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阅读题怎么理解?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6 23:50:29
语文阅读题怎么理解?
x\nI~nLw 4e(eJ:Wrpps|V=cFA|f9JÜŶ gxF Oxc!fz u waEotpnS M_D'Diqn$0X\l`z鳩hP'xՓ}:Ӿssy!kdyaIܾǗ[ALZ3 tͽH7N WQH6@xcnj 7ZQh4[{y.,JOρ8p2,Xe:hF&/^^ɤ>OGZO]>ɒn`7:&2yN*>[&k),wfkW]MGipV11wGu9Tf63-vJEqFc(M]uG9 Ω'9@U*G1fwÇ{\t(2E*/(Lts QܘƿMKquX#֕L?P<=큤HVԄywӭD\ nUKGl%j^^efMuTTw*\/B_ϧYe58ŷS\/^QjO}Y}?ɜwz![o*70\~xBuG[C&a3CE鸅 0u\[8kئwo|:6,֤Ny(VoMn~ &pxC3L®`*R UQ1T'Ž;wh2m](ӫ%A:~\FoMhܷppN]K4*j~[\+&+u&yLAy  C=RTP%.Ft{n^,nH B4^J1pk#Bd^ۍ&1\SʤP?Ŗ5g+.ݘu3m*8`u3y:<~ܚOd vFVXAȿZ/̝յ0,͹7՚soT ĊK֔.%hm݈@"UbPѾw *1/ׂxV#BX>5/???靟凩Lb::7`if7coAjX wO.QVMp[/}4h%$-@dNy|"N# &]M*ئ|4UxTn-g.#%.JjKDvbU^;>LGۺ J}  Hg- $Ya))f{b-ˆABs7Qz𗧣  Fx>2HS)(alLÏ4*ضdQfL7XhPa=0}h1:zzܜ`(ww(']}A)m1 _~vbʆYl4, {EVN]1ۆs;|;˜!^౰_w~W}33KPv1`S7o{#+O$^L)'f%6cDXeou~;6iNe'z@T' je<\g?9gOo7TcDix.&9OLfUI|?P&I֙5wzPa Rl+W~%m SI˕*nDafl>ՔB,pQKVϡ`E7WdRyl#i}v'*nX*E&ш'{ǧ!=evu7Nq }cH{a#QrOR=T0a@K-kfvx#4)iKfSH.ߘ7$zOܫ"oId"132;=;ȖI˴J%/b.QU <[PZHyt\ {]CӚZX&^̷*uPEd%I&铎 4 bRg\60ԞuDeeCWf|?ŕ}S=k32wd0F @Ŗ[&~Y _ ôʿ@<<40@aօIB;X)IHUMΏV`:VB7ʶa[$Wdi{Όw ;/nrU@۷29`ޑPi[W vtU7몼T"]9Vo>?ĭH~i-hZB[o傴;z"_ztuu2V9|H?s^`ߺe/o&yEݤe~~׏=W-HO}XKٚ}ۥ~E)L;rP.6[.)yR9dl >,.Ṡ?u4JVSLs{y.-́]sa$A0 $alDvP&nT;,ɤY;Ш==7:>q9˔h\ZaS~4# X^i ;˜[{2;<:]i"]^Ia4+drD̰#-.8?9xi&ҋy.յ#ԽVSHƐZ ҒJ]'"Ѻ 1 ϝ9U`-l=r,(O'0R8j4'J':xi*i&s^RuۭQZB3?42GZ*{fSÀEftAip4y4;[1=_%k6“ 4`TM;d [pZ[ l0۫ƗY$$NGu:> Mn2%`k|u\h}J,i(txkr_\lⲞW7u,6k\%psS,s Ikvkirj͝"`':䜥_iuҥ\rmye7ӟc$G( =t4 d~=OoZHނLw K*Or׶͉7nDX-_y tFSq Y2^a]6A  tAN)E@z1[g&^{nXm,Ê8?p9hN p5' hi?aᚴJ9iw4' O󄴘|{AŵvJS:aReDFDW"Ѽخz[  xE.hª̍K5 \nza`°D6X-Ѱ1eqU[i+!˛YOj^D<,E4sY= KW+LRcV% 5!ʅyY>/W]iS&Z Rcu. =L],4oũSnLqA*}G}KL{V3C1,0[֟38Raٕ+RpG>=;JƤF?j,N<¬䄷p%/GI6E{$);>f~{'YA-H:" ϝs3tj8 aE5~w ȈT+\;pWP Nx"AP]k$j-|%bZz m#}#c#73ݫnj4%[:~W;|UyIfTG-]v?},;Sk2ؙNԆ}.nNܻQ\w`OU8Œ)n֦)g+F[A%-d[6 rl-~tS|.(ՠ5}nŲfE;'E|7+|j.`1zyN\֙FrZ986W旕YB̕ެ_ a*m"ÜsH.2>l?D|Z˓ #Vi!q?^ 4>ȉJEI9%Vi8OgYfQ׏EG:KQei9^yuY }MI}1Y59ڃ O\4+:uHH aSB4u^ܪvXpWT9ί? O(J:~+ע_Ie9+Y/m5*hm0 Y61`sMk4tbF|vHtǧI2{2ln4oz-Y^RPG4_,tN>]gQ!apE MN2f\+AR*E *+}K m$k1XzKT; oZa Wv^Y>oI>1,k?S˵1Z]Í~Z9/ rZ&mr YǿڱjIAPDh#Y[>Iѩ)w1IwLwio{PJ(/oVɰÓ'v91:Cꇭ<,Vįr*9D~\_ )̕I^gO SqKcOc"(,($9E3OԿ. 筯ټt埤ڲb^=M:1h($ 8Uٞxe[+dB|79|su[4#͋y/63`;vw -z?cwF_(.獛,żtаy *bjO`gSE]90N(rm r15 0MeƣȖ|@λ6i~xEL}ZU !J}VB q' D\ۜWUTHk#G.+a \FnȮ oY ҹK$$ /ŃQueIOja?= H4"p^ʹanW8Q#k Sty֣bs,)Eg=| OTk`|:>4 M+mv`.hC}ʴI-a(Xvҁ^{gQzpK2p!WD`m}V =XpI&Y<גeS֊;b4ֵ9B0.-jvpY׶_ Lg.7XBV _yۇ7$|v&yVj ʴFm5yŠR4qDsk!bw(L?"X֦$Xv2XK\nٖE1mñ[&+豿ֶmzqQ$IFrs:Wffb'ܸxGi2?Fn-\߱{y"9s2Y+ [׆*6B.E='ԋP Yi] W~mc 7YMdHḥ}b yAȶ XxKV@ftx U8սұvb)yp]Mw=UqLk 55+@u8dǀM$!}oHc4˔C,X{\>'D fV5<Ͳdm&ztKW)v 59yYb~eQ e9U`~.Y?'%lnu] oP-b_HC*rH':O؅G4!űu?vlHG~M޹_z\}zkRdR: #9zϋc !HK5?/~[3q

