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州词 王之涣的意思少了,不完正!真的,不骗你!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8/02 08:19:49
凉州词 王之涣的意思少了,不完正!真的,不骗你!
x[r#r*Y%9B-}Ca b_HHHbi~T6\f4v\j3twUez2+T;pz5;Fi}{bGu4C5ߴkU݌|fW Yɚ~ÿ/N!>?ç%4On47^ w麳{ UJXJt>63VִNn1Nv{w@2z(n\p'Q}y,0eͬ[[0d'P5[54F§/Bw$TAJ=ٳn@Ui:3V&. \;[z'j4<Ωp|ݑ])Cd"U- Li vkį0&t>Pjw/ m>O\&v/jE3}WCܷ/dB/h2w{|އ{F,M2֤{ LE9qU,Uje{)( 82'aWqŶ9BH չ'MK::>j88TkdiI #D>b'RsM^B},u{{[ɹݐP`}8,ܧX;/4 . >TE/u}ES9ۘ0`6aMEeS=޶-}ЗI>T,\ݮTA5Sag>Wbd3MH ѩmkuy'ؓ2!SG1j22T@g>JT9WǤYz洛$4>xU: ԨEP_5VPcn}eS;өSwY;z#<a? $*3N{W> HJ-*=WiwϺ;q_ۅ 5;Ylo<(UvuqJ!',tN(̧k^D bX36TiS8!3np+N'! DfoOȬQs3|:3fr@{5 &_!:7ܢDX v\?<{7&wZ0# q{FsKנ]~`3`| /U@wY=/ ؈3Y8P 9}5 1l{YDT<%T # t"\Ų,u Rl=eS)ũ^3䶜 Bw~|%pE >DK1pC'^=^#.3/)lx-y[Հ5%^ya6_0:%2ʵJ WFK%ʽw)rm?0;S1Q4g u6KDٸߘE%'o|y5nyGۑ4~q4M"?OWiDV[oJA׾ ~tg@J˳ǮuK(5;0UM 5]w}Ժ}g6c!ń67+ 8ƶԸ6q[U:kP>k/E0'/\2f#mOUS2%ZufJ#&ELuLJp̣ZnݥNHh :Dދ?y@` #^#~.&pn4i'\8M`k,׫HwS:ZWc}:)'n%G69=c&E|eםR E '`fԧjs!a"fF" G*ʰ4T&RFCq1 еU$ lY{)S K3 qVAlת B4ܵdޢ2Tֆ=^8XF(U#McR (dǕ|%N#3'C2ZU:GCdJiT[`߈"6P8%!*9̨y)a KbQrQ 7y2ñe2IRK o\< e^֍)>Bg˫`*lcʒ)Brk}{}$KPw8wx<*DHâ;a4YBTC`l(M!a \/F̔iN;a{r:d{{m[)tw^ޚíBes ]N#٭]˙ 7zS, Z;CaWgd6D8{rM S5qsLh/.qF ؋%XCE",*tWUbK8WXxnf|C5`4es%xT'LLk3pٙ]k~ٙzPAzynLkȜ,Ft<<-I,UP Ħ@+1YEJRfrmWu9,t #{`Ʌ)!PY-19I&R 5G &%pۏe""zvd&5^^EqC0]o=q+,D*6Ul{q]]#E5M[R}7>km+yn"r *fj^qG-Ucm{Eٯw^,Üi 4  2ZTO(_ ac;4;sZ's~IiK`sg[3QڼYfiRiv!gVpDz7a_9g\\ʤWWS4En@piB#XRL G_ѷN6!Cc9Uҍ rх]ҋ둭JIwҧ'1<#,{"u Tu*2EnXPSu"KXZ"JR-*uH {EgNGFM* ArCk\?=iVH~s7ul ?tg9gDdE d`rs|{EYт9FғI)HWO'jK5wvRRVQ]MC$37oa6ltHʞ5Idz遌5 aK6櫣R*t@GOPϚ.@Ȝ+ g<+S/_Z{ϣb?UV?bTV?bﯭiB2/T$/U8FiْiT?ϽVgmͷ{HK 6'Njf2w/"s^l^[[! ?$-U_WWzQ:AǛX[H5QOvOwЛběz 8J/sat? zd韦ky~|CA{.?jli_[{ўcj/y[j^2֏4vR_WZ4nȧ-!y+OՄO}`^_?ĎͥؼAƿG?]җR?yc9n%73?i7׺W9œ}9q{_[Z)P6~F~Z 4/i;PuK\{;xk=q-}^͝\tnsfB2]u I?IK7Gȡso={M%~: oz!DOJ^ SxCy1*kDϽo~A/?%{F'S]eDnY׹eϼҀs Ё.8u@9{x}@y W>ͬ>Cḱ*d֜^鎗\e

