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科举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7/31 15:23:08
中国古代科举
x|rHvt7#&]pL/@U*J$%jaURqDIG Wι7oV@f"]]_\M-o7?/^q"X^0f(Sb*롿;a8m(8?f`P 3p|jofq焣ox> :v#y)i24]z͖3޲oy3X5Y{}#F53shG5}ne19iνeMg= =5hsw7ho( 9s 솣5ExUy)kˌ~%c*SoV 1@qcL?G9oĜ8$oMn$Ԫeo  zb `38|Αr%;~,'`d@vUиvvM;-|}y*߹_EL=Ao2̢p~c ^6e)pbNABs|h7,,X7e=ûv6Rt3R\Ux31n.7G7.*>8rOZ<3~eiכ@Piū^oVܽ4W=5_ BO3*ӿI~0'Sֿxp\ON{ai?KW0{c,1LzxByfe,Q1E(g,Ͷv(cxg931g$xce,u:ov,:sq)pV~ 8J}x:ƳԷ;ޙ _y ]K<1Oz`{8Sۦ40#hJmwlj 6ոW80ͽwa鏿a"[2nb'(ۍyc(sD]O? r/Vwv{ Wm̦sǩcQs$n[VrRpM@!aHUho `2)ywPL8 gAo&T`\pLj;Bk͠z# 2_BUqCZF=Qe콙=so~rϱ4o`y~fn1U[:'ە*0x+tf|- y^h8u#vMD<>sҤg5 'N.?0oЃpXVfX urb:z.Hkvv fKLyta ߐ؜Ii: }{`˩m۟Xk&1„7|&pKljf3r* q^tq "`E *}& "k]rJ)x-OtRD`MFuD9Ŗ |y1[]'IIg.F=r;l 2>5)5][yQL[0ʘ,;k7E) /Q50auPQ'&4kw'x&~qTN`ڸ aUJp dѺ` 1^8gQ(ƜjVTvv\ś[A{m]:c1 o&%Go ::p}~Rn7Z0);+icڱ^1C~'N孷.Ƅ孿[/kh~M9ŵT +̘rU]nV' @k VnL@vO @+n^G2u$1aښ c(UD;=gjMQtPNfT:# !'ӓX_ݢi05e$.SbwQEoQ Z[zÂNo +~v >ʋ).u(珶DæI)SJ@$,ëGnT3?5sjoQ"4bkfЀh$KEޒL{Vw P~ouad*Vg@bj PgSt`eۙ؝~}XNlx_'D零_' O yR=򩩼cwOTٖ(Qz fCM_ VAwdFWX7pMyvM|^߂pu7&Q@u@ `0id: _\:(ð}Nu4$FԶX]znrK(r޺"g@P.dM>\88,W+zEe6?i$9\Y/!0"KjYQ. M/*S֐KH̱@HR^<yz>PD<}687rqiGGɽҨfn,4z3C5QG4EڥxlA@!Q}@ZgH˅ O,[`j[(;4CyLOkR)@*paǵR˛^D-G=rp$| 2>U$U0kK|Y^jkX| j݅9ԌTUndSG#ͻC#0Hn?n">dFb5B fQjGe%8|#~Yyu ؀nI Ftm8nB[8:2ӠNڱGd<bd\@@CZ;tk`-.Όv%U8L)![l^h.ѽă77;|4RF 18k.L:PPr)Njqw_31|GBqAOiD_/2՛Ԇ2kY11]vA’6*|<,괫%A, hӁr:PsC/9} (rRm<;}PT88Ԇ_ ڇKaU\p>лDw:kt1vrUF 6LF)߻ [\.Vd@Sl$WIԅ;:IF]ySahaI.:{cWUyg &b)ZT2B`]!@ВzO]ڊR:jJYGKS./J⴦$v uwtS?@bW0fL$ac{aOiBARsʊ~ -`ոi~Z=v Y}uP'3T 0Tco*>L+|&7cdm\jP_G'n0&R_W|j-ffONt BӞTHb:x' fD{A\r8Cń0ݺsUd0|sTTGWp6hV&S}`9e5,cʅrR.