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谁知道著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名字的故事吗?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5 14:04:09
有谁知道著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名字的故事吗?
x|r*InnVVVYYKwlg"ц 669ɿWX`*&{R\g+s X^:T5oL1mWcDq`{z]v&$> 󃰶d?:M_a.ȻyE3vxvOk[1*fffwP2;aڰ- ]W닿|;xv0=gFM yCĭ|_ڈbW4sG׺{e٫#|A0vO^/bf>jK(mWWxx65{5@b:sǬӦrDdmwјQ '_dM!/ǫ\p:[}7?lTd{XKQM^+Bt+X#FWC2ɺl̢ᖒf7#ߧQV߰Kr;9DĤY_m4b:PjOJkniޣn tpд4'Q+f]uO?Z}E]=#h{`4{ [S,cN[f6S<#?D巟(vt"K@vO\ }Y_l! =\ zsPEHyL//,}vĚ7"@UW}K1 X&H4ƤЊw_m#g9w+[z ŁPxÒnW3˃vv "gh){s;WwTH<\;1klIV`Fz?X`Q⣷xREhwb[si?A-Nfޫv\;`™O "s˗0`SZ힞PIs}isܥv.`;**L%@Y 0{W/?dMi9$G䛘v<Ѩ͎>i^g }-VÃnEցeZcfIG^ 4^}bM&R[oXt ƯNΦ! }Z) 3K˚.62.&)s&^xnrpÛ6<XM-O&I_?2ڮN:3p-15cs1Kt#4B'1.x R8q^4{jZZo"A[F6)3w2"oW߼,ʹO'ˡh=Ok@͞b4pHnk+o,fp$ov )3IoV;3h'P>hH },P{4U\s Cot`݉$أpkҠUq{l6]TD(&e SVy]P-\j2gF] q!em,C]!|.pn h"3GT}Ymg jcc{v9QJX62'1Px|_ m_sh$ uescc{Jmo[/4 ]%4X(z\ˮ:٥N|n"x3jwTG-dh+Z:!ς/Y52Ͼ-/ء%U]vmfP3G _t\% \}@vv_EQ}3њirE]c-c  Ll-aVFjeJM(zy2x=9lv&4 `;Pq?m1>sNâ7Rnwx]W=ZL&o  a`vxzk{OORomYD L,;U砹>v& r>@Opm XvLf 몴 t, 19[9^(`$}A^{?K.3pҒ#vSЭ|},Z ġ.'Ee.jB6/?3nOhjE$zp Ȝ#:4!v~fX&'wtnYmF K8[YXWW8^ )S2I, M|<xIsI"ڵW+5G"a_|8Ɂ2Oh!dA&!F#F5w*Iߏ"NG+HM,TnQG,fSr]wلФxEŐ&0+h.hQR'V ?&sk@0A=/[ Еm0[~A s 2?~5rʼnv-uOw1[ &+Z@PX?C2=3OWpz'D_%ֽ%*YwcOBhP]aBOO`t h cbra/cC)țJ`[,vlP L`#dR3{PT Q뭞Y.v4{qDg@׍avI<'sР\$3SF:W{!NzJlɜ (w9!ua8saR 5VA,,ZL;Lw~n#_eCd'n7l8b 'xMɍAI s?EP1>!07:et=zso R^$6^'G WaG3Q ;whC3j"| uc`Hٳy#HdVFLс16y_ԡܾ̄ C ȧy Sp-P@ru XXL1C &#`ۈ2`-6IMto~H+, = ܬ \@Dڂݺg=P2,N\Cް*S*Kmn]cOA:;B~PxT+ibZd]?4wʗ&1DZbi,.