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翻译管仲、隰朋从桓公伐孤竹,春往东返,迷途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行之,遂得道.行山中无水,隰朋曰:“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蚁壤一寸而仞有水.”乃掘地,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28 09:10:52
英语翻译管仲、隰朋从桓公伐孤竹,春往东返,迷途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行之,遂得道.行山中无水,隰朋曰:“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蚁壤一寸而仞有水.”乃掘地,
x|r+u@cyGrhC,ܖd[ 53_AB$$ܱIP+B!!~+*ۚqgb*+~W?^.^흭nWӢ>WլmnZG-bQ[Vo*n 1j*j܊1v'te!؎wFR*a5 ʺߣJݫ$~Q&(#f]k9p>ɯf( 37" ˯?ޯ~I#ߍ(~W_D_>E"¡E@*/LdjoRmut3_\TWDߪ{eR>*$߽҈Z˩ңUZN 5JKgvXͼ~3'-[I~GT| ݓ)Ȧ޹wj4z~ra5/`%*pu59!kI]+կgñJ&0O?e^2 GADK{fgռz V;g-"\`wj$*g[cyEAҮwZZpI5#cՙwjtJwBYG.U06h4Co>;?/g˸dUr ^&ѵH:$.,'G1Um?ZKhq X {l$%yUefKu:vÎ!)$ 1Q]Ge8psl*: 2p,Nfdx!`D0(8DSD~ Uqizˆ| 17yTkP?>WnIp%㵾7ddn,^%ddq5нt0A=db;ǺF-R1k QWYۘ%ַ ʷd5Ki*1b(OV X*eϴp7Pnf5.SZrmݒizG *b*\jt XjPrs?"^  SlNNG#k18)0U;q4km\3JbٟxbbVx%Den$kŠ Zu.jS4 ގ}ޯ5]Q٬CyHQi1ek}T PVMTov㝎>ChP&f J:[`GVLf{fzA%ٝ< nM~0{3B>Fc;jQON ȌW>nL%72`qx9!PȪemԳ嬛|'-pj; , =g *$эEhI <ҷ X['h\zkrxVq+r NKqʝP>[҂yB7тz;-˴c #eaαի9 br[0.K߬ƺxzus~$" FQ^w?FDJoCK @7m/ݫ6C$h.$1z HO&Hw'^lfd9T'65͵&-=j S^hE/D ] e+bGDJMo/i6I ]h!X-G嶃ұ/ИU8D/8LrÕ:qt$(ZLn`|Ə$ފ!$I[ρe4~HT2,][zdFgw07~wgˏ@k:'0hUf[fx5'U80V[0A!Ps˜sȞu^'vu=dMd[15:j^i2\< QB-P CdiDu2]tJU\B} Lw臬|⯾-3̷/@+޲z:zo=Q=},@X Brg>I吶g`TZ<-"zd6F"bE@xUH j4Bjʈ2"l*UR5#~eF9n8^!תTmקQjDl5LciEÃ7x6ї#"XJR-]26$oˆՑΎui񜯮մ@:ۦ,ad?G+`n6a;#nQScF5tc! CY Jb@JaC@6I@0)sW)}"- %?eP/A99Հ!!jЦV&CdTg1Ba <è+B1fĨpF0fn1P[yu IC4-en=18cWwò d38pН%9vyS#u پ]yF5v`@2P1CDu& -+4O,)eHD'ް g cl]'/ȓ̝NG+w-1bWtc`]hzRyI^2 U7?1=~/At_S~ 0kh 7ouv*U:gffjе"ͧ 6"o4#`¡#̻>j|$"&&./ CcTJudH>,}Gt(Al>۝݄V,zGUo̰BjO&~=)e,vٞD;W}WJDW0n";Q9Xv̆EGWnpľ]"^?8:zN)֙#c~ Eh}o?G8SȔevM>x3J~wl' ZdSϯ}.xAt1>zw\s' JkWֹ!&gN-bBdAKG-ޘm1orD. 1EP4}p1VQ̦($éb*/Ty-/ Oٲ?[¾f}ٌ݉1Εܪuͻ湉E?JC ϟwoR|!ago1z^%u4jBw+.pӁy|U %OA@҄ AqӍ'y1Fc*=cX ޱ=zɪEwl'9l]M,@ۡBt#SghF ;N鼒(7 .zPsp7o@X0T]2aC@W -|xPLrfolxL-a\ 4.m]DR}#}/߁ ¦gL;T(c2e ZP.YUz#|CUKΆFr2^2! !tmv[n-8p?V܃(aRͻp&3eac2/ lz(Gͨ<,Ct9D@ywhYyOZC1@ڇ`~{W*e=*NGNJ>SbpO;hjYXC!4q![W{MM-ê[3Wt?6uӏRU X޼{`Bhx" xr$b̙]i7ȋQc#;o#ne#Z3V aևn/9HyQsB,r^@,@ *ҳXB$N_Z3H/;ʓao> n`h:DZO-˸{˚j gԉ槐}?D2ҔA{U`~0T!PY ;4a0r)h Zǝ,d4of xDu|UPq/ЀEOxH@4><40@lxYf"knpn1:p,[w/Zn` 0j$޿ŴJ7_adQ)R$5no"[3&=,?Nng4`RA,chea=t|@9x7!Ki;{ ^0@5UsWu @FS[o` Me9]ȨQiAr>>6Odn{4՞-25[h$}@PeĚ T;LD<0]|h<+rIn΁QT Dq%Anp)+=z^f}feÍ7x\;Ͱcx_*j`韬+ 5>>nW%^軃 1B^QfDN3!4>hWJV{5|=+u-+Lw*3So͉wUz݌{psm}\M`}vt(ܫKfuE.