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传习题米开朗琪罗传.米开朗琪罗底痛苦,即是这后一种.他强有力,他生来便是为战斗为征服的人;而且他居然征服了.——可是,他不要胜利.他所要的并不在此.—— 真是哈姆雷特式的悲剧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2/01 00:04:45
名人传习题米开朗琪罗传.米开朗琪罗底痛苦,即是这后一种.他强有力,他生来便是为战斗为征服的人;而且他居然征服了.——可是,他不要胜利.他所要的并不在此.—— 真是哈姆雷特式的悲剧
x}n+]vޫC `s6 EQA)FR3'8ܻ}k*R:;H.@$va ooMN*9ofu/>+3=͠xқ=3S-IXjf>yShz_Vg\xjsVf%gi 1ofu=KsL9z\ RA0O31fl~QO??1 ;&7wn|_ s1נ8 h%Lƾ^s < srz|dk]|炙6poWSܰ?NXOrx,6]6l?'ϹvϺXm2#wU8qMnWa^ &7pǂg_arspo O 4'ܼ%W`Z29l,La%p,泳^c~^13Xxʺow=~ɚtp>Xw*͑X~k$W'EӮa$v-L/8[<+36ɓI , WuOH\)\TϿF z厩ԕH^;OsԉMՉtLb(={)a2aįؓW =Jőlf0yOfq B࠙Ė&{e&#|x:^>V~qg=!5QN|J&hH?s^/C-K.~Eѫpyk < vo_x TE`w_ V_O~ E[JT^܇ d~g}zBJVپ7ˌ;C" 兄{:/\=6kY5lpV3ӿfeBAPv&菾 =׿UaQzF8![@D8vש%h͵m$;ϸޖa(l]{r)z1`}wm^)zʿ\9)tbV7S͂2}|G9'Ao)x7`0Zcz-F-f|c/ I{gQ׵{E_=_%g#l+,a<z 7QcE^aBwbu=y dz6]BҽC AM4C?y&Mrign`pNʢF6>[!p4 sU^Gz\/ \i L|) ">r c}drcs1dUDA9#)w1XؾJT* up랩U|CxQif@೯V[| 26>ɼΝM_$Hv.enFY̚S.Oy[xܣdHg1Gzz9:OLXs٧fzE ŠwL[J<fLXPO0,:gLwW̦G3Voꈃ TgīfGCNz1ph6kq9gR;)wmn>J3SσJDfN(&$6_&@XsDfLfdǦCFWO:%L'+v5lNm8ڷ𷧨,`*^ҕ+iaxz.{,s[>ek]Z@(C;pw3(#ΨZ´0= KPZ8g}yg-O*v:C $ 76܁@ j4dcPs~jѽI #l{brmH A}W |H$[lun K ϔ=zoofO%BxbhLSs}7,i*<o[tgۇk=vi?@]-<^ 5oUF}џ唑`Qu26@mE>)~_g2P!,܌q~)GdOԟc ?$m?zmO˼fB,eph³Om ؖIIRL3 Fy7͖/y:&χmA5Ņ4n9OC-n@nvd[t02%▨>2ly0خZw{U9cξ`1@69-;%Iwt—}`S3Nhz 3^%[]U萛݊ѺA!'Gd$3 4Tiig 7Vy&C<]&[66ڹ IW;N|놱GD:UȎ4A1ցL)qY8{:z``W=Q@+>(g36hLY_al3M8?!c_NgۏwI96N jE9*{?p&pmBJvd]Mn#K=re!2uS;6 A"LIxi-%R눢PS:/f Z8 ~klCן3;k'/#Ϋ͈Z/uB`وQ0 r(+<&gT.ĀJ(p DI[=Zp%V_[/Wta{ w`+{@.Y݊_)f8 TrpB\ځN )b;F$t6Vh"C@V@n@9.|RnOfHhۆ )kI@gK'V1ȶ$HiN![gKcIt4ݩcpvp͕Nt<$ 0 aҽ./ z/Qe:*t{lIk;3U_a@<>Яİ/ޭ/{ iz_̪nsnk2a~9M1tMDi_i?48 ABO*.NmSsZ|iu<̋&RBҮNMvϴ8FZ ^rq(rB zRTNegU{iW,dkzڤ $4q9X wh$3? #YĞғ 3G 6?[42]R%53=l_ zS=.OՕ(Rg5ǹ:?Dob䅤)ӻBL@p-jLci_&環'9.$&[ۯY=fC*e/s\golbr<e>ܳgl$Ϩ7lsDu%0Zv0.ݺr19Hh0d߬9;&![9/zgDUqi_qMy_κv cr$ @64+rn(E t6SNL͚u!M޷6X\w[ E4v#cDX\HG#4fi2ɠ́)8QP{ =u1Id_v;;8KlK9[D;'i®[\}1pt:6ɥa^ȗ\.j?r #W=,P_nHl_F$} nSw[g?kNc_EگC|A*8Mn{>lG{Cbt3z ff5]]q<}s[},OnI@bJ82ЅZ\vkqDnы6)`pgDu͆IY}dTGxMPTJ˹Qv]Clańlѽ3NgGSl!vTv!_уQӨ74vZCUNe Gr_QiQ +h D)JEF`645Q#I@sxB&jSآhB0S]3y&$75;~tp;5AK%dZ kՒ54kα4 Wc# ))T,.^.