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词性变化?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9 11:41:41
什么是词性变化?
x}YrjɲT2ۦg3]HBt;B j@=3nr Vxd2S#<<"<>w)xTn'DT|;y{P[>ĎA?nS+U$X4T6cd ;RU[=;W̟2@\J_ >߷K U;6y٬X?WB i'{uS7WUQe|j_\ۭ=ä36\H~)8^*ǰT; eլjxbͤC O/jմT#湣#ٿ]كkwun97i4?ygS#bo̽ԩ$cbGpw'|9<_C~)5p>Ty#UF@cWiqT=+ۢ ؖͬWjYXͼ=Rlk,YV@Eje~0~$枤6ca1vsgxT튻s՜zL+Mj]se_|~I>Zc6Edh dg`;z/k\a/Y$yk3(* nsUό 2 @l&E.J:! SXyuYk-%/3%:VAƞ v5?Hn A™O_![DJm綴$+5y<^{r5wE{k|$j^^9sSAf R ڨ)Fۨ܉e\Π]3y!lwR?7oϧCtspYJa=|~jÌa*BU-I$J y7DH}_FP Wg#ư"dKmg>usk2'hFRjuY-Γ3{T018c*Aks7,T 䥏8DT9ĚH~ P/-ՏZ_\8NkG|]M4Top"P|~OAT Ǔ-buhA)J@٢) d 6M&TSf_qRlV4B=t_vֽ<@6bnSms#wud7Әeyj*[Rh=t y玧y;Ov׮wԱwgQ,Wٕ_ܰޛp #y 쎜Oo[^CИ iR)X8WУ6D7-XJ]쪳 럂~y:kt̗ԌV3T}]WڵF}u-flΝDǕvcٻ_˛O\(+)f\1;tסZW(}}T(-6姠EeH0 Mr594O""!4U]EBG_M{uo靼5V ;@ce1<<ٷ;9\t13XXnipg_QH/YPX9 ޤ$ Fzqx@>p 8Œac66-Lt[؞V}ɩ0*j7aab~ U-CV"CauÀUv-hcQk y'+q Qcu\#) kuGuvjozUTy TȌH뭘vc7 |;plG w;f/-אG]T݅<Q4䓉'f>2BXzwt)ݷ+,3qR>Y\xE͍A4M ) 1CQE+P ,џiAW}zq[%Y,-.^w\DtJC7:WoH<:F\ӹrzq!՞APN7Qm'z4w/_hGB#-f$ۜs{Hި&t|En2S֎:^pQFiR:p5w~tYT]j@uRN~ڝ;i!``d,(~m*I-Wo+ͤ `*3оߖs[2=NX4m2qoӉ6fG Ha'x ӞP}5 Up4  j pMt;p)i5ڬ 6/ݼ`Ίq`ǩ۶s8ˢ^^gkNH_^/4@:PcD{L.;^C, p#T[XXTLU*ڍ,CbbLbL@FN6QU>k i(CdDE"< KiDH/yl4Y{8̏ShXOG^S0!{OeaEAn^O+O{IE־JS87sHaD0FKFS ¦8F:)~AcE# *H܅@Dž^%%s 9THo@~Ej7ڦaLޅC9 5mJ{^ڟCml&T*;FQ%FAh`Q!W^1c*7~[;G`dirh?VCR=د$MEI=O+ڻH딆 Ў~᝵Z/y[{9wVfr;OG3T߫ 'MdvͿp9aw |Govݴ0N퉶CyYa~ϱW4&A 6vL4$gEg٣U_$/̆Aֳ6ƙh՘ f%t9FP([T"|U ™֬m="T`/>W56{{ !&$AȊtr)qRN*@VbX*4F߱EU]qsVU\9+vj}@h@1uR"̆I*5/жc8?uUNf:+j"FwCoά$Qt+V9ȜHGg澍ݷ{]gwvz)fL6.}F^Vі*5#KnfIչvk}ʛ䠇nӜ~B*\ .BJ"@/\gjk+SBANxe){ B˭aT]F hVw}A8fp(QA;쓯k zog._A/2~Lmhx|$~V-v g`?] `Z٢4G;ƕ.)3lF`%kj|ijsWT:S y&FPʕ1:y\UB >6 o Nn2cUw:ww6I' t̓'jĿޫm*SD7ƨ~Xc{ 5.AU00,Kʨ'Ry=iN6VTr,4U7^x >UZ'`GAjƩZ"す͜']Ѷ{09ӹ@QAڽSKZi:䳧E헌$}v’v`tr5 ޾OE$ǢHQ_ 6ʨ2,H$hg.W"_;+AK-'z$m-H}z@iw{;ƾFSeyN2[vjo\Rm1@ޘ@v).)5jf9j/h#`>bo Hiꁀ粴V? VK]"9b ﴪ%؅um钊˃tu"@<TtL˻P_hm  <8hƌj~L&2,D8(q4dv P kCtAI»/x1 /g giA0o`|NS<*gr9؉Tp+z&Mdtm2=FB#F;KBzق:sYBSfxk{`8Mt  O\$~bVeb̦^'eMmq](gd[R~0һmBU*A6Zgp7J5+:xMwY9Ǭ\fZU/X;{cKe?