|>$ Qy`\T̺g4 "ްhDШb fX:+Ǣ6޻mM֣cNݑ{x8>Z9}EHtݏ$()1ݭa3il7ps%#MSRN)5}z0 9-#i<<;:Hoӎ\=Yԝ[WFL),ѹOp((":jT8QSd M"9>S(İ\&Igi$x$t{RH40Jl攐qv]v¸I} ue - I|31pH C>UJ mgE ~,<#`:=BKFbIцy1Vp[*q!jJ!jo$Ll(0lLƿݪ<&[:j`9 S!UmFX _&պdtΉ ܵx3ePF'B#dhʐ8i`ȸ)/oEkJh7G5G v^üVnKgS0:`l+O* t {iZkC4!œu rz`M% % nvǢ!#AGphklUyj-JIq'~XAr^ce+9+_HHėZ @*ȿjD~[􈛻|N[T& @ H-;`J w[6F;ZnRkA5kQmd!LrǦN S2_y _$J swåUNh⪑n6v4h<7wŀy;- ?ݒQU5 Ɉ!&Pɛ5)z2j}TPlڌA8JB&%GSHKzϯ)tiݔ #zJ!8^aX-fӓ%0,MIa<IM'8̎ I'ܦM@Ks<-\!Q h2X5+_Yx͈J.x,߼\pC k_.]B:P^(co ^g'{|m[}GXHDv⣱^|gɊS{l;< I/#x|3LM&czNt4i,9,&DS)T4d(+?d߬\mHFGU}'BXМ߬aEQu YIJϨN5[wCRW`IJFXmH:侬n3JBvR>Du'3{1=BQc llYd3*^?/ iDRb=d_7aQICDOamuJhu}#k^ʔa L_h/]MW7jhyG,V–T1!vPlJĴryo2g[ ռ~7_ALlmqQuB"IXT@cVjb> vl] V7OZ ahy=Hu\}\yckR8G<+pyeȊ-peH'U5KG/z #š$ϵZL$-x~ؽwe7)1VYM?Zû>)MaB_8c]\1sB5GV}bv4˾XŠRC$g|]~6z[`YH&+-::\2Vt޶ r5O4,*gGcc_ >I 8:~ =hx󏾳hG]EGxbK!jWWo)*B8O^B.LHHP,;ѐ=x4e20Ii ɿ;ZIPЩY>ஸ#W#j4bꐬMOl-p~[i#9i{g}{ N!ڟ;%/~!1ѸŁC2@z\"Y̼PkxNky,Z?hLU)q8+ْW9 C`ߥeWHyBLcC*%uR/6 By[zjh_R]VmX{/X-n>`[3l@ [A ;0Ig6% y@(.sq)KuO|Mc!/ Ucr{(5Y =1 6ahwvTiwƪ8\ vI>a4\ \uIVB Q̟R"PTyp@9/4n0&H$Tj3]J8g"bDSm`܄m&65s@agH4άݶv[ۋ=w5o٭Tli_ ղ)'|~:,^ʽ`9 Jd[m+1Åυ E(ĝ\ ѷ; قNP2j5'-ևm;ls{ld~ɊgL;H~\1*iA 276ʮ:}oh, sex{`) |@n#Yab(Dx"Ic=LuA$u`;%6$I~%\JI@`⾑ i~ߘk܆mnRZ:;ą4Yr61_lc6_0dr<ů_lV{=^JiVq~NqΦ+f^lUt풕pf{ :+Gk$O)i<4YZ3I=.xM ~JҦX)P\ ko6-gɕW㥣(&.ñ$2qd嚆;+jY)P `F͉%Rإ]e<ȯw]EsBIkC_K-U0x|5m *$0֔m[57w`Yd6 2 Y˩.<k'BK_,~9Y` 6UUQ ~LΧD\,׿Jba,dI`nېAGzA߷|i odv89:Ө|䜖O^~"=pp2d&xu9Q7R֟Q(Fӗ =qTN2à TȫJFМĴș7#qlϣVtR~p#Е#g4I(Flub/ )J!jW\|ڋIoѶp\&759u@i ^WZŸWcq&; NI%KzIuM& P}aXwsdPxa17= eJn ?]Zޖ3b_ G#[KĜ×\ts'^X|)V]`eY1$-(&EA"w)at;u L)2ۧ'<;H|P]agۛT!6frVUF9FXPK?oO!J**~mG'u?hn<~ݍڊ%˽ۤ_ЃU 9} .Uy$zSd-d'Ͽu-MTmӭ* .7.}1 t;%]pb\(cPdOnw*/8qpab,/g[m-{3^+-6/ג:v~-5Fr"Hûٓs~J\Tٛ~ g\?yKH+[_iMj1{?TCXRUǪ'ɬiďUuՏ(2{zfMsbQ]uΚ=cՖUH.|m˳ףt 4 >~KF?u$hh0 AM;uD> Tcv_|Z9-!HuM@^-ڃxtyG*pyEVvN*|t6&_"Iӻ|4 XS:Nt/!sC^xb} i]' E~Q 4 А ѣRn$Kܔ~uPQW9/tt_Q-K2Ql<ҙGv <%sۿ_i 

