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语法知识总结,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05 13:30:38
初中语文语法知识总结,
x}r#ǹ櫴u%ETG'>_+i8 pvt* @tAvÝ_ lKu4sϺڙ-`װiNh6XA#ݣ13^<\}=LO%tPItP1ƒ-I/.<\_ u'qvMÑbSS|n`Z54ClS:vSzceKlo+qtalx!:i=@ kyE\w=^ Wdra]&r-l;<*<$P9T@T`-1@+M_^@X{N.]yZjn==Nm^GU3neAij˺Y0^-܄pwy}A`I U֩>0ߨcqxh+b9W{Ž<,=9_ Y<|piPOGx=ߔF < /]{[#>? JmmڮYqCtZEK1o՟'qk8]+{l71L<|1X /rUpMv/=Jm2XٽП[n=Q\L'EWqSvMnwm)j=i9YD&p B,_t \S-$uSl+uAZbKÅ,z݁OB*2~rP{ "[&<ƪ>|'o*%=띜$3w7LrPc/+rnp΄&8+ovn@X[7Zf {Mz?J/0ŎG9); x"LGeY[6'(N7j-9Sn-p< O{ot"6?9LaBꩰ &;[ ]d:| UCLe. k \@ qdXt7CE@LINUB9 tK-#8&mLW-h3џ)}0OaD7e,t YaC2*L $tYBmsHצTx)G+Gxu.TBBfpB6.ΖGn\X$6ķ ZWHl͛{;5cOVuGXG'Vû@aj#k8EZWtc&-3=0[ ɸZl@]r\g'!?8[tfxw-\eCr6Yv=l]bp+اޥ٥= `{Ԉ,gjbDqt?ѧQ*w!DaqpJ:8N CdW Ap82&|lp6K=^xt*~FWӽ#7;gbJ]TFtۮ;RI>y6Ш daG`L7FTx> U#]F۵g S s]U]-!0Piܘ\K2HkDu>M{?'sv?#]au-nS7%'_;8)ڃx^gWuGY @n 'o BE4wDbN,n%[Et}|"{n݅>. ~Z7v|T؜?CUcPfa._ ` ݵPu;b]5 Q`LlLSL83@^.j;\xv4.OƦ}F,N$fku-+/v/tqʤd<'Ҿ )2YD\fh?g<GMB.AVv,:l?"H{X"a-]-9K3&D,=y7Ǩ ;4{mAS@z-&vk8FzCؙE<>`Bgjctpk+I#:KHͼzNuMyMR]}\;-eu-0lbv~X.>p~W']F"kC,^ow8{F7H=7d|_,1DNFⓤ P}h{QL(朕S'9rV[rO=8/G8jhClAB[XUl( GB6*i*҄C[u6Sӟ amY NCxAem$Ɋ # svpA58te73h[8{(7DO$z$XΔäΝM)"IH1+?-aVmc&pn3Eꯉw^S"5.SQAE  av/L텺Rs d݄ct݆37y*-fx Z.Be *?SS}8Mݥ1 9$O6ln_*K!LEmvGoƦ5B B(fݡ JzX_p׆W Kn4ز ys{Lx{ۣ;t tN`m1 U AUMN~/N0'fF;XtniЇF"|3ʿ:Po2P}RE#X O_1h'jKMu"27S&D2[ .R>: dF2ƒ0҅<{u;N.ɇO8t5r*Y0q5iij3=$ETkȇ[5hխPd|MD8 2 U"!1;; <ٛje>\FEߨ,+ƪx+r5oI zp]+zܵOndFh$E.jg1I&%+)##1.~ntʷ 񠆀>n> إLDYނ/A:cﴻAk|]3sNHmY,/G1(]tj/}m.C?|oamC2nі?hε9/X0>3%*U]ƈ P珦1ut{ijq8$X׷$aһ/ƹnjNc]kR&It>t{/PM''<*חM8អ6g2  5~q2E:8#ܹ.