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物理小故事,多多益善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30 14:22:51
求:物理小故事,多多益善
x|Yo#Y_)1DRʥ2 `~7@]iσ RM\RERR O>_s#Re#z{n_F^+vM9ϫd/?4_ZnmL^}-}3yO&}zqSvIMkM{ǜwS|zp6xnkkopoq]\tפQ"zWTqYwT60[>~-7]LyПWoS:ؘa wsccsfv1`ݙ ~TVt [ЩpƖ޿`/?c $|6vw&獉cŭp`Q3x>Nk6kTĤ˯9 _z͉ * t-l9Ayj$vtviZջ8vgAL{Uj~t>ٟ ?8~cݫyGqk[x4 ŊWލw5ӑ!xK C NOڧt֕id(^onbY`JnăVvR*ir[ 69tǻF^95IfKvh]uEOF3ոx5G!('H҆- _G>OLs<߉>3M/&O?b;jro@)3 ,l4JcoWf|e",23S#t݆ 7mXZ5m"tG^#ɪ(;e[ 5;k1zb= }b $;$TMHWz[d7({\jX ̺wTqjZT` RgLNG8Zl)`'f޿S~)mS^`9yh@"6DtFxx0ֽJ0{%dM;@O ݖ<ՕMj~n`~C!SجQ1b../u-K))7qŅΏM,|zR\(qa& wY3}ǁ xE.tPx'^_2p?,cS^2?FI װ<ܝ0E*5fCO=̆YȣJy5LfƼV&z[H9jen@`ݕ{(Ql7oB@v('Ut# t}'lpw\btDG">=iy*!`@Z'E_@Q#*m@;tsL%dIÄ[n3V T T40<.r@i!DJ~Ovzيif`Qy%iF'0 3WkSSk:o>.m(TR",5̷3SJCa<'%S-}xn c}A0Q2f-}ʭ]%9D'HTk۷x -J~b?b)2$?~'v`aǼsQDq.lz2茘oN5ZNҬ ?/pO8~is @&Wj| "ǝnuo-ƏaVO*A 5Yuaf6|1&S Ov>{}aw!K ].>{q Si'| n*&xiCBK4BHӊ!B~G|[ap-q )aMBEısЁ{t0}Z ђXj\i5߼;j)mblY6b͌9 TtjJW BE:{-ZӾ[u㗄J-qiE'bs8y`U061A0'Unq$pUWN@ꃣ=#&s"hޝ밦gsN[()q1y.Q0BhL;r rᎹnzJ5Yxwfr0K_),.J8j.\QJ j/ѷrɌ$٪aW逳x`4\$da|L0扲>#LG'KY^ oڈ0Oٺqda#(6e9SuVcMQ͘Yu؈J*\`FGgb/4g/ v%Md/`͂2AӯOvڀzfSg`nn63ƞIM5BPC^# 4eCrx敩9DgtNoؚotuJc SSCGgaWs<2(Uu|hFE@"?Ţj{Veh`y xICXXt|dm Vìlr1u>rNtiE6iIi !VS32HotJ^hm1%,kP[~FV}/~,Oz=`Fh"^1 {~t*Z|4{櫠:ZC< zЇ v{TXkopNK8rJ&VXOYsWUh@DWZO9t&w 0&$[B},3#g }[nRσ!w yEr2qzI߀j):wj.\)M)?+{;**ty!5ɮcQFY;/Q; EL̤c:Kɖ/ΖC@_2~XU=Ӥѩn=h!!t 170V$9:NXQZw xq1Z厤(blS{s2๜vUo.h-9e=p i"uo%Z9-M+Do޵ڶoGڋofe-eBS$R䭟+X GϳA=k`F!_ Bb~nH{=]4 Ӱ(CEpCHYm3d9.hSR%,]@j`Aye=(<1]|%SPa?