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雎不辱使命》 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表现唐雎的什么精神?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8 01:26:17
《唐雎不辱使命》 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表现唐雎的什么精神?
x}Yn+IV*LTW $2RDHIA%J"59H$j)4sBsދȪl@x!6\ùKQ[,_֋[5]zד=̮e/C}?ץ=S}ٶvrx>M^pw>LgGnܱ`pk O~lS|m֯\x< OU0(`* Z/ʹ'`>_m?ML>{ui{NL{]cpL;ay+Xܧm1mJ֯u>lgK3weV08h׋J,tt;Xj=%}{N?M͜zZ Û=2?ś~gAKbO.R+eAklu֮Qs=- { @7SMtCsVa:W_OѼfc̽= ҺH%;%5(%̚gWa:|- Pfu+ɷ@Nۻɜa dOGVLuQT jܚ{藷H^),fY_!ۦg[VWAF <ی}".{ngjhu8O,y'DZ{?M!U`E̖韇'Y/`1T2?Ɣ.pNu秦 >!#*]n.55U`ty8蹖Dr`!ٯ,)G-^x^"ػ5 {t-l:%ZvP 98NΗ@"7^`ulLmYlS5<0>EJǢ,OSo &_uo{2žgpx@_{,m&;qO+U;ҒGC,(17\ ӹ3ucC(ӉZ0o ?=gx Dڹs"ul;Y51 1O* *^NːP~ JS7`Z ~fy!<_E7,`BKH*'xV3/zpsTr#)SxXiSN,C*uAM12m_xPͦn'x'_A,qyق$|Ó 1g/,eηz≡%q!#_f/KKUدt1d|ٯAKAQ(Pq3d1=ۆ,*ߕ+'HRrSk $ESQ‘Zys7Xh'XM~? ϱʎoP=3LΦ`+E "$$|QRqd_eb/B2Ӄ(lDžS霌bG&.;Ztчj Txf} QOQ@'/=ۿg,Գm^ .d.gd.h<1  \\I/R&^8?0a\nB{9" ;kƲ`4%L21X̫韧Y#u`[` ߰ml/;gl,̗RߤFN{a 㭲*ϸYv9NhǤD`)WxD.Md@s0SCOߍޕf%fT(vX&s-,|ʸ>(ه$z@')xa;$I>n©Meɿ 0A:mB-Op,<2*)Q:˜եjlӅ"HAr)Fgeҕx.1q\ܹ sa!ۻ|[ݩ,fOn!= dZ@('B)(49.\Odŏ=_33|Bxɓ}R۳b~M[K~:Ssb/ ? OJbɝzftgژ+hk“5=yÓ ˌ<𳊸kyGx:'2c@ǦfNMOX;{ [SӉ1Z9\tg8ϙP#RUX-7 `sqvLܱ3 ed b?t  ^$n`ݳ%TPꤥbUEwSÌ7l+s_[9+ٗ gGT]ݦӔ޳tL'[ϯ+N8Y>0юYfuzry Y!K.?LWt?u|URazR-Nޞ]:4w}}E6a>ឆ'-ykjoqzj uCL%}x1|S̀ƒJ*{7-d>Taٌ(|['Le',I2q8)0(% q` SzOeq=% lEƗR)Dُ5\CT1bkaI 3[+i3挞 ix|6-wtiԺSh£rYeWGD!6ּ\ruQQazпD8ن`PFd6xl rmchzyDj+o4)n,vBK%Eofy4<kro~{Q\Ҝo]R`(PFFNGRXS5-x=&OJasF=ic _e>hU`^ۏoHF 2f plwnܖғ[ҋcd]Jj.w_zu&L<ߊG}ڐOHi5Hi1wsq t[rhd]ABWzwE33 c٥ T?sHuqb^^6,$U#2ڢθ]T̈́iUMV5Bt^b ޘY;8g'yևLFbd˳"}Ojd`k%̬,TP[cP#5*=~M!~/< 2<3S;ҩSԹZ}?2fxlƒ*plی#C_hhHw0g.q,'x¦bή3SEDf8`gkƊY#\ރr ^N sQeߵÚ%fИ2Tοy&xzpn7q- Y2#Ɠ?6GyD/VP*ByBwSJ),HxnE69,8e39 aP$0< @ZBץ)A˟/PY&"tCӼ5)|v;+pV?lC/%xV;wq!