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记,摘抄好句法布尔的《昆虫记》摘抄.共100句,每句最少15字基础分20,如果摘抄的好可以追加分...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4 15:04:16
昆虫记,摘抄好句法布尔的《昆虫记》摘抄.共100句,每句最少15字基础分20,如果摘抄的好可以追加分...
xnkYv&*teܸ/҈.l4i4HQG'QHW$5s&P}_ҽi]nt&.")r}o {?pS^1)C3J[},6},ͶL÷ߢiD3f~0wUӞg1I}m\l;'M}}Iմ-&w6[[[`3<__{'or3CIM1>y>Oe$t9ͬ;sȟz5|x0W.W'^wBb{"FqyVGgNYr٤jUj\$ovh5jpﲫe[8<6=M;G4Li\Wth4ԋ%dQ ]kR4N׼37ù~2wvVIOV/= VS M]2Ix'6L~bM1zrFIW7͡)(VNS%~oZ ˭ըH:Ecddͬ5nJ1:Fa\zqXs+Fv d5qFC[NiOGM暍e`^[\y>3<ڔUJ={/G(㒈GwĦq4~m<=ž)3M[f8GN:cNؔOH]jQIOЫi}:ocW-~3[:3~Q[o@ =gP/[X-M|a:XlH95{[ÁR$BzK~|Nb'Vdhe_Uh.3p8nD|Ct /M7P37G'7[OEU M(UW\{@ f C.5e1F锎M]+%a(.!Fuը ]l̏e9PQ[VY@Gʫ9 hq[)xJwҗZʹ1tThCṔߩZq`ߌaܔKц.CJ:OWQ'~v~ˆD v)?+0U"ц +zk]"|_Pa2֨q/[Xb09Ma]<J{TUQն(+Is2Ch8|fnm8Ֆ5}!aXf0r T{ aɡ9!/"[EKAQ*D`-)婚 .D"+LK3S\8'V툾xڭGęsʑԥq pUe]Ԡc:(n0鿬f(Ď ^g#0|ɚ\Кm>* 6u kr]j;+`υm@~NN} %GTW[ x'hX,j9z!P1(JHr?7/Q]yy1x6l OEqaKs.j ʴ@ns$gBdm0]ϸi hί]ǩƦiAڔ ;E/uy1oh%AA'C@HC '];SVڎ4J8uaJk+'f;{,@ӜEUuۏxXtw-^A^ : ţ$`,IEq%XM 5IKwzgr7X?\PaUۊ52fE#}"pP$Oq-)Oc\Ԕ/B\z-B΁DYlgG0J@4dn NBPm{m!JMvᢽ>`%TQv1Um-SRAO{W}혆)F=HSsf:B Ϥ$ +1aa3ͨO(9nBVVϥͰ'ؗ?RMf۹#fOQvfۨn{~|_m)+ //T|V'+eыUT{h3G^,I.C$߻RɏVɒP;1|-,0sT[sDjwj&YҨ_`~b-4T&=WZA9 o(UբK:^TyY3D[%רVM&{I9n) _OSZJ Nk $%J dUYigQ@DiQ^+H ^.~Sn̷h6oC b9.(s,U.ȕ):فUKOu5u'Q|r۴U50;`={OWjGϤ{_D@~zܟd~z:L,lk$`mFa3S3 ޏ)P)CEt4!^GWȆU_*Q.$ 7h2AR3|ۆq %~Da;v7UOJ8$їlucI ۢI@̭-hu^ˡ#s/Lq!EQL'~VEn<[|"S2 !ת(awmY 0MOǟ_Ͳ04E^{{%} Hw %bfꞀ1EkU@͎j8ݳr2xxJHTZ׹gA93ݦ?>TBpΜ|S,nwqʙ7<֥9)uѹZSIfW7x]47ÙߞOg$r[b;B_W*=x%D,Z@`P6PPjNΪ{v@$mm , Rv`X/r] V#_}x/ >}02;Q'S0#՞t /\S~㝀74W;Wwa* t$j).di dP[QvGj@SEwoNuh R9ƥmSP{cYnd1٨V[z0SPW9;n@/)q}l}s( j/3SmapvNکAꂫR LzIA` hGRz0uA/> DZOղ ‘"P28vם_ķj3C?A晘@hĀH\\B2 6KV&. 9՟BvOB%wN0~;I`nwp~jKcw^B&l *~ ʚΠ^^̶h MN!pđb”3}MI FgoB%-˝|2<0'vV1#mhnT4iTL0JB%˹: ȕ\ɐ ((p.x:+q]i(*HroK TQEbѮ5wѣaY_hc.D9Wjof[ha!2Xݱ q!˯qըcf Nʢˀ}(} Uk CxPIڙ5|R/c -a bZA0_^bn4)8ޚh&aF6cj#'r `橼AA5a)\z)4CpoΠ,C&" hu-0J l.^#/#Ը̈́QS=u1mR:bx>x_}Um-Ta0}8Vc Lrrg0p V<܈DNȾ,))&u aYCYDNLd()p5搈j~AzբW;3|bը2do;oG-zMyb]*:?YTxTrD dLIPQhAi=F; BhVLr\moAi oWc᷾ =6AM*|CB@o_H'?0>unQaz<\ZX& t$|ޯA./T` ^IG'vKH@)hB̑߶'4` brr][S cJ/[艁dދ͕|Up껀mQFOb|7i?HRr2-Ք>W&0NHSApنP2%:>dJC,}b88U| ^n Lܼvrb;DP).~X/F }5BtN!]cV%8lh,h޲߭S; / |w/meEFd%,"/"V΋[N['dzNj& )U)nNn0F7Ź;3`vdbe̼cU0jV_b^Cݽ,x:t==1:ahCJ7J([XռnE8xlMKSwϢhAα68;M2 7ޜ5ɽ[ z8Mᒓˣ7s`S+fM2ø6Fҍ*; 'xnq~TB|z&mwp9۔ ڒdN77"H.D a+ eTÕO v\&84o49 .MTG# 4[I˺c@D9T6AXf !5N%-SzS{;aK[Y]7Ő7F>R.{&wT wl Gtmt܊0jg]ȒC^ʶ l}Ħ3-7&Uv QɊj"4fhsqZʆ%q٬uk)4XQuiOH__c3Q$(ݥw\1K0n;椯dп%[sB6o<' Է{nm` ]58麄wb ,(hrss M'H==J(Ґtkҿ䗙 d@E 5Lzc̅;>Mc&H0-zI1_q tkf[D1v$ї$MoV7xWy]Ʊ5b*3I3u|wRft,}];YdRI[ɹ ϯ{m?[C'! B԰i ~+d y"V[b0Lp6@'.}IGڂ971y⻣@V&H;MvnTQZ` K/idNVB/| (9f`X#.ΕM~@weqg4&؇"=j;d 2AeJzijO.Jc279ކQog@'::/vL /'l xxm/J|؃ib/CY p=>XlDFQA=B`XG62}p7P_>vh2 duT&r@|8!iM֩JE[Nir:d1ei6EwfӴ/A9^j.2v:<5EY:V3L`ɺ֕`UTXO"f֫OrٴI1NNi%“;%ck#;y?O;}-Fh;aB' . B^:~M0xv9IFPo.с#UXta5hK2AYqv/xt}^9U0 l˩7'Gb{w2vg-g&}h5a7:yX#H%z)Zs FFZ H?xOD'yK4IjT^}oOyܠ/24,x:6㩳&:%i+nؔbi=eʝ,99ϻY7=p&gW'PZ } e匓,=xi1tW&V(-YMny`Azq6I "}]+O)2~2o>q'Vcm뤖i.LR8on.U'w 놫Qganf`3_c5VӮbB 5wJwWhefT(AF9lT91:@Jk7XJk8RaM9#YT&ŭ5nzaßT $Q,u}Dc )InkQ S,##ɐEPιuיqD!/IʜD\j j(PU?^$g5&'YLc~E|O2bdME8 PҚZ_Lg pqǔYVm! $;yxQ#9oK<7N?yi>j50Xr6w7S/s!f)lEP>>'s<,6p+qJ9dҳ6#JvSS ^MvP=y p⧾Y#AS~㛓Wq -/NN,MQ{<%BY/lJ;Vw96Á,\KQW;a^:OFHf䔴kE:eQ<0A9:6{/5 XKRW\zͽ`ˇ/mz>>ΈRrdFκfPSvNL5{6 T¼yf^%@:O?FU|jj%bðX͋9]θ+1lk[GSҳ[1F) ~g)r܃09yC[lH3IPGxCK:MD]$Z-m̱n6 q^L񞈦*tnx'b&w:T3ϘE$E%e'tB1ƎnNCZ3mn;dG;PcwV0(>-uLrs&݁z /sIs_{>k->8wS/7Ըa#qMK kR٥ձsZ+kҏZ6S,fZ1Ϊ]%c>F,B/[iPF(cٚ"*sNYF}0CzN:w)|(Zҫ5f^e| 1y<ڝZ&XO-fq]F&?c gB%k9jsh0z\>L>?zКyf 1iTUW[/ocIҏ9yTS@+jOqWjqjX:k=G9Jѽg =ڒjl#ZV^0%Zf]ԁ8e ^I&˖~j0Q}ʏ%!)