语文阅读题怎么理解?
语文阅读题怎么理解?

语文阅读题怎么理解?
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
二、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联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
三、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反复、互文、对比、借代、反语
四、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五、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
六、描写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七、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
八、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
九、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
十、描写(或抒情)方式:正面(又叫直接)、反面(又叫间接)
十一、叙述方式:概括叙述、细节描写
十二、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十三、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摹状貌、引用
十四、小说情节四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十五、小说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具体环境
十六、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十七、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十八、论据分类为: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十九、论证方法:举例(或事实)论证、道理论证(有时也叫引用论证)、对比(或正反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二十、论证方式:立论、驳论(可反驳论点、论据、论证)
二十一、议论文的文章的结构:总分总、总分、分总;分的部分常常有并列式、递进式.
二十二、引号的作用:引用;强调;特定称谓;否定、讽刺、反语
二十三、破折号用法:提示、注释、总结、递进、话题转换、插说.
二十四、其他:
(一)
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记叙文、小说),埋下伏笔(记叙文、小说),设置悬念(小说),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3、文末:点明中心(记叙文、小说);深化主题(记叙文、小说);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文、小说)
(二)
修辞手法的作用:(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
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
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
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4、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5、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三)
句子含义的
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四)
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
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
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
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五)
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不能.因为(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六)
段意的归纳
1.记叙文: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
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2.说明文: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
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
3.议论文: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的观点怎样,
格式: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论证了)+论点
好好掌握哦!

同学你好 由于我是教英语阅读的 所以无法回答你的求助 不好意思!