#>>sO|" P=l"sB9 $ Q+XaH%b|wA(<ŷ0TѳN/sSܯqRZD]<$y!"rL B:L&fj KeAZV$oZa,c8EHp9z s$_C] "W)k}IZo\˯+|>/sX#FqGh$L",gQbjhz*vV/ '>Dq2M8*%*wC(< W_Ik)P7$ "S@5N۟XLWeAԛiƀϘco %Y:aVJvp*p+k& R1j:j.2#:>CugGIOC|zr׺5ᶜF6Ag"S9 QO@V戴IBp>:jTXX3ւq@?G ^{r0yCg2uhfRRՙ;ro5 'g[g tW7RĈKS#ת'}@,A{1/X.b$ժQ:*P78T^lfC ) ̇0`: Br%X5{I . v!PTUcz &`ZþUwwI7'5&ϰ EHp=v0DNteKMB7ODZ`~6*> hhP?q7?YFVrM܃Kf(R79[KHV 10t)M"Z ?hOJHЩA͵|[h2SwD!y6B?Ww!<\v 4{cGsBUC#&JM_GP_3kĮq+^'\M.5h$X{PyN~/'ؒGg~zrxf%?{/q3DwR]i9F?3fq6Mb8gO+Fge:y 0~'_$H`(}.uj^MZ:7ު˂w7PǬ2eU|߱3@ֆq؞V}g~Uە@+KzWF;+, vU2{ԮÍqp%~b3i4a+ v##7xE?~U%^SI TX Txu~=|D nmH;!4;$FE[7$A9%$]#W&\K"1hap_+t sŊ&.izGELKCgJZ x>2 3Ć؆%4).6+oMeŒ\?4%kI66|"~Sˆ{f'kmm% v=A'N"qsD;$֝>ɜCYt>f*i1)t\o ahӴ6.RmRw+k#}y ζirM`>u܅>I:p(+[>A< eo!I$ɨ$7;Џc2c#f6QUU[e+oaT%Ma:W}av浪'))KŸ?uA"hSY$sr8SP (%2P8C)_g=*0\UDU[Ʊ]fh7}џ.<?@_zW02q[uwҋw6~VwsL+W;EgTn:IRq,?\.(dД3H㶭w+;Mf*ّ3]VW>nF*fٜ@M %r]:)YH(hS^O NF^_8+ApǤ{)(VZM~jeQ<)Aִ0NG'lNܧڄ/=0xk&駁R +MwIF9pBtaEx l_ y/F $g>4ag!}柂kK!v ڠٝb#-JB?Y&t0K zj)y'I} HWAhgW졟5D}F]\^]$e,<}ӑa#zt >a.5Q4}n@m[z_~]q 5#UV_i/@\-Lf/\SXXO%߱@Vlt؏: 8t-8`z5XtNM] }[rh9bBGP^b0 ˫_4yfb ֢H>THNKgϬv ω8gvL]#_E0+f'upI;3$e_:T9SV{+&;,_$v&ѮGmW^@ [BaN[=%C ֯l&E1WE *bCiT4w? g` gw`, Ti7 p8iv_!]3X%De2`M ̐X QC敃x%K^pSuF Κ2`uw5#qclxV0?.3sPrg13f(ِ뎸EEu#9i/™%%"WDX e6mQ%fjo C j_&x鸥/LR>kB#%CqOߏѓ>*Sz>{PMRE  8O_~1C6@cw}zqr&%^kN΂kBU\֞;!LiծW9IJzobg)srƒp0[}DdZP̳~ "ՎMYyYt%'ۆ^ ݡ`pumڮv=S3KY.$ {UrҶ7_bn.1ˌC.cO;^i6Dxc ߻ۻ٨cPq3)U^"ܗi aR6&KЙD) 2>ZXH`BrYcBMH+tQBjntpX+jlVHRU7S?xТ7SNi~Ş5k@R [z<خ:zo1KYZ ԘR* '܉:e/>}rrTqcHwK@z<"sQi& -+6L0Qǎㄕec.ѹ4 vy-I#//ˍWmKKT˃3ۥʻoof\0LGk*|d-3yo! V{wlc"pbnjkCxm*g?vzȻrtm3{\ ,C? 56%Zϳ`zKH:Xy3Xsfw{ v]&J4>G;ޯ;W oB|֜^'( ۯ!8Hfܞ2-Z}cLT<ӏ]K9 1ay):~ j< ;f6uS 0fm87{5]E5 jvaRI:&3<6]4' }@0}4l86 ̧˴^/b\P䙷&Rcl7~7Nj"Euuzvqi<4KDa )Ƥ^(:?