^J492c9k?JT&cU֯ yZSp!,x`ƒ]݋&ϜF2~ 9H_b }{% lEQB2kkn{F 6v@9^iW|kE7~d]Up8,4v;ҟ[(ESjd.9Z G\%PwJev#4N#4xqf ~Nie9YjY+3^( NGN&qp{ /-`\߅ak ʏ'QE,YOs,I`͸Y?;YO`4(I#ǖR-)mM$­LÐBBmC}DQǧrbKvt'EZ*ܣY %+w7Xmƻ†D窅V\6Ì"%ޅ e¤̉ ݁635+/cOr{b=XVs8tNMj~djo0bk#d(\P㲌0e.M/4O?yG K߼d[PTkI١O2[˳9IUNP/ Il"Mn2yʡD;ផ.sfáF@'q0Yr*2D[{٭h6hÒ6Xys̏4k?yR,7;%r~Ê6C]85]9,sR $!H1uF=ZHwr󳮮UL` J癘Uc Ipѻ$hnEs?uXrI 0~VY}{ "٧ALa 2JY--Qb{XvD o!ϊ2YI}AӔDP'a̚=: l{ضUÓy/Lv+nv_ c?Qϔ6XƏg܈r?oȨr2g+{9?2i,G^ ^UЈoīc ĸuZj8Pٜ'O SCL ~k8t6XۺNQQZ1JN /ο6 |";xɻrZLV$4lDEd&#HἋ Z(\0),X];gޙ۪͕ /bbX\*H ` 4:D b8]UwEhɑe nZP?&^~Mr$xslFϏ̨h-(Qlϯ;A!;JÚ,*E/^ +giFGZSn*^q!,X1 isOk 8: ^7O!DąC~4kBh vױ>eσ>"6[ =,^J3`)fZ]-£ ,ݭ>,b⨀`8KU8ȽRkq*lU\d}9„%6ĈaC=FoTE\."b: K._(B {8Hipf6Z4Şx2$5̓ڟbZ }*T3¦GmlukG70@?4l/--=Kc̯^ƮYR 7K؉MXYºPghzQE6T ^128h_LXL[l(mޔբlPnfñS RW3N~k}r[` ,էDղtZeG_U9^>Jnw4D!M˜r&&9֢ew͸Yhv`@حT/w_b]$ ,V?I3$yvČÄD娓2@?uo޼i_~Aut?cJLvB ow ?$ws[.is~ww[z3<zɉeJ>'v|1CJĵRÔ tG 79%x nCi!L `Tok)nSn(Adc_)zMtO,f&M~UȢyeo养QA/װз/+Au PEDZbg{z6֞؋ ۓ;1 mΈSJY/arTVR,~=5FW*8H;~P%n%;(9Z;`2#N*Rv.}x9kN,Ř# /BlYm,V{Ka>S+D`z=O77X;~zc-ߌfd n]1'X9mcA23ЮP|\tV Obe\c+ +n66 hR wX6ɱ+Bj#Erwa<5fpFݍ)>(~vxڲ_pyVVB*6-^DSRE.Yʊ-C=",{){&u.%?ݏ~t@6f pUK'Lxsupazn^nte֫H>5M<֮[mE3YN'[]ȍM#`ff,w r;'WHד#7VhlbȠazxn]~Ls<ޢ^PRWLv/ǘ5 .{y!g9bV)!i(2| htŢ)s66пr= ̠Ʒ./U7-~yHJ i^:\#WJO pu59@l~cH8h`N(LӲ>D0VF^mD9KVX,MMԐVYW -z#i1 z9f|;B?!:9Qc#:R ^{źbџufƫF4gܭ~=oON+vL!ʉ:TLĚFGTP*8Cb/; 1 ocɭ;'|ǔwiǑcz=SވG22xjj{U'2i{Ӗ~M(GBmDY}PF*Tg*E$0Y z [QU'0=f`pK/,v~\/tir`a2bA֘dLZ0aR4. Y(_̿:5|ºC]{ό5c19Lk_[ ayy\xlJoXF3KxLVgnlOXl,v\υdE/)^,ѯXt/|cy-OO"L+TbDE? #x9@AǖύvhWCY'v&Y gw1ƶw5غ#V8 2dkWgjmѻrQ[%[W.V-/a?