|3ޏiB,Sb\nNo[O|F}7#zin&^N .ǫu􋢼P"^VWl g~}=[zޓ/1<Ϯw ѯr^hSH8 9K_0/?ʴopt;{ /iS?:nR옑"ƅ:k *1hxTz:#Gv)u CʐsU;1Tz k é sz猠}!ю3^yz]jZH8EiT 8xg=1767fɩwȼ{䅵;i}ջ@>L\E"gR=0. d `Acސ~)tt^d `ϒW!Pw_VQ?Ru/uj%{6Ѐf^0<PX|%@(n~RZ!;Bl:jvɥ Zbz 3]c_2f} E Ti7Գఛ^U]G/ť]u9%L ٱͮȔH#D7Vs_%v㋬@8ѯ9y9l֞8DzEY6{3&0-WWO$/δVCɜ -5G>h~,+l=Lw5vkF)X)T1ӯޅ53q M8qSHH=Ҩ6ag>E>v-''e LG($0Pt"w,O@xAMT%%@bZEYt(vN=P?d3 =BAvnj<ɘރ*q^ĩdGK&#f76˙jҮ2_-VoLз7ުEyIĪn"PXXk%[9MRmK.'sgPozd!OdΉ( BI {_z^uygj y ѿ?/WC.γ` 1b7A sWc-S *jNIΪ4Y>o`]3cvca}V@tBŪ~ta4јuV R\$~]&5}\ڭSY}Rϝ@:O 1Fм&5`s17R;2V 7*qKRjIj׾莪suk/ ] /VN/)w&FeFv^liBHN2: LRx4Ŋ W'D[ Ӓ컨0akLh>jW?7>FLp /LzwHH!A}"m#) N;ER(%k:ZJoyߝ;FDF_=J$qHA*t3?\7@\Hwt7K#؂ZYUY0MՀAXLV^m[e) fy &%vC]w⥪|"/8<^u3ʐ0/w&w]R_,,^?OFir㌳ѳ sa B2@ h}#E& J2 Kt5_eF( =z 滑X@b7Տp=}ɩMi`*RiM'BR G|)0&~EB0Z t qk[nk~\5Ncp|{LXQbS XԭGP2I@-AEFf@Uz,C'˻_w@6uPlKS WO(-+-T"hqЛδzzxmny[` iJpLYP/ɫ_$ WΟHqZG^v6tr&8+EQEHߣfrʬ|:Мύ(vu"{TO1Y!4!'\4-u_t6-sE5;Wnsu4r) nt\pDmI۽ۙk픚Wi+]uV`깷iK[tGoow@}Q &53*X|p IrgR?bcYrxɌ`XwSF;_;j0 Kot唳)7K8Gj4[rܷ35 n <  )z>V\;oje̠?>!ۤ?o1LeQwps^2}!A}YXvUJv*k5i/5XtT/kΌOL{_Mw"VÖ?^gh=ajQJ|OP$˲$Nz1m1L~Ǡbbf?>1>/_5YU *> r[:/]bWtq,[I:,'>'dinN8S}:x kIc^̰j+ﺰ5W)-2M*]xW . HͼizTDQsoFKyE:W Ef d"ZD"\;bJ""tR505\OIf~3ńg'T__%a/08L%BB&VK`a:v]X2I3X/:O+%?+ޒ-2LvXbg7_iEC~mׂ/AgpAޢD i dת/U*dPCɥ>VE׿"T%̆ؤ(F J`{@cuhH8NdrB^ߎp&!Ec2)8o#M< u\c1;)'b{˅,,ʑD׫t-/}Ą"bKlUiP&9v_t ЂyߟC]j]j^吝89S}w4fT@xR-u?,=iooQ1p;rn>%I4;ӒWRmT9 }E`AИkT Liduw#P,cx1Ğ!ҕ M^L@ɿv<@tl]= ^}qq-RV0S<#MaNӰ{ -Y/Rh#'JɻvWlfXR&bd;}L#wE_p]e@DnLH9N:nkɌȝj,bV9Kso 3o->,ɇmZBkOg"tIӱ,)H0-i}݂k~Y]{sfFGZ}ʚ!CY2'wml%40.s讫:i骏*}/6$jhwg, o:Wj.`y=&7 ow@GkagpYRj`?ukMf zsG)*^kg,MwER~7?6ފ촇ѬwIЋcu:C/t,)@ݬ/-Uzu[Sg/ݔOUr]/Ƹamt=ǖ+)2|z.Q'x_A` ]'R6p";Ph'S

什么是词性变化?