凉州词 王之涣的意思少了,不完正!真的,不骗你!
凉州词 王之涣的意思
少了,不完正!真的,不骗你!

凉州词 王之涣的意思少了,不完正!真的,不骗你!
凉州词(王之涣)
诗词概述
该诗又名《出塞》,描写了边塞凉州雄伟壮阔又荒凉寂寞的景象.
诗词原文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注释
1、凉州词:又名《凉州歌》.为当时流行的一种曲子(《凉州词》)配的唱词.
2、原题二首,此其一,郭茂倩《乐府诗集》卷七十九《近代曲词》载有《凉州歌》,并引《乐苑》云:“《凉州》,宫调曲,开元中西凉府都督郭知运进”.凉州,唐陇右道凉州治所在姑臧县(今甘肃省武威县).
3、远上;远远向西望去.“远”一作“直”.
4、黄河远上:远望黄河的源头.
5、孤城:指孤零零的戍边的城堡.
6、仞:古代的长度单位,一仞相当于七尺或八尺(等于213cm或264cm,约等于2.3m或2.6m).
7、羌笛:古羌族主要分布在甘、青、川一带.羌笛是羌族乐器,属横吹式管乐.属于一种乐器.
8、杨柳:《折杨柳》曲.古诗文中常以杨柳喻送别情事.《诗·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北朝乐府《鼓角横吹曲》有《折杨柳枝》,歌词曰:“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下马吹横笛,愁杀行客儿.”
9、度:越过.
10、玉门关:汉武帝置,因西域输入玉石取道于此而得名.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小方盘城,是古代通往西域的要道.六朝时关址东移至今安西双塔堡附近.
11、何须:何必.
12、浪淘风簸:狂风卷着泥沙的样子.
译文
远远奔流而来的黄河,好像与白云连在一起,玉门关孤零零地耸峙在高山之中,显得孤峭冷寂.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杨柳曲去埋怨春光迟迟呢,原来玉门关一带春风是吹不到的啊!
诗词鉴赏
王之涣这首诗写戍边士兵的怀乡情.写得苍凉慷慨,悲而不失其壮,虽极力渲染戍卒不得还乡的怨情,但丝毫没有半点颓丧消沉的情调,充分表现出盛唐诗人的豁达广阔胸怀.
首句“黄河远上白云间”抓住远眺的特点,描绘出一幅动人的图画:辽阔的高原上,黄河奔腾而去,远远向西望去,好像流入白云中一般.次句 “一片孤城万仞山”,写塞上的孤城.在高山大河的环抱下,一座地处边塞的孤城巍然屹立.这两句,描写了祖国山川的雄伟气势,勾勒出这个国防重镇的地理形势,突出了戍边士卒的荒凉境遇,为后两句刻画戍守者的心理提供了一个典型环境.
在这种环境中忽然听到了羌笛声,所吹的曲调恰好是《折杨柳》,这就不能不勾起戍卒的离愁.古人有临别折柳相赠的风俗.“柳”与“留”谐音,赠柳表示留念.北朝乐府《鼓角横吹曲》有《折杨柳枝》,歌词曰:“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下马吹横笛,愁杀行客儿.”歌中提到了行人临去时折柳.这种折柳赠别之风在唐代极为流行.于是,杨柳和离别就有了密切的联系.现在当戍边士卒听到羌笛吹奏着悲凉的《折杨柳》曲调时,就难免会触动离愁别恨.于是,诗人用豁达的语调排解道:羌笛何须老是吹奏那哀怨的《折杨柳》曲调呢?要知道,玉门关外本来就是春风吹不到的地方,哪有杨柳可折!说“何须怨”,并不是没有怨,也不是劝戍卒不要怨,而是说怨也没用.用了“何须怨”三字,使诗意更加储蓄,更有深意.
三、四两句,明代的杨慎认为含有讽刺之意,其所著《升庵诗话》中言:“此诗言恩泽不及于边塞,所谓君门远于万里也.”作者写那里没有春风,是借自然暗喻安居于繁华帝都的最高统治者不体恤民情,置远出玉门关戍守边境的士兵于不顾.中国古代诗歌向来有“兴寄”的传统,更何况“诗无达诂”,我们认为读者未尝不可这样理解,但不能就此而肯定作者确有此意.具体这两句的解释:既然春风吹不到玉门关外,关外的杨柳自然不会吐叶,光 “怨”它又有何用?
作者简介
王之涣 (688—742),盛唐时期的诗人,字季凌,祖籍晋阳(今山西太原),其高祖迁今山西绛县.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其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名动一时,常与高适、王昌龄等相唱和,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远远奔流而来的黄河,好像与白云连在一起,玉门关孤零零地耸峙在高山之中,显得孤峭冷寂。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杨柳曲去埋怨春光迟迟呢,原来玉门关一带春风是吹不到的啊!...