~tUFDل)ТCO.G K՜FVYANDzk%Uz:fѓE%#nS 7/akv˳^~M߲"XcXx2s٠")s081׫~\Tic6ɥ2R6}g/0 G9zɧcQVuH>i౎j~H[ {>1'Tx!#, fUmiY; VX[r=B7%t&wzv QԯcBǒ@p63Ha aY{2LFrm𺻑a4gťIUW @ F|XoϭysPmp?3bΈW}H#s$3Kr΁fJ7E0EkF7IS*H9dq%幢G n2 %åBLҲuLq *ZHhbD=d*ʦ Dqzi[gg86< ޑ>Ú7NDi ;7b/"!ãqLe/>B;snyN:*VN~ d*J_#5Et*N@j1*AJ4n3+QS:(ݺ%r'L[:Ig KDgsr?Oݱ4HeO$WYX/AiK$TZejIp\+}9ϚBtϚ xlzv=SC udigi?afDZj@1=?%6&qXE,♙}B~fB_d@P6 I]G,fP {̰AopK&].T@[%AjTtJe]MvF"Zݔ4zP<0XŵgŪ6V8lBf' 3Zs*N)r8šyp&ޮ  n4Ӣ2vMom_'h^k°jg@K ؟Ra ޕ1_^&\fDKt[!~KX{^,n 3):DL1H6&(x{'Rjs^KGB!_zͳ%=fBB+*ʙ{,~,ފ7nr/jP%:xV$Fa6"̺jQ2Q9u*N890תMnQN(]$UI2L5"$8ىfXLM#\:9ZKR`@-X\4J|axD+%-4`4F\t71IגuV~]=jE^ mI ƦQ q?鿧I%r:38&[ .jMI[?K}gQzMuh *V<];#pd70m]侩%sn((sxs][Y@kl=rkjhaBmHy?S3~#/:}B+~7z)D'd2\+ma+msT~[`l{3A!V4H{7B:z0${E]oa9hy\`%w71&ДbfS;׺v/G(5-'c&<-Q+Z*!_Hә&^n<mڂցӳ]3{{_g:$8>BMҖ`wA stl3Gz Y Gwf~Tyh+ s"=bZ8B)+\r'B7ǯtmݻA >C[: O*)uN=#ZY=ы0y++~lݠOXҟj7zeqT 2N3Ge ze;xlkvIA/~5 N{2eYM͡0txj7@!tNڀE.2%xIܰ`.uF_b'cp ٌߥ yi߫ҵ\Š{R-! *N֎֓pf~lJ+y`9`4 h[WG]oI OM-YLkrʆOe7[OFkGj䨉tN IX~ djbS7a0 ☛NY ?x^O]N+ҲnS yǚ+T񷠴e5#Bte;?xt@}ڹ ~q,7XjOE}LTY0FYWؒX.)^mّ\hQu~?7bhB]Y2V"ϭR~i}c(FzLi~F{\],-BRfȃ=hO$+ 80ń^0`M|M1%IO2( ̮DU'x#Z#M℮v`%X*̦;".By!]# bsRymg |;O`þ-j^٠ʄ; Zj/dݖ{;xa+1 Zy9 >X=ĤRf"cϼ-W͋!)e2_#@e}_dȗ!Pga2Uta<ȿFtGpoÆla2=P7`xoZ:.;@ +b%ztB:ye+C F1f %Q =3ݦ6$' %ވJqDx}(GeP S"miL.r&baT6}Y#wiz|GZ)ŊStX EC/D=CmWr,=0080*zSe"ĝ';T(kPM١Yf(Z$[GIb}}k\fGի]) ,C/mMvM=5tz^Ben8df?2pgq8i:]eAԍвr1 YKd@ x 2BHᅦ,+6ii#}*SzܛՃ".Ж;[#Ǡ˂HÂzY:A\6[/[916~y0_95܀gi5қa07ȗ3?V6،#g^2ЩFp!]35~7^bo@$S,Q?rE=0~eZˍ#vG)McO<Ƕ!,.S^%E3 -c]4v1t±ʼnMXPB(֕-DPqj̥|դ%Â'XZ2wcT+Ը{zlvsnbtR] EI_6Ʃt*V{])z[sPL|-VOɺ hfR6Lp”RJzES,?5qkl"|ˋKl:DžZ̻4 GGHz?%5" & ~ L$4H|xu0QYfQؓ x6+kE_NݏTx|yѕZU5}ZY^S$_ zrqZb"x_)K}_:A-SzTJ}38C c]Jֶ^mX:m?mGo4s: L\͟pE=,ȼ\xq(ru!rs庳;MI%E'E.8 k,-ʎy┱b,b!.fxn%7 !