\&b26j,t˗xL4& x_;%@o,CP)>1s+k3"}3[HtDu 4Y ҿWA~VTRP/yZ] S{ [l]k"H3i2Ώ`a]؞lǧJ;Hi"nv^y9] 5PC.6fuAM?^o$3F`/$p'Al6$.Sg3dBHIHc0#K zJ%l*_ t?9-#-mt9Kiv6q㙘=(=c&E_v%5lZ|&x޾W niBN@&?ᒡy i ƚyDu=g, 'V7tżTc[-GZwbNx&-or˄amBh^N;ٵP*gw x_rѱ&]Xrd7"r`v#NSFeLK VCGMA&.8,FIw[b}a -ZՉ49,;|)| ã#bVaY̳fL^,@CTLFe/3ԏ#1YE<6ԾdH.Qx[\[~B2{)!܉pVC_jJ(⬏tچ#Dy{6cCkWi/FNN-m r*<5J+FY)$ܣdwV?X_ yX=QXP‰$-L0VkA{#0?1~‸[|f=" pB85_zoI0*  kO,ӌ@^&VFu7^Ti+vF֬m­'xh|+_noa5%gsJo %4j]=~eHYԭO411;KcAWH2"2֦sK˜D82ɶ$nk$}nk$NPhz3{H7p7 $6 D#:7\oL/xg4}dˋ |/qߝ}` *G+Ɩ':f>Fdg FJ]}d`j7{$}fyNۇZ|z>OnUU>f@] (Xi钧Wڝ= UB.X)95ƈHNo6#]M=-ۻ*eLtفMJ;zc \Nԃ Er#-DGWA#VI/VfzUS-Pp1`qmV]@nY͍>U"g/sR N.gt(ڕgU_*-YիMݲF} CLOܹ;|Cۀ R٭V8"&ΖEJse,d +ͪۍ+:Ol@w+)Ts;~̂1{e,Dl L~U^נ`7yQp~. Lf:- \xYxX;jO@wk!(a&]u-}S2>w0`R2v>׍Ѻ0L82OhTAhx{umBkz&2z4b:ňF쇜am}9R~)֮Xx9_A} QKCԍEɈ% PǂHr߱;uG&iD8uP$ ~ k:1[?\M|5"ǦZ}Wid#%oKL,qשi":w bS?~<.Yoy;B1-G;/)x0?0)29-rw <6ٍc\ѭ[Mp'Odh/ø9P.!8Ŏ$x*w-"Г)8~>OѭA$ZXo`Ц{/Mܤdl]@&tiA(Ii{N1BD+1i`.sEHn9Zoon 7ڏ

有谁知道著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名字的故事吗?
有谁知道著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名字的故事吗?

有谁知道著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名字的故事吗?
李四光,(1889-1971),蒙古族,字仲拱,原名李仲揆,1889年10月26日出生于湖北省黄冈县一个贫寒人家.他自幼就读于其父李卓侯执教的私塾,14岁那年告别父母,独自一人来到武昌报考高等小学堂.在填写报名单时,他误将姓名栏当成年龄栏,写下了“十四”两个字,随即灵机一动将“十”改成“李”,后面又加了个“光”字,从此便以“李四光”传名于世.
1904年,李四光因学习成绩优异被选派到日本留学.他在日本接受了带有汉民族主义的反满革命思想影响,成为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中年龄最小的会员,以“驱逐鞑虏、恢复中华”为己任.孙中山赞赏李四光的志向:“你年纪这样小就要革命,很好,有志气.”还送给他八个字:“努力向学,蔚为国用.”