全部展开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远远奔流而来的黄河,好像与白云连在一起,玉门关孤零零地耸峙在高山之中,显得孤峭冷寂。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杨柳曲去埋怨春光迟迟呢,原来玉门关一带春风是吹不到的啊!

收起

凉州词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据唐人薛用弱《集异记》记载:开元间,王之涣与高适、王昌龄到酒店饮酒,遇梨园伶人唱曲宴乐,三人便私下约定以伶人演唱各人所作诗篇的情形定诗名高下。结果三人的诗都被唱到了,而诸伶中最美的一位女子所唱则为“黄河远上白云间”。王之涣甚为得意,这就是著...

全部展开

凉州词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据唐人薛用弱《集异记》记载:开元间,王之涣与高适、王昌龄到酒店饮酒,遇梨园伶人唱曲宴乐,三人便私下约定以伶人演唱各人所作诗篇的情形定诗名高下。结果三人的诗都被唱到了,而诸伶中最美的一位女子所唱则为“黄河远上白云间”。王之涣甚为得意,这就是著名的“旗亭画壁”故事。此事未必实有。但表明王之涣这首《凉州词》在当时已成为广为传唱的名篇。

  诗的首句抓住自下(游)向上(游)、由近及远眺望黄河的特殊感受,描绘出“黄河远上白云间”的动人画面:汹涌澎湃波浪滔滔的黄河竟象一条丝带迤逦飞上云端。写得真是神思飞跃,气象开阔。诗人的另一名句“黄河入海流”,其观察角度与此正好相反,是自上而下的目送;而李白的“黄河之水天上来”,虽也写观望上游,但视线运动却又由远及近,与此句不同。“黄河入海流”和“黄河之水天上来”,同是着意渲染黄河一泻千里的气派,表现的是动态美。而“黄河远上白云间”,方向与河的流向相反,意在突出其源远流长的闲远仪态,表现的是一种静态美。同时展示了边地广漠壮阔的风光,不愧为千古奇句。

  次句“一片孤城万仞山”出现了塞上孤城,这是此诗主要意象之一,属于“画卷”的主体部分。“黄河远上白云间”是它远大的背景,“万仞山”是它靠近的背景。在远川高山的反衬下,益见此城地势险要、处境孤危。“一片”是唐诗习用语词,往往与“孤”连文(如“孤帆一片”、“一片孤云”等等),这里相当于“一座”,而在词采上多一层“单薄”的意思。这样一座漠北孤城,当然不是居民点,而是戌边的堡垒,同时暗示读者诗中有征夫在。“孤城”作为古典诗歌语汇,具有特定涵义。它往往与离人愁绪联结在一起,如“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北斗望京华”(杜甫《秋兴》)、“遥知汉使萧关外,愁见孤城落日边”(王维《送韦评事》)等等。第二句“孤城”意象先行引入,为下两句进一步刻划征夫的心理作好了准备。