߻Y!s;,c9>],E\ҟ|.2Nj8~ta*rרB,DH>}oP|GN'1dyfW —s:|[IJ,;7OSQG4J,u) KuP3HLZ}٢S-e@xw}b3?l-4Mr!w{T컟x-ϸr 5ZS0ǧXs\%՘5X_N.0gINW&nj)&Y!\,|Dҙ)56^_9U-t:$NDʷ_C tϽUӗ P 5\٘4Fo:r Ii ߭)̏y=aϢ@ސb o~%Kee4U%U*ڽPz|vOCd#GY$$>*YR/_V RdmczVtk~M@TjJ,]H&y544{zŚ"@2,KXjOV, X[ L*8,RHH(3/C@+zy7W:Y-Bz5? Q#Oo\aI7/ZN6Y]d_cMisѓ7TGWBKԿUTIaJ3( y֨{U1]'%9$'(o@1ɖT˝Π(/VBפw["P,Ұ* v¨M\80H剂Ӑmѹ9:i2*mx/m'vhetȹ˩3+;q'NV/KȿOA]FXOuC'U! F#fb'YOhl'#L wLlz,S1f.J/>pٛrٽTF"NƓIE0"Dt5?yXVm^){0R>G4ղPk=OQt=¡xLƒw)9l W_t6ɏ_F@$ɾWyߐl9~ Y_M (!Lj'~:M{ؕ8u6ɇIMmoQ_O>B C/0:OJjo><2x R 9FQO[)Q»Z,0̞ !lx1.:.LEVϓh$ 9 Ӑ֣bat:Wmre-ђ|򻈉ÂɬBя3jL_^Aw?}o 3I.bVX .%偲k2bH/Wj>ߘq}eڋ=RS @^ЏOSIut{wlヷ2s?DC؛aU <zfN5dsMIys22 gׂxYW,#;yjjީa/U|ǽOO.OYd=+:y MeRkv>6X)pIk7M\&7ChǏ8n[ҿ[A|O=qyf,|oz~ld%='F!'I.g<2.. 2:q^_YHygp%Ui:AR~`R&wݝ~oVdv0|gX) -Ѻ3μ]xP.W%'R֙Vu+~5q~]A~]sg٠jiz33_旅f - /m2E}VȻqE6Gbl5atˈ.M9}hnkvw45栉7 tKh03|I)Sq02'*Z"GcXը;u/R+3|jˍw_LyFC]tYN~^q]0!ɨ }R[~3Xݹ\?AZy[G?)by&&1Z/f/3*oRZΔ`;朠{ Sx큳Uc\y3g7ŧc'(;w=+ g4PT]uD"I;Mw]r+(w aCm:9x@{7bZtPii$xTahKHYo {?m6ݛXv9{#g[\2gm[H~PN9eNCԳ3~/vz[¨.vM6%yC Y#S9y!PA.~d31[{awHoX 7,;I 5tvjxtt{u"ȼ^fK|q?F MIi0s(maf% ѝ< `'tc$|SE]qK5Kl$Cت#*]|ФOiBY&)h,5",9ja/,ښ^ORimn.h,־Ƚ~5 7w!Jb3nwTy?ɂTy*=_ / ذK/I"Ziz?oڄy%$9ax|G#@d v{˅t A_QGqRVZ_b̿k305z;I/|AL܌XʮSVޮĚ軯e7y)J0!v|iN"du짓xO%=N8Ӯ}3IzܽyӈBKD~wtjlK7 {D G˷):guSF-Q^}DS4f,6ϤNiO_psv0qr&eDʵ*hRhytLLzDrȚRWy+o# J^R0%N֝6Qҩ !+%Rb ; H5xޕMK4؃*S~.5v˚c/WBơd?ذ)7px:A^" @[@jXTҩXY*~nB^ԤEk .-:> WZaf\A.0M϶w>@tN&vk$K{МsX ǵ[[_+) !.w In~(o`m^PܻE) mv `0h%kMh+( ~,$46,рKk8faz߹*5zCf0٘#_5J"@"rH)e gD[#Lb=1ڬP>e]懈S[-/_SxrS9ϼn-W/#ڈ7ڧ'Z}AOA#RgN{_ݼ_=c5 ;hk*_pS)ˌKMsJNpX&ÊV^*VޘɠJj3%.neTIJi縜+tap10PdtB:;٪^csWãa_yF7J|79{ל#^Eiݛæ͗q7Y% D7iQ2ɂԫhjցH\ƮV;L 磗E pQh,୘6گsJpiS@nhȗK=^;Y$7ѽM rkg+kŤg֌4l59.yom?DaKBӉ{kK'wU}pxk1d8[?Z&ب1NZ(OS7,uەKLMDnAA8%^rQCAkVUDO${CMl!_6OaA-e>X)ulI a0NW'Xihg^141 i<5M|bEsA5CDlx8qde*,/w{Jһ\XĪLM~w:P#F%NnڴZ!ۑܥn-4&y\65rꝘks{3"J1Ё8_Y[}UEt|z~B:q{]&NNĮ+."*sasU}\EL*b*KaA-/˼7yהji:*L_5_,;N[L5 M;(݇=jЊwk ~s!;fP@R/Q2^ormӽ رfr3'= v k&rTav]1Z^h"cp讦%AZٲ¦5-CJjXBq}&^#ku%0^'ͪk68KZǼ>"`P#EK3Q[ ifdݓx/A\ .iEL{<+߹ٚμ%Aؕs]ӻc(rvWY7sBZ0m(fűSg8>~{5eh"γ޾L?xK71kD̘[ˬ2CkÉ{NUJq٢VV>dy0hGrlYs)Ui:wyҟWLalQUsVIZg`%#jY?yeTa,ZH{]<^Y*>.Z<,k[k~VѿBAo1Vޫ]Ľs}$o.3J{fm*\cYOe-NڝmZSOEީjzy^iOE\iw0Gdȿƛ v>omI`'|DwuP~9 ] 'I2DpR~9\ \V φRe}K'.@n|(-f7՜NQjpuX/ ptQ)}K5,~`f1?Q#gS6 !,V^;lпk.IU8MZ:˽nto}e G! M`/[o2ઋD XR<܋zW!bF v0a>,hߞ+[Ȅ'FF8+6S*`l*B;ψEIJf?H^Z,UD%A5Ԙi^1HkAՎ$)h<?} rܛ .AelxS9E ZOd#RMd'U]ɘ*iWOK3̯ j6iBfrhtXҝٹ[X\#FshAC-#*Cľ!*u)cfER ?<-V%UˡG~Tȷdyz6- p-,meTpeOPjz ʾ)j+יk SrBu`9ٸWGn/ZA18S+$l07Yf f@{YKi!ڥ nv<9Ɛ\zty_7^:s v+\f I%6NQ QПvݘ1+JSD9;U`%}PsoCC81\ՠMceu+*\Y\ff7z w?{Kx(}koوNH>bI-;pV*ѭb5ҳ"cJ[֘*ҦpĐOreH.5*a[_ivl2d|vu({10Cr ިmSo>_p@ݏgu]ѣ/@y0kl''w &ix3,\MSU\Dٮs~GU[4!=ݘY&^g?wVu&akc–&N0e^BO;U5d@ )a0#O;<6WˁZ^:jDPTx p|eiJ)ʌK,:mo(;Ͱїz6zA ^mo?Lƀ^/v<ͼ\c `F@]$-,@.VE ~v`dJGXTU^xJHij* *n76݈sj;AE{`@hlP4 `3 l^ܵJT/тx[HUtN{SXBa BCyW8j B캵N./ߪEuLwJf)ffjx^o s]jV/CʥfTE-M=nU@g7U&}&Bi %*s8[GaLs]Q 0]Wٙ]&dNA ݩ\O|J+>*++OvkR{pv}2{-+y+jv>\:/$L]MqI/c3O *cXd%'B( [JSMAA 2aY;N:h4y4"4 7qRB)߶$OK?awF?YqIOrt7-IĒjHU1 7= 9#Sð#9̢Mq4M)="uu<~Is;6ڮ^٭M em{~Q՜VH`5|cwvTr4/gm4ұUIͫ*I Tj^5ڼGi{'Jc,2[V0WJHbuSz8ZV:lHd*GHrRр31M@U R}L4[&9ҕ \ub6 \b:yN[WM77_ ufچ3_apny_QѻY5iUvTQ|[dxVҒDk42`1:S~Z[hB2q}Pm~,א^inbX!./@NnH.K JM+ κgIř%3Gʛd?kBZ"O.7bXl1IʏYGK4=ć, JqG]zVV