+BRl?pTxY-dEߜbFQ1j qnΧ/Z'oz)Z $䯅kvdBM}`llsEr74^٦Trpd޳I)Q(N4'h|\Wi?A# |H § 5|3=?3D@6Smr`P bH(WSS~|#֘O'&!Y@D%Ɗo0Oàɖ8h t@92%O %թFXd51v$B@maB0t6'@c Knf͌B~>sT3FCCXC:98?2ƪ&"W 4N }xh0и^VIô=1@w+{1#Ř,.u><\&R-IcQ]{+C`W֒*PJTYqtH\~wſQ:KqNvSfǬj 16ϟPlѓMAOpńI6I&y=[t0OdwV爍Nhh 3 t5e{opܱ`wēˌUے I#M Xo\PjAi<ݐVwִԴKO_j))*|J;)8[ri5}Nzj y CqMȦy'JxvTpጠ"ħ/UW3-aimulPjLDmXQ28 Y[ɜp>%^JVMwvI.51 TxK֘–bxm}| ^x{ q?:pnI3^=.)h{A,&$_Ti*TX%< ztjN|%k5c r¡܈OZ]mbi/V&1EdMB 6yP"dWE+I?1يݷU춵ЉR7擊gA4UHW Yp/M/>;0cN=%h"B Ц'/u_櫳)8K#ۓt@$Z꭫پ"1׋ dC;s=4;S皋{gfT?玢tE0ՕBg{K!9 +u݋+C%6V N{V޷/3-ཨNYLP4k yMqg.3(KFA_*q!1$@_!x%-Icxt{:T1gi)V3LH&5$xY@ L\A^j0MN@+ "@1՛3Lޙ0rI-EN+0uc NvT11NZ@_BW,;"~_/UIXo#$^&DParXC$EI4:P"|M|T;M %V ֋o*,,O/eʺjG8oJ[edQJ:jp)~دۣHd?X/UsJsq+*kvىLiF`sQWCF~pZİ" `VHGFtDeXG-(SBڥHŏS|U̴31!\ݺ'$ߪ'ʑ[C%cAE<.P*@ʨBoTl@wlcNFKջvۯG)x@ Pܽ4s u7/yD{m0TIEn]yS8~Y!T%-6peusXk[Z_D'`5qj[‡x KiNࠕ#E!jkqyU{fo$/$Iw;\{O +'O-H2sL)q@T܅5K+^U)>AqbK<|~&^*HxH&[[ۙ;2iq8eFyOt|9"#4@I/$zu[ߓL`hVEp$ՏQwWlT"!@mD%UKz6,{syi?:VQ(vp =['#U^1|fYBXh^*]#Vj'Ua@*]"][Tެlj:{͂Tmrko%g{נM!q6+3Nf6 LpZ㠏j9I6xDND6g5-Ź?kG|eRbUA: Ajhǯ#xZfk~9P[(]-ܖk 0-+Q Mi[mށ<sވv n=S;W;eqC7;./3U8r;.aM ?6I敮"(GmOHS2J)YI.rY\7- 4SPieFZ,JXScO-d`;rGA"ViߞV*#rWʻog7f1g.fQJg(p8젩tƃiWk4AsWR,1\4m1`N k&UA/XP`#7zV`svt#}PD-4v/EjYEBRlUtD e=c5$8 |ҼvP:dՌ \D8@7vB˿=&u:?5Q!t2?6sGd8%he%~ q*#XIAX\<z}&<-UAۣ]2%ȶs!8 [T^( ڗamj !I%9^~g\,QNo6v{yjK:FԂ.@t^uշ@LSϒzV-oqEf%\,C9c[;A ~=RM -s皫b/FEm["iE)3x$zτV?QX =T;G{J=l'#p|$+>-ж}A5NyGqw-jj҉&ULXuE4146!lFڌU\JlY~BT6(FkZ!rKTTN1BSNT1`7F=8= Ձm0ѫ誽i^j@P:{GUNTnj3)f\#k,}7ybUmlfe@}dMyV{jx:POgBVKM+nϮL-F? q~ %øEj^Yꄢĉ hJN.CMLӶ/蕦t`lEؠzDlB3CNJJGFa ]/wpi sQe&#mךOvc?(Tِ|VjMTF)[-v5E2'ӣf)pm5PWe&F7Lǹ0Ա-ګM?{0!3> $6c$~qZ (jow~Kwm!o8g!;le#u[6@f Gb HӊZ%[sA>s\Wcf9m2)@#ۦ=f?A$s6!i6 i{+A;G~=1#Wҫob1z2"/>vB [cE Lh颦-Ԉ?:ķ#ģ1r-N6ySh #US/E ѐ`]R@D]4)L&8E#jpI%HQ_<ɍnFˡڶ~$n5$Y3iR'3a(ٳWY/U}ɶ޺"ViϴSu .3qDA+X`\P\ [{0]L(`(oMfTz mT}{i[SsΫĤOYH%"LeM F@% ס(?7E6r0}aΞC<2NJ&M)-pe疀Į=+~U¹[hG"ݣ\ ld`ݔdž ͅqܔlŲz0,rI΀P6|jc"Vל]Gu!ӍeupbcAi)Sq 5K;|3gU]Oub-mf m(CtB{} IA4Y +1 4;p2iQ(Օ\  rְy*V4f|I/7v70U&DIRBJRZ?x"rL00SId/{et {B{U,Yd$?0`9<*pGN15.΅4 W#M$+oC?ޓ ׹fç5 ?y@ ZǘdETV)m$[/abVSzy4B>Ts$rzM\.}Xq.MEF5~}L7g [EtZĒQIHݫۓ3핪d@v?|\&]%J?e-m]~v&ג10[;c-ۢ~ ljH 3NբU>U?cuAKYK3b6sx%Iu lcWnJI:o.[67t(]LkWQ= T5*Lt0ԫ?QBc=u '\Apv`<ꛂٍD lIhoM{>Xv,8NPF)>YhU }iWL춉P$=ng%)| g2c,lg1 +@aazM ,^ad!L_QW%8 HfݹKϱ(2KIg[@>eYF_wMێر$~Mx`N幄_L Q'7iXZ >*AŽ!