中国古代科举
中国古代科举

中国古代科举
科举是中国古代封建统治者为选拔人才资源,而设置的一种考试制度,让读书人参加的人才选拔考试,学而优则仕的一种制度. 科举制是由皇帝亲自主持、以分科考试形式录用人才的取士制度.魏晋以来,官员大多从各地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做官.许多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到中央和地方担任高官.为改变这种弊端,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来选举人才.隋炀帝时期正式设置进士科,考核参选者对时事的看法,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最早起源于隋代.隋朝统一全国后,隋文帝为了适应封建经济和政治关系的发展变化,为了扩大封建统治阶级参与政权的要求,加强中央集权,于是把选拔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他令"诸州岁贡三人"参加考试,合格者可以做官.据史载,开皇三年(583年)正月,隋文帝曾下诏举“贤良”.开皇十八年(598年)七月,又令京官五品以上,总管,刺史,以“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二科举人.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年)四月,诏令文武官员有职事者,可以“孝悌有闻”“德行敦厚”“结义可称”“操履清洁”“强毅正直”“执宪不饶”“学业优敏”“文才秀美”“才堪将略”“膂力骄壮”等10科举人.大业五年(609年)正月,又诏令诸郡以“学业该通,才艺优洽”“膂力骄壮,超绝等伦”“在官勤慎,堪理政事”“立性正直,不避强御”等4科举人.大业年间,隋炀帝还设置明经,进士二科,并以“试策”取士,这标志着科举制正式诞生了.进士一词初见于《礼记·王制》篇,其本义为可以进受爵禄之义.当时主要考时务策,就是有关当时国家政治生活方面的政治论文,叫试策.这种分科取士,以试策取士的办法,在当时虽是草创时期,并不形成制度,但把读书、应考和作官三者紧密结合起来,揭开中国选举史上新的一页.唐玄宗时礼部尚书沈既济对这个历史性的变化有过中肯的评价:“前代选用,皆州郡察举……至于齐隋,不胜其弊……是以置州府之权而归于吏部.自隋罢外选,招天下之人,聚于京师春还秋住,乌聚云合.”
隋朝灭亡后,唐朝的帝王承袭了隋朝传下来的人才选拔制度,并做了进一步的完善.由此,科举制度逐渐完备起来.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是完善科举制的关键人物.在唐朝,考试的科目分常科和制科两类.每年分期举行的称常科,由皇帝下诏临时举行的考试称制科.常科的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五十多种.其中明法、明算、明字等科,不为人重视.俊士等科不经常举行,秀才一科,在唐初要求很高,后来渐废.所以,明经、进士两科便成为唐代常科的主要科目.唐高宗以后进士科尤为时人所重.唐朝许多宰相大多是进士出身.常科的考生有两个来源,一个是生徒,一个是乡贡.由京师及州县学馆出身,而送往尚书省受试者叫生徒;不由学馆而先经州县考试,及第后再送尚书省应试者叫乡贡.由乡贡入京应试者通称举人.州县考试称为解试,尚书省的考试通称省试,或礼部试.礼部试都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闱也就是考场的意思.明经、进士两科,最初都只是试策,考试的内容为经义或时务.后来两种考试的科目虽有变化,但基本精神是进士重诗赋,明经重帖经、墨义.所谓帖经,就是将经书任揭一页,将左右两边蒙上,中间只开一行,再用纸帖盖三字,令试者填充.