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颉刚:怎样读书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02 14:28:24
顾颉刚:怎样读书
xXYr ]KY+$ HJ6@BXQ_uhfSsKտOVTF6i~ =<yQ4eÖnIC1qdm]ub6<(q417cs}A^t<@F|J[UYam n,V1 D>D|¶C Y,05j?ӱѥ3/N{XIXo9'`?W p{Ql! ^}61"}ޖ=S @K~Rajz6"6`SZUL9Q{*S1vTͣaO$F?\zXfyq#j&Y*#AgpcӼlD^:QߝwҳЯ~w >~wȎxT҅2eSƢ>e ASiiFߒ qIٌ6(KּnV/+BQxW}7mOvYָelfkAv?U}VKGPRUXWu{t'P(<޽!|7%:!?Ag7z;ڮԲ:scqP ٪V]ӯ%hIȹEĩ[D5؋{%Jsb:\SѾSWhӔ-P?^,/_+.SoTX4־un0˭e7Pő-һ4͚4YR%p>(MeՂXiQlrJhOYsu6&QP9ޖq<|rl8C_u gV  x%3W?p%z0 ߚoɒ/] 4PB(1Ǥtl07y7,UU'D府@yHĞ,F%<%bRAhz%KXD/"] 2?Kϒ)> ׳N5 u9WSN Pͻ\4AɆ!ݞ(X願ߪ5ո 5絡dGnQ)bjՉ|Y!qٽ}m7i?ǺCKv)"fĹ \+C q̔7d;|䷙0A$1%"S61eޚ5wTrR*{kHv*RB\ ۃh0U{j:%;9.2Q9Uı> 2 'xQ9 Z8cɳ:8|  jtDIEk>`W悈6H +zj6Vp`./U^h?xkq:ah1Q+WO2"rƸ>lOc  ~8E;|lV+wLGCef/f@eP~ISݨ~]CDS= ʒUL 7cH9N?GT3L)P A[~m`]lv=p_>>x{l# %}**L\f?yU@ PLp%T1Wb7.I䙭VTpЫP` 4)h Nnqn΂*==tz~H.[Br%yo>F{NNŠ m9Vkm&X{Wr\N wB*S/fzc<\,- Qg?Uk)ͿܛU:g! k^Jވ~C Lqv)ɝƁUi=`EK cك:U?b(j>5iLܞBh!(9:fS eI{n'z=}aa󹵛{!Wa<+hRQy[ߝUl&dPg__30/E

顾颉刚:怎样读书
顾颉刚:怎样读书

顾颉刚:怎样读书
一个普通人走进了图书馆,看见满屋满架的书,觉得眼睛都花了.这是由于他对世界上的知识没有一方面是有特殊兴趣的所致.研究学问的事固然不必每人都参加,但是一方面的特殊兴趣确为任何人所不可少.譬如看报,有人喜欢看专题新闻,有人喜欢看小说文艺,也有人喜欢看商市行情.只要他能够有一件喜欢的,自然拿到了一份报纸就有办法.我们读书的第一件事,是要养成特殊方面的兴趣.
有人读书,只要随便翻翻就抛开了.有人读书,却要从第一个字看到末一个字才罢.其实两种方法都有道理,但永久只用一种方法是不对的.因为我们可以看的书籍太多了,倘使无论哪一部书都要从第一个字看到末一个字,那么,人的生命有限,一生能够读得多少部书呢?但有几部书是研究某种学问的时候,必须细读的,若只随便翻翻,便不能了解那种学问的意义.读书的第二件事,是要分别书籍缓急轻重,知道哪几部书是必须细读的,哪几部书是只要翻翻的,哪几部书只要放在架上不必动,等到我们用得着它的时候才去查考的.要懂得这个法子,只有多看书目,研究一点目录学.
我们的读书,是要借了书本子上的记载寻出一条求知的路,并不是要请书本子来管束我们的思想.读书的时候要随处会疑.换句话说,要随处会用自己的思想去批评它.我们只要敢于批评,就可分出它哪一句话是对的,哪一句话是错的,哪一句话是可以留待商量的.这些意思就可以写在书端上,或者写在笔记簿上.逢到什么疑感的地方,就替它查一查.心中起什么问题,就自己研究一下.不怕动手,肯写肯翻,便可以养成自己的创作力.几年之后,对于这一门学问自然有驾驭运用的才干了.我们读书的知三件事,是要运用自己的判断力.只要有了判断力,书本就是给我们使用的一种东西了.宋朝的陆象山说“‘六经’皆我注脚”,就是这个意思.
再有两件事情,也是应当注意的.其一,不可以有成见.以前的人因为成见太深了,只把经史看作最大的学问;经史以外的东西都看作旁门小道.结果,不但各种学问都被抑遏而不得发达,并且由于各种学问都不发达,就是经史的本身也是不能研究得好.近来大家感到国弱民贫,又以为惟有政治经济之学和机械制造之学足以直接救国的,才是有用之学,其余都是无关紧装饰品.这个见解也是错误的.学问的范围何等样大,凡是世界上的事物都值得研究,就是我们人类,再研究一万年也还是研究不尽.至于应用的范围却何等样小,们所需要而走的.昨天需要的东西,今天不要了,就丢了.今天需要的东西,明天不要了,也就丢了.若是为了应用的缘故,一意在应用上着力,把大范围忘了,等到时势一变,需要不同,我们岂不是剩了两只手呢!我们不能一味拿有用无用的标准来判定学问的好坏;就是某种像是没有用的学问,只要我们有研究的兴趣,也是可以研究下去为我们所用的.
其二,是应该多赏识.无论哪种学问,都不是独立的,与它关联的地方非常之多.我们要研究一种学问,一定要对别种学问有些赏识,使得逢到关联的地方可以提出问题,请求这方面的专家解决,或者把这些材料送给这方面的专家.以前有人说过,我们研究学问,应当备两个镜子:一个是显微镜,一个是望远镜.显微镜是对自己专门研究的一科用的;望远镜是对其他各科用的.我们要对自己研究的一科极尽精微,又要对别人研究的各科略知一二.这并不是贪多务博,只因为一种学问是不能独立的缘故.
我从前的读书虽然并不希望博洽,但确是没有宗旨,脑子里只有一堆零碎材料,连贯不起来.经过章太炎先生的提示,顿时激起我连贯材料的欲望.我想我的为学,无论治什么东西都可以见出它的地位,不肯随便舍弃,因此对着满眼都是的史料彷徨.但自己近情的学问毕竟还是史学,我就丢了其他勉力做史学.那时我很想做一部中国学术史,名为《学览》.粗粗定了一个目录,钉了二百余本的卷子,分类标题,预备聚集材料,撰写成丛书,现在看来,这种治学门径是对头的.
1913年考入北大预科,
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本科哲学门,留北大图书馆任助教做编目工作.在工作期间,草拟出《重编中文书目的办法》,提出了拆散丛书编“书名目录”、进而提出“学派书目”和“分类目录”的见解,并建议编“待访书目”,这些建议对改进图书馆工作起了一定的作用.后历任厦门大学、中山大学、燕京大学、北京大学、云南大学、中央大学等校教授,中山大学历史语言研究所主任,中央研究院院士.新中国成立后,任复旦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副主席,全国政协委员,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等职.
顾颉刚教授是中国历史地理学和民俗学的开创者、古史辨学派的创建人,是国内外享有盛誉的史学大师.主要论著有《古史辨》、《崔东壁遗书》、《当代中国史学》、《汉代学术史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