@B0H_z@jBl¢[]U>')z^h E3̓mZ|Q519XBJz:3M-6 RӨbӤ$ZԛVh 'c=Ltd'u1k{^y :0HiJME3NSdU^P3 0Mf]xD,cq$'`)zʥF4+FpxzW'V8|@F??:RM=#!E9 dZc~Mo tJвuZZdբ| siJ oaAX.>|-ZR.f;j~4=l_HT'ze~yMB'8~ŀ rnu%ZaݩV R6,#.xA8Ը* ^σ>sp@(\ #_APa/A# GɱH!H=zҪ7V A{]2¦TJ33R[\j^58?=!6r^+҅'\?C-mj_P̣-Koo71z y4/V]34mNWF ~u[֕5(|B-Дz]srWnutuZ$^3qV*wr[B$I.{oC#Q!"h\uL$ N1V+nKxCqQ%xK_TAl,;#tao8m? ?w0g _ ˻t^L`+AT%/[a-:J~b\ H|gzLGѽt Nu{iG A SF"Xyb˩#1 gatU:Ѽg1^b9Q_!|"Xc$kٻ ~A)1+ya@GnhrD'$RMPxpW)T 'S%&h`SNJ%;0&R+ Wflx8]86݅D;)dZц)(r-vH; X{/i!_1>1_w>7}-?s

求:物理小故事,多多益善
求:物理小故事,多多益善

求:物理小故事,多多益善
望远镜小史
17世纪初的一天,荷兰密特尔堡镇一家眼镜店的主人科比斯赫,他为检查磨制出来的透镜质量,把一块凸透镜和一块凹镜排成一条线,通过透镜看过去,发现远处的教堂的塔好象变大而且拉近了,于是在无意中发现了望远镜原理.1608年他为自己制作的望远镜申请专利,并遵从当局的要求,造了一个双筒望远镜.据说密特尔堡镇好几十个眼镜匠都声称发明了望远镜,不过一般都认为利比赫是望远镜的发明者.
望远镜发明的消息很快在欧洲各国流传开了,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得知这个消息之后,就自制了一个.第一架望远镜只能把物体放大3倍.一个月之后,他制作的第二架望远镜可以放大8倍,第三架望远镜可以放大到20倍.1609年10月他作出了能放大30倍的望远镜.
伽里略用自制的望远镜观察夜空,第一次发现了月球表面高低不平,覆盖着山脉并有火山口的裂痕.此后又发现了木星的4个卫星、太阳的黑子运动,并作出了太阳在转动的结论.
几乎同时,德国的天文学家开普勒也开始研究望远镜,他在《屈光学》里提出了另一种天文望远镜,这种望远镜由两个凸透镜组成,与伽利略的望远镜不同,比伽利略望远镜视野宽阔.但开普勒没有制造他所介绍的望远镜.沙伊纳于1613年—1617年间首次制作出了这种望远镜,他还遵照开普勒的建议制造了有第三个凸透镜的望远镜,把二个凸透镜做的望远镜的倒像变成了正像.沙伊纳做了8台望远镜,一台一台地云观察太阳,无论哪一台都能看到相同形状的太阳黑子.因此,他打消了不少人认为黑子可能是透镜上的尘埃引起的错觉,证明了黑子确实是观察到的真实存在.在观察太阳时沙伊纳装上特殊遮光玻璃,伽利略则没有加此保护装置,结果伤了眼睛,最后几乎失明.
荷兰的惠更斯为了提高望远镜的精度在1665年做了一台筒长近6米的望远镜,来探查土星的光环,后来又做了一台将近41米长的望远镜.
使用物镜和目镜的望远镜称为折射望远镜,即使加长镜筒,精密加工透镜,也不能消除色象差,1668年英国科学家反射式望远镜,解决了色象差的问题.第一台反望远镜非常小,望远镜内的反射镜口径只有2.5厘米,但是已经能清楚地看到木星的卫星、金星的盈亏等.1672年牛顿做了一台更大的反射望远镜,送给了英国皇家学会,至今还保存在皇家学会的图书馆里.
牛顿曾认为折色象差不可救药,后来,证明过分悲观.1733年英国人哈尔制成一台消色差折射望远镜.1758年伦敦的宝兰德也制成同样的望远镜,他采用了折光原则不同的玻璃分别制造凸透镜和凹透镜,把各自形成的有色边缘相互抵消.