ߋ\¹97a}g:4hڕ >\Ϊ]t'lTdvnj /ơSw&EfxJz}՚VJs֫DiOdX6IåZ)FaiGl[Ow).XM!"Ir g׬/`j{4ׇOjq뿥-+ 6!;?XI#{`~h~{;?bq8 I)?1_~ϬR폁ɷVZeVLN>;]Tb{p&6C./S&Jo" FC нZ'׸F/] H8ߠ:h߂=EYe:xP98| #?$ $&CfE hB7$cJTLڅ)lJ.FDJ2aҀd@T(xF6ؗ+þ>$G+p?yk"Uc3BKnfmPd:$s1J3s|6s(z/4elN_ .܀(}NR;2"llZu.& !H.yԀZE3jP RѦ^&fveRsL*; ?ruh\ wi su5Hj`iͶZsFOrs}ilC+i,?My0KpFU 'yk#Fa#~Qh_L1:5wð/SA&y N68}( tX*N /@V,G>;ߟ˞gHu>wd mwL{B@/Ya)~LSg٬Vr %Y3> aM1\^޶'82m`3$N Uʿ̵O8gL;p8nTEJ3,e:۟q0m* ´or?9 ǟMӖBsZ;J|D |F.looUQP P荮NXRzmdK9 zH,X\ )Uꃄ>$≘*Zq3EXGp"jK:zx&zo-l6Lg%,'2^YClFŏV]~C1>df7}NpƽxԤ`.q=oa$i/o=eG*nġc1u#8>dbB}uajO<֢jy:,7%kKf\f#`ЭK1loHiݣy=￱P_&iٷ$,cǁdEGtakr.ufLvf`crkC7&W>gS@5إ: @NAvU|unabJ'b9l?fwyvW5t:r|;~=6{>-C], Fs?T6 1ID24L/a3܆,5>4U'hps+=Ԥ{#볃ME+ֲ9@")NSl2wv~#$<Ə]˰fB/f Tvjp [kS0։1E|Gt0.'ʫD+Ѡ{VܹNXpbkX؍X=8 3Zh)+0%貹]5Ŀ/2 XR޹)(9'#y\0 o6I#'9t`(W*m@ϲ4TԗZ] ;[-Ijk,Xmv9hÿ *jp{ jQO\R!-݄(ƊA̠pɥ&GJb1.F~Mi#T7ZўYw?|3;mԹb͇kMKZ! g]/,8=&yUTЫT5eHTv҂_mJY~͸:ahGhe}A#4~u_f7WwF/ؚXY +TU y j* <;h6Fzr~pD4@-ģ7Bz>7LsY%1i kR R#FíJ.xUϳG\:='&KpҟhXd1 {7 4iJǬOW.\8'izƎlAV:} g'ntqF0:"zD1ɬ,m[|@~4>gsAԗu+Bʥ5ݖ.MKSCޜLX1|VubNbe¦G`0ݫ3",p{sČ= OY`sB|@uOYH&Դ;FE-1 +;O@KLR}}E xoDG}SڇŇcď+,?+>xGS!;kiIs8a& *t1c~e9Q̶':d0ޞ.RلAD.FZv]譴K#&l5F(-N)p@ G@ÁqggIm3$ifGUxfnrlH 5=bDWe|k PÖt# u EZ4y XhYcŧssM3K: Qa{XU\ Q] Xao]'b9\ʖž Itey N gtaS% kg@NDr>Y2OfeJtQ PWu"4`\]: HMtO]u9U+L/Me3Pҷ]<Ա뗿G_%[ᔉOoX? )< *bW1Ҩ:45xe4/ ˰>җ)gw#:_$Cf$%*p*@h$a5ɣke[}֍>^8*FR *ɈAUM +elּ"B!s&-oħ`zx;3^?O] lx Z7-R̳ iBVeXWc+`gMXrU(s}3v7cEOafU .b!~y:J j)M1vmM6>(ҺJCznb 6i>-0.d:J`k-~8t⮔t@[ukK1#۽rpVH;VKg 3.e j!Z}KavsNwF-S>Zno_DEe-`(&1:}u\_|S5p,݅[(T'1s@NoNh}w${kohwvp_Aw7otPJ}PـQ&Ka@l$_}p妃-z g- }RTwjzwcBC~Migtxƫ@@of|S-&ͩZf FmP Zo\4Ck C#E7V}8s+%Y!)wS =qͅ`"/%?