昆虫记,摘抄好句法布尔的《昆虫记》摘抄.共100句,每句最少15字基础分20,如果摘抄的好可以追加分...
昆虫记,摘抄好句
法布尔的《昆虫记》摘抄.共100句,每句最少15字
基础分20,如果摘抄的好可以追加分...

昆虫记,摘抄好句法布尔的《昆虫记》摘抄.共100句,每句最少15字基础分20,如果摘抄的好可以追加分...
它们身体鼓鼓的,像半粒豌豆,鞘翅光滑或有绒毛,通常黑色的鞘翅上有红色或黄色的斑纹,或红色、黄色的鞘翅上有黑色的斑纹,但有些瓢虫,鞘翅黄色、红色或棕色,没有斑点,这些鲜艳的颜色具有警戒的做用,可以吓退天敌.
品析:这段话是《昆虫记》中描写虫子的一段话,通过比喻,列举等修辞手法,生动形象的将昆虫的样子展现在读者眼前,将它们“可以吓退天敌”的原因淋漓尽致得表现了出来,起到点明主旨的作用.
见过螳螂的人,都会十分清楚地发现,它的纤细的腰部非常的长.不光是很长,还特别的有力呢.与它的长腰相比,螳螂的大腿要更长一些.而且,它的大腿下面还生长着两排十分锋利的像锯齿一样的东西.在这两排尖利的锯齿的后面,还生长着一些大齿,一共有三个.总之,螳螂的大腿简直就是两排刀口的锯齿.当螳螂想要把腿折叠起来的时候,它就可以把两条腿分别收放在这两排锯齿的中间,这样是很安全的,不至于自己伤到自己
蜣螂第一次被人们谈到,是在过去的六七千年以前.古代埃及的农民,在春天灌溉
农田的时候,常常看见一种肥肥的黑色的昆虫从他们身边经过,忙碌地向后推着一个圆
球似的东西.他们当然很惊讶地注意到了这个奇形怪状的旋转物体,像今日布罗温司的
农民那样.
从前埃及人想象这个圆球是地球的模型,蜣螂的动作与天上星球的运转相合.他们
以为这种甲虫具有这样多的天文学知识,因而是很神圣的,所以他们叫它“神圣的甲虫”.
同时他们又认为,甲虫抛在地上滚的球体,里面装的是卵子,小甲虫是从那里出来的.
但是事实上,这仅是它的食物储藏室而已.里面并没有卵子.
这圆球并不是什么可口的食品.因为甲虫的工作,是从土面上收集污物,这个球就
是它把路上与野外的垃圾,很仔细地搓卷起来形成的.
做成这个球的方法是这样的:在它扁平的头的前边,长着六只牙齿,它们排列成半
圆形,像一种弯形的钉把,用来掘割东西.甲虫用它们抛开它所不要的东西,收集起它
所选拣好的食物.它的弓形的前腿也是很有用的工具,因为它们非常的坚固,而且在外
端也长有五颗锯齿.所以,如果需要很大的力量去搬动一些障碍物,甲虫就利用它的臂.
它左右转动它有齿的臂,用一种有力的扫除法,扫出一块小小的面积.于是,在那堆集
起了它所耙集来的材料.然后,再放到四支后爪之间去推.这些腿是长而细的,特别是
最后的一对,形状略弯曲,前端还有尖的爪子.甲虫再用这后腿将材料压在身体下,搓
动、旋转,使它成为一个圆球形.一会儿,一粒小丸就增到胡桃那么大,不久又大到像
苹果一样.我曾见到有些贪吃的家伙,把圆球做到拳头那么大.
食物的圆球做成后,必须搬到适当的地方去.于是甲虫就开始旅行了.它用后腿抓
紧这个球,再用前腿行走,头向下俯着,臀部举起,向后退着走.把在后面堆着的物件,
轮流向左右推动.谁都以为它要拣一条平坦或不很倾斜的路走.但事实并非如此!它总
是走险峻的斜坡,攀登那些简直不可能上去的地方.这固执的家伙,偏要走这条路.这
个球,非常的重,一步一步艰苦的推上,万分留心,到了相当的高度,而且它常还是退
着走的.只要有一些不慎重的动作,劳力就全白费了:球滚落下去,连甲虫也被拖下来
了.再爬上去,结果再掉下来.它这样一回又一回地向上爬,一点儿小故障,就会前功
尽弃,一根草根能把它绊倒,一块滑石会使它失足.球和甲虫都跌下来,混在一起,有
时经过一、二十次的继续努力,才得到最后的成功.有时直到它的努力成为绝望,才会
跑回去另找平坦的路.
有的时候,蜣螂好像是一个善于合作的动物,而这种事情是常常发生的.当一个甲
虫的球已经做成,它离开它的同类,把收获品向后推动.一个将要开始工作的邻居,看
到这种情况,会忽然抛下工作,跑到这个滚动的球边上来,帮球主人一臂之力.它的帮
助当然是值得欢迎的.但它并不是真正的伙伴,而是一个强盗.要知道自己做成圆球是
需要苦工和忍耐力的!而偷一个已经做成的,或者到邻居家去吃顿饭,那就容易多了.
有的贼甲虫,用很狡猾的手段,有的简直施用武力呢!
有时候,一个盗贼从上面飞下来,猛地将球主人击倒.然后它自己蹲在球上,前腿
靠近胸口,静待抢夺的事情发生,预备互相争斗.如果球主人起来抢球,这个强盗就给
它一拳,从后面打下去.于是主人又爬起来,推摇这个球,球滚动了.强盗也许因此滚
落.那末,接着就是一场角力比赛.两个甲虫互相扯扭着,腿与腿相绞,关节与关节相
缠,它们角质的甲壳互相冲撞,摩擦,发出金属互相摩擦的声音,胜利的甲虫爬到球顶
上,贼甲虫失败几回被驱逐后,只有跑开去重新做自己的小弹丸.有几回,我看见第三
个甲虫出现,像强盗一样抢劫这个球.
但也有时候,贼竟会牺牲一些时间,利用狡猾的手段来行骗.它假装帮助这个被驱
者搬动食物,经过生满百里香的沙地,经过有深车轮印和险峻的地方,但实际上它用的
力却很少,它做的大多只是坐在球顶上观光,到了适宜于收藏的地点,主人就开始用它
边缘锐利的头,有齿的腿向下开掘,把沙土抛向后方,而这贼却抱住那球假装死了.土
穴越掘越深,工作的甲虫看不见了.即使有时它到地面上来看一看,球旁睡着的甲虫一
动不动,觉得很安心.但是主人离开的时间久了,那贼就乘这个机会,很快的将球推走,
同小偷怕被人捉住一样快.假使主人追上了它——这种偷盗行为被发现了——它就赶快
变更位置,看起来好像它是无辜的,因为球向斜坡滚下去了,它仅是想止住它啊!于是
两个“伙伴”又将球搬回,好像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一样.
假使那贼安然逃走了,主人艰苦做起来的东西,只有自认倒霉.它揩揩颊部,吸点
空气,飞走,重新另起炉灶.我颇羡慕而且嫉妒它这种百折不挠的品质.
最后,它的食品才平安的储藏好了.储藏室是在软土或沙土上掘成的土穴.做的如
拳头般大小,有短道通往地面,宽度恰好可以容纳圆球.食物推进去,它就坐在里面,
进出口用一些废物塞起来,圆球刚好塞满一屋子,肴馔从地面上一直堆到天花板.在食
物与墙壁之间留下一个很窄的小道,设筵人就坐在这里,至多两个,通常只是自己一个.
神圣甲虫昼夜宴饮,差不多一个礼拜或两个礼拜,没有一刻停止过.
二、梨
我已经说过,古代埃及人以为神圣甲虫的卵,是在我刚才叙述的圆球当中的.这个
已经我证明不是如此.关于甲虫被放卵的真实情形,有一天碰巧被我发现了.
我认识一个牧羊的小孩子,他在空闲的时候,常来帮助我.有一次,在六月的一个
礼拜日,他到我这里来,手里拿着一个奇怪的东西,看起来好像一只小梨,但已经失掉
新鲜的颜色,因腐朽而变成褐色.但摸上去很坚固,样子很好看,虽然原料似乎并没有
经过精细的筛选.他告诉我,这里面一定有一个卵,因为有一个同样的梨,掘地时被偶
然弄碎,里面藏有一粒像麦子一样大小的白色的卵.