ޖB *m 9ۯ+/O­fzn̜e&];~jɊcǍzA廧8r@ jo٨ 0̖?Ʋؽzun5I_;/aE_۰2WYU EbMhi'oj-g\U6ՕC8DFꐭUB邊&_y*DPB /{RJ C!cbVZ 7ED eb@6jѳ;Z=6pWKSgǮڍapcxe*DkSSQ ]kkv^5փUJ3\ Ki*#* }%7p۰I7Ca}fF.f>dm ei0uLb 'Y3F@QnơEp<{ZBZuR#J?v% ߔ~0kN1)+ESRƭb(Oz\U7p}w_1CKw&Ju]'<؆a *m2WG,Ld'h<[KM%$̜.&1?[W!>|A#\Օ)7؜:)kX&bs4ܞ+Xw,8ޘ/VEBaLTܒLt(2!+ kJ#k=̖ai` ZO)rǤ^llk*v( Dܸx#'4N@{k _O\Pǘj,9'$i/?(W/uimV`_~|ouiru~Nlx1VG[OG-P2)\߆⍃qIu03Y\TbNfL]qißugδE|$D4f9s4#{XlsB:WZ.۸#<=g :eQDNMd^wGpqDW၁b D7p+E\;杶GZA{_Ci}Dä Z -4ucG/צCg#&,dr)3D_˜[M9ɂI؀gI,._;׋jQ^U6s6WSуخx{"lƯ5*j {f)3Be*׹}vA_\N7-~-aO9KvA?CYCQ_1Q&BHoosŢ-gBkC›d0mmV.~k])䝽,in=zaEүM_mNƱgb%[kMe~m)m?REҗ҉Ƚ.K[, *tL<7h*tH$[ (5fHQ7/Є ZmIJ̳{k B(\e A >_7`MF\wsSz\`B#t-R1~`bk_+}7 żR%0! uNOcԩɷT|%G44 Uu^ӥ~``ko¾=6}O=򶷉v;kKs0w3:Nrk~Sk\'M1qy'[J&HMWb!l]wW__2

名人传习题米开朗琪罗传.米开朗琪罗底痛苦,即是这后一种.他强有力,他生来便是为战斗为征服的人;而且他居然征服了.——可是,他不要胜利.他所要的并不在此.—— 真是哈姆雷特式的悲剧
名人传习题
米开朗琪罗传
.
米开朗琪罗底痛苦,即是这后一种.他强有力,他生来便是为战斗为征服的人;而且他居然征服了.——可是,他不要胜利.他所要的并不在此.—— 真是哈姆雷特式的悲剧呀!赋有英雄的天才而没有实现的意志;赋有专断的热情,而并无奋激的愿望:这是多么悲痛的矛盾!
“他在继续不断的兴奋中过生活.他的过分的力量使他感到痛苦,这痛苦逼迫他行动,不息地行动,一小时也不得休息.”
他写道:“我为了工作而筋疲力尽,从没有一个人像我这样地工作过,我除了夜以继日的工作之外,什么都不想.”
这种病态的需要活动不特使他的业务天天积聚起来,不特使他接受他所不能实行的工作,而且也使他堕入偏执的僻性中去.他要雕琢整个的山头.当他要建造什么纪念物时,他会费掉几年的光阴到石厂中去挑选石块,建筑搬运石块的大路;他要成为一切:工程师、手工人、断石工人;他要独自干完一切:建造官邸、教堂,由他一个人来.这是一种判罚苦役底生活.他甚至不愿分出时间去饮食睡眠.在他的信札内,随处看得到同样可怜的语句:“我几乎没有用餐的时间……我没有时间吃东西……十二年以来,我的肉体被疲倦所毁坏了,我缺乏一切必需品……我没有一个铜子,我是裸体了,我感受无数的痛苦……我在悲惨与痛苦中讨生活……我和患难争斗……”
这患难其实是虚幻的.米开朗琪罗是富有的;他拼命使自己富有,十分富有.但富有对于他有何用处?他如一个穷人一样生活,被劳作束缚着好似一匹马被磨轮底轴子系住一般.没有人会懂得他如此自苦的原因.没有人能懂得他为何不能自主地使自己受苦,也没有人能懂得他的自苦对于他实是一种需要.即是脾气和他极相似的父亲也埋怨他:“你的弟弟告诉我,你生活得十分节省,甚至节省到悲惨的程度;节省是好的,但悲惨是坏的,这是使神和人都为之不悦的恶行;它会妨害你的灵魂与肉体.只要你还年青,这还可以;但当你渐渐衰老的时光,这悲惨的坏生活所能产生的疾病与残废,全都会显现.应当避免悲惨、中庸地生活,当心不要缺乏必需的营养,留意自己不要劳作过度……”
但什么劝告也不起影响.他从不肯把自己的生活安排得更合人性些.他只以极少的面包与酒来支持他的生命.他只睡几小时.当他在蒲洛涅(Bologna)进行于勒二世底铜像时,他和他的三个助手睡在一张床上,因为他只有一张床而又不愿添置.他睡时衣服也不脱,皮靴也不卸.有一次,腿肿起来了,他不得不割破靴子;在脱下靴子的时候,腿皮也随着剥下来了.
他的精神所受到这苦役生活底影响,比他的肉体更甚.悲观主义侵蚀他.这于他是一种遗传病.青年时,他费尽心机去安慰他的父亲,因为他有时为狂乱的苦痛纠缠着.可是米开朗琪罗底病比他所照顾的人感染更深.这没有休止的活动,累人的疲劳,使他多疑的精神陷入种种迷乱状态.他猜疑他的敌人,他猜疑他的朋友,他猜疑他的家族,他的兄弟,他的嗣子;他猜疑他们不耐烦地等待他的死.
1.解释第一段的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后一种
哈姆雷特式的悲剧
2.为什么作者说米开朗琪罗说的患难 其实是虚幻的?