1910年,李四光从日本学成回国.武昌起义后,他被委任为湖北军政府理财部参议,后又当选为实业部部长.袁世凯上台后,革命党人受到排挤,李四光再次离开祖国,到英国伯明翰大学学习.1918年,获得硕士学位的李四光决意回国效力.途中,为了解十月革命后的俄国,还特地取道莫斯科.
从1920年起,李四光担任北京大学地质系教授、系主任,1928年又到南京担任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所长,后当选为中国地质学会会长.他带领学生和研究人员常年奔波野外,跋山涉水,足迹遍布祖国的山川.他先后数次赴欧美讲学、参加学术会议和考察地质构造.
1949年秋,新中国成立在即,正在国外的李四光被邀请担任政协委员.得到这个消息后,他立即做好了回国准备.这时,伦敦的一位朋友打来电话,告诉他国民党政府驻英大使已接到密令,要他公开发表声明拒绝接受政协委员职务,否则就要被扣留.李四光当机立断,只身离开伦敦来到法国.两星期之后,李夫人许淑彬接到李四光来信,说他已到了瑞士与德国交界的巴塞尔.夫妇二人在巴塞尔买了从意大利开往香港的船票,于1949年12月启程秘密回国.
回到新中国怀抱的李四光被委以重任,先后担任了地质部部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全国科联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他虽然年事已高,仍奋战在科学研究和国家建设的第一线,为我国的地质、石油勘探和建设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1958年,李四光由何长工、张劲夫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由一个民族民主主义者成为共产主义战士.60年代以后,李四光因过度劳累身体越来越差,还是以巨大的热情和精力投入到地震预测、预报以及地热的利用等工作中去.1971年4月29日,李四光因病逝世,享年82岁.

李四光的最大贡献是创立了地质力学,并以力学的观点研究地壳运动现象,探索地质运动与矿产分布规律,新华夏构造体系的特点,分析了我国的地质条件,说明中国的陆地一定有石油.从理论上推翻了中国贫油的结论,肯定中国具有良好的储油条件.毛泽东、周恩来在认真听取了汇报后,支持了他的观点,并根据他的建议,在松辽平原、华北平原开始了大规模的石油普查.1956年,他亲自主持石油普查勘探工作,在很短时间里,先后发现了大庆、胜利、大港、华北、江汉等油田,为中国石油工业建立了不朽的功勋.从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勘探部门相继找到了大庆油田、大港油田、胜利油田、华北油田等大油田,在国家建设急需能源的时候,使滚滚石油冒了出来.这样,不仅摘掉了“中国贫油”的帽子,也使李四光独创的地质力学理论得到了最有力的证明.
“科学救国”
北京西郊地质力学研究所的东边,有一条又长又窄的小路,人称“李四光路”,因为李四光生前每天都要在这条小路上散步而得名.
今天,这条小路已被加宽变得热闹起来,但是,李四光的形象却永远留在人们的记忆中,他一生所走过的漫长而曲折的道路仍给人们许多启示……
1889年10月26日,李四光出生在湖北省黄风县张家湾一个贫寒的家庭里,原名李仲揆.
李四光在农村生活了近14个年头.从五六岁起,他就在父亲教书的私塾里读书,还要帮着母亲打柴、舂米、推磨、提水……,艰苦的生活培养了他刻苦奋斗的精神和倔强的性格.
太平天国革命运动之后,洋务派兴起,湖北办起了许多新学堂,以讲新学而标新立异.李四光被深深地吸引,他只身前去投考,以优异成绩被录取.
在新学堂里,他如饥似渴地学习新知识,由于每次考试都是第一名,被省里选作官费留学生,送到日本学造船.
李四光在日本度过了7年,在那里,他参加了孙中山先生领导的中国同盟会.
李四光回国后第二年,辛亥革命爆发,他参加了汉口的保卫战,作为新被任命的湖北军政府理财部参议,他亲自组织码头工人和人力车夫运军火、上前线.随后,他被选为湖北军政府实业部部长.正当李四光准备大干一番事业之时,辛亥革命失败了.他发愤专心于科学技术的研究,走“科学救国”之路.他去英国留学,先是学采矿,以后转到地质.他祈盼着有一天,得见政治清明之世,为祖国贡献自己的青春和热血.