第二天早晨,天色才刚刚亮的时候,我就同这位牧童出去考察这个事实.
一个神圣甲虫的地穴不久就被找到了,或者你也知道,它的土穴上面,总会有一堆
新鲜的泥土积在上面.我的同伴用我的小刀铲向地下拼命的掘,我则伏在地上,因为这
样容易看见有什么东西被掘出来.一个洞穴掘开,在潮湿的泥土里,我发现了一个精制
的梨.我真是不会忘记这是我第一次看见,一个母甲虫的奇异的工作呢!当挖掘古代埃
及遗物的时候,如果我发现这神圣甲虫是用翡翠雕刻的,我的兴奋却也不见得更大呢.
我们继续搜寻,于是发现了第二个土穴.这次母甲虫在梨的旁边,而且紧紧抱着这
只梨.这当然是在它未离开以前,完工毕事的举动,用不着怀疑,这个梨就是蜣螂的卵
子了.在这一个夏季,我至少发现了一百个这样的卵子.
像球一样的梨,是用人们丢弃在原野上的废物做成的,但是原料要比较精细些,为
的是给蛴螬预备好食物.当它从卵里跑出来的时候,还不能自己寻找食物,所以母亲将
它包在最适宜的食物里,它可以立刻大吃起来,不至于挨饿.
卵是被放在梨的比较狭窄的一端的.每个有生命的种子,无论植物或动物,都是需
要空气的,就是鸟蛋的壳上也分布着无数个小孔.假如蜣螂的卵是在梨的最后部分,它
就闷死了,因为这里的材料粘得很紧,还包有硬壳.所以母甲虫预备下一间精制透气的
小空间,薄薄的墙壁,给它的小蛴螬居住,在它生命最初的时候,甚至在梨的中央,也
有少许空气,当这些已经不够供给柔弱的小蛴螬消耗,它要到中央去吃食,已经很强壮,
能够自己支配一些空气了.
当然,梨子大的一头,包上硬壳子,也是有很好的理由的.蜣螂的地穴是极热的,
有时候温度竟达到沸点.这种食物,经过三四个礼拜之后,就会干燥,不能吃了.如果
第一餐不是柔软的食物,而是石子一般硬得可怕的东西,这可怜的幼虫就会因为没有东
西吃,而饿死了.在八月的时候,我就找到了许多这样的牺牲者,这苦东西烤在一个封
闭的炉内,要减少这种危险,母甲虫就拼命用它强健而肥胖的前臂,压那梨子的外层,
把它压成保护的硬皮,如同栗子的硬壳,用以抵抗外面的热度.在酷热的暑天,管家婆
会把面包摆在闭紧的锅里,保持它的新鲜.而昆虫也有自己的方法,实现同样的目的:
用压力打成锅子的样子来保藏家族的面包.
我曾经观察过甲虫在巢里工作,所以知道它是怎样做梨子的.
它收集建筑用的材料,把自己关闭在地下,可以专心从事当前的任务,这材料大概
是由两种方法得来的.照常例,在天然环境下,甲虫用常法搓成一个球推向适应的地点.
当推行的时候,表面已稍微有些坚硬,并且粘上了一些泥土和细沙,这在后来是很多见
的,不只在离收集材料很近的地方,可以寻找到用来储藏的场所,在这种情况下,它的
工作不过是捆扎材料,运进洞而已.后来的工作,却尤其显得稀奇.有一天,我见它把
一块不成形的材料隐藏到地穴中去了.第二天,我到达它的工作场地时,发现这位艺术
家正在工作,那块不成形的材料已成功的变成了一个梨,外形已经完全具备,而且是很
精致的做好了.
梨紧贴着地板的部分,已经敷上了细沙.其余的部分,也已磨光得像玻璃一样,这
表明它还没有把梨子细细的滚过,不过是塑成形状罢了.
它塑造这只梨时,用大足轻轻敲击,如同先前在日光下塑造圆球一样.
在我自己的工作室里,用大口玻璃瓶装满泥土,为母甲虫做成人工的地穴,并留下
一个小孔以便观察它的动作,因此它工作的各项程序我都可以看得见.
甲虫开始是做一个完整的球,然后环绕着梨做成一道圆环,加上压力,直至圆环成
为一条深沟,做成一个瓶颈似的样子.这样,球的一端就做出了一个凸起.在凸起的中
央,再加压力,做成一个火山口,即凹穴,边缘是很厚的,凹穴渐深,边缘也渐薄,最
后形成一个袋.它把袋的内部磨光,把卵产在当中,包袋的口上,即梨的尾端,再用一
束纤维塞住.
用这样粗糙的塞子封口是有理由的,别的部分甲虫都用腿重重的拍过,只有这里不
拍.因为卵的层端朝着封口,假如塞子重压深入,蛴螬就会感到痛苦.所以甲虫把口塞
住,却不把塞子撞下去.
三、甲虫的生长
甲虫在梨里面产卵约一个星期或十天之后,卵就孵化成蛴螬了,它毫不迟疑地开始
吃四周的墙壁,它聪明异常,因为它总是朝厚的方向去吃,不致把梨弄出小孔,使自己
从空隙里掉出来.不久它就变得很肥胖了,不过样子实在很难看,背上隆起,皮肤透明,
假如你拿它来朝着光亮看,能看见它的内部器官.如果是古代埃及人有机会看见这肥白
的蛴螬,在这种发育的状态之下,他们是不会猜想到将来甲虫会具有的那些庄严和美观
了.
当第一次脱皮时,这个小昆虫还未长成完全的甲虫,虽然全部甲虫的形状,已经能
辨别出来了.很少有昆虫能比这个小动物更美丽,翼盘在中央,像折叠的宽阔领带,前
臂位于头部之下.半透明的黄色如蜜的色彩,看来真如琥珀雕成的一般.它差不多有四
个星期保持这个状态,到后来,重新再脱掉一层皮.
这时候它的颜色是红白色,在变成檀木的黑色之前,它是要换好几回衣服的,颜色
渐黑,硬度渐强,直到披上角质的甲胄,才是完全长成的甲虫.
这些时候,它是在地底下梨形的巢穴里居住着的.它很渴望冲开硬壳的甲巢,跑到
日光里来.但它能否成功,是要依靠环境而定的.
它准备出来的时期,通常是在八月份.八月的天气,照例是一年之中最干燥而且最
炎热的.所以,如果没有雨水来软一软泥土,要想冲开硬壳,打破墙壁,仅凭这只昆虫
的力量,是办不到的,它是没有法子打破这坚固的墙壁的.因为最柔软的材料,也会变
成一种不能通过的坚壁,烧在夏天的火炉里,早已成为硬砖头了.
当然,我也曾做过这种试验,将干硬壳放在一个盒子里,保持其干燥,或早或迟,
听见盒子里有一种尖锐的摩擦声,这是囚徒用它们头上和前足的耙在那里刮墙壁,过了
两三天,似乎并没有什么进展.
于是我加入一些助力给它们中的一对,用小刀戳开一个墙眼,但这两个小动物也并
没有比其余的更有进步.
不到两星期,所有的壳内都沉寂了.这些用尽力量的囚徒,已经死了.
于是我又拿了一些同从前一样硬的壳,用湿布裹起来,放在瓶里,用木塞塞好,等
湿气浸透,才将里面的潮布拿开,重新放到瓶子里.这次试验完全成功,壳被潮湿浸软
后,遂被囚徒冲破.它勇敢地用腿支持身体,把背部当作一条杠杆,认准一点顶和撞,
最后,墙壁破裂成碎片.在每次试验中,甲虫都能从中解放出来.
在天然环境下,这些壳在地下的时候,情形也是一样的.当土壤被八月的太阳烤干,
硬得像砖头一样,这些昆虫要逃出牢狱,就不可能了.但偶尔下过一阵雨,硬壳回复从
前的松软,它们再用腿挣扎,用背推撞,这样就能得到自由.
刚出来的时候,它并不关心食物.这时它所最需要的,是享受日光.跑到太阳里,
一动不动地取暖.
一会儿,它就要吃了.没有人教它,它也会做,像它的前辈一样,去做一个食物的
球,也去掘一个储藏所,储藏食物,一点不用学习,它就完全会从事它的工作.
最后,这个庞大的大家庭消失了.这些小蛛纷纷被飘浮的丝带到各个地方.原来背着一群孩子的荣耀的母蛛变成了孤老.一下子失去那么多孩子,它看来似乎并不悲痛.它更加精神焕发地到处觅食,因为这时候它背上再也没有厚厚的负担了,轻松了不少,反而显得年轻了.不久以后它就要做祖母,以后还要做曾祖母,因为一只狼蛛可以活上好几年呢