通常语文的阅读题可分为几类,我自己总结的。
一种先要看文体,如果是议论文或是说明文这类实用文体,大体会考几类问题,比如说是什么说明方法,或是如何论证论点的,再或者就是这个字加上或者去掉好不好这样的问题,打这些的都有套路的。当然在使用套路时,首先就是“记忆”,这也没有什么好方法,必须将说明方法,论证方法等这类最基本的东西记牢,再用套路,下面我从网上找了一些,应该有用,你先挑选着看看。

全部展开

通常语文的阅读题可分为几类,我自己总结的。
一种先要看文体,如果是议论文或是说明文这类实用文体,大体会考几类问题,比如说是什么说明方法,或是如何论证论点的,再或者就是这个字加上或者去掉好不好这样的问题,打这些的都有套路的。当然在使用套路时,首先就是“记忆”,这也没有什么好方法,必须将说明方法,论证方法等这类最基本的东西记牢,再用套路,下面我从网上找了一些,应该有用,你先挑选着看看。
结的。

收起

通常语文的阅读题可分为几类,我自己总结的。
一种先要看文体,如果是议论文或是说明文这类实用文体,大体会考几类问题,比如说是什么说明方法,或是如何论证论点的,再或者就是这个字加上或者去掉好不好这样的问题,打这些的都有套路的。当然在使用套路时,首先就是“记忆”,这也没有什么好方法,必须将说明方法,论证方法等这类最基本的东西记牢,再用套路,下面我从网上找了一些,应该有用,你先挑选着看看。

全部展开

通常语文的阅读题可分为几类,我自己总结的。
一种先要看文体,如果是议论文或是说明文这类实用文体,大体会考几类问题,比如说是什么说明方法,或是如何论证论点的,再或者就是这个字加上或者去掉好不好这样的问题,打这些的都有套路的。当然在使用套路时,首先就是“记忆”,这也没有什么好方法,必须将说明方法,论证方法等这类最基本的东西记牢,再用套路,下面我从网上找了一些,应该有用,你先挑选着看看。
【考点透视】
议论文是表明观点、阐明道理的文章,它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议论文的一般考点有:(1)语言的积累与运用;(2)寻找论点,弄清论点与论题的区别;(3)辨识理解论证方法;(4)理清议论结构;(5)把握文意、层意、段意;(6)理解论据选择的技巧;(7)品析揣摩关键词语、重点句子含义及其表达作用;(8)体会议论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特点;(9)理解中心句、支撑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10)联系生活体验,理解作者的观点及写作意图;(11)为观点寻找或补充论据;(12)立论与驳论的区别等。