墨义是对经文的字句作简单的笔试.帖经与墨义,只要熟读经传和注释就可中试,诗赋则需要具有文学才能.进士科得第很难,所以当时流传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常科考试最初由吏部考功员外郎主持,后改由礼部侍郎主持,称“权知贡举”.进士及第称“登龙门”,第一名曰状元或状头.同榜人要凑钱举行庆贺活动,以同榜少年二人在名园探采名花,称探花使.要集体到杏园参加宴会,叫探花宴.宴会以后,同到慈恩寺的大雁塔下题名以显其荣耀,所以把又把中进士称为“雁塔题名”.唐孟郊曾作《登科后》诗:“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朝看遍长安花.”所以,春风得意又成为进士及第的代称.常科登第后,还要经吏部考试,叫选试.合格者,才能授予官职.唐代大家柳宗元进士及第后,以博学宏词,被即刻授予“集贤殿正字”.如果吏部考试落选,只能到节度使那儿去当幕僚,再争取得到国家正式委任的官职.韩愈在考中进士后,三次选试都未通过,不得不去担任节度使的幕僚,才踏进官场.唐代取士,不仅看考试成绩,还要有各名人士的推荐.因此,考生纷纷奔走于公卿门下,向他们投献自己的代表作,叫投卷.向礼部投的叫公卷,向达官贵人投的叫行卷.投卷确实使有才能的人显露头角,如诗人白居易向顾况投诗《赋得原上草》受到老诗人的极力称赞.但是弄虚作假,欺世盗名的也不乏其人.唐太宗重视人才的培养和选拔.他即位后,大大扩充了国学的规模,扩建学舍,增加学员. 武则天载初元年二月,女皇亲自“策问贡人于洛成殿”,这是我国科举制度中殿试的开始,但在唐代并没有形成制度.在唐代还产生了武举.武举开始于武则天长安二年,公元702年.应武举的考生来源于乡贡,由兵部主考.考试科目有马射、步射、平射、马枪、负重摔交等.“高第者授以官,其次以类升”.而在唐代最著名的武状元便是郭子仪了.唐玄宗时,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他在位期间,曾在长安、洛阳宫殿八次亲自面试科举应试者,录取很多很有才学的人.开元年间,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了科举考试的地位,以后成为定制.
宋代的科举,大体同唐代一样,有常科、制科和武举.相比之下,宋代常科的科目比唐代大为减少,其中进士科仍然最受重视,进士一等多数可官至宰相,所以宋人以进士科为宰相科.宋吕祖谦说:“进士之科,往往皆为将相,皆极通显.”当时有焚香礼进士之语.进士科之外,其它科目总称诸科.宋代科举,在形式和内容上都进行了重大的改革.首先,宋代的科举放宽了录取和作用的范围.宋代进士分为三等:一等称进士及第;二等称进士出身;三等赐同进士出身.由于扩大了录取范围,名额也成倍增加.唐代录取进士,每次不过二、三十人,少则几人、十几人.宋代每次录取多达二、三百人,甚至五、六百人.对于屡考不第的考生,允许他们在遇到皇帝策试时,报名参加附试,叫特奏名.也可奏请皇帝开恩,赏赐出身资格,委派官吏,开后世恩科的先例.宋代确立了三年一次的三级考试制度.宋初科举,仅有两级考试制度.一级是由各州举行的取解试,一级是礼部举行的省试.宋太祖为了选拔真正踏实于封建统治而又有才干的人担任官职,为之服务,于开宝六年实行殿试.自此以后,殿试成为科举制度的最高一级的考试,并正式确立了州试、省试和殿试的三级科举考试制度.殿试以后,不须再经吏部考试,直接授官.宋太祖还下令,考试及第后,不准对考官称师门,或自称门生.这样,所有及第的人都成了天子门生.殿试后分三甲放榜.南宋以后,还要举行皇帝宣布登科进士名次的典礼,并赐宴于琼苑,故称琼林宴,以后各代仿效,遂成定制.宋代科举,最初是每年举行一次,有时一、两年不定.实英宗治平三年,才正式定为三年一次.每年秋天,各州进行考试,第二年春天,由礼部进行考试.省试当年进行殿试.从宋代开始,科举开始实行糊名和誊录,并建立防止徇私的新制度.从隋唐开科取士之后,徇私舞弊现象越来越严重.