好句:1.蝉"为饥饿所驱"/"为口渴所苦"
2.当我考察它们的储藏室时,我是用手斧来"开掘"的。
3."其实,它的"举措"简直像矿工或是铁路工程师一样。矿工用支柱支持隧道,铁路工程师利用砖墙使地道坚固。"
好段:1.然后,它会表演一种奇怪的体操,身体腾起在空中,只有一点固着在旧皮上,翻转身体,使头向下,花纹满布的翼,向外伸直,"竭力"张开。这个竭力开窍得很贴切.

全部展开

好句:1.蝉"为饥饿所驱"/"为口渴所苦"
2.当我考察它们的储藏室时,我是用手斧来"开掘"的。
3."其实,它的"举措"简直像矿工或是铁路工程师一样。矿工用支柱支持隧道,铁路工程师利用砖墙使地道坚固。"
好段:1.然后,它会表演一种奇怪的体操,身体腾起在空中,只有一点固着在旧皮上,翻转身体,使头向下,花纹满布的翼,向外伸直,"竭力"张开。这个竭力开窍得很贴切.
2.蝉与我"比邻相守",到现在已有十五年了,每个夏天差不多有两个月之久,"它们总不离我的视线,而歌声也不离我的耳畔"。表达出作者对蝉的喜爱之情.
3."这样几下抖动便去掉了舍腰蜂刚刚初具规模的窠巢,就是在这个时候,在这么短暂的时间里,它的蜂巢居然已经有一个橡树果子那样大了,真让人始料不及。它们可真是一些让人惊奇的小动物。"充分表现舍腰蜂的能力.
4."临近沟渠的时候,它当然就会注意到这件可喜的事情,于是就匆匆忙忙地跑过来取水边这一点点十分宝贵的泥土。它们不肯轻意放过这没有湿气的时节极为珍稀的发现。"

收起

它剥下开有黄花底的刺桐的网状线,采集了一
团填充的东西,很骄傲地用它的腮(即颚)带走了。
这里又是一群穿着黑丝绒衣的泥水匠蜂,它们是做水泥与沙石工作的。
在这片树林里有一个小池塘,池中住满了青蛙,五月份到来的时候,它们就组成振耳欲聋的乐队。
还有一种长得很大的黄蜂,竟然胆大包天地敢去捕捉毒蜘蛛,在哈麻司的泥土里,有许多这种相当利害的蜘蛛居住着。
在我的这个稀...

全部展开

它剥下开有黄花底的刺桐的网状线,采集了一
团填充的东西,很骄傲地用它的腮(即颚)带走了。
这里又是一群穿着黑丝绒衣的泥水匠蜂,它们是做水泥与沙石工作的。
在这片树林里有一个小池塘,池中住满了青蛙,五月份到来的时候,它们就组成振耳欲聋的乐队。
还有一种长得很大的黄蜂,竟然胆大包天地敢去捕捉毒蜘蛛,在哈麻司的泥土里,有许多这种相当利害的蜘蛛居住着。
在我的这个稀奇而又冷清的王国里,是无数蜜蜂和黄蜂的快乐的猎场,我从来没有在单独的一块地方,看见过这么多的昆虫。
在我的这个稀奇而又冷清的王国里,是无数蜜蜂和黄蜂的快乐的猎场,我从来没有在单独的一块地方,看见过这么多的昆虫。
在这个绿色的小小世界里,不知道会有多少忙碌的小生命生生不息。
它的胸下有一片胸翼,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像佩带在一个威武的大将军胸前的一块闪着银光的胸甲。
在这个地方你还会见到水蝎,只见它交叉着两肢,在水面上悠闲地做出一副仰泳的姿势,那神态,仿佛它是天底下最伟大的游泳好手。
离这儿不远的地方,有一队池鳐正在向这边游来,它们那傍击式的泳姿,就像裁缝手中的缝针
那样迅速而有力。
半路上,我发现其中有一只小鸭累了,就小心翼翼地把它捧起来放在篮子里面,让它甜甜地睡觉。
我们终于到达了目的地。那池水浅浅的,温温的,水中露出的土丘就好像是一个个小小的岛屿。
小鸭们的脚似乎也受不了这么折腾,因为它们的蹼还没有完全长成,还远不够坚硬。
成千上万的孑孓在水中有节奏地一扭一曲,不久的将来它们会变成蚊子,成为人人喊打的坏蛋。
在回去的路上,我尽情地想着我的蓝衣甲虫,像蜗牛一样的甲虫,还有那些神龙所赐的宝物。
如果你在充满阳光的池边站一会儿,你就能观察到这种变化,在有水草的珊瑚礁上,那一点点发亮的闪烁的星光,好像是绿苗遍地的草坪上点缀着的零零碎碎的珍珠。
因此,它每一次游猎回来,储藏室里实际上总是空着的。
有一天,我在花园里看见一只并不漂亮的小猫,薄薄的毛皮下显露着一节一节的脊背,瘦骨嶙峋的。
它跑出来的时候,活像一只可怕的野兽,它的脚爪不停在张舞着,口里挂着口水,嘴唇上沾满了白沫,眼睛充满了血,毛已经倒竖起来,完全已经没有了原来的阿虎的神态和风采。难道它发疯了吗?
红蚂蚁是一种既不会抚育儿女也不会出去寻找食物的蚂蚁,它们为了生存,只好用不道德的办法去掠夺黑蚂蚁的儿女,把它们养在自己家里,将来这些被它们占为已有的蚂蚁就永远沦为了奴隶。
一队的蚂蚁仍旧列着队伍蜿蜒不停地前进,有时候有条不紊地穿过小径,有时在荒草的枯叶中若隐若现。
那些天眼,向下看着我,静静的,冷冷的,但一点也不能打动我内在的心弦。
这位隐士最初的歌唱是为了让自己过得更快乐些。它在歌颂照在它身上的阳光,供给它食物的青草,给它居住的平安隐避之所。

收起

与马有关的俗语
国内版 一马不跨双鞍。 人有错手,马有失蹄
人奔家乡马奔草。 人怕理,马怕鞭,蚊早怕火烟。
人要炼,马要骑。 人是衣裳马是鞍。
小马儿乍行嫌路窄。 千里骡马一处牛。
马上不知马下苦,饱汉不知饿汉饥。 马上摔死英雄汉,河中淹死会水人。
马不打不奔,不人激不发。 马至滩,不加鞭。
马行十步九回头。 马屁拍在马腿上。 ...

全部展开

与马有关的俗语
国内版 一马不跨双鞍。 人有错手,马有失蹄
人奔家乡马奔草。 人怕理,马怕鞭,蚊早怕火烟。
人要炼,马要骑。 人是衣裳马是鞍。
小马儿乍行嫌路窄。 千里骡马一处牛。
马上不知马下苦,饱汉不知饿汉饥。 马上摔死英雄汉,河中淹死会水人。
马不打不奔,不人激不发。 马至滩,不加鞭。
马行十步九回头。 马屁拍在马腿上。
马看牙板,树看年轮。 马群奔驰靠头马。
见鞍思马,睹物思人。 牛头不对马嘴。(驴唇不对马嘴)
心急马行迟。

收起

昆虫记
摘要:汉语成语中涉及到白蚁、蜉蝣、蜻蜓、虱、蚤、螳螂、蝼蛄、螽斯、蟋蟀、蝉、天牛、萤、蝶、蛾、蠖、蜂、蚁、蝇、蚊、虻、蠓类等昆虫类群,以涉及蜂、蚁、蝇的成语最多。成语中有些昆虫名称现已不常用或与现在的昆虫名称意思不同,如蜩、螗、螓、蚍蜉、(蝤)蛴、蛩、醯鸡等,文中进行了解释。文章还分析了成语所反映的昆虫形态学特征、生物学特性及某些成语不符合科学的地方。
关键词:汉语成语...

