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牡丹花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25 10:07:12
惜牡丹花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xY[r"Iʝ4ںr@⑼I @ $$AT#z sNDBQ==l̰*Ǐw~7j+>\tU?. 2ᶭݴtKݜL?/~jnkZ6DQS(Vgà m=;z .?ܶm=jD.w\. x#6tX^wzѣK]&\_c#n|KDF^p=~^e/d+bTˋ' x˒Ε_اpb_uQ2ߧ=|[wh X\+rjWvD9#; Mj-ήǞCYaPv޿ aG':EG Vx:Q/VJM̊j_ " GW2?PU|F^lK-35DnYJRVw0E|+))&,w M}ʶ+*e>ڼS>#.ޣ:cl}/E~ W]TlK#< ,q:UMD@W<=]g: WNu!l;SLoyt7L5/fE W:A/S馣ƧJ*xo;rZ8mVǥY)e؇9,d3cפ,Q[{ 7}Ml ΄c} υ[_Q}Ѐ p톫}y^^x?@.է|%da(w#-%fӟ!5G:z N $!;˨qB]&٣ga5'{"p/ĴȋE\qx8+DdDv &@ܘ,1r@|. MBN|E/ aٸ&M2iԁq$s-K^ L(}v&;kH󕭹2{K q .8(ر`EԹ ݈]]&&G/eA5*RW\҄~ JW:n%/$( '}XGCf/]L=&8/A7[Q)G|F岤)s"u у=x챮cQHP;J*ܮc`ILS2v 3f $@ 3J21Cc0=0!֢rNOVO@z~E$'#ؑG{XUJI"~ TDӀ!?4`Pb[B*f,߈-QAlL\̌7Rȷփt.=r9\:Q5yۦƩ=ՂOu2Ba}} ;X_ѕlw2耢p'T_޹-I:'ܒKxr@IJ?HL?Ԗ4:zt.vC% PmN$B#p[Ez5O \ ?:šKMo[v z,~rnk epUa Qv1cK C$*ҭŵz!/,i|c̣܇R{yеr)W'5#(  º?-WrK %s<|wzJ'wrV sR)t%3uf3 ηnvoHE Tw:*~ὃg3JaNq`)b1K{žtGe&%2hn<AӎMM-/"(vqet|dd2i@v?%1,ED& Fc@hNBlxe+HK/s<$̂UAϙ@x,X#PUMSPFz#7G6;х! Hy*Ւ7#ʧ>H4_RZK3G#pۺEt%/x~Aw@@(~,p#`C,C]uE'h 9 %qL3癰BgBΠ0ӈ':齚jT9WJ*x ,Sm ވ=N.#].5'&#WJrSj{E 6|[| 'C䒅޾Cd$՘I?HKE|D-ktiS:3$T=C=)m>\k%l â S5%.|l`+eMyu,O@MPQ頌FYr@s=2Ĺ+TG%fGrt m%A<4`LE՘'3} 4e6/gˬdtx'6X֙|dz5yi0T`gV&bQsI J Xwt`E1آS`i[9;q"E]7-`R.!вll ֓IO[jR%+@}Tou|&lq-8t j}5mvO, k&Pa6IoқȮ^tíͬ)x]W;)B8#կc[Gh xY4h|b!, aL^yTaoHM2 xoq5Q/0屙̋%/;#J7:8MBmFmC/BQ)S.ܿI/mAN}NJE2`;m0U^ (D. AS=%ӭol/ڱbrH2MZbB-8DZ`⡽BO`֧Zi[0dSڃ(!Hj.% 88?ضZy?6-N# .mѹW/UCQ ؟#B)4nR\ *h? -z%;'JJZFs=9a>z4ݼIGƦ}m3/mf)aU^έ5¤lދUv~!GTڎ: `|`(dvnduc`+IYY}j*]kVd aECtZ VW8/t:|C/7OX

惜牡丹花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惜牡丹花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惜牡丹花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白居易在元和年间写过二首《惜牡丹花》诗,这一首是写于“翰林院北厅”的牡丹花下的,全诗通过一个独特的视角写了他对翰林院中这两株牡丹花的厚爱,以及因为花期将过而产生的恋恋不舍的复杂心态,活脱脱是一个护花使者的痴情形象.
  牡丹花是大自然创造的美,历来有“天香国色”的美誉,不过,在百花吐艳、群芳争卉的季节里,她却总是姗姗来迟,颇有“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报琵琶半遮面”的矜持.等到她一旦怒放、占尽春光的时候,一年的花事已经有了最后的晚宴的味道了.对白居易的这首《惜牡丹花》,我们也应该放在这样一个时间背景下来欣赏,也许就可能体会出他对牡丹花的一片衷肠,其实也就是对即将逝去的春天的无限惋惜了.