什么是词性变化?

什么是词性变化?
词类活用是古代汉语突出的语言现象,也是古今汉语语法重要差异之一.由于词类活用在现代汉语中已经很少使用了,所以对现代人来说,阅读古文最突出的障碍莫过于词类活用.
  要透彻理解和分析词类活用,首先要了解词类,学会分析和判断词性.
  一.如何分析词性
  词性是词在语法意义上的性别,它表示词所属的类别.古今汉语词类的划分没有太大的差别,学会判断词性,对分析词类活用和提高阅读古书的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它可以使我们掌握句子结构,确切地理解文章.例如:
  ①孔子之丧有自燕来观者.舍于子夏氏.子夏曰:“圣人之葬人与?人之葬圣人也.子何观焉?”(《礼记?檀弓上》)
  ②周有泉府之官,收不售,与欲得,即《易》所谓“理财正辞,禁民为非”者也.(《资治通鉴》)——周:周代.泉府:钱府.官:官府.售:卖出去.
  例①的“与”是句尾语气词.全句的意思是孔子办丧事的时候,有从燕国来观看的人,住在子夏家里.子夏说:“是圣人葬一般的人吗?〔不是〕是一般的人葬圣人.你看什么呢?”汉郑玄注“与”为“及也”,解为连词.这样“圣人之葬人与人之葬圣人也”连为一句,意思就不通了.例②的“与”是动词,“给予”.如理解为连词,“收不售与欲得”连为一句,“不售与欲得”都成了收的对象,意思也不通了.
  分析词性的主要依据是看词在句子的组合能力及其充当什么成分,因此熟练掌握各类词的组合能力及造句功能是正确判断词性的基础.组合能力指某类词可以跟什么词组合,不能跟什么词组合.例如副词可以和形容词组合(部分副词可以和动词组合),不能同名词组合.介词可以同名词、代词及名词性词组组合,不能同动词组合等等.造句功能在句子中可以充当什么成分.例如名词在句子中可以充当主语、宾语、定语、状语及判断句的谓语,不能充当叙述句的谓语.连词不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只能与名词、动词、形容词组成词组充当句子成分等.根据词造句的功能,可以将词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根据词的组合关系,又可以将实词分为名词、代词、动词、形容词、数量词五类,将虚词分为副词、介词、连词、语气词、叹词五类.下面把各类词的主要特点作一简单介绍.
  (一)名词.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可以分为普通名词、专有名词、时间名词、方位名词四种.普通名词如“人”、“妻”、“国”、“天下”、“兵”等.专有名词如“江”(长江)、“河”(黄河)、《诗》(专指《诗经》)、“书”(专指《尚书》)、“刘备”、“戈”等.时间名词如“今”、“昔”、“旦”、“暮”等.方位名词如“东”、“西”、“南”、“北”、“中”、“内”、“外”等.名词可以同形容词、介词、动词、连词等组合,在句中充当主语、宾语、状语、定语、补语和判断句谓语,一般不能与副词组合.例如:
  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史记?项羽本纪》)——现在别人有大功却去攻击他,这样做不符合道义.
  “功”受形容词“大”修辞,在句中作“有”的宾语.“义”前边是否定副词“不”,正说明“义”是名词活用为动词.
  需要注意的是,古汉语名词作状语或补语常常不用介词,例如:
  ①至天都侧,从流石蛇行而上.(《游天都》)——到达天都峰旁边,沿着光滑的石板象蛇一样向上爬.