全部展开

昆虫记
摘要:汉语成语中涉及到白蚁、蜉蝣、蜻蜓、虱、蚤、螳螂、蝼蛄、螽斯、蟋蟀、蝉、天牛、萤、蝶、蛾、蠖、蜂、蚁、蝇、蚊、虻、蠓类等昆虫类群,以涉及蜂、蚁、蝇的成语最多。成语中有些昆虫名称现已不常用或与现在的昆虫名称意思不同,如蜩、螗、螓、蚍蜉、(蝤)蛴、蛩、醯鸡等,文中进行了解释。文章还分析了成语所反映的昆虫形态学特征、生物学特性及某些成语不符合科学的地方。
关键词:汉语成语;昆虫;形态学;生物学;解释
昆虫在地球上所有动物中所占比例最大,与人类的关系也非常密切,这一点从汉语成语中也可看出。目前收录汉语成语较多的词典中成语总数为2~4万个,据笔者统计,其中由昆虫的行为、习性或形态而转义生成的成语约占1%,其比例远远高于涉及其他动物的成语。本文介绍对涉及昆虫的汉语成语进行搜索、统计的结果,并对成语中的特殊的昆虫名称及昆虫的形态学特征、生物学特性进行解释。
成语涉及的昆虫类群及相关成语的比例
经过对30000多条汉语成语的搜索和归纳发现,汉语成语中可考证的昆虫类群有:等翅目(白蚁);蜉蝣目;蜻蜓目;虱目;蚤目;螳螂目;直翅目的蝼蛄类、螽斯类、蟋蟀类;同翅目的蝉类;鞘翅目的萤类、天牛类;鳞翅目的蝶类、蛾类;膜翅目的蜂类、蚁类;双翅目的蝇类、蚊类、虻类、蠓类等。涉及这些类群的成语共约255个。另外,还有涉及“虫(虫)”和“蠹”的成语共约60个。
对上述255个成语,按所涉及类群统计其比例,结果如图1。(因“虫(虫)”不一定是昆虫,即使是昆虫也无法确定所指何类群;“蠹”泛指“蛀虫”,也无法确定所指何类群。所以含“虫(虫)”或“蠹”的成语未统计在内。)
2 成语中特殊的昆虫名称解释
由于汉语成语多来自古语,其中有些昆虫名称与现在常用的名称不同,甚至很少为现代大众所知。现将有这一类成语中有代表性的列出来,并综合多种资料对其中的昆虫名称进行解释。
2.1 蜩螗沸羹 蜩为蝉类的别名;螗是蝉的一种,体小,背青绿色,鸣声清圆。“蜩螗沸羹” 指如蝉鸣和沸汤翻滚,表示纷扰不宁的意思。
2.2 猬锋螗斧 此成语中的“螗”与前一成语中不同,应为“螗螂”即“螳螂”的简称。“螗斧”即“螳斧”。“螳斧”即螳螂的前足,因常高举如人执斧之形,故名。“猬锋”指刺猬的刺。“猬锋螗斧”比喻渺小的力量。
2.3 螓首蛾眉 螓为蝉的一种,体小、方头广额、有花纹。“螓首蛾眉”形容女子面容之美。
2.4 蚍蜉撼树 蚍蜉为大蚂蚁。
2.5 楚腰蛴领 这里的“蛴”指“蝤蛴”即天牛幼虫。在现代“蛴”一般指蛴螬,即金龟甲之幼虫。“楚腰蛴领”形容女子体态苗条,脖子美白。
2.6 蝶怨蛩凄 “蛩”指蟋蟀或蝗虫。“蝶怨蛩凄”喻哀怨凄清的思家之情。在现代昆虫学名称中,“蛩”见于“蛩蠊目”,是一类在我国很少见的昆虫。
2.7 井蛙醯鸡 醯鸡为在酒醋或变酸的酒上活动的蠓或蚋类昆虫。“井蛙醯鸡”比喻眼界不广,见识浅薄。
2.8 蛾附蜂屯 此处“蛾”通“蚁”。“蛾附蜂屯” 指像蚂蚁和蜜蜂一样聚集,形容纷纭杂乱。
汉语成语中昆虫的形态学、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
汉语成语中采用昆虫的形态学、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来转喻人或事,其中利用昆虫生物学特性的成语占多数。
3.1 汉语成语中昆虫的形态学特点
部分汉语成语明确地应用了某些昆虫的体型、体形、体色、头型、复眼、喙、触角、翅、足等部分的形态学特征。少数涉虫成语中所用何种昆虫或何部位则不够明确。兹考证、归纳如下。
3.1.1 体型 汉语成语中的昆虫多数体型较小,3.1.2 借此表示微不3.1.3 足道的人和事,3.1.4 有的还自不3.1.5 量力。如“蚍蜉撼树”、“蝇头小利”、 “蝇名3.1.6 蜗利”、“蚊虻负山”、“鹪巢蚊睫”、“蚊虻过耳”等。
3.1.7 体形 膜翅目细腰亚目中的多数蜂类胸部和腹部连接处很狭窄,3.1.8 称“细腰”,3.1.9 成语中借喻人的体态修长或细弱。如“蜂腰削背”、“蜂腰猿背”、“蜂腰鹤膝”等。
3.1.10 体色 天牛幼虫体色洁白,3.1.11 成语中用来比喻女子的脖颈美白。 如“楚腰蛴领” 。
3.1.12 头型 蝉方头广额,3.1.13 成语中用来形容女子的面容。如“螓首蛾眉”等。
3.1.14 复3.1.15 眼 胡蜂的复3.1.16 眼较突出,3.1.17 且腹末有毒刺,3.1.18 成语中借以形容人的相貌凶恶、丑陋,3.1.19 性情凶狠。如“蜂目豺声”等。
3.1.20 喙 蝉的口器为刺吸式口器,3.1.21 下唇3.1.22 特化为喙管,3.1.23 内藏上、下颚特化而3.1.24 成的口针,3.1.25 平常喙紧贴在胸部腹面,3.1.26 象古代冠带在颔下打结后的下垂部分。成语“蝉緌蟹匡”中的“蝉緌”即为此意。“蝉緌蟹匡”比喻相互矛盾或名3.1.27 不3.1.28 副实。
3.1.29 触角 成语“螓首蛾眉” 中的“蛾眉”本指3.1.30 蛾类细长弧形的触角,3.1.31 比喻女子漂亮的眉毛。
3.1.32 翅 蝉的翅轻、薄而3.1.33 透明。成语“蝉衫麟带”中的“蝉衫”指3.1.34 薄绢制成的衣衫。“蝉衫麟带”比喻飘逸华美的服3.1.35 装;“蝉翼为重,3.1.36 千钧为轻”形容是非混淆。
3.1.37 足 螳螂的前足为捕捉足,3.1.38 看上去很厉害,3.1.39 但与强大的力量相比,3.1.40 自然是相形见绌。成语“猬锋螗斧”、“蛮睫螳轮”、“螳臂挡车”中都提到螳螂的前足,3.1.41 且都比喻自不3.1.42 量力。
3.1.43 其他 成语“鹪巢蚊睫”、“虫巢蚊睫”、“蛮睫螳轮”中都有“(蚊)睫”。“蚊睫”或“睫”又称“蚊眉”。其实蚊子并没有真正的睫毛或眉毛。“鹪巢蚊睫”只是一个传说而3.1.44 已,3.1.45 “蚊睫”或 “蚊眉”只是古人杜撰出来的,3.1.46 用于比喻一种极其狭小的处所。如果一定要说有“蚊睫”或 “蚊眉”的话,3.1.47 那只能是指3.1.48 蚊复3.1.49 眼上方的刚毛丛了。
3.2 汉语成语中昆虫的生物学特性
汉语成语中所用到的昆虫生物学特性有变态、食性、取食方式、群集性、趋性、筑巢、做茧、发声、发光、自卫、寿命、产卵场所和方式等。
3.2.1 变态 昆虫一生中要经过若干次蜕皮、变态。成语“金蝉脱壳”借蝉若虫蜕皮变为成虫比喻用计摆脱对手的追查;“蛛游蜩化” 借蜘蛛的游网和蝉的蜕变比喻技艺熟练。
3.2.2 食性 螳螂为著名3.2.3 的捕食性昆虫,3.2.4 “螳螂捕蝉,3.2.5 黄雀在后”等成语从侧面反映这一点;有些昆虫是腐食性的,3.2.6 因此有“物腐虫生”的成语,3.2.7 现比喻祸患的产生必有其内部原因。
3.2.8 取食方式 蚕幼虫口器为咀嚼式,3.2.9 能一点一点地咬食桑叶,3.2.10 所以成语“蚕食鲸吞”中的“蚕食”形容象蚕一样逐步侵吞别人的利益;有些昆虫如蠹类能钻蛀木头等,3.2.11 成语“鼠啮蠹蚀”等反映了这一点,3.2.12 “神奸巨蠹”则形容大奸人,3.2.13 “蠹国害民”中的“蠹”则转意为祸害国家的行为;蝉的口器属吸收式,3.2.14 只能吸进液态食物,而3.2.15 不3.2.16 能大嚼树的枝叶,3.2.17 古人认为蝉只饮露水,3.2.18 必定象长时间不3.2.19 吃东西的龟那样空腹细肠,3.2.20 因此用“蝉腹龟肠”比喻忍饥挨饿的穷困处境。
3.2.21 群集性 有些昆虫尤其是社会性昆虫往往大量个体聚集在一起,3.2.22 成语借以比喻人的聚集,3.2.23 如“猬集蚁聚”、“蜂合蚁聚”、“蚁萃螽集”等。
3.2.24 趋性 昆虫有各种趋性,3.2.25 这在汉语成语中也有所反映,3.2.26 如“如蚁附膻”、“蚁附蝇集”、“以鱼驱蝇”、“飞蛾扑火”、“逐臭之夫”、“招蜂引蝶”等。其中有些亦与昆虫食性有关。