  诗起于写山川的雄阔苍凉,承以戌守者处境的孤危。第三句忽而一转,引入羌笛之声。羌笛所奏乃《折杨柳》曲调,这就不能不勾起征夫的离愁了。此句系化用乐府《横吹曲辞·折杨柳歌辞》“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蹀座吹长笛,愁杀行客儿”的诗意。折柳赠别的风习在唐时最盛。“杨柳”与离别有更直接的关系。所以,人们不但见了杨柳会引起别愁,连听到《折杨柳》的笛曲也会触动离恨。而“羌笛”句不说“闻折柳”却说“怨杨柳”,造语尤妙。这就避免直接用曲调名,化板为活,且能引发更多的联想,深化诗意。玉门关外,春风不度,杨柳不青,离人想要折一枝杨柳寄情也不能,这就比折柳送别更为难堪。征人怀着这种心情听曲,似乎笛声也在“怨杨柳”,流露的怨情是强烈的,而以“何须怨”的宽解语委婉出之,深沉含蓄,耐人寻味。这第三句以问语转出了如此浓郁的诗意,末句“春风不度玉门关”也就水到渠成。用“玉门关”一语入诗也与征人离思有关。《后汉书·班超传》云:“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所以末句正写边地苦寒,含蓄着无限的乡思离情。如果把这首《凉州词》与中唐以后的某些边塞诗(如张乔《河湟旧卒》)加以比较,就会发现,此诗虽极写戌边者不得还乡的怨情,但写得悲壮苍凉,没有衰飒颓唐的情调,表现出盛唐诗人广阔的心胸。即使写悲切的怨情,也是悲中有壮,悲凉而慷慨。“何须怨”三字不仅见其艺术手法的委婉蕴藉,也可看到当时边防将士在乡愁难禁时,也意识到卫国戌边责任的重大,方能如此自我宽解。也许正因为《凉州词》情调悲而不失其壮,所以能成为“唐音”的典型代表。

收起

这首诗描写了边塞凉州雄伟壮阔又荒凉寂寞的景象。远远奔流而来的黄河,好象与白云连在一起,玉门关孤零零地耸峙在高山之中,显得孤峭冷寂。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杨柳曲去埋怨春光迟迟呢,原来玉门关一带春风是吹不到的啊!

凉州词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诗意: 远远望去,滔滔黄河就像奔流在白云之间,有一片孤零零的小城依傍着万仞群...

全部展开

凉州词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诗意: 远远望去,滔滔黄河就像奔流在白云之间,有一片孤零零的小城依傍着万仞群山。羌笛不必吹奏那曲哀怨的折杨柳,埋怨杨柳为何不发芽。实际上春风从来就吹不到玉门关外。

收起

凉州词(王之涣)

诗词概述
该诗又名《出塞》,描写了边塞凉州雄伟壮阔又荒凉寂寞的景象。
诗词原文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注释
1、凉州词:又名《凉州歌》。为当时流行的一种曲子(《凉州词》)配的唱词。
2、原题二首,此其一,...

全部展开

凉州词(王之涣)