|M*Yl UDo |s5h%zz\4g_R06}HhHxӲN&:aJ^CY_, ,z_^DsJv4*4&l6JѠFlS\晕 ũo$|}DzvDKĞL&k8qvW=4qzd!}6a >fQ&7&Ww_ҷ=Ӆ(wNΆ:RG%_£uiRH$tAlutY M*h(EqҐ"V7U_2^;:]h< (߰gKL*^ )RFǛE%?-=5N-JfetUu4XM.R}sָ=0Mo+5拗znw/R!F\ ?a&_M;)tUGJ,,[' Ý i@uHnZ|9;ѭo@v2{n̬qDlḻv65i 3uN*HUԇk~T+>j1I?t$XR̆ky>ѻZ` 4vG Ip ;j)1,gɓ;#Uf~ `'܆rAv;^gg~d9.݅TZ:AZ%9:K[Ǥy^ϋH|6˯,__ӋzQ2}F# QHMKQw?{%O]Ʉ-o+KtO> W۰JW<׊k aZlb~Lr-}\;s"ȁƾ_$uw}D;'qT;j!0Ԣ,R5MLT&ZeqBzr@YHM]L%~45MX:~XX,Y2Uꛋe Hro+ DNe Eo%3}|/Y3fZ"IH`Ua"B>N}q /ɉC_1? ?f~ g8=ޏ+p%Cyv-ie3/DXFVWtn.["&`U z[~6>&%*8|Q93qjx\X#s|V{K>6`M.Z-d2z Lr_e~9찖ռK zN _,;}g/7W

初中语文语法知识总结,
初中语文语法知识总结,

初中语文语法知识总结,
初中语文语法知识归纳
字 形声字 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表示字的意义,另一部分表示自的读音
表示字义的部分叫形旁(义符);表示字音的部分叫声旁(音符)
同一个形旁和不同的音旁结合,可以构成许多意义相关、表示属于同一类事物的字
同一个声旁和不同的形旁结合,可以构成许多声音相同或相近而意义不同的字
(象形字) 用概括的线条描画实物形状
(会意字) 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字配合成为一个新字以表示一个新意
(指示字) 用象征性并具有指示作用的笔画来表示意义
同音字 形体不同而读音相同的字:1、读音相同字形相似;2、读音相同字形不同
形似字 在形体上较为相近的字:1、笔画不同,字形差异细微;2、部首偏旁不同,字形差别明显 多音多义字 一个字不止一个读音、不止一个意义

词 实词
名词 表示人或事物的名称
表示1、人名;2、处所;3、时间;4、方位;5、事物;6、抽象概念
动词 表示动作行为、发展变化、心理活动等意义
表示1、动作行为;2、存在变化;3、心理活动;4、可能、意愿;5、趋向;6、判断
形容词 表示事物的形状、性质或状态的词
表示1、形状;2、性质;3、状态〔形容词常用来修饰名词〕
数词 表示数目:1、确数;2、概数;3、序数 常连用构成数量词.表示事物单位的数量词常用在名词前边;表示动作、行为单位的数量词常用在动词后边
量词 表示单位
表示:1、事物的单位(1)个体(2)集体(3)不定量(4)度量衡;2、动作、行为的单位
代词 起指示(或替代)作用的词
包括:1、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的名称;2、疑问代词:提出问题;3、指示代词:区别人或事物
虚词 副词 表示行为、动作或性质、状态的程度、范围、时间、频率、情势、语气等