Μ!-9I|t~ ϸc5c#p)6˳2:SIG3B0f5[CAd[S"]?oz"t%51뇀[y(j8pHRDC 1+">VH.Һ޵j)wi>n>}`cGETp~y=y"wb.ܺ u[]d(4XA(chjS|D㔂Wy*޻,;6QS$Z.: SmMT0i={f}բȌf^'Қ+[&t8asAD18L[ DCk޺^,{(nݚ,[ [^s"v'O Y&;sA`1*mR>sClq /c{ݑ,F3 ֔_Mfu n (;Q;#kci Ɛw~m9,o${P&DH\Ry[ruc4 A6&]cтR6)P| X`svF"?MB|Pٱ.AQ@My~jRG*NQdލZ~b.r#;QUAő5SLzÒ^Js ,uhսx8Kz:`nlJ_21[`EFp{i@.v{k7N (uI~s>2*܌0ر76{q!f񑧵3dFmޗ vsotXbJ79bc b9^t6_f )Hw؉:dp[f &).A-EU0xP/⼊?^9 U5ЪMr1ws~g#Z'G]\ѿO9ɶ{=+Brt-e*`;/󦨵ĢS`zkz,/'˭˼)iʜ&K6v{ff-޸qU?u+pw],L;SS9AyRk|K~e9-J啭ϗU|ͤTqFp* 5ND (k 1k&`zV]}R . (= 6ۅ2`3i4Pu\#u**@=R_5_+2l<`%CJ~;B1ڡ J ×dĚc$_ݺB 8W2A,,JOTNo]lj$`- ʪ4!,K:&ʴ;~$,w(~ր]Kf?g _Jڴ֡=#Fub&=7.yYۚ:D`aA%AJW쮥ce_b$8Hۿ L$uH&d~v_g"HoBY.^wx8釀\-Ѭ.7` KKzwI X[mQ@R> 0sW@]sfm}(f=4DXj7擜v1ʣ`aι&#%V~iAO~z$9%ÎtM5yȎرl3iYAe S/ < ?[Ml-׽,9( VBY@102_7~zS(D%vtdMZ7F~"~)o~,~w>لxE'?]ѽ+H|C78Q0B*LȢe2N;dw>~đ2Rk +2c1 +y/~m3Z9q ן}~e/"?_"?~/#/>D~'_?Gǿ_&O}/?;IN<U:]+KXkP$֨g ?[PzYZY%z(Lh>(_& 5 ±fUBE cmy$MiJv S.,ioY,(wzXLc bNO7DIzrijM'~'eY4"5-Bԁ;RXpСA2룊"Ȋ1jtNG @[ܽQ溏X 9i:@is0m4V 4c›e`AH-$RQ_/6 p5ٙwv U嫍/0B,Elm1}AFA?1&;~#Eg|FfTt(la!f*C^SIG:#>Fw_~gW7aVZN}͝eKfE?yS yn5s"О@ď̛0ӛw. ]z2{Bt폸Q_##~ϰo?f❃v]^^4]Z(ϯ&0k,ý>kkR}u;׺T!9hv-Umv .LQ8dǭOA.\9=xwy[6urNnsfy7m.IFT!,ҕ(s;GM6z>BC:!T)&Y9|+aݐ{5ac9b5by]S?Poxj4phFv)^4L[c acU(v>j. Ans}]Cꕇ\>8CLAz|Kc !4  0_ Rd )yqS9=(r]M~b|9`q7V^-55ر 9 woRR mBɔ\1@vSVUWhǝf DNF1tw>feZ5)u |in2:R=dJ`shhǐKazd'vݒWY3=Z;-iUPT3^]\zxT2-5L&ck{PĄ^3&TaS? T/ Xɬ,& SבtI<ߒ[0vGO?~#qV> IgEI9'xmuU_~ܩKe:I+L迫/c8Br Oл3[lSx^-K@4&re,& ~0{n,qxʔȚ`%I`PAd;rq^p5) FP,<+?ؼzc/2RRC1d($la3yO023[޾iKxVDnYd/=\g*b4D mY5iK&yTN݂2v%߳ *' p~Ճ֗9;հc>l2MS޶fw 9SF zHM!jY[awf=SLxf:=~Z&BJZ3^n g?')67YNBm͋rQ%xS[F6=Kц2,'XeR);[.٘<3Hl:)e1Ut R" }N:*3WLؕY; ldw^)&͢sq|O_*+W&ov?hYfF ұ碃9ջSW@ɞcM/9w2 .+' sr;`@ѣu<9&1=Vy¤0`{r-!FBdKw`h (^o2]$:}ubp#j3LV3i*OʘP@` <z~D?vW k)2«KT/%>M֟Xt.CHHw{;Sլjosɕ*_bn; -;K9!݋y-SY6Z7f2WSohDcZ_MU/|ٺe2P>Suǣ4Zw~ ThyǠ {L J&ۿW):+]R̭/Jc]MZ6aN?f#*v

英语翻译管仲、隰朋从桓公伐孤竹,春往东返,迷途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行之,遂得道.行山中无水,隰朋曰:“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蚁壤一寸而仞有水.”乃掘地,
英语翻译
管仲、隰朋从桓公伐孤竹,春往东返,迷途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行之,遂得道.