但是要制造很大透镜不容易,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一台折射式望远镜直径为102厘米,安装在雅弟斯天文台.
反射式望远镜存在天文观测中发展很快,1793年英国赫瑟尔制做了反射式望远镜,反射镜直径为130米,用铜锡合金制成,重达1吨.1845年英国的洛斯制造的反射望远镜,反射镜直径为1.82米.1913年在威尔逊山天文台反望远镜,直径为254米.1950年在帕洛玛山上安装了一台直径5.08米反射镜的反射式望远镜.1969年在苏联高加索北部的帕斯土霍夫山上装设了直径为6米的反射镜,它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反射式望远镜,现在大型天文台大都使用反射式望远镜.
发电机史话
19世纪初期,科学家们研究的重要课题,是廉价地并能方便地获得电能的方法.
1820年,奥斯特成功地完成了通电导线能使磁针偏转的实验后,当时不少科学家又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磁针的偏转是受到力的作用,这种机械力,来自于电荷流动的电力.那么,能否让机械力通过磁,转变成电力呢?著名科学家安培是这些研究者中的一个,他实验的方法很多,但犯了根本性错误,实验没有成功.
另一位科学家科拉顿,在1825年做了这样一个实验:把一块磁铁插入绕成圆筒状的线圈中,他想,这样或许能得到电流.为了防止磁铁对检测电流的电流表的影响,他用了很长的导线把电表接到隔壁的房间里.他没有助手,只好把磁铁插到线圈中以后,再跑到隔壁房间去看电流表指针是否偏转.现在看来,他的装置是完全正确的,实验的方法也是对头的,但是,他犯了一个实在令人遗憾的错误,这就是电表指针的偏转,只发生在磁铁插入线圈这一瞬间,一旦磁铁插进线圈后不动,电表指针又回到原来的位置.所以,等他插好磁铁再赶紧跑到隔壁房间里去看电表,无论怎样快也看不到电表指针的偏转现象.要是他有个助手,要是他把电表放在同一个房间里,他就是第一个实现变机械力为电力的人了.但是,他失去了这个好机会.
又过了整整6年,到了1831年8月29日,美国科学家法拉第获得了成功,使机械力转变为电力.他的实验装置与科拉顿的实验装置并没有什么两样,只不过是他把电流表放在自己身边,在磁铁插入线圈的一瞬间,指针明显地发生了偏转.他成功了.手使磁铁运动的机械力终于转变成了使电荷移动的电力.
法拉第迈出了最艰难的一步,他不断研究,两个月后,试制了能产生稳恒电流的第一台真正的发电机.标志着人类从蒸汽时代进入了电气时代.
一百多年来,相继出现了很多现代的发电形式,有风力发电、水力发电、火力发电、原子能发电、热发电、潮汐发电等等,发电机的构造日臻完善,效率也越来越高,但基本原理仍与法拉第的实验一样:少不了运动着的闭合导体,少不了磁铁.
核磁共振仪的发明
核磁共振仪广泛用于有机物质的研究,化学反应动力学,高分子化学以及医学,药学和生物学等领域.20年来,由于这一技术的飞速发展,它已经成为化学领域最重要的分析技术之一.
早在1924年,奥地利物理学家泡里就提出了某些核可能有自旋和磁矩."自旋"一词起源于带电粒子,如质子、电子绕自身轴线旋转的经典图像.这种运动必然产生角动量和磁偶极矩,因为旋转的电荷相当于一个电流线圈,由经典电磁理论可知它们要产生磁场.当然这样的解释只是比较形象的比拟,实际情况要比这复杂得多.
原子核自旋的情况可用自旋量子数I表示.自旋量子获得,质量数的原子序数之间有以下关系:
质量数 原子序数 自旋量子数(I)
奇数 奇数或偶数 1/2, 3/2 , 5/2……
偶数 偶数 0
偶数 奇数 1,2,3……
1>0的原子核在自旋时会产生磁场;I为1/2的核,其电荷分布是球状;而I≥1的核,其电荷分布不是球状,因此有磁极矩.