对此,宋代统治者采取了一些措施,主要是糊名和誊录制度的建立.糊名,就是把考生考卷上的姓名、籍贯等密封起来,又称“弥封”或“封弥”.宋太宗时,根据陈靖的建议,对殿试实行糊名制.后来,宋仁宗下诏省试、州试均实行糊名制.但是,糊名之后,还可以认识字画.根据袁州人李夷宾建议,将考生的试卷另行誊录.考官评阅试卷时,不仅不知道考生的姓名,连考生的字迹也无从辨认.这种制度,对于防止主考官徇情取舍的确产生了很大的效力.但是,到了北宋末年,由于政治日趋腐败,此项制度也就流于形式了.宋代在考试形式上的改革,不但没有革除科举的痼疾,反而使它进一步恶化.宋代科举在考试内容上也作了较大的改革.宋代科举基本上沿袭唐制,进士科考帖经、墨义和诗赋,弊病很大.进士以声韵为务,多昧古今;明经只强记博诵,而其义理,学而无用.王安石任参知政事后,对科举考试的内容着手进行改革,取消诗赋、帖经、墨义,专以经义、论、策取士.所谓经义,与论相似,是篇短文,只限于用经书中的语句作题目,并用经书中的意思去发挥.王安石对考试内容的改革,在于通经致用.熙宁八年,宋神宗下令废除诗赋、贴经、墨义取士,颁发王安石的《三经新义》和论、策取士.并把《易官义》《诗经》《书经》《周礼》《礼记》称为大经,《论语》《孟子》称为兼经,定为应考士子的必读书.规定进士考试为四场:一场考大经,二场考兼经,三场考论,最后一场考策.殿试仅考策,限千字以上.王安石的改革,遭到苏轼等人的反对.后来随着政治斗争的变化,《三经新义》被取消,有时考诗赋,有时考经义,有时兼而有之,变换不定.宋代的科考分为三级:解试(州试)、省试(由礼部举行)和殿试.解试由各地方进行,通过的举人可以进京参加省试.省试在贡院内进行,连考三天.为了防止作弊,考官俱为临时委派,并由多人担任.考官获任后要即赴贡院,不得与外界往来,称为锁院.考生到达贡院后,要对号入座,同考官一样不得离场.试卷要糊名、誊录,并且由多人阅卷.而殿试则于宫内举行,由皇帝亲自主持及定出名次.自宋代起,凡于殿试中进士者皆即授官,不需要再经吏部选试.南、北宋三百二十年,总共开科一百一十八次.取进士二万人以上.
蒙古人不着重开科取仕,灭宋后一度不举办科举,至元仁宗延佑二年(1315年)才再次开办. 元代的科举制度基本沿袭宋代,用“经义”、“经疑”为题述文.科举分为地方的乡试,和在京师进行的会试及殿试.元代科举只考一科,但分成左右榜.右榜供蒙古人、色目人应考;乡试时只考两场,要求相对较简单.左榜供汉人、南人应考,乡试时考三场,要求相对较严格.乡试、会试考获名单俱按种族分配.元朝自仁宗至顺帝时灭亡止,科举时办时废,共举办过十六次,取士一千余人.但元科举所选人材通常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在元政府中产生的影响也不大.
元朝开始,蒙古人统治中原,科举考试进入中落时期,但以四书试士,却是元代所开的先例. 元朝灭亡后,明王朝建立,科举制进入了它的鼎盛时期.明代统治者对科举高度重视,科举方法之严密也超过了以往历代.明代以前,学校只是为科举输送考生的途径之一.到了明代,进学校却成为了科举的必由之路.明代入国子监学习的,通称监生.监生大体有四类:生员入监读书的称贡监,官僚子弟入监的称荫监,举人入监的称举监,捐资入监的称例监.监生可以直接做官.特别是明初,以监生而出任中央和地方大员的多不胜举.明成祖以后,监生直接做官的机会越来越少,却可以直接参加乡试,通过科举做官.参加乡试的,除监生外,还有科举生员.只有进入学校,成为生员,才有可能入监学习或成为科举生员.明代的府学、州学、县学、称作郡学或儒学.凡经过本省各级考试进入府、州、县学的,通称生员,俗称秀才.取得生员资格的入学考试叫童试,也叫小考、小试.童生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院试由各省学政主持,学政又名提督学院,故称这级考试为院试.院试合格者称生员,然后分别分往府、州、县学学习.生员分三等,有廪生、增生、附生.