3.米开朗琪罗从不肯把自己的生活安排得更合人性些.表现在什么方面?
4.本文写作重点有那几个方面.谈谈这样写的作用

名人传习题米开朗琪罗传.米开朗琪罗底痛苦,即是这后一种.他强有力,他生来便是为战斗为征服的人;而且他居然征服了.——可是,他不要胜利.他所要的并不在此.—— 真是哈姆雷特式的悲剧
看这
!
法国进步作家和世界闻名的反战主义战士罗曼·罗兰这个名字就像一颗恒星,永久地闪耀着光芒.这位法国著名作家和音乐史专家,以他文学作品中的高尚理想和他描绘不同种类人物时具有的同情和对真理的热爱而影响了世界文学史,在世界文学领域里,罗曼·罗兰占据着一个举足轻重的地位. 罗曼·罗兰1866年出生于法国中部的一个小城镇克拉姆斯,他一生中最大的成功就是写出了许多惊世之作,包括《约翰·克里斯朵夫》、《母与子》、《贝多芬传》等,1915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二十世纪初,罗曼·罗兰感于世风日趋颓靡,把变革现实的希望寄托于"英雄人物"的力量,先后写了《贝多芬传》、《米开朗基罗传》、《托尔斯泰传》、《甘地传》等名人传记,一般称为“名人传”.在这些传记里,作者极力颂扬他们敢于正视黑暗现实,鞭挞腐朽社会,渴望自由,主持正义的精神,赞美例似造福人类为已任,为坚持真理和信仰,追求“真正的艺术”而受苦受难的钢铁般的意志.但他过分夸大了个性的力量,也错误地把托尔斯泰的博爱主义和甘地的不抵抗主义看作挽救世道人心和救治社会的唯一良方.
《贝多芬传》是罗曼·罗兰的得意之作,在文学领域内一直被奉为经典,从首次出版到现在,其具有的独特价值让“人们似乎从中找到了新的支撑点”,因此被评为“人类有史以来的30本最佳书”之一.《贝多芬传》主要叙述了伟大音乐家贝多芬不平凡的一生,作者以高度的艺术概括和饱含激情的文字,向人们描绘着贝多芬的成才之路……
贝多芬是被全世界公认的最伟大的音乐家,他之所以拥有如此崇高的荣誉,关键在于他的作品以及他作品独特的震撼力.贝多芬自幼不幸,他的父亲是一个残暴的酒鬼,他剥夺了小贝多芬学习、休息和娱乐的时间,而只是一味地强迫幼小的儿子没完没了地练习钢琴和小提琴,期望他将来成为自己的摇钱树.贝多芬度过了冷酷的童年生活. 1878年,贝多芬前往维也纳拜访他仰慕已久的偶像莫扎特为师.莫扎特听了他的即兴演奏之后感到十分惊奇,当场对他人说:请注意,这位少年将震动世界.可惜,在维也纳学习的时光很快就中断了,原因是他母亲患重病,且很快地离开了人世.失去了心目中唯一的亲人的贝多芬悲痛欲绝,过度悲痛使他接二连三地得了几场大病,其中一次是出天花,永远地毁了他的容貌. 法国大革命爆发后,革命的精神传遍欧洲,也占据了贝多芬的心.贝多芬亲身经历与耳儒目染的成长过程决定了他世界观的形成.众所周知,贝多芬不仅身材矮小,容貌丑陋,而且一直患有重病,后来发展到耳朵失聪.可是这位自尊心极强的音乐家仍然相信,“谁也无法战胜我,我要死死握住命运的咽喉.”在悲苦的日子里,贝多芬从事于谁歌欢乐的事业,只有音乐才能使他战胜自己的痛苦,将他从死亡的边缘一次又一次地拽了回来.在贝多芬的创作生涯中,战胜恶劣的命运,战胜人类的平庸始终是他主题.《第九交响曲》是贝多芬所有作品中最为深刻和雄伟的,也凝聚着音乐家毕生的心血.1924年的一天,《第九交响曲》在维也纳首场公开演出,贝多并亲自担任指挥,这是他最后一次出现在广大听众面前,演出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场面之热烈,几乎难以形容,演出结束时,由于耳聋,贝多芬听不见雷鸣的掌声,女歌唱家温葛尔含着热泪跑上去握他的手,扶他转过身来面对观众,使他看到热烈的场面.据说在奥地利,即使皇帝出场,按习惯也只享有三次鼓掌利,而这一次,贝多芬却获得了五次鼓掌欢迎.这一次,是贝多芬一生中最幸福的顶点.因为他亲自为人们返歌了欢乐,也为战胜了人类的平庸迈出了一大步.
贝多芬与海顿、莫扎特生活在同一时代里,然而他的音乐所达到的崇高境界却使人感到好象生活在另一个完全不同的时代.当然,他也是大量从前辈大师那里汲取营养,经过消化、吸收与提高才取得了成就.他不仅集维也纳古典音乐之大成,而且全面继承和发展了自巴洛克时期以来的音乐精华,所以他成为了音乐中的普罗米修斯,成为世界公认的欧洲音乐史上登峰造极的人物.贝多芬的创作之路持续了35年之久,为了达到完美的境界,他进行了不断的奋斗.他在事业进入到最后阶段时说到:“我感到好象只写过几首乐曲.”真正的艺术家一定是谦逊的. 贝多芬曾经为歌德著名的剧作《爱格蒙特》谱写过舞蹈配乐,但贝多芬看不惯歌德在贵族面前卑躬屈膝的表现,尽管他依然对歌德充满着崇敬之情.可是傲慢的歌德始终不能原谅贝多芬对他的当面批评,对贝多芬,歌德总是冷淡的,甚至是无情的.其中有一次,贝多芬晚年正好贫困交加之中,便写信向歌德求救,望他促成魏玛公爵预定他呕心沥血写成的《庄严弥撒》以换取稿费,而得不到歌德的回答……
贝多芬是一个不幸的人,贫穷、残废、孤独,世界不曾给他欢乐,他却创造了欢乐给予世界!他用他的苦难来铸成欢乐,正如他那句誓言:“由痛苦换来欢乐.”