  “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唯有两枝残.”全诗以“惆怅”一词领起,为全诗的感情基调抹上了一层挥之不去的感伤色彩.人们也许会忍不住要问,诗人在感伤什么呢?因为第一句中并没有明确交待原因,只说惆怅的是“阶前红牡丹”而已,初读起来,不禁使人感到有几分突兀,这庭院中的红牡丹,为什么会让诗人感伤不已呢?读完第二句时,读者才恍然大悟了,原来是在傍晚时分,白居易发现,阶前的牡丹花丛,只剩下两枝还在开花了,这里的“残”字应是残留而不是残败的意思.花开自有花落时,而且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看,花枝败落非但不值得悲伤,相反,还是一种十分正常的植物生理现象,根本不应该为此而触景伤怀.老子在《道德经》中曾经讲过一句名言,叫作“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意思是说,天地本无心于爱护万物,只是让它们自生自灭而已.只是多愁善感的人类,为许多自然界的正常现象人为地赋予了各种各样的感情色彩而已.所谓“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就是这个道理.白居易在傍晚时分,为了院中仅剩的两枝还在开花的红牡丹而黯然神伤,而且,诗人还调动了他那异常敏感丰富的想象力,事先预计到今天晚上就是这两枝硕果仅存的红牡丹盛开的最后一夜了,所以他无限惋惜地感叹“明朝风起应吹尽”,因此便不由得要尽一切可能,来加倍珍惜她,呵护她了.不过,大家都明白,自然规律是不可违反的,在这最后的一夜,白居易又将如何行事呢?谁也不会想到,他对花的热爱已经达到了痴迷的程度了,所以他要“夜惜衰红把火看.”凭心而论,即将衰败的牡丹花恐怕已经没有当初富贵娇艳的光彩了,不过,情人眼里出西施,白居易此时的这种感情并不带任何功利的色彩,他也不是为了牡丹花的美丽所打动,而是为这美丽的牡丹花即将逝去而无比惋伤,他要同他心爱的牡丹花相依相伴地度过这最后的一夜.在“衰红”生命的最后历程中,忠实地守护在她们的身边,唯其如此,他才会感到安心踏实.这种性情在今天的人来看,恐怕会觉得大可不必,甚至会认为是多此一举的吧.
  在我们今天熟悉的古诗词中,也有不少珍惜光阴、伤春惜花之作,那么白居易这首诗与上述作品有什么独到之处呢?首先,《古诗十九首》中有这样一句名言,叫做“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与白居易此诗的意境颇为接近,但《古诗》的意思是说要夜以继日地享受生活,完全是一种及时行乐的态度,后来李白也说过,“三万六千日,夜夜当秉烛”(《古风》),他把人生的百年细分为一天天来计算,而且打算每天都要一天当成两天来过,真有一种争分夺秒、只争朝夕的劲头,不过,无名氏的《古诗》也罢,李太白的《古风》也罢,都是为了自己精神的愉悦才这样珍惜转瞬即逝的光阴的,在他们秉烛的那些夜晚里,可能宴饮豪歌,灯红酒绿,快意非常.白居易却与他们的这种向往有明显的不同,他既不邀请亲朋好友,吟诗论文,也不觥筹交错,对酒当歌,而是要一个人静下心来,提一盏长明灯,与即将凋谢的牡丹花为伴,可以想象,这一夜,他不会因此而有任何心情上的快意与享乐,他的“夜惜衰红把火看”,虽然在形式上,同属“秉烛”,但在实际上却是完全不同的精神与追求,正是这种明知如此只会有痛苦与悲凉,却仍然欲罢不能、非此不可的那一份难能可贵的执着,才使得这首小诗感动了当时和后来的无数有情人.在介绍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诗的文章里,我们说他有一双美学家发现美的眼睛,而从这首《惜牡丹花》诗中,我们又能体会出他对一切美好事物的由衷的喜爱和珍惜.
  对于这种惜花之情,历来文人都有所表现,比如大家都非常熟悉的盛唐诗人孟浩然的《春晓》诗,“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同样饱含着对春天的热爱,早上一觉醒来,神清气爽,特别是听到窗外那一声声婉转如歌的鸟鸣,诗人虽然足未出户却已经分明陶醉在无限的春光中了.不过,他突然又想到了自己在睡梦中依稀听到的风雨之声,心中又不由得感到有些沉甸甸的,因为这阵风雨过后,不知会吹落多少娇嫩的花朵,残枝败蕊,落红飘零,固然让人心痛,可是如果那些含苞待放的花蕾,还没有来得及绽放她们生命中最光彩的一面,就碰上了这一场不期而至的“夜来风雨”,岂不让人扫兴?诗歌就是在这样自然而然的联想中,由赞春赏春翻为惜春叹春,整首小诗就像是一曲如歌的行板那样,如泣如诉地歌颂着春天的美好,叹息着春天的短暂.
  相同意境但写得更加委婉动人的是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的一首小令〔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又是一个“夜来风雨声”,女词人早上醒来之后,第一个念头就是担忧,所以还没有起床,便赶紧问正站在窗前卷窗帘的侍女,让她好好看一看,经过这一夜“雨疏风骤”的洗礼之后,院子里的海棠情景如何了?其实,女词人根本不用等到回答,早就晓得答案了,不过,粗心的侍女可没有李清照那样的惜香怜玉,哪里晓得女主人的良苦用心,所以她只不过往外面随便看了一眼,便大大咧咧地回答说,“海棠花经受了一夜风雨的考验,和昨天一样,依旧活着.”听了这样的回答,简直让李清照哭笑不得,她忍不住一再地重复起来,你知道吗,你知道吗,肯定是绿叶更加绿了,可是红花却肯定是凋零了呀!
  白居易这种视角独特、感受细腻的《惜牡丹花》诗一出,便引起了文人墨客的很大兴趣,随即有不少意境相似之作纷纷问世,著名的有李商隐的《花下醉》中的名句“客散酒醒深夜后,更持红烛赏残花.”这在客人散去之后,“更持红烛赏残花”的凄美意境,分明是白居易“夜惜衰红把火看”一句的翻版;而大文豪苏东坡笔下的海棠花,却已经颇有楚楚动人的盛装女子的风姿了,“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从以上的例子可以看出,在艺术的创造中,独辟蹊径的眼光与不同凡响的感受是多么的可贵,任何一件不起眼的事物,如花开花落,只要用心体会,都能挖掘出令人耳目一新的境界来,而白居易二首《惜牡丹花》说明他正是这方面的行家里手. (田南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