用在动词、形容词前边;主要用来修饰、限制动词或形容词 连词 起连接作用;表示:1、并列关系;2、选择关系;3、条件与副词配合使用
介词 经常用在名词、代词等的前面,和这些词表示动作、行为、性状的起止、方向、处所、时间、对象、方式、原因、目的、比较等
助词 没有独立性,意义最不实在
分为:1、结构助词;2、动态助词;3、语气助词
叹词 表示感叹、呼唤、应答等声音的词;一般都是单用,位置可在句子的前、中、末,语句的意思不变
拟声词 摹拟声音

词汇
单义词 只表示一个意义
多义词 表示几个互相联系的意义
一个多义词的几个意义中,有一个是最初的常用的基本义;通过基本义的比喻用法而逐步固定下来的新义,是比喻义 同义词 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
反义词 表示的意义或者相反,或者相对的词

短语:词和词组合起来,构成短语(也称词组).组合不限于两个词,有时是三个或多个词,如“中学语文”是两个词,“中学语文教材”是三个词,“中学语文教材教法”就是四个词.词和词可以按照不同的顺序组合成不同的短语,如“学校管理”和“管理学校”;也可以借助不同的虚词组合成不同的短语,如“父亲的母亲”和“父亲和母亲”.
一、短语的种类词和词组合成短语,主要有六种类型:并列短语、偏正短语、动宾短语、动补短语、主谓短语和介宾短语.
1、并列短语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名词、动词或形容词并列组成的短语,词与词之间是平等的联合关系,没有轻重主次之分,这种短语称为并列短语.例如: 报纸杂志 老师和同学 调查研究 唱歌跳舞
2、偏正短语偏正短语是由名词、动词或形容词与在它们前头起修饰作用的词组成的.名词、动词、形容词是中心语,定语、状语与中心语的关系,是偏和正的关系.(用()表示定语,〔〕表示状语.)例如: (我的)老师 (清晰的)字迹 (一个)顾客 〔激动地〕说
3、动宾短语有的动词单独使用就可以表达一个明确的意思(不及物动词);有的动词还要在后边带上一个受动词支配的词,组成一个短语,才能表达一个明确的意思(及物动词),这种短语叫做动宾短语.其中受动词支配的词是宾语,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用~~~表示宾语)例如: 吃晚饭 卖豆浆 夸奖我
4、动补短语动补短语是由动词和在它后边起补充说明作用的词组成的.起补充说明作用的词是补语,表示动作、行为的结果、处所等.有些补语前头要用结构助词“得”,有些补语不能用“得”.(用〈 〉表示补语)例如: 盛〈满〉 吓〈跑〉 洗得〈干净〉 睡〈在床上〉 和动补短语相类似的,还有由形容词和补语组成的短语,补语对形容词表示的性质、状态起补充说明作用.例如: 暗得〈很〉 大得〈多〉 冻得〈麻木〉
5、主谓短语两个词之间是陈述和被陈述的关系,这种短语叫主谓短语.(用 表示主语, 表示谓语)例如: 养分多 举止稳重 天气好6、介宾短语介词与其后面的名词、代词或者名词性短语组合成介宾短语.起修饰或补充说明动词的作用,表示时间、处所、方向、对象等.

二、句子及句子成分句子是由词或短语构成的,是具有一定语调并表达一个完整意思的语言运用单位.根据结构可分为单句和复句.
单句的类型有主谓句和非主谓句两大类.
复句分为单重复句和多重复句两类.
构成句子的词或短语间有一定的语法关系,根据不同的语法关系可分为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等几种成分.此外还有独立成分.句子的基本成分是主语、谓语、宾语(主干).
