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述四氟乙烯的性质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0/01 08:46:12
叙述四氟乙烯的性质
xYYo+| lY` Ml6>l'<He]HI!$3O {He$/°ꫯZEke2tDiV߯w~G׌/_4Y$fTb >XNj0i+lQٚpkYBan)ۅ^1»=k{S݋3,bk;ScGUC_b|+-qIyYFeC=ƃ'2]~:h' ;'Ǣrd*$S 1L[]66`?Kt` $epϾh# Ц:$ X9,}G :Y-"@Y%rd1L-Ϗx*Oխ2QpmMڹgCkŰa|~Ua͜Vyvgm_I5vXk&^1,Z,6\3 oxe%i:NnjZc+:gO\ɘ[^-YLD=-4c gl|wýb[6wuaѼfmI hV[gMkѠgy'ĽS$1),S銲YkZCJ^KndQIT}fH;Hр`>8kpDFwOfhh_KE<"͊M=IF,RĨ:@4yby٠jrXw]A_@a=RY oT p8v(r+I$Xy 2R3!8&zYN#EO4}v8ugguQyiՒS}PR䚚& ,=lʂ7oF[WQ/b% 3;E DB4ȣzdy G}W fp4ÿG=?ŽZQxLj8麷S$OSL"df5P9|{'"ۧxH(C$EF `uڛX(wKP /8 /Kꎠ3;/z5;n|V가W3Xvv;qR\b6Ԩi G>AhR?'kW~\N9rAВ'*iR 91 3̦ [/E<@:  Y l\ 9=骓Sp_o4:f /T+U6/I-S ٪_M Ķ SwĈ|#Ϣtg?YnS%bď,rMZ-n?޹|(ōQVսMVgX&i[rge`3z4w}BrVXYVϾK{b?Bfon WT+޽5)ۡ*xxQSt'ܱ.\}uk-e-s2YSVd/<#7h@q%,BD;PIwhOY.gB'N?YKXlUCC- pe/.[  D罡 y3?F5ld$2R‰  S= ЩE:'K]%pucV+ʷL:Hz7)9ښ4Y7 J]AlTz QRZ_loi]:O*&z'́W9ͤ>zn :x眚`]!htD?I$NH8/ 9x/eKUa͟-0^"ն.9 ^˗ =斠N.#J?^a2w TM[Ƙ}8dJ  ܭs˺jOQʰ,|e;N^Cz tdbZ>[QQM]4To9(IvuQkX=J<1B2ߐ G-f(ʩp\~$> xϪ iEJt$ }@SV'j l6Om7$;S^L^;RqF5TnϬ tN9s)i%zףVcW%KӨaŚrT߱ha,rhP BCh4UEqMhEєPwfSc orE_wtPMgG)#%#=e)]ywz= >M*iDnY-}Mܨ,-v 吺|CNIR( f\ge-6mJd}ezǨah0"E ]c=`k I{o@PHXgE:ѳB| tMZOC!v`VJaT^C4ԩT9%@1]'3+i#f`u<+g}mC^/nȞ݆TQտ?껏\ @

叙述四氟乙烯的性质
叙述四氟乙烯的性质

叙述四氟乙烯的性质
四氟乙烯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四氟乙烯
化学品英文名称: tetrafluoroethylene
中文名称2: 全氟乙烯
英文名称2:
技术说明书编码: 77
CAS No.: 116-14-3
分子式: C2F4
分子量: 100.02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CAS No.
四氟乙烯 116-14-3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
侵入途径:
健康危害: 急性中毒:轻者有咳嗽、胸闷、头晕、乏力、恶心等;较重者出现化学性肺炎或间质型肺水肿; 严重者出现肺水肿及心肌损害.吸入有机氟聚合物热解物后,可引起氟聚合物烟尘热.慢性中毒:常见有头痛、头晕、乏力、睡眠障碍等神经衰弱综合征和(或)腰背酸痛症状.可致骨骼损害.
环境危害: 对大气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眼睛接触: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本品易聚合,只有经过稳定化处理才允许储运.气体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氟化氢.
灭火方法: 切断气源.若不能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泄漏处的火焰.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雾状水、普通泡沫、干粉.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喷雾状水稀释.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静电工作服.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远离易燃、可燃物.防止气体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接触.在传送过程中,钢瓶和容器必须接地和跨接,防止产生静电.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应与易(可)燃物、氧化剂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职业接触限值
中国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MAC(mg/m3): 30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监测方法: 气相色谱法
工程控制: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浓度超标时,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 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严禁吸烟.进入罐、限制性空间或其它高浓度区作业,须有人监护.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 纯品
外观与性状: 无色无臭气体.
pH:
熔点(℃): -142.5
沸点(℃): -76.3
相对密度(水=1): 无资料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3.0
饱和蒸气压(kPa): 无资料
燃烧热(kJ/mol): 无资料
临界温度(℃): 33.3
临界压力(MPa): 无资料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无资料
闪点(℃): 无资料
引燃温度(℃): 187.8
爆炸上限%(V/V): 无资料
爆炸下限%(V/V): 无资料
溶解性: 不溶于水.
主要用途: 用作制造新型的热塑料、工程塑料、新型灭火剂和抑雾剂的原料.
其它理化性质:
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稳定性:
禁配物: 强氧化剂、易燃或可燃物.
避免接触的条件:
聚合危害:
分解产物:
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
急性毒性: LD50:无资料
LC50:164000mg/m3,4小时(大鼠吸入)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
刺激性:
致敏性:
致突变性:
致畸性:
致癌性:
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
生态毒理毒性:
生物降解性:
非生物降解性:
生物富集或生物积累性:
其它有害作用: 该物质对环境可能有危害,应特别注意对大气的污染.氟代烃在低层大气中比较稳定,而在上层大气中可被能量更大的紫外线分解.
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
废弃物性质:
废弃处置方法: 根据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的要求处置.或与厂商或制造商联系,确定处置方法.
废弃注意事项:
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
危险货物编号: 21032
UN编号: 1081
包装标志:
包装类别: O52
包装方法: 钢质气瓶.
运输注意事项: 采用刚瓶运输时必须戴好钢瓶上的安全帽.钢瓶一般平放,并应将瓶口朝同一方向,不可交叉;高度不得超过车辆的防护栏板,并用三角木垫卡牢,防止滚动.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装运该物品的车辆排气管必须配备阻火装置,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装卸.严禁与易燃物或可燃物、氧化剂等混装混运.夏季应早晚运输,防止日光曝晒.中途停留时应远离火种、热源.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勿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铁路运输时要禁止溜放.
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
法规信息 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 (1987年2月17日国务院发布),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化劳发[1992] 677号),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 ([1996]劳部发423号)等法规,针对化学危险品的安全使用、生产、储存、运输、装卸等方面均作了相应规定;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 (GB 13690-92)将该物质划为第2.1 类易燃气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