社会转变的一种标志。夏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重要王朝,也是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对夏王朝记载比较多的是司马迁的《史记》,据《史记》记载,夏王朝大约从公元前21世纪到公元前17世...

全部展开

夏朝国君姓姒,商朝国君姓子
夏朝是后世人这么称谓的(约为前2070年—约前1600年)
中国历史上从“公天下”变为“家天下”,就是从夏朝的建立开始的。基本上可以说,“家天下”的出现,也就是由原始社会向奴隶制社会转变的一种标志。夏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重要王朝,也是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对夏王朝记载比较多的是司马迁的《史记》,据《史记》记载,夏王朝大约从公元前21世纪到公元前17世纪,前后大约有470余年,经历了14世,有17个帝王先后作为统治者。
夏启死后,出现了五子争权斗争。太康即位后,政事不修,沉湎于酒色之中,有穷氏的首领羿乘机夺取了政权。直至后羿被他的大臣寒浞所杀,相之子少康逃到有虞氏,得到有虞氏的帮助,组织夏的旧部,积蓄力量,乘寒浞内部混乱之时,出兵打败了寒浞父子的力量,夺回了政权,才恢复了夏王朝的统治。这就是夏代历史上出现的「太康失国」、「后羿代夏」和「少康中兴」的事件。

收起

夏朝国君姓姒,商朝国君姓子。
《国语·周语下》说因禹治水有功,上帝嘉奖他使有天下,并赐姓姒,称有夏氏,故《郑语》称之为“夏禹”。
商汤,子姓,名履,灭夏后称为武汤、成汤或成唐,甲骨文中称太乙、高祖乙,是商王朝的建立者。
商汤原是东方商族部落的首领。始祖契,曾辅佐大禹治水,封于商地,因以为族号。汤任贤臣伊尹为相,委以国政,以亳(在今唯阳区境内)为据点,积蓄力量,准备灭夏...

全部展开

夏朝国君姓姒,商朝国君姓子。
《国语·周语下》说因禹治水有功,上帝嘉奖他使有天下,并赐姓姒,称有夏氏,故《郑语》称之为“夏禹”。
商汤,子姓,名履,灭夏后称为武汤、成汤或成唐,甲骨文中称太乙、高祖乙,是商王朝的建立者。
商汤原是东方商族部落的首领。始祖契,曾辅佐大禹治水,封于商地,因以为族号。汤任贤臣伊尹为相,委以国政,以亳(在今唯阳区境内)为据点,积蓄力量,准备灭夏而代之。先后攻灭邻近的葛国(在今宁陵县境内)及韦(在今滑县东南)、顾(在今山东省城鄄县东北)等夏的羽翼国,最后终于利用夏的最后一个君主桀荒淫无道,夏内部矛盾激化的时机,攻灭了夏王朝,建立了商王朝。汤在位期间推行善政,减轻征敛,鼓励生产,安抚民众,停止人殉以保护劳动力。这些措施巩固了商的统治,僻处西方的氏羌部落也来归附。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