  ②西门豹簪笔磬折.(《西门豹治邺》)——西门豹把笔插在头发上,象磬一样弯着腰(恭敬地站在那里).
  以上是名词作状语.
  ③燕雀乌鹊,巢堂坛兮.(《楚辞?涉江》)——燕雀乌鹊,在堂前庭中筑巢呵.巢:名词活用为动词.
  ④邴夏御齐.(《鞌之战》)——邴夏为齐侯驾车.
  以上是名词作补语.
  (二)代词.代替名词、名词性词组成句子的词.分为三类:①人称代词.②指示代词.③疑问代词.人称代词如“吾”、“尔”、“汝(女)”;指示代词如“是”、“此”、“彼”、“兹”等.疑问代词如“何”、“奚”、“焉”等.古汉语中有两类比较特殊的代词是现代汉语中没有的.一类是无定代词“或”和“莫”;一类是辅助性代词“者”和“所”.例如:
  ①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报任安书》)——人本来就有一死,有的人死比泰山还重,有的人死比鸿毛还轻.
  ②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公输》)——杀了我,宋国没有人能防守,就可以去攻打了.
  ③在天者莫明于日月.(《天论》)——在天上的东西没有什么比日月更明亮.
  例①的“或”是肯定性的无定代词,意思是“有的人”.例②③是否定性的无定代词;例②指代人,意思是“没有什么人”;例③指代事物,意思是“没有什么东西”.代词的主要特点同名词,一般可以在句中充当主语、宾语、及判断句谓语.
  (三)动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行为以及变化的词.根据动词后面能否带宾语,又细分为二类:①及物动词,又叫“他动词”、“外动词”.它所表示的动作常常影响到发出动作者以外的人或事物.例如“被坚执锐”的“被”和“执”.②不及物词,也叫“自动词”、“内动词”,它所表示的动作仅限于动作者自身,不以动作者以外的人或事物为对象.例如“生”、“死”、“行”等.根据动词的作用又可以分成能愿动词和判断动词.能愿动词一般不能独立作谓语,也不能带宾语,经常附在其他动词之前作状语,表示可能.例如:
  ① 汉之赂遗王财物,不可胜言.(《张骞传》)——汉王送给王的财物,不能说尽.
  ② 〔张骞〕从月氏至大夏,竟不能得月氏要欲.留岁余,还.并南山,欲从羌中,复为匈奴所得.(《张骞传》)——张骞从月氏得大夏,终究没有得到月氏明确的表示.主了一年多,就回国.沿着昆仑山,想从羌人居住的地方返回,又被匈奴抓住.
  句中的“可”、“能”、“欲”都是能愿动词.
  判断动词数量较少,多为后起.尤其需要注意的是“是”字.“是”是现代汉语中最常用的判断动词,而在先秦汉语中,“是”作指示代词而不作判断动词.例如:
  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季氏将伐颛臾》)——老虎和犀牛跑出木笼.龟板和宝玉毁在匣子里,这是谁的过错呢?
  “是”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在椟中”这种情况.
  古代汉语中常见的判断动词有“为”、“非”.“为”表判断,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是”,“非”是“不为”的合音,常用在否定句中,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不是”.例如:
  ①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现在人家是切肉的刀和板,我们是任人宰割的鱼和肉,为什么去辞别呢?
  ②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齐桓晋文之事》)——为年老的人折个树枝,告诉人说:“〔这种事〕我做不了”.这是不去做,不是不能做.
  动词在句中经常作谓语,也可以充当主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可以受副词修饰,但不能与介词结合.例:
  ①魏将庞涓闻之,去韩而归,齐军既已过而西矣.(《孙膑》)——魏将庞涓听说齐军攻魏的国都大梁,就离开韩国返回,这时齐军已经越过国境向西推进了.
  “闻”、“去”、“归”、“过”在句中作谓语.“西”是名词活用为动词作谓语.
  ②学不可以已.(《荀子?劝学》)——学习不可以停止.
  “学”作主语.
  ③但欲求死,不服顾利害.(文天祥《指南录后序》)——只愿求死,不再顾念利害.
  “死”作宾语.
  ④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诗经?魏风?伐檀》)——不出打猎,为什么看到你家有悬挂着的貆啊.
  “县”是悬的本字,在句中作定语.
  ⑤信乃令军中毋杀广武君,有能生得之者购千金.(《史记?淮阴侯列传》)——韩信命令部队不要杀广武君,有能活捉他的奖赏千金.