主语:主语是谓语陈述的对象,指明说的是“什么人”或“什么事情”.表示为:
谓语:谓语是陈述主语的,说明主语“是什么”或“怎么样”.表示为:
宾语:宾语在谓语动词后面,表示动作、行为所涉及的人或事物,回答“谁”或“什么”一类的问题.表示为:
定语:定语是名词前面的连带成分,用来修饰、限制名词,表示人或事物的性状、数量、所属等.
状语:状语是动词或形容词前面的连带成分,用来修饰、限制动词或形容词,表示动作的状态、方式、时间、处所或程度等.
补语:补语是动词或形容词后面的连带成分,一般用来补充说明动作、行为的情况、结果、程度、趋向、时间、处所、数量、性状等.
△1、单句主谓句:由主谓短语带上一定的语气、语调构成的句子.(主谓句的具体类型有很多种,我们这里只研究比较常见的主谓宾式和主谓式)例:我们喜欢(这种自由自在的)生活.(主谓宾式)他〔非常〕健康.(主谓式)(他的)病症消失了.(主谓式)注:主谓宾式的句子中的谓语动词是及物动词.这样,后面才有可能带宾语;主谓式的句子中的谓语可以是形容词或动词,但动词是不及物动词.非主谓句:由主谓短语以外的其他短语或单个的词构成.例;飞机! 站住! 哦! 呜!(我们这里不做研究)结构复杂的单句的分析:一个单句的各个成分都由词来充当,这个句子就简单;如果由复杂短语充当句子的某一个或某几个成分,单句就复杂了,它和复杂短语的道理是一样的.例:1、(我们的)同学来〈自全国各地〉.2、他们是(世界上一切伟大人民的优秀之)花.3、〔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巩固练习:用符号标出各种句子成分1、严肃地对待文章内容的人一定也在文章形式方面提出严格的要求.2、我相信,雷锋的榜样不仅给我们指出了正确的生活道路,而且增强了我们同一切旧思想、旧习惯坚决斗争的勇气.2、复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紧密联系、结构相互独立的单句即分句组成的句子称为复句.根据分句之间不同的逻辑事理关系,可以把复句分为并列、承接、递进、选择、转折、因果、假设、条件等类型.(1)并列复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并列组合而成的,叙述相关的几件事情或说明相关的几种情况,分句之间没有主次之分.常用的关联词语:“既A,又B”、“不是A,而是B”、“也A,也B”、“一方面A,一方面B”.例: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不是意识决定存在,而是存在决定意识.(2)承接复句几个分句表示连续发生的事情或动作,彼此顺序不能变动.常用的关联词语:“A,于是B”、“A,然后B”、“A,接着B”、“A,便B”.例:他们俩手牵着手,穿过树林,翻过山头,回到草房.(3)递进复句由两个有递进关系的分句组成,后一个分句表示的意思比前一个分句进了一层.常用的关联词语:“不但(不光、不只、不仅)A,而且(并且、还、又)B”、“尚且A,何况B”.例: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工作好,尤其是思想好.(4)选择复句几个分句分别说出几种情况,要求从中选出一种,表示或此或彼、非此即彼、与其这样不如那样等意思.常用的关联词语:“或者A,或者B”、“不是A,就是B”、“是A,还是B”、“与其A,不如B”.例: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5)转折复句由两个有转折关系的分句组成,后一个分句的意思不是顺着前一个分句的意思说下去,而是来一个转折,转到相反的意思上去.常用的关联词语:“虽然A,但是B”、“A,不过B”、“可是”、“然而”、“却”等.例:自然是伟大的,然而人类更伟大.(6)因果复句由两个有因果关系的分句组成,分句之间是原因和结果的关系.常用的关联词语:“因为A,所以B”、“既然A,就(那么)B”、“因此”等.例:因为他有坚定的信念,所以遇到困难从不气馁.(7)假设复句由两个有假设关系的分句组成,前一个分句假设存在或出现某种情况,后一个分句说明由这种假设的情况产生的结果.常用关联词语:“如果(倘若)A,就(那么)B”、“即使(纵然)A,也B”、“假如”、“假使”、“要是”等.例:假如产品质量不好,数量再多,也没有使用价值.(8)条件复句由两个有条件关系的分句组成,前一个分句提出一个条件,后一个分句说明在这种条件下产生的结果.常用关联词语:“只要A,就B”、“只有(除非)A,才B”、“无论(不管)A,都(也)B”等.例:只有党风在正,才能事业兴.多重复句的分析多重复句是指分句之间的关系在两个层次以上的复句.分析多重复句的层次和关系,可采用“划线法”.用“”划出第一层,并注明关系;用“”划出第二层,并注明关系;依次类推.例:有一些人怀念他们的过去,但是过去的东西永远不会再来了,因此他们感到将来的渺茫,从不把希望寄托在将来. 句子成分1、主语主语是谓语陈述的对象,指明说的是“什么人”或“什么事物”.