I为0的原子核置于强大的磁场中,在强磁场的作用下,就会发生能级分裂,如果用一个与其能级相适应的频率的电磁辐射时,就会发生共振吸收,核磁共振的名称就是来源于此.
斯特恩和盖拉赫1924年在原子束实验中观察到了锂原子和银原子的磁偏转,并测量了未成对电子引起的原子磁矩.
1933年斯特恩等人测量了质子的磁矩.1939年比拉第一次进行了核磁共振的实验.1946年美国的普西尔和布少赫同时提出质子核磁共振的实验报告,他们首先用核磁共振的方法研究了固体物质、原子核的性质、原子核之间及核周围环境能量交换等问题.为此他们两位获得了1952年诺贝尔物理奖.50年代核磁共振方法开始应用于化学领域,1950年斯坦福大学的两位物理学家普罗克特和虞以NH 4NO3水溶液作为氮原子核源,在测定14N的磁矩时,发现两个性质截然不同的共振信号,从而发现了同一种原子核可随其化学环境的不同吸收能量的共振条件也不同,即核磁共振频率不同.这种现象称为"化学位移".这是由于原子核外电子形成的磁场与外加磁场相互作用的结果.化学位移是鉴别官能团的重要依据.因为化学位移的大小与键的性质和键合的元素种类等有密切的关系.此外,各组原子核之间的磁相互作用构成自旋--自旋耦合.这种作用常常使得化学位移不同的各组原子核在共振吸收图上显示的不是单峰而是多重峰,这种情况是由分子中邻近原子核的数目,距离用对称性等因素决定,因此它有助于提示整个分子的.
由于上述成果高分辨核磁共振仪得以问世.开始测量的核主要是氢核,这是由于它的核磁共振信号较强.随着仪器性能的提高,13C,31P,15N等的核也能测量,仪器使用的磁场也越来越强.50年代制造出IT(特拉斯)磁场,60年代制造出2T的磁场,并利用起导现象制造出5T的起导磁体.70年代造出8T磁场.现在核磁共振仪已经被应用到从小分子到蛋白质和核酸的各种各样化学系统中.
发射光谱仪的发明
著名的英国科学家牛顿在1666年用三棱镜观察光谱,可以说是最早的光谱实验.此后不少科学家从事光谱学方面的研究.1800年,英国天文学家赫歇尔测量太阳光谱中各部分的热效应,在世界上首次发现了红外线.1801年里特发现了紫外线.1802年沃拉斯顿观察到太阳光谱的不连续性,发现中间有多条黑线,这本来是很重要的发现,他却误认为是颜色的分界线.1803年英国物理学家托马斯·杨进行了光的干涉的实验,第一次提供了测定波长的方法.
德国物理学家夫琅和费,重新发现和编绘了太阳光谱图,内有多条黑线(700多条),并对其中的重要黑线用从A到H等字母标记(人称"夫琅和费线"),这些黑线后来成为比较不同玻璃材料色散率的标准.这些成果在1814年至1815年间陆续发表.夫琅和费还发明了衍射光栅.开始他用银丝缠在两根螺杆上,做成光栅,后来建造了刻纹机,用金钢石在玻璃上刻痕,做成透射光栅.
光谱分析的应用研究是从基尔霍夫和本生开始的.本生是德国汉堡的化学教授.他发明了本生灯,对各种物质在高温火焰中发生的变化很有研究,基尔霍夫是汉堡的物理学教授,对光学熟悉.他们两位合作制成了第一台梭镜光谱仪(分光镜).该仪器利用了牛顿1666年首创技术,使光通过三棱镜中,展开成为一道彩虹光带(光谱).他们用透镜把物质在本生灯燃烧时发出的光线集成一束平行光,通过一条窄缝,再通过三棱镜,用望远镜放大观察所成的光谱.