行山中无水,隰朋曰:“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蚁壤一寸而仞有水.”乃掘地,遂得水.

英语翻译管仲、隰朋从桓公伐孤竹,春往东返,迷途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行之,遂得道.行山中无水,隰朋曰:“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蚁壤一寸而仞有水.”乃掘地,
管鲍之交 ( guǎn bào zhī jiāo )
解 释 春秋时齐人管仲和鲍叔牙相知最深.后常比喻交情深厚的朋友.
出 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管仲传》:“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事例 前与苏子瞻山河订誓,本为~,名位相倾,顿起孙庞之隙. ★明·陈汝元《金莲记·诗案》
用 法 偏正式;作宾语;含褒义
近义词 生死之交
反义词 点头之交
典 故
从前,齐国有一对好的朋友,一个叫管仲,另外一个叫鲍叔牙. 年轻的时候,管仲家里很穷,又要奉养母亲.鲍叔牙知道了,就找管仲一起投资做生意.做生意的时候,因为管仲没有钱,所以本钱几乎都是鲍叔牙拿出来投资的.可是,当赚了钱以后,管仲却拿的比鲍叔牙还多,鲍叔牙的仆人看了就说:“这个管仲真奇怪,本钱拿的比我们主人少,分钱的时候却拿的比我们主人还多!”鲍叔牙却对仆人说:“不可以这么说!管仲家里穷又要奉养母亲,多拿一点没有关系的.”有一次,管仲和鲍叔牙一起去打仗,每次进攻的时候,管仲都躲在最后面,大家就骂管仲说:“管仲是一个贪生怕死的人!”鲍叔牙马上替管仲说话:“你们误会管仲了,他不是怕死,他得留着他的命去照顾老母亲呀!”管仲听到之后说:“生我的是父母,了解我的人可是鲍叔牙呀!”后来,齐国的国王死掉了,公子诸当上了国王,诸每天吃喝玩乐不做事,鲍叔牙预感齐国一定会发生内乱,就带着公子小白逃到莒国,管仲则带着公子纠逃到鲁国.
不久之后,齐王诸被人杀死,齐国真的发生了内乱,管仲想杀掉小白,让纠能顺利当上国王,可惜管仲在暗算小白的时候,把箭射偏了,小白没死.后来,鲍叔牙和小白比管仲和纠还早回到齐国,小白就当上了齐国的国王. 小白当上国王以后,决定封鲍叔牙为宰相,鲍叔牙却对小白说:“管仲各方面都比我强,应该请他来当宰相才对呀!”小白一听:“管仲要杀我,他是我的仇人,你居然叫我请他来当宰相!”鲍叔牙却说:“这不能怪他,他是为了帮他的主人纠才这么做的呀!”小白听了鲍叔牙的话,请管仲回来当宰相,而管仲也真的帮小白把齐国治理的非常好呢!
管仲说:"我当初贫穷时,曾和鲍叔一起做生意,分钱财,自己多拿,鲍叔不认为我贪财,他知道我贫穷啊!我曾经替鲍叔办事,结果使他处境更难了,鲍叔不认为我愚蠢,他知道时运有利有不利.我曾经三次做官,三次被国君辞退,鲍叔不认为我没有才能,他知道我没有遇到时机.我曾经三次作战,三次逃跑,鲍叔不认为我胆怯,他知道我家里有老母亲.公子纠失败了,召忽为之而死,我却被囚受辱,鲍叔不认为我不懂得羞耻,他知道我不以小节为羞,而是以功名没有显露于天下为耻.生我的是父母,了解我的是鲍叔啊!"