由官府供给膳食的称廪膳生员,简称廪生;定员以外增加的称增广生员,科称增生;于廪生、增生外再增名额,附于诸生之末, 称为附学生员,科称附生.考取生员,是功名的起点.一方面、各府、州、县学中的生员选拔出来为贡生,可以直接进入国子监成为监生.一方面,由各省提学官举行岁考、科考两级考试,按成绩分为六等.科考列一、二等者,取得参加乡试的资格,称科举生员.因此,进入学校是科举阶梯的第一级.明代正式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级.乡试是由南、北直隶和各布政使司举行的地方考试.地点在南、北京府、布政使司驻地.每三年一次,逢子、午、卯、酉年举行,又叫乡闱.考试的试场称为贡院.考期在秋季八月,故又称秋闱.凡本省科举生员与监生均可应考.主持乡试的有主考二人,同考四人,提调一人,其它官员若干人.考试分三场,分别于八月九日、十二日和十五日进行.乡试考中的称举人,俗称孝廉,第一名称解元.唐寅乡试第一,故称唐解元.乡试中举叫乙榜,又叫乙科.放榜之时,正值桂花飘香,故又称桂榜.放榜后,由巡抚主持鹿鸣宴.席间唱《鹿鸣》诗,跳魁星舞.会试是由礼部主持的全国考试,又称礼闱.于乡试的第二年即逢辰、戍、未年举行.全国举人在京师会试,考期在春季二月,故称春闱.会试也分三场,分别在二月初九、十二、十五日举行.由于会试是较高一级的考试,同考官的人数比乡试多一倍.主考、同考以及提调等官,都由较高级的官员担任.主考官称总裁,又称座主或座师.考中的称贡士,俗称出贡,别称明经,第一名称会元.殿试在会试后当年举行,时间最初是三月初一.明宪宗成化八年起,改为三月十五.应试者为贡士.贡士在殿试中均不落榜,只是由皇帝重新安排名次.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只考时务策一道.殿试毕,次日读卷,又次日放榜.录取分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第一名称状元、鼎元,二名榜眼,三名探花,合称三鼎甲.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二、三甲第一名皆称传胪.一、二、三甲通称进士.进士榜称甲榜,或称甲科.进士榜用黄纸书写,故叫黄甲,也称金榜,中进士称金榜题名.乡试第一名叫解元,会试第一名叫会元,加上殿试一甲第一名的状元,合称三元.连中三元,是科举场中的佳话.明代连中三元者仅洪武年间的黄观和正统年间的商辂二人而已.殿试之后,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编修.其余进士经过考试合格者,叫翰林院庶吉士.三年后考试合格者,分别授予翰林院编修、检讨等官,其余分发各部任主事等职,或以知县优先委用,称为散馆.庶吉士出身的人升迁很快,英宗以后,朝廷形成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的局面.明代乡试、会试头场考八股文.而能否考中,主要取决于八股文的优劣.所以,一般读书人往往把毕生精力用在八股文上.八股文以四书、五经中的文句做题目,只能依照题义阐述其中的义理.措词要用古人语气,即所谓代圣贤立言.格式也很死.结构有一定程式,字数有一定限制,句法要求对偶.八股文也称制义、制艺、时文、时艺、八比文、四书文.八股文即用八个排偶组成的文章,一般分为六段.以首句破题,两句承题,然后阐述为什么,谓之起源.八股文的主要部分,是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四个段落,每个段落各有两段.篇末用大结,称复收大结.八股文是由宋代的经义演变而成.八股文的危害极大,严重束缚人们的思想,是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的工具,同时也把科举考试制度本身引向绝路.明末著名学者顾炎武愤慨地说:“八股盛而《六经》微,十八房兴而二十一史废”.又说:“愚以为八股之害,甚于焚书.”
