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谚语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24 19:56:58
古代谚语
xYn#ɕ@57PlG:h(\7l[Kx %d5m7U~n5L%.piFL(J[WGPsRg7pC_ݿO%:KV"_ ./l\0SnFqت#7xj̣[*ǐG)cfYE^h7as-&ھZw#DFͬ/6P|cVL}6Ȫ61$Mp+r>E2K-jel`l{Bu@W!etvL:ްMY8?KnU=zF #$9 -x99ݏ`͊:@NRt%rM3;+@'Q#xX)]!g=LjƳ(Lq=>h}9 (*EGeܖ@ |?XQB`a*cQdw0h'IjgZ[ZBF\ZAU+qQ/|C ^FNg!#+"m񢕖dtdJ99,Q˦Ż{\#._|ps C" :K(Xqt]@[Y6uSbԹ L`WD5eV'^?/WX96QXhfY`ݼm@7Y*Zxji'_U&iyL2N(q QT|]YXo  ކ:W-^G*j"1|;XӍ Ijre rvMC\q\ilVrɖyk1{/aW,c/:0iἰ @S+H:K-"2M!/4fK2[{l),b| i?qhCYib=IQCLu~I9SydAc3YIJO4BX~ԼF BjȢt0X.Un% yA[ѣQ}{/K*x6CVb9YG 4zM( } (]<mmPՉ&lXu] pA&dv7jES#}a꣓Ƚ3Q5Mh~2F`yeZ-yP O^POԳC>Xs/2Z9ٞ|&Ps1.gEs䞇{Zc8$XnwYWL]<@_X`.oC_‚$vc쑵ijpEZB^ ܔXcؤdGE9GuT#(.F\">-+޾%1<# F/R- L0GA1NB:P6`TzAظ'vD_Wf35 s _NZ H+/@C&1Muz76ɯL3jobiR@DDOf4ɨ#G OVQ;LHB$ !16|l7+rSBT^‰ҶCJЯ6- k?6UceUxu]97'l®ٲ ''7Yt{NViԟ{Kt~4[6lMU7?;U›&'(H[^0C=i3 (uFp4shQlnaxKA߆WZz :[2 >Ŵ# KW'h;XJ82{WS~9E0IÇ(ƃ ŴLHLxTe>>̏éN{"OjS@ٱLAcI?p8vP۪7+-^$8g߇/AddƂ4-grmI[LG"6z% ߺ-fW:?鎵`M$}5m 4uvpUW8< U~Wk]Mg`D~A]#xTtYt6/AɁЇnI;S3cXX]%t7[P6Ec!wF8'%;7{ahEO\ԾFيǭvIyB{Mhh Z pOI`+rhsjYt`j7Aģd2U/ lzaҠ8Q¡@<ƬpƬvdJ9(@h脚:T]پ#h~-Y}--%y*O yQ Z7ѩݿf6mrq8[Dw؏%tRU{u@ 7X}G1dgB "M#ZꡦwA(CcsQ*Ɋ샙כqcx͋ \q\@UGi+СP N8wEW8 9fUOszbFhz4eEee.EQ>d- ,+oDn4x{5su9΍Šc.sǀ;:[FMjt1fƫ0"r ļjƦT(L\J6Pde2nƉ uIf["uqiq&*܌5ِgc19EMp5Ct7ג{rHO랊Q%Dl2`jgɞxb9䃠}=Uf*I%~q25ܡs_!Y)^9v}IeWL&{9rb#af2*Bg ^hᘾRG=ÖO3~U`LfdmcͤV>♥[M\,Ὗb~l1XwázSe9xg`:u0%B + ގ*V,,ez1ns 91LuF@֖ő T w;ʆ[}~?~{?Oǟ?~M_o??

古代谚语
古代谚语

古代谚语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出处】《论语·为政》.
【大意】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明智的态度.
【提示】古人要求做人诚实,表现在学习方面,就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而且,这种诚实更是智慧,知道自己有不懂的地方本身就是一种进步.如果以不知为知,不仅不诚实,而且会影响自己的进步.
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出处】《论语·宪问》.
【大意】君子以说得多、做得少为耻辱.
【提示】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使自己的言行一致,如果只是夸夸其谈,而在行动上一事无成,那就会被别人视为“言论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
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
【出处】《墨子·修身》.
【大意】读书人虽然有学问,但是亲身实践才是根本.
【提示】在先秦的诸子百家中,墨子是最讲究实际行动的.他和他的弟子,都在实践中推行墨家的施政思想.自古以来也有许多思想家、学问家在知与行的问题上作了有益的探索.李时珍走遍了南方许多省,收集民间药方,逐一加以验证,写成了不朽的药学名著《本草纲目》.仅仅靠书本知识而缺乏实践的人,是很难成为大学问家的.
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
【出处】《荀子·修身》.
【大意】路程虽近,不走就达不到目的地;事情虽小,不做就成功不了.
【提示】任何一项事业都要靠实践去完成.成功的路就在自己的脚下,如果不能脚踏实地去走,永远沉浸在美妙的幻想中,那只会一事无成.
闻之而不见,虽博必谬;见之而不知,虽识必妄;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
【出处】《荀子·儒效》.
