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体现儿童智慧的文言文同上最好是短小精炼《两小儿辩日》和《杨氏之子》这两篇就不用了最好带有译文的!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29 04:59:47
求体现儿童智慧的文言文同上最好是短小精炼《两小儿辩日》和《杨氏之子》这两篇就不用了最好带有译文的!
x[Yn#Yv݊kv? ]+E 08$R$Q")j gx U|/"r >`PUmaH(/޻͍}͙Nx5l֌S_Q/?xN̽wiyMt[f7ũ|;9WON&/pwB }i^<1i(5~yŕ~oohbI[7zWO'y9N l,kTET)n=㦗_L 77ݾ>դz2|W=F|_o2΃>'x֟.߼ q;6yJ_Z{s|D5*d]8@ }>&߉|#y_]ɭ)nwR}hgQKNzhdJ>%UPaw tK@?%LTr3v;yɯRGn]Ao:foX%T.9з_$ug{wW{JlA.Hq{T?F[ۺpWyĦP7ylI}ޯ:|ulљPWɨڷ[^j ʷިaZT4tO~]qu'& tZ N"RJy^NoE~y'[ɝET}9rB$jA|25ÛpoSKP̅h}x/?i w~o={g2 u}u[͘a8n5,D\O *+^1+ٲ9/z8UfH7ɾ7;R~+m X%],SxmF`[< ~KLnf2˒7aԆTDi s><ȫ[dL/"jXCuCӎ︉iU5+0 : ɜ:̃qx˗_U2{OkɬWW]% TiWP?}խNm; <{B,4E:y# R|ln, D@b ) eg/tZ/33}$R%\*~ScG (:9Q7v<ǭ362S,`MC^D#"uӀMAʶgxޠO6YjK =/Zz8Pc W>W-ʦ2v8kjʡ{K@Am=։`[zA_UOnu=Gvk_pLX: w$d'A[0EcY/T_ ` U- Y ꝟ19(dM癛lJ=E |h9 y v2g~қo4Z&Jy**Mࡀ,ۤl=[a+G+_ wsy 㒠l6[l% ;KRDLLzR-.Qv_͂|HჭB2d;4WQZ!ww:46Y pɖ(|1&"?tNMu tԓ3jxwnz׺-;MK>>&v^e͛T& &ݢ刍1kroD + i`pg;XU[1n'錩dH38uIuM2$mA %F8@SDM3SDM˼LWW^7 lK1qCglVV UNOfLiK>~s'U@z " `]Vض_a̸KDqqF|(Syr(ȁ Duo>ْ$ʡW\G!/ZK[ QP>MoA3^Qd^uY~ W:ꤸ#-e{i KBWC!#U"t=TfSgnKu2"N%y* =sQ{֩PSjpZ{`b27Nk69zJ ILqU TL~\ e*5 հC1*bc4Bz ! ‘ͬ-n VWfy67/A'^C}RorENhPnJN4tI>)Yu/Kyqg7;7~u=r=c̭~$t zSQ*OQ߫"0Ke¾Cd$'yRCY1r&ѤBe'Q=^}N8,꒎y10܇sr%sCMĉƩ503p~~ .QȢAX|WJ\sS8͐@J,T@Wh [B۸Ys;)4䅲:+`:-&v(ܛx6S^{8qee$^;p[:HW058뺦( A%5 bd2q|J>qMMfhr /ߨ4H|$:䀶KDy/ĕ-Z0[X_:xE۹mNԹW5l5GT=h?ko6:R@AR:qỲ  ≥0 mBw cD nv2YN1b~{fى'0ftќbCnYI,SwOh.)b-ٗ BL(yR UӋr_W4d$~jrq f7̸kzHc?)djG6>b> }$HmvuA qGoi΋/2@'~lբ}s5@uApAiyČ 8`/AsaV.nF/|yp!J G<1#yNb%px@SF%=#z Տ*$>8F(A(6% Գ6o]6_* ebcQ@>TBޫڌ"o6%Ei(m$t7zk֢]nً eqi?37!