罗兰写的贝多芬、米开朗基罗、托尔斯泰的传记纳入了一整套传记的庞大计划之中.这个计划曾在《双周刊》上宣布过.罗兰还打算为马志尼、加里波第、席勒、法国革命的将领欧许、美国独立战争中的活动家托马斯·潘恩,以及十七世纪著名的法国军事工程师瓦本写传记.他还准备用法文发表已在英国出版的《米勒》一书,但后来他改变了主意,因为(根据他信中的某些暗示)他对这一作品不十分满意.是什么东西引起罗兰放弃撰写他曾经许诺过的一整套传记呢?一九三六年罗兰在给美国文艺理论家罗·威尔逊的信中回答了这个问题.在研究伟人生活的时候,他逐渐证实了,他们并不总见也不是在一切方面都是值得仿效的,他们中的每一个人都有错误和弱点.
在从事《米开朗基罗传》创作的时候,这一点他看得特别清楚.而在研究席勒生平的时候,这一点就看得更为清楚了.(“真正的席勒,我是一点儿也不喜欢.他充满着理想,因而掩盖了他真正的性格,依我看,同歌德的性格相比,他的性格就缺少诚恳,缺少直率,缺少勇敢……”)罗兰在从事他早已考虑好的其他一些传记的创作过程中,也感受到了同样的失望.此外还有另外方面的困难:欧许、瓦本、马志尼的继承人拒绝作家翻阅氏族世存文献,而罗兰力求达到正确可靠,要依靠真实的文献资料.“要是他们在我从事《贝多芬传》创作期间,允许我翻阅的话,那我就能满怀热情地撰写完这三位活动家的传记了.然而后来已经晚了.我对自己,犹如对一个历史学家那样,很快提出了严格的要求.所以在《贝多芬传》一书完成之后,克利斯朵夫和安及德·李维埃的故事就成了我的真正的《英雄传记》.
罗兰创作的传记,就写作手法来说,有它非凡的独到之处.这是什么--是学术著作还是艺术作品?实际上,两者都是.其中每一部作品,罗兰都用了大量的、许多方面对于读者说来是新的真实的资料,几乎每一页都有脚注和引文之类的详细资料.在热烈期望自己的作品能为现实生活服务的同时,罗兰仍一丝不苟地遵循着历史的真实.为了对抗所谓“罗马化传记”的作家们,罗兰避免虚构甚至不允许有半点的虚构.在传记小说中,借助于虚构情节出现的那种直观性,罗兰完全是用另外取得的,即用他的主人公的原诗、同时代人的证明、时代文献的充分利用而取得的.他需要这样的文献,并不是因为可以死搬教条、拘泥细节了,而恰恰是为了让每一个伟大人物的肖像能以其整个的独特的真实面貌出现在读者面前.
对米开朗基罗的作品,罗兰单独进行了说明,以小型的专题学术著作的形式出版了一套通俗小丛书《艺术大师们》,而关于贝多芬的音乐,后来他写了一部大部头的学术著作,这花费了他一生中的最后二十年的时间.摆在我们面前的米勒和托尔斯泰这两本书,里面多半是些创作特写.但不管怎样,罗兰把英雄主义内容,伟大人物的道德面貌处处都提到首位.这是否说,罗兰在二十世纪企图修复有关理想的英雄人物的古典概念呢?还是他回避那些伟大人物性格的复杂性及其所处的现实环境,而去描写他们的浪漫主义的特殊地位的荣耀呢?任何情况都不是!在从事“名人传”创作中,罗兰克服了曾经导致刻板的平铺直叙和引起振奋假象的那些文学传统,尤其是克服了认真地调和生活矛盾的做法.他还克服了要求把杰出人物同其余的普通人物对立起来的一些文学传统.对待古典作家的遗产,罗兰是持批判态度的,主要因为他不能容忍同时代的那些“高乃依风格”的模仿者.同时,?在完全倾向于雨果的情况下罗兰绝不希望在自己创作的传记中恢复浪漫主义的手法,即把一些杰出人物和无可指摘的人物理想化的手法.
罗兰认为伟大艺术家是"集体力量"的表达者,是群众、各民族和人类巨大激情的表达者,因为他觉得"集体力量"是一种自发的和完全不为理智所理解的东西天才艺术家的伟大,包括所有天才的伟大,按照罗兰的看法,绝不在于他具有某种超人的、非凡的力量.恰恰相反,一个杰出的人;尤其是一个天才,要比普通人更紧密地同现实生活结合在一起,他了解生活的本质要比别人更深刻,他预感历史大变动的临近,要比别人早一些.
早在本世纪初,罗兰已经接近于对杰出人物的作用的这样一种理解,而且这种理解在他的传记特写中得到了体现.随着他研究贝多芬和米开朗基罗生平的日益深入,尤其随着他为还没有写的其他几部传记收集的材料日益增多,他越来越清楚地感到那些伟大人物的内心世界的复杂,而他原先是打算把这些人物当作意志坚定和性格刚强的榜样来加以描写的.这就妨碍了他把拟订好的丛书计划继续下去,不过这并没有动摇他对所选择的题材进行处理的美学立场.伟大人物是有缺点的,他们在所走过的道路上也有过动摇和错误,然而他们的伟大正是在于他们有时善于--用痛苦的内心斗争作为代价--战胜弱点和克服动摇.