基尔霍夫和本生发现,每种化学元素燃烧时发出的火焰都有独特的颜色,可以据此加以鉴别.1860年及1861年他们用光谱仪发现铯和铷.此后借助光谱分析方法研究目光,发现地球上许多元素太阳上也有.1868年法国天文学家詹森和英国天文学家罗克耶分别用光谱法发现了当时地球上还没有发现的一种元素,他们认为这是太阳大气中特有的元素,取名氦,即"太阳"的意思.这样光谱方法也应用到了天文学方面.
光谱方法研究工作急速的发展,也出现了新的问题,主要问题之一是缺乏足够精度的波长标准,致使观测结果混乱,无法相互交流.
1868年埃斯特朗发表"标准太阳光谱"图表,记有上千条夫琅和费线的小波长,以10-8厘米为单位,精确到6位数,为光谱工作者提供了极其有用的资料.为纪念他的,10-8厘米后来就埃斯特朗单位,简写作埃(A).十几年后被更为精确的罗兰数据表所代替.
现代光谱仪不用三棱镜而用衍射光栅.这是一种上面刻有千条线的板,把光分开,然后把光谱拍摄或记录下来,再用电子仪器进行分析.
光谱仪广泛应用于冶金、地质、环境等各领域.
避雷针史话
一、避雷针首先是我国劳动人民制造和使用的避雷装置.有人说,捷克牧师普罗科普·迪维什于1754年安装了第一个避雷针.更多的人认为是美国的富兰克林于1753年制造了世界上第一个避雷针.实际上,我国在1688年以前就已经制造和首先使用了避雷针.
早在三国时期(公元220年到280年)和南北朝时期(公元420年到581年),我国古籍上就有“避雷室”的记载.据唐代王睿的《谷子》记载,我国汉代(公元前206年到公元220年)就有人提出,把瓦做成鱼尾形状,放在屋顶上就可以防止雷电引起的火灾.在我国的一些古建筑上,也发现设有避雷的装置,法国旅行家卡勃里欧别·戴马甘兰游历中国之后,于1688年写的《中国新事》一书中有这样一段记载:“当时中国新事屋宇的屋脊两头,都有一个仰起的龙头,龙口吐出曲折的金属舌头,伸向天空,舌根连着一根根细的铁丝,直通地下.这种奇妙的装置,在发生雷电的时刻就大显神通,若雷击中了屋宇,电流就会从龙口沿线下行泄至地下,起不了丝毫破坏作用.”由此可见,世界上第一个避雷针是由具有聪明才智的我国劳动人民制造的.
二、避雷针发展到今天,世界上发现了更安全的避雷针.更安全的避雷针已不是针状,而象鸡毛掸子.这种避雷针是由两位美国人发明的.据最近美国《纽约时报》报道,这种避雷针中心是一根管子,其顶端引出2000条细细的导线,这些导线呈辐射状分布.这种方式可以更好地驱散聚集在建筑物周围的静电荷.
三、“避雷针过时了”.目前,我国研制成功了半导体消雷器,它的防雷效果远远超过避雷针,也远远超过美国、法国、澳大利亚生产的同类产品.半导体消雷器具有两大功能:(1)当建筑物上空出现强雷云的时侯,它发出长达1米的电晕火花,中和天空电流,起到消减雷击的作用;(2)万一雷击下来,半导体消雷器上的有关装置,可以把雷击放出的强大电流阻挡住.
我国著名防雷专家武汉水利学院教授解广润建议在高大建筑物上安装这种半导体消雷器,以保护国家财产.解广润说,现在我国已有24个处于强雷区的单位装上了半导体消雷器,经过几年的试验,证明它确实一次又一次地使建筑物化危为安.他呼吁有关单位,特别是国防工程、气象、电力、通讯广播部门应尽快推广半导体消雷器,以减少雷击损失.
自行车是中国人发明的吗
关于自行车的发明说法较多.
①我国是世界上发明自行车最早的国家.自行车的始祖是我国公元前五百多年的独轮车.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黄履庄曾发明过自行车.《清朝野史大观》卷十一载:“黄履庄所制双轮小车一辆,长三尺余,可坐一人,不须推挽,能自行.行时,以手挽轴旁曲拐,则复行如初,随住随挽日足行八十里.”这就是世界上最早的自行车.