궋RGɺ-^WLܧ?bq{v…AC<䲍m_-lSJXL؄5$}#6k咑Wrcoj,y" N<=yEӐ7i{A_b'ޖP~ҬgKM$ͤJRdsc. RVTՋ3Vpqz Pu{t.=qQ笀ʞǕaqaAoH^P:& :7EqSG_(67M pl{ӼN-'p/y;[ƶqk_E$@EXz1f[f$ a%+A)4䵢H㍆DO$L E?=^ܞQ`7:)zov*?$V j"gΛLub?#?)[ĽK{e~b'p"QZл@1;WXf-TV:`ȟot% &,ڎمTXƌ \/?5rm`:dVepA\+o='G˾`~]R#0:.y7IxОcg=96{anɓZ: ׵W7%h;8|kzG|FERijt4$-ўO ozCFd4X2+ba),|Emo=ׯ&XeJG N"y43eY;8ryhc 9Y~o(Oֺz@,Y[?cG݈y8x?j"Eဨy42pW\u-d=j J`&iV-b 7"+Mzw$DWC$iw:}݉S7MĹ5 `z)`@]@jpU z~%N&OmK`a  o=tMJPwa{Dlno 59L!P(&:XŤ &'$崏jg36qKZ,W+37GM>&B2X*(7 ˟<0,h%,& ۾IAhu:? fĞYGX}r6fpf|Ie9vHUJuYۈdBLiR]a!U.m2Wy fɪ:m&2uy K'1߽c 0khc/IzXgپ~-CZO"*M{[(n iz o =(iREuz3pk jHXZ0|_i}"{ɛTag3;\M,`rv]==Rp.ott5EaU}[&Žwd'Ş`BXޭl w ro#2:FEDٮZ:VJy8(ȠS aI("} dcDV 2ۿ'Ak(3{::@RKӡȏ mxhƺ_4ͥ>'XT;2eG6@ƽܐ-#̇.;UTbyB Nֺ_S؍ JbT[JSȐaCTD?%޾O;zM hJ;|>^E*NFD̘q٩p(r~pnz8vDBlE9h=ߡkp:&.̨-K.㝜}J, |C6`O"dU8t/rbVpĸ(#1y&?ߢ?;.#:vtk͢yϸ]ՏƏxf pNcf_~Sl'A N#'_smc_fܹDx`M$a;lIw( L>]pɵhkgo. /H De%4[@

求体现儿童智慧的文言文同上最好是短小精炼《两小儿辩日》和《杨氏之子》这两篇就不用了最好带有译文的!
求体现儿童智慧的文言文
同上
最好是短小精炼
《两小儿辩日》和《杨氏之子》这两篇就不用了
最好带有译文的!

求体现儿童智慧的文言文同上最好是短小精炼《两小儿辩日》和《杨氏之子》这两篇就不用了最好带有译文的!
孔文举年十岁,随父到洛.时李元礼有盛名,为司隶校尉.诣门者皆俊才清称及中表亲戚乃通.文举至门,谓吏曰:“我是李府君亲.”既通,前坐.元礼问曰:“君与仆有何亲?”对曰:“昔先君仲尼与君先人伯阳,有师资之尊,是仆与君奕世为通好也.”元礼及宾客莫不奇之.太中大夫陈韪后至,人以其语语之,韪曰:“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文举曰:“想君小时,必当了了.”韪大踧踖.
孔融十岁的时候,随父亲到洛阳.当时李元礼名气很大,做司隶校尉.到他家去的人,都是那些才智出众的人、有清高称誉的人以及自己的亲戚才被通报.孔融到了他家门前,对下边的人说:“我是李府君的亲戚.”通报上去以后,一起坐到了座位上.李元礼问:“您和我有什么亲戚关系?”孔融回答说:“过去我的祖先仲尼曾经拜您的祖先伯阳为师,所以我和您是世世代代友好往来亲戚关系.”李元礼和他的那些宾客没有不对他的话感到惊奇的.太中大夫陈韪后来才到,别人就把孔融说的话告诉给他听,陈韪说:“小的时候很聪明,长大了未必很有才华.”孔融听后说:“我猜想您小的时候一定很聪明吧.”陈韪听了后非常窘迫.