罗兰在《米开朗基罗传》的序言中写道:“我没有给那些高不可攀的英雄们建立纪念碑.我憎恨理想主义,因为它胆怯地回避生活上的痛苦和精神上的弱点.然而,太容易受一些花言巧语蒙骗的人民应该牢记:有关英雄主义的一切谎言是由于胆怯而产生的!英雄主义就是看到世界的本来面貌,热爱这个世界.”这一思想,在该书的结尾中又重复了一遍:“难道,我应该象其他许多那样只去描写英雄们的英雄主义,用一块盖布把他们跌入的整个痛苦深渊罩上,可是不能这样做!真实高于一切!我不能用谎言去答应给自己朋友们幸福!我不惜一切代价非这样做不可,我只能答应给他们真实,甚至用幸福作为代价答应给他们真实,给他们勇敢的真实,并用真实这把刀子去雕刻不朽的心灵.”这一肖像是本世纪初罗兰在《贝多芬传》中刻画的.而且他还修改重审自己的这一早期作品,并持批判态度.一九三六年,他在着手他的巨著的第三部《复活之歌》的创作的时候写道:“我们研究贝多芬三十年了,在这期间,我们不仅更清楚地了解了贝多芬的生平,而且了解了一个人的生平……现在,为了一块面包,我们已经不能把贝多芬这一个人看成是想象中的英雄,看成是由不锈钢铸成的具有倔强性格的英雄.他--就象所有的人,哪怕是英雄,一样经历过乏味生活,是某些身份不同的人和可以说地位不同的人之间的战场.”生活的条件,坏境的压力使人也决不可能摆脱内心斗争.“这使他的英雄主义具有更高的价值,因为众所周知,他作出了多么大的努力.”就是贝多芬也不能完全摆脱内心矛盾.尽管他的性格独立不羁,但有时也会巴结强者.虽说他是一个不谋私利的人,但在就钱的事情同出版商和戏院经理的一些洽谈中,他却表现得极其固执而又坚决.尽管他满怀共和主义激情,然而他仍为自己的贵族身份而感到十分自豪.所有这一切怎么去解释呢?罗兰自己作了回答.“让伟大艺术家力求成为代达罗斯,给自己插上翅膀,飞向……系在双脚?上的秤砣却把他留在大地上--这秤砣便是经济上的奴役,所以他一次又一次地跌入人们共同的陷讲.在那里,他为了一块面包和可恨的贫困同别人进行了顽强的斗争.”
贝多芬许多个人弱点在某种程度上正是由这一点造成的.对他来说,有钱就意味着相对减少依赖,因此他为了一个铜板就能固执地讨价还价.对他来说,贵族身份是一种避免受别人鄙视的工具,至少在某种程度上是这样,因为那些不敬重贝多芬这个作曲家的人,却很敬重贝多芬这个贵族身份,因而当有人对他贵族身份的真实性提出异议时,他就会大发雷霆.他的革命信念帝国警察局知道得十分清楚.这使他始终担心会遭到迫害.因此,为了避免遭受迫害,他有时克制住对巴结奉承的厌恶,在自己毫无天赋的学生和庇护者鲁道夫大公面前说上许多恭维话.在叙述这一切的时候,罗兰一味反复地说:"天才的这些错误和失败不应该把我们的眼睛遮住,使我们看不到他的伟大.这仅仅是对时代作出的不可避免的让步.确实,罗兰在这里指出的有关贝多芬个性的新观点,同他《名人传》原先的构思是不矛盾的,而只是对这一构思作了更明确的修改.我们更清楚地看到了艺术家痛苦的深度,同时也看到了艺术家道德的伟大,因为艺术家善于不顾一切地保护自己内在的人的本质,从而保护了自己的创作天才,使其不受有害的影响.
我们不能不钦佩米开朗基罗:他创作了许多作品--尽管遇到了无数的障碍.在这些作品中体现了“一股象飓风一样凶猛的强大生命力”.罗兰英雄传记的感染力并不在于肯定痛苦,而是在于克服痛苦,战胜痛苦.这一胜利罗兰本人并不是轻而易举地取得的.后来他在《伴侣》集的引言中写道:"……在我的《米开朗基罗传》的序言中,我不无痛苦地对基督教的悲观主义表示了抗议,我十分清楚在自己身上和在别人身上的这种悲观主义……?因为它导致了对人类进步的否定,而反动势力却同它结成联盟.谁同反动势力作斗争,谁就应该同悲观主义作斗争;我在自己心里也在同它作斗争,所以这绝不是一件极其轻松的事!这一斗争的痕迹在《名人传》中是显而易见的.罗兰思想上的矛盾,与其说是表现在他把自己主人公遭受的痛苦放在首位,倒不如说是表现在他多处(特别在《米开朗基罗传》中)抽象地、超历史地论证了这一痛苦,并把它解释成为是人所具有的,并且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非理性热情的影响.可是在《名人传》中,现实主义地、历史主义地看待人这一点得到了更加令人信服的和更有力的肯定.在罗兰创作的传记中的每一个主人公,最终都是被作为自己民族、自己时代的产物加以描写的.他们中每一位的痛苦经历在很大程度上并不是偶然事件的影响和人类天性的内在气质造成的,而是由社会的残酷规律造成的.在这样的社会里,一个艺术家跟大多数人民一样都是处于从属地位,都是在被奴役的人之列的.一个伟大的艺术家,作为非正义的牺牲品,作为社会压迫的对象的这种主题,经过罗兰的许多艺术加工同样也体现在他的英雄传记中.