鲍叔推荐管仲以后,自己甘愿做他的下属.鲍叔的子孙世世代代在齐国吃俸禄,得到了封地的有十多代,常常成为有名的大夫.天下的人不赞美管仲的才干,而赞美鲍叔能了解人.
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平生修得随缘性 粗茶淡饭也知足
后来,大家在称赞朋友之间有很好的友谊时,就会说他们是“管鲍之交”.
【成语名称】老马识途
【汉语拼音】lǎo mǎ shí tú
【成语解释】途,路,道路.老马认识曾经走过的道路.比喻有经验的人熟悉情况,能在某个方面起指引的作用.常用来比喻富于经验堪为先导.
【成语用法】 主谓式;作主语、谓语;含褒义
【成语出处】《韩非子·说林上》
【出处原文】
”管仲,隰朋从于桓公而伐孤竹,春往冬反,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行山中无水,隰朋曰:“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蚁壤一寸而仞有水.”乃掘之,遂得水.以管仲之圣而隰朋之智,至其所不知,不难师与老马,老蚁,今人不止以其愚心而师圣人之智,不亦过乎?
【原文释义】
出处《韩非子.说林上》
管仲、隰(xi)朋从桓公伐孤竹,春往冬返,迷惑失道.管仲曰:“老 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
释义 “途”路.老马认识道路.比喻有经验的人熟悉情况,能在某 个方面起指引的作用.
故事 公元前663年,齐桓公应燕国的要求,出兵攻打入侵燕国的 山戎,相国管仲和大夫隰朋随同前往. 齐军是春天出征的,到凯旋而归时已是冬天,草木变了样.大军 在崇山峻岭的一个山谷里转来转去,最后迷了路,再也找不到归路; 虽然派出多批探子去探路,但仍然弄不清楚该从哪里走出山谷.时 间一长,军队的给养发生困难. 情况非常危急,再不找到出路,大军就会困死在这里.管仲思索 了好久,有了一个设想:既然狗离家很远也能寻回家去,那么军中的 马尤其是老马,也会有认识路途的本领.于是他对齐桓公说:“大王, 我认为老马有认路的本领,可以利用它在前面领路,带引大军出山 谷.” 齐桓公同意试试看.管仲立即挑出几匹老马,解开缰绳,让它们 在大军的最前面自由行走.也真奇怪,这些老马都毫不犹豫地朝一 个方向行进.大军就紧跟着它们东走西走、最后终于走出山谷,找到 了回齐国的大路.管仲、隰朋跟从齐桓公北伐孤竹,春往冬返,由于没有熟悉地理的向导带路,在回家的路上迷失道路,管仲说:“老马的智慧可以利用啊.”于是就纵老马于军前,任其所至,随而从之,竟得道而归.在山中行军,没有水喝,隰朋说:“蚂蚁冬天住在山的南面,夏天住在山的北面,蚂蚁的土壤有一寸深一仞之处就有水.”就发掘蚁穴,找到了水源.凭借管仲和隰朋的圣明,到他们所不了解的事,也不把向老马和蚂蚁求教学习看作是羞耻的事,现在的人却不承认自己愚昧、不知道学习和吸取圣人的智慧,不太过分了吗?
唇亡齿寒 ( chún wáng chǐ hán )
解 释 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比喻关系密切,利害相关.
出 处 左丘明《左传·僖公五年》:“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
用 法 紧缩式;作谓语、定语;形容国家、人际之间的关系
示 例 清·梁启超《论支那独立之实力与日本东方政策》:“诚所谓自撤藩篱,招~之戚而已.
近义词 唇齿相依、息息相关
反义词 隔岸观火、素昧平生
灯 谜 口无遮挡
原文
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宫之奇谏曰:“虢,虞之表也,虢亡,虞必从之.晋不可启,寇不可玩,一之为甚,其可再乎?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 者,其虞、虢之谓也.”公曰:“晋,吾宗也,岂害我哉?”对曰:“大伯、虞仲,大王之昭也,大伯不从,是以不嗣.虢仲、虢叔,王季之穆也,为文王卿士,* (肙力)在王室,藏于盟府.将虢是灭,何爱于虞?且虞能亲于桓、庄乎,其爱之也?桓、庄之族何罪,而以为戮,不唯逼乎?亲以宠逼,犹尚害之,况以国乎?” 公曰:“吾享祀丰洁,神必据我.”对曰:“臣闻之,鬼神非人实亲,惟德是依.故《周书》曰:‘皇天无亲,惟德是辅.’又曰:‘黍稷非馨,明德惟馨.’又曰:‘民不易物,惟德繄物.’如是,则非德民不和,神不享矣.神所冯依,将在德矣.若晋取虞,而明德以荐馨香,神其吐之乎?”弗听,许晋使.宫之奇以其族行,曰:“虞不腊矣,在此行也,晋不更举矣.”