◎【技法指津】
阅读议论文,首先要了解议论文的特点。议论文有论点、论据、论证三大要素。只有把握住议论的这些特点,在阅读时才知道从何入手,怎样去“读”。
一 把握论点。
阅读议论文,最关键的是要找出文章的中心论点。大多数文章,标题只是提出了一个论题,中心论点隐含在文章的论述中。有的文章,标题就是中心论点。那么,作为论点的标题,一般是个表判断、表肯定的句子或短语。也有的文章,在开头提出中心论点。还有的文章,在行文当中或篇末提出中心论点。。
二 弄清论据。
阅读议论文,在抓住论点之后,还要弄清楚文中是用哪些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论据一般分为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两种。事实论据包括事例、史实、统计数字等。事实必须确凿可靠,有代表性。道理论据包括革命导师的正确论述和自然科学的原理、定律、公式等。此外,正确反映自然规律和人类生活经验的名人名言、谚语、格言等,也属于道理论据。
三 搞清论证方法及论证方式。
搞清论证方法,才能更好地把握、理解中心论点。要搞清论证方法,首先要了解常用的论证方法。经常使用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等。其次,还要明确议论文的两种论证方式,即立论和驳论。立论就是针对事物或问题直接阐明自己的见解和主张;驳论就是通过反对错误或反动观点,从而树立起自己的正确观点。在驳论文中,用到的论证方法还有“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及归谬法等。
四 理清议论文的结构。
阅读议论文,必须理清议论文的结构。立论文的结构一般分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三个部分,也就是引论、本论和结论。议论文的常见结构形式有:并列式,段落层次间是平行并列的关系;层进式,各部分之间是层进关系,即层层深入,步步推进;总分式,论证的层次间是总论和分论的关系,或先总后分,或先分后总,或总分总。驳论文的一般结构方式是:摆错误论点、分析错误论点的实质及危害、得出正确的观点。
五 了解议论文的语言特点。
由于议论文是最贴近现实生活的一种文体,因而它的语言往往有鲜明的个性,或针砭时弊入木三分,或剖析事理一针见血,或讽刺社会不良风气毫不留情。除了严密的逻辑性外,遣词造句也是颇费心机的,我们在阅读时要细心体会。
记叙文的阅读,要明确有关的知识点,把握其文体特征。
一、记叙文的概念:记叙文是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的文章。中学阶段,为了教学的方便,常常把消息、通讯、人物传记、回忆录、寓言、童话、小说等,都划归到记叙文教学中。
二、记叙文的分类:从写作内容与方式看,可分为两类:简单的记叙文和复杂的记叙文。从写作对象的不同,可分为四类:1.写人的记叙文;2.叙事的记叙文;3.写景的记叙文(即散文);4.状物的记叙文。
三、记叙的要素:记叙文有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四、记叙的顺序:常用的有三种——顺叙、倒叙、插叙。
五、记叙的线索:一般有以下几种——人线、物线、情线、事线、时线、地线。
六、记叙的人称:一般采用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个别时候使用第二人称。
七、记叙的中心与详略:整体感知,准确把握文章中心。分析材料与中心的关系,理解材料的详略安排。
八、记叙文所用的表达方式:常见的是五种——记叙、描写、说明、议论和抒情。比较复杂的记叙文,往往几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
解题思路和技巧:
做记叙文的阅读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一、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初中三年,我们在课本中学习了大量精美的记叙文。叶圣陶先生说:“课文无非是个例子。”我们应该从这些例子中学到阅读记叙文的一般方法,然后将这些方法应用到课外文段的阅读中去。
记叙文是我们生活和学习中最常用到的文体。所以,一定要掌握阅读和写作记叙文的方法。近几年的中考试题所透露出来的信息显示:多读、善思会有利于学习和应试。
比如,从1999年起,国家教委就倡导开展多读书,读好书的活动。2001年颁布的国家《语文课程标准》中更是列出了中学生课外阅读的推荐书目。可见,开阔视野,丰富自己的阅读生活,会使你多方面受益。
二、具体步骤如下:
1.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明确中心。
2.看出文章各个部分之间的联系,大体了解文章的思路,理清文章结构,划分文章层次。
3.感受文章的语言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4.结合上下文理解词义和句义,领会词句在特定语言环境中的含义和作用。
5.找出文中感受最深的句子或段落,抓住一段文字的中心,找出关键语句,体会这些语句的深层含义。
6.欣赏文章中优美、精辟的语句,初步欣赏文学作品中的形象和描写,体会语言的生动性和形象性。
7.阅读散文,要理解作者所写的人或事物中蕴含的思想感情,理解文章选材、组材的特点,体会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
8.阅读小说,要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分析人物外貌、语言、行动、心理活动的描写,了解故事的情节,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略读,细读,从读,
1先大概了解意思
2带着问题仔细读
3多读能更好的掌握书的思想感情
最好做笔记,分析人物外貌、语言、行动、心理活动的描写,了解故事的情节,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对事物、事理进行介绍解说的一种文体。说明文一般有三个特点:第一,内容上的科学性。即能准确的反映客观事物的实际及其规律性,给读者以科学的认识。第二,结构上的条理性。为了给读者明确的认识,说明其特征时必须有一定的条理和顺序。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程序顺序也是时间顺序的一种)、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第三,语言的准确性。说明文语言要准确无误,给读者以科学的认识。
三、学会阅读分析说明文
(一)整体感知文章的内容,把握说明的对象,区别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