留学生活并不轻松.为了维持不断上涨的学费,李四光假期到矿山去做工.在伯明翰大学的6年里,他不仅专业学习成绩优秀,而且熟练地掌握了英语,先后获得了学士学位和博士学位.毕业后,他婉言拒绝了一家矿山的高薪聘请,接受了蔡元培先生的邀请,回到祖国,在北京大学地质系担任教授.
第四纪冰川的发现
李四光到北大地质系后,主讲岩石学和高等岩石学两门课程,他以严谨的冶学作风赢得了学生的尊重.他经常带学生到野外进行实地教学,边看边讲.一个山头、一个沟谷、一堆石子、一排裂缝,他都不放过.学校经费不足,他带领学生白手起家搞建设,将学习环境收拾得十分雅静.
在教学的同时,他对研究工作也不放松,他一生中在地质学方面的主要贡献,如古生物蜒科的鉴定方法、中国第四纪冰川的发现和地质力学的创立,都是在这期间开始的.在研究过程中,他从不为已有的观点和学说所束缚,而是按照自然规律,去寻找尚未被人们认识和掌握的真理.因此,他能不断提出创造性的见解,并敢于向一些旧观点提出挑战.
例如,从19世纪以来,就不断有德国、美国、法国、瑞典等国的地质学家到中国来勘探矿产,考察地质.但是,他们都没有在中国发现过冰川现象.因此,在地质学界,“中国不存在第四纪冰川”已经成为一个定论.可是,李四光在研究蜒科化石期间,就在太行山东麓发现了一些很像冰川条痕石的石头.他继续在大同盆地进行考察,越来越相信自己的判断,于是,他在中国地质学会第三次全体会员大会上大胆地提出了中国存在第四纪冰川的看法.到会的农商部顾问、瑞典地质学家安特生轻蔑地一笑,予以否定.
为了让人们能接受这一事实,他继续寻找更多的冰川遗迹.10年以后,他不仅得出庐山有大量冰川遗迹的结论,而且认为中国第四纪冰川主要是山谷冰川,并且可划为三次冰期.
当李四光的这个学术观点再次在全国地质学会上发表以后,引起了1934年著名的庐山辩论.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中国的科学家低人一等,外国学者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是带着民族主义和种族歧视情绪到中国来的.因此,尽管大量事实摆在眼前,几位外国学者并没有改变他们的观点.
1936年,李四光又到黄山考察,写了“安徽黄山之第四纪冰川现象”的论文,此文和几幅冰川现象的照片,引起了一些中外学者的注意,德国地质学教授费斯曼到黄山看罢回来赞叹道:“这是一个翻天覆地的发现.”李四光十多年的艰苦努力,第一次得到外国科学家的公开承认.可是,他知道,这还远远不够,他干脆把家搬到庐山上,又在庐山脚下建立了一个冰川陈列馆,起名叫“白石陈列馆”(后被国民党海军炸毁)更深入细致地进行冰川研究.
李四光关于冰川的多年研究,在1937年完稿的《冰期之庐山》中得到全面阐述.可惜由于抗战爆发,这部书10年后才得以出版.
回国找油田
1927年,李四光应蔡元培的约请,离开北京南下,主持地质研究所的筹建工作.1928年1月,地质研究所成立,李四光担任所长.搞地质研究常常要餐风饮露,条件十分艰苦.况且刚刚成立的研究所经费少,设备缺,甚至没有固定的所址.八年抗战期间,李四光和他的研究所受尽奔波辗转之苦.那时,他抽的是用草纸做的烟,穿的是土布衣服,生活十分清苦,但是,他和同事们始终没有放弃地质研究.由于生活的艰辛和工作的劳累,他患了心绞痛和肺结核.