例如: (1)中国人民志气高. (2)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是亿万人民群众的切身事业.2、谓语谓语是陈述主语的,说明主语的说明主语“是什么”或怎么样.例如: (1)满天乌云顿时消散了.(2)树叶黄了.(3)小王今年十六岁.(4)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5)明天星期日.(6)什么书他都看.3、宾语宾语在动语后面,表示动作、行为涉及的人或事物,回答“谁”或“什么”一类问题.例如: (1)什么叫信息? (2)门口围关一群看热闹的. (3)马克思认为知识是进行斗争和为无产阶级解放事业服务的手段.4、定语定语是名语前面的连带成分,用来修饰、名词表示人或事物性质、状态、数量、所属等.例如: (1)那(沉甸甸)的稻谷,象一垄垄(全黄)的珍珠.(2)(三杯)美洒敬亲人.(3)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4)(中国)的历史有(自己)的特点.5、状语状语是动语或形容词前面的连带成分,用来修饰、限制动词或形容词,表示动作的状态、方式、时间、处所或程度等.例如: (1)他[已经]走了.(2)咱们[北京]见.(3)歌声[把王老师]带入深沉的回忆.(4)科学[终于以伟大的不可抑制的力量]战胜了神权.副词、形容词经常作状语,表时间、处所的名词经常作状语,一般名词不作状语.动词中除助动词外,一般动词很少作状语,介词短语常作状语.一般状语紧连在中心高速的前边,但表时间、处所、目的的名词或介词短语作状语时,可以放在主语的前边,如,[在杭州]我们游览了西湖胜景.6.补语补语是动词或形容词后面的连带成分,一般用来补充说明动作、行为的情况、结果、程度、趋向、时间、处所、数量、性状等.例如: (1)广大人民干得〈热火朝天〉.(2)他写的字比原来不是好〈一点〉,而是好得〈多〉.(3)他生〈于1918年〉.(4)他坐〈在桌子旁〉.(5)颜色是那么浓,浓得〈好象要流下来似的〉.7.独立成分在句子中不与其他成分(主、谓、宾、定、状、补)产生结构关系,但意义上又是全句所必需的,具有相对独立性的一种成分,用来表示称谓呼叫,对事物原推测、估计、注释、补充、感叹、摹拟语气等.例如: (1)事情明摆着,你看,我们能不管吗? (2)十分明显,不大大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四个现代化就是一句空话. (3)啊,多么使人心醉的绚丽灿烂的秋色! (4)砰,砰,一阵枪声传来......充当独立成分的,有的是一个词,有的是短语,它在句子的位置比较灵活,有的在句首,有的在句中.8、复指成分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或短语指同一事物,作同一个句子成分.例如: (1)先生自己也要书. (2)国家要独立,民族要解放,人民要革命,这已经成为.挡不住的历史潮流.(3)这就是朝鲜战场上一次最壮丽的战斗--松骨峰战斗. 在句子成份的定义上,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是相同的,只不过古汉语有特殊句式,它改变了成份的位置:文言语法变化不大,只是几种特殊句式的表示方法与现代汉语不同,下面分别加以说明:判断句式文言文判断句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基本上不用判断词"是"来表示,而往往让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直接充当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其句式有如下几种表示法: “.者,.也.”这是文言判断句最常见的形式.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有舒缓语气的作用,谓语后用“也”结句,对主语加以肯定的判断或解说.如:“陈涉者,阳城人也.”(《史记.了涉世家》) “.,.也.”判断句中,有时“者”和“也”不一定同时出现,一般省略"者",只用“也”表判断.如:“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资治通鉴》) “.者,.”有的判断句,只在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这种情况不常见.如:“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者也.”在句末连用语气词“者也”,表示加强肯定语气,这时的“者”不表示提顿,只起称代作用.这种判断句,在文言文中也比较常见.如:“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战国策.齐策》)无标志判断句.文言文中的判断句有的没有任何标志,直接由名词对名词作出判断.