说明对象即文章说明的话题,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具体事物,包括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和特征等。二是抽象事理,包括事物的本质,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阅读说明文首先要准确地把握说明的对象,从而正确区分事理说明文和事物说明文。大多数的说明文的题目就是说明对象,如2006年沈阳中考题——《 自给自足的人体生物能发电》、厦门中考题——《海上花园里的生态杀手》、山西中考题(实验区)——《乔家大院——北方民居建筑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新疆维吾尔中考题——《森林中的“环保卫士”》等,题目本身就是说明对象。大多数的事物说明文都在开篇使用中心句点明了事物的说明对象。有的时候,题目没有反映说明对象,那就得认真阅读材料,逐段逐句排队、梳理,追本求源,找出说明的对象。尤其要注意揣摩关键性的语句,如各段的中心句、过渡句以及文章中反复出现的句子等,这样就可以找到说明对象。无论是事物说明文或者是事理说明文,准确地把握说明对象对整篇文章的阅读和理解是至关重要的。
(二)分析文章内容,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
一篇说明文仅仅明确了说明对象是不够的,要进一步理解说明文的内容,还要重点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这是分析一篇说明文的关键所在。只有准确地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才能深入地理解说明对象,以此为突破口,进而理解文章的结构层次、中心内容等。要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不能只停留在事物的表象上,而要了解事物内在的本质。具体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1?从分析标题入手。有的标题在指出文章说明对象的同时,也指出其特征,如《死海不死》;有的标题用陈述句的形式,引导读者有针对性地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如《看云识天气》;有的标题用生动形象的比喻、拟人的方法说明事物的特征,如《猪链球菌又到人间作孽》。
2?从分析材料入手。即逐段分析作者介绍了有关事物的哪一方面的特征,然后归纳小结。有的事物的本质特征,作者已在文章中明确地指出来了,阅读时要找出这些关键句。有的说明文没有明显的关键句,阅读时须细心琢磨,从中加以提炼。
(三)理清文章结构,划分段落和层次。
说明文的结构(重点是段落和层次)比较清楚,通常分为三部分:开头引出说明对象,中间进行详细的说明,结尾作总结说明。常见的结构形式有:总分式、分总式、承接式、递进式。
(四)分析说明顺序,找出标明顺序的关键词句。
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程序顺序是时间顺序的一种)、空间顺序、逻辑顺序。分析说明顺序的方法有三种:
1?认清说明的对象,分析说明顺序。
2?把握语言标志,“读”出说明顺序。
3?分清主次,综合归纳。
(五)分析文章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1?分析说明方法
为了清楚地说明事物的特征,须采用恰当的说明方法,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打比方、作比较、列数字、下定义、作诠释、列图表等。
2?分析说明方法的作用
掌握了几种常见的说明方法后,我们还要学会分析每种说明方法在文中的作用:
(1)举例子:即举出实物来说明事物。其作用是可达到形象地说明事物的作用。
(2)分类别:这是一种把说明对象按类分项(根据事物的形状、性质、成因、功用等)逐一说明的方法。其作用是使说明的内容眉目清楚,避免重复交叉的现象。
(3)打比方:即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对事物作形象的说明。其作用是形象生动地说明事物的特征,增强文章的趣味性。
(4)作比较:即选用具体的或人们熟知的并且和要说明的事物有着某种外部的或内在联系的事物与所要说明的事物作比较,或用数字等作比较,从而突出被说明事物的特征的一种方法。其作用是更加强调被说明对象的特征。
(5)列数字:即用列举数字来体现说明特点的一种说明方法。其作用是能把说明对象的特点说得更准确无误,令读者信服。
(6)下定义:即用简明扼要的话对被说明事物的本质属性做周全、周密地规定地说明。它用一种基本固定的判断句式,揭示出这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本质属性。作用是使读者对概念有确切的了解,使说明对象更加严密。
(7)作诠释:能通俗地介绍或解说事物或事理的特点或特性。其作用使人们更加清晰地认识被说明的事物。
(8)画图表:这是一种运用直观的示意图和表格等形式,说明事物和事理的一种说明方法。其作用是使读者一目了然,非常直观地理解被说明的事物。
(六)理解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准确性和多样性、灵活性并不矛盾,说明文的语言有的以平实见长,有的以生动活泼见长。由于说明对象和作者语言风格的不同,说明的语言也是多种多样的,但准确性是说明文语言的前提。要揣摩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重点在于了解遣词造句是怎样说明事物的特点的。从而理解其作用,领会其妙处。可从以下三点入手:
1?在语境中体会中心词语的准确性。
2?重视具有修饰性功能的词语表义的准确性。
3?留心关联词语在表意准确性上的特殊作用。
(七)准确把握说明文中的关键词句,分析它们在文中的作用。
能否把握阅读材料中的关键词句,直接关系到对材料整体的理解和分析。把握关键词句可从三个方面考虑:抓住中心句,分析过渡句,认清指代成分。
1?中心句有首括、中领、尾联三种形式,又以首括居多。分析中心句,有利于把握文章(语段)的主要内容。
2?过渡句在文章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也是上下文内容衔接的标志,分析过渡句,有利于把握文章内容的层次和重点。
3?在中考试题中,经常考查对指代成分的分析,分析时要从语义和语法结构两个方面综合考虑。
(八)创新意识,答好开放性试题。
我自己当初参加考试时,老师告诉我,像这个词去掉好不好,或者换一个另外的词好不好这样的题。一般来说都是“不好”,然后先将原句的意思用自己的语言解释一遍,再换上题目给的词,或是去掉那个词,再解释一遍原句的意思,然后说若是去掉或加上这个词,就没有原来的意思了。一般都是这样得分的。
另外我认为文学性比较强的文章的阅读题,最重要的是用一种“浪漫”“感性”的思维曲回答。尽量使自己的语言优美,并且具有条理性,很多问题的答案都可以从文中找出或者得出。这样你就可以精简一下,再用自己的语言回答。通常我答这种题,都尽量写多一些,因为老师都是踩点给分,答多一点,得分的几率也大。还有最重要的,把修辞手法极其好处牢牢记住,对考试很有帮助。
当然,平时多读些名家名篇,对语文的语感有一定帮助,祝你成功。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