翻译
“晋献公再次向虞周借路去攻打虢国,宫之奇进谏说:“虢国是虞国的屏障.虢国灭亡了,虞国必定会跟着被灭掉.晋国的野心不可助长,对外敌不可忽视.借路给晋国一次就算是过分了,怎么可能有第二次?俗话说,‘面颊和牙床骨是相互依存的,失去了嘴唇牙齿就会受冻.’这话说的正是虞国和虢国的关系啊.”虞公说:“晋国是我们的同宗,怎么会谋害我们?”宫之奇回答说:“太伯和虞仲都是太王的儿子,太伯不从父命,因此没有继承周朝的王位.虢仲和虢叔都是王季的儿子,当过文王的执政大臣,对周王室立下过功勋,记载他们功绩的盟书在盟府里保存着,晋国将虢国都要灭掉,对虞国还能有什么爱惜?再说晋国爱虞国,这种爱比桓叔和庄伯的后人对晋国更亲近吗?桓叔和庄伯的后人有什么罪过,而晋献公把他们都杀掉了,不就是因为他感到他们是一种威胁吗?至亲的人因为恃宠而威胁到献公,而且还要把他们杀掉,何况一个国家对他的威胁呢?虞公说:“我的祭品丰盛洁净,神明一定会保佑我.”宫之奇说:“我听说过,鬼神不随便亲近哪个人,只保佑有德行的人.所以《周书》上说:‘上天对人不分亲疏,只帮助有德行的人.’还说:‘五谷祭品不算芳香,只有美德会芳香四溢.’《周书》上又说:‘人们的祭品没有什么不同,只有有美德的人的祭品神才会享用.’照《周书》这么说,君主没有德行,民众就不会和睦,神明也不会享用他的祭品.神明所依凭的,在于人的德行.如果晋国夺取了虞国,用他的美德向神明进献祭品,难道神明会不享用吗?”虞公没有听从宫之奇的劝告,答应了晋国使者借路的要求.宫之奇带领他的家族离开了虞国,并说:“虞国不能举行年终的腊祭了.这一次虞国就灭亡了,晋国用不着再发兵了.”
.
冬季的十二月初一,晋国灭掉了虢国.虢公丑逃到京师.晋军返回途中在虞国驻扎,趁机袭击了虞国,把它灭掉了.晋军抓住了虞公和大夫井伯,把他们作为晋献公女儿秦穆姬的陪嫁,但没有废除虞国的祭祀,并把虞国的贡物归于周王室.
典 故
春秋时候,晋献公想要扩充自己的实力和地盘,就找借口说邻近的虢(guó)国经常侵犯晋国的边境,要派兵灭了虢国.可是在晋国和虢国之间隔着一个虞国,讨伐虢国必须经过虞地.“怎样才能顺利通过虞国呢?”晋献公问手下的大臣.大夫荀息说:“虞国国君是个目光短浅、贪图小利的人,只要我们送他价值连城的美玉和宝马,他不会不答应借道的.”晋献公一听有点舍不得,荀息看出了晋献公的心思,就说:“虞虢两国是唇齿相依的近邻,虢国灭了,虞国也不能独存,您的美玉宝马不过是暂时存放在虞公那里罢了.”晋献公采纳了荀息的计策.
虞国国君见到这两们珍贵的礼物,顿时心花怒放,听到荀息说要借道虞国之事时,当时就满口答应下来.虞国大夫宫之奇听说后,赶快阻止道:“不行,不行,虞国和虢国是唇齿相依的近邻,我们两个小国相互依存,有事可以自彼帮助,万一虢国灭了,我们虞国也就难保了.俗话说:‘唇亡齿寒’,没有嘴唇,牙齿也保不住啊!借道给晋国万万使不得.”虞公说:“人家晋国是大国,现在特意送来美玉宝马和咱们交朋友,难道咱们借条道路让他们走走都不行吗?”宫之奇连声叹气,知道虞国离灭亡的日子不远了,于是就带着一家老小离开了虞国.
果然,晋国军队借道虞国,消灭了虢国,随后又把亲自迎接晋军的虞公抓住,灭了虞国. 故事出自《左传·僖公五年》.成语“唇亡齿寒”,比喻双方关系密切,相互依存.
公子重耳流亡他国
公子重耳是晋献公的儿子.晋献公年老的时候,宠爱一个妃子骊姬,想把骊姬生的小儿子奚齐立为太子,把原来的太子申生杀了.太子一死,献公另外两个儿子重耳和夷吾都感到危险,逃到别的诸侯国去避难了.
晋献公死后,晋国发生了内乱.后来夷吾回国夺取了君位,也想除掉重耳,重耳不得不到处逃难.重耳在晋国算是一个有声望的公子.因此一批有才能的大臣都愿意跟着他.
重耳先在狄国住了十二年,因为发现有人行刺他,又逃到卫国.卫国看他是个倒运的公子,不肯接待他.他们一路走去.走到五鹿(今河南濮阳东南)地方,实在饿得厉害,正瞧见几个庄稼人在田边吃饭.重耳他们看得更加口馋,就叫人向他们讨点吃的.