谢道韫身出名门,系东晋安西将军谢奕之女。王谢世家,在魏晋南北朝那是响当当的字号。即使在门阀林立的东晋,王谢两门也自视极高,婚嫁除了入宫攀龙附凤以外,都只在两族之内进行。他们两家在晋朝消亡之后仍是风光不减,直到梁武帝时大枭雄侯景向两族求婚被拒绝遂视此为平生恨事,最后造反时顺便将王谢两族彻底诛绝。王谢的数代风流到此嘎然而止,只留下刘禹锡的一首,“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让后人怀咏。
谢...

全部展开

谢道韫身出名门,系东晋安西将军谢奕之女。王谢世家,在魏晋南北朝那是响当当的字号。即使在门阀林立的东晋,王谢两门也自视极高,婚嫁除了入宫攀龙附凤以外,都只在两族之内进行。他们两家在晋朝消亡之后仍是风光不减,直到梁武帝时大枭雄侯景向两族求婚被拒绝遂视此为平生恨事,最后造反时顺便将王谢两族彻底诛绝。王谢的数代风流到此嘎然而止,只留下刘禹锡的一首,“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让后人怀咏。
谢道韫还是个小MM的时候就相当了得。一次叔父谢安问她,“《毛诗》中何句最佳?”,谢道韫答道,”诗经三百篇,莫若《大雅·嵩高篇》云,吉甫作颂,穆如清风。仲山甫永怀,以慰其心。“谢安大赞其雅人深致。不要小看这一赞,谢安何等样人,不说他在淝水之战中的镇定气度,也不说他权谋机变的高超政治手段或者是一心只想归隐的澹泊心态,只说后世的诗仙李太白向来眼高于顶,有着天子呼来不上来的狂气,然而他生平唯一服膺的人就是这个东山不出的谢安石。其时天下号称名士的何止千万,能得谢安一赞几乎可以藉此荣耀终身。另一则故事就更经典了,一次冬日谢氏家族聚会,正赶上大雪鹅毛般片片落下,谢安于温酒赏雪之余,雅兴大发,问在座的谢氏后辈,飘飘大雪何所似?谢道韫的堂哥谢明接口:“撒盐空中差可拟。”(这位老兄空中撒盐何故,难道想人工降雪?:))。谢道韫马上微哂道:“未若柳絮因风起。”简单一句,谢道韫的诗情才气相比她堂哥何啻宵壤!谢安大声称善,夸奖道韫敏慧过人。
曹冲
曹操不但是一个成功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还是一个成功的父亲。他的几个儿子,文功武略,各有卓越之处,而他最喜爱的,首推曹冲。古代所谓神童,以语言天赋突出的居多,曹冲却表现出解决问题的高超思维能力。曹冲七岁时以等量置换的办法称大象体重,不但震惊了当时之众,也流传千古,成为最经典的儿童智力启蒙故事之一。
还有一个典故:孙权曾送来一只漂亮的雉鸡。曹操想观赏雉鸡舞蹈,但使尽办法,这珍禽就是不鸣不舞,让人徒叹奈何。曹冲想出一个办法,让人制作一面大镜,摆在雉鸡面前。那雉鸡于镜中看到同类,起了争胜之心,当即舞将起来,这一下对镜成双,煞是好看。
有的故事,不但体现了曹冲的智慧,还表现了他宽厚仁慈的一面。一次,曹操坐骑的马鞍放在仓库中,不慎被老鼠咬坏。库吏大惊失色,自认必死。曹冲知道后,心生一计:他先用利刃将自己的单衣穿戳成鼠齿状,然后装成一脸愁色的样子去见父亲。曹操问他何事忧虑?曹冲说:“世俗以为鼠齿衣者,其主不利。今单衣见齿,是以忧戚。”曹操赶紧安慰爱子,说:“此妄言耳,无所苦也。”过了一会儿,库吏前来报道曹操那桩马鞍被鼠咬坏一事,曹操听后,笑着说:“连我儿子的单衣都被咬坏,何况马鞍乎?”根本没有追究的意思。据说,每当曹冲见到当刑者,总要上去寻问是否冤枉,是否处理过重?如是,他就要想方设法为之救命或减刑;每当见到那些勤奋而能干的官吏因小过或失误而触犯法律,他都要亲自到曹操那里说情,请求父王宽大。史书称曹冲“辨察仁爱,与性俱生,容貌姿美,有殊于众,故特见宠异”。——这种悲悯宽厚的气质在一个十几岁的孩子身上体现出来,简直催人泪下。
可恨天道难测。上苍把智慧慷慨地赋予曹冲,却又残酷地掠走他的生命。建安十三年,年仅十三岁的曹冲突患大病而亡,据后人推断,可能是“绞肠痧”。曹冲的夭折,留给历史一道残缺的美丽,留给后人一份遗憾的叹息。
也许上天的深远用意,非我等凡胎肉眼所能看穿。
曹冲死后,曹操悲痛万分,曹丕来宽慰他,曹操说道:“曹冲之死,是我的不幸,又是你们的大幸。”曹丕即位后,也经常对臣下说:“若使仓舒(曹冲之字)在,我亦无天下。”可见,曹冲之死,客观上为曹丕争夺王位扫除了最大障碍。
才高八斗的曹植,力能搏虎的曹彰,都在争当曹操继承人的交锋中郁郁而终。假使曹冲活着,以他的仁慈,在与曹丕等人不可避免的争斗中会是一个什么结局,又有谁能够预料呢?