诗词概述
该诗又名《出塞》,描写了边塞凉州雄伟壮阔又荒凉寂寞的景象。
诗词原文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注释
1、凉州词:又名《凉州歌》。为当时流行的一种曲子(《凉州词》)配的唱词。
2、原题二首,此其一,郭茂倩《乐府诗集》卷七十九《近代曲词》载有《凉州歌》,并引《乐苑》云:“《凉州》,宫调曲,开元中西凉府都督郭知运进”。凉州,唐陇右道凉州治所在姑臧县(今甘肃省武威县)。
3、远上;远远向西望去。“远”一作“直”。
4、黄河远上:远望黄河的源头。
5、孤城:指孤零零的戍边的城堡。
6、仞:古代的长度单位,一仞相当于七尺或八尺(等于213cm或264cm,约等于2.3m或2.6m)。
7、羌笛:古羌族主要分布在甘、青、川一带。羌笛是羌族乐器,属横吹式管乐。属于一种乐器.
8、杨柳:《折杨柳》曲。古诗文中常以杨柳喻送别情事。《诗·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北朝乐府《鼓角横吹曲》有《折杨柳枝》,歌词曰:“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下马吹横笛,愁杀行客儿。”
9、度:越过。
10、玉门关:汉武帝置,因西域输入玉石取道于此而得名。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小方盘城,是古代通往西域的要道。六朝时关址东移至今安西双塔堡附近。
11、何须:何必。
12、浪淘风簸:狂风卷着泥沙的样子。
译文
远远奔流而来的黄河,好像与白云连在一起,玉门关孤零零地耸峙在高山之中,显得孤峭冷寂。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杨柳曲去埋怨春光迟迟呢,原来玉门关一带春风是吹不到的啊!
诗词鉴赏
王之涣这首诗写戍边士兵的怀乡情。写得苍凉慷慨,悲而不失其壮,虽极力渲染戍卒不得还乡的怨情,但丝毫没有半点颓丧消沉的情调,充分表现出盛唐诗人的豁达广阔胸怀。
首句“黄河远上白云间”抓住远眺的特点,描绘出一幅动人的图画:辽阔的高原上,黄河奔腾而去,远远向西望去,好像流入白云中一般。次句 “一片孤城万仞山”,写塞上的孤城。在高山大河的环抱下,一座地处边塞的孤城巍然屹立。这两句,描写了祖国山川的雄伟气势,勾勒出这个国防重镇的地理形势,突出了戍边士卒的荒凉境遇,为后两句刻画戍守者的心理提供了一个典型环境。
在这种环境中忽然听到了羌笛声,所吹的曲调恰好是《折杨柳》,这就不能不勾起戍卒的离愁。古人有临别折柳相赠的风俗。“柳”与“留”谐音,赠柳表示留念。北朝乐府《鼓角横吹曲》有《折杨柳枝》,歌词曰:“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下马吹横笛,愁杀行客儿。”歌中提到了行人临去时折柳。这种折柳赠别之风在唐代极为流行。于是,杨柳和离别就有了密切的联系。现在当戍边士卒听到羌笛吹奏着悲凉的《折杨柳》曲调时,就难免会触动离愁别恨。于是,诗人用豁达的语调排解道:羌笛何须老是吹奏那哀怨的《折杨柳》曲调呢?要知道,玉门关外本来就是春风吹不到的地方,哪有杨柳可折!说“何须怨”,并不是没有怨,也不是劝戍卒不要怨,而是说怨也没用。用了“何须怨”三字,使诗意更加储蓄,更有深意。
三、四两句,明代的杨慎认为含有讽刺之意,其所著《升庵诗话》中言:“此诗言恩泽不及于边塞,所谓君门远于万里也。”作者写那里没有春风,是借自然暗喻安居于繁华帝都的最高统治者不体恤民情,置远出玉门关戍守边境的士兵于不顾。中国古代诗歌向来有“兴寄”的传统,更何况“诗无达诂”,我们认为读者未尝不可这样理解,但不能就此而肯定作者确有此意。具体这两句的解释:既然春风吹不到玉门关外, 关外的杨柳自然不会吐叶,光 “怨”它又有何用?
作者简介
王之涣 (688—742),盛唐时期的诗人,字季凌,祖籍晋阳(今山西太原),其高祖迁今山西绛县。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其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名动一时,常与高适、王昌龄等相唱和,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

收起

凉州词的意思

远远奔流而来的黄河,好像与白云连在一起,玉门关孤零零地耸峙在高山之中,显得孤峭冷寂。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杨柳曲去埋怨春光迟迟呢,原来玉门关一带春风是吹不到的啊! 赞同17|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