  “生”作状语.
  ⑥若火之燎于原,不可向迩,其犹可扑灭?(《尚书?盘庚上》)——象大火在原野上燃烧,不能接近,难道还可以扑灭吗?
  “灭”作补语.
  上述例句中,副词修饰谓语的情况如例①的“既已”,例②的“但”、“不复”等.如果动词前是介词,那一定是省略了介词宾语,这在下面介词部分将谈到.
  (四)形容词.表示人或事物的性状、性质、或者动作、行为、变化状态的词,在句中经常作定语、状语、谓语.也能作主语、宾语.例如:
  枕席而卧,则清泠之状与日谋,瀯瀯之声与耳谋,悠然而虚者与神谋,渊然而静者与心谋.(《钴鉧潭西小丘记》)——铺着枕席躺在那里,清爽明净的景色与眼睛交谈,瀯瀯的流水声与耳朵交谈,悠然虚渺的境界与精神交谈,深沉宁静的状态与心灵交谈.枕席:名词用作动词,铺着枕席.谋:谋划,这里指景物与人的五官交谈.
  “清泠”、“瀯瀯”、“悠然”、“虚”、“渊然”、“静”作定语.
  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庖丁解牛》)——因此用了十九年可是刀刃就象刚在磨刀石上磨过的一样锋利.
  “新”作状语.
  吾与徐公孰美?(《邹忌讽齐王纳谏》)——我与徐公哪一个漂亮?
  “美”作谓语.
  治乱,天邪?(《天论》)——安定与动乱是天决定的吗?
  “治乱”作主语.
  形容词作宾语时名词意味很浓.例如
  籴贱贩贵.(杨恽《报孙会宗书》)——买贱〔的东西〕,卖贵〔的东西〕.
  形容词可以受副词修饰.例如: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师说》)——因此聪明的人更加聪明,愚笨的人更加愚笨.
  副词“益”修饰形容词“圣”、“愚”.
  (五)数量词.数量词是表示事物数目与单位的词,在句中可以作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这同现代汉语基本相同.需要注意的是古汉语表动量的数词一般放在动词之前作状语.例如:
  有奇景若此,前未一探,兹游快且愧矣.(《游天都》)——有这样奇异的景象,上次没有探访一下,这次游览又快慰又惭愧.
  (六)副词.表示动作、行为、发展、变化、性质、状态的程度、范围、时间等的词.副词能修饰动词、形容词,不能修饰名词、代词、数量词.在句中经常充当状语,也作补语.例如:
  ①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许弗许.(《郑伯克段于鄢》)——〔武姜〕喜爱共叔段,想立他为太子.屡次向武公请求,武公不答应.
  ②涉浅水者见虾,其颇深者察鱼鳖,其尤深者见蛟龙.(《论衡?别通》)——到浅的水流中去的人能见到小虾,到稍深一些水流中去就能见到鱼客,到最深的水流中去就能见到蛟龙.
  ③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公也!(《邹忌讽齐王纳谏》)——您美极了,徐公哪能比得上您呢!
  “甚”作补语.
  (七)介词.与名词、代词及某些名词性词组结合,组成介词结构,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向、对象、处所、时间等意义的词.根据介词结构的意义和它们与中心语的关系,可以分为时地介词、原因介词、方式介词、人事介词四种.介词结构主要充当句子的状语和补语.
  ①若之何以病败君之大事也.(《鞌之战》)——怎么能因为受伤使国君战事失败呢?
  ②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五蠹》)——现在想用先王的政治措施治理当世的百姓,都是守株待兔一类的事情.
  ③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报任安书》)——我所以暗自忍辱苟活下来,幽禁在污秽的监狱之中而不自杀,是因为我遗憾我的心愿没有完全实现,这样鄙贱无知地死去,我的文章著述便不能传扬到后世.
  ④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为早与之绝.(《赤壁之战》)——若能用您的众将士与曹操的势力相抗衡,不如早与曹操断绝关系.
  例①“以病”作状语,表原因.例②的“以先王之政”作状语,表凭借.例③“于粪土之中”作补语,表处所;“于后世”作补语,表时间.例④的“以吴、越之众”和“与中国”都作状语,前者表凭借,后者表对象.
  古汉语介词中需要注意的是,有的介词同时又作连词,有的较难区别,如“与”:
  ①夫仆与李陵俱居门下,素非能相善也.(《报任安书》)——我与李陵一起在宫中供职,平素相互之间没有很深的关系.