ׂhmƉ3wQC\H]U:Xh!V8ӎ(G[ߍ>/K"8 csߥ^i_'.`c=PddVtrZpcVww\1f7-:k-ΔRG!-CM]+>A B+Onpi;5W@k71|<7w.Hl'ėz\ibKރr\.8.C ,d: T .`-ʤl :?t4(4I#H߉E^9gx Iwt}k{ fgJO2!'ph48k]?&2i]O8>=6 ?~ͮziQ'IT~&Ћ6ߡQ~="\$/ 'Pˈxo/m폐{%I+'#Y&~^)<ŜO]xMDfNa]rɠ<2ep~M=7Wr|KR{y5Iu+Rr-W-w WAw) PϖWkwiRbͯdЈͥ K:AL+%f@'Nt*0M:yb²[ZuXby8K6͜H zNZ WMDJK޺-uD)=MT/ou\/n\NѝNNHbggn-j\ Dׁ6w\Ink~abI"!#__/m_Oo]_T3 9 r?֙%#7yr`-̹;4$J8y#&xb՗s9ļsڋUӛ; KZ6`hò'N#׍Z{

《唐雎不辱使命》 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表现唐雎的什么精神?
《唐雎不辱使命》 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表现唐雎的什么精神?

《唐雎不辱使命》 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表现唐雎的什么精神?
唐雎是一个有胆有识的谋臣.文中虽然只有他的两段话,却不难看出他对秦王的阴险狡诈是有认识的,如何应付也早已成竹在胸,因此,在这场面对面的交锋中,他不为秦王的谎言所动,也不为他的威胁所屈,始终处于主动的地位.当秦王以“轻寡人”相责难时,他立即坚决予以驳斥:“否,非若是也.”不仅如此,为了掌握斗争的主动权,他有意激怒秦王,以“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进一步揭穿秦王的骗局,表达维护国土的强硬立场.当秦王恼羞成怒,以“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相威胁时,他毫不惊慌,而是以非凡的机锋转问秦王是否听说过“布衣之怒”,再就秦王的答话点出“士之怒”这个要害,然后慷慨陈辞,历数专诸、聂政、要离三个刺客,以“怀怒未发,休降于天”歌颂他们的壮举,在气势上完全压倒了对方.待到最后说出“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并且“挺剑而起”时,秦王就只剩下“长跪而谢之”一条退路了.这一场斗争,表现了唐雎的凛然正气和不畏强暴的布衣精神.
在文中,秦王骄横狂暴和阴险狡诈的形象也被刻画得很鲜明.他开始向安陵君提出“易地”要求时,就用了发号施令的口气,所谓“其许寡人”,就是一定要服从他,不得违抗,实际上是把一个明显的骗局强加于人,表现出十足的骄横.在会见唐雎时,劈头就是严厉的质问,而且不容对方分说,就立即炫耀起自己“灭韩亡魏”的武功来,透露出他完全可以用武力来吞并安陵的意思,但由于还想兜售“易地”的骗局,又虚情假意地称安陵君为“长者”,用“不错意”来麻痹对方,显得极其狡诈.这样软硬兼施之后,又进一步向唐雎施加压力,以所谓“逆寡人”“轻寡人”大兴问罪之辞.短短的几句话,其盛气凌人之态触目皆是.待到唐雎表示了“不易地”的强硬立场后,他不顾刚刚说过的好话,立即进行战争恫吓.但他错误地估计了这个小国使者的反抗程度,所以当唐雎反过来问他什么是“布衣之怒”时,他还说什么“免冠徒跣,以头抢地”,依然是一副骄态.直到最后唐雎“挺剑而起”,他才气焰顿减,“色挠”,“长跪而谢之”,并极力称颂唐雎的胆识.
可见,在文章中,唐雎和秦王的形象是互为衬托的,它们共同构成了这正义与非正义间拼死较量的一幕.
练习说明
一、熟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1.你认为秦王要求“易地”有怎样的用心?
2.秦王是怎样恐吓唐雎的?唐雎是如何回应秦王的?