3.2.27 筑巢 有些昆虫尤其社会性昆虫能筑巢。土栖性白蚁营巢于土中,3.2.28 能使堤 坝中产生空洞,3.2.29 危害其安全。成语“千里之堤,3.2.30 溃于蚁穴”用来比喻不3.2.31 注意小问题就会酿成大患。
3.2.32 做茧 有些昆虫能做茧,3.2.33 如蚕会吐丝作茧,3.2.34 人类自古就懂得加以利用。成语“作茧自缚”比喻人自扰自困;“剥茧抽丝”比喻喻根据顺序寻求事物的发生发展过程;“独茧抽丝”比喻诗文条理分明,3.2.35 脉络清晰或单方思慕。
3.2.36 发声 有些昆虫能发出鸣声。成语“蝶怨蛩凄”、“噤若寒蝉”、“仗马寒蝉”、“蜩螗沸羹”、“蛙鸣蝉噪”、“蝉喘雷乾”等用昆虫不同3.2.37 的鸣声或停止鸣叫比喻人的不同3.2.38 心情和情态或环境;“聚蚊成雷”比喻众口嚣喧,3.2.39 积小成大。
3.2.40 发光 有些昆虫能发光,3.2.41 如“映雪囊萤”中的萤火虫。
3.2.42 自卫 有些昆虫有自卫本领,3.2.43 如胡蜂用产卵器变成的毒针蜇3.2.44 刺敌人。成语中多转意为狠毒,3.2.45 不3.2.46 可小视。如“狼猛蜂毒”、“蜂虿有毒”、“撩蜂吃螫”等。
3.2.47 寿命 有些昆虫看上去寿命很短,3.2.48 如古人认为蜉蝣寿命很短,3.2.49 一般只有不3.2.50 到1天,3.2.51 最长不3.2.52 过3天。汉语成语“朝生暮死”借以比喻某些事物的短命。
3.2.53 产卵场所和方式 蜻蜓在飞行过程中产卵于水面物体上。成语“蜻蜓点水”比喻做事不3.2.54 深入。
3.2.55 排便 苍蝇能一边舐食半流质食物,3.2.56 一边排出黑色的粪便,3.2.57 会污染洁白的物体。成语“青蝇染白”、“青蝇点玉(璧)” 等借此比喻小人用谗言污蔑别人。
3.3 汉语成语中昆虫的生态学特性
某些成语从侧面反映了一些昆虫与环境的关系,如“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蝼)”、“ 噤若寒蝉”等。“户枢不蠹(蝼)” 字面上的意思是经常转动的门轴不易生蛀虫;“ 噤若寒蝉”中的“寒蝉 ”指晚秋的蝉,因天寒而不发出鸣声。
几个不符合科学的涉虫成语
由于成语多来自古语,而古人对昆虫的了解还不够深入,因而成语中对昆虫的描述有一些不符合科学的地方。现列举若干例:
3.4 作茧自缚 蚕吐丝作茧,3.5 把自己包在里面,3.6 比喻人作事原来希3.7 望于自己有利,3.8 结果反把自己陷于困境,3.9 也比喻自己束缚了自己的手脚。其实蚕作茧并非出于自讨苦吃,而3.10 是用来保护不3.11 能爬也不3.12 能飞的蛹。
3.13 飞蛾扑火 这个成语源自《梁书·到溉传》:“如飞蛾之赴火,3.14 岂焚身之可吝”。原是赞赏献身精神的意思。现在一般比喻自寻死路,3.15 自取灭亡。其实飞蛾扑火,3.16 并非奉献,3.17 也非寻死,而3.18 是因为蛾类多有趋光性。人们利用该习性,3.19 用黑光灯(其波长更适合昆虫的视觉)来引诱蛾类,3.20 既可用来调查害虫种类和数量,3.21 也可捕杀害虫或采集蛾类标3.22 本。
3.23 朝生暮死 古人认为蜉蝣“朝生暮死”,3.24 这其实是一种误解。蜉蝣的幼虫(稚虫)要在水中生活一到三年甚至五、六年,3.25 然后才变为成虫飞出水面。当然它的成虫寿命是很短的,3.26 最短的只有几小时,3.27 长的最多也就六、七天。可能由于认识上的局限性,3.28 古人只注意到蜉蝣的成虫阶段,3.29 因而3.30 认为蜉蝣是“朝生暮死”。
3.31 蝉腹龟肠 用成语“蝉腹龟肠” 比喻穷困的处境,3.32 是因为古人认为蝉只饮露水,3.33 必定腹中空空。其实蝉并非靠饮露水为生,而3.34 是用刺吸式口器刺进树的嫩枝,3.35 吸食树的汁液,3.36 因此是树木的“吸血鬼”。
参考文献
[1]夏征农.辞海(缩印本).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1.
[2]罗竹风.汉语大词典(简编).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1.
[3]王涛.中国成语大词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
[4]中科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昆虫博物馆. http://www.kepu.org.cn
[5]万增林.育星汉语电子字典.http://www.yxsofts.com
[6]张新主 智能成语词典 http://www.skycn.com
[7]?.十三经. http://www.guoxue.com
[8]庄周.庄子. http://www.booksir.org
[9]刘安.淮南子. http://www.booksir.org
[10]方旻软件工作室.中华诗词. http://www.zhsc.com
[11]萧春雷.画眉深浅入时无. http://adsite.39.net
[12]艺网.浓妆艳抹下的真相. http://www.artchinanet.com
[13]买国庆.蝶与蛾. http://www.sohu.com
[14]中国风网.敬畏生命·之一. http://www.563.net
我有一个最大的愿望,就是想在野外建立一个试验室。当时我还处于在为每天的面 包问题而发愁的生活状况下,这真是一件不容易办到的事情!我几乎四十年来都有这种 梦想,想拥有一块小小的土地,把土地的四面围起来,让它成为我私人所有的土地;寂 寞、荒凉、太阳曝晒、长满荆草,这些都是为黄蜂和蜜蜂所喜好的环境条件。在这里, 没有烦扰,我可以与我的朋友们,如猎蜂手,用一种难解的语言相互问答,这当中就包 含了不少观察与试验呢。 在这里,也没有长的旅行和远足,以至于白白浪费了时间与精力,这样我就可以时 时留心我的昆虫们了! 最后,我实现了我的愿望。在一个小村落的幽静之处,我得到了一小块土地。这是 一块哈麻司,这个名字是给我们洽布罗温司的一块不能耕种,而且有许多石子的地方起 的。那里除了一些百里香,很少有植物能够生长起来。如果花费功夫耕耘,是可以长出 东西的,可是实在又不值得。不过到了春天会有些羊群从那里走过,如果碰巧当时下点 雨,也是可以生长一些小草的。 然而,我自己专有的哈麻司,却有一些掺着石子的红土,并且曾经被人粗粗地耕种 过了。有人告诉我说,在这块地上生长过葡萄树,于是我心里真有几分懊恼,因为原来 的植物已经被人用二脚叉弄掉了,现在已经没有百里香了。百里香对于我也许有用,因 为可以用来做黄蜂和蜜蜂的猎场,所以我不得已又把它们重新种植起来。 这里长满了偃卧草、刺桐花、以及西班牙的牡莉植物——那是长满了橙黄色的花, 并且有硬爪般的花序的植物。在这些上面,盖着一层伊利里亚的棉蓟,它那耸然直立的 树枝干,有时长到六尺高,而且末梢还长着大大的粉红球,还带有小刺,真是武装齐备, 使得采集植物的人不知应从哪里下手摘取才好。在它们当中,有穗形的矢车菊,长了好 长一排钩子,悬钩子的嫩芽爬到了地上。假使你不穿上高筒皮鞋,就来到有这么多刺的 树林里,你就要因为你的粗心而受到惩罚了。 这就是我四十年来拼命奋斗得来的属于我的乐园啊! 在我的这个稀奇而又冷清的王国里,是无数蜜蜂和黄蜂的快乐的猎场,我从来没有 在单独的一块地方,看见过这么多的昆虫。各种生意都以这块地为中心,来了猎取各种 野味的猎人、泥土匠、纺织工人、切叶者、纸板制造者,同时也有石膏工人在拌和泥灰, 木匠在钻木头,矿工在掘地下隧道,以及牛的大肠膜(用来隔开金箔)工人,各种各样的 人都有。 快看啊!这里有一种会缝纫的蜜蜂。它剥下开有黄花底的刺桐的网状线,采集了一 团填充的东西,很骄傲地用它的腮(即颚)带走了。它准备到地下,用采来的这团东西储 藏蜜和卵。