  ②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孙子兵法》)——道就是使百姓和君主同心协力.
  例① 的“与”是连词,“与”前后人物在句中的地位是平等的,颠倒后意思不变.例②的“与”是介词,“民”是受令的对象,又是“同意”的主动者.如果“民”与“上”位置颠倒,意思就全变了.
  介词“以”的后边如果省略了宾语,有时也易与连词相混.
  ①自始合,而矢贯余手及肘,余折以御,左轮朱殷.(《鞌之战》)——从开始交战,箭就射进了我的手和肘,我折断了箭继续驾车,车左边的轮都被鲜血染红了.
  ②(于)嵩又取架上诸书,试以问(张)巡.(《〈张中丞传〉后叙》)——于嵩又取架上的那些书,试着用它们来考问张巡.
  例①的“以”是连词,连接两个动作.如果认为是介词,就一定是后边省略了宾语“之”,但加上“之”写成“余折以之御”,“之”指代不明,语义不通.例②的“以”后边加上“之”,“以之问”意思通顺,如不加,意思反倒不完善,所以例②的“以”是介词.
  此外,还要注意介词宾语前置与省略的情况,这将在第九章“怎样分析句子”中谈到,可参见.
  (八)连词.用来连接各类实词、词组成分句的词.根据连词所表示的关系,可以分为联合连词、偏正连词.表联合关系又可分为并列连词、递进连词、选择连词、承接连词四类.表偏正关系的又分为让步转折连词、因果连词、假设连词、条件连词、目的连词等.这些都需要通过体会上下文来确定.
  (九)语气词.表示各种语气的词.根据其在句子的位置,可以分为句首、句中、句尾语气词之类.根据其在句中的作用,可以分为表陈述、祈使、疑问、感叹、提顿、推测等.
  (十)叹词.表示感叹或呼唤应答的词.不同别的词发生组合关系.有时单独一个叹词就可以成为一个句子.
  在上述十类词中,重点掌握名词、动词、形容词与副词、介词、连词,尤其是动词与形容词、介词与连词.要抓住各类词的主要特点,例如看能否与介词、副词结合就可以判断是名词还是形容词或动词.如能否带宾语,就可以把名词与及物动词区别开来(形容词带宾语都属于活用为动词);是充当叙述句谓语还是描写句谓语,就可以把形容词与不及物动词区别开来.连词与介词有时较难分辨,常常要结合上下文的意义去判断.下面分析几个例词.
  之
  ①道之不行,已知之矣.(《子路从而后》)——(我们的)政治主张行不通,已经了解这一点了.
  ②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齐桓晋文之事》)——因此贤明的君主制定老百姓应有的产业,一定让他们对上足够事奉父母,对下足够养育妻子和儿女.丰年终身饱,荒年免于死亡,然后督促他们作好事,所以老百姓跟随他是很容易的.
  ③宋何罪之有?(《公输》)——宋国有什么罪?
  ④不学自知,不问自晓,古今行事,未之有也.(《论衡?实知》)——不学习自己就了解,不问人自己就明白,古今的事情中没有这样的.
  例①有两个“之”.第一个前接名词、后接动词性词组“不行”是连词,连接主语和谓语,构成偏正词组在句中作宾语的外位语,第二个“之”上接动词,作宾语,是代词,代“道之不行”这种情况.例②有四个“之”.第一个上接名词“民”,下接名词“产”,是连词,连接定语与中心语;第二个上接连词“而”,下接名词“善”(形容词活用),是动词;第三个上接名词“民”,下接动词“从”,是连词,作用同“道之不行”的“之”;第四个上接动词“从”,下接语气词“也”,是代词,代“明君”.例③的“之”上接名词“何罪”,下接动词“有”.“何罪”与“有”不构成主谓关系,“之”是代词,复指前置宾语“何罪”.例④的“之”上接否定副词,下接动词“有”,是代词,代前面的情况作“有”的前置宾语.
  实
  ①古者丈夫不耕,草木之实足食也.(《五蠹》)——古时候男子不耕田草木果实就足够吃了.
  ②故饥岁之春,幼弟不饷,穰岁之秋,疏客必食.非疏骨肉爱过客也,多少之实异也.(《五蠹》)——所以灾年的春天,对年幼的弟弟也不给食物,丰年的秋天,对疏远的客人也一定给他食物吃.这不是疏远亲骨肉而爱路过的客人,而是果实多少不同〔造成〕的.