庄稼人懒得理他们,其中有一个人跟他们开个玩笑,拿起一块泥巴给他们.重耳冒了火,他手下的人也想动手揍人了.随从的有个叫狐偃的连忙拦住,接过泥巴,安慰重耳说:“泥巴就是土地,百姓给我们送土地来啦,这不是一个好兆头吗?”
重耳也只好趁此下了台阶,苦笑着向前走去.
重耳一班人流亡来到齐国.那时齐桓公还在,待他挺客气,送给重耳不少车马和房子,还把本族一个姑娘嫁给重耳.
重耳觉得留在齐国挺不错,可是跟随的人都想回晋国.
随从们背着重耳,聚集在桑树林里商量回国的事.没想到桑树林里有一个女奴在采桑叶,把他们的话偷听了去,告诉重耳的妻子姜氏.姜氏对重耳说:“听说你们要想回晋国去,这很好哇!”
重耳赶快辩白,说:“没有那回事.”
姜氏一再劝他回国,说:“您在这儿贪图享乐,是没有出息的.”可重耳总是不愿意走.当天晚上,姜氏和重耳的随从们商量好,把重耳灌醉了,放在车里,送出齐国,等重耳醒来,已离开齐国很远了.
以后,重耳又到了宋国.宋襄公正在害病,他手下的臣子对狐偃说:“宋襄公是非常器重公子的.但是我们实在没有力量发兵送他回去.”
狐偃说:“这我们全明白,我们就不再打扰你们了.”
离开宋国,又到了楚国.楚成王把重耳当做贵宾,还用招待诸侯的礼节招待他.楚成王对待重耳好,重耳也对成王十分尊敬.两个人就这样交上了朋友.
有一次,楚成王在宴请重耳的时候,开玩笑地说:“公子要是回到晋国,将来怎样报答我呢?”
重耳说:“金银财宝贵国有的是,叫我拿什么东西来报答大王的恩德呢?”
楚成王笑着说:“这么说,难道就不报答了吗?”
重耳说:“要是托大王的福,我能够回到晋国,我愿意跟贵国交好,让两国的百姓过太平的日子.万一两国发生战争,在两军相遇的时候,我一定退避三舍.”(古时候行军,每三十里叫做一“舍”.“退避三舍”就是自动撤退九十里的意思.)
楚成王听了并不在意,却惹恼了旁边的楚国大将成得臣.等宴会结束,重耳离开后,成得臣对楚成王说:“重耳说话没有分寸,将来准是个忘恩负义的家伙.还不如趁早杀了他,免得以后吃他的亏.”
楚成王不同意成得臣的意见,正好秦穆公派人来接重耳,就把重耳送到秦国(都城雍,在今陕西凤翔东南)去了.
原来秦穆公曾经帮助重耳的异母兄弟夷吾当了晋国国君.没想到夷吾做了晋国国君以后,反倒跟秦国作对,还发生了战争.夷吾一死,他儿子又同秦国不和.秦穆公才决定帮助重耳回国.
公元前636年,秦国护送重耳的大军过了黄河,流亡了十九年的重耳回国即位.这就是晋文公.
成 语 退避三舍
拼 音 tuì bì sān shè
解 释 比喻退让和回避,避免冲突.
出 处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辟君三舍.”
用 法 补充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示 例 我们在遇到困难时不要~,而要设法解决它.
近义词 委曲求全
反义词 针锋相对、锋芒毕露
灯 谜 一再让住房
英 文 retreat to avoid a conflict
典 故
春秋时候,晋献公听信谗言,杀了太子申生,又派人捉拿申生的弟弟重耳.重耳闻讯,逃出了晋国,在外流亡十几年.
经过千幸万苦,重耳来到楚国.楚成王认为重耳日后必有大作为,就以国群之礼相迎,待他如上宾.
一天,楚王设宴招待重耳,两人饮酒叙话,气氛十分融洽.忽然楚王问重耳:“你若有一天回晋国当上国君,该怎么报答我呢?”重耳略一思索说:“美女待从、珍宝丝绸,大王您有的是,珍禽羽毛,象牙兽皮,更是楚地的盛产,晋国哪有什么珍奇物品献给大王呢?”楚王说:“公子过谦了,话虽然这么说,可总该对我有所表示吧?”重耳笑笑回答道:“要是托您的福.果真能回国当政的话,我愿与贵国友好.假如有一天,晋楚国之间发生战争,我一定命令军队先退避三舍(一舍等于三十里),如果还不能得到您的原谅,我再与您交战.”
四年后,重耳真的回到晋国当了国君,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晋文公.晋国在他的治理下日益强大.