1948年2月初,李四光从上海启程赴伦敦,参加第18届国际地质学会,他的夫人许淑彬也一同前往.会后,他们在英伦三岛上又住了一年,一面养病,一面观察国内外时局的发展.李四光虽远在欧洲讲学考察,但仍关注着祖国的命运.1949年初,他数次给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的许杰(地质学家、解放后曾任地质部副部长、中国科学院院士)等人写信,支持他们坚守南京,反对搬迁广州,为新中国地质科学事业保留了一支队伍及设备.
1949年4月初,以郭沫若为团长的中国代表团赴布拉格出席世界维护和平大会.出国前,郭沫若根据周恩来的指示,给李四光带了一封信,请他早日回国.看了这封由郭沫若领头签名的信,李四光非常激动.新中国就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自己的本领可以施展,抱负可以实现了.他积极奔走起来,准备尽快返国.可是,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从英国到远东的客轮船票要一年前预订,归期只得拖延.他一面调养身体,一面把科研方面遗留的事情办完.
李四光焦急地等待着起程的日期.一天,伦敦的一个朋友给李四光打来电话,告诉他,国民党驻英大使馆接到密令,要李四光公开发表一个声明,否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并拒绝接受人民政协给他的全国委员的任命,否则就有被扣留的危险.
事情紧急,李四光当机立断.他拿起一只小皮包,迅速前往普利茅斯港,准备从那里渡过英伦海峡,先到法国去.普利茅斯港海面宽阔且多风浪,是偏僻的货运航道,一般人通常都不会从这里渡海,因而能避开国民党特工人员的追踪.临行前,他提笔给驻英大使写了一封信,让许淑彬两天后寄出.第二天,国民党驻英大使馆果然派人来找李四光,许淑彬机警地对来人说,李四光外出考察去了.
两天以后,许淑彬寄出了李四光留下的信,信中写道: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我多少年来日思夜想的理想国家.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是我竭诚拥护的政府.我能当选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的委员,我认为是莫大的光荣.我已经起程返国就职.他还规劝这位大使脱离祸国殃民的国民党政府,早日回到光明祖国的怀抱……
两星期后,许淑彬收到李四光的来信,得知他已到了瑞士与德国交界的巴塞尔,便立即前去会合.
1950年5月6日,李四光终于到了北京.这一年他60岁,但是他觉得,新的生活才刚刚开始.
新中国的诞生,揭开了李四光科学事业崭新的一章.他提任了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地质部部长和科联主席.
他认真学习了毛泽东的《实践论》、《矛盾论》,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等著作,努力用辩证唯物主义指导工作和科研;他注重理论学习,也注意自己的思想改造,“决心扔掉那些旧日留下来的包袱,……达到忘我的境界”;他全身心地投入到祖国的地质事业中去,兢兢业业,鞠躬尽瘁.在他的具体领导下,我国的地质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绩;1958年,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在第一个五年计划开端的日子里,毛主席、周总理就询问过李四光:我国天然石油这方面远景怎么样?
早在1915至1917年,美孚石油公司的一个钻井队,在陕北肤施一带,打了7口探井,花了300万美元,因收获不大就走掉了.1922年,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布莱克威尔德来到中国调查地质,写了 《中国和西伯利亚的石油资源》一文,下了“中国贫油”的结论.从此,“中国贫油论”就流传开来.但是,李四光根据自己对地质构造的研究,在1928年就提出了:“美孚的失败,并不能证明中国没有油田可办.”以后他在《中国地质学》一书中,又一次提出:新华夏构造体系沉降带有“可能揭露有重要经济价值的沉积物”.这个沉积物讲的就是石油.
因此,李四光乐观地回答了国家领导人的提问:“我们地下的石油储量是很大的.从东北平原起,通过渤海湾,到华北平原,再往南到两湖地区,可以做工作……”.
1955年,普查队伍开往第一线.在几年里,就找到了几百个可能的储油构造.1958年6月,喜讯传来:规模大、产量高的大庆油田被探明.地质部立即把队伍转移到渤海湾和黄河下游的冲积平原.以后,大港油田、胜利油田,其他油田相继建成.地质部又转移到其他的平原、盆地和浅海海域继续作战.