此题意在使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和人物形象.
1.秦王要求“易地”肯定是包藏祸心的,所以安陵君和唐雎君臣坚决不答应.具体答案依学生见解,不求统一.
2.参见“课文研讨”.
二、下列各组划线的词各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什么词,表示什么语气?
1.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
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2.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技亦灵怪矣哉
3.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4.与臣而将四矣
泯然众人矣
此题意在引导学生体会人物对话的不同语气.课文的主要部分是人物对话,写人物对话,离不开语气的表达.虚词运用得恰当,能妥善表达人物说话时的语气,才能把人物的神态描绘得更形象、逼真.借此可以让学生熟悉、积累更多的文言文语气词.
1.“也”是表示疑问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呢”,这里有反问的意思;“也”是表示判断语气,现代汉语中可以不翻译出来.
2.“哉”是表示疑问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呢”,这里表示反问;“哉”表示感叹的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呀”.
3.“乎”表示疑问的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吗”;“乎”表示感叹的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啊”.
4.“矣”表示陈述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了”;“矣”表示陈述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了”.
三、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的词古今意义的不同.
1.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
2.虽然,受地于先生,愿终守之,弗敢易!
3.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此题意在使学生逐字逐句理解文章的内容,帮助学生学会抓住关键文言词语,疏通文言文意的方法.
1.我想要用方圆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安陵君可要答应我呀!易:交换.
2.即使如此,但是我是从先王那里接受了封地,愿意始终守护它,不敢(随便)交换.虽然:既便如此.
3.那韩国、魏国灭亡了,而安陵国却凭借五十里的土地存留下来,只是因为有先生啊!徒:只.
四战国时期,“士”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社会阶层.请你请教老师,查找有关资料,说说战国时期的“士”是指哪一类人,举出几个历史上有名的“士”,在班上讲讲他们的故事.
此题意在以本课为契机,让学生了解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士”这一社会文化现象,引导他们多阅读一些相关的历史资料或人物传记,增加文化积累.
教学建议
一、本文故事情节生动,富于戏剧性,学生乐于接受.教学时,仍应以朗读为主,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自己讲解文章主要内容,教师只需要对个别词句略加点拨.朗读时应引导学生注意把握说话人的语气.甚至可以让学生表演唐雎和秦王的这段对话,以便加深理解.
二、引导学生从分析唐雎和秦王的形象入手,由此加深学生对文言词语、句式的理解也是一个一举多得的办法.
三、在中国历史上,像唐雎这样“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有着凛然正气的布衣之士还有很多,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了解他们的事迹,鼓励学生学习他们的品格.
四、《战国策》中的许多人物、事例,往往不合史实.如课文,唐雎是不可能带剑接近秦王的.如果学生有疑问,教师可以给予解释.主要还是体会人物形象,不必过分认真计较史实.
有关资料
一、译文
秦王派人对安陵君说:“我要用方圆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安陵君可要答应我!”安陵君说:“大王给予恩惠,用大的交换小的,很好;虽然如此,但我从先王那里接受了封地,愿意始终守护它,不敢交换!”秦王不高兴.安陵君因此派唐雎出使到秦国.
秦王对唐雎说:“我用方圆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安陵君不听从我,为什么呢?况且秦国灭亡韩国和魏国,而安陵君却凭借方圆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来,是因为我把安陵君看做忠厚长者,所以不打他的主意.现在我用十倍的土地,让安陵君扩大领土,但是他违背我的意愿,是轻视我吗?”唐雎回答说:“不,不是这样的.安陵君从先王那里接受了封地而守护它,即使是方圆千里的土地也不敢交换,何况仅仅用五百里的土地(就能交换)呢?”
秦王气势汹汹地发怒了,对唐雎说:“您曾听说过天子发怒吗?”唐雎回答说:“我未曾听说过.”秦王说:“天子发怒,死人百万,血流千里.”唐雎说:“大王曾经听说过平民发怒吗?”秦王说:“平民发怒,也不过是摘掉帽子赤着脚,用头撞地罢了.”唐雎说:“这是平庸无能的人发怒,不是有才能有胆识的人发怒.从前,专诸刺杀吴王僚的时候,彗星的尾巴扫过月亮;聂政刺杀韩傀的时候,一道白光直冲上太阳;要离刺杀庆忌的时候,苍鹰扑击到宫殿上.这三个人都是出身平民的有胆识的人,心里的愤怒还没发作出来,上天就降示征兆,(现在,专诸、聂政、要离)连上我,将成为四个人了.如果有才能有胆识的人要发怒,就要让两个人的尸体倒下,血流五步远,全国人民都要穿丧服,今天就是这样.”(于是)拔出宝剑站起来.