公元前633年,楚国和晋国的军队在作战时相遇.晋文公为了实现他许下的诺言,下令军队后退九十里,驻扎在城濮.楚军见晋军后退,以为对方害怕了,马上追击.晋军利用楚军骄傲轻敌的弱点,集中兵力,大破楚军,取得了城濮之战的胜利.
一鸣惊人 ( yī míng jīng rén )
字面解释:一声鸣叫使人震惊.
解 释 比喻平时没有突出的表现,一下子做出惊人的成绩.
出 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滑稽列传》:“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用 法 主谓式;作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国家、集体
示 例 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四部:“冯玉祥想~,他来提一个大家可以接受的公式.”
近义词 一举成名、一步登天、名满天下
反义词 身败名裂臭名远扬、丢人现眼
歇后语 半夜里放炮;楚庄王猜谜语
灯 谜 警钟;闹钟
典故
春秋时期,先后有五个国家称霸中原,史称“春秋五霸”.在“五霸”当中,以楚国的地域最大、人口最多,物产最丰,文化最盛.楚庄王称霸中原,不仅使楚国强大,威名远扬,也为华夏的统一,民族精神的形成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楚庄王据载生年不祥,卒于公无前591年,又称荆庄王,熊氏,名旅(一作吕,侣),春秋时楚国最有作为的国君,中原五霸之一.郢都即今江陵纪南城人,楚穆王之子,公元前614年继位.登位三年,不发号令,终日郊游围猎,沉湎声色,并下命::“有敢谏者,死无赦!”大夫伍参冒死进谏,逢庄王左抱郑姬,右抱越女,坐钟鼓之间.伍参请猜谜语“有鸟止于阜,三年不飞不鸣,是何鸟也?”庄王答:“三年不飞,飞将冲天;三年不鸣,鸣将惊人!”但数月之后,庄王一仍依旧,享乐更甚.大夫苏从又进谏.庄王抽出宝剑,要杀苏从.苏从无所畏惧,坚持劝谏.于是,庄王罢淫乐,亲理朝政,并举伍参、苏从担任要职.这就是“一鸣惊人”的来历,后任用孙叔敖为令尹,讲求得失,稳定了政局,发展了生产,从而为楚国的争霸奠定了基础.
庄王三年即公元前611年,国内发生灾荒,戎人骚扰,附属的庸国、麋国勾结百濮叛楚.庄王集中力量伐灭威胁最大的庸国,又吞并了麋国,控制局面,增强了国力.此后,又极力整顿内政,任用贤才,厉行法治,加强兵备,使楚国出现一派国富兵强的景象.
公元前606年,楚庄王率军北上,在周的直辖区耀武扬威,并遣使问象征王权的九鼎之轻重,大有取周而代之的气势.
公元前597年,楚军围郑,连攻三个月,破郑都.晋遣兵来救,与楚军大战于邲(河南荥阳东北),结果大败.战后,楚庄王饮马黄河,雄视北方.隔了两年,楚又借故围攻宋国,迫使其屈服.这时,中原诸小国,又相继依附楚国,楚庄王一时做了中原盟主.庄王二十年即公元前594年冬,楚、鲁、蔡、许、秦、宋、陈、卫、郑、齐、曹、邾、薛、鄫等十四国在蜀(今山东泰安西)开会结盟,正式推举楚国主盟,楚庄王遂成为称雄中原的霸主.
公元前591年,楚庄王因病逝世,归葬纪南城郊.其儿子审继位,称楚共王.楚王墓、樊妃墓在今江陵城西北.郢城内原有庄王庙,今已废.
战国时代,齐国有一个名叫淳于髡的人.他的口才很好,也很会说话.他常常用一些有趣的隐语,来规劝君主,使君王不但不生气,而且乐于接受. 当时齐国的齐威王,本来是一个很有才智的君主,但是,在他即位以后,却沈迷于酒色,不管国家大事,每日只知饮酒作乐,而把宜切正事都交给大臣去办理,自己则不闻不问.因此,政治不上轨道,官吏们贪污失职,再加上各国的诸侯也都趁机来侵犯,使得齐国濒临灭亡的边缘. 虽然,齐国的一些爱国之人都很担心,但是,却都因为畏惧齐王,所以没有人赶出来劝谏. 其实齐威王是一个很聪明的人他很喜欢说些隐语,来表现自己的智慧,虽然他不喜欢听别人的劝告,但如果劝告得法的话,他还是会接受的.淳于髡知道这点后,便想了一个计策,准备找个机会来劝告齐威王. 有一天,淳于髡见到了齐威王,就对他说:“大王,为臣有一个谜语想请您猜一猜:某国有只大鸟,住在大王的宫廷中,已经整整三年了,可是他既不振翅飞翔,也不发生名叫,只是毫无目的的蜷夫着,大王您猜,这是一只什么鸟呢?” 齐威王本是一个聪明人,亦听就知道淳于髡是在讽刺自己,向那只大鸟一样,身为一国之尊,却毫无作为,只知道享乐.而他时再也不是一个昏庸的君王,于是沈吟了一会儿之后便毅然的决定要改过,振作起来,做一番轰轰烈烈的是,因此他对淳于髡说: “嗯,这一只大鸟,你不知道,它不飞则已,一飞就会冲到天上去,它不鸣则已,一鸣就会惊动众人,你慢慢等着瞧吧!” 从此齐威王不在沈迷于饮酒作乐,而开始整顿国正.首先他召见全国的官吏,尽忠负责的,就给予奖励;而那些腐败无能的,则加以惩罚.结果全国上下,很快就振作起来,到处充满蓬勃的朝气. 另一方面他也着手整顿军事,强大武力,奠定国家的威望.各国诸侯听到这个消息以后都很震惊,不但不敢再来侵犯,甚至还把原先侵占的土地,都归还给齐国. 齐威王的这一番作为,真可谓是“一鸣惊人”呀! 所以后来的人便把“一鸣惊人”这句成语用来比喻一个人如有不平凡的才能,只要他能好好的运用,一旦发挥出来,往往有惊人的作为.