如:“刘备天下枭雄.”(《赤壁之战》)另外,在文言文中有时为了加强判断的语气,往往在动词谓语前加副词“乃、必、亦、即、诚、皆、则”等.需要注意的是,判断句中谓语前出现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而有些判断句中的“是”也并非都不表示判断,“是”在先秦古汉语中少作判断词,在汉以后作判断词则多起来.还有,肯定判断谓语前加的副词和否定判断谓语前加的否定副词“非”,都不是判断词.被动句式文言文中,被动句的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施事者.在古汉语中,在古汉语中,被动句主要有两大类型:一是在标志的被动句,即借助一些被动词来表示,二是无标志的被动句,又叫意念被动句.有标志的被动句,大体有以下几种形式:动词后用介词“于”表被动,“于”起介绍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的作用.如:“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史记.屈原列传》)这里“惑”、“欺”的动作是由“于”后的“郑袖”、“张仪”发出来的.有时也在介词“于”或动词前加“受”,形成“受.于.”的形式表被动.如:“吾不能举金吴之地,十万之从,受制于人.”(《资治通鉴》)用“见”、“于”,“见.于.”表被动.如:“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同上)“暴见于王.”(《孟子.梁惠王下》) “见”有一种特殊用法和表被动的“见”的形式很相近,如:“冀君实或见怒也.”(《答司马谏议书》)这里的“见”不表被动,它是放丰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的客气说法,像现代汉语中的“见谅”等那为此种用法.用“为”,“为.所.”表被动.如:“(巨)偏在远郡, 行将为人所并.”(《资治通鉴》)用“被”表被动.如:“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张溥《五人墓碑记》)无标志的被动句,这种情况是指没有被动词的被动句.如:“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资治通鉴》)这里的“逼兵势”是“被兵势所逼”的意思.倒装句式(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 现代汉语的句子成分的顺序,一般为“王—谓—宾”“定(状)—中心词”,但在文言文中,在一定条件下,句子成分的顺序会发生变化的,这就是古汉语中的所谓倒装句,即指文言文中一些句子成分的顺序出现了前后颠倒的情况.主要有以下几种倒装形式:主谓倒装(谓语前置或主语后说)古汉语中,谓语的位置也和现代汉语中一样,一般放在主语之后,但有时为了强调和突出谓语的意义,在一些疑问句或感叹句中,就把谓语提前到主语前面.如:“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实际上是“汝之不惠甚矣!” 宾语前置文言文中,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一般置于动词或介词之后,但在一定条件下,宾语会前置,其条件是:第一、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这类句子,介词的宾语也是前置的.如:“沛公安在?”(《史记.项羽本记》)这种类型的句子关键是作宾语的疑问代词(像:谁、何、奚、曷、胡、恶、安、焉等).值得注意的是,介词“以”的宾语比较活跃,即使不是疑问代词,也可以前置.如:“余是以记之,以俟观人风者得焉.”(柳宗元《捕蛇者说》)其中的“是”是一般代词,但也前置了.第二、文言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这类句子有两点要注意,一是否定句(一般句中必须有“不”、“未”“毋”、“无”、“莫”等否定词);二是代词作宾语.如:“时人莫之许也.”(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正常语序应该是“时人莫许之也.”第三、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前取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这时的“之”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韩愈《师说》)有时,还可以在前置的宾语前加上一个范围副词“唯”,构成“唯.是.”的格式.如:“唯利是图”、“唯命是从”等.第四、介词宾语前置的情况除了第一种情况外,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方位词、时间词作宾语时,有时也前置;例如:“亚父南向坐.”