“我为教皇服务,不过是迫不得已的,”米开朗基罗说,“一个教皇死了,另一个教皇即位”.米开朗基罗,自由的米开朗基罗,一辈子只能一个轭换上另一个轭,重新更换主人.尤里乌斯二世,利奥十世,克雷芒七世,保罗三世,保罗四世--他们都先后支配过米开朗基罗的才华……最神圣的和最显贵的主人们用各种古怪念头作弄米开朗基罗,交给他一些不符合他心愿的工作,强迫他去画一些以前没有完成的所有大型的新作;对他进行诽谤,在他的周围搞阴谋,想方设法离间他和水平相当的画家莱奥纳多和拉斐尔的关系;用各种挑剔和威胁恐吓去折磨他,处处替他设置障碍.他不止一次地不得不承认:“他耗费了极大的精力、才华、欣悦的灵感,结果都徒劳无益!”折磨着他的精神悲剧的主要根源就在这一点上,而不是在人类自古以来的本性上!罗兰还揭示了这一悲剧的另一个方面.在有关米开朗基罗一书中,表现出了作者高度自发的历史主义.他看到了曾被文艺复兴时期载入人类史册的事物--获得解放、令人欢欣鼓舞的事物;但他也看到了文艺复兴时斯的内在矛盾.在某种程度上说,罗兰同托马斯·曼彼此呼应,罗兰再现了那个历史时斯的意大利的气氛.他着重强调了人物的善良,描写米开朗基罗的慈善活动,道贝多芬令人感动地关心自己放荡的侄儿(孤儿)--所有这一切今天看来都是天真幼稚的和多愁善感的.可是罗兰认为仁爱是大艺术家不可缺少的品质--不仅在崇高的志向和感情方面,而且在平时的行为方面都是如此,在许多欧洲知识分子认为善于超过一般人,站在“善与恶的另一边”是艺术家的高尚美德的时代,罗兰援引了贝多芬的话:“我不知道其他更高的准绳,除了善良之外.”罗兰选择作为自己主人公的恰恰是这样一些伟大人物,即罗兰能够通过颂扬他们的强有力的、充满思想的、焦虑不安的和热情洋溢的创作去对抗他在自己周围看到的那种庸俗艺术的伟人.论贝多芬和米开朗基罗这两本书的悲剧观点的产生原因在某种程度上在于罗兰想把这些身处逆境的天才同《广场上的杂耍》中买卖兴旺的商人、洋洋得意的手艺人和欧洲资产阶级文坛和艺坛上的居心叵测、玩弄权术的人进行尽可能地鲜明的对比.在这一方面,《名人传》同《约翰·克利斯朵夫》的紧密联系就特别易于体会了.这种矛盾,尤其理解不了这些矛盾的社会基础和历史基础.
“伟大的心魂有如崇山峻岭,我不说普通的人类都能在高峰上生存.但一年一度他们应上去顶礼.在那里,他们可以变换一下肺中的呼吸,与脉管中的血流.在那里,他们将感到更迫近永恒.以后,他们再回到人生的荒原,心中充满了日常战斗的勇气” --罗曼·罗兰
就像有时候我们听到一支过去唱过的歌会引起很多回忆一样,有时看到一本过去读过的书我们会莫名的感动.一想起《名人传》中那些伟大而高贵的灵魂,我就不由感受到生命的激情在我身体中碰撞.虽然也许我并不能真正读懂这本虽然单薄,分量却很重的小书.然而我相信,每一个接触到它的人,都会多多少少的体验到书中那种迫人的激情,那种对于生命的丰满和崇高的追求.在生活海洋的波涛和风暴中,总有一本书在陪伴着你,心情沮丧的时候,面对挫折的时候,怀疑自己失去了生活的方向的时候,就找出来翻读一下,它会安慰、鼓舞你,使你洗掉疲惫,抹去忧伤,重新上路.对于我,这本书就是《名人传》!它我是精神和力量的源泉.《名人传》由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的《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和《托尔斯泰传》组成,它们均创作于二十世纪初期,无论在当时是在后世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在这三部传记中,罗曼·罗兰没有于对名人们的生平做任何夸耀的叙述,也没有像大多数传记家们一样追溯名人们的创作历程,而是紧紧把握住这三位伟大艺术家的共同之处,着力刻画了他们为追求真善美而长期忍受苦难的心路历程.罗曼·罗兰称他们为“英雄”,以感人肺腑的笔墨,写出了他们与命运抗争的崇高勇气和承受全人类苦难的伟大情怀,可以说是为我们谱写了一曲伟大的命运之歌.
“我的体能和智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有增无已……我的青春,是的,我感到我的青春才刚刚开始.我已经隐隐约约看到目标在前,虽然尚不清楚,但正在一天天地接近……啊!如果我能摆脱这种疾病,我一定能拥抱整个世界!……除了睡眠,我不知道有其他的休息.可惜我不得不花更多的时间睡觉.但愿我能摆脱疾病,哪怕一半也好,那时侯!……不,我不能忍受下去.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永远不能使我完全屈服.啊,如果能活上千百次那就太好了!”--《贝多芬传》
惟其痛苦,才有欢乐!--贝多芬
路德维希.范.贝多芬,德国古典主义最伟大的音乐家,是这样一个不幸而坚强的人:在青年时期就开始耳聋了.对于一个以音乐为生命的人,还有什么比这更不幸的呢?谁又能想象他在漫长的酷刑中的心情和痛苦?上帝真是残忍,把最美的音乐赋予了贝多芬却剥夺了他欣赏音乐的权利,他听不到自己的音乐,人们都在尽情享受他的音乐带来的欢愉的同时,他却必须独自忍受无声的折磨!而就是这个人,写出了那样大量的乐曲,而且往往是欢乐的乐曲--从天国发出的,传播到人们内心的欢乐!他扼住了命运的喉咙,他的每一部作品都是苦斗的成果,是胜利的标志.一个不幸的人,贫穷,残废,孤独,由痛苦造成的人,世界不给他欢乐,他却创造了欢乐来给予世界!他用他的苦难来铸成欢乐,好似他用那句豪语来说明的,--那是可以总结他的一生,可以成为一切英勇心灵的箴言的:“惟其痛苦,才能欢乐!”