参考,大体意思是这样
管仲、隰朋跟随齐桓公 伐孤竹(这个没上下文,不会翻),春天往东返回,迷路了。管仲说,“可以利用老马的智慧。”于是放开老马让它自己走,最终找到路。
总到山里没有水,隰朋说,“蚂蚁冬天住在山的南面,夏天住在山的北面,有蚂蚁的土壤往下挖一寸就会有水。”于是挖地,最终得到水。...

全部展开

参考,大体意思是这样
管仲、隰朋跟随齐桓公 伐孤竹(这个没上下文,不会翻),春天往东返回,迷路了。管仲说,“可以利用老马的智慧。”于是放开老马让它自己走,最终找到路。
总到山里没有水,隰朋说,“蚂蚁冬天住在山的南面,夏天住在山的北面,有蚂蚁的土壤往下挖一寸就会有水。”于是挖地,最终得到水。

收起

管仲、隰朋跟着桓公讨伐孤竹,春天去,冬天回来。迷了路,管仲说:“老马的智慧可以利用。就放老马并且跟着它,终于找到了路,
在山中行走没有水,隰朋说:“蚂蚁冬天住在山的阳面,夏天住在山的阴面,蚁壤高达一寸,下面一仞的地方就有水。”于是挖地,终于找到了水。...

全部展开

管仲、隰朋跟着桓公讨伐孤竹,春天去,冬天回来。迷了路,管仲说:“老马的智慧可以利用。就放老马并且跟着它,终于找到了路,
在山中行走没有水,隰朋说:“蚂蚁冬天住在山的阳面,夏天住在山的阴面,蚁壤高达一寸,下面一仞的地方就有水。”于是挖地,终于找到了水。

收起

管仲、隰朋从桓公伐孤竹.“从”字的意思是? 英语翻译管仲、隰朋从桓公伐孤竹,春往东返,迷途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行之,遂得道.行山中无水,隰朋曰:“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蚁壤一寸而仞有水.”乃掘地, 英语翻译管仲、隰朋从桓公伐孤竹,春往东返,迷途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行山中无水,隰朋曰: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蚁壤一寸而仞有水.乃掘地,遂得水. 英语翻译管仲、隰朋从于桓公而伐孤竹,春往冬反,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行山中无水,隰朋曰:“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蚁壤一寸而仞有水.”乃掘 管仲、隰朋从于桓公而伐孤竹,春往冬反,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 师于老马与蚁的译文,急要,管仲,隰朋从恒工筏孤竹. 管仲隰朋从于桓公而伐孤竹乃放老马而随之的之是什么意思 管仲、隰朋从于恒公而伐孤竹的答案所有的! “管仲、隰朋从于恒公而伐孤竹……”译文 管仲 隰朋从于桓公而伐孤竹出自成语? “管仲、隰朋从于恒公而伐孤”出自那篇文言文 “管仲、隰朋从于恒公而伐孤竹……”译文 英语翻译从桓公伐孤竹的伐什么意思,翻译“春往冬返,迷途失道”.管仲,湿朋从桓公伐孤竹,春往冬返,迷途失道.管仲说:“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着三句话出了一个什么成 “管仲、隰朋从于桓公而伐孤竹.”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今天之内回答最好, 英语翻译管仲.不亦过乎? 老马识途中 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 老马之智指什么?管仲、隰(xi)朋从於桓公而伐孤竹,春往冬返,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管仲,隰朋从于桓公而伐孤 老马识途这个故事的启发整个故事是管仲、隰朋从于桓公而伐孤竹,春往冬反,迷途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行山中无水,隰朋曰:“蚁冬居山之阳 课外文言文练习 老马识途 管仲、隰朋从于桓公而伐孤竹①,春往而冬反,迷惑失道②.管仲曰:“老马之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