1964年12月,周总理在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起来的大庆油田,是根据我国地质专家独创的石油地质理论进行勘探而发现的.”李四光的工作得到了党和国家的充分肯定.
李四光故居与“李四光小道”
在北京市海淀区魏公村中央民族大学南侧,有一条又长又窄的小路,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生前总喜欢在这儿休息散步、思考问题,人们习惯地称它为“李四光小道”.
今天的魏公村已成为繁华的市区,而在解放初,这里只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只有十几户居民的小村落.“李四光小道”这条小路已被加宽变得热闹起来.
说到魏公村,这一名称的来历是和古代畏兀儿人(即今维吾尔族的前身)有着密切的联系.明代官修《顺天府志》也提到“大慧寺,在畏吾村.”到明朝万历年间,这里除了称作畏吾村外,又称作“苇孤村”.万历二十一年刊刻的《宛署杂记》有如下记载: (宛平)县之西北,出西直门一里曰高良桥,又五里曰篱笆房,曰苇孤村,又二十里曰鞑子营.又十里曰北海店,其旁曰小南庄、曰八里沟、曰牛栏庄……这不仅为我们提供了畏吾村的异名,也说明畏吾村的具体位置与今天的魏公村是一致的.直到清光绪七年(1881年),这里仍称作畏吾村.
“辛亥革命”胜利后,随着民国的建立以及人们思想的转变,北京市的许多旧地名被纷纷代之以新的称谓.“文化大革命”时期又称“为公村”,至今魏公村附近的一座立交桥仍称作“为公桥”.所有这些都是依照语音,略作改动.而建国以后,李四光居住到这里,为魏公村这个地区增添了文化色彩.
李四光走得多了,便成了“李四光小道”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央民族大学正门南侧是一片小树林,树林带和民族学院南墙之间,有一条东西向的小路.这条路向西走到多半截向南一转,就通向李四光家及其所在的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当年这几家单位所处的具体辖区,是北京市四季青公社万寿寺大队法华寺生产队.显然,当年这里应该属于城乡结合部.这条小路就是有名的“李四光小道”,现在叫民族大学南路.
十几米宽的土路,中间隔着一个村子,附近的菜园子里、肥沃的黑土上,茂密地长满了杂草和绿藤,就像传说中的金银岛.据说,那曾是乱坟岗子.
小孩子每天下学,都会跟几个小哥们拿个树枝,把运动服绑在腰上,红领巾扎在脑门上,玩探险游戏.穿过高高的围墙、沙土堆、脚手架,从乱坟岗子、水塔、烟囱到民院深深的防空洞……
许多如今在北京早已销声匿迹的动物,冬眠的水蛇、像小脸盆一样大的蟾蜍、从眼前飞一般穿过、不留一丝痕迹的黄鼠狼、缩成团儿的大刺猬和小刺猬,甚至还有狐狸.
其实这条路本没有名,当时之所以叫“李四光小道”,不是因为这条路是给李四光家修的,也不是因为这是一条李四光出来进去的必经之路,而是因为工作之余的闲暇时刻,李四光每天傍晚准时来这条路上散步.李四光走得多了,便也成了“李四光小道”.起点是家门口的银杏树下,终点是白石桥路,通常走一个来回,有时边走边和随员讨论工作,有时带着马扎儿,坐在门前的银杏树下思考问题.
当年周围都是菜地,“李四光小道”也是一条田间小路,起初是周围农民慢慢叫起来的,后来越传越远,据说还一度上了北京市的交通图并在邮局备案.如今那片小树林早已不存在,“李四光小道”一改再改,现在叫“民族大学南路”,这条路上也多了北京舞蹈学院等单位.
李四光晚年的两部重要著作《地质力学概论》和《天文、地质、古生物资料摘要》,以及十多篇学术文章,就是在这条路上和银杏树下构思完成的.
李四光自1962年迁居于此
在寻访李四光纪念馆的著名的“李四光小道”上,路上除了很多人对我的打听的茫然,没有更多的人清楚它的位置.
