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类问题以仁治国和以德治民的区别?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30 17:59:15
历史类问题以仁治国和以德治民的区别?
历史类问题
以仁治国和以德治民的区别?
历史类问题以仁治国和以德治民的区别?
(1)①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的思想.孔子认为“仁”就是“爱人”.②而如何实行仁,孔子主张克制自己,恢复“礼治”,即“克己复礼为仁”;主张推己及人,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与人”.“爱人”作为“仁”的重要精神内涵具有广泛的适用性,是“仁”的一种表现方式,即孔子的民本思想.针对当时社会动荡的现实,孔子希望恢复社会秩序,于是他提出“克己复礼”,希望人们克服自己的私利和欲望,恢复社会秩序.③在教育上,孔子提出了“有教无类”的著名主张,这与奴隶制“学在官府”、“礼不下庶人”的严格等级制的教育有着质的区别,是划时代的进步.孔子的私学打破了受教育对象的地域、族类和家庭出身的限制,扩大了教育的社会基础,尤其是满足了平民入学受教育的愿望,适应了社会发展的要求,有利地推动了春秋以来的学术下移运动,壮大了士阶层的队伍,促进了各民族文化的融合与发展. (2)①孟子的政治思想主要是继承了孔子的“仁”,并将其发展为系统的“仁政”思想.提出“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② 孟子把道德规范概括为四种,即仁、义、礼、智.为了说明这些道德规范的起源,孟子提出了人性本善的思想.③孟子,名轲,战国中期邹国人,他曾受业于孔子的孙子子思,自认为是儒家学派的正宗.一生以教书为主,也曾游说于各诸侯国.晚年著书立说,他的言论被整理成《孟子》一书.冯友兰认为孟子是儒家的理想主义代表. (3)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人物还有荀子.荀子,名况,战国晚期赵国人.是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荀子有两位有名的学生:一位是杰出的学者韩非子,一位是秦始皇的丞相李斯.冯友兰认为荀子是儒家的现实主义代表.①荀子主张“仁义”和“王道”, 荀子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亦覆舟.”②对于孟子所说的人之性善,荀子驳斥他说:“是不然,人之性恶.”③荀子说“天行有常”,就是说自然界的运行变化有其固定的次序的,这同老子说的“道法自然”,在客观物质世界都有其一定的运行规律这一点上是相通的.④荀子主张以礼治国,这跟孔子的重视礼是源流相通的.可是荀子所说的礼,重在分定界限,对人制裁.强调礼的制裁的一面,已隐含着法的作用,表现出趋向法治的观点,并以此影响了他的学生韩非子、李斯等人,成为主张法治主义的法家学派,促成了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