王戎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这段关于路边的苦李子的故事,最早记载在《世说新语》上。这个哲理味浓郁的小故事,让我们毫不犹豫地将王戎划在神童的圈子里。如果说曹冲的天分在于解决问题,那么王戎的天分则在于观察总结。
历史上的王戎是个很难下定义的人物,简直具有典型的性格分裂症状。《世说新语》里有关他的条款还有许多,摘列一二,就不难得出这个结论。
1,王戎俭吝,其从子婚,与一单衣,后更责之。(王戎在其侄子结婚时送过一件单衣,后来数次讨还)
2,司徒王戎既贵且富,区宅、僮牧,膏田水碓之属,洛下无比。契书鞅掌,每与夫人烛下散筹算计。(王戎作司徒的时候富了起来,一到天黑就和老婆关起门来数钱)
3,王戎有好李,卖之,恐人得其种,恒钻其核。(王戎家的李子树品种优良,卖的时候怕别人引进,先把核钻破)
4,王戎女适裴頠,贷钱数万。女归,戎色不说,女遽还钱,乃释然。(女儿出嫁借了他的钱,他就甩脸子看,女儿还了钱,马上眉开眼笑)
单从上面的记载来看,王戎的吝啬,简直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世说*俭啬第二十九》中记载了九条俭啬的故事,他一人就占了四条。但是在同一本《世说新语》里,他却另有截然不同的表现:
1,王戎、和峤同时遭大丧,具以孝称。王鸡骨支床,和哭泣备礼。武帝谓刘仲雄曰:
“卿数省王、和不?闻和哀苦过礼,使人忧之。”仲雄曰:“和峤虽备礼,神气不损;王戎
虽不备礼,而哀毁骨立。臣以和峤生孝,王戎死孝。陛下不应忧峤,而应忧戎。”
(译:王戎、和峤都很孝,同时死了老母。和峤规规矩矩服丧,王戎虽然不遵守规矩路数守孝,却因为痛苦而消瘦得像只干干鸡了。)
2,王戎父浑,有令名,官至凉州刺史。浑薨,所历九郡义故,怀其德惠,相率致赙数百万,戎悉不受。(他作官的老爹有清官的名声,死后,下面的人送钱数百万表示怀念,王戎一概拒绝)
3,魏明帝于宣武场上断虎爪牙,纵百姓观之。王戎七岁,亦往看。虎承间攀栏而吼,其声震地,观者无不辟易颠仆,戎湛然不动,了无恐色。
(魏明帝虐待老虎还招呼老百姓围观。老虎一声大吼,吓得众人屁滚尿流,七岁的王戎却镇定自若)
4,王戎丧儿,“山简往省之。王悲不自胜。简曰:‘孩抱中物,何至于此?’王曰;
‘圣人忘情;最下不及情;情之所钟,正在我辈。’简服其言,更为之恸。
(他死了儿子,哭得昏天黑地,天性流露)
5,王戎弱冠诣阮籍,时刘公荣在坐,阮谓王曰:“偶有二斗美酒,当与君共饮,彼公荣
者无预焉。”
(阮籍有酒,给小王戎喝)
6,在职虽无殊能,而庶绩修理。(本条出自《晋书》——并非无殊能,只怕是不愿表现殊能,尽到本分就成了)
这几条描写的王戎,至情至性,临危不惧,见财不贪,实在无法把他和那个吝啬的王戎统一起来。结合当时的政治背景分析,王戎的吝啬极有可能是一种韬晦之计,作秀的成分很大。否则,依照嵇康阮籍等人的性子,如何肯和一个卑下贪婪的家伙混在一起号称“竹林七贤”呢?