②自行车为西欧人所发明.公元1790年,法国人西夫拉克研制成木制自行车,无车把、脚蹬、链条.车的外形像一匹木马的脚下钉着两个车轮,两个轮子固定在一条线上.由于这辆自行车没有驱动装置和转向装置,座垫低,西夫拉克自己骑在车上,两脚着地,向后用力蹬,使车子沿直线前进.1817年,德国的冯·德莱斯男爵发明了一种能自由活动的车把,使他的自行车转变比较方便.1818年,德莱斯在英国申请了专利.1839年,英国一位工人K·麦克米伦首创了用曲轴机构驱动后轮的脚踏自行车,可使人在骑自行车时双足离开地面.1861年的一天,巴黎的马车和婴儿车制造商米肖父子修理德莱斯式自行车,修好后在坡道上试车时,感到这种车放脚很困难,于是对它进行了改进,在车的前轮上安上脚蹬曲轴,从而发明了米肖型自行车,不久这种自行车便开始大量生产.大概在1870年前后,法国的马执又制造了一种前面驱动轮大,后面从动轮小的自行车,这种车的运行效果较好.1890年后,英国的亨伯公司生产出一种用链条传动的、车为菱型的自行车,这种形式的自行车一直沿用至今.
③自行车为俄国人发明.1801年9月的一天,俄国农奴阿尔塔莫诺夫骑着自己制造的木制自行车,行驶2500公里,赶到莫斯科向沙皇来历山大一世献礼.阿尔塔莫诺夫制造的自行车与法国人西夫拉克制造的车较相似.亚历山大一世见到阿尔塔莫诺夫制造的自行车,当即下令取消了他的奴隶身份.
我国古代的光学知识
光学的起源也和力学、热学一样,可以追溯到二、三千年前.我国的《墨经》就记载了许多光学现象,例如投影、小孔成像、平面镜、凸面镜、凹面镜等等.西方也很早就有光学知识的记载,欧几里得(Euclid,公元前约330-260)的《反射光学》(Catoptrica)研究了光的反射,阿拉伯学者阿勒·哈增(Al-Hazen ,965~1038)写过一部《光学全书》,讨论了许多光学现象.光学真正形成一门科学,应该从建立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的时代算起,这两个定律奠定了几何光学的基础. 光的本性也是光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微粒说把光看成是由微粒组成,认为这些微粒按力学规律沿直线飞行,因此光具有直线传播的性质.19世纪以前,微粒说比较盛行.但是,随着光学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了许多不能用直进性解释的现象,例如干涉、衍射等,用光的波动性就很容易解释,于是光的波动说又占了上风.两种学说的争论构成了光学发展史中的一根红线.
1.火的方法和对火的认识
我国古代取火的工具称为“燧”,有金燧、木燧之分.金燧取火于日,木燧取火于木.根据我国古籍的记载,古代常用“夫燧”、“阳燧”(实际上是一种凹面镜,因用金属制成,所以统称为“金燧”)来取火.古代人们在行军或打猎时,总是随身带有取火器,《礼记》中就有“左佩金燧”、“右佩木燧”的记载,表明晴天时用金燧取火,阴天时用木燧取火.阳燧取火是人类利用光学仪器会聚太阳能的一个先驱.讲到取火,古代还用自制的古透镜来取火的.公元前2世纪,就有人用冰作透镜,会聚太阳光取火.《问经堂丛书》、《淮南万毕术》中就有这样的记载:“削冰令圆,举以向日,以艾承其影,则火生."我们常说,水火不兼容,但制成冰透镜来取火,真是一个奇妙的创造.用冰制成透镜是无法长期保存的,于是便出现用玻璃或玻璃来制造透镜.