秦王变了脸色,长跪着向唐雎道歉:“先生请坐!怎么会到这种(地步)!我明白了:韩国、魏国灭亡,而安陵国却凭借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来的原因,只是因为有先生啊.”
二、专诸、要离、聂政补充资料
专诸,春秋时堂邑(今江苏六合县北)人.吴王诸樊的公子光欲谋杀王僚(光的堂兄弟),善待专诸.乘吴对楚用兵国内空虚之机,公子光设宴请王僚,使专诸刺杀他.王僚戒备极严,“使兵陈自宫至光之家,门户阶陛左右,皆王僚之亲戚也.夹立侍(夹道排班站立着),皆持长铍.酒既酣,公子光佯为足疾,入窟室中,使专诸置匕首鱼炙之腹中而进之.既至王前,专诸擘鱼,因以匕首刺王僚,王僚立死.左右亦杀专诸,王人扰乱,公子光出其伏甲以攻王僚之徒,尽灭之,遂自立为王,是为阖闾.”
(事见《史记·刺客列传》)
要离,春秋时吴国人.公子光既杀王僚以自立为王,王僚之子庆忌逃往卫国.公子光使要离去刺杀他.要离诈负罪出奔,使吴戮其妻子,而见庆忌于卫.与之俱渡江,至吴地,乘庆忌不意刺杀之.要离后亦自杀.
(事见《吴越春秋·阖闾内传》)
聂政,战国时韩国人.杀人避仇至齐,以屠为事.严仲子(韩国的大夫)与韩国相韩傀(一名侠累)有仇怨,严仲子恐被害而逃离韩国.得知聂政是个勇士,即以重金聘之.聂政以侍养老母为辞.其母死后,去见严仲子愿为他杀仇人.聂政独行仗剑至韩.韩傀方坐府上,戒卫森严,政直入,上阶刺杀傀,并击杀数十人.“因自皮面决眼,自屠出肠,遂以死.”暴尸于市,购问莫识.其姊闻而往哭之,后自杀于尸旁.时人称其姊为烈女.
(事见《史记·刺客列传》)
三、《唐不辱使命》赏析(刘桐孙)
《唐雎为安陵君劫秦王》的题目为后人所加,“劫”不是“劫持”,这么讲不符合原文,应讲为“胁迫”.内容是写唐雎奉安陵君之命出使秦国,与秦王展开面对面的激烈斗争,终于保全了安陵国土的故事.当时,靠近秦国的韩国、魏国相继灭亡,其余山东六国中的赵、燕、齐、楚,在连年不断的战争中,早已被秦国日削月割,奄奄待毙了,又过几年,秦就统一了天下.安陵在它的宗主国魏国灭亡之后,一度还保持着独立的地位,这一次,秦王就想用欺骗的手段轻取安陵.出小饵而钓大鱼以骗取利益,是秦君的故伎.秦惠文王曾派张仪入楚,把商於之地六百里许给楚怀王,条件是让楚与齐断交,结果傻头傻脑的怀王上了当.秦昭襄王以十五城请易赵惠文王的和氏璧,结果骗局被蔺相如识破,偷鸡不成蚀把米.这些事距唐雎出使,不过几十年的时间.这一次,秦王嬴政又故伎重演,安陵君和唐雎是重蹈楚怀王的故辙,还是学蔺相如的榜样,与虎狼之秦作针锋相对的斗争呢?唐雎选择了后者.作为区区五十里的小国之臣,在孤立无援的危难情况下,面对强大凶恶的敌人,居然临危不惧,置个人生死于不顾,折服秦王,不辱使命,这种精神确是难能可贵的.
这是一篇记叙文,写唐雎忠于使命,不畏强暴,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英雄气概,揭露秦王的骄横欺诈,外强中干,色厉内荏的本质,虽不假修饰,却十分鲜明生动,在刻画人物性格方面,取得很高的成就.