王戎曾经带兵参加灭吴的战争,也算文功武略齐备,从234年生到305年没,活了七十一岁,最后死于“八王之乱”,位至左仆射,司徒。在当时动荡的社会背景下和复杂的政治斗争中,能活到古稀之年,相当的不容易,这恐怕与他自污式的韬晦之计不无关系。
孔融
三字经有云:融四岁,能让梨,弟与长,宜先知。一个四岁的孩子就懂得谦让之道,不能不说是一种奇迹。(注意,后来以他为楷模浇铸出来的成批作品,可没法跟这个始作俑者相提并论)。
有关孔融,还有一个“小时了了,大未必佳”的典故。
孔融十岁,随父到洛阳,时李元礼有威名,登门者须隽才之士或有清誉,又或是中表亲戚,阁人始肯通传,孔融独自到李府,向门官言道:“我是李府君亲。” 门官为他通传后请人府相见,李元礼问道:“君与仆有何亲?”,孔融对日:“昔先祖仲尼(孔子)与君先人伯阳(老子)有问礼之谊,是以仆与君奕世为通好也。 ”此言出自一个十岁幼童之口,李元礼及在座宾客莫不奇之。时有太中大夫陈韪后至,得闻此事,便道:“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小时候聪明,长大了未必能佳。这倒是很常见的事,不过却是对孔融的不以为然。没想到孔融应声答道:“想君小时,乃当了了。”
这里用了一个歇后手法,意思说陈韪现在是“大未必佳”。陈韪遭此反击,大为尴尬,一时语塞。一个十岁的孩子,一句话堵得名士张口结舌,孔融才思之敏捷,实在令人赞叹。
但是孔融的神童段位,仅仅停留在辩捷的层次上。而这种没有智慧作后盾的辩才,除了得罪人之外,于人于己,实在没有更好的用途。孔融成人之后,先后担任过北海相,青州刺史,少府,大中大夫等职。在职期间,除了空发议论,作一些修复城墙重建学校的形象工程之外,基本没干过什么足以证明他有政治才能的事。
大凡能说会道而又不甘寂寞的人,对于干活的人总是指手画脚一百个不顺眼,孔融也没跳出这个窠臼。他依附于曹操的翼护下,得以在盗贼蜂起的军阀割据时代作着“座上客常满,杯中酒不空”的香梦,但是对于曹操的政策却极尽冷嘲热讽之能事。如果说他劝阻曹操伐刘备是“兴无义之师,恐失天下之望”虽然迂腐但是还带着点为天下计的味道,那么他为讽刺曹丕纳甄氏而编造的“想当然”的故事,就纯粹属于徒逞口舌之利,完全是过把瘾就死的嬉皮士心态。
三国时代的统治者,对待知识分子通常有着惊人的耐性,但是曹操的耐性终于还是被逼到了极限。公元208年,曹操把孔融满门抄斩。当时还有一个令人凄然的花絮:孔融被捕的时候,大儿子九岁,小儿子八岁,“二儿故琢钉戏,了无遽容”——专心地做着某种游戏。孔融还怀着一种侥幸心理问使者:“我好汉做事好汉当,能不能放过我的孩子?”没想到他儿子秉承了他的硬骨头精神和早慧特征,慢慢说道:“父亲岂见覆巢之下,复有完卵?”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这个成语,就是从这两个小孩子口中造出的。从这寥寥数语中可以看出,他的孩子在遗传了他的口才基因之外,还有着超乎他上的非凡见识。上Ю?访挥懈?饬礁鲂『⒁桓龀浞直硌莸幕?峋痛掖医?涠笊保?谷搜诰碣獬ぬ?ⅰ?
孔融除了作政论,还能诗,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把他与王粲等六人相提并论,故被列为“建安七子”之一。原有集,已散佚,明人辑有《孔北海集》。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