2.针孔成像和影的认识
公元前4世纪,墨家就做过针孔成像的实验,并给予分析和解释.《墨经》中明确地写道:“景到(倒),在午有端,与景长,说在端."这里的“午"即小孔所在处.这段文字表明小孔成的是倒像,其原因是在小孔处光线交叉的地方有一点(“端"),成像的大小,与这交点的位置无关.从这里也可以清楚看到,古人已经认识到光是直线行进的,所以常用“射"来描述光线径直向前.北宋的沉括在《梦溪笔谈》中也记述了光的直线传播和小孔成像的实验.他首先直接观察在空中飞动,地面上的影子也跟着移动,移动的方向与飞的方向一致.然后在纸窗上开一小孔,使窗外飞的影子呈现在窒内的纸屏上,沉括用光的直进的道理来解释所观察到的结果:“东则影西,西则影东".墨家利用光的直线传播这一性质,讨论了光源、物体、投影三者的关系.《墨经》中写道:“景不徙,说在改为."“光至,景亡.若在,尽古息."说明影是不动的,如果影移,那是光源或物体发生移动,使原影不断消逝,新影不断生成的缘故.投影的地方,如果光一照,影子就会消失,如果影子存在,表明物体不动,只要物体不动,影子就始终存在于原处.墨家对本影、半影也作了解释.《墨经》中有这样的记载:“景二,说在重.”“景二,光夹.一,光一.光者,景也.”意思是一物有两种投影(本影、半影),说明它同时受到两个光源重复照射的结果(“说在者”,“光夹”)、一种投影,说明它只受一个光源照射,并且强调了光源与投影的联系(“光者,景也”).与此相连,墨家还根据物和光源相对位置的变化,以及物与光源本身大小的不同来讨论影的大小及其变化.
3.对面镜的认识
墨家对凹面镜作了深入的观察和研究,并在《墨经》中作了明确、详细的记载.“鉴低,景一小而易,一大而正,说在中之外、内.”“低”表示深、凹之意;放在“中之内”,得到的像是比物体大而正立的.北宋沉括对凹面镜的焦距作了测定.他用手指置于凹面镜前,观察成像情况,发现随着手指与镜面距离的远近变化,像也发生相应的变化.在《梦溪笔谈》中作了记载:“阳燧面洼,以一指迫而照之则正,渐远则无所见,过此遂倒.”说明手指靠近凹面镜时,像的正立的,渐渐远移至某一处(在焦点附近),则“无所见”,表示没有像(像成在无穷远处);移过这段距离,像就倒立了.这一实验,既表述了凹面镜成像原理,同时也是测定凹面镜焦距的一种粗略方法.
墨家对凸透镜也进行了研究.《墨经》中写道:“鉴团,景一.说在刑之大.”“鉴团”即燕面镜,也称团镜.“景一”表明凸面镜成像只有一种.“刑”同形字,指物体,它总比像大.我们的祖先,利用平面镜能反射光线的特性,将多个平面镜组合起来,取得了有趣的结果.如《庄子·天下篇》的有关注解《庄子补正》中对此作了记载:“鉴以鉴影,而鉴以有影,两鉴相鉴,则重影无穷.”这样的装置,收到了“照花前后镜,花花交相映”的效果.《间经堂丛书》、《淮南万毕术》中记有“取大镜高悬,置水盆于其下,则见四邻矣.”表明很早就有人制作了最早的开管式“潜望镜”,能够隔墙观望户外的景物.
4.对虹的认识
虹是一种大气光学现象,从公元6世纪开始,我国古代对虹就有了比较正确的认识.唐初的孔颖达(574-648)曾概括了虹的成因,他认为“若云薄漏日,日照雨滴则虹生.”明确指出产生虹的3个条件,即云、日、“日照雨滴”.沉括对此也作过细致的研究,并作实地考察.在《梦溪笔谈选注》中写道:“是时新雨霁,见虹下帐前涧中.”予与同职扣涧观之,虹两头皆垂涧中.使人过涧,隔虹对立,相去数丈,中间如隔绡觳,自西望东则见;盖夕虹也.立涧之东西望,则为日所铄,都无所睹.”指出虹和太阳的位置正好是相对的,傍晚的虹见于东方,而对着太阳是看不见虹的.地虹有了认识之后,便可以人工造虹.8世纪中叶,唐代曾有过这样的试验:“背日喷呼水成虹霓之状”,表示背向太阳喷出小水珠,便能看到类似虹霓的情景.
察看更多可以去这边http://219.226.9.43/level1/lvlfinal.asp?ID_level1=30597&page=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