首先,最引人注意的是人物的对白.除了很少几句串场的叙述,几乎全是对白;用对白交代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局,重点突出,层次清晰;用对白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安陵君的委婉而坚定,唐雎的沉着干练,口锋锐利,义正辞严,秦王的骄横无理,无不跃然纸上.开头一段是秦王使者和安陵君的对话.使者转达秦王要求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纯属诈骗.“使人谓”三字,劈头即自称寡人(只有对下,诸侯才可自称寡人),见出秦王对安陵君的轻慢,“安陵君其许寡人”,着一命令副词“其”,活现出秦王的盛气凌人.安陵君识破骗局,婉言拒绝.“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态度和言辞都十分婉和,但不是卑躬屈膝,而是婉辞,是面对虎狼之敌的斗争艺术.“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陈理为据,无容置喙.“弗敢易”,于委婉中透出坚决的态度,必然会使“秦王不悦”.秦王先设骗局,以强凌弱,以大欺小,首开祸端.安陵君婉辞坚拒,有理、有利、有节,不失明君风度.“秦王不悦”,矛盾趋于激烈,安陵前程险恶.这时,唐雎出场,“使于秦”,系国家人民的命运于一身,深入虎穴狼窝,令读者不能不为他捏一把汗!以下唐雎出使到秦国的文章分三个段落来做,也是唐雎与秦王面对面斗争的三个回合.唐雎如何到达秦国,怎样拜见秦王,与本文中心无关,一概略去不写,而直接写会见时的对话,作者剪裁材料的眼光和胆识值得我们学习.
第一个回合,基本内容貌似是第一段的重复,其实不然,细细读来,有三点不同:其一,地点不同了,是在虎狼之秦的朝廷上;其二,背景不同了,是在秦王碰了钉子,生了气之后;其三,人物不同了,作为区区小国的使臣所面对的却是汹汹然不可一世的秦王.三点不同,使得唐雎比起安陵君所处的境地更加百倍地难于应对,国家命运,个人生死,全在此一举.我们进而体会秦王与唐雎的语言,其意趣和从前也迥然不同.“秦王谓唐雎曰”之前,已经“不悦”,这时,他是压住火气说话,不像秦使者那样“简而明”,而是亦拉亦打,于委婉中露出威胁,俨然是胜利者的口吻:“……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这是质问.“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纯属威胁.话中句句不离“寡人”如何,还偏要说“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秦王的狡诈骄横之态不言自明.唐雎早已胸有成竹,并不多与之周旋.“否,非若是也”,态度沉着明朗.接着再用一句,提要复述安陵君的答辞,但却把安陵君的“弗敢易”换做一个反问句,并以“千里”对“五百里”提出,就远比安陵君的回答更为坚定有力,不给对方一点便宜.这必然引起“秦王怫然怒”,由“不悦”到“怫然怒”,矛盾发展了,尖锐了,唐雎如何应付呢?于是展开了第二个回合的斗争.
第二个回合是斗争的高潮,从写作来说是全文重心,因此写得最细最详.“秦王怫然怒”一句,笼罩全段.一个小国的使者如何治服大国暴君的盛怒,固然很难;作者如何在短短的文字中把这个场面写出来,写得入情入理,令人信服,也非易事.但《战国策》的作者有这本领,而且胜任愉快,把这个场面写得波澜起伏,有声有色,令人仿佛亲临其境.这一段作者分两个层次来写.第一层,秦王怒气冲冲,施以恐吓,“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公然自称“天子”,全不把一个小国及其使者放在眼里.“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如果联系“灭韩亡魏”的背景,委实令人不寒而栗.唐雎“臣未尝闻也”一句,沉着冷静,不为秦王的恐吓所动,实际上是按兵待敌.因而这一层犹如两大浪峰中的一个浪谷.第二层,唐雎先是反唇相讥,“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照用秦王口吻,以“布衣”对“天子”,真是寸步不让.然后又用“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一正一反两个判断句,断然驳掉秦王“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的诬蔑,于是条件成熟,反攻开始.先用三个排比句摆出专诸刺王僚、聂政刺韩傀、要离刺庆忌的事实,又说“与臣而将四矣”,打掉秦王的气焰,再用“若士必怒”等五个四字短句,像滚木擂石般对准秦王打过去,以“二人”对“百万”、“五步”对“千里”,不给他一点喘息时间,气氛之紧张,令人屏息.