清代的科举制度与明代基本相同,但它贯彻的是民族歧视政策.满族人享有种种特权,做官不必经过科举途径.清代科举在雍正前分满汉两榜取士,旗人在乡试、会试中享有特殊的优特,只考翻译一篇,称翻译科.以后,虽然改为满人、汉人同试,但参加考试的仍以汉族人为最多.科举制发展到清代,日趋没落,弊端也越来越多.清代统治者对科场舞弊的处分虽然特别严厉,但由于科举制本身的弊病,舞弊越演越烈,科举制终于消亡.清人为了取得参加正式科举考试的资格,先要参加童试,参加童试的人称为儒生或童生,录取“入学”后称为生员(清代有府学、州学和县学,统称为儒学).儒学和孔庙在一起,称为学宫.生员“入学”后即受教官(教授、学正、教谕、训导)的管教.清初生员尚在学宫肄业(有月课和季考,后来变成有名无实了),又称为生,俗称秀才.这是“功名”的起点.生员分为三种:成绩最好的是廪生,有一定名额,由公家发给粮食;其次是增生,也有一定名额;新“入学”的称为附生.每年由学政考试,按成绩等第依次升降.正式的科举考试分为三级:乡试,会试,殿试.乡试通常每三年在各省省城举行一次,又称为大比.由于是在秋季举行,所以又称为秋闱.参加乡试的是秀才(生),但是秀才在参加乡试之前先要通过本省学政巡回举行的科考,成绩优良的才能选送参加乡试.乡试考中后称为举人,第一名称为解元,第二名至第十名称“亚元”.会试在乡试后的第二年春天在礼部举行,所以会试又称为礼闱,又称为春闱.参加会试的是举人,取中后称为贡士,第一名称为会元.会试后一般要举行复试.以上各种考试主要是考八股文和试帖诗等.八股文题目出自四书五经,略仿宋代的经义,但是措辞要用古人口气,所谓代圣贤立言.结构有一定的程式,字数有一定的限制,句法要求排偶,又称为八比文、时文、时艺、制艺.殿试是皇帝主试的考试,考策问.参加殿试的是贡士,取中后统称为进士.殿试分三甲录取.第一甲赐进士及第,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第一甲录取三名,第一名俗称状元,第二名俗称榜眼,第三名俗称探花,合称为三鼎甲.第二甲第一名俗称传胪.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翰林院编修.其余诸进士再参加朝考,考论诏奏议诗赋,选擅长文学书法的为庶吉士,其余分别授主事(各部职员)、知县等(实际上,要获得主事、知县等职,还须经过候选、候补,有终身不得官者).庶吉士在翰林院内特设的教习馆(亦名庶常馆)肄业三年期满举行“散馆”考试,成绩优良的分别授翰林院编修、翰林院检讨(原来是第二甲的授翰林院编修、原来是第三甲的授翰林院检讨),其余分发各部任主事,或分发到各省任知县.清代的科举考试制度分两个阶段,一个是科举的初步考试,一个是科举的正式考试.科举的初步考试有这么三种,一种叫童试,一种叫岁试,一种叫科试.童试,一般又叫做“小考”.凡童子开始应初试的时候称做“童生”,童生经过一定的考试选拔,在县里面选拔了以后到督学进行考试,督学考试合格就可以称做“秀才”了.范进是多年的童生,最后终于考上秀才了.秀才每一年考一次,这也是一个选优的过程,这叫“岁试”.每三年还要参加一次大的考试,叫“科试”.每三年考一次,主要是为了推举举人考试的资格,通过这个考试的提名,便有资格参加举人的考试.范进刚好赶上童试这一年也是科试的同一年,他考上了童试的第一名秀才,自然就有资格参加举人的考试.这是科举的初步考试.接下来是科举的正式考试,它也有三种:乡试、会试、殿试.乡试每三年举行一次,即在子、卯、午、酉这四个年中的八月举行乡试.乡试考中了以后就称为举人,举人实际上是候补官员,有资格做官了.按清代的科举制度规定,举人可以到吏部注册,可以取得一定官职,可以当县官了.当然这个职位很少,每年大概就40人到130人的名额.举人的名额很少,那么举人当中候补做官的人就更少了,这样就往往有候补官.这是第一种乡试.接下来是会试.会试是紧接着乡试,在第二年的二月份举行.乡试是头年的八月份考完,第二年的二月是春天,到京城考试,叫“春试”,这就是会试.会试如果考中了,称为贡士,贡士每年的名额大概有300名左右.会试考完以后还要进行第三场考试殿试,在会试以后的第二个月,大概在4月份前后.殿试是皇帝在太和殿亲自考试,考中后就是钦定的进士,可以直接做官了.科举考试的内容主要是八股文.八股文主要测试的内容是经义,《诗》《书》《礼》《易》《春秋》,五经里选择一定的题目来进行写作.题目和写作的方式都是有一定格式的.八股文中有四个段落,每个段落都要有排比句,有排比的段落,叫四比,后来又叫八股.八股文在当时是非常重要的,它关系到一个人能不能升官,能不能科举考试中进士升官.所以在小说中说:“当今天子重文章,足下何须讲汉唐.”“汉”是指汉代的文章,“唐”指的是唐诗,汉代的文章也好,唐代的诗歌也好,都不如当今皇帝所看重的八股文,八股文在当时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当时的人们都一门心思地扑在八股文上,只有八股文章才能敲开科举考试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