“他是孤独的.--他恨人,也遭人恨.他爱人,但无人爱他.人们对他既钦佩,又惧怕.最终他在人们心中引起了一种宗教般的崇敬.他凌驾于他的时代.于是,他稍稍平静了一些.他从高处看人,而人们则从低处看他.他始终是单身.他从不休息,连最卑贱的人都能享受到的温柔他也尝不到,他一生中连一分钟都不曾在另一个人的温柔怀抱里入眠.他从未得到过女人的爱.在这荒漠般的天地里,只有维多利亚科洛纳的友情,曾闪过一道纯洁而冷峻的星光.周围是一片黑夜,只有他炽热的思想流星--他的欲望和疯狂的梦境--飞驰而过.贝多芬从未经历过这样的黑夜.因为这黑夜就在米开朗基罗的内心.贝多芬的悲愤是社会的过错,他本人却天性快活,且渴望快乐.米开朗基罗则忧郁成性,令人害怕,使人本能地躲开他.他在自己周围造成了一片空虚.”--《米开朗基罗传》
大卫用他的弹弓,我用我的弓箭.--米开朗基罗
贝多芬的痛苦来自病痛的折磨,米开朗基罗的痛苦来自他充满矛盾的灵魂:他既无残疾,也不贫穷.他出身高贵,是佛罗伦萨的名门望族,他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有很高的文化素养和艺术功底,.但他的祖国多灾多难,外族入侵,人民被奴役,他的心血之作一次又一次被毁于战乱.他非常富有,每完成一部作品,他都会获得一大笔酬劳,但他却过着像穷光蛋一样的生活,只吃面包,喝点葡萄酒,每天只睡几个小时;他惊人的长寿,一生渴望爱情,写出大量火热纯洁的十四行诗,但他却终身未婚,孤单到老;他的家族从未给他任何温暖,总是一次又一次从他身上榨取金钱,利用他的名誉到处炫耀,而他根深蒂固的家族观念和光宗耀祖思想却使他出手大方;他骄傲固执,目空一切,他在艺术上坚持自己的独立见解,甚至不惜和教皇闹翻,但他又软弱可笑,总是在关键时刻选择妥协投降,做出种种与他名誉不符的可笑举动;他的艺术天分惊人,雄心勃勃,创作出《大卫像》、《奴隶》、《摩西》等惊世杰作,但他又不得不为教皇奔波卖命,这个任务还没完成,又有新的任务在催促着他,因此他计划中最伟大的作品都半途而废.他一生都在超负荷的工作,同时还要为那些没完成作品忍受内心的谴责;到了老年,他已经成为文艺复兴时期最后一位艺术大师,人们对他像对上帝一样敬重,无人敢于挑战他的权威,但他却越来越虔诚,在上帝面前惴惴不安.
尽管米开朗基罗有这样那样的缺点,尽管他一直没能实现自己最伟大的计划,可谁也不能否认他的艺术代表了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人文精神,从大卫身上我们看到了人的理想,人的尊严,人的意志;从摩西和奴隶身上看到了人与命运的抗争……米开朗基罗塑造的是神灵,但他表现的却是现实中人的苦恼和感情!
“他的面貌有了固定的特征,永远铭刻在人类的记忆之中.宽广的前额上两道微弯的皱纹,白色的双眉异常浓密,一部忠厚长者的胡须,使人想起第戎的摩西像.苍老的面庞变得平静、温和,留着病痛、忧伤和慈祥的痕迹.从二十岁时的粗野豪放、塞瓦斯托波尔从军时的呆板严肃,到现在的他改变有多大啊!但明亮的眼睛仍然锐利深沉,显得坦白直率、胸无城府却又明察秋毫.”--《托尔斯泰传》
我哭泣,我痛苦,我只是欲求真理--列夫.托尔斯泰
列夫.托尔斯泰的情况则完全不同,他是贵族出身,地位优越,衣食无忧;他身体健康,婚姻美满,有深爱的妻子儿女;他有很高的文学天赋,他的每一部作品都好评如潮,他是巍然耸立的文学高峰,他不仅为读者展示了俄罗斯近代历史的广阔画面,还精彩地谱写了俄罗斯民族之魂,他塑造了一个个生动鲜活的人物形象,每一个都让人们点点头说:“是的,俄罗斯人就是这样的.”总之,他是一个一般人看来什么也不缺的人,然而他的痛苦恰恰由此而生.他天性善良,悲天悯人,他为城市贫民的凄惨处境感到镇静,为农民的生活贫困,精神麻木而痛苦,因自己物质富有,生活优裕而内疚,为自己不忍心摆脱家庭羁绊去过苦行生活而苦恼……总之,他的博爱精神使他不能忍受他人受苦受难,他渴望天下大同,人民昌盛,他希望所有人都能过上幸福安详的生活.为了实现他的理想,他首先改变自己的生活条件,让自己和农民生活劳动在一起,他在自己的庄园里实行改革,解放农奴,把土地分给佃户,他推行“爱的宗教”,提倡“不以暴力抗恶”,甚至提出“敌人要打你的左脸,要把右脸也伸出去”,到了晚年,他的想法更加变本加厉,他甚至打算捐出自己的所有财产,想法遭到家人的拒绝之后,他以八十二岁高龄离家出走,最后孤独地死于出走途中.
罗曼罗兰说:生活是严酷的,对于那些不安于平庸的人来说,生活就是一场无休止的搏斗,而且往往是无荣誉无幸福可言的,在孤独中默默进行的一场可悲的搏斗.这大概就是对于托尔斯泰行为的最好注解.
在《名人传》的开头,罗曼罗兰大声疾呼:“打开窗子吧!让自由的空气重新进来!呼吸一下英雄们的气息.”他称之为英雄的,并非以思想或强力称雄的人,而只是靠心灵而伟大的人.《名人传》非常好地印证了中国人苏轼的名言:古今之成大事业者,非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贝多芬的“在伤心隐忍中找栖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