(《史记.项羽本记》)意思是“业文面向南坐.” 定语后置文言文中,定语的位置一般也在中心词前边,但有时为了突出,中心词的地位,强调定语所表现的内容,或使语气流畅,往往把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并用“者”结句,形成“中心词+后置定语+者”或“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的形式.如:“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以及:“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苏轼《石钟山记》)等.应注意的是,文言文中定语后置只限于表示修饰关系的句子,表领属关系的定语则不后置.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介词结构即介宾短语,文言文中常见的是用“以”、“于”组成的介宾短语,作状语后置有以下几种情况:第一、用介词“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文言文中大都处在补语的位置,译成现代汉语时,除少数仍作补语外,大多数都要移到动词前作状语.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两个“于蓝”在翻译时,都要放在动词前做状语.第二、介词“以”组成的介宾短语,在今译时,一般都作状语.如:“具告以事.”(《史记.项羽本记》)即“以事具告.”这种句子往往是承前省略了动词宾语,实际就是“以事具告(之).”还有一种民政部要注意,介词“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补语位置时,在翻译时,可视情况而定其成分.如:“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韩愈《师说》)句子中的“生乎吾前”既可译为“在我的前面出生”,作状语,又可译为“生在我的前面”,作补语,一般来说仍作补语,而“固先乎吾”的“乎吾”则一定要作状语.省略句式句子成分的省略,在文言文和现代汉语中都有,不过,文言文中的活力句更普遍.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情形:省略主语有承前面的主语省略,有呼应下文省略,在对话中也常常省略主语.文言文中的第三称代词“之”、“其”不能作主语,也是文言文中主语多省略的原因之一.如:“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年矣,而乡邻之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徒,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有时一个复句或一段话中多处省略主语,这些主语并不一贯,即所指不是同一对象,在阅读和翻译时要注意.如:“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桃花源记》)在翻译成现代汉语时,省略的主语要补充出来.省略谓语为主是句子里最重要的成分,一般是不能省略的.但在特定情况下也有承接上文、呼应下文或因对话而省略的.如:“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六则)后一分句省略了谓语“择”.在译成现代汉语时,被省略的为主要补充出来.省略宾语宾语的省略有两种情况:省略动词的宾语和省略介词的宾语.如:“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廉颇蔺相如列传》)这句话就省略了动词谓语“拜”的宾语“之”又如:“竖子不足与谋!”(《鸿门宴》)这句话中省略了介词“与”的宾语“之”.在文言文中,介词“以”、“为”、“与”的宾语"之"往承上文省略.在译成现代汉语时,省略了的动词宾语或介词宾语要补充出来.省略介词在文言文中,介词“于”和“以”常被省略.如:“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张衡传》)句中省略了介词“于”.又如:“赐之彘肩.”(《鸿门宴》)句中省略了介词“以”.泽为现代汉语时,省略了的介词也要补充出来.疑问句式文言疑问句,一般都有疑问词,疑问词包括疑问代词(谁、何、曷、故、安、焉、孰等),疑问语气词(乎、诸、哉、欤、耶等)以及疑问副词(岂、独、其等).有时也不用疑问词.另外,还有些表示反问的习惯用法.否定句式文言否定句,所用否定词有否定副词(不、非、勿、毋、弗、否等),否定代词(莫)以及否定性动词(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