那里是一群切叶蜂,在它们的身躯下面,带着黑色的,白色的,或者血红色 的,切割用的毛刷,它们打算到邻近的小树林中,把树叶子割成圆形的小片用来包裹它 们的收获品。这里又是一群穿着黑丝绒衣的泥水匠蜂,它们是做水泥与沙石工作的。在 我的哈麻司里我们很容易在石头上发现它们工作用的工具。另外,这有一种野蜂,它把 窝巢藏在空蜗牛壳的盘梯里。还有一种,把它的蛴螬安置在干燥的悬钩子的秆子的木髓 里。第三种,利用干芦苇的沟道做它的家。至于第四种,住在泥水匠蜂的空隧道中,而 且连租金都用不着付。还有的蜜蜂生着角,有些蜜蜂后腿头上长着刷子,这些都是用来 收割的。 我的哈麻司的墙壁建筑好了,到处可以看到成堆成堆的石子和细沙,这些全是建筑 工人们堆弃下来的,并且不久就被各种住户给霸占了。泥水匠蜂选了个石头的缝隙,用 来做它们睡眠的地方。若是有凶悍的蜥蜴,一不小心压到它们的时候,它们就会去攻击 人和狗。它们挑选了一个洞穴,伏在那里等待路过的蜣螂。黑耳毛的鸫鸟,穿着白黑相 间的衣裳,看上去好像是黑衣僧,坐在石头顶唱简单的歌曲。那些藏有天蓝色的小蛋 的鸟巢,会在石堆的什么地方才能找到呢?当石头被人搬动的时候,在石头里面生活的 那些小黑衣僧自然也一块儿被移动了。我对这些小黑衣僧感到十分惋惜,因为它们是很 可爱的小邻居。至于那个蜥蜴,我可不觉得它可爱,所以对于它的离开,我心里没有丝 毫的惋惜之情。 在沙土堆里,还隐藏了掘地蜂和猎蜂的群落,令我感到遗憾的是,这些可怜的掘地 蜂和猎蜂们后来无情地被建筑工人给无辜地驱逐走了。但是仍然还有一些猎户们留着, 它们成天忙忙碌碌,寻找小毛虫。还有一种长得很大的黄蜂,竟然胆大包天地敢去捕捉 毒蜘蛛,在哈麻司的泥土里,有许多这种相当利害的蜘蛛居住着。而且你可以看到,还 有强悍勇猛的蚂蚁,它们派遣出一个兵营的力量,排着长长的队伍,向战场出发,去猎 取它们强大的俘虏。 此外,在屋子附近的树林里面,住满了各种鸟雀。它们之中有的是唱歌鸟,有的是 绿莺,有的是麻雀,还有猫头鹰。在这片树林里有一个小池塘,池中住满了青蛙,五月 份到来的时候,它们就组成振耳欲聋的乐队。在居民之中,最最勇敢的要数黄蜂了,它 竟不经允许地霸占了我的屋子。在我的屋子门口,还居住着白腰蜂。每次当我要走进屋 子里的时候,我必须十分小心,不然就会踩到它们,破坏了它们开矿的工作。在关闭的 窗户里,泥水匠蜂在软沙石的墙上建筑土巢。我在窗户的木框上一不小心留下的小孔, 被它们利用来做门户。在百叶窗的边线上,少数几只迷了路的泥水匠蜂建筑起了蜂巢。 午饭时候一到,这些黄蜂就翩然来访,它们的目的,当然是想看看我的葡萄成熟了没有。 这些昆虫全都是我的伙伴,我的亲爱的小动物们,我从前和现在所熟识的朋友们, 它们全都住在这里,它们每天打猎,建筑窝巢,以及养活它们的家族。而且,假如我打 算移动一下住处,大山离我很近,到处都是野草莓树、岩蔷薇和石楠植物,黄蜂与蜜蜂 都是喜欢聚集在那里的。我有很多理由,使我为了乡村而逃避都市,来到西内南,做些 除杂草和灌溉莴苣的事情。
蜣螂
一、圆球
蜣螂第一次被人们谈到,是在过去的六七千年以前。古代埃及的农民,在春天灌溉
农田的时候,常常看见一种肥肥的黑色的昆虫从他们身边经过,忙碌地向后推着一个圆
球似的东西。他们当然很惊讶地注意到了这个奇形怪状的旋转物体,像今日布罗温司的
农民那样。
从前埃及人想象这个圆球是地球的模型,蜣螂的动作与天上星球的运转相合。他们
以为这种甲虫具有这样多的天文学知识,因而是很神圣的,所以他们叫它“神圣的甲虫”。
同时他们又认为,甲虫抛在地上滚的球体,里面装的是卵子,小甲虫是从那里出来的。
但是事实上,这仅是它的食物储藏室而已。里面并没有卵子。
这圆球并不是什么可口的食品。因为甲虫的工作,是从土面上收集污物,这个球就
是它把路上与野外的垃圾,很仔细地搓卷起来形成的。
做成这个球的方法是这样的:在它扁平的头的前边,长着六只牙齿,它们排列成半
圆形,像一种弯形的钉把,用来掘割东西。甲虫用它们抛开它所不要的东西,收集起它
所选拣好的食物。它的弓形的前腿也是很有用的工具,因为它们非常的坚固,而且在外
端也长有五颗锯齿。所以,如果需要很大的力量去搬动一些障碍物,甲虫就利用它的臂。
它左右转动它有齿的臂,用一种有力的扫除法,扫出一块小小的面积。于是,在那堆集
起了它所耙集来的材料。然后,再放到四支后爪之间去推。这些腿是长而细的,特别是
最后的一对,形状略弯曲,前端还有尖的爪子。甲虫再用这后腿将材料压在身体下,搓
动、旋转,使它成为一个圆球形。一会儿,一粒小丸就增到胡桃那么大,不久又大到像
苹果一样。我曾见到有些贪吃的家伙,把圆球做到拳头那么大。
食物的圆球做成后,必须搬到适当的地方去。于是甲虫就开始旅行了。它用后腿抓
紧这个球,再用前腿行走,头向下俯着,臀部举起,向后退着走。把在后面堆着的物件,
轮流向左右推动。谁都以为它要拣一条平坦或不很倾斜的路走。但事实并非如此!它总
是走险峻的斜坡,攀登那些简直不可能上去的地方。这固执的家伙,偏要走这条路。这
个球,非常的重,一步一步艰苦的推上,万分留心,到了相当的高度,而且它常还是退
着走的。只要有一些不慎重的动作,劳力就全白费了:球滚落下去,连甲虫也被拖下来
了。再爬上去,结果再掉下来。它这样一回又一回地向上爬,一点儿小故障,就会前功
尽弃,一根草根能把它绊倒,一块滑石会使它失足。球和甲虫都跌下来,混在一起,有
时经过一、二十次的继续努力,才得到最后的成功。有时直到它的努力成为绝望,才会
跑回去另找平坦的路。
有的时候,蜣螂好像是一个善于合作的动物,而这种事情是常常发生的。当一个甲
虫的球已经做成,它离开它的同类,把收获品向后推动。一个将要开始工作的邻居,看
到这种情况,会忽然抛下工作,跑到这个滚动的球边上来,帮球主人一臂之力。它的帮
助当然是值得欢迎的。但它并不是真正的伙伴,而是一个强盗。要知道自己做成圆球是
需要苦工和忍耐力的!而偷一个已经做成的,或者到邻居家去吃顿饭,那就容易多了。
有的贼甲虫,用很狡猾的手段,有的简直施用武力呢!
有时候,一个盗贼从上面飞下来,猛地将球主人击倒。然后它自己蹲在球上,前腿
靠近胸口,静待抢夺的事情发生,预备互相争斗。如果球主人起来抢球,这个强盗就给
它一拳,从后面打下去。于是主人又爬起来,推摇这个球,球滚动了。强盗也许因此滚
落。那末,接着就是一场角力比赛。两个甲虫互相扯扭着,腿与腿相绞,关节与关节相
缠,它们角质的甲壳互相冲撞,摩擦,发出金属互相摩擦的声音,胜利的甲虫爬到球顶
上,贼甲虫失败几回被驱逐后,只有跑开去重新做自己的小弹丸。有几回,我看见第三
个甲虫出现,像强盗一样抢劫这个球。
但也有时候,贼竟会牺牲一些时间,利用狡猾的手段来行骗。它假装帮助这个被驱
者搬动食物,经过生满百里香的沙地,经过有深车轮印和险峻的地方,但实际上它用的
力却很少,它做的大多只是坐在球顶上观光,到了适宜于收藏的地点,主人就开始用它
边缘锐利的头,有齿的腿向下开掘,把沙土抛向后方,而这贼却抱住那球假装死了。土
穴越掘越深,工作的甲虫看不见了。即使有时它到地面上来看一看,球旁睡着的甲虫一
动不动,觉得很安心。但是主人离开的时间久了,那贼就乘这个机会,很快的将球推走,
同小偷怕被人捉住一样快。假使主人追上了它——这种偷盗行为被发现了——它就赶快
变更位置,看起来好像它是无辜的,因为球向斜坡滚下去了,它仅是想止住它啊!于是
两个“伙伴”又将球搬回,好像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一样。
假使那贼安然逃走了,主人艰苦做起来的东西,只有自认倒霉。它揩揩颊部,吸点
空气,飞走,重新另起炉灶。我颇羡慕而且嫉妒它这种百折不挠的品质。
最后,它的食品才平安的储藏好了。储藏室是在软土或沙土上掘成的土穴。做的如
拳头般大小,有短道通往地面,宽度恰好可以容纳圆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