【大意】听说过而没有亲眼见到,虽然听得很多,必定会有许多是错误的;见到了而不能理解,虽然记住了,必定会有许多是虚妄的;知道了而不去施行,虽然知识丰富,也必定会遇到困扰.
【提示】在古人看来,耳闻、目见、心知、力行,是认识事物的四个途径,但以“力行”最为重要.因为“力行”不仅可以检验通过前三种途径所获得的知识,而且还可以进一步促进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把握.
善言古者必有节于今,善言天者必有征于人.
【出处】《荀子·性恶》.
【大意】善于谈论古代的人必然要在现今寻找依据,善于谈论天道的人必然要在人事上寻找证明.
【提示】无论说什么话,如果想要让别人相信自己,那就必须有充分的证据.而证据往往表现出事物的关联性,所以,一定要用发展的、辩证的眼光看问题.
谨于言而慎于行.
【出处】《礼记·缁衣》.
【大意】说话要严谨,行动要慎重.
【提示】这句话告诫人们,一个有修养、有道德的人应该对自己的言行负责,所以,在“言”“行”之前都要深思熟虑,切不可凭一时冲动而鲁莽行事.
君子强学而力行.
【出处】扬雄《法言·修身》.
【大意】有道德的人勉励自己学习并且努力去行动.
【提示】强学和力行,都要求一个人有坚忍不拔的毅力.努力读书学习,需要有毅力钻研进去,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去,同时要缜密思考,把所学和所用有机结合起来.所以,学习不是最终目的,学以致用才是更重要的.
实事求是.
【出处】《汉书·河间献王刘德传》.
【大意】从客观事实中去研究,得出规律.
【提示】河间献王刘德,是汉武帝的弟弟.他一生好学,不爱虚夸.平生的最大嗜好是收藏古书,遇到民间送上善本书,他都找人来誊写一遍,然后把抄好的书给人家,自己保留原本.唐朝人颜师古评论他这种行为“务得事实,每求真是也”,是指他所珍藏的古书都是真正的好本子,所得古书中所讲内容也都符合古代事实.这就是“实事求是”的原意.后人把这句话引申为对一切事都应当尊重事实,从实际出发,凭事实说话.
百闻不如一见.
【出处】《汉书·赵充国传》.
【大意】听别人说一百次,不如自己亲眼看一次.
【提示】虽然“耳闻”与“目睹”都是人类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但在许多情况下耳闻的真实性却值得怀疑,因为经常会被传言所蒙蔽,只有自己亲眼所见才更为确实.“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说的正是这个道理.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出处】《汉书·董仲舒传》.
【大意】站在深潭边上希望得到里面的鱼,还不如回去赶快编织渔网.
【提示】凭空想像而不去实践,正如想品尝鱼的美味却不想去编织渔网,而仅仅站在水边羡慕,是没有意义的.最好的办法就是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向理想的目标迈进,脚踏实地去争取,最终才能达到目的.
事莫明于有效,论莫定于有证.
【出处】王充《论衡·薄葬》.
【大意】对一件事情最好的证明就是看其是否有效,对一个理论最好的检验就是看其是否有证据.
【提示】王充是东汉哲学家,他最讲究实证.没有充分证据的东西,虽然说得神乎其神,他也绝对不信.在《论衡》里,他不厌其烦地辩论,指出鬼之类的东西是根本不存在的.这种思想在古代独放异彩.
名必有实,事必有功.
【出处】荀悦《申鉴·俗嫌》.
【大意】名声必须有事实与之相配,做事情必须有结果来证实.
【提示】这句话提醒人们注意,有时候一个人有很大的名气,但却不一定名副其实;有时候做一件事情有很好的初衷,但却不一定有好的结果.所以,在观察人或事时,都要看其真实的情况或实际的效果,而不要听信虚名.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出处】刘勰《文心雕龙·知音》.
【大意】练习一千支乐曲之后才能懂得音乐,观察过一千柄剑之后才知道如何识别剑器.
【提示】要学会一种技艺,不是容易的事;做个鉴赏家,也要多观察实物,纸上谈兵是不行的.读书要破万卷,下笔才能如有神助.做任何事情,没有一定的经验积累,就不会有很高的造诣.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出处】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大意】古人做学问不遗余力,年少时努力学习到老方有所成就.从书本上学到的东西总感觉浅近,要想真正弄懂还要靠自己亲身实践.
【提示】陆游冬夜读书有感,写了八首诗给他的小儿子,这是其中的第三首.这首诗一方面强调在学习上持之以恒的重要性,另一方面更加强调了社会实践的重要性.因为从书本上学来的知识即使是真实正确的,对自己来说也有隔膜.没有亲身实践,就不能很好地理解书本上的知识.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亲身实践极为重要.
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
【出处】朱熹《朱子语类》卷十四.
【大意】理解得越清楚,实践就越扎实;实践越扎实,认识就会更加清晰.
【提示】这句话说明了认识与实践的关系.认识与实践是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两个方面.认识是实践的前提和向导,反过来实践又会进一步促进认识的深入发展.只有将两方面结合起来才会使自己的认识更加接近真理,进步更快.
参考: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2776096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