最后唐雎“挺剑而起”,紧紧逼住秦王,这更是秦王所始料不及,于是精神防线完全被摧毁,只有缴械投降.这段文章之所以有说服力,还在于唐雎采用了完全正确的斗争策略.无论是以秦国和安陵,还是以秦王和唐雎来说,如若较力,简直不可同日而语,因此只可斗智.从总体上来说,秦国和秦王当然是强大得多,但在某一个小的局部,在秦王的朝廷上,又是二人面对面,近在咫尺之间,秦王的一切有利条件都无济于事了;反之,秦王怕死,而唐雎舍生取义,敢于斗争,这时的优势在唐雎一边.唐雎抓住了这种优势,并且懂得这种优势稍纵即逝,所以用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取胜于秦王.作者也是十分聪明睿智的,他深深懂得写好唐雎这段台词的重要,于是全力以赴,让他来作这个回合的斗争的主角,给他大段的独白,用排比,用节奏鲜明的短句,让他痛快淋漓,激昂慷慨地大讲特讲,赋予他狂风扫地的气势,而风过气清,秦王已是一败涂地了.秦王的心理活动抽不出笔墨来写,或者更准确地说,是没有必要写,因为秦王早已被这意外的一击打昏了,他来不及思考一下眼前发生了什么,而结局已经摆在他的面前,只有俯首就范而已.明写唐,突出了他大义凛然的鲜明形象,虚写秦王,也更符合这一特定情景.
第三个回合(第四段),是事情的结局,其实已没有什么斗争,只不过是在风过气清之后,于众目睽睽之下,让秦王来请降.写法上反过来了,虚写唐雎,因为唐雎的形象已经完成,再写则会画蛇添足;实写秦王,让他自己把自己灵魂中长期被骄横凶残掩盖着的另一面——卑躬屈膝、懦弱无耻展露给人们看.从“色挠”至于“长跪而谢”,这是此时此刻秦王的所做;“先生坐,何至于此”,这是此时此刻秦王的所言,简直让人难以相信还是刚才那个秦王干的.“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一方面,君王的架子并不能完全放下,又一方面,对唐雎的恭维显然言过其实,这种自相矛盾之中,真是奴颜卑膝之态可掬.秦王的这种两面性表现无遗,一个完整的人物形象站起来了,文章也就戛然而止.
《唐雎为安陵君劫秦王》的写作特点之二,是用多种形式的对比和衬托来刻画人物.两种人物、两种思想和行为的对比,可以突出他们各自的特征,让读者认识得更清楚,这是一种广泛使用而且行之有效的表达方法.同样,俗话说,“红花虽好,还需绿叶扶持”,衬托在很多种情况下,也是十分必要的.本文把这两种有效的表现方法结合起来,相辅相成,收到了显著效果.我们先说本文中对比手法的运用.首先,本文中唐雎和秦王是对立而存在的,他俩之间生死不容、唇枪舌剑的斗争,为作者充分运用对比的手法,提供了坚实的生活基础,因而作者紧紧抓住这一点,对比着来写两个人物.秦王和唐雎一会面就展开了针锋相对的斗争.秦王是大国君主,盛气凌人,又是质问,又是威胁,却偏又摆出一副关心弱小之邦的虚伪面孔,力图把自己的意见,强加于唐雎.唐雎是弱小之邦的使者,却是从容镇定,据理力争,你有强权,我有正义,处在矮檐下,偏偏不低头,丝毫不为秦王的威胁所屈.一个先倨而后恭,“使人谓”——“不悦”——“怫然怒”——“色挠,长跪而谢之”,这是秦王在事件全过程中态度的变化过程;另一个先恭后倨,临危出使——沉着应对——针锋相对——“挺剑而起”,这是唐雎在事件全过程中态度的变化过程.处境不同、态度不同、结果不同,表现出不同的性格.一个是色厉内荏、外强中干的纸老虎;一个是临危不惧、机智果敢的伏虎英雄.唐雎先恭后倨,是因为他一开始就胸有成算,但由于处境危险,不可鲁莽草率,故意含而不露,待机而发.秦王先倨后恭则根本不同.先倨,是因为自己是大国、强国,有恃无恐,误以为可以放胆作恶;后恭,是迫于眼前处境,黔驴技穷,不得已而为之,并不能改变他的本性.一倨一恭,也形成对比,但这是另一种形式的对比,艺术上叫做相反相成,更有力地揭示了秦王这一复杂性格——既是凶恶的,又是虚伪的.再看本文中衬托手法的使用,突出地表现在用安陵君来衬托唐雎.安陵君是作品的次要人物,但又是必不可少的人物.他是君,唐雎是臣,他的态度决定着唐雎的态度,他不失为明君,但有了唐雎才称得上是锦上添花.“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这种话只能出自安陵君之口,他比唐雎软弱,更缺乏才干,大敌当前,他有见识,会应对,却拿不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找不到走出险地的途径.而唐雎出使秦国,面对秦王,一开口便胜安陵君一筹,“否,非若是也”,不卑不亢;接下去则一句比一句更有锋芒.他看透了秦王的色厉内荏,只要掌握时机,就能一举而战胜之.但反回头说,没有安陵君的支持信任,唐雎纵然浑身胆识,怕也难有用武之地.两个人物,两种性格,互为表里,相辅相成.