早春,在第37个世界地球日——4月22日来临的时候,我敲开那扇耳闻已久的宅门.而当公众涌向地质博物馆的时候,李四光纪念馆却很少有人前往.纪念馆前大门紧闭,和地质博物馆那边形成反比.
我扣响了大铁门,寻问……李四光纪念馆的负责人白先生,领我走进这个我憧憬已久的世界.
李四光的最后十年(1962年至1971年)是在国家为他专门建造的宅院里度过的.几十年过去了,这个院子还在,并于李四光诞辰一百周年(1989)时辟为李四光纪念馆,当时的全国政协主席李先念题写了馆名.李四光故居是一幢两层小楼,总建筑面积989.1平方米,有院墙环绕,院门朝北(以前朝南),楼门朝西.院内曲径通幽,有假山、喷泉、果木环衬.
看到了李四光用过的电视机、收音机、照相机、小提琴……他的办公桌、他的书柜、他喜欢的千万种石头……像跨越时空,与一位前辈聊天.
李四光解放后回国,搬过几次家,曾落脚在香山附近的象鼻子沟.上世纪60年代,因备战需要而迁居.有关方面请他去看过李济深在城内东单的一处住宅,李四光感到那处房子过于豪华,与自己一贯的生活志趣相左,便放弃了.
此后,他亲自选址、设计,并由国家建造了这栋小楼.如今院子里很多已成材的大树,都是当年李夫人许淑彬带着大家栽的,李四光也亲手种植了其中的几株.
李四光自1962年迁居于此后,一直住到1971年去世.他在这里生活、工作、做学问.一些由他主持或他参加的小型会议,常在家里召开;何长工、刘景范等原地质部负责人也常来家中汇报事情,因而一进大门右手那间面积较大的客厅,实际兼具会议室的功能,四周是书橱和沙发,中间是一张长条桌和若干把椅子.现在,靠窗一侧陈列着许多第四季冰川沉积物的地质标本,多为当年李四光野外考察的收获.
其他家具则是那个年代留下来的,一个质感陈旧的皮沙发的扶手已经开裂,露出里面的棉絮.这几个沙发,还是李四光1950年回国时,在旧货市场上买的便宜货,看来年头更为久远.客厅的隔壁是办公室,尚未恢复原样,但一张大写字台是李四光用过的.
办公室一端墙上有一块玻璃黑板,当年地质队野外作业回来,向李四光汇报时,他常利用黑板做一些讲解或布置,也曾借这块黑板给科技人员讲授地质力学,这大概是多年执教生涯所养成的习惯.值得一提的是,黑板上写着“斗私批修”四个粉笔大字.
李四光有着很深的国学基础,不光散文写得好,旧体诗写得好,即便是地质学的论文,同样写得“有声有色”.他的音乐造诣也相当深厚,尤好小提琴.他在巴黎写的一首小提琴曲《行路难》,是中国人创作的第一首小提琴曲.李回国后曾请音乐家萧友梅过目提意见.这首提琴曲写于1920年,在近八十年之后的北大百年校庆的晚会上,第一次得到公开演奏.它的面市修正了马思聪是中国最早的小提琴曲作者的说法.现在这首曲谱和李四光在国外常拉的小提琴,都陈列在纪念馆里.
晚年的李四光,生活很简单,衣着也很不讲究,得过且过,甚至补丁摞补丁.李四光去世后,工作人员想找几样遗物留下来,找来找去也没发现什么像样的值得保存的东西.
李四光夫妇在世时,这幢小楼只他们两人居住.他们去世后,女儿李林一家搬了过来.李林三年前过世,丈夫邹承鲁也患病在身.一门三院士,已传为佳话.
四十多年前,李四光家的小楼,李家南门外那棵有上千年历史的银杏树,以及明朝大太监刘瑾等历史人物的墓碑,都是周围颇为扎眼的标志.如今高楼林立,李四光故居被夹在当中,小楼因年久失修,多少显得有些残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