  ③仓府两实,国强.(《商君书?去强》)——粮仓和府库都充实,国家就强大.
  ④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旧唐书?魏征传》)——有好开头的确实很多,能贯彻到底的大概很少.
  ⑤实无反心.(《史记?李斯列传》)——确实没有反叛之心.
  例①的“实”由连词“之”与名词“草木”相接,在句中作主语,是名词.例②由连词“之”与形容词“多少”相接,也是名词.例③上接数词,在句中作谓语,是形容词.例④的“实”下接形容词“繁”是副词.例⑤的“实”是下接动词,是副词.
  必
  ①臣闻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史记?淮阴侯列传》)——我听说聪明的人考虑一千次,一定有一次失误;愚笨的人考虑一千次,一定有一次收获.
  ②古明主必其诛也.(《五蠹》)——所以贤明的君主一定实行他的惩罚.
  例①的两个“必”都是上接名词结构,下接动词“有”,是副词.例②的“必”上接名词,下接名词性词组,用作动词.
  甚
  ①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太厉害了,你的不聪明.
  ②太后曰:“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对曰:“甚于妇人”.(《触龙说赵太后》)——太后说:“男人也疼爱自己的小儿子吗?”(触龙)回答说:“比女人还厉害”.
  例①的“甚”作描写句谓语,是形容词.例②的“甚”下接表比较的介词结构补语,也是形容词.
  有时从词的语法动能上不能判断词性,就要结合词在上下文中的意义分析.例如:
  早
  ①盛服将朝,尚早,坐而假寐.(《左传?宣公二年》)——穿好朝服准备上朝,因时间还早,(就)坐在那里打瞌睡.
  ②早救之,孰与晚救之便.(《战国策?齐策》)——早点救韩国,比晚救韩国哪样更合适.孰与:表比较选择.便:适宜.
  ③云雨未谐,早被东风吹散.(秦观词《阮郎归》之一)——早:已经.
  例①受副词“尚”修饰,例②修饰动词“救”,都是形容词.例③修饰动词“吹”,是副词.例②例③形式类似,为什么一个是形容词,一个是副词呢?这就要结合词义考察了.例②意义是时间早,还可以受副词修饰(如例①)所以是形容词.例③的意义是“已经”,不能再受副词修饰,所以是副词.
  适
  ① 子适卫(《论语?卫灵公》)——孔子到卫国.
  ②时已过午奴仆适至.(《游天都》)——时间已过了中午,奴仆刚好赶到.
  ③今弃击罋叩缶而就郑卫,退弹筝而取韶虞,若是者何也?快意当前,适观而已矣.(《谏逐客书》)——现在抛弃秦国的音乐而取异国的音乐,这样做是什么原因?〔只求〕眼前快乐,听起来舒畅罢了.击罋叩缶、弹筝:这里指代秦国音乐.郑卫韶虞:这里指异国音乐.
  例①的“适”下接名词“卫”,是动词.而例②例③的“适”下面接的都是动词,但例②的是副词,例③的是形容词,这就是“适”在上下文中的意义不同造成的.例②的“适”是修饰动词,所以是副词.例③的“适”是说明“何也”的,“观”是“适”的补语,所以“适”是形容词.
  以
  ①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巫山?巫峡》)——有时候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到达江陵,即使骑着快马,驾着长风,也算不上快的.
  ②是以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五蠹》)——因此圣人不要求遵循古法,不效法成规.
  ③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嘱托我做文章来记载它.
  ④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谏逐客书》)——这四位君主〔的功业〕,都凭借着从别的诸侯国到秦过作官的人的力量.
  ⑤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平坦而又近的地方,游玩的人就多,险要而又远的地方,游玩的人就少.
  ⑥齐使者为梁、孙膑以刑徒阴见,说齐使.齐使以为齐.(《孙膑》)——齐国的使臣到魏国,孙膑以受刑罪犯的身份偷偷地去拜见,劝说齐使.齐使认为他有特别的才能,偷偷用车载着他到了齐国.
  ⑦于是乃以田忌为将,而孙子为师.(《孙膑》)——因此就拜田忌为大将,而拜孙子为军师.
  ⑧富国以农,而贵文学之士.(《五蠹》)——凭借着农业使国家富强,可是却重视读书的人.
  ⑨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齐桓晋文之事》)——五亩大的田宅,在周围种上桑树,五十岁的人就能穿上帛制的衣服了.