一篇六百余字的短篇记叙文,同时写了三个人物,故事首尾完整,人物形象生动.值得我们学习的优点,当然不只这两个方面,其他诸如剪裁的功力、情节的紧张曲折、人物语言的简洁和个性化方面,本文都有很高成就.但只要掌握以上两个方面,这几点由读者自己仔细领会,大概是不太困难的.
(选自《古文鉴赏辞典》,江苏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
四、《唐雎不辱使命》中唐雎的说话技巧(沈涛)
唐雎为什么能不辱使命?这是他以维护“国家”利益为出发点,同秦王进行针锋相对斗争的结果.
在这场斗争中,唐雎十分讲究说话的技巧,主要表现在下列三个方面:
一是“巧”在言辞委婉,言之有“节”上.秦王要求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纯是诈骗.当遭到安陵君拒绝后,“秦王不悦”,于是当着唐雎的面露出威胁之意,并盛气凌人地责备安陵君“轻寡人”.对此,唐雎先用屈从的口吻说:“否,非若是也.”这一回答,既缓和了秦王以强凌弱的气势,使会谈能够继续下去;又强调了不肯易地的原因.然后从容地说明安陵君不肯易地是因为“受地于先王而守之”,并非故意违背秦王的意愿.这一句答得委婉,言之有理,言之有“节”,一个“守”字,含义丰富;既说明愿忠于先王的遗业,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的完整,宁“守”不“易”,这是一种崇仰先王、不为利诱的明显反映;又表明安陵国并无扩张之意,倒有御敌之心,这不仅婉言拒绝了秦王的易地要求,还暗暗告诫秦王不要轻举妄动.“守”是一种坚持正义,不畏强暴的具体表现,显示出安陵国土的神圣不可侵犯.“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这一反语,十分有力,表明安陵国非但不想易地,而且根本不愿意易地.因为安陵君明白秦王的“易”即是“抢”的同义语.可见,“守”是不畏强暴、坚守国土的具体表现.由于唐雎坚持原则,言之有“节”,从“道义”方面暗刺了秦王的不义,触犯了他的尊严,难怪他要“怫然怒”了.
二是“巧”在针锋相对、言之有“据”上.秦王见诈骗不行,便用“伏尸百万,流血千里”的所谓“天子之怒”进行威吓.唐雎正气凛然,针锋相对,用“伏尸二人,流血五步”的“士之怒”进行回击.在这场围绕天子与布衣之“怒”的交锋中,唐雎很快就由被动而变为主动.当秦王以“亦……尔”的口吻鄙视“布衣之怒”时,唐雎立即驳斥:“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提醒秦王正视“士之怒”.接着用语势强烈的排比句,列举专诸刺王僚、聂政刺韩傀、要离刺庆忌的史实,对“士之怒”加以渲染说明.这三个史实,犹如锃亮锋利的匕首,直刺贪生怕死的秦王心窝;又好似撼天动地的警钟,警告秦王必须吸取历史教训,不要自蹈死地.但是,这些有根有据的“士之怒”,毕竟是历史上的事,已经过去了,它对秦王虽有所触动(威胁),但还不足以使利令智昏的秦王幡然悔悟.于是,唐雎又逼近一步:“此三子者”,“与臣而将四矣”.这是暗示他将效法三人,刺杀秦王.这样就把血淋淋的史实,变成对秦王的直接威胁,迫使秦王不得不考虑自己的危急处境.
三是“巧”在以行证言,言之有“?/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