  ⑩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论语?先进》)——因为我年纪比你们大些,没人用我了.
  ○11子欲知其以乎?(《柳宗元?杂说》)
  ○12苟粟多而财有余,何为而不成?以攻则取,以守则固,以战则胜.(《论积贮疏》)——如果粮食多并且财富有余,干什么不能成功?用来攻城就能占领,用来守城就能稳固,用来打仗就能取胜.
  例①的“以”上接副词,下接形容词.例②的上下是代名词,但“是”与“圣人”不是并列关系,所以“以”是介词,“是以”即“以是”.例③的“以”上下都是动宾结构,是连词.例④的“以”上接副词,下接名词性词组,是动词.例⑤的两个“以”接的都是形容词,是连词.例⑥第一个“以”上下都接名词,不构成并列关系,并且“以刑徒”与“见”关系紧靠,是介词,表身份.第二个“以”上接名词,下接动词,既不是连词,也不是介词,而是动词,“认为”,其后省略了宾语“着”.例⑦的“以”后边带宾语“田忌”,“田忌”又是“为”的主语,所以“以”是动词“用”.例⑧的“以”下接名词,上接动宾词组,正处于动词向介词过渡之间.所以可作介词,也可以作动词.而例⑨的“以”则少动词性,是介词.例⑩的第二个“以”,下接语气词,上接代词和副词,是动词.例○11的上接指示代词和动词,是名词.例○12的三个“以”,下边都是接动词,按结构是连词,但从文意上看,“以”后省略了宾语“之”,所以仍是介词.如作为连词文意就不通畅了.
  与
  ①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师说》)——老师与弟子年纪相差不多,懂得的道理也相似.
  ②夸父与日同走.(《夸父逐日》)——夸父跟太阳赛跑.
  ③屈完与诸侯盟.(《齐桓公伐楚》)——屈完跟诸侯订立盟约.
  ④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谋攻》)——知道什么仗可以打和什么仗不可以打的,就能取得胜利.
  ⑤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鸿门宴》)——项王说:“壮士,赐给他一斗酒”.〔手下的人〕就给他一斗酒.
  例①、例②、例③的“与”前后连接的都是名词,但例①的“与”是连词,例②、例③的是介词.原因是前后两个名词的地位不同,或主动发出动作与被动附和动作不同.如果“与”前后的名词颠倒过来,意义也不变,则是连词,否则就是介词.例④的前后接动词词组,且可以换位置,是连词.例⑤上接副词,后边接的只有名词,是动词.“与”前接名词,后接动词的多是介词,文意上省略了介词宾语.例如《孙膑》:“齐使以为奇,窃载与之齐”.《邹忌讽齐王纳谏》:“客从外来,与坐谈”.因此,“与”主要注意辨别例①、②、③时的情况.
  二.如何分析词类活用
  要分析词类活用,首先明确词类活用的概念.
  词类是根据词的语法意义和语法功能而划分的类别.虽然古代汉语各类词的语法意义和语法功能与现代汉语基本一致,比如名词常作主语、宾语、定语,动词经常作谓语,形容词经常作定语、状语、谓语等等,但在古代汉语中,某些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又可以临时改变它的基本功能,在句中充当其他类别的词,词的这种临时的灵活运用,就叫做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中最需要注意掌握的是名词、形容词等活用作动词,使动用法,意动用法三种情况.
  (一)名词、形容词等活用作动词
  1.名词活用为动词
  ① 策蹇驴,囊图书.(《中山狼传》)
  ②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荀子?劝学》)
  ③ 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齐桓晋文之事》)
  ④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论语?颜渊》)
  ⑤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齐桓晋文之事》)
  ⑥ 遥望老子杖藜而来,须眉皓然,衣冠闲雅,盖有道者也.(《中山狼传》)
  ⑦ 丈人目先生使引匕刺狼.(《中山狼传》)
  ⑧ 王计必欲东,能用信,信即留;不能用,信终亡耳.(《韩信拜将》)
  ⑨ 先生且喜且愕,舍狼而前.(《中山狼传》)
  ⑩ 有楚大夫于此,欲其子之齐语也.(《孟子?藤文公下》)
  例句①的“策”、“囊”本是名词,鞭子、口袋,句中活用为动词,意思是用鞭子赶、用口袋装.例句②的“水”本是名词,句中活用为动词,